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三本学生考研会受歧视吗?成功的希望大不大?花为媒

三本学生考研会受歧视吗?成功的希望大不大?

我觉得考研的成功率整体来说应该是三本院校的要低些吧,不过,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三本学生的成绩相对要差、学校的学习风气不浓厚等原因,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考研成功的机率应该和本一本二本三没有太大的关系,还是要看自身的努力程度。我带了很多届高中毕业班了,我的学生中不乏一些三本、二本的学生考研、读博的,当然也有一些985、211大学毕业后表现平平的。我觉得考研成功与否和上什么层次的大学关系不大,主要看个人的性格、志向和努力程度。我们都知道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填报失误,以至于高分低就的,其中就有不少成绩不错的孩子无奈地选择三本院校。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三本院校都差于二本,所有的二本院校都差于一本,同样也不是所有的985、211都好于普通本科院校。因此,即便是三本院校,也要看是什么层次的三本院校、实力如何,有的三本院校甚至超过二本院校了。其实现在很多省份已经把本二本三合并成本二了,严格意义上说已经没有三本了,区分就是学费比较贵。每年报志愿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压本一线或超过本一线分不多的学生纠结,是选择一个最差的本一呢,还是选择一个好一些的本二呢。这就说明我们不能单看大学是不是本三,还是要看它的实力。再者,考研的试题是统一命制的,它对考生又不区别对待,这和高考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你考不到指定的分数说什么都是白搭,可能具体到面试的环节,有些导师会对本三的学生有所挑剔,但也不是绝对的,导师挑选研究生应该更看重的是这个学生是否有造就的可能,对他的学术研究有没有帮助,本三学生考上研究生的说明他们有着更顽强的意志和更强的上进心,这反倒可能被导师所欣赏和看重呢。本三学生考研成功的希望大小,最重要的取决于自身。刚才我说了有的人是被迫上本三的,这样的孩子往往是不甘心的,他们大都会把考研当成二次提升的机会,从一入学就做好考研的准备了。有高远的目标、有坚韧的毅力、有刻苦的劲头,为什么成功不垂青于他们呢?就算哪些因为成绩不好上三本的孩子,很多人在高中时对大学没什么概念,等到了大学才发现好大学和差大学的区别,他们中也有很多人会幡然醒悟,痛下决心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当然也是为了将来有一个更光明的前途。不可否认,三本学生考研的难度的确是比较大的,因为毕竟当年的高考分数说明他们的基础是比较差的(失误的除外)、学习能力或学习品质是差于那些上985、211大学的孩子的。现在,他们在考研上和别人竞争,同样还是不占优势的。不过正如那副对联所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些孩子天生就争强好胜,他们积极进取,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为了梦想他们在咬牙坚持,有了这样的精神,成功能不青睐他们吗?因此,我觉得不要因为自己是本三的学生就无端地否定自己,失去信心。”英雄不问出处“我觉得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有理性,越来越看重能力。如果你打算考研,那就及早准备,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考出高分,我想没有导师肯拒绝一个积极上进、怀揣梦想、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加油,祝你成功!

母子泪

三本学生是考研还是工作?看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

三本学生是考研还是工作?看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即使是三本只要真的肯努力一定也会有好的未来,当今社会本科学历已经是不够用了,如果有能力当然要去考研进修那么三本学生是考研还是工作,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1.当然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如果能找到好的工作或是对创业有信心也不妨一试,行行出状元成绩也不一定就是绝对的2.首先还是看自己意愿,志在哪里,我身边有从三本考研,然后继续读博的同学,也有从三本考研,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好朋友,她们现在都很不错。人生奋斗的路很长,人应该随着年龄上长越来越通透,不要让以前限制自己的未来,通过选择和努力,未来可以更宽广。有时候上个平台,也许仅仅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是有限的,但是,高的平台,通常你会接触到更优秀的人群。如果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工作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觉得人生的书没有读够,有继续读的念头,家庭也不是着急指你养家,我觉得读研会是个相对三本可以提高你自己的机会。3.首先,大多数三本的含金量太低。三本虽然是本科,大学毕业后和一本、二本都是本科学历,但是说实话,三本学历在就职过程中的认可度并不高,与一本、二本相比,大多三本学校没啥竞争力。如果要去考事业单位则另当别论,毕竟一般的事业单位只要求专业对口即可。其次,准备考研的过程可以锻炼意志,考上研究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可以更加充实自己。在研究生毕业后再去求职,那时学历已经变成了研究生,会更多地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通天塔

三本学生能否跨考研究生

首先,三本学生是可以考研的,而且也确实有不少三本学生会继续读研,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从当前行业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未来以研究生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包括所谓的三本大学生选择考研都是不错的选择。读研的过程是比较辛苦的,对于研究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实际上,读研的过程往往比考研的过程更辛苦,这一点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否决定考研,一方面要考虑到自身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特点,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当前的考研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所以如果有考研的计划应该尽早准备,如果从大二就开始准备会更从容一些,也可以向重点大学发起冲击。当前考研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并不建议选择跨考,如果选择跨考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需要为自己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渠道,这个过程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相关的复习成本也会比较高。按照历史经验来看,选择跨考也要尽量选择与自身专业关系比较紧密的方向,这样会更容易一些,比如数学专业跨考计算机专业就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如果决定考研,应该为自己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应该多与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对于考研复习会有比较积极的意义。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克隆人

三本学生有必要考研吗?要注意到哪些点呢?

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大学生准备考研,但是如果自己的本校是三本的话,很多学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首先,各位读者必须明白自己的状况,估计一下复读1年能否有比较大提升,比如能不能上一本。如果可以,一定要复读!事实上,90年代末本科扩招以后,高考一下子变容易了,考研,考公务员却是难度逐步提升。近年来更是提升明显对三本学生来说,因为考研相对于高考爆炸般增多的中档题,以及更枯燥抽象的记忆内容,把我们在高中时期学习方法和态度上面的弱势无限的放大了,所以一直以来难度都是考研>高考,今年,2019年开始,要变成考研“>”“>”高考了。同时,今年开始,名校和热门专业各种400分考不上的情况大有人在,题主一定要注意啊!因为研究生名额就那么几个,但是名校本科生考研的人却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他们的加入,极大地削弱了我们这种基础和水平学校学生的战斗力。所以对我们而言一定要趁早准准备!考研,已经不再是寒门逆袭的途径。中国现今高等教育,在寒门学子和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形成区隔,前者“为潮流而学”,后者”为兴趣而学”。同样是考研,土哥所知的家境殷实的学生,要么不考研,要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而寒门学子奔着所谓“最热门最有钱途的专业”,不问自己兴趣特长所在,到头来还是要与同类人撞车互抢饭碗,因为所谓的“最热门最有钱途”,往往是信息占有不足者的陷阱。还有一点很重要:高考时,语文和文综,是最无法体现考试水平的学科,所以奉劝广大的本二本三文科生,不要因为自己高考时文综或语文考得好,就认为自己能考上文科类研究生,比如法律教育新闻行管中文哲学这些,据我到现在的了解,考研“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没有一道题目,是要写作文的,即便是案例分析,也是需要很强的背书能力。基本上都是考你背书的能力,而且考研的专业课书,比以前历史地理政治抽象枯燥2个档次!三本文综学得好的人,只有在考历史学时,才不占劣势(我没有说占有优势!!!),而且历史学考研,也比高中历史背得多多了,并且,没有选择题,全是默写。有些人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心就已经散了,已经没有动力在学下去了,这个时候去找工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出去工作后会增加工作经验,提前进入社会也可以更早地适应社会。这些人的为人处世能力并不差,工作对于这类人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方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工作经验可以为以后提供很好的平台基础。即使工作之后发现有必要考研也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晚。总结:最后说一下,三本想考试成功,要做好以下几点:1.管住手机2.坚持自律3.目标明确,尽早定学校定专业4.注意身体5.尽最大可能拒绝聚会6.千万不要学不下去就不学,学不下去也要死磕,实在学不下去也要呆在图书馆,不到晚上不要锻炼!7.课能不上不上,能不听不听,是在要上课在课上听网课或者背书,千万别做理科类题目8.单身不要谈恋爱,情侣不要分手9.能不呆就不要呆在宿舍

鬼线人

三本学生都不想考研?这4点现实给你答案!网友:理由扎心了

相信很多考研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了,不过大多数考研的同学都是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很少能够看到三本的学生。如今就业压力很大,要是有个好学历,带找工作的时候也方便一些,为什么三本的同学不去考研提升学历呢?在考研的同学中,大多数还是二本,为什么三本的同学不去考研呢?其实这些同学也去考了,不过结果却不怎么样。三本同学不想考研,这4个原因很现实,不是不想考,是考上难度大。三本学生都不想考研?这4点现实给你答案!网友:理由扎心了1.三本考生调剂成功率相对较低考研不光是初试,还要复试。如果初试没有过线,考生就要选择去调剂了。而三本的学生在选择调剂的时候,成功率相对较低,不少学校设置了调剂要求,对考生的本科学校有规定。现在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三本考生的竞争力相对较低,且调剂名额大多对二本及以上的考生开放,从这个角度来看,三本考生的调剂成功率低,机会较少。2.三本考生复试考试容易被刷相信有三本的同学遇到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初试的成绩非常好,却在复试的时候遭遇了滑铁卢。考的好成绩,名次也很高,复试的时候却被导师给刷下来了。虽说考研复试现在相对公平,但导师在选人的时候还是会考虑下考生的本科院校,他们更愿意招收本科更好的考生,这个时候三本学校就不具优势了。相同专业水平的考生,二本的考生就比三本的要收欢迎一些。如果想通过复试,三本的考生要更加优秀,否则可能就会被刷。3.三本学生工作欲望大于考研因为三本院校的部分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不太想学习,只想早点毕业去工作。而且三本的学费会更高,学生们也想早点去工作给家里补贴,弥补经济上带来的压力。这些学生也知道考研率非常低,也没有继续在学业上深入研究的欲望。在权衡利弊之后,这些三本的学生更倾向于工作,而不是继续去考研。为何三本的学生很少有人考研?这4点理由给你答案!网友:很现实4.三本考生保研资格少三本的大学大多没有研究生学院,只有少部分院校有。所以,保研资格非常少,一般只有一本的学校,和少数的二本学校才具有资格,而且名额不多。三本的考生只能去参加考试,还要通过初试和复试。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也可能会相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三本开始的课程不太一样,要重新学习,专业课上会更麻烦一些。综合这4点理论上的原因,很少有三本的学生愿意去考研,网友们纷纷点评理由很现实,很扎心。当然,理论归理论,实际上每年都有一部分优秀的三本学生去考研,也能够考到很不错的学校。小编也有一个同学,在考了两次之后,他终于考上了心怡的重点院校。小编也相信,只要努力学习,早早的确定考研目标,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收获,且三本学校有一个优势,就是只要考上研,都是提升学历的最佳途径,研究生阶段不管是学历还是学校出身都会比本科阶段好,就业起点会大大提高。关于今天的话题:三本学生都不想考研?这4点现实给你答案!网友:理由扎心了!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其神无隙

考研院校真的歧视三本吗?

听说,名校研招MPAcc时有院校歧视?每年MPAcc考研结束后,总会在各大论坛、贴吧等研友聚集处看到关于“研招时有院校歧视”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被爆出的,可能就是因为大家目测了几类现象:某人本科985院校,初试成绩擦线过,但是复试成绩很高,逆袭录取了!某人本科二本,初试成绩很高,但是复试成绩很差,惜败!所以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学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复试的时候歧视本科非一本、211、985的考生”。初试,大家试卷相同,公平客观地改卷,所以不会涉及任何的主观的判断,绝不会有歧视本科院校的情况,大家吐槽最多的其实就是“复试”。MPAcc复试成绩取决于什么,一般来说就是由“专业课笔试+面试”构成。笔试也是客观的分数,也不会涉及主观的歧视,那么问题其实就是出在“复试面试”上。那我们来分析分析...复试面试的内容是什么呢?一部分关于专业领域的提问,一部分关于考研这个行为的提问,一部分关于其他相关常识、相关经历的提问,可能还会有英语口语的检测...回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涉及你大半年来的备考经历,可能涉及你的考证情况,可能涉及你的实习经历,可能涉及你对于本专业的认知面,甚至还涉及你学习能力等自身素质。你以为你花上一年时间,勤勤恳恳、没日没夜地学,把初试和复试笔试的分数考的高高的,就能掩盖大学前三年庸庸碌碌懒散,不好好学专业课的样子吗?就能掩饰面试英语口语结结巴巴的尴尬?就能隐藏你节假日闲度时光,没有半点实习操作经验的过往吗?不,面试官可是阅人无数,从你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到你的真正的专业素养,从你的眼神里就能读出你读研真正的目的。毕竟院校、研究生导师真正需要的,不是会做题的学生,而是能实践,能做出点实战成绩的研究生。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你是院校方,如果你是研究生导师,面对一个实力强的考生,和一个实习差的考生,你会如何选择?“择优录取”一定是最重要的标准!谁不稀罕更优质的考生资源呢!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国内211、985院校的学生和一般院校,甚至是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平均素质谁高谁低?列一个最最极端但是却有能说明问题的情况:A考生和B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类分数都一模一样,礼仪举止各方面也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A本科是985院校,B本科是三本院校。现在只能从他俩中选一个录取,你会录取谁?所以,名校研招MPAcc时,歧视的到底是本科的院校,还是完全在情理之中应该进行比较的“自身实力”?本科的院校与自身实力有什么关系?一句话“全凭实力说话”!除非是面试官无法通过现有的考察模式来比较大家的实力,才会“随大流”将本科院校和实力挂钩,当然这种情况几乎是不会发生的。曾经听一位研招办老师说过一句话:“歧视,是自身实力弱的人给自己的失败找的华丽的借口,将失败的自身原因转移给他人”。其实每年非211、985,二本、三本学生考上名校,甚至是清华北大研究生,都有很多例子,没必要一直纠结于歧视这件事儿,当你的实力足够让你摆脱别人对你本科院校的刻板印象的时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考研的规律,为了不被可惜得淘汰,现在给大家如下几点小建议。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考MPAcc:1、考研笔试拼的是备考,但面试是偏向于专业综合素质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积累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增加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不要让别人觉得你白学专业了,显得很“外行”。做一行、专一行,这样才能给别人足够的理由去选择你。2、使劲学!初试的分数,笔试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是“王道”!这样就算你复试的分数不是很高,按比例算总分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考MPAcc:1、你必须要承认可能你在复试专业课上是不占优势的。但是,不必过分担心。既然你选择了跨专业考MPAcc,你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前期,积累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在边备战初试的同时也要兼顾复试科目。其实有些本专业的考生在校专业课也没怎么好好学,所以,有超越他们的可能!2、同样的,使劲学!初试的分数,笔试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是“王道”!这样就算你复试的分数不是很高,按比例算总分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加油吧,有志者事竟成!等你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没有人会将你拒之门外。

悬悬而望

考研:二本、三本同学考985、211大学,难度大吗?硕士学姐告诉你

图自网络最近考研报名又开始了,据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50万人之多。感慨现在考研真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学妹留言说:说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读了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标是211类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是说大多数985/211高校,更青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学生,却极为歧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图自花瓣网作为过来人的考研学姐告诉你从二/三本到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网友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限于你选什么专业,一些冷门一点的专业自然会比热门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力也会小一些。在我看来,如果已经坚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因为这条路很长,很难,要坚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在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么办,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足够了。网友二:本人南京某211学校,大三下学期第一节课,某正教授说,同学们要早做打算,不管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尤其是考研的,你们更得抓紧了,你以为你能考的过那些二本的?因为很多211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就来自二三本大学,所以考211真的很现实。图自花瓣网网友三:我本科就是普通二本,由于大三下学期要去教育实习,考研也准备的较晚,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确立了目标,就去努力。我选择了一所985 211工程院校中的普通专业,但调剂大军占多数,且都是985211出身,压力特别大,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放弃,要踏实准备复试,要有自信,坚持下去!终于在前几天刚刚复试完,最终以专业第9的名次被录取,选到了心仪的导师,成功从双非二本逆袭985/211!网友四: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自己的执行力,能不能坚持下来,而在全国考研热潮持续增加的环境下,本科学校的所谓好与坏对于你考研的的影响很小,说句实话,好学校(那些985、211的学生们很多都已经推免或保送),而剩下的这些参加考研的学子们,很多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图自花瓣网网友五:不要小觑普通二/三本,二本学生的就业机率没有一本的大,工资待遇福利也没有一本的高,这就逼迫着二本的很多大学生开始迅速转型,因此考研就成了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的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局限,这其实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随着录取率的提高,二本学生考取名校之路很乐观,考取名校研究生虽然很少,毕竟有了新的突破。只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网友六:其实任何问题,都要客观来看,即使真的存在着985名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那也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如果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在考研当中超常发挥,成绩优异,复试准备充足,可以达到985院校的一切要求,那么,985院校是不会拒绝你进入的!图自花瓣网最后我想说:捷径是迟早要重走一遍的弯路。不要总在羡慕别人,你的行动更为重要所以我想送你们一些话:“别急,慢慢来。人生没有捷径。当你慢起来,你会拥有更多的耐心,你会得到更多的清净,你会发现慢下来,比匆忙的选择和努力更为重要,而你想走的捷径,都会在未来以更麻烦更绕的弯路让你重新走一遍。”任何一个目标都是没有捷径的,都必须自己的脚踏实地语热情付出中等待并最终获得。学习如此,人生亦是。

第三代

三本学生考上研究生,带着研究生学历求职,老板:我们不要三本的

近日又有很多的同学走出了校门,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不过这有些同学的求职路却不太顺畅,一位网友说,自己研究生学历,但是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按说这研究生的学历,也不低了。如果不是想找太高大上的工作,想来应该不难,那么为何这位网友会屡屡碰壁呢?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网友本科阶段读的是一三本,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眼看着研究生要毕业了,准备出门找找工作,但是没想到的是,前面聊的都挺好,一到面试的时候老板看了简历就说:“我们不要三本的。”所谓不要三本的,也就是说还是看第一学历,后面的最高学历并不看重。那么为何这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如此看重第一学历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学历,反映的是你前面十几年的学习成果。而研究生学历,充其量只能反映你大学这一两年的努力。而前面十几年考得好的,那无一例外,都是人中龙凤。不说是天赋异禀,至少也是非常勤奋。因此大企业在校招的时候,都是去211、985大学之类的名校招收优秀应届生。相对的,他们在社招的时候反而会放款条件,因为社招的人才主要是看能力而非是学历。对于在校生,或者是刚毕业的应届生,企业也不知道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所以企业只能是靠前面十几年学习的成果来断定。如此一来,第一学历就至关重要了。但是也并非是说这研究生不值钱,因为你要进入某单位,就不再是和本科生竞争了,而是要和同级别的研究生竞争。而研究生之间拼的就是科研能力,适不适合这个岗位,全看你的学术成绩。如果你研究生三年发愤图强发了好文章,去哪里都有优势;如果不温不火,自己当然没信心出去竞争。这和你是不是三本出生没有关系,主要看你当下展现的能力对于企业是否有吸引力。

所谓圣者

为什么说三本考研难?看完很有同感!

很多人都觉三本考研率会低一点,觉得三本考研难,觉得是因为三本的学生本基础就不好所导致的,其实这个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要说到三本考研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学习环境、资源差。高考就是一个分水岭。把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都分开了,越好的学校,环境和资源都更好,而人家本人的基础也好,这就导致考研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差距。211在本课件段就跟着老师去参与项目,而你去不去上课都没人管。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认清自己。首先你在考研之前一定要给自己的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要因为自己在学校或者班级的各方面变现都还不错,就相然的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可以不用那么努力,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有很多,但是人家还是很努力!努力、自制。之前我们也提到了,相对来说,单本院校的学习环境比较差,就是认真学习的人相对来说较少,图书管里可能人也比较少,但是这不是我们考研难的理由,这种恰恰应该利用起来,学习的人少,图书馆就会很清静,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个安静的环境,多学习,更努力!其实根本没有考研难这一说,三本院校也不是借口,因为有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都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的研究生,所以想要考研,还是得好好学习!希望同学们在考研的路上努力努力再努力!

为什么三本学生可以通过考研考上985,却不能在高考时考上985呢?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就业的时候无论你硕士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别人往往还要加问一句,请问你本科哪里毕业的。就比如之前讨论深圳30万年薪招老师的时候,名单上就有哪个哪个学校的硕士。底下评论就直接说:估计这些都不是本科就是北大、清华的。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鄙夷,好像在说:假如本科不是北大、清华的,那么也不过如此。都说金本、银硕、铜博,一个三本考上985硕士的学生固然值得骄傲,但是他们往往会发现本科学历始终是他们洗不脱的烙印。为什么这些学生考不上好的大学,却能考上不错的学校的研究生呢?1、名校的本科生考研经过了分流。并不是所有985大学本科的学生都会去考研。一部分选择直接工作了,这就分流了一批。还有一部分顶级名校的学校,出国读研究生了,又分流一批。真正留下来考研的实际上没那么多。而现在985学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并不比本科生少多少,今年985高校兰州大学更是招了4939名本科生,4981名研究生。研究生比本科生还要多,这充分说明985高校研究这块是有缺口的。这部分缺口从哪里来?就是从排名不如本校的其他二本、三本来。所以三本大学学生考上985高校研究生就毫不奇怪了。考研基本上都是往上走的,也就是说除了保送本校的,其他考生都是往比自己本科学校排名靠前的学校考。一级一级向上的结果就是最终会空出很多研究生名额给到非985大学的学生。另外高考985高校录取比例很低。中国大部分省得985录取率不到3%,都在2%左右徘徊。(话说天津这么高有点出乎意料,比北京上海还靠前)2、高考需要学习的课程数量多,考研课程数量少。考研跟高考本质上的区别在于高考的学习内容多且具有连续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高中生,要通过6门完全不同的科目的洗礼。而考研就只有政治、数学、英语加专业课。这个差别是很大的。我堂妹说读大学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像开了窍一样,读书变得容易起来。因为大学科目是一学期一学期的,考也就考这个学期的。而高中的时候难就难在,课程是连贯的,从小学一直学到高三。如果哪门课基础差了,学得不扎实就会影响对这门课的信心。觉得都学不好了。所以很多高中生没考好是因为受到之前的差的成绩影响,觉得自己学不好了。其实他们不是学习能力有问题,是时间安排和心理调节有问题,把高考看得太难了。自己先退缩了。到了大学,这些学科跟新的一样,重头学过,有了自信心,慢慢地就越学越好了。3、大学离进入社会更近,学生有了危机意识。高中学习很多学生是为了父母而学。学习动力不足,总觉得进入社会,找工作还是很遥远的一件事。进了大学,一切就两样了。到了大二、大三、再糊涂的学生也开始打听就业相关事项了。三本大学的学生听说了学姐学长找工作的困难,难免产生危机感。开始为将来打算起来。这个时候如果考研是他们自己决定的,那状态就会跟高考时父母要他学的状态完全两样。我认识一个考研上岸的小姑娘。她是在实习单位受了刺激的,人家愿意要名校毕业的来实习,不要她。后来托关系进了比较好的外企实习以后,就发现名校生是很用功,老早就过了6级,日常对话也比较流利。而她就磕磕巴巴不敢开口。实习结束以后她就决定要好好考研。每天早上6:30就起来了,非常刻苦。她发现认真学了以后,她也可以学得好,还拿了系里的奖学金。正面的反馈激励她更加用功地学习。最后她就考上了一所985大学的研究生。她开玩笑跟我说:如果高考的时候能这样用功,985不敢说,211应该是有戏的。自主学习跟被动学习区别确实很大。三本学生大多数不是笨,而是缺乏努力的动力。当大学生活给予他们危机意识以后,他们确实也能够脱胎换骨。最后,如果孩子能开窍早,当然还是争取在本科就读一个好一点学校比较好。因为最终用人单位还是会看本科学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