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到现在,从第一批硕士点到现在三本学校都拿到了硕士点,研究生也不再高高在上。每年都有几十万的研究生毕业,其中有不少是二本三本学校,毕竟985211大学只是少数。二本三本学校的研究生,你觉得有必要读下去吗?1.专业优先到了研究生阶段,专业比学校可能更加的重要。二本学校虽然在二本招生,但是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专业很强,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小编就认识一个学生,想考四川大学的研究生,四川大学相比大家都知道吧,比较著名的985大学。但是很不幸这个学生考研失败然后被调剂到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虽然是二本但是电力这个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最后也是成功考上了市电网。2.看要求如果是有明确目标的学生,读二本学校研究生也没什么关系。就比如有个学生毕业后相当一个高中老师,但是高中老师必须要研究生,对于这种对学历有明确要求的单位,不考研究生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这时候考一个本地的师范大学是最为有效的,分数不是很高,当地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当然如果想去一个比较好的高中,还是得上6大部署师范大学。3.看行业为什么要读研究生?肯定是读研对自己很有帮助才读研。而有的行业读研和没读研没有任何区别,这时候读研还有必要吗?4.研究生没有烂大街这是小编很久之前就说过的一句话。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研究生凭什么烂大街?研究生还是研究生,依旧算是高学历人才,况且我国这个人口数量,研究生占的比例非常低,研究生根本没有饱和。我国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拿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来说,人家读过大学的人数基本上都是80%以上,研究生一般也有10%左右。这个比例放在中国就是一亿多人。为什么要拿欧洲比?因为在我国的发展目标中2050年就要达到欧洲水平,同样教育水平也需要达到欧洲水平。想一想我们离欧洲这种中等发达水平还有多远,就知道研究生有没有用了。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外界的看法,考上二本研究生也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很多人本科都考不上,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研究生呢?
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大学生准备考研,但是如果自己的本校是三本的话,很多学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首先,各位读者必须明白自己的状况,估计一下复读1年能否有比较大提升,比如能不能上一本。如果可以,一定要复读!事实上,90年代末本科扩招以后,高考一下子变容易了,考研,考公务员却是难度逐步提升。近年来更是提升明显对三本学生来说,因为考研相对于高考爆炸般增多的中档题,以及更枯燥抽象的记忆内容,把我们在高中时期学习方法和态度上面的弱势无限的放大了,所以一直以来难度都是考研>高考,今年,2019年开始,要变成考研“>”“>”高考了。同时,今年开始,名校和热门专业各种400分考不上的情况大有人在,题主一定要注意啊!因为研究生名额就那么几个,但是名校本科生考研的人却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他们的加入,极大地削弱了我们这种基础和水平学校学生的战斗力。所以对我们而言一定要趁早准准备!考研,已经不再是寒门逆袭的途径。中国现今高等教育,在寒门学子和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形成区隔,前者“为潮流而学”,后者”为兴趣而学”。同样是考研,土哥所知的家境殷实的学生,要么不考研,要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而寒门学子奔着所谓“最热门最有钱途的专业”,不问自己兴趣特长所在,到头来还是要与同类人撞车互抢饭碗,因为所谓的“最热门最有钱途”,往往是信息占有不足者的陷阱。还有一点很重要:高考时,语文和文综,是最无法体现考试水平的学科,所以奉劝广大的本二本三文科生,不要因为自己高考时文综或语文考得好,就认为自己能考上文科类研究生,比如法律教育新闻行管中文哲学这些,据我到现在的了解,考研“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没有一道题目,是要写作文的,即便是案例分析,也是需要很强的背书能力。基本上都是考你背书的能力,而且考研的专业课书,比以前历史地理政治抽象枯燥2个档次!三本文综学得好的人,只有在考历史学时,才不占劣势(我没有说占有优势!!!),而且历史学考研,也比高中历史背得多多了,并且,没有选择题,全是默写。有些人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心就已经散了,已经没有动力在学下去了,这个时候去找工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出去工作后会增加工作经验,提前进入社会也可以更早地适应社会。这些人的为人处世能力并不差,工作对于这类人来说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方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工作经验可以为以后提供很好的平台基础。即使工作之后发现有必要考研也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晚。总结:最后说一下,三本想考试成功,要做好以下几点:1.管住手机2.坚持自律3.目标明确,尽早定学校定专业4.注意身体5.尽最大可能拒绝聚会6.千万不要学不下去就不学,学不下去也要死磕,实在学不下去也要呆在图书馆,不到晚上不要锻炼!7.课能不上不上,能不听不听,是在要上课在课上听网课或者背书,千万别做理科类题目8.单身不要谈恋爱,情侣不要分手9.能不呆就不要呆在宿舍
很多人都觉三本考研率会低一点,觉得三本考研难,觉得是因为三本的学生本基础就不好所导致的,其实这个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要说到三本考研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学习环境、资源差。高考就是一个分水岭。把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都分开了,越好的学校,环境和资源都更好,而人家本人的基础也好,这就导致考研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差距。211在本课件段就跟着老师去参与项目,而你去不去上课都没人管。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认清自己。首先你在考研之前一定要给自己的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要因为自己在学校或者班级的各方面变现都还不错,就相然的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可以不用那么努力,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有很多,但是人家还是很努力!努力、自制。之前我们也提到了,相对来说,单本院校的学习环境比较差,就是认真学习的人相对来说较少,图书管里可能人也比较少,但是这不是我们考研难的理由,这种恰恰应该利用起来,学习的人少,图书馆就会很清静,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个安静的环境,多学习,更努力!其实根本没有考研难这一说,三本院校也不是借口,因为有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都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的研究生,所以想要考研,还是得好好学习!希望同学们在考研的路上努力努力再努力!
三本学生为什么很少考研?过来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很现实!研究生考试一年一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也与日俱增,但为什么三本类院校的学生报名的却很少呢?虽然三本类院校也归为本科,但实质上与一二本院校的学生还是有所差距的。2这种差距不是说学生自身的差距,而是学历上的差距。大多数三本类院校的毕业生都去直接找工作或者自己创业,很少有学生去考研究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过来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很现实!首先,考研难度大,上大学是以自身分数来定夺的,大多数进入三本院校的学生在初始学习状态上是一般的,当然这排除考试失利的个别同学。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在比高中时期更轻松、更需要自律的环境下再学习,并考入理想的院校是很难的。所以,大多数学生选择放弃学术研究,转而去参加工作。其次,竞争力大,三本类学校学生同一二本院校的学生一同考试,除非你你学习能力超常,不然会有很大的压力,如果想考入名校成为研究生,难上加难。名校录取的研究生方向多为名校本科生,极少会招非名校的本科生,除非你有惊人的履历。在这一点上,三本类院校的学生是没有多大优势的。最后,没有保送机会,像985、211类名校都是有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在校成绩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大多被保送本校研究生院。在这方面,三本院校是没有研究生院,也没有本校保送机会的,所以三本院校学生和其他名校学生相比是没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研究生院。总之,无论是哪所院校的学生,无论你的学历如何,研究生考试不是唯一的路。人生漫漫,还有更多的美好事物等着你去体验,不要因为眼前这条不顺的路去放弃更多“光明大道”。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普通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985/211现实吗?从总体看,普通二三本的考生,是完全可以成功考研进985/211学校的,只要看看985/211高校研究生新生的本科背景结构,就不难明白。39所985高校,最强势的北大清华,每年通过考研,而被录取的研究生新生,绝大部分本科背景很好,但也有极少数是普通本科的。比如,北大工学院、历史系等院系,似乎每年都有普通本科的考生考研进入,而北大研究生录取量很大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每年通常会录取好几十个非985/211本科背景的考生,普通一本居多,普通二本也有少数,三本偶尔也有极个别。其他名校,比如华东五校,大致情况和北大相近,也就是,相对比较冷门及不那么强势的院系,会有少量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至于普通985,则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成功的就相对较多了。比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类实力不错,学科众多、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庞大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小的普通本科学生考研进入,人数可达总体数量的15~3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或者接近一半。至于末流985,自然相对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西北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考研进入的,比例可超过总数的30%,甚至达到50%。非985的211大学,除了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中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这类强势211,考研难度总体较大,普通本科考研进入的比例较小(大约10~20%)之外,其他的211,往往普通本科生源占了很大的比重,某些院校可以达到或超过50%!虽然上述院校中考研成功的普通本科学子,一本考生占比最大,但二三本其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普通二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足够努力,并合理选择学校及专业,是完全有机会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本科学生考研数量庞大,但成功考入985/211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二三本考生,成功率其实是比较低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的,往往也是相对较冷的专业,这说明,往往二三本考生的考研竞争力还是往往不如本科背景更好的考生,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打算考研的二三本考生而言,还是要具体分析自身情况。考研需要冲劲,但也需要清醒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在自己本科学校的层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最多提升两个层次,是成功率相对较高,把握相对较大的靠谱目标。比如,二本考生建议以普通一本学校作为目标,相对比较靠谱,或者竞争不算很大的211大学为目标。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旨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985/211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考研难度往往还是不小的,除了努力,选择合适的目标,也是考研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图自网络最近考研报名又开始了,据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50万人之多。感慨现在考研真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学妹留言说:说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读了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标是211类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是说大多数985/211高校,更青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学生,却极为歧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图自花瓣网作为过来人的考研学姐告诉你从二/三本到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网友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限于你选什么专业,一些冷门一点的专业自然会比热门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力也会小一些。在我看来,如果已经坚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因为这条路很长,很难,要坚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在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么办,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足够了。网友二:本人南京某211学校,大三下学期第一节课,某正教授说,同学们要早做打算,不管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尤其是考研的,你们更得抓紧了,你以为你能考的过那些二本的?因为很多211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就来自二三本大学,所以考211真的很现实。图自花瓣网网友三:我本科就是普通二本,由于大三下学期要去教育实习,考研也准备的较晚,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确立了目标,就去努力。我选择了一所985 211工程院校中的普通专业,但调剂大军占多数,且都是985211出身,压力特别大,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放弃,要踏实准备复试,要有自信,坚持下去!终于在前几天刚刚复试完,最终以专业第9的名次被录取,选到了心仪的导师,成功从双非二本逆袭985/211!网友四: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自己的执行力,能不能坚持下来,而在全国考研热潮持续增加的环境下,本科学校的所谓好与坏对于你考研的的影响很小,说句实话,好学校(那些985、211的学生们很多都已经推免或保送),而剩下的这些参加考研的学子们,很多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图自花瓣网网友五:不要小觑普通二/三本,二本学生的就业机率没有一本的大,工资待遇福利也没有一本的高,这就逼迫着二本的很多大学生开始迅速转型,因此考研就成了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的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局限,这其实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随着录取率的提高,二本学生考取名校之路很乐观,考取名校研究生虽然很少,毕竟有了新的突破。只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网友六:其实任何问题,都要客观来看,即使真的存在着985名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那也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如果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在考研当中超常发挥,成绩优异,复试准备充足,可以达到985院校的一切要求,那么,985院校是不会拒绝你进入的!图自花瓣网最后我想说:捷径是迟早要重走一遍的弯路。不要总在羡慕别人,你的行动更为重要所以我想送你们一些话:“别急,慢慢来。人生没有捷径。当你慢起来,你会拥有更多的耐心,你会得到更多的清净,你会发现慢下来,比匆忙的选择和努力更为重要,而你想走的捷径,都会在未来以更麻烦更绕的弯路让你重新走一遍。”任何一个目标都是没有捷径的,都必须自己的脚踏实地语热情付出中等待并最终获得。学习如此,人生亦是。
学生的学习从来是不可能跳跃式发展的,学历的等级除了学生学习的积累之外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即使是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专科生想要考研也必须在拿到本科学历之后才有资格。可是对于考研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状:专科生考研是因为学历不够格,而三本生学历明显合格但却没有很多去考研的。明明已经站在了起点却毫不犹豫,这是为什么呢?《导语》很多三本大学生都不去考研?三点原因,一目了然1.名校研究生竞争大既然决定了考研那么所有的学生都会好好把握这次“重生”的机会。一本二本学生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所以他们的目标只会更高。而三本学生本来就因为学校的等级吃够了苦头,所以必然不想在研究生上在重蹈覆辙。所以他们对名校研究生名额的竞争是很大的,而在一本二本这些强者面前,三本学生逆袭的机会甚是渺茫。就算是学生好不容易冲进了最后的面试关也很容易变成别人的炮灰,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功亏一篑。2.考研难度大考研的难度大是所有考研学生要有的心理准备和切身感受到的事情。对于考研很少有学生可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三个字,名牌大学学生优秀如此也要经过一丝不苟的漫长努力才有把握踏入研究生考场。三本学生不管是基础还是专业都让他们成为了本科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难度只会更加的大,所以很多三本学生都会较有自知之明的选择放弃考研这一选择。3.考研的方式不同考研的形式和流程是固定了的,不同的学生在考研上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一本二本的学生可以保研,三本学生就只能羡慕了。其次就算他们能和一本二本学生站在考研的同一起点上进行公平的角逐,在面试的时候考官还是会对学生的本科学历和表现做一个综合的评价。这一点对三本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也是决定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他们难说与其寄希望于那么微小的希望还不如去找别的更合适的选择。这三点说到底还是学生高考酿下的苦果,所有的选择都是学生自己作的,到现在只能是有苦难言的处于这种万事被动的局面,高不成低不就的吊在人生的路上,向前困难重重,向后又不甚甘心。很多三本学生也因此有了对高考迟来的顿悟,曾经他们可能因为几分的差别而险进本科大学而庆幸,而现在却把自己在某些方面摆在比专科生还低的位置,不过当事实已经成为定局,学生想得再多也改变不了现在所面对的现实。好的小伙伴们,想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可以注意我的动态哦~感谢观看!
大学本科生考研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对大学本科生考研感到奇怪,可是,在考研大军中,很少见到有一类人的身影,这一类人就是三本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什么三本大学生经常缺席考研呢?他们不爱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到底是因为什么苦衷呢?通过了解一部分过来人的想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三本大学生之所以很少考研,是因为三本大学备战考研的氛围,本身就比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的考研氛围要弱。如果你就读的大学是一本大学或二本大学,你会发现,很多大学本科生在大二、大三阶段就开始备战考研。但是,如果你就读的大学是三本大学,很多人直到大学本科快毕业了,都没有考研的念头和心思。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准备考研,如果你的寝室的同学都在备战考研,很多时候,你也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投入到考研备考之中。因此,考研的氛围浓不浓,考研的氛围好不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考研的积极性。其次,相比一本大学生或二本大学生,很多三本大学生在面对考研时,有怯场的心理。大家都知道,上大学能够读一本、二本还是三本,基本上是由高考成绩决定的。更进一步地说,是由考生的学习能力决定的。大学只能读三本,通常意味着,在学习方面是没有什么优势。很多考生能够读三本,都已经是用尽了所有的考试能力了,面对考研,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会显得不自信,因此望而却步。再次,三本大学生相比一本大学生和二本大学生,考研的时候,也有着明显的劣势。大家都知道,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可以成为保送生。但是,三本大学通常没有研究生学院,三本大学生,也就享受不到保研的待遇。同样是考研,三本大学生想要考上研究生,辛苦指数比一本大学生和二本大学生要高得多。最后,即便是参加考研,三本大学生能够考上的研究生学院的知名度。可能也比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生能够考上的研究生学院的知名度要低。基于此,有很多三本大学生会觉得,反正即便是考上研究生,也不会考上好大学的研究生,还不如赶紧找工作,在职场上多历练、多锻炼,也许还能够拿到更多薪水。对比,你怎么看?
教育部此前曾表示2020考研国家线将会在4月中旬公布,而现在已经进入4月中旬,因此预计最近这几天考研国家线可能就会公布。考生可以根据国家线来判断是否今年能够进入复试,同时今年考研复试情况又有一些特殊,比如一些学者建议考研复试采取“线上”方式复试等,为此引起了不少考生的担忧,怕考研复试很难考察出学生真实水平。而在此前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三本学生即使考研成绩达到了380多分,但是考研复试也容易被刷。这就让一些考研学生为此担忧,怕考研复试存在歧视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学生个人能力问题。考研复试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导师很难真正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于是就需要从一些基础细节来判断学生,比如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专业素质等,但是很多学生可能是没有认真准备考研复试,导致在复试时候表现非常一般,在与导师交流过程中有些考生紧张地说不出话,因此考研复试成绩只能给予比较低的分数。所以就可能存在学生考研成绩380多分,但是也仍然复试被刷。第二点,导师可能存在歧视现象。在考研复试当中,导师实际上起的作用很大,如果导师认为某个学生缺乏基础知识,认为某个学生没有科研潜力,那么导师就很可能给考生很低的复试成绩。比如一些导师就认为三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是学习考研,而没有从事科研,于是对一些三本大学生有歧视,因此就存在一些三本大学生考研初试成绩380多,但是我容易被刷。第三点,考研报考学校竞争激烈。比如一些财经类大学每年考研录取分数都非常高,即使考研成绩380分,但是一些学校的复试线可能也就是380分,而考研复试一般都是1:1.1左右进行的,就可能会刷掉部分学生,而且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都非常优秀,所以在复试中一些三本大学生就很容易被刷。相反三本大学生如果报考普通大学或者一般211大学,就很少存在这种现象。以上就是三本大学生考研复试容易被刷背后的三个主要原因。目前在考研学生群体中,三本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三本大学生就业有压力,于是都想去考研提高学历,增加今后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三本大学生一定要重视考研复试,在考研复试前多练习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临场发挥能力,并且提前和导师交流沟通,以为考研复试做好准备。
可能说到三本大学很多人都有点敏感,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三本大学这一说法了,但是独立学院虽然很多已经成了民办二本院校,其性质并没有多大改变。高考是我们工作高中生都要面临的考试,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不同地区的高考试卷难度也会不一样,论高考试卷难度,江苏卷毫无疑问稳居榜首,其次湖北卷、浙江卷或许处于第二梯队,不过随着高考的改革,全国卷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当然,在二、三本大学没有合并之前,对于很多人而言,再不济也要考个二本以上的大学,说实际一点就是公立大学的学费比较公道,即便家里困难,你的助学贷款就可以供你上完大学,而三本大学之所以不被别人接受,主要是其本科学历没有认可度,而且三本大学基本都是独立民办大学,学费贵也是其突出的特点,这就导致了有一部分人高考以本科分数去读专科,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不过,就现在的国民生活水平来看,其即便高考没考上好大学,只要孩子考上了本科大学,家长都还是会送去上本科大学,毕竟本科学历相对于专科来说,还是有其一定的优势与作用,都知道现在的高考录取率高,大学也没有以前难考,但是想上重点大学还是要加倍努力,因为好大学的分数线依然不会低,你在高中给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其实影响着你以后的人生起点,因为大学的学历就决定了很多人的人生起点。特别是对于普通本科大学的学生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考研,考研也是越来越难考,毕竟考研的热度是有增无减,普通大学没有保研的优势,所以无论你在大学是否优秀,考研都要认真备战,对于三本高校的学生来说,你更要加倍努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与你竞争的除去“211”以上的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有普通的一本、二本大学生,而且人家的底子大多比你好,对于三本大学考研的学生而言,选择考研就要加倍努力。但是,很多三本大学生报考研究生考试,并非自己默默的备战,他们知道自己的竞争压力大,很多人会选择报班,相当于是考研交学费,这是很多普通大学生考研备战的选择,但并非你报班了就等于考上研究生了,结果还得靠你自己去努力,考研报班的原因各种各样,无论是哪种原因,说白了就是自己大学本科浪费的时间太多,自己没有约束力,导致考研备战慌张,再加上底子不好,考研报班成了很多人的必选项。就像我大学同学他表哥一样,大学读的是普通三本大学,后来大三的时候就准备考研,按道理来说他还算成绩优异的,因为还当了学长班主任,由于当学长班主任也要花时间,考研当然也是重中之重,可以说两头都要顾,于是他也选择了报班,尽管最后学长班主任工作干的不错,考研并没有考上他的目标院校,最后无奈的被调剂到三峡大学,可以说得不偿失,考研报班花钱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他的同学则不同,虽然也当了学长班主任,但是人家一门心思备战考研,对于学长班主任工作几乎没怎么管过。而且他还没有报班,就这样自己一门心思的复习备战考研,最后考上了一所“211”重点大学,而我同学的表哥却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学读研,可以说差距很明显,同时也说明了,人要懂得如何取舍,要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当然,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你都要全力以赴,不是为了别人而努力,而是为了给自己进入社会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