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产品经理必知:产品调研中功能调研的标准“姿势”厉与西施

产品经理必知:产品调研中功能调研的标准“姿势”

编辑导语:产品调研是产品经理最熟悉不过的工作内容了,产品调研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功能调研了。本篇文章种,作者为我们分析了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以及产品调研和功能调研的区别,最后通过实战案例为我们总结了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做好产品功能调研。前些天,微信朋友圈“话题标签”功能悄然上线,互联网产品圈里一边倒说是“鸡肋”。到底这个功能“鸡肋”不“鸡肋”,我们作为“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不能“随大流”被大众情绪裹挟,抱怨说微信又抛出来一个“鸡肋”!理由是什么呢?我们得有理有据啊!OK,我们来YY一下!假如回到微信朋友圈“话题标签”功能调研阶段,你是某信某部门产品经理,假如Tony马给你下达这样的需求:Tony马:视频号上线这么久,数据好像不怎么样!看能不能从朋友圈做做引流?小龙(产品总监):恩…..(视频号就是一个累赘)要不试试“话题标签”功能,我让他们调研一下………(新入职一个产品经理,正好没啥事安排)………小龙(产品总监):小明啊,你看看我们微信朋友圈能不能做一个“话题标签”功能,为视频号导导流量啊?小明:啊,这个….这个…..我先调研一下,晚点回复你,总监。一、为什么要做产品调研?因为“创新起于模仿,精于超越”,20世纪80、90年代的温州“四大经济支柱”的纽扣、皮鞋、服装和打火机产业,无不从模仿开始。温州人的模仿不是简单“画虎不成反类犬”,而是用心模仿,下功夫研究,不仅学到了家,而且还青出于蓝色而胜于蓝,温州产的打火机风靡世界就是一个成功模仿的典型样本。从模仿到超越,这条路径也是最省时、最保险的高性价比路径。再说互联网产品,面对同样的市场格局、在同样的市场大环境下,看似玲琅满目的互联网产品,却在产品底层逻辑上,有着本质上的共性。经过市场与用户验证过的产品/功能,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暂时不需要也没必要做颠覆式创新,只需要快速找到竞品、并且从视觉到交互、业务流程、功能逻辑、需求逐层“解剖”产品,吃透产品。然后在模仿竞品基础上,结合自身产品适度创新就好。现在明白了,“调研”与“抄”的区别么?二、产品调研&功能调研什么产品调研、功能调研傻傻分不清楚?产品调研分为针对某一个功能点的调研和某个独立产品的调研,那么他们的异同时什么呢,一张图让你明白:产品调研:针对独立完整的新产品,做产品结构、运营逻辑的调研。而像微信、支付宝这种平台级体量的产品太庞大复杂,很难做产品调研,周期不可控。功能调研:针对产品某个或某些功能、业务逻辑做调研。三、如何做产品功能调研产品功能点的调研,又分为三种场景:四、产品功能调研实战“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上文以《朋友圈“话题标签”功能》为例,做产品功能调研:1. 微信产品定位2. 微信用户画像3. 用户、场景、痛点分析4. 可调研的产品:微博、抖音的相同与不同5. 结论目前,微信朋友圈每天有大约7.5亿人打开,平均每人每天要看十几次,每人每天耗时30分钟,所以朋友圈每天的访问总量高达100亿次。1)平台业务上可见朋友圈汇集了大量的流量,而微信内容版块沉淀了海量的优质内容却缺少流量,内容创作红利逐渐消失;另一方面,视频号更是缺乏更精准的流量入口。今年7月份,微信公众号文章上线了话题标签的功能,辅以朋友圈“话题标签”为视频号、公众号甚至是搜一搜导流,将内容有效精准分发给消费者。从而进一步打通微信的内容生态,为微信内容生态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内容展示渠道,这可以满足平台业务的需求!2)内容消费者“话题标签”功能可以类似“微博”、“抖音”为内容浏览者优化搜索。但话题聚合页面有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版块内容就会像“微博”话题聚合页面一样“搜索结果类型复杂不可控”。3)内容生产者“话题标签”并不能提升内容生产/创造者“自我表达”的情感动力,暂时不能为他们提供价值,更没有消除他们的“痛点”。内容创造者为何要在发朋友圈时添加话题标签呢?需要进一步挖掘。五、最后微信“话题标签”对微信业务上而言,可能会盘活朋友圈为自己内容生态建立一个引流渠道。但用户层面目前还未看到很多价值,没有用户会为了那抹忧郁的蓝色而添加「#+文字」的话题标签,况且还没有趣味性。或许微信在下一盘大棋,我们吃瓜群众只是初见端倪,可不能随意评头论足。本文由 @安子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重案组

艾永亮:如何通过一次完美的用户调研来打造超级产品

用户调研是打造超级产品最常用的方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却很少有文章能够系统地说明如何通过一次完美的用户调研来打造超级产品,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叨叨如何通过用户调研打造出属于自己企业的超级产品。超级产品:用户01锁定核心用户群体在早期的调研中,企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锁定核心用户群体,因为我们的产品面向的是不同群体用户的需求,换句话说,调研不同的用户群体他们的用户需求必定是不同的。而你的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群体的需求,因此,锁定核心用户群体变得尤为关键。那么哪类用户群体能够被称之为核心用户群体呢?据艾老思的文章所写,核心用户群体必定是高频使用产品用户。根据核心用户群体的类型更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锁定核心用户群体,能够让问题更加聚焦。用户调研对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使命。在打造超级产品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调研结果获得不同的用户需求,并为他们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产品上线后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持续迭代产品提高用户体验。无论是从用户的观点和行为、通过验证假设或者量化结果,在此之前企业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毫无目标的调查都是低效且具有干扰性的。很多企业都习惯问用户:“你想要什么功能的产品?你认为这个功能怎么样?”这样类似的问题,却不知道这样是把用户往错误的方向带。有时候用户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想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已、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描述以及使用习惯建立产品框架或改进,因此,在用户调研过程中必须设定每一次调研的目标,再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展开。超级产品:调研02明确用户调研的形式关于用户调研的方式很多,通常有这几种方法: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让用户参与设计、问卷调查、A/B测试、焦点小组等.....每个方法都有优缺点,因此,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就得选择适当的方法,在这里适当指的是适合企业规模和产品规模的方法。1)用户访谈:在访谈中与用户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用户的信任以及获得他们的真实想法,通常用于解决还未解决的问题、有了目标后对核心用户群体的提问也要经过仔细的打磨和推敲。2)问卷调查:这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调研方法,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范围够广,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反馈便于数据分析、缺点就是不够深入,毕竟问卷上大部分会出现左右用户的回答。因此设计一份合理的问卷能够直接影响到调研的质量。据艾老思文章所写,一份优秀的问卷主要包括这两大方面:问题类型和篇幅。通常一份问卷不适合超过十五分钟,而且设置的题目应该是尽量具体不空洞。在设置问题方面尽量避免选择封闭式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容易误导用户,从而产生不够准确的结论。除此之外,半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的好处在于该类问题能够让用户产生更多的思考,让企业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超级产品:核心03关于超级产品超级产品:以产品为驱动力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增长或落地。用户调研:为打造超级产品助力的一种方式,帮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需求,通过改进产品为用户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情景调查的方式,说白了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平时使用产品的场景,看用户在熟悉的环境下是如何使用产品的。这样的做法让企业对用户需求有更直观的认识,并且容易获得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想要打造超级产品只能多思考,努力总结出整个产品的发展方向,找到脉络。不仅如此,通过上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将各个问题的顺序根据产品逻辑进行调整,想要快速获得调研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建立“问题组”,循序渐进地切入用户的真实想法,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艾老思所写的金字塔结构、菱形结构和漏斗结构来组织。1)金字塔结构:这是一种归纳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会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以封闭式的问题开始,然后使用半开放式的问题鼓励用户以通用的回答对问题进行拓展。如果你认为用户还不在状态需要对这个话题进行预热时,就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一旦想结束问题,同样也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问题的顺序。2)菱形结构:菱形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和漏斗结构的结合体,通常是以非常明确的问题过渡到通用问题,最后根据一个结论进行深入。企业会采用简单、封闭式的问题为调研做铺垫、随着问题的拓展向用户提出并不具备“通用”答案的问题。根据用户的回答,可以再次深入某个问题得到明确的答复,进行验证。3)漏斗结构:作为一个演示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将问题逐步聚焦,以开放式问题开始,逐渐用封闭式问题缩小可能的回答。漏斗结构为开始提供容易且轻松的途径,当用户对这个话题有所反应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回答决定问题的深浅程度。超级产品:增长04总结通过用户调研,研究用户行为获取用户的想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产品为用户带来价值,从而造就超级产品的诞生,为企业增长助力。如果我们将用户需求比作一条河水,那么我们通过调研得到的往往是河流下游的答案,换句话说就是能够看得见的需求、通常是用户遇到问题后他们能够想到的功能等。但想要成为巨头的企业可不仅仅是解决用户当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占领河水的源头,也就是用户的真实需求,该类需求可以是用户还未意思到的需求和看不见的需求。该类需求需要企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构想出用户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调研后企业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设想,再不断去进行实践和验证。研究用户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需求?是基于什么样的状态与心理的前提?是否值得满足该类需求,对需求的分析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用户调研可以在产品不同阶段获得用户不同的想法,打造超级产品并不一定需要满足所有用户群体的需求,产品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性和定位。平衡好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的关系,在符合用户习惯的前提下,突出产品特性并且让更多用户接受,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假想敌

想要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教你用这7个方法做用户调研

消费者研究也称消费市场研究,是指在对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人口特征、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市 场调研技术和方法,对消费群体通过认知、态度、动机、选择、决策、购买、使用等阶段实现自身愿望和需要的研究。包括消费者基本特征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动机研究三大部分: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技术和市场分析技术。当我们在谈论“消费者调研”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并不是简单地“问”消费者,而是有目的,有方法地问。在消费者调研中,首先,我们应该彻底地了解我们的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能够从产品中获得的实在的或者被感觉到的好处;最后,我们需要分析怎样让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这些独特价值或者特征的产品特点,比如功能上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或者心理上的。我们需要深入消费者调研的内涵,这样就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深入消费者调研的内涵,需要我们对消费心理学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心理账户理论: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在内心对消费品进行了分类,并且根据这个分类调整了自己的消费意愿。消费者购买每一件商品都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或者状态,但是不同的消费者却有可能出于不同的目标去购买同一件商品。比如说,顾客购买一辆车可能是出于代步的需求,或是为了向同事炫耀。他们购买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却是出于不同的动机(交通需求和面子需求)。于是,这两种消费行为进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当我们进行消费者需求调研的时候,如果能搞清楚典型的消费人群的心理账户,就能够为品牌宣传策略、定价等营销的多个方面找到关键性证据。锚定效应: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进行评估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当人们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锚定效应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看到路边的乞丐,乞讨的碗里面总是事先放了一些额度不低的钱,这样给其他的施舍者一个价格的心锚。锚定效应在众多领域的决策问题中得到验证,在消费者调查中最多的案例出自商品定价的方面。锚定效应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心理学效应,而作为消费者调研中的一部分,调查清楚消费者的心锚是调研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互惠原理:给对方造成亏欠感,以此可以增加彼此信任,降低成交难度的心理学原理。人在心理上是互惠互利的,一旦接受对方一些好处,就会产生一定的负罪感并且下意识地回报对方。互惠原理的应用及其广泛,正因为我们需要把握什么是能够让消费者感到真实受惠的行为,或者消费者怎样才能切实受到精神上的奖励。比如我们常见的商场里的试吃活动,商家让消费者试吃一些食品。实际上,消费者此时已经接受了商家的一点点“好处”,同时对产品有了一些了解,更加容易做出购买行为。承诺和一致原理:人倾向于言行一致,不能言行一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舒服的,是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而人自然地倾向于节约能量,所以诱导消费者作出承诺成为了商家说服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做法之一。在商业中,使用承诺和一致性原理的具体例子有很多,比如,淘宝商家邀请顾客去给他写好评,最开始可能消费者是出于互惠原理,因为商家返送的一些小礼品而去写的好评。结果在写好评的过程中“承诺与一致”的心理产生了,消费者越写好评,越是觉得这家产品真的好,于是又在这家购买了更多的商品。实际上,通过调研洞察消费者心理是营销中广泛使用的做法,在消费行为中,心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通过把握消费者心理进行营销的事例更是渗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消费者调研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以及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来洞察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而调研的本质,在于对应消费者心理原理来把控商业活动中的细节和具体手法。END

散则为死

产品实习第二周——浅谈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是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的必备素质。除了直观可触达的用户反馈这种被动的渠道,我们也应主动出击,主动进行用户调研与用户沟通,获取第一手、更直观的信息。01用户调研是什么?用户调研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需要调研的是用户的行为与心理,并且在调研过程中,不将个性与共性混淆在一起。一个用户的特征和想法是个性,不能代表全体用户,需要我们学会理性分辨用户的个性与共性。02用户调研怎么做?step1:需要我们明确背景和目的。需要我们思考几个问题,这个在什么情况下发起的用户调研?是否一定要通过用户调研解决?你希望通过用户调研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其中,用户调研最忌大而全,我们调研的方向越聚焦,就越有价值;忌假大空,针对行业用户的调研,针对满意度的调查,对我们的价值都不大(下面我们举的例子仅仅只是作为参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step2:选择目标用户。先基于我们的背景和目的,先挑选出大量符合行为的用户,如以上的目的“了解用户在下载米亚圆桌APP的核心关注点”,那我们可以对用户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选定合适的用户,邀约用户进行访谈。此处用户数量尽量不超过10个,如果数量太多了,会导致用户等待时间太长。step3:分析用户和问题。分析用户可能碰到的问题,猜测用户的需求并给出大概的解决方案,如果时间允许,尽量将方案用原型或草稿图展示。[赞R]原型工具:Axure.step4:准备调研内容。准备需要调研的问题与设备(如需录制用户的操作行为),标注用户必填与选填的关键问题。先把问题在公司内部预演一遍,可及时做调整。step5:现场调研。尽可能还原用户操作或问题场景,不给用户做引导。step6:总结报告。整理现场调研的过程与问题,看调研过程与问题是否超过预想,如果超出预想,是否是前期准备的问题?是否需要调整调研对象?最后输出调研报告。【写在最后】以上总结是我通过学习的个人总结,如果有知识点方面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上个视频中 我提到我参加了两个实习1.小灶运培生--运营岗2.深圳市米亚印乐有限公司-产品岗所以接下来的笔记可能会比较集中于分享运营岗和产品岗对运营和产品感兴趣的小可爱快来关注我吧~

可以养亲

如何设计“好”调研问卷?

编辑导语:在做产品前,很多企业都会用调研问卷的方式得到用户的意见,其实一份优秀的调研问卷可以事半功倍,发挥最大价值;用户在面对调研问卷时,如果内容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就可能会不重视问卷内容,所以精准投放也是比较重要的;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设计调研问卷的一些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问问自己,是否了解问卷调研是什么。“做问卷嘛?不就是我出题,找几个客户回答一下吗?”“问卷就是听听客户的声音嘛”我相信大部分初步接触过问卷的小伙伴,会觉得做问卷是一件门槛非常低、毫无学问可言的工作,但是往往会听到身边有同事在回收问卷后这样说:“这些客户回答的内容与题目毫无相关呀!”“他明明是男的,怎么选择女性选项呀?”所以,我认为真正的问卷调研是:通过对问卷目标人群提前分析与分群,确定调研目的(业务目标),规范问卷投放人群量级,再设计问卷内容,投放目标问卷,定时回收进行调研分析;通过问卷结果验证业务想法与产品价值。一、问卷调研的方法论1. 问卷调研的本质问卷调研不是采访、不是考试、更不是严刑拷打。其实问卷调研更像在写一篇议论文——写议论文:通过摆事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设计问卷:通过罗列场景、询问感受等问题,通过客户反馈来确定其业务价值or产品使用感受。议论文里的作者,就好比我们问卷的设计者;议论文里的论点,则好比客户调研反馈的答案。异曲同工的地方则更表现在论据和调研问题均需要观点明确、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所以:做问卷切记要始终围绕问卷目的去展开提问,这样在后期问卷分析阶段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通过问卷调研去挖掘、排除和验证,洞察客户所想。也可以通过问卷占比去决定业务优先级,用户反馈多、占比大的强需求要给予更高的处理优先级。二、问卷调研的方法论问卷调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访问法,比如线上问卷、电话调查、线下座谈会等都属于访问法;当然另外还有实验法、观察法等。但是问卷调研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样本量。基于有效问卷样本量的大小,我们可以将问卷调研区分为定性调研or定量调研。1. 定量调研目前大部分市场上的问卷均为定量调研;定量研究往往是需要大量的样本量,通过分析问卷的结果占比,以此验证客户真实想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样本量的选择大小需要结合自身的问卷回收率来考量。理论上1000+左右的有效回收样本量即可产生误差较小的调研结果,如果低于300份,那问卷参考价值就相对比较小了。2. 定性调研相信大家也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客户少,样本少,客户问卷填写意愿低,回收样本少;但是又希望可以从客户身上找到问题与启发。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定性研究了;根据尼尔森关于可用性测试的经典理论,6-8人便可以找到产品80%以上的可用性问题。定性调研往往没有太多的数据参考,但是可以从客户反馈中去探究产品发展发现or产品潜在问题,而且从投入产出比来讲,6-8人对于探究产品存在的可用性问题,非常经济、靠谱。三、五个细节做好问卷1. 控制样本数量与调研频率“这次问卷得好好问个清楚!”“咦?这个问题上次没有调研到,再给客户发一个调研吧”上文我们说到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样本量,我发现大家往往会觉得样本越多,仿佛结果就越有参考价值?所以每次都想调研样本量越多越好。问卷回收样本的参考价值是存在边际效应的,随着回收问卷的数量越来越多,那反馈数据的真实误差会无限趋于一致,控制样本数量,也是控制成本与减少客户打扰。说到客户打扰,就要提到问卷频率,问卷的接收方是普通客户,往往问卷调研是没有奖励or一些毫无吸引性的奖励;所以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对相同的客户推送问卷的时候,客户便会产生厌烦情绪。这不仅会对企业品牌造成影响,更将对接下来这些客户问卷结果的真实性产生非常大的误差。所以样本选择越精准,样本量就越合适,频率就会越低。2. 明确调研目的在过往的调研经验中,我会发现很多同事做问卷时候是想到什么问什么;在问卷回收以后,又会根据客户的回答发现新的问题,再想去;做问卷调研是要通过问题,循序渐进让客户回答我们所想知道的,而不是被客户拉着走。其次调研目的一定要是清晰的,举个例子,“调研XX产品功能客户的接受程度”会比“调研客户对XX产品功能的看法”明确很多。否则将事倍功半,且付出大量的时间与金钱。3. 使用接地气的问卷词汇举几个之前我在金融行业遇到的一些问卷题目给大家参考:“请问您是否了解您的免息还款期?”“您能接受免还款签账额几天内到账?”“提现后您一般将钱花在哪个领域?”这些问题中分别涉及银行内部的专业术语,在内部同事的沟通中的确可以很好的交流,但是当for普通客户时候,往往会让客户对问题本身产生理解偏差。这样的理解偏差不仅可能导致客户乱填选项,甚至可能提前退出问卷,导致整份问卷作废。所以我提倡“说人话”问卷设计,问卷是要问客户所想,前提是客户知道你想了解什么,问卷不是写文章,客户也不是你的读者,读懂问题才是本质。4. 适当的问卷题量我相信大家每一次的问卷调研的机会都来之不易;所以想一次性挖空客户的心思的想法也在所难免。但是问卷的对象是普通客户,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问卷发送频率过高会导致客户厌烦,相对的,问卷题目数量过多,同样也会引起客户逆反心理。我曾经填写过一份心理调研问卷,100道题,当我做到第50题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最大的愿望是赶紧做完这份问卷,问卷结果的准确性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个人推荐的题型数量为8-15题左右,用时3-5分钟为最佳。少而精的问卷数量也与人群划分息息相关,2种人群分别2份12题的问卷设计,会比2种人群1份24题的问卷更容易被客户接受。当然,这也会增加我们问卷设计与问卷投放的工作量。这里再延伸一点关于人群分类的好处,通过系统run出的人群属性一定会比客户自己填写的信息更准确,减少系统性误差。5. 客观的问题设计“请问您使用本保健品后,配合运动健身,按时睡眠,您的身体机能是否得到提升?”“请问您使用本保健品后,您的身体机能是否得到提升?”在问卷问题设计中,为了得到真实的客户想法,需减少引导性的用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确也存在为了更好看的数据表现or贴合领导的想法去故意引导客户回答,当然我并不提倡,不过问卷的确是验证业务想法一种高效的方式。四、总结问卷是与客户沟通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载体,我们赋能在上面的内容与话术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以下是我总结的《问卷语录》,希望大家可以牢记在心。本文由 @Goodnigh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高桂

在传统企业,我怎么做产品?

编辑导语:不论是传统企业产品经理还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在做产品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产品经理要确认业务的方向,进行产品的设计;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传统企业做产品的思考和实例介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去年中,我根据在公司出现并解决的一些实例写了一篇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产品经理,我有几点思考 ;时隔近一年,我有收到一些类似背景的同学提出疑问,经过交流,回顾起过去的一些经历,不难发现尽管大家来自不同行业在做不同的产品,在解决一些具体事项的时候,有些思路方法是可以相同的。灵感一来,我想带上3个新的实例以此展开来说说:在传统企业,我是如何做产品?同时,针对“做产品”,我带来的3个可探讨的实例是:产品方案:在传统企业,产品系统更倾向于解决哪方面的问题?产品规划:公司想要尝试新业务方向,该如何设计方案正确落地?需求博弈:如何有效拒绝业务部门的不合理需求?一、产品系统更倾向于解决哪方面的问题?我温馨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完美解决问题,尤其是发展阶段的企业,业务模式不稳定,面面俱到的系统容易埋雷。举个例子:商机(线索)分配机制、提高转化率。常见线索前后两端的部门领导唉声叹气:广告部门头痛获客成本高企,期望选择优质渠道提高回报;业务部门头痛手下员工转化差,家长式管理又担心人员流失。于是,他们找到产品经理,期望系统能够提供一些数据或者一些功能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跟广告部门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仅从头尾两侧提炼数据,远不足以支撑判断渠道是否优质,前期还需要更灵活可控:相同分类内的渠道之间做比较,将渠道分类:搜索类、信息流、电商类、自然流量、其他包括线下、公众号;掌握不同分类的属性,拉取一定周期内的数据,观察时间段,会得出属性不同对应的峰值不同,决定投放时间段及阈值;不同属性投放的广告关键词及宣传内容也需要灵活配置。前期基本上可以通过人工定量投放渠道和内容测试,但数据可以在系统做个简单的表格,方便拉取筛选得出结论,后续再考虑将人工部分实现系统配置。转头,我们也跟业务部门了解到线索进来后是如何运转,线索进入系统后有通知及时提醒,所以重点不是跟进不及时,发现到问题:业务能了解到线索的信息太少了,以致于每个线索没有差异化的跟进,久而久之精力消耗过多,不愿接触新线索;存量线索没有合适的方法跟进,仅仅依靠主观标签很难识别客户画像、潜在意向。除此,还有内部也存在矛盾的地方,业务管理者希望线索是被有效跟进的:谁能干就多干,线索不被浪费;业务人员却希望自己的线索越多越好:干不完没关系,放着就有机会被转化。以此,系统前期不介入矛盾,基础建设先补充线索字段完善线索画像,在广告渠道端增加广告浏览时长用来评估客户意向;不同留存的跳转,比如:加社群、不感兴趣、直接拨打电话提供用户选择。通过业务调研提炼出更客观标准的标签项,让业务经过前期交流即可操作勾选,后续再结合权重公式,算出客户等级,如:客户价格接受区间(免费至X万区间);客户期望达到的效果(无要求至有全方位的要求区间);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了解程度(不了解至很熟悉程度)。客户等级的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业务主观标签的问题,方便后续在公海被其他业务能手去“攻克”,另外也方便后续用户画像数据清洗。综上,不难发现系统更显理智,不全将问题痛点部署到线上去解决,更倾向于解决可被标准化可被长期流转的问题。二、公司尝试新业务方向,该如何设计方案正确落地?我的答案是:详细规划,内部达成共识一致的目标后再开工举个例子:新业务是我产品生涯的盲区。我一直负责CRM系统产品设计,近来公司有新业务想要尝试,安排我负责初期规划,同时并行招聘新同事后续转职负责这条业务线。我心里非常没底,因为我几乎从未接触过这条新业务——学龄在线教育,临时抱佛脚做了一番竞品分析、市场调研、行业了解,大致有了知识储备,我梳理了一套落地模式。点:场景中的重要角色有哪些?A线:他们分别遇到什么问题?B线:他们希望有什么解决方案?面:技术可行性或运营分别可以怎么解决?目前新业务现处于敲定一期目标阶段,最后,我先献上梳理出的规划思路,如下:这仅是落地第一阶段,重点是如何说服领导及团队,难免遇到三连问:尝新的第一步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如何衡量?为什么是这样?最后,我们拟定规划:搭建免费知识平台,通过完整的知识体系解决了该行业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用户信息壁垒的问题;免费服务:我们分析这个行业多个竞品及案例提炼出了用户痛点设计成了一条标准化的流程,相对付费服务来说,颗粒较粗,但不影响用户服务的完整性;付费增值服务:颗粒拆细到任何一个角度或阶段的用户都能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并没有将付费入口直接开放,而是在免费体验过程中介入到用户需要引导或帮助的节点上。三、如何礼貌地拒绝业务部门的不合理需求?我在一年前一篇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产品经理,我有几点思考 提到过引导需求的案例,至于直接拒绝需求,方法当然还是理智派的数据大法。举个例子:短信于精细化运营的关系。运营部门KPI是提高公海客户转化率,前期应运营方案针对这部分客户群体搭建了积分商城,长期实行推荐有礼效果平平,这回运营部门希望再拿这批公海客户出来发短信,我对发短信这项运营举措颇为反感,主要是体验极差:对客户无差异化发送相同内容的短信;发送频率较高,试行每周每人1条。前期我没有拒绝发送短信“骚扰”客户这事,也想着让他们先试试看会有什么更好的效果;但后续我暗地里筛选数据发现并无效果,且同期运营同步的数据结论是:所有收到短信的客户已有业务跟进,后续转化签单即定义短信运营有效,明显结论是不合理的。为了拒绝新的一批短信需求,我拉了以下数据:收到短信的客户分类:客户等级、客户已有积分;客户收到短信后是否有登录积分商城;客户签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数据结果也与我预想一致:已签单的客户从未登陆过短信中积分商城的链接;签单主要是依靠线下业务部门的推荐活动而非线上;至于为什么将客户分类,而是告知运营目前积分存量对应能够对应什么礼品,将短信内容精细化,面对什么类型的客户传达不同的福利激励信号。最终,需求被有效拒绝,但事情变得有些令人不快,我被运营同事”反目成仇“了:因为某些被清理过的数据维度在系统中找不到,他们无法像我一样知情,当然对我来说也是站不住脚,毕竟我使用原始数据也只花了一个上午。四、结语传统企业产品经理也好,互联网产品经理也好,两者在对应企业中发挥的价值有很多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没有谁的方法一定就是对的。我常常喜欢参加一些业务部门的会议,听他们讨论表达观点,业务流程中一些的方法如何融合到自己的产品方案中,可谓是一门手艺。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各位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本文由 @Miss思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第四区

如何进行亚马逊产品商标调研?产品名、外包装等相关必备知识盘点

上一期的百万美金案例,我们和各位卖家探讨了第一个问题,即亚马逊产品品牌化的重要性,文中推荐了很多实用而且免费的方法深受各位卖家的好评,我们百万美金案例分享将一如既往将满满的干货带给大家!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看第二个话题,即如何进行亚马逊产品商标调研在对商标进行调研之前,我们首先来明确几个概念。商标(TradeMark)是指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组合的生产者、经营者把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别的商品或服务的商品标记。是英文trademark的缩写,在中国表示的是该商标己经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并且商标局也已经下发了受理通知书,进入了异议期,这样就可以避免其他人重复申请,也表示现有商标持有人有优先使用权。是英文register注册的开头字母,并用圆圈圈起来,表明该商标己在商标局注册,并经审查通过,成为注册商,该商标由商标注册人所独占,受法律保护,任何企业或个人未经商标持有人许可或授权,均不可自行使用。对亚马逊卖家来说,商标并不是必备的,虽然有的情况更为理想,因为可以帮助各位卖家注册品牌备案;但作为亚马逊卖家必备的知识之一就是进行商标调研:确保其他人尚未占用该商标,同时不会对他人的商标造成侵权。我们先来谈谈,为什么对亚马逊卖家来说,拥有商标的是理想的情况。1)注册商标之后,可以注册品牌备案。品牌备案能够提供的额外的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大家改善特定的产品转化率。2) 提供额外的保护,以防其他人窃取你的产品。3)注册品牌登记备案之后,亚马逊会给卖家一个GTIN码(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lobal Trade Item Number),等同于卖家每一条 listing 上的UPC/EAN码。既然谈到了UPC/EAN,我们就在这里和大家插入一个关于条形码的分享。FNSKU即在创建FBA发货时,亚马逊卖家中心自动生成的条码,是亚马逊用来扫描条形码的唯一标识符;一个产品的SKU对应一个FNSKU。为了获取FNSKU条形码,首先需要申请 listing。为了申请 listing,各位卖家需要有UPC(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的一种商品用条码,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或者EAN(UPC码基础上确定的商品标识符号)。UPC/EAN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在以前亚马逊政策比较宽松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第三方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例如SpeedyBarcodes.com等。各位卖家现在还是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的价格比较低廉,但是现在在亚马逊的整治下存在 asin 被封的风险,望周知。采用白帽的操作方式,即从www.gs1us.org 获取正规的条形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属性需要一个新的UPC,也就是说每个颜色、尺寸或者颜色尺寸的组合都需要一个新的UPC,一般来说1~10个UPC的起步价是250美金。如果持续使用UPC的话,需要另外支付50美金的年费。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在注册品牌登记备案之后,亚马逊会给卖家一个GTIN码,用这个码取代之前的UPC/EAN。我们经常收到卖家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是否需要同时在外包装上贴上FNSKU和UPC码?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产品只在亚马逊上销售,那么对于亚马逊来说FNSKU就是唯一的识别码,只需要把FNSKU直接印在包装上就可以了。探讨了条形码的问题,我们接上文继续说如何查询商标,毕竟大家最不希望出现侵权的情况并因此造成损失。FBA卖家的商品在美国亚马逊平台上出售,因此也受限于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管辖,类型的情况同样适用于欧洲以及其他市场。方法如下:步骤1在美国搜索商标的官网地址是www.USPTO.gov步骤2登陆之后,点击右下方“搜索商标数据库”步骤3随后点击“搜索商标数据库”步骤4在这里你可以进行基本的文字商标搜索(在这里请注意,如果单词有其他的拼写方法,那么大家也应该同时搜索这些不同拼法的商标。举个例子来说之前的百万美金案例,Greg 推出的 Jungle Stix,当然还有其他的拼写方法例如 Jungle Sticks)商标是可以永久存在的,但是每十年需要进行更新认证;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五到六年需要签署商标依然在用的声明。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期的百万美金案例分享就告一段落, 不要走开请持续锁定我们的分享,下一期我们将来和大家探讨如何进行产品外包装设计等相关问题。(来源:JungleScout桨歌)亚马逊FBA卖家品牌化产品战略:亚马逊产品品牌化的重要性介绍

架构

产品需求调研:为什么用户总是口是心非?

1、梁宁在产品30讲里面,提到了一个神奇的观察。全世界最知名的三个社交产品,微信、QQ和Facebook他们的产品经理张小龙、马化腾和扎克伯格,他们竟然都不是擅长社交的人,甚至说都是比较内向的人。这就有点违反我们日常的普遍认知了,正常不是应该最会社交的人,才最有可能做出做牛逼的社交产品嘛?张小龙在微信的公开课上,曾经说过,不打扰是一个产品的最好状态。不打扰,也就是不需要去切入其中,不需要去主动获取用户的观点,也不需要去说服用户该用什么不该用什么。最好的状态,就是不用打扰,但是用户都懂,都能通过潜意识直觉就会去用,而且在不经意间,就已经不可自拔。这种不打扰,深层的含义,是不让用户思考,让用户的第一个选择来自于潜意识的情感。关于理智和情感的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决策的时候,真正活跃的是情感,而理智只是个人主观意识的自圆其说的解释而已。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要做的不是听取那些用户讲的什么,而是看透本质识别用户潜意识中的真正需求,满足客户情感方面的需求。2、当年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于是召集了一些潜在的用户,来讨论新产品应该主打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这些潜在的购买者经过讨论,最后给出一致意见,每个人都更倾向于黄色。调查研究会议以后,组织者为了感谢这些潜在用户,就告诉他们,在离开时可以选一只音箱带走,作为回报。然后他们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这些人为什么口是心非呢?用户研究到底能发挥多少作用呢?因为每个人当开始思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局限住了。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环境、认知的判断,选择性的说出一些他自己都认为对的话。但是这些话是否代表本心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个环境里面对就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统计结果,只要换个问问题的方法,结果就会不一样。但是当用户真正做选择的时候,基于的判断就是最本心的情感了。那么,用户研究是否真的就么有用了呢?当然不是,因为真正的产品经理,对于用户的觉察都是基于人性的。每个人都有基础的情绪,比如恐惧,比如愉悦,比如焦虑。每个人同样也会基于角色和立场的不同说出一些不明确的,甚至违心的需求。所以当需要用行为,或者金钱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和他们的言行差距很大。然后,有些产品经理花费很大精力做出了市场呼声很足的产品,然后让他们下载使用的时候,发现响应寥寥。3、所以好的产品经理,是懂得如果绕过用户表面的防御语言体系,觉察内部真实人性需求的人。当一个人被问及,被打扰的时候,自然会根据所处的身份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行为和语言。这时候他们不是本心的,纯粹的。只有当一个人放下防御,展现最真实自己的时候,才是用户暴露最真实需求的时候。所以,让用户不思考,才是最好的产品策略,产品是一种被动的艺术。像最开始张小龙、马化腾和扎克伯格一样,当他们退到网络的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流露出的那些最真实的自然选择,才是用户最真实的选择。他们对用户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的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的相应和持续的引导。让产品自然生长,不触碰用户,不打扰用户,让用户自然而然的来到你这里,连接、互动、形成生态。绕过用户的防御体系,直达情感需求核心的产品,都是伟大的产品。

光之塔

技术人如何调研和选型第三方SDK全文干货

多年以后,2020 年会从许多切面上被定义为变革的一年。其中之一是,实时音视频技术彻底变成了一项基础设施级别的能力。语聊房、在线 KTV、多人相亲、远程医疗、互动教育等多种应用场景涌现,并逐渐被接受,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越来越多地基于实时音视频服务展开,更多人也开始关注支撑这些应用场景背后共通的底层技术。音视频技术可以赋能上百种应用场景,开发者该如何选择最友好的音视频厂商,成为一大课题。鱼哥对市场上具备一线实力的通信云厂商逐个进行了调研,除了大厂的网易云信、腾讯云的通信能力之外,处于垂直赛道的声网、融云都可以算作一线实力厂商了。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App的音视频产品,鱼哥建议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考虑。一、自研还是第三方?作为开发者来说,选择音视频产品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研,还是使用第三方服务?自研的好处就是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日后会掌握比较大的主动权,而且可以按需定制,个性化随需调整。但同时,也意味着前期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并且,日后也同样承担着较为昂贵的运营维护费用。因为,一个产品上线后,面临着随市场变化,随时增加新功能、进行产品迭代的问题,如果选择自研,音视频技术门槛较高,开发团队需要不断学习专业性能力,学期周期较长,面临新应用场景的应变性就会较差。这样将会导致错失一个 App最好的市场成长机会。而且,自研厂商没有应对不同场景的技术积累,比如音视频发展至今,从最初的 1对1 到 1 对多,再到多对多的音视频通话场景,对自研厂商来说,都是一个从 0 到 1 的过程,这也是广大自研开发者,最为头疼的问题。因此,一般作为大厂来说,或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 App 应用场景来说,选择自研可能是较好的方案。但对广大社交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这一类较为常规类的 App 来说,对初创开发者,鱼哥建议选择靠谱的第三方音视频产品接入。什么是靠谱的第三方音视频产品?鱼哥认为起码是一线实力厂商,技术实力要到家。融云团队的核心成员全部来自中国移动飞信团队,飞信作为一款国民级产品,它的用户规模是 10 亿级注册和亿级活跃量。当年的飞信本身就有音视频能力,所以融云音视频的技术积累,由来已久。作为国内领先的云通信厂商,融云既提供音视频服务,还有实力出众的即时通讯产品。去年也完成了数亿的 D 轮融资,明确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持续提升“图、文、音、视”全通信能力,重点加大实时音视频产品的研发投入。这是投资机构给融云的背书,这样的公司发展稳定,开发者可以考虑选择相信。二、大厂还是垂直领域的音视频厂商?如果初创企业暂时不考虑自研,选择第三方接入服务,那么大厂和垂直领域的音视频厂商到底该如何选呢?一般大厂,都提供从 IaaS 到 PaaS、甚至 SaaS 的整体服务,大厂是基于 IaaS 能力的向上封装出的 PaaS 能力,这里不仅限于音视频能力还有 CDN,推送、测试等诸多服务,供开发者选择的空间比较大。而且,如果一套 IaaS+PaaS 都是选择大厂服务,开发者可以一站式采购,可能较为省事。但有一点,鱼哥要提醒开发者注意的,大厂虽然研发实力比较强,但实际上在音视频这一垂直赛道上的研发厚度和经验积累上,并没有垂直厂商强。那么垂直厂商的优势在哪里呢?鱼哥认为除了经验积累、技术专注、研发实力全部 ALL in在音视频赛道之外,能够提供一体化产品与服务的厂商最打动人。比如融云从去年开始,第一个提出以“一套 SDK 解决所有通信场景”,这意味着融云可以提供“实时音视频RTC+即时通讯IM+推送Push”一整套解决方案给开发者。融云的IM连续 6 年市场占有率第一,是业界唯一承诺消息可 100% 到达,且不丢、不重、不乱序的厂商;融云音视频产品复用IM通信信令通道,稳定可靠,最低消息延时仅为66 ms,确保端到端之间延迟无感知的实时互动。同时,融云的推送 Push 消息服务,免去了开发者逐一对接各系统级别的推送厂商,已经完成对小米、华为、OPPO、vivo、魅族等多家推送通道的逐一适配。除了产品能力一体化外,融云在业务支持上的服务也做到了一体化。比如,一般大厂都不支持的定制化业务服务,融云也会提供。举个例子,融云极具特色的音乐教学场景,就是融云音视频产品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乐器进行音频参数调整,对各种主流乐器进行了适配,提供独一无二的音频教学体验。此外,除了 7*24 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外,对一般性的故障排查,客户可以通过在线客服、工单、VIPQQ 群反馈问题。在工单处理上,融云首创业界 1 小时工单最快响应机制。一旦客户反馈的问题涉及SDK性能,融云的响应速度是可使SDK按周迭代,在迭代时还会考虑版本的向前兼容性,保障升级的稳定性以及版本回滚的需求。因此,无论是选择大厂,还是垂直领域的音视频服务,对开发者最友好的厂商一定是在音视频领域具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在 RTC+IM 赛道上具有双重能力,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商。三、如何选型?什么是对开发者最友好的厂商?具体到音视频产品的选型调研,鱼哥其实跟真实使用融云的开发者详聊过。现在,可以将要点总结如下,分享给面临选型的开发者们。首先,易上手,易理解,易接入。对于新的代码片段的理解,是开发者每日都要做的工作,但是否易上手、易理解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开发者是否能够顺利接入和使用你的产品。如果开发文档易读、完整,接口灵活容易接入,是一个音视频厂商对开发者最大的友好。其次,稳定性。在完成接入SDK后,产品上线运营的基石就是稳定性。稳定性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弱网环境下怎么办?高并发情况下怎么应对?这些都是考验一线通信云厂商实力的地方。融云在弱网环境下通过 NACK(丢包重传)、FEC(前向纠错)和动态调整码实现自适应带宽控制,做到智能应对,保障通话质量。第三,质量监控体系。在产品上线运行中,是否能够快速定位事故,将开发者损失降低至最小?不同厂商都提供了不同的质量监控工具,还是以融云为例,融云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可视化的音视频质量实时监控工具——北极星。北极星服务的质量监控指标包括码率、网络丢包、视频帧率、卡顿、分辨率、音量和设备状态,以图表形式展示每一通音视频通话的质量数据。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价格是否可以承受。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如果一款极好用的产品,近乎 0 成本的价格,老板就会毫不犹豫的拍板:买它。目前,市场上所有厂商,无论是大厂还是垂直厂商,对使用高清分辨率的音视频服务都是要额外收费的。鱼哥前两天突然发现,融云推出了包月 980 元的免费 20 万分钟音视频套餐包,只要开通服务,即可享用最高 1080P 的高清分辨率视频产品。(文章来源:砍柴网)

石涛

如何抓住产品核心需求(一):目标用户要找好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总是要面临各种需求,在精力以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从一堆“用户需求”中,提炼出产品真正需要开发的核心点,进而获得用户满意,这是不少产品经理苦思冥想的地方。抓住产品核心需求,你首先要找好目标用户。产品经理挖掘出的需求往往都是伪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般是两种原因导致的:一、目标用户群体没有搞清楚不同的用户群体基于一共共性的目的会产生共性的需求,比如初为父母的家长为能够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就会有诸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疑问,而由于自己完全没有经验,而父母一辈的经验又显得有些过于传统和古老,于是就产生了关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相关需求。在这一需求之下,就会产生许多基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产品。这个案例里如果是你在做对应的产品,在用户群体这方面还需要着重关注这几个关键点:1. 初为父母的家长为什么是初为父母的呢?一方面当然是没有经验可言,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因为是头胎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会更加的重视。2. 对孩子健康成长有更多想法的父母简单来说对孩子的成长有想法有规划,而不是放羊态度。因为有想法有规划,才会尽可能的抛开老一辈父母的照顾和养育,而选择外面的产品。3.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四五线城市或者小镇外出打工的父母虽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有想法,但迫于经济压力,且大多处于外出打工的状态,本身是没有条件给予孩子更多这方面的支持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把孩子直接交给父母来养育。4. 有全职父母更优若有其中一人是全职带孩子的,那么无疑会更优。因为全职意味着家庭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已经投入了极大的成本。在这种成本会让父母潜意识中寻求成本最大化,而成本最大化的方法其一就是寻求外部的资源协同自己一起将养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这件事做得最完美,从而达到极致效果。因此,这种家庭会愿意付出更大的时间和金钱来参与。二、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或许也找到了目标用户群体,但在提供需求的解决方案时,却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于是乎,就提供了一个伪解决方案。那么为什么会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呢?1. 目标用户群体浮于表面结合上文案例,虽然找到了父母这个群体,但却到此为止,并没有更把范围进一步的缩小。导致无法真正的聚集于某一个更特定的用户群体,去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2. 挖掘的痛点不够到位想要提供好的解决方案,核心还在于是否真的找到了目标用户群体的痛点。多数时候,之所以没办法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还在于压根就没有找到这一群体的痛点。比如上面所说的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需求方面,虽然对于初生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健康成长,但对于父母来说潜意识里是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机遇。因此,此类产品所强调的并非安全健康,虽然安全健康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它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早已融入到人们日常的血液里面、是缺乏感知力的。作为产品经理,怎么才能真正的抓住核心需求,并基于核心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呢?这也正是本章所要讲的核心。三、目标用户要找好如何找好目标用户呢?大多数产品经理的做法都很简单,就是按照年龄来做单纬度的划分。这种估计其实也有效。缺陷也非常的明显,就是划分过于单一。因为单一,因此你无论划分得再细,也非常容易和市面上现有的产品“撞衫”。那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其实也很简单。真的非常的简单。任何一个上过小学的人都能够搞得定的。就是小学语文老师教造句子写作文时的必备“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1. 人物具体,如何来做呢?如下图,先分别是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做好4个列表,并将你所关注的要素填写进去。(当然,这里的划分谨仅参考,具体的可以以自身所从业的行业的属性进行针对性的划分。)首先,以人物为例,可以基于年龄作为核心的指标,再对应到具体的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分为:6岁以下-小学前阶段,6-12岁-小学阶段,12-18岁-中学阶段,18-22岁-大学阶段,22-25岁-职场新人,25-30岁-职场老鸟,25-30岁-结婚生子,30-40岁-中年焦虑,40-50岁-孩子成家,50-60岁-广场舞,60岁以上-身体红灯,诸如此类。2. 时间紧接着,以时间为例,可以划分为:0-6点-休息时间,6-7点-早读时间,7-8点-早餐时间,7-8点-上学时间,8-9点-上班时间,9-10点-晨会时间,10-12点-上班时间,12-13点-午餐时间,13-14点-午休时间,14-18点-工作时间,15-16点-下午茶时间,16-17点-抽烟时间,17-18点-等下班时间,18-19点-晚餐时间,19-22点-加班时间,19-21点-约会时间,诸如此类。3. 地点接下来,以地点为例,可以划分为:家、学校、公交车/地铁、自己车上、办公室、餐厅、托教、小卖部、洗手间、咖啡店、电影院、游乐场、超市、补习班、诸如此类。4. 事情最后,再以事情为例,可以划分为:睡觉、失眠、玩手机、吃宵夜、起床小便、开空调、给手机充电、网上购物、做早餐、送孩子上学、抽根烟、开车去上班、开晨会、需求评审、聚餐、喝酒,诸如此类。5. 任意组合现在已经把“四要素”都列出来了,接下来做什么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四要素”中每一个要素中任选其一进行组合。比如从人物中选择“6岁以下-小学前阶段”,从时间中选择“0-6点-休息时间”,从地点中选择“家”,从事情中选择“睡觉”,然后将组成后的信息整理到下表里。把它组成一个句子。比如:“已经凌晨三点了,眼前的小明已然躺在家里自己的小床上熟睡了过去,伴随着小明熟睡的还有他吸吮大拇指时发出的津津有味的满足声。”到这儿,终于把小学语文造句给复习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又要做什么呢?当然是在上面句子的基础上去脑暴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一切的事件,并全部记录下来。比如:正在当时,小明哇的一声哭了。他怎么了呢?大概是做了一个可怕的恶梦吧。老爸看着熟睡中的小明,竟然莫名的流出了眼泪。这小家伙已经马上要三岁了。这三年,老爸都不记得自己到底是怎么过来的了。老爸刚准备擦眼泪,小明就大大的翻了几个身,啪的一下掉到了床下。….这就是一种很高效的定向目标用户的方法。当然,如果在目标用户选择上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可行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目标用户进行调研了。下一章节:用户调研不能少#专栏作家#原腾讯、新浪产品/运营经理,超过10年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