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如何确定专业和学校?

考研如何确定专业和学校?

我觉得考研前首先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考本校还是考外校?第二:考专硕还是考学硕?要回答第一个问题,还需要再问自己几个问题:对当前的学校满意否?对当年的专业满意否?自己的英语、数学成绩是否优秀?如果前两个否,后一个是,建议外校,如果三个都是否,建议本校。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考研如果考上的话,是想要工作还是继续读博?想要工作选专硕,想要继续读博选学硕。再接下来才是如果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如果上面的两个问题你选择的是考外校,考学硕,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是,那恭喜你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已经确定了。要确定目标学校,先要确定目标专业。确定专业只需要主要一条,就是你所选的专业一定要是在不断发展而不是在不断萎缩的。因为考研时的信息相对你研究生毕业是具有滞后性的,在当前这个学历大贬值的年代,读研的三年时间可能社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就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发展。所以,从大的方面谈,自己一定要保证研究生所读的专业不是一个在不断萎缩的专业。而如果判断这一点,主要看六个指标:上年度招生人数;上年度毕业人数;上年度毕业生就业率;本专业教师人数、教师职称构成及过去三年有无新教师留校;本专业目前的国家级课题在研数量;过去三年本专业国家级课题的结题数量。其中前四个指标在该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学院网站上应该都能查询的到,后两个指标在教育部网站上也能查询的到。确定了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确定学校。如果不是研究生毕业就选择工作的话,其实我比较推荐学校排名低而专业排名高的学校,以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学校,这样可以在保证自己研究生科研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规避恶性竞争。在确定了专业后学校后,就可以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导师人选。在选择导师方面,我依然推荐要根据六项指标在进行综合判断:首先是导师最近三年内发表的论文及课题方向,看看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和你一致。这一点上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其他资料或者说明,这些都是有滞后性的。一个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你单看他的履历可能是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教授,其实有可能最近三四年人家已经转资源环境管理了。其次是看导师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多少,这取决与你上研后到底有没有活干。这个在研项目太多或太少都有问题,太少证明导师能力一般,起码是在院系不怎么吃得开,太多则要警惕导师到底是准备招研究生还是准备招实验室临时工。第三则要关注近三年毕业的师兄弟的毕业论文方向是否和导师近三年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出入太大则需要警惕这位导师是不是会搞研究生外包或者干脆就是放羊管理。第四要关注一下导师的年龄和职称,最好跟一位还有干劲的导师,比如年轻的副教授准备冲教授的,或是年轻的三级教授准备冲院士的。一般而言四级教授是60岁退休,三级教授是65岁退休,二级教授是70岁退休,退休前三年会停招硕士,退休前两年会停招博士。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那个职称高选那个,别一不小心搭上了末班车成了无人问津的关门弟子。

坏信仰

考研如何确定学校?

现在21年考研的同学很多已经开始了,但是初次考研又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考研到底该怎么选择学校呢?城市、院校、专业、录取比例……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今天惊呼君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选择考研的目标院校!一、考研形势2015年到2019年每年报考人数分别比前一年多12万、24万、37万、52万,可以直观看出每年报考人数呈递增趋势,涨幅明显。并且据预测,2020报考人数可能会达到340万。可以说21考研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所以选好学校和专业非常重要。二、专业院校选择实操(黄金查询时间3月-5月)1、选择三问(目标)各科的目标分数多少?(目的)考研为了什么?(认知)选择什么专业和学校?2、选校分类1)四个象限强势学校,强势专业强势学校,一般专业一般学校,强势专业一般学校,一般专业①一般学校,强势专业适合以后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者对该专业兴趣强,但考“强势学校,强势专业”有难度的同学。通过这几年考研情况来看,“专业强势,院校名气小”(非985、211,但是专业很很厉害)的这类院校越来越考生的欢迎,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就业前景来说,因为强大的专业优势,很多企业会优先考虑,也因为资源和师资力量,在就业上会得到很大的帮助。例如化工专业,天津大学毕业的硕士在找工作时可能比清华大学毕业的还有优势,虽然天大整体的名气显然不如清华。当然还要考虑地域因素,假如以后你要在北京发展,那么最好是在北京就读研究生,北京比较知名的财经类院校可能要比外地的普通985院校就业前景更好。②强势学校,一般专业适合有名校情结,并不太看重专业,或者日后不一定从事此类工作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强势学校的一般专业。很多同学考研的目的就是提升学历,有些会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这时211、985学校毕业就能成为敲门砖。或者毕业后从事其他工作,毕业学校知名度高会给公司一个更好的印象。2)一个思路确定专业、学校的基本思路专业→地区(城市)→学校→学院3)三个参考指标①报录比来源:各个学校的官网/其他搬运网站②分数线国家线及自主划线:达到才有调剂资格院复试分数线:复试资格最稳妥分数线:(实际录取最高分+实际录取最低分)/2③院校专业排名来源:教育部2017年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xx专业)4)城市因素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考研和读研是联系在一起的,读研的城市往往也是同学未来个人发展的城市,考研就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在学历和生活质量上有所提升,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考虑你的发展。②学校和家乡的距离21考研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考研后大多数情况会留在读书的城市,不论同学们毕业之后是否要回家工作,距离家乡近一些,总是好的。一方面随着同学们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回家方便的优势将日益凸显,且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在生活习惯也不会相差太大。总结:同学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不要好高骛远,成为炮灰,也不要畏手畏脚,错失良机。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补充说明:Q1:专硕VS学硕

风之音

跨考生如何考研?教你确定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些实用的攻略送你

考研小白想在985大学读研,应该如何确定报考的学校和研究生专业?时间已经进入六月底,高考的热度居高不下,而很多同学也在为2020考研努力。对于初次接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来说,考研择校和专业选择都还比较陌生。而每年考研的同学中也不乏跨考考研的人,如果想最大限度的考上985名校研究生,考上该如何准备呢?跨考生如何考研?教你确定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些实用的攻略送你前几天小水就遇到一个跨考的学生小琴,她咨询我跨考考研的事情。她即将大三,现就读于青岛的某所大学,本科专业是材料物理专业,打算跨考四川大学文学类的研究生。但是对于考研择校和专业方面都比较困惑,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虽然四川大学是她比较向往的大学,然而她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985院校也是比较向往。又因为她的跨考考生,对于文学类的研究生还不清楚,所以只是单纯因为兴趣爱好,本身也比较喜欢写文章。小水看过她写的文章,文笔很不错,所以对于像她这样的跨考考研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01、确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以文学类考研为例,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的方向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两大类,学硕和专硕。专硕研究生两年,就业为主,有学科教学语文和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学硕研究生三年,学术为主,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专业。而不同的专业考察的内容大不相同,每个学校同专业考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考虑她自身的条件,文笔不错,对古典文学也比较熟悉,所以最终她将跨考的专业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2、圈定研究生可以报考的大学确定专业之后,就要选定目标院校了。全国有很多招收文学类研究生的高校,这里面还分了好几个梯度。不过小琴是大二,还有一年半的备考时间,所以她奔着985名校去的,这样的话选择的范围就小了很多。在比对了很多个城市之后,她倾向上海、北京、成都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可选的985大学并不多,上海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所,北京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五所,成都只有四川大学一所。(没有列出不招收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校)因为是跨考生,像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这样的超一流自划线985院校暂时不要考虑,因为这些学校考研难度很大,且名额较少。结合小琴自身的情况,作文是她的强项,完全可以选择上海的学校,所以小水建议她首选华东师范大学,兼顾考虑同济大学。因为2019年年初考研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文学类研究生很多缺额,上线人数不足,她有两年时间备考,考上的概率还是蛮大的。03、自查本身的实力,针对性的复习学校和专业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好好努力了。因为是跨考考研,准备的东西必然有很多。这里小水提到三个是必须有的:专业课参考书目、考研历年真题、备考时间。当然在她复习的道路上小水已经指明了路径,赠予了很多实用的考研笔记,这样的话她复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当然,也有考生不是为了冲好专业和好学校去的,完全可以选择985院校的冷门专业跨考,这样的话跨考成功的概率也比较大一些。对于那些现在还没确定学校和专业的同学来说,小琴的情况大家可以做个参照。你是工科生,但是你喜欢文学类专业,在考研的时候你会选择跨考吗?有人说读研不论专业只读个985名校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业也容易。对此,你怎么看?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假王子

大学生考研的学校和专业如何进行选择?通过多个方面全面了解~

其实想要考研的大学生都会纠结一个在考研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该怎样确定自己所报考的大学以及专业?每每到参加研究生报名的时候考研党们都会很纠结。实际上,当考研的大学生弄清楚以下的多个方面之后,就能顺利地选择出自己想要考的学校和专业。考研专业的选择:本科所学专业大学生考研的首选都会是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因为选择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话,考研的时候会减少很多知识量。毕竟考研的知识点都是有本科延伸而来的。但是有部分专业实在太过冷门,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跨专业考研。根据就业前景根据就业前景考研的话,就会有很多大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因为自己本科的专业并非热门专业,所以说根据就业前景选择考研专业的话,会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大学生要进行跨专业考研。注意:专硕学硕区别除以上两点专业的选择方法之外,大学生想要考研还需要分清学硕和专硕的区别。简单来说学硕就是偏向理论知识,而专硕更加偏向实际操作,手动能力会更强一些。这一点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分清。考研学校的选择:通过高校所属城市选择一般来说,大学生都会考虑想去哪个城市进行学习。因为研究生毕业之后,学生会有很大几率留在那个城市。所以说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所在城市,是否能够让自己在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这座城市,发展的会更好。小编认识的一个朋友,在考研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前往了一个非常偏远的大学。直到研究生毕业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才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都留在了研究生时的那所城市。以至于自己回到家乡之后只有一个研究生的名头。通过报录比选择所谓报录比,就是指高校研究生招生时候的报名人数以及录取人数的比例。每个大学的报录比是不一样的,有的大学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少,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也需要观察自己想要报考的大学的报录比之后再过决定。毕竟研究生招生也是大学生考虑学校的一种选择。大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报录比来判断自己想要报考研究生的大学,录取几率的大小。所以说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大学生们也要根据报录比进行慎重选择。学生自身兴趣这一点是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考研学校的第一选择。因为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向往的大学,如果高考的时候没有进入这所大学,那么考研就是自己进入这所大学的第二次机会。有些大学生会在第一次选择自己中意的考研高校之后,经过慎重的选择改变考研学校。但是有些大学生就会认准这所学校。其实对于考研大学生来说。选择考研高校和专业都属于比较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选择这两项之后,才能根据自己想要考的大学及专业来确定自己的复习方向和复习目标。如果你还在纠结考哪所大学或者说考什么专业,不妨来看看吧~

小红帽

2021考生看过来,考研如何确定学校和专业?

简单的来说,考研并不算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开始复习,坚持到考研结束,准备复试,拟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整个流程大致就是这样,但是具体到细节还有很多细节要讲。“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生看导师”,读研最好的是先确定专业,然后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选学校。这里呢,我们又分两种情况:跨专业和不跨专业!不跨专业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不跨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省去许多专业课的学习。但不跨专业又分考本校和考外校,在考研所有的情况中,考本校本专业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成功率也是最大的。与考本校此相对应的就是跨学校,跨学校不跨专业最大的困难是对于报考学校不熟悉。考研信息的获取在考研中是至关重要的,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决定考研成败的就是信息获取是否及时,这一点在考研调剂中体现尤为明显。为了弥补高考的缺陷,在考研中跨专业考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状况。不管跨不跨专业,尽早确定目标院校对于专业课的复习至关重要,在考研中就有许多人,迟迟确定不了考哪一所学校,这就导致专业课复习无法开展。我们知道就算是同一个专业,每一所学校的侧重点都不是不一样的,给出的参考书目也不同,尽早确定目标院校,那么就可以尽早地开始复习。最晚什么时候确定报考学校呢?这里我们给一个参考时间,考哪一所学校应尽量在暑假结束前确定,千万不要拖到报名时再匆忙决定。确定报考专业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选学校了,选学校参考什么标准很重要,这里推荐以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为参照。简单的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例,图中我们看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按照A+、 A、 A-、B+、B、B-等多个档次进行了排名,当你确定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时候就可以在下表中选择学校了。考研选择学校有一点要注意:你报考学校的档次不得低于你本科学校档次,简单的说985至少报个985,否则985报考211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你的学历是贬值的,同理如果你是211毕业,不要报双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最差报考本校,绝不能报比自己学校还差的学校。

段子

考研大纠结: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

考研前确实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一项因素都能影响你的最终选择,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大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没实际操作过,这就是为什么你感觉自己看了很多也不会选择。一、兴趣爱好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比如金融学,这个专业也很有诱惑性,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热的专业,在这个专业工作不忧愁、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也有很多人因为它的前途极好而产生的“假兴趣”而奋力去学,但是如果没考虑到自身数学不好或者学习过程中对金融知识感到晦涩难懂就很容易产生易怒暴躁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专业肯定是要考虑兴趣的。也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以后想干什么?你要按照你读它的理由把分类出来,你可以先问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读研?读研的动机和目的?本科找工作难?不喜欢自己本科专业?向往心中圣校?为了学历?跟风?爸妈希望?无论是 Low 的还是高大上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你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更多的是为了学历读一个研究生这类,建议选择目标院校尽量选择容易一些的,不必选择985,211,干脆考专硕,好毕业,实践性强,也好找工作。二、就业发展你是否有一个动态的职业规划?你未来想做什么,走哪条路?打算怎么走?打算付出多大的努力?其实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选择了考研,你终归是要就业的。打算将来在哪里就业,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所以选择专业时尽量不要选择特别冷门的专业。除非你真的是热爱的无法自拔打算投身于此;亦或者是你以后可以不用为工作发愁。选择学校的时候,地理位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标学校的地理位置最好要能和自己期待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中国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的学校,其他学校出了本地区,影响力和就业都要差很多。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尽量和自己理想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不要犯战略上的错误!择校考虑的四点1、学校实力和专业排名。(直接网上搜索,连带学院基本情况、导师信息一起看看)2、学校招生情况。(招生人数、统考和推免生比例、报考要求<比如复试四六级>、考试内容<自主命题>、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这些也可评估一下录取的难易程度)3、地理位置。(东中西,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4、自己未来规划和打算(继续深造就选择好专业,有实力的学校,好就业的就在地理位置好的)5、自己实际情况(本科出身<211 985 对本科院校很重视>,要读在职硕<没有系统复习时间>,挂科严重,兴趣爱好等等)选专业最好是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脉相承。比如你以后想去银行工作,那你最好学经济、金融类的专业,你以后想去BAT,那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诸如此类都应该考虑。专业选择的几个原则1、必须提前有所了解的专业2、必须要了解学校考试内容3、不推荐跨度太大的跨考4、跨考推荐跨考难度系统较小的作为参考:新闻传媒、文学、历史、管理类、教育等5、跨考有难度,决定要谨慎,一旦要跨考,准备要充分。后期多困难,也要坚持住三、个人实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如何评估自己的个人实力?1、所就读的学校层次(忍住被打的危险还要说句现实话)这个就是一二本学校啦,我就不说那么明显了吧,怕被打。2、所就读专业的排名(校内和校外高校的排名情况)本专业就读:假如你的专业在学校知名度很高,那么你考其他学校的该专业没多大问题,否则就有难度;跨专业就读:则考虑你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了,因素很多不好评估。3、别人眼中你的实力朋友闺蜜老师们的评价比较客观有参考性,可以尝试一下。4、各科的成绩情况。比如有没有偏科,数学、英语实力怎样?数学不好那么可以考虑排除考数学的专业,英语是否过四六级就可以排除一下英语要求性较高的专业。5、模拟测试评估这次评估的方法主要是取样得结果,可以选择多几年的专业课、数学和英语这三科的真题算出自己的得分,然后再对比一下目标学校当年的分数线。通常情况下,这次模拟的结果是惨不忍睹的。重点是后面你是否能在一年内把薄弱的科目补上去,有多大的决心坚持并考上?这些就得看你的日常规划了。四、院校考试难度院校专业报录数据来看考上的几率有多少,那么看什么呢?要去详细分析各个学校,需要查找的信息很多,例如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分数、推免人数、最高分、最低分这些基本的院校信息在考研初期就要了解清楚,比如真题是你备考专业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从真题可以看出题型,题量、考察难度、考察侧重点。很多同学由于经验的缺失,也不知道各校复试线到底合不合理。最好的方法是想办法认识一些同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已经查找过这些信息,对专业的了解也要比你深得多。五、明确报考院校通过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来,院校大概可以分三类。第一梯队:985 的超一流院校,第二梯队:211 的学校,第三梯队:非 985 非 211 大学。刚才我们把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了一下哪类学校,现在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哪一所学校?选学校多少得找点有关系的,比如有亲朋在那,离自己家近,男朋友女朋友的要求,家人,等各种因素都要综合考虑,不能只在考研的一条线上考虑。毕业后就有可能发现,你得到的却并不是当初你希望的。毕竟变化很多。比如以后想在那里发展读研期间就积累人脉,利用导师人脉(这个很关键),再比如向往那所学校。总之找一个你觉得亲近的学校,这样有目标感 ,才有足够动力坚持漫漫考研路。重点来了!!推荐一个实用的方法(来自豆瓣用户xifu,若侵权请联系删除!)定目标分数,选理想学校有人喜欢看报录比,有人喜欢看招生人数。正确的做法是:方法一:看去年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值,即为你的目标分数。方法二:有些学校找不到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分数,所以请找到学校复试线,加15—25分即为你目标分数。为什么呢?举个例子:上海大学金融学专业招40人,进入复试的大约有55人,复试分数线为330分,报录比1600:40,问,这所学校可以报考么?1.有人看见报录比1600:40,立马慌张了,有1600人报考,只录取40人。但是我想说的是,400人学着学着就放弃考研了,真正的对手只有200人,这200人也至少100人没过国家线,剩下100人学院再划一个复试分数线也就剩55人了。2.是不是目标分数定在330呢?答案不是。请你换位思考,当你是第50名,只录取40人,请问你要不要去复试,我想除非与导师有关系,或者是本校考生,外校考生这个时候早就开始找调剂了,复试都不会去的。3.如果去复试的人数42个,那里面肯定有几个是本校考生,或者和导师有点私人关系。那么第38名、第39名、第40名,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炮灰。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扩招都要了。4.难道初试排名靠前的一定不会被淘汰吗?80%的概率吧,但是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所以,看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平均分数,是你奋斗的目标分数。模拟选择报考学校今天模拟一次,教你如何选学校1.背景:①普通一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②学习背景,英语基础薄弱,数学大学一直在学习。③未来想工作的城市是武汉。④不打算考博,想去企业工作。⑤不愿意接受二战。⑥不打算出国,英语本身就不好。⑦可以保证全天复习。2.首先选定城市:武汉,北京,广州,南京,上海。3.不愿意接受二战,英语基础差,也不想从事科研工作:我会推荐选择211高校和末流985高校。4.百度搜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排名靠前,学校也在武汉,属于第一选择。下面去查查他的目标分数。最终计算后,目标分数是382,也就是说,要想稳上武汉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考到382分以上。总结1.合理全方位评估自身综合情况。期望值不要太高,武汉理工211高校,一个专业就要考382分…….2.专业排名建议搜索关键字:XX专业全国高校排名。3.复试分数线以及被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去学校官网或学院官网的消息通知栏找。4.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复习,闲暇时间可以看看学校信息。(看完可以实际操作一下哦~)最后回到选学校专业的问题,小编也不是万能的,只能给你们提出各种应该考虑的因素,毕竟每一个因素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都不同,有可能是为了男女朋友,有可能为了工作更好,有可能为了只拿到学历,有可能是为了去远方看看....挺喜欢黄小琥的那句歌词,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的整理,大家有什么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人卒闻之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

2020年考研已经拉开了序幕,考研学子们也将面临报考院校和专业的重大选择。那么,如何正确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呢?1、学校重要还是和专业重要? 考研难度系数在更大程度上是由院校所决定的,因此,报考名校会增大竞争压力。而专业的选择将会左右你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待遇。因此,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判别孰重孰轻的话,那么我给出以下参考办法: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学校比专业更加重要,因为不同院校的该类专业实力差距并不大,而找工作时却非常看中该校是否为名校;对于理工科类专业来说,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找工作时,就业单位非常看中该校的此专业是否为重点专业,而不太注重是否为名校。但是,如果你读研究生在为了提升学历,而不担心以后的工作问题,那么名校的冷门专业将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就读于名校将会为你锦上添花,而选择冷门专业则会大幅度降低考研难度。2、如何选择专业在准备考研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跨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当然,无论做何选择,都会各有利弊。首先,在本科期间,无论学习状况如何,都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专业课复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进一步。但是,如果本专业的前途并不是太好,并且自己有十分喜欢的专业,那么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在决定是否跨专业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本专业的现状与就业前景,并分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工作。一旦决定,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切勿摇摆不定而影响大局。3、如何选择院校(1)院校的实力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可以通过院校排名、学习氛围、师资力量等对该校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是由于,在一所排名靠前的学校读研,会在你找工作时为你锦上添花;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所处的氛围,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让你更能投入到学习当中;研究生期间跟着一个知识渊博的导师会给你的学术生涯添砖增瓦。(2)院校所在地区院校所在的地区也是决定自己是否考取该院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将来准备到哪个地区工作,就尽量到该地区读研究生。因为在你读研的三年里,你接触的资源和拥有的人脉大多都是该地区的,这种资源和人脉将会成为你走向社会后的垫脚石,为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避免盲目追求名校名校对自己的读研生涯以及将来的工作确实有所帮助,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名校,而忘记考研的最初目的。很多考研失败的学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更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因为选择的错误。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当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时,你越努力,你就离成功越远!因此,在确定目标院校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复习效率、自己将来所想要达到的成就以及自己的实际实力等)来决定目标院校。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一定要考最好的学校,但一定要考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每位考生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抱负都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学业有成!

掌门人

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

作者:科科考研大路千万条,有的通向高山,有的通往峡谷,还有的平坦大道通罗马。所以出发前,咱们得先查查地图,及时避坑。先来聊聊专业选择说起选择专业,真是一把辛酸泪。曾记否,那年高考时,青涩的我们在一群专业的人士的指导下,懵懵懂懂选择了具有远大前程的专业。入学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于是一心一意想着换专业,但换专业又需要经过考试,难度重重,一年过去,索性就将就下来。终于,考研又给了我们一次选择的机会。考研选择专业一共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直接考本专业,如本科学的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等),研究生也考计算机类。二是小跨专业,如本科学的通信,或者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去考计算机类。三是大跨专业,如本科学的化学类,研究生去考通信。或者本科学的理工科,研究生去考文科类专业。继续考本专业的同学,没有什么顾虑,挑个好学校就行。那换专业的同学呢。这里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查看目标学校和专业往年的招生简章,看看有没有本科专业限制。有不少学校的理工科专业只限制本科是理工科的学生报考。不论是小跨专业,还是大跨专业,一定要先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估: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所选的专业。这里的适合分为两种,一是考研专业课的复习,二是未来的科研任务。第二种情况,我们是摸不着头脑的,除非有时间能研读一下专业性的论文(当然本专业也不一定能看懂)。第一种情况好办。小编曾经有位研友,本科学的化学,但是研究生想考计算机,于是买了几本王道的书回来看。学了一阵,啥也没学会,一看时间不早了,果断放弃计算机,转为老本行,最终考上同济的化学专业。所以,当我们决定换专业,且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时,一定要尽早进入目标专业的学习。(毕竟竞争对手是复习,你是预习)要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入门,考研还想考个好学校的话,最好及时放弃。时间不等人,喝鸡汤也没用。再来聊聊学校选择小矛盾人往高处走,对于考研来说,大部分同学希望能够上一个比本科更好的学校。对于学校来说,他也希望接收好的生源。这样就存在一个小矛盾。就产生了一些学校不太愿意接收一志愿的考生,而选择调剂生的情况。对于本科出身一般的同学(双非)这样的学校要慎重选择。这些学校有一些特点,一般不是特别好的学校,好的学校不存在生源问题。同样的,也不是特别不好的学校,特别不好的学校收不到生源好的调剂学生(除非是特别火的专业)。自行搜索哈前两个月上了热搜的某校。那么对于双非考生如何避坑呢?一是上它学校的官网,查询这几年的录取名单,看看是否录取了一大堆调剂生源,且生源大多不低于当前学校层次。二是多多寻找已报考该校该专业的学长学姐,向他们咨询。(科科认为,学校想寻求高质量生源没有错,但是不应该采取故意压低初试专业课的方式。压低学生们的初试分,连外校调剂的机会都不给,对于辛苦近一年的学子来说是很残忍的。)当然,对于非常好的学校来说,也会存在面试中对出身一般的同学不太友好的情况。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参加面试评分的导师各有喜好。这就需要我们展示出自己优秀的一面,比如获得过一些专业竞赛的奖项,发表过专业论文等。或者你分考的高,同样占据被录取的优势。动态选择有的同学选择学校是采取动态的方法。先找出几个备选目标学校,这几个学校的考试课程大致相似,而且招生人数也还可以(大于10),复试刷的人也不多。将这些学校列举出来,在备考的过程中,一边观察有意报考这些目标学校专业的人数变化,一边等待目标学校专业出招生政策,还要一边评估自己的考试能力。根据这几种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学校。静态死磕有些同学对某些学校是有着巨大且不可动摇的信仰,不考上誓不罢休。这个没得选,学就完事了。以上就是科科今天带来的,在考研中,我们该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更多信息请关注。有任何疑问,也可以消息框私信科科,科科将为您发文解答。

神悟

考研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如何选择

不少考研的同学在进行学校选择的时候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还是选择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首先,学校和专业都同样重要,但是如果一定要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认为学校更重要一些,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重点高校会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从目前国内的高校现状来看,重点高校的学习氛围要比普通高校好一些,另外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上也要更强一些,这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优势。另外,重点高校往往都有比较优良的传统,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第二:重点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强。重点高校往往会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导师资源就明显占优。除了教育资源之外,重点高校也会争取到更多的科研课题以及相应的科研经费,这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课题的级别越高则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会越高,对于研究生未来的发展也会有更加积极的作用。第三:重点学校的专业发展会有较强的支持。通常来说,重点学校的专业发展往往有更强的支持,由于重点高校在资源整合方面会更具优势,所以重点高校的学科往往也会有一定的水准,而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发展空间也会比较大。当然,某些普通高校的重点专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某些学校为了突出自身的发展特色会把大量的资源倾斜到优势专业,所以具体的选择还是应该结合考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比如地域等因素。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冰雪缘

2020考研:报考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学长:注意这四大因素

2020考研正式报名今天已经开始,对于应届生和往届生而言现在要抓紧时间赶紧完成网上报名工作,然后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需要修改还可以修改。但是一些考研的同学在考研学校和专业之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有些同学比较看重学校的名气,不看重专业;还有一些同学看重专业排名及专业的就业好坏,那么考研报名在报考学校和专业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呢?作为学长,我认为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要注意这四大因素。第一,实力因素。不管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都是基于考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复习效果,如果考生的个人实力比较强,那么不管是报考重点大学比如双一流大学,还是报考一流专业,都可以考上。因此考生在报考之前有必要对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分析,对自己的个人实力进行权衡,因此要考虑个人实力。第二,就业因素。对于大部分专业而言,选择学校比选择专业重要,因为考生就业还是会看重个人的学校和学历,比如同一个专业,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就业要比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要好。但是对于考生而言并不是都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那么可以考虑报考普通大学的重点专业,这样自己毕业后工作会好找一些。第三,读博因素。很多本科生在考研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以后自己是否要考博,因为考博离自己还比较遥远,但是事实上当已经考上研究后,就必须要考虑是否考博。因此作为现在正在考研报名的学生而言,应该考虑自己是否考博,如果考博的话尽量选择重点大学的有学术水平的导师,或者是选择普通大学的有学术水平的导师。因此考博的话,选择导师的重要性要大于专业和学校的重要性。第四,兴趣因素。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考研最终都是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如果为了能考上重点大学,而选择报考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那么研究生期间自己就很难顺利从事学术研究,但是如果选择普通大学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专业,即使学校不是重点大学,但是自己研究生期间过得会非常顺利,也会取得一些科研成果。因此,考研选择学校和专业还要考虑个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