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赴日读博,你有四种方案可选!可不哀与

赴日读博,你有四种方案可选!

博士,好像是地球上存在的“特殊物种”。近年来随着赴日读研人数的持续上涨,近来也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赴日读博了,要知道国内的博士就已经很难了,而日本的博士与国内相比,那更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下日本的博士吧!在日本,博士生分为两种,分别是课程博士与论文博士。课程博士需要取得30以上的学分(这其中包括在硕士课程中取得的学分。)只要你考试合格并且通过论文答辩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有部分大学采取5年一贯制的博士课程。本科毕业的你就有资格申请此类的课程。这类博士的课程分为博士前期课程和博士后期课程。博士前期课程为2年制,就是修士课程(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毕业后发硕士学位。博士后期课程为3年制,(就是中国的博士),毕业后可以被大学院授予博士学位。各个大学的博士后期课程入学时间为每年的4月和10月。每个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都是独立命题,绝大部分专业的博士考试一年有两次。分别是:春季入试(1、2月前后)和秋季入试(8、9月前后)。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赴日读博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吧!1.成绩单赴日留学读博申请需要你提供硕士成绩单,并且要准备中英文两份成绩单,再加盖毕业院校的公章即可。2.个人陈述你要选定适合自身条件的主题,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表达出日本文化对你的吸引力或是你为什么选择赴日读博的原因,最后在表达出希望自己成为这所日本大学中的一名学生的希望。3. 语言考试要知道语言能力是在申请日本博士生就读资格时的一重要因素。如果你想要进入日本的名校,还要提供日本留学雅思和托福以及日本语的成绩。4. 财力证明财力证明是去日本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申请日本留学签证的关键所在,这是日本入管局非常看重的一点,是需要开具存款证明的。5. 推荐信三封学校老师的推荐信,推荐老师最好能够在学术上有较大的研究成果或是较大的研究。最好是和日本大学的教授有学术交流。最后重点来了,研究生的你,究竟该用哪种方案赴日留学呢?一、英语授课项目(SGU)高分考出英语雅思或托福,在配合本科和研究生的成绩,申请日本帝大或早庆。优点:在中国可以直接申请日本博士课程,不用赴日考笔试,只需要参加网络面试即可。缺点:日语不能够得到锻炼,口语可能会略差一些,将来留在日本工作的概率较小,建议回国做科研或是高校任职。二、申请大学院研究生→博士如果你心水的大学博士考试较难,建议你还是在国内直接申请该大学的大学院研究生(也就是博士预科),读半年到一年,在这半年到一年间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研究课题,最后在考取博士。要知道博士毕业是很难的,你多读个预科也并不是坏事,这能让你更加顺利的毕业。预科生考博士的流程同途径方案三介绍。三、直接赴日参加博士考试如果你感觉你心水的大学博士考试不难,你可以办理旅游签证赴日直接考博士。博士考试跟修士考试的判定标准一样。即:出愿材料(成绩单、研究计划书、日语成绩)、英语成绩(托福或托业)、笔试(专业知识考察)、面试(考察个人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研究能力、语言能力)。四、语言学校→博士这一方案更加适合将来想在工作或日本定居的同学,如果你的日语基础较差并且口语也不好,你可以选择通过语言学校的过渡后直接考博士。语言学校考博士的流程同方案三的介绍。报考自己心水的大学博士课程之前,令和君建议你最好提前联系教授,先看下教授是否收学生,有时候教授可能还会推荐你几本参考书籍,你还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去准备考试,要是你贸然去考试,是很容易失败的。如果你在日本读博,你刚好又就读于国公立的大学,你的学费基本是免除的,你还可以申请奖学金。即使你就读私立大学,学费免除和奖学金的设置也是很丰厚的。博士奖学金政府发放的奖学金,被称为国费。国费留学生免学费,并且每月有16万左右(约人民币1万元左右)的奖学金,每年还有往返机票两张。申请方法:1. 通过教授申请。2. 通过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申请(此种申请方法要求学历是硕士)。以上,就是令和君为赴日留学读博总结的四种方案。有任何问题还可以留言咨询哦!点个关注在走呗~

今我将出

日本硕博士增长缓慢 中国留学生称工作不稳定是主因

中国侨网8月29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日前,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近年来,中国、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这七个国家里,只有日本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增长趋势缓慢。这让日本文部科学省倍感压力,危机感升温。该研究所比较了中、日、韩、美、英、德、法7个国家的每一百万人口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比较的年份为2008年和2014到2017年。结果显示,最新取得硕士学位的人数除日本外的6国均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中国比2008年度增加了1.55倍,为350人;法国增加了1.27倍,为1976人。只有日本与2008年度相比增加了0.97倍,为570人。博士学位也出现同样趋势,韩国增加了1.46倍,为279人;英国增加了1.23倍,为353人。日本增加了0.90倍,为118人。日本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2006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减少。另外,统计还发现,日本的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偏重于自然科学领域,其他国家则偏重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硕士学位获得者。正在东京大学攻读工业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陈同学分析认为,在日本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中,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成为被各研究所临时雇佣的研究员,期限往往从2年到5年不等,这种就业的困境,工作的不稳定是大家对攻读硕士、博士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丘红莲)

狄人攻之

4年大增25%,日本科研人才正涌向中国!只因本土无法保障就业?

来源:金十数据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开放,不仅仅是各国企业,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也在涌向中国。日经中文网11月26日的分析报道指出,随着在中国开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续增加,日本已经成为中国外籍研究人员的第二大来源国,美国排名第一,韩国第三。日本外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长期居留中国的日本研究人员约达8000人。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报告则指出,就短期居留的时间来算(一个月以内),2014年-2018年4年的时间里,愿意来华做研究的日本学者暴增了25%至18460人。那么,为何日本研究学者愿意跑来中国呢?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本土无法保障就业。要知道,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才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为了大量培育高等人才,曾出台一个培养1万名博士后的计划。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不尽人意。据悉,由于博士后学位之后的就业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等机构的年轻研究者职位不断减少,企业对录用博士不够积极,愿意继续深造的日本人越来越少。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2003年,当地愿意进入研究生院攻读博士课程的学生超过1.8万人,到了2018年已经剩下不到1.5万人。分析指出,由于日本学生对继续升学攻读专业课程不太积极,日本正下降到全世界中相对“低学历化”的水平。在我国浙江大学任教的日本籍教授高畑亨(研究灵长类大脑基因)透露,2013年左右,他曾试图回日本发展。虽然他也很希望留在日本工作,但是没有职位。第二,高学历与一般学历的待遇差别不大。日经中文网的报道曾指出,对比日本企业30岁前后的平均收入,大学本科(418万日元)与硕士和博士(524万日元)的平均收入仅相差1.25倍。对比之下,美国的博士平均收入915万(约合人民币59.29万元),是本科的1.68倍。第三,中国对高学历人才“敞开怀抱”。与日本当地“水深火热”的就业环境不同的是,海外研究人员却能受到中国的重视。据悉,为了进一步广纳人才,我国已经在全球各地设置了超过600个招聘基地,日本占比为7%(46个)。此外,我国本土的高学历人才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度的10年时间内,中国取得博士称号的人数增长超过20%。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数据,大多数博士后的收入介于20万到40万之间,约为中国整体平均工资的三倍。 估计这也是众多海外科研人员“争相”来中国的重要原因。文 |廖力思 题 |曾艺 图 |饶建宁 卢文祥 审 |陆烁宜

神气

日本科研人才大量流失,他们的目的地竟然是……

《日本经济新闻》日本研究人员寻求在中国开展研究活动的动向引人注目。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全世界招揽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日本研究人员难以在国内大学等机构找到工作岗位。在中国浙江大学任教的高畑亨从事灵长类脑基因研究。他说:“我也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没找到职位。”2005年高畑在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自2008年起在美国作为博士后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他2013年开始为回日本就业做准备,但没有找到工作。高畑之后开始在其他国家找工作,并于2014年被浙江大学录用。他在浙江大学的研究环境非常好。在新设的研究所有自己的研究室。虽然浙江大学在研究成果方面提出的要求很严格,但高畑表示,在中国取得成果的研究人员所获得的报酬远高于日本。不仅年轻研究人员投奔中国,日本国立天文台教授梶野敏贵(64岁)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爆炸宇宙学与元素起源国际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作为理论物理学权威接到来自中方的热情邀请,中方还为其提供丰厚年薪。梶野一半研究工作是在中国进行的。他说:“中国学生干劲十足,让我觉得指导工作很有价值。”在中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不断增加。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截至2017年10月,旅居中国开展研究工作的日本人约为8000人。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在中国停留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日本研究人员2018年度约为18460人,比2014年度增加约25%,连续四年增加。熟悉中国招聘人才情况的日本科学政策与社会研究室代表理事木英介表示:“研究能力很强的人却总申请不到研究经费,岗位数量少导致研究者难以找到工作,而此时中国向这些人抛出了橄榄枝。”2018年日本的科学技术预算大约是中国的七分之一。2016年日本大学教员中40岁以下的人所占比例为23.4%,是历史最低水平,年轻人难以获得职位。

野孩子

放弃日本优厚待遇,他毅然回国,发明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他以第一发明人获准或申请中、日、美、欧、韩等多国专利160余项;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项目等50余项科研项目;他就是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受聘为陕西科技大学“学科领军人才”的许并社教授,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关于他的故事......陕西科技大学一直在轻工、材料等学科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特别是近年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年末,许并社教授带领团队来到祖国大西北,决心扎根西安,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助力陕西高等教育和陕西科技大学发展腾飞。这是陕西科技大学首次引进由“学科领军人才”领衔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标志着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受聘为陕西科技大学“学科领军人才”的聘任仪式上,许并社动情地说:“此次受聘非常激动,我已经把陕西科技大学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将带领团队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团队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上的优势,为提升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学科整体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方面做出努力,力争实现并超额完成团队建设的预期目标。”许并社教授多年来从事新材料及界面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涉及纳米碳材料、纳米光电材料、纳米抗菌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纳米陶瓷材料、计算材料等领域,卓有建树。1998年他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毅然放弃在日的优厚待遇回国工作,在国家有关领导、教委等的直接关怀与支持下,建立起了一个以研究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陶瓷/金属纳米微粒接合机理、材料的界面结构与物性等为主的科研小组。本着“创新、择优、有特色”的原则,坚持“理论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思路,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他主持的项目《界面性质与光电器件特性关系调控技术及应用》,从材料界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角度,研究了新型半导体材料界面超微观结构与光电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发明了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家空白,突破了国外垄断与封锁,提升了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该项目于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以光催化绿色建材涂层浆料产品为例,2010年,我国有1000亿元的市场容量,而且每年还以35%的速度在增长。然而由于这项技术主要掌握日本企业手中,致使国内的金属氧化物光催化涂层浆料90%都来自日本,价格昂贵。而许并社团队现在研发出的“光催化水性溶胶”,属于低成本、绿色制造技术,其优越性必然能在绿色环保建材的国际巨大市场上打破国外垄断,为中国企业带来丰厚回报。许并社教授团队来校后,陕西科技大学在科研经费支持、科研平台建设和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条件保障,前期已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的改造装修,采购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金属有机气相沉积系统等大型实验设备为实验室配备一流科研设备,打造一流科研平台。“空气自净化纳米功能材料”“超亲水自清洁绿色建材”“海绵城市建设绿色生态产品与技术”“功能塑料改性技术”……以许并社教授团队在治理和预防空气污染材料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不仅显示了团队在纳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和环境能源材料领域方面的科技创新实力,更以极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许并社教授团队已经与美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科研团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力争将团队打造成国际一流、创新型学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人物简介:许并社,男,1955年12月生,山西翼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于太原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日本东京大学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至1998年期间,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 研究员;1998年10月回国,聘为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2003至2016年期间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2005年至今,任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半导体照明工程研究工程中心主任等;2017年3聘为陕西科技大学领军人才,筹建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日本电子显微镜学会会员和日本MRS学会会员等,并担任《新型炭材料》、《电子显微学报》和《复合材料学报》编委会委员。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项目等5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准或申请中、日、美、欧、韩等多国专利160余项;主编著作和教材10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4)、山西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2006)、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共12项。先后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央和山西省联系的高级专家;他所领导的团队和实验室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关注“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百家号,获取更多关于陕科大的最新资讯!(部分来源:陕西科技大学官网、陕西科技大学人事处、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

九月杀

外国人对比在中日两国工作感受:在日本,不论多少年都会被当作“外人”

美国《新闻周刊》日本版1月11日文章,原题:外国人不论在日本多少年都会被当成“外人”,日本应向中国制造业学习的事情去年年底,我的一位外国朋友离开日本,去中国工作了。他非常优秀,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一家汽车企业工作,发表过数十篇论文。这位友人非常喜欢日本,他和家人也都取得了日本国籍。但在日本辛苦工作和生活这么多年之后,他却无法继续忍受。即便拥有日本国籍,且在大企业工作了多年,我的朋友仍然不能通过房屋中介租房,必须由公司替他租房,否则他就没有房子可住。后来他买了一套房子,但是在搬家的时候,却被一位邻居大爷大声地训斥:“一个外国人,连基本的寒暄都不会吗?”在他的公司,不断有外国员工辞职。外国人在那里常常感到不被信任,甚至连开会的时候也被有意忽视。即使进入管理层,也经常被视为是“从发展中国家来的可怜的外国人”。换句话说,在日本,外国人付出辛苦努力是得不到回报的。这位朋友向我感慨:很遗憾,不论在日本多少年都是被当作外国人。最近,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每当在网上专栏发表这样想法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跟帖评论建议我回到(原籍国)伊朗。正因为这样,我的这位朋友最终决定离开日本,去一家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工作。抵达中国的第一天,他就可以通过房屋中介直接租房。在公司内部的研发部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激烈的讨论。这与他生活多年的日本社会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当然,刚到一个新环境,可能觉得所有新鲜事物都是美好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即便如此,他依然能感受到中国大都市的繁荣氛围。大约30年前,中国开始贪婪地学习日本,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学习日本。如今,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数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虽然日本不必什么都向中国学习,但中国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日本参考和借鉴。(作者石野沙赫兰{音},曾茂译)

知和

4年大增25%,日本科研人才正涌向中国!背后有哪3大原因?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开放,不仅仅是各国企业,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也在涌向中国。日经中文网11月26日的分析报道指出,随着在中国开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续增加,日本已经成为中国外籍研究人员的第二大来源国,美国排名第一,韩国第三。日本外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长期居留中国的日本研究人员约达8000人。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报告则指出,就短期居留的时间来算(一个月以内),2014年-2018年4年的时间里,愿意来华做研究的日本学者暴增了25%至18460人。那么,为何日本研究学者愿意跑来中国呢?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本土无法保障就业。要知道,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才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为了大量培育高等人才,曾出台一个培养1万名博士后的计划。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不尽人意。据悉,由于博士后学位之后的就业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等机构的年轻研究者职位不断减少,企业对录用博士不够积极,愿意继续深造的日本人越来越少。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2003年,当地愿意进入研究生院攻读博士课程的学生超过1.8万人,到了2018年已经剩下不到1.5万人。分析指出,由于日本学生对继续升学攻读专业课程不太积极,日本正下降到全世界中相对“低学历化”的水平。在我国浙江大学任教的日本籍教授高畑亨(研究灵长类大脑基因)透露,2013年左右,他曾试图回日本发展。虽然他也很希望留在日本工作,但是没有职位。第二,高学历与一般学历的待遇差别不大。日经中文网的报道曾指出,对比日本企业30岁前后的平均收入,大学本科(418万日元)与硕士和博士(524万日元)的平均收入仅相差1.25倍。对比之下,美国的博士平均收入915万(约合人民币59.29万元),是本科的1.68倍。第三,中国对高学历人才“敞开怀抱”。与日本当地“水深火热”的就业环境不同的是,海外研究人员却能受到中国的重视。据悉,为了进一步广纳人才,我国已经在全球各地设置了超过600个招聘基地,日本占比为7%(46个)。此外,我国本土的高学历人才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度的10年时间内,中国取得博士称号的人数增长超过20%。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数据,大多数博士后的收入介于20万到40万之间,约为中国整体平均工资的三倍。 估计这也是众多海外科研人员“争相”来中国的重要原因。文 |廖力思 题 |曾艺 图 |饶建宁 卢文祥 审 |陆烁宜

人极

日本博士:让外国人进来,但别让他们获得日本国籍,遭网友吐槽

近日,日本主流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Let foreigners enter, but don't let them obtain Japanese citizenship, doctor urges(博士建议 - 让外国人进来,但不要让他们获得日本国籍)。由于老龄化和生育率急剧下降,继续下去,日本将面临各种危机。安倍已经加速推进引入外国人进入日本工作的政策。而正在这时一位日本博士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日本博士:让外国人进来,但别让他们获得日本国籍,遭网友吐槽 (文/界通快讯/鱼鱼观世界)日媒文章指出,高田胜,是日本的一位医学博士,他不仅仅是一个通过整形技术获得了巨额财富的人。他也是一个有强烈观点的人,他经常在日本富士山杂志的一个专栏里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他的专栏文章中,谈到了日本国会最近通过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允许大量蓝领外国工人进入日本。然而,他警告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系,我们就会失败。当然,高田也很清楚,许多日本企业部门正面临着员工短缺的问题,并且有证据表明,在便利店柜台后面工作的年轻外国人越来越多。他表示:我想他们是持学生签证来这里的,一边在日本学校学习一边工作。目前,如果没有外国工人,这些日本的便利店永远无法维持一年365天的全天候运营。也许对年轻的日本人来说,在便利店兼职似乎是一份卑微的工作,但对工作的外国人来说,这不仅提供了学习日语的机会,而且还提供了学习客户服务和零售业务的机会。事实上,高田说,它可能提供给他们比上学更实际和更有意义的社会教育。这些工作还能让他们在获得薪水的同时获得信息的趋势。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在日本这个富裕的国家,没有人会面临粮食短缺,一定数量的人可能会愿意把越来越多的工作托付给外国工人。像迪拜和阿联酋。就是这样一种国家,它们积极地接受外国人并沿着这些方向发展经济。但在这种情况下,迪拜公民成为公司董事是必要的,并建立外国人提供原始劳动力的制度,而迪拜国民则拥有更高工资的管理职位。如果日本被认为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外国人可以来日本工作,高田认为这没有问题,因为它让日本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毕竟,日本的劳动力短缺给外国工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亚洲其他国家虽然在经济能力方面更具吸引力,但却无法提供同等程度的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位日本博士所担心的是:蓝领工人逗留时间过长。在过去,当他们的逗留期限结束时,他们会返回自己的国家;但一旦进入日本,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留下来,而且会有更多的人与日本女性成家立业。这可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当然,高田赞成采取措施改善低薪技术培训生的条件,并表示,如果这些外来工人的人数将来要扩大,就需要一个更好的系统。但更重要的是,他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工人进入日本,其中一些人可能最终会获得日本公民身份,对此他坚决响亮地说“不”。他断言“这肯定会导致政治问题!”因此,尽管接纳外国工人可能是缓解当前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权宜之计,但根本问题(即日本不能指望其人口会出现任何增长)仍将存在。对于高田博士一番言论,外国网友也是纷纷吐槽:多么恶心的种族主义者。很遗憾我们在2018年底看到这样博士写出来的文章。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日本人:APA酒店的老板。这两种人都让人感到不舒服。(全文完。大家对此怎么看?)

除君之忧

35岁留学日本,49岁圆博士梦,却被骗400万妻子洗碗养家钱

看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这部小众纪录片的人,相信都会记得那个半百博士李仲生。李仲生终究成为了了日本千叶大学第一位“经济学博士”,也实现了回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任教首都经贸大学,并出版了《没有播出的故事》一书。他那种九死不悔的求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拼搏精神,以及追求人生理想时不服输、不放弃的悲壮,确实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学习。可是,他的成功也一度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因为他走向成功的过程过于悲壮,为了那一纸文凭带给了家人太多难以承受的痛苦。报效祖国的途径很多,甚至有人认为他报效祖国这个理由很生硬和空洞。所以,对他用14年的大好时光去攻读一个学位,虽说最后圆了梦,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值得。而李仲生选择的方式,也确实让人很难定义他到底是中华民族这种传统文化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说实话,当时看这部纪录片的年纪还小,我对李仲生的那种执着并不理解,只是为他的妻女抱屈。可是,现在再看,好像有点明白李仲生的所作所为了,或许那就是我们现在缺乏的一种精神。01、东渡日本,成为35岁的高龄留学生1951年,出生于一个北京高知家庭的李仲生,却因十年动乱缺失了那段最宝贵的学习时光。直到33岁,他才读了中专。没上过大学的李仲生对大学有着强烈的向往,心心念念的想要读博、做学者,甚至改变当时的教育现状,所以他给女儿取名叫李博。有一次李仲生得知在日本上大学不限制年龄,对没上过大学一直有遗憾的李仲生,立刻就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所以,1986年,已经35岁的李仲生就离开妻女,只身前往日本求学。而这一去,就是14年。期间,李仲生面临的不只是学校的考场,也是人生的考验,也补齐了前面几十年错过的那些没能入学的缺憾。李仲生在日本的求学轨迹:35岁,自费留学日本,先是在伟识外语学院日本语学科学习日文;37岁,在日本城西大学经济系攻读经济学 ,41岁获城西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44岁,获城西大学大学院(研究院)经济学硕士学位;45岁,考入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大学院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专攻人口经济学博士学位;49岁,获得千叶大学大学院博士学位。跨度如此长的时间,不说在消费高昂的日本,李仲生还要打工维持生计,就是在国内,估计都很少有人坚持下来。当1996年,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的导演张丽玲联系上李仲生开始跟踪拍摄他和他的家庭时,已经是他到日本的第10个年头了。当时的李仲生正在攻读国立千叶大学专攻经济学的博士学位。他的妻子李婧和女儿李博也一起来到了日本,为了让他专心读博,李婧去洗碗赚钱,独自挑起养家的重担。只是盼望着他能尽快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改变家庭命运。那时,李仲生的一天也是被安排的满满的,每天写论文的时间都有12小时左右,睡觉时间只有4、5个小时。妻女也习惯了狭小的出租屋里他每天晚上敲打键盘的声音,似乎每一声敲打的都是一家人的命运和希望。当时,这个家庭过得艰苦但充满希望。02、KKC事件受骗,被妻子扫地出门但是,变故发生的是那么猝不及防!在摄制组开始拍摄李仲生的当年,日本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到当时为止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诈骗案,KKC事件。这次诈骗事件,导致无数日本家庭陷入困境,其中,也有李仲生一家。李仲生听信了朋友的话,瞒着妻子,把她几年来给人洗碗一点一滴挣得400万日元血汗钱投入进去。结果,落得个血本无归不说,还欠下巨额债务。这也是李仲生最受人诟病的一件事了,专攻经济的他却在这样的事上犯了错,也不可谓不讽刺了。当然,他的解释是,他当然知道如此高的收益背后肯定存在风险,可是想回国国办一所学校了的想法,大赚一笔的欲望和贪念战胜了理智。气怒交加的妻子为此事大受刺激,把李仲生扫地出门。从此,李仲生带着他的电脑和书,与妻女分居生活,在一间不到5平方米的斗室,边打工边继续他的博士学业。他每个月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靠着最便宜面包充饥,有时奢侈一把买一个最便宜的鱼罐头,就算是补充营养了。可以说,那样的条件下,已经不是生活,而是生存了。他在饭店打工、当服务员,对学业也是竭尽全力了,在他那个年龄来说,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也是不好熬的。可让人看得心疼的同时,也不得不说他是咎由自取。03、论文答辩三次,只为圆博士梦可李仲生又是幸运的,他有个懂事的女儿,十几年的妻子在分居一段时间后,与他的关系也从一开始不说话到转向缓和。圣诞节时,他带女儿过节,其实他身上只有一万日元。女儿懂事地只选了一支笔和一块橡皮,两人吃的一顿好的,也不过是一碗汤面和一碗炒面。分居第二年过除夕时,李婧可怜他的处境,也叫了他一起回家吃了顿团圆饭。即使还是没什么沟通交流,可看到妻子无助幽怨的泪水和女儿的懂事,李仲生心中所有的感慨,化作那首名曲——《我的太阳》:Che bella cosa e' na jurnata 'e sole多么辉煌那灿烂的阳光n'aria serena doppo na tempesta!暴风雨过去后天空多晴朗这也是,李仲生一家在这部纪录片里那集的片名。兜兜转转,李仲生终于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了他那长达50万字的论文,然后是全家齐上阵的争分夺秒的复印和装订。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对李仲生来说好比晴天霹雳一样。他的博士论文第一次答辩没通过,因为在日本,经济学的博士学位的获取要比医学和工学更难。这次的打击,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来说,对李仲生来说都是巨大的。他迷茫了一阵,接着又发了一个更加决绝的誓愿:“我死在日本也要拿到博士学位!”他用了一年时间重新修订论文,1年之后,再次递交论文申请答辩。可这次,他仍然没能通过日本人在严苛的博士论文审核。不服输的李仲生这次也没被打倒,继续修改增减原先的论文。终于,在他读博的第五年,第三次递交论文,这次答辩通过了,他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已经过了49岁了。1999年,《我的留学生活》结束拍摄,在日本上映,引起日本轰动,2000年,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其中,记录李仲生家的《我的太阳》这集,被当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看到,他力主邀请李仲生回国任教。圆了博士梦的李仲生,也放弃了日本的高薪工作机会,接下了杨院长的橄榄枝,回国成了首都经贸大学的一名教师,实现他报效祖国的梦想。而他的妻子却继续留在了日本打工,即要替他偿还欠下的巨额债务,还要为女儿赚取出国留学的费用……在李仲生出了《没有播出的故事后》,在一次采访时,他说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女儿,希望以后能对他们有所补偿。可他的计划已经又是满满当当了,似乎等妻子回国也很难有时间投入家庭,可对此他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他也承认他这样的人就不适合结婚,和谁在一起都是拖累别人。04、总结一直以来,他的行为在很多人眼里,似乎都是不正常的。岳母抱怨女儿跟错了人,妻子长时间观察他的生活细节,得出了他百分百是有精神病的结论,就是女儿也觉得父亲的精神有点不正常。看过纪录片之后,很多人在震撼和感动之余,也不得不认为:“李仲生一根筋的执着像个傻子,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不理智的举动。”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虚伪的人,毕竟他成功的代价是耗费了妻子的艰苦努力,他对对家庭责任、对女儿教育都存在缺失。可李仲生却认为:“如果说这种一根筋的执着是‘傻’,那么我建议年轻人应‘傻’一点,只有‘傻子’才能做大事。”不过,在很多打着留学的幌子,只为去那些发达国家获取打一个小时工能抵国内一个月的工资的高薪时,李仲生却能够坚持埋头苦读,用行动和成果证明他终将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我想,能够做到李仲生那样的人,估计都是有特别的地方。他们或许不被现在的价值观所接受,可从们所处的时代往前倒推二十年,他的举动却正是那个时候所推崇的。他有着那代人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不服输、不怕苦的拼搏态度。他也没被发达国家的繁华和物欲横流迷乱了双眼,坚持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确实能够让人刮目相看。所以,如果换个角度看,他也是个悲壮式的英雄。虽然被时代所限,人生多了十年的缺失,可他用更长的时间去补足。只不过,当他取得既定的成绩后,却已经到了别人半退休的年纪。其实,他应该属于那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身上有着太多鲜明的时代印记,也有着独属于他的专注和信念。所以,大家感动着自己的感动,争议着他的争议,这些对他来说都造不成影响。

告之海曰

日本人急坏了!研发经费较多的7国中,仅日本新增博士数量减少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研发支出较多的7个国家中,只有日本的新增博士数量在减少,日本的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也在大幅下降。日媒担忧日本科研竞争力会受此影响。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这项调查发现,研发经费较多的中美日韩英法德7国中,只有日本新增博士数量呈减少趋势。2000年日本每百万人中新产生127个博士,而这一数字到了2016年减少至118人。在这个指标上,21世纪初与日本相当的美韩在2016年大幅超过日本,分别达到258人和278人。报道称,这暴露出目前日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弱势。日本企业中,博士超过5%的行业只有制药业等部分行业,但在美国,主要行业的博士比例均超过5%。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在日本很难找到能发挥博士作用的职业,所以读博士的人减少了。这项调查还指出,人才培养的停滞似乎也影响到了日本的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日本科研论文数量从最高时位居世界第2降至第4。在全球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高质量论文中,日本已大幅降至世界第9。日本媒体说,这项调查结果与2018年度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的结论一致,日本科研竞争力可能面临下降风险,相关趋势值得担忧。该白皮书显示,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国中,只有日本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减少。在政府科研预算方面,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国中增幅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