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学科,连续3年排名中国高校第1!人鬼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学科,连续3年排名中国高校第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教学科研重镇,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是目前国内教授最多、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具国际声誉的哲学院系,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QS世界大学哲学学科排名32位(2020),连续三年大陆高校排名第一。学院特色1、中国顶尖,学术重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于1956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第一批博士授权单位,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哲学院拥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PPE(与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办)4个本科专业,相互促进,彼此融合;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囊括所有哲学二级学科;建设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哲学院大师云集,英才辈出,国际化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14名一级教授中,哲学院占4位,荣誉一级教授1位。哲学院现有教师78人,其中教授43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22位,聘任外籍教授6人。肖前教授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主持编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伦理学》、陈先达教授的《陈先达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刘大椿教授的《科学活动论》、李秋零教授主持编译的《康德著作全集》等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学人。专业介绍1、哲学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适应全球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中西兼修,研习经典,关注前沿,成为德才兼备、具良好专业素养和敏锐思维、开阔视野的哲学专业人才与普适性人才。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数理逻辑、美学原理、宗教学概论、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等。2、伦理学专业全国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首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从伦理学基础理论和现实关怀两个角度切入思想史和当代世界,培养学生研读伦理学不同流派的经典理论(如道德实在论、道德责任、德性伦理学、义务论、功利主义等),思考最前沿的现实伦理论争(如生命伦理、法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等)。主要课程包括: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中国伦理学名著选读、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当代伦理文化思潮等。3、宗教学专业QS世界大学宗教学排名入50强(2019),结合宗教学的理论与现实,培养学生学习不同宗教流派的经典、思想及前沿问题,成为具有开放视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人才。主要课程:宗教学、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与当代社会、佛教概论、佛教经典选读、道教与传统文化、道教思想与历史、基督教概论、基督教思想与历史等。4、PPE实验班(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借鉴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经验所开设的复合型专业。由哲学院负责学生管理,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联合培养,旨在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思维局限,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集古典与创新为一体,立志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领导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形而上学、知识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伦理学、政治哲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英美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史、中国政府与政治等。2015年首次招生,2019年首届毕业生超半数赴国外一流高校深造。国际交流哲学院现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9所世界知名大学签订有学术合作、师生交换协议。此外,哲学院设多种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出国交流。毕业去向一批批莘莘学子从哲学院学成毕业,成为诸多行业工作骨干、社会栋梁、思想精英,如邵华泽(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冯俊(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汀阳(著名学者)等。近三年,哲学院本科学生出国深造率超过35%,读研率超过50%,总体就业率达95%,发展方向多元,前景广阔。哥伦比亚大学、匹兹堡大学、布兰迪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均有哲学院的学生就读。爱思考,爱智慧,这就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欢迎你的加入!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排版美编:陈振超

匠者不顾

厉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连续3年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1!

QS全球教育集团3月3日在伦敦发布了第10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本次排名横跨5大学科群和48个学科,评估了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1368所高校。在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连续两年全球排名32位,连续三年在大陆高校哲学专业中名列第一;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宗教学专业世界排名51-100,是大陆两个获得此排名的宗教学专业之一。哲学专业世界排名宗教学专业世界排名QS排名的结果来自94000位全球权威学者对学科的全面评估、44000家顶尖雇主对大学毕业生全球就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以及对最大文摘数据库Scopus中2250万篇研究论文以及1.62亿条引文数据的分析。在今年的排名中,大陆高校进步明显:世界前50名的学科,18所中国大陆大学的100个学科进入世界50强,和双一流启动年2016年相比(65个学科),数量增加了54%。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博士(Dr. Christina Yan Zhang)表示:“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4年成绩显著,世界50强学科增长54%,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稳步迈进教育强国。”哲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于1956年,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第一批博士授权单位,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哲学院拥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PPE(与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办)4个本科专业,相互促进,彼此融合;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囊括所有哲学二级学科;建设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院大师云集,英才辈出,国际化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14名一级教授中,哲学院占4位,荣誉一级教授1位。哲学院现有教师78人,其中教授43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22位,聘任外籍教授6人。肖前教授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主持编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伦理学》、陈先达教授的《陈先达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刘大椿教授的《科学活动论》、李秋零教授主持编译的《康德著作全集》等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学人。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大堡礁

中国人民大学,把哲学学科建成一流学科的世界一流大学

感谢网络,让喜欢哲学学科的人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听到大学教授的授课。因为喜欢哲学,我从网易公开课中听了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讲解的《公正该如何是好?》也听了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讲解的《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听完之后,我对世界一流学科有了重新认识。之前觉得一流学科高不可攀,那是一流大学学生的知识盛宴。普通人是无权接触到智慧的高端。因为有了网络也有机会欣赏到一流学科部分教授的课程,感觉到一流学科的不一般。今天想和读者分享一下成立于1956年,2005年5月依托哲学系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这所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院,为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高级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它也是国内哲学院系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师资力量最强、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一、学科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学科体系齐全人大哲学学院,从学历层次上来看,拥有哲学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流动站。哲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齐全。现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三个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和管理哲学9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其中哲学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二、师资力量雄厚,师资专业功底值得推崇。哲学学院有12个教研室。现有教师70余人,授课教师人数为世界哲学院系之最。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教学团队。多年的建设,哲学学院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以名教授为主导、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老中青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汇集很多教学名家大家、著名学者。其中科研成果丰硕的教授有:肖前教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陈先达教授六卷本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和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等为代表。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哲学学科建成世界一流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三、学术成果丰硕,借鉴世界名校育人方法,让本土人才国际化肖前教授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陈先达教授的《走向历史的深处》、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李秋零教授主持编译的《康德著作全集》等优秀教师,教学科研都非常有成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言传身教,培养着一代代哲学学人,让人大的哲学学院成为一级学科建设最有名师支撑的哲学学科。借鉴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经验开设PPE专业,PPE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这种创新给本土人才国际化提供了平台。喜欢哲学的同学,一定要多关注人大的哲学院,里面的优势学科,能让你学到你想要的知识点。哲学是帮助人思考人生的人文学科。很有原理帮助你能正确地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喜欢这个学科就报考这个学科,还要知道这个学科是世界一流学科,一定能学有所得。

伊尹

人大法学院博士:离婚冷静期制度确立家庭价值崇高性

离婚冷静期制度确立家庭价值崇高性万众期待的民法典已于近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协议离婚冷静期制度”,更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热议。依据该制度,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已有多年司法实践经验的诉讼离婚冷静期制度。虽然二者看似相类,但在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实操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一是适用范围不同。协议离婚冷静期制度是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一部分,适用于通过行政登记办理的协议离婚。离婚双方当事人对是否离婚、离婚后的财产及抚养问题已达成一致意见。诉讼离婚冷静期制度属于诉讼离婚调解制度,适用主体为诉讼离婚当事人。诉讼离婚当事人因无法就是否离婚、离婚后的财产及抚养问题达成一致,起诉至人民法院寻求诉讼救济。二是主导主体不同。在协议离婚冷静期中,离婚双方当事人对离婚程序具有主导权与掌控权,可以随时撤回离婚申请。当协议离婚的离婚冷静期届满,在三十日的除斥期限内也可根据双方意愿决定是否办理离婚登记。作为诉讼离婚调解制度一部分的诉讼离婚冷静期制度,其司法程序由人民法院主导,当事人不得任意撤销或随时终止法定离婚诉讼程序。三是主体作为不同。在协议离婚冷静期期间,离婚登记机关对离婚双方当事人不作任何调解、调查或疏导工作,仅作消极的材料接收以及时间记录工作。但是,在诉讼离婚的冷静期中,法院须主动对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及心理疏导。四是期限性质不同。协议离婚的冷静期期限是法定期限,即协议离婚冷静期制度中的“三十日”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直接规定,不得人为变更。而诉讼离婚冷静期期限属于可变期限。法院经当事人同意,可以指定“不超过三个月”的冷静期期限。该期限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指定,人民法院有权决定期限长短且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决定延长、缩短或取消原来指定的期限。五是法律后果不同。协议离婚冷静期届满后,双方当事人有三种可能结果:其一,双方和好,终止离婚登记程序;其二,双方进入协议离婚登记程序,办理离婚登记并领取离婚证;其三,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无法就离婚与否或财产、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进入诉讼离婚程序。诉讼离婚冷静期届满后,可能会出现另外三种结果:其一,双方和好,人民法院将和好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按撤诉处理;其二,双方达成全面离婚协议,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其三,调解无效,离婚诉讼继续进行。总体来看,尽管两种离婚冷静期在制度设计与运行方面大异其趣,但在彰显法律价值方面殊途同归:离婚冷静期制度作为婚姻解除前最后一道防线,是宪法保护婚姻、家庭的民法表达。在离婚冷静期是否为“个人自由之侵犯”的争论背后,是家庭价值与个人价值优先性的冲突体现。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占据主流学术理论阵地的大环境下,个人价值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的“随办随离”“立等可离”的协议离婚流程,本质是个人利益优先于家庭利益的立法选择,亦是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共同生活职能日渐松散和解体的直接后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并非以孤立个体存在,而是与他人、群体、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代表了中国人整体把握世界的观察模式与思维方式,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和共同心理的文化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以孝求忠的德治主义思想的现实框架,是家国同构的家国关系原始前提。因此,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领域,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散漫与随心所欲,是个人利益对于家庭利益的价值冲击,是与传统文化不相符合的。人民法院在诉讼离婚调解程序中几经探索,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通过诉讼离婚冷静期制度,为宪法保护婚姻和家庭利益提供了制度护航。吸收司法实践的宝贵经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进行全面升级,通过新增协议离婚冷静期制度,将反对轻率离婚的离婚法原则落到实处、补苴罅漏,意义重大。至此,我国已建立全面的离婚冷静期制度,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家庭价值的崇高性。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诉讼离婚与协议离婚的实质要件并未修改,这表明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并未剥夺个人利益的法律表达,只是在个人价值与家庭价值的优先性方面作出了符合中国实践的立法完善。(作者:姚邢,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来源:光明日报)

江心洲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讲专业:什么是伦理学?有哪些理解误区?

在【教授讲专业】栏目,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的名师大家、杰出学者讲述专业的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发展前景等,为高中生们找寻专业兴趣、确立专业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提供权威参考。曹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咨询专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等刊物编委,《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伦理学》执行编委。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伦理学是什么实现财务自由早,人生没有几多愁——与青年朋友谈谈财务管理专业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描写,德米特里被控杀了其父老卡拉马佐夫,当然这不是事实。开庭的前一天,德米特里要跟弟弟阿辽沙讨论的却不是他的冤屈或者脱罪的方法,而是一个学科的定义问题。他问阿辽沙, “伦理学,你知道伦理学是什么?” 德米特里看似提问阿辽沙,其实是在自问,也许,他的人生经验、道德直觉和生活常识已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难题,所以他想起了伦理学。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果德米特里平时认真学了伦理学,又何至于此?关键的问题是,伦理学是什么呢?一个对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世界呈现给我们以无穷多变的现象,我们要观察和理解这些现象,不但要知道它是怎样的,还要知道它为什么这样。于是,我们就把现象分门别类,构成不同的学科。其中,伦理学就是以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譬如,脸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同时还可能是一种道德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达尔文把脸红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是唯一有羞耻感的动物。一个人为什么会因为撒谎而脸红呢?这就是伦理学要研究的范围。二个问题: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伦理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内容精彩纷呈,理论流派众多,但归根结底,回答的就是两个基本问题:善和应当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个好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国家是个好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好的社会,这些都是“善”的问题。行为对错的标准是什么,谁定的标准,凭什么确定这样的标准,根据行为的何种要素(动机、过程或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如何选择“对”的行为,这些都是“应当”的问题。对两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伦理学理论,譬如义务论、功利主义和德性论等等。三个特点:伦理学的基本特征1、能上能下。东郭子曾问庄子“道”: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所答也是道德存在的特性。世上并没有一个纯粹的道德存在,道德总是内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之中,又超越于这些具体活动之上,反思和引导具体情境中的道德选择。由此,伦理学既要探寻那个为人处世的根本原理“道”,这是形而上的,又要解决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道德选择问题,这又是形而下的。2、可近可远。伦理学是以“自我”为逻辑起点,以完全的人为终极目的,历经家庭、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逻辑过程。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也是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伦理学的形态呈现出“由近及远”的发展进程,即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不断拓展,道德关怀的对象不断扩大,道德经验和知识不断普遍化的过程,扩及到全世界,便有全球伦理,扩及到未来世代,便有代际伦理,扩及到宇宙自然,便有生态伦理。3、又红又专。伦理学是以一门精深的学问,是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知识体系,譬如,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就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培养序列来培养专门的伦理学人才,社会发展也急需这样的人才;伦理学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智慧,学伦理学不但需要人生历练,经权达变,更需要家国情怀。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个名称是有讲究的,伦理学不仅是书斋里的学问,还要参与社会的道德建设,做道德建设的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把伦理学的学问做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红”的一面。四大步骤:伦理学的基本进路在伦理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在老师的循循教导下,学着去建构一个伦理学的理论大厦。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艰辛,但也充满了精神上的愉悦,甚至会带来崇高感。从逻辑的意义上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工作是清理场地。清理那些浮沙杂物,这个工作由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完成,譬如,人性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人有没有自由意志,道德是主观的还是客观性的,是相对的还是普遍的,等等。这是一个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积淀的过程。第二步工作是夯实地基。这个工作要由元伦理学来完成。任务是解决道德概念的定义和道德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形而上的思辨,这是一个虽然困难但极其砥砺理性锋芒、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第三步工作是构建大厦。这个工作是由规范伦理学来完成。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和比较中外伦理思想史上不同形态的道德规范理论,提出和论证一套合理的实质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培养多元文化的比较视野和独立的批判精神,这是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第四步是大厦的落成与应用。这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伦理学理论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人类活动所及之处,都会存在道德问题,由此有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法律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等等。可以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领域,都有这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学;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道德难题出现了,譬如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生态伦理问题、机器人伦理问题、大数据伦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传统的伦理学理论里是难以解决的,需要人们勇敢但又谨慎地提出新的理论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个阶段的学习既要有理论的勇气,又要有实践上的谨慎,这种品格既是做学问的德性,也是做人的德性,是难能可贵的。专业常见问题解答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专业?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专业是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发源地,罗国杰教授是公认的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专业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的新中国最早的伦理学学科点,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个伦理学硕士点,1984年被批准为第一个伦理学博士点,1985年被批准建立我国高校中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伦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9年开始招收国内伦理学领域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2000年9月被教育部评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然,人大伦理学专业不但过去“牛”,现在依然“牛”。今天的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仍然兵强马壮,是国内教学研究队伍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科点。具备哪些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学习伦理学专业?伦理学的学科门类广泛,方向多元,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在伦理学学科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譬如,有思辨兴趣和能力的同学,可选学元伦理学;有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同学,可选学经济伦理学、法律伦理学,等等。但只要学习伦理学,就有三个共通的基本特质:第一,要有人文情怀;第二,要有问题意识;第三,要有批判精神。社会上对伦理学专业存在哪些理解误区一般而言主要有三个误解。其一,道德知识都是人们“不学而能”的常识,何须学习伦理学?没错,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也是讲道德的。但作为常识的道德,不过是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点点滴滴,是不完整的,而且常常是彼此冲突的,既不能完整地解释道德世界,也不能一贯地指导人们的道德选择,况且当代社会出现的很多道德难题,如器官移植的问题、生态伦理的问题,都远远超越了常识的边界。总之,我们需要通过系统而深入的伦理学专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才能更自由和合理地决定我们的选择,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找到解决道德难题的钥匙。其二,伦理学专业是否相当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授予的是法学学位,是一门具体的科学。伦理学授予的是哲学学位,它要探寻的是伦理智慧,是对世界和人生价值的圆融一体的理解,是对何为“善”、何为“应当”的终极。当然,道德本是实践理性,伦理学本有现实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其三,学习伦理学,不好找工作。且不说这个说法背后的专业选择观念是短视的,就这个说法本身也是难以成立的。伦理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也是当代哲学中的显学,它满足的是人类社会和谐和自我完善的永恒需要,所以,永远不会是“夕阳”专业;同时,它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既有自己适合的特定职业取向,又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在这个意义上,好的职业不过是伦理学专业学习的一个不必过虑的副产品而已。伦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情况如何伦理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途径和确定的升职远景。很多同学都在高校、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单位、企业等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在国内外的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伦理学专业的出国率在20%左右,保研率在40%左右。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阳光招生 排版美编:靳帅旭

要润

招聘|人大国发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招收博士后6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人大国发院”)于2013年6月正式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直属于学校的实体单位。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教授,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教授。2015年人大国发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首次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成为唯一一家进入第一档次的高校智库。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打造了宏观经济论坛、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二十大研究中心,孵化出“首都高端智库”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一批特色专业新型智库。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现因工作需要,拟在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养老健康、社会学等方向,共招收博士后6名(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申请人应在2020年7月前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因人大国发院博士后招收计划纳入全校计划,申请人请务必访问人民大学人才办网站,http://postdoctor.ruc.e.cn/displaynews.php?id=354,了解具体情况及申请流程。一、博士后申请基本要求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2、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3年。超过3年的,应具备专家认可的、较为突出的科研能力。3、近5年内,在申请进站学科领域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际较高水平学术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最新核心期刊目录为准,详见人才办公告附件),有A类期刊发表的优先考虑。4、我校博士毕业生申请继续在我校做博士后的,须跨一级学科申报。5、外校博士毕业生申请来我校做博士后的,如为应届生,所选研究方向应与本人博士期间研究方向密切相关;如已参加工作,所选研究方向应与本人工作领域密切相关,且进站时提交的研究成果应与所选研究方向密切相关。二、工作要求及待遇1、在站时间为两年,在站期间应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参与各项学术活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并完成一定政策研究任务。2、人大国发院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待遇与科研绩效两部分。基本待遇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执行,科研绩效根据课题完成、学术发表、内参撰写与媒体文章情况按照人大国发院相关财务标准和规定发放。根据正常工作量计算,预期待遇为20-30万。三、招收程序 1、 申请人请于2020年6月1日前通过中国博士后网络系统进行申报,并将《博士后遴选登记表》、《博士后进站申请表》,以及科研成果清单及相关论文、专著相关页面合成一个PDF文件,邮件提交至学院(zourui2015@126.com)。详细操作请查看上述人才办网站链接。2、国发院各导师组将综合考察申请人材料并进行遴选,遴选程序由各导师组具体安排,于2020年6月3日前完成遴选提交国发院;3、国发院将于2020年6月8日前后组织院内遴选(网络面试),并按学校规定将相关材料报送人才办;4、学校遴选结果公布后按规定程序办理进站事宜(2020年7、8月) ;5、博士后办理报到手续(2020年9月)。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教授,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教授。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小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微博二维码

德行

他在人大读博士:10年学习,13篇SCI论文,1次理论突破!

博士期间发表13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9篇论文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11次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完成海报报告,并有5次获奖、曾获2015年优秀研究生、2018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位热爱物理、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在科研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人大人,就是2019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理学院物理系2016级博士生王聪。2010-2020,热爱指引物理前行路2010年入学,10年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的王聪,将人大校园视为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几乎把所有男生宿舍都住遍了”,王聪笑称。2019年是王聪从事物理学习的第十年,这一年他在A类期刊上发表了8篇SCI,“热爱”是王聪为什么能坚持十年物理学习的第一个答案。从高中就对物理抱有极高的学习热情,大学进入物理系接受深入的学习后,王聪坚定了自己从事物理研究的理想。“从事科研工作,喜欢是首要的,如果你根本不喜欢你研究的课题或者专业方向,那研究就成了一项消耗、磨损人的工作。”2012年是王聪本科学习期间重要的一年,他主导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在了解前沿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并将部分假设付诸实践。“那次获得了国家级的优秀结项,让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科研成果给我的正向激励,也让我与我的导师季威教授有了深入接触。”时隔一年,季威老师组在《科学》发表了研究论文,这样的科研成果深深震撼了他,他选择保研至本校物理系,进入季威老师组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一开始没打算继续读博,但是在硕士的两年一直没能发出文章来,我就选择了转博。”王聪至今仍能回想起未能顺利发表文章的那段沮丧、焦虑和迷茫的日子。(季威老师组同学合影,左三为王聪)“万事开头难,我告诉自己第一篇文章越难,我就越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把它做出来。”面对这样的压力,王聪并没有放弃,而是咬牙坚持了下去,研究方向是计算物理的他,研究成果最终于2017年在A类期刊上发表成功,之后其理论预测结果被国内外顶尖教授团队的实验工作证实。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收获第一篇SCI的心情,“很激动、很开心,当天晚上就和朋友去吃了火锅庆祝”。第一篇文章的成功发表是他扎实学习基础知识、坚持不懈钻研的回报。“其实科研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正向激励,你从中能获得不断被肯定、不断坚持下去的动力。”王聪认为热爱和坚持是互为养料的,热爱指引他在物理学习这条路上坚持前行,专注于、专心于物理学习,而科研给他的回馈又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份热爱。十年磨一剑,理论突破源于厚积薄发王聪从事计算物理方向的研究,进行应用大规模并行计算,2018年在发表4篇高水平SCI论文后,他在导师季威教授的指导下,决心向“双层CrI3材料中反铁磁性来源的问题”发起挑战。这在磁性二维材料物理领域中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国际性难题,《自然》《科学》杂志及其子刊就这一问题刊载过多篇重要文章,但都未能提供解决方法。王聪凭着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血,全力以赴钻研这个难题,就连春节假期都留在学校。但是经过许多不眠之夜,仍没有看见破解难题的曙光。直到2018年3月的一个深夜,他的脑中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了自己在一年前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王聪觉得那个工作中的核心结论也许就是这个难题的答案。季威教授支持王聪的想法,在他的指导下,王聪抓紧进行验证计算,又在实验室度过了许多夜晚。最终结果正如他们所料,他找到了破解难题的答案,“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一次,他仿佛就是发现桃花源的那个渔夫,从“初极狭”渐入佳境,直到“豁然开朗”。这一国际磁性二维材料领域的棘手难题终于被人大物理人率先攻克。随后,该理论预测结果被该理论预测结果分别被复旦大学吴施伟教授团队及瑞士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P. Maletinsky教授团队的实验工作所证实,他们的相关工作发表在《自然》与《科学》上。这个难题的解决,是王聪个人学术生涯的一次飞跃,也让他切身体悟到万千科研工作者平凡中的伟大。理in人大,普通生活也丰富多彩王聪本科期间是班长,“当时很喜欢和同学们到处玩儿”。就读博士后,他大多时间都在办公室中从事计算和科研写作等,“一周大多数时间是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和办公室,但是我会给自己放松休息的时间”。王聪喜欢打羽毛球,而他也将羽毛球作为自己放松压力的重要方式。“博士群体压力大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不要积攒压力,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排解压力的时间。”他每周会拿出一天作为休息日,选择与好友小聚或自己去看场电影,“看电影可以给我两个小时放空自己的时间”。其他时间则严格执行晚上十二点入睡、早上八点左右起床的工作时间,“其实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了,就像我每天早上都会看一下昨天的数据怎么样,有没有新的东西一样”。王聪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制定每天的计划表,并将复杂、艰难的科研工作拆分成每天要做的任务,从容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课题。“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平时也会刷微博、看知乎和逛B站。”王聪将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作无数生活姿态的一种,在科研之外,他也不断充实自己生命的厚度,丰富人生的色彩。从年少的热爱到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仍奋进在物理研究的道路上。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采写:崔梦瑶 编辑:林洁 欣欣蔡 设计:冯文涵 特别支持:学生处 理学院

其实堇也

最强就业,我只服中国人民大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情况统计表本科毕业生工作、升学、出国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升学比率略高于工作和出国比率。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都是以就业为主,工作占比均超过 85%。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分学院就业率统计表27 个学院中,文学院、历史学院、国学院、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深圳研究院等 13 个学院的就业率达到 100%。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2018 届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17.20%)、事业单位(含高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计 21.08%)和国有企业(27.67%)就业的比例合计为 65.95%,占所有就业学生的三分之二。其中,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比例最高,为 48.67%;硕士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比例最高,为 33.91%;本科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比例最高,为 34.98%。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统计表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更为理性和多元,毕业生就业优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单位主要分布在重点地区、重要领域,以及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关行业产业。通过这张重量级的表格,可以看到人大毕业生就业大多在各大投行、券商、律所、四大,以及各个政府部门,金融业界地位仅位于清北交复之后,高于两财一贸和中厦开,为第一梯队。法学就业直逼清北,党政属性较强 ,国有银行和体系内校友众多,但是学校内部风气依旧自由,身处北京中心,不远就是清北 而不卑不亢。总得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中国的lse!关于中国人大的就业情况,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注:图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2018就业质量报告,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天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肖群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要当好排头兵

01:28齐鲁网11月25日讯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8年11月25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召开。来自全球的知名理论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集中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群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要当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肖群忠提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统美德的培育,都要面向生活,面向民众,面向实践。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这方面可以创造非常丰富的经验。“山东省也做得很好,有很多的实践。比如说儒家文化进社区、进城市、进乡村、进学校,通过挖掘总结、率先垂范,山东要当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国排头兵,当好示范者引领者这样一个角色。”肖群忠认为,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民族的大德。对老百姓来说,一方面要进行价值观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我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培养老百姓的道德,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改变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用这样的精神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闪电新闻记者 张伟 李玲 贾鑫 刘海宁 刘桂秋

黄飞鸿

北大、人大等20所高校将有博士点自主设置权,双一流又要分层级?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大学教育改革,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在推出“双一流”大学战略后又新增了20所具有博士点自主审核单位的高校。这20所具有博士点自主审核单位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中北京有6所,上海有3所、天津2所。就“双一流”大学分类来看,在36所双一流A类大学中,有19所大学进入此名单,还有一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属于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其他17个“双一流”A类大学没有入选,“双一流”B类大学也没有入选的高校。即是说,除去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剩下有16所双一流A类高校未取得自主审核单位资格。对于此次划分,有人就质疑这是不是在给“双一流”大学再次划分等级。对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中就明确规定,自主审核单位应加强对新增学位点的质量管理,每6年须接受一次评估。如果发生严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或管理问题,或未通过学位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取消其学位点的自主审核权。此次审核权下放,只是简化了审批流程,但不意味着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就会变得随心所欲,更不是中国高校的新一轮“阶层划分”,对于这样的质疑也就不攻自破。对于此次的放权,也有人说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将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实不管怎样,这都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意义绝对不在于多招收几个博士生那么简单。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高校和科研的解读部分图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