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哪个更好考?子来

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哪个更好考?

工作人员们为了能让自己得到提升,都打算到人大这所知名院校读研究生在职课程,大家也都知道目前研究生可以通过在职形式和全日制形式报考,两种教育途径都也是有考试环节的,那么,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哪个更好考?人大目前主要的在职考研方式是同等学力,此途径是要比全日制研究生更好考一些的,下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员给予帮助。同等学力考试难度分析考试内容简单: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是在大家修满学分以后进行,只有两门科目,也有着非常简单的考试内容,科目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水平测试,外国语有德语、俄语、法语、日语和英语,考生能在其中选择自己擅长的一门语言进行考试,学科综合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考试分数线低:以上介绍的两门科目都有着很低的分数线,考生们都考到了60分就能通过。多次考试机会:任何考试都会有失败者,对于未能通过考试的学员来说,这些人在次年还可以继续参加考试。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难度分析初试难度:此途径的考试是在入学之前,报名者需要先参加国家命题的初试,待分数线公布以后,自己的分数需要同时满足国家线和院校线。复试难度:通过了上述初试以后才有资格进行复试,此考试全部内容都是院校命题,但分数线并没有明确规定,院校只会录取成绩优异者。总而言之,这两种考研途径考试难度相比,人大同等学力更好考一些,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报考!只有专科学历能报考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吗?

似圈

19年度中国人大最热门的5大在职研究生专业,你报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在职课程招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想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不少,每年都有不少专业成为报考热门。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人大在职研究生5大热门专业热度排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人大招生同等学力申硕专业是最受进修人员青睐的,很多专业的报名人数历年居高不下,下面按照相关专业的热度排列顺序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TOP1:金融学在职研究生金融学专业主要是财政金融学院负责招生的,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有证券投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信息化、金融工程、风险投资与管理、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保险与信用保险等,这些专业方向在不同地区招生,相关费用也是不同的,其中在上海地区的学费为4.98万元,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区的费用为3.2万元。TOP2:行政管理在职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是人大公共管理学院负责招生的,涉及专业方向有教育行政管理、办公室行政、企业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等,此专业在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同时招生,学习费用均为2.9万元。TOP3: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企业管理是人大商学院负责招生的,专业方向有财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学制均为2年,学费4.2万元,参加学习的人员,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江苏,都需要参加周末班学习,每月1次,周六、日两天连续参加面授课程。TOP4: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是人大理学院负责招生的,涉及专业方向有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想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都必须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在完成课程学习后,本科有学位人员,且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人员可参加申硕考试。TOP5:法学在职研究生人大法学院招生的法学专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想学习知识产权法的人员可参加上海班的相关课程学习,学制2年,学费4.58万元。参加学习的人员可在三年内预约选听人大在上海开设的全部研修课程。申硕人员有四次参加统考的机会,申硕成功后可获得人大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其实人大热门专业有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人大的教育学、新闻学、哲学、考古学等都在业内有极高的知名度,大家想了解详情的话,请联系在职研究生网在线老师交流。

徽之以天

人大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

人大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图伴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很多在职人员也意识到高学历、高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得到全面的提升,很多人已经决定报读在职研究生。人大所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受到大家的青睐,那么怎样报考人大在职研究生呢?以下是报名流程。报名流程:选专业-提交报名材料-选课学习-参加结业考试-满足条件-参加申硕考试-论文答辩并取得证书。一、申请参加学校的同等学力课程1、符合该校同等学力入学资格者,可于春季或秋季申请,申请资料可于此递交,其后由学校审核。2、接到报名通知的人员,代表材料已经通过了学校的审核,可以准备缴纳学费,参加课程学习。3、完成学业后,依次参加期末考试和申硕考试,在全部考试成绩合格、论文答辩完成的情况下,取得结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二、申请中外合办课程。1、符合该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入学要求的学生,可以参加报名,提交报名材料后,须经学校审核。2、通过后,学员需自行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并在考试成绩理想的前提下,由学校发给入学通知书,随后参加课程学习。3、完成学业后,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结业考试,如成绩达分数线以上,方可撰写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后取得结业证书和国外硕士学位证书。报名条件: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身体健康,能够坚持工作学习者。2、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学习方法:周末班每个月每隔一个周末上课,周六周日连续。周末两天,集中授课,根据学员时间的灵活安排,工作学习两不误。考试资格:学士学位三年后,可以申请考试资格证;合格后,可申请参加全国统考,通过后颁发本专业有关证书。学生通过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是继续深造的通行证。因此,学生可以凭借学位证书申请在职博士学位。在职人员不仅可以继续深造,在其他职业的职称考试中也有优势。课程学习约1.5-2年。学员完成机构安排的课程学习后,完成学分并通过机构安排的考试,获得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可在官网查到。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满足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3年的条件,可以参加申硕统一考试,考试申请时间为3月,每年5月举行。考试科目为综合和外语,考试分数线为合格制,考生达到60分即可通过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员,能在一年半内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答辩,可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可用于出国留学、考博、晋升等。

木瓜

想拿人大在职研究生学位,你要具备什么?

在职研究生的学位,对于学员的职场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升职方面,是重要的参考凭证,所以,很多人员都选择在职攻读研究生,以使个人发展更具前景,那么,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获得学位需要达到哪些要求?学员获得该校在职研究生学位,可以选择同等学力或是中外合办,前者需要具备学士学位满3年工作经验,并通过全国统考,后者本科具有3年工作经验或是专科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学员,均可通过院校考核获得,详情如下:同等学力同等学力申硕是多数学员较为普遍的选择,除了有较多的专业课程可供学员选择外,普遍不高的学费水平也可使学员免去经济方面的顾虑,学员免试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具备学士学位满3年的学员可申硕,在通过难度不高的全国统考和论文答辩后即可获得。中外合办此方式获得学位难度也不大,并且专科学员也有机会拿到学位,只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要多于本科学员,一般来说,本科学员在工作3年后,便可具备报考资格,专科学员则需在工作满5年后可以报考,考试均有院校考核,内容一样,难度均不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好尴尬,证书被企业认可吗?重点通知:在职研究生调剂政策出来了,分数不理想也不要怕!

美狄亚

人大在职研究生全国考试分数线高吗?

对于想要报考人大在职研究生的来说,全国考试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于是就有同学提出了“人大在职研究生全国考试分数线高不高”的问题。下面就由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的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人大在职研究生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报考。这种方式子的全国考试分数线不高,只要单科成绩达到60分即可。在参加全国考试时,考生会考试外语和综合能力两门科目。考试的难度相对不高,并且人大还保留4年的考试成绩,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考试的通过率,更容易通过考试。在通过全国考试后,同学们需在一年半内完成学位论文的答辩。通过答辩后,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学位的含金量很高,对升职加薪、职称评选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需了解一点,如果同学们答辩没有通过,可向人大申请二次答辩。经学校讨论同意后,可进行二次答辩。但如果二次答辩也不成功,则代表失败。想要参加人大研究生全国考试,就需要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且毕业3年的条件,或是满足有其他专业硕、博学位的条件。符合申硕条件后,3月份在学位网上报名,5月份参加全国的考试。

哈斯木

2020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真的不需要参加复试吗?

现在,很多考研者都在关注着2020考研复试的情况。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推荐一所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在职研究生是不需要参加复试的。人大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人大在职研究生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招生,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同学们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满足条件即可参加研修班学习,后期参加申硕考试,获得学位证书。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同学们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人大在职研究生,需要经过研修班报名和申硕考试两次报名。研修班报名:免试入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满足条件即可。申硕考试: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的同学,可以参加申硕考试,考试科目为综合和外语,考试分数线采取及格制,满分100分考生达到60分即可通过考试。所以,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人大在职研究生,是无需参加复试的,而且免试入学,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2020在职研究生可以调剂吗?调剂要求是什么?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报名推迟,那2020同等学力在职研什么时候可报?

爱心铺

“ 笔试面试第一却被刷下来,就因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

非命

「深度剖析」“人大”这个非常好考的专业,你也可以轻松上名校

在职考研很多出身“双非”的在职小伙伴,因为各种各样的工作原因,都想通过考研把自己的学历更新成985、211院校的硕士。但是,说实在的,这些重点大学实在是太难考了,尤其是想拿“双证”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你们是在和在校生竞争啊,他们天天坐在教室里专心学习复习,头发都快掉光了,都不一定能考上,更何况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你呢?与其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无用功,还不如脚踏实地给自己选一个相对来说更容易考上的专业呢。今天,小嗨就给大家重点解读下人民大学这个非常好考的专业-农业硕士,让你只付出四个月的努力,就能收获到985、211重点大学的硕士学历。1、整体概况人大招生概况如图,人大的农硕隶属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它既招在校生,也招在职非全日制的考生,具体又分为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这2个专业。农业管理是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依托,重点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管理、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经济管理、旅游管理等方向,而农村发展专业是研究农村发展的变迁和现实,培养面向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科研单位等部门的专业人才。总体来看,农硕这个专业,听着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实际上是在研究高大上的领域!2、考试科目初试科目英语二:100分政 治 :100分经济学:150 分(包括微观经济学90分,宏观经济学60分)农业知识综合四 :150 分(包括管理学原理90分,发展经济学30分,农业经济学30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农硕是不考数学的,光这一点,就拯救了无数惧怕数学的小伙伴了。其次,它是考英语二的,我们都知道英语二比英语一要简单,结合上面的分数线来说,只要你英语考到45分,英语单科就算过线了,45分啊,宝宝们,就算蒙也能得30几分吧,你再加把劲复习复习,英语过线不是妥妥的吗?剩下就是专业课和经济学的考试内容了,只要你跟着老师给的复习资料去学习,单科过线都是没问题的。在这里,小嗨也要说句题外话,从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上来看,它是重点考察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这也就说明,农硕这个专业是偏管理方向的,不是大家心里想的,农硕就是种地之类的专业。3、报考要求应届本科生或者已取得本科学历的可以直接报考 ,下面是专科生的报考条件:第一: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第二: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第三: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4、2018农硕复试内容1、专业综合课笔试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是否具备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科基础。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2、外语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该部分满分50分,30分以上为合格。3、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每名考生口试时间15分钟左右。该部分考试满分50分,30分以上为及格。4、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该部分考试由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两部分组成,满分为150分,90分以上为及格,每名考生面试时间约为20分钟左右。综上所述,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你就通过复试啦,正式成为人大的研究生啦!更多在职考研的干货内容以及前沿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未来领航教育

乃身从之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考方式?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为了提升及就业竞争力,不少不少人员都选择报考人大在职研究生这种方式。不过对于一些刚刚接触人大在职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通过什么方式报考无疑是了解的重点。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几种报考方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这种方式具有报考条件低,可免试入学、考试通过率高等多种特点。而且课程一般在周六日或其他业业余时间进行,基本上不会耽误同学们的正常工作。使同学们能边工作边学习,比较适合在职的工作人民。想要报考人大在职研究生大学专科的学历就可报名,在毕业后可获得课程结业证书。不过若想申硕,需达到本科有学士学位且毕业工作3年的条件。在满足申硕条件后,通过全国统考、论文答辩,就可获得人大的硕士学位。学位的含金量很高,对升职加薪、职称评选等方面有很多的帮助。人大在职研究生在毕业后能获得的好处很多,比如能获得含金量的学位,可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拓展自身的人脉关系,获得人大的名校加成等等。而好处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学员的就业竞争力,更利于学员自身的职业发展。

媒媒晦晦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如何在误解和歧视中艰难成长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