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这四个“王牌”专业,个个出类拔萃,毕业薪酬还剽悍后之以发

中国人民大学这四个“王牌”专业,个个出类拔萃,毕业薪酬还剽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实力强大,大师辈出,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一起来看下中国人民大学的这四个“王牌”专业,个个出类拔萃,毕业薪酬还剽悍。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国内很多金融界著名学者都是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攻读的学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大金融设有实验班,是从所有硕士生中严格选拔出来的,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普通班的情况也很好,人大金融学硕士生找工作的情况在整个人大都是数一数二的。从这几年来看,进入国际级大投资银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是国内顶尖水平的,综合实力全国第一,就业前景相当好。经济学院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七十五年来年来始终走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研究的前列。在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学科均获评A+,人大的经济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人大是我国的经济学学科奠定者之一,几十年来,一直引领着经济学的发展,从人大毕业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和口碑都特别好,就业面比较广。法学最新一轮教育部官方的学科评估中,人大法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应该说是相当优秀。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人大共有9个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其中就包括法学。因此人民大学法学院在中国的法学界中话语权都是很大的,教学水平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人大法学院是人民大学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是新中国建立的“五院四系”——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而“五院四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最高水平,堪称法学类院校中的泰山北斗。人大法学院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别在劳动人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商学院,在不同的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有所不同。比如劳动人事学院是经济和管理下的HRM,公共管理学院侧重公共部门的HRM,商学院侧重营利性组织的HRM。录取分数都很高,劳动人事学院的HRM是国内最早设立该专业的,也是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的,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录取分数也特别高,无论在本科还是硕士、博士阶段,录取的竞争都是最激烈的。但也是含金量最高的,最被领域内认可的。公共管理学院和商学院的HRM也更有特点,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专业在国内还很强大,专业实力至少在前三,毕业后也都去了大型的公司,薪酬待遇也还不错。以上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四个“王牌”专业,个个都是“顶呱呱”,毕业薪酬还剽悍

蒙古梦

“公共管理”最具实力的107所大学排名,这所大学实力比肩清华!

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两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也包括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关系学等“冷门”,但比较高薪的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更加偏重文科,因此文科生的比重更高一点。从就业上看,公共管理类专业整理就业率并不是很高,属于那种看上去“高大上”,但实际上比较“坑”的专业,如果是比较差的大学,基本上学不到啥东西。当然,如果从考公务员的角度上看,公共管理类专业还是比较吃香的,尤其是文字功底比较强的同学,在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中发展比较好。企业的就业上看,如果学校比较好的话,起步会高一点,比如总经理助理等岗位,如果学校不太好,起步只能是行政、人力一线岗位,待遇还是比较差的。因此,如果想要轻松的过完大学四年,并找一个体面的工作,考一所“好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也不错,在全国200多所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中,选取了107所公共管理最好的大学,供大家参考。公共管理最好的107所大学中,有两所大学公共管理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另外,107所公共管理最好的大学中,有24所大学拥有一级博士点。从地域分布上看,公共管理最好的大学主要还是分布在北京、江苏和上海等发达地区。从公共管理具体学科排名上看,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前三,北京大学排名第四。从学校属性上看,公共管理最好的211大学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最好的普通大学是江苏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茶太

最强就业,我只服中国人民大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情况统计表本科毕业生工作、升学、出国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升学比率略高于工作和出国比率。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都是以就业为主,工作占比均超过 85%。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分学院就业率统计表27 个学院中,文学院、历史学院、国学院、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深圳研究院等 13 个学院的就业率达到 100%。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2018 届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17.20%)、事业单位(含高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计 21.08%)和国有企业(27.67%)就业的比例合计为 65.95%,占所有就业学生的三分之二。其中,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比例最高,为 48.67%;硕士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比例最高,为 33.91%;本科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比例最高,为 34.98%。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统计表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更为理性和多元,毕业生就业优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单位主要分布在重点地区、重要领域,以及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关行业产业。通过这张重量级的表格,可以看到人大毕业生就业大多在各大投行、券商、律所、四大,以及各个政府部门,金融业界地位仅位于清北交复之后,高于两财一贸和中厦开,为第一梯队。法学就业直逼清北,党政属性较强 ,国有银行和体系内校友众多,但是学校内部风气依旧自由,身处北京中心,不远就是清北 而不卑不亢。总得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中国的lse!关于中国人大的就业情况,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注:图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2018就业质量报告,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欢乐园

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办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网络视频答辩会

为保障本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平稳进行,中国人民大学提出“组织严密、管理严格、过程严肃,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的总体要求,决定在本学期采取网络视频形式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2020年5月6日下午14时,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召开了全校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网络答辩会。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凤良、研究生院副院长宋健、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崔军及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参加答辩会旁听。图1 公共管理学院网络视频答辩会现场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毕业生郑文博、张超同学成为我校首场采用网络视频答辩的博士毕业生。本场答辩委员会成员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萍教授、黄燕芬教授、丰雷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冯娟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谭荣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杨萍研究员组成。图2 郑文博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按照网络视频答辩会流程,会议分为会议秘书介绍情况、学位论文答辩人陈述、委员和旁听者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答辩评分及投票表决、答辩委员会决议六个环节。郑文博同学和张超同学顺利完成论文陈述,并逐一对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答辩委员会委员对答辩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通过纸质版选票进行表决。最后,答辩委员会主席吕萍教授宣布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郑文博、张超同学的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图3 张超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答辩主席吕萍教授在主持会议时表示,虽然这场疫情让我们无法近距离交流,但一些相距较远的老师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到我们博士生的答辩评审过程中,有意外的收获。答辩会后,郑文博同学激动地说:“作为学院首场答辩的博士毕业生,我和张超同学体验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线上视频答辩经历。学院在很久前就已拟定好完备的、详细的线上答辩预案并提前联系我们按照流程做好模拟演练,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确认,大家对新模式既紧张又兴奋。与以往面对面答辩相比,这场线上答辩缓解了我许多压力与忐忑。家中相对熟悉和安静的环境下,我能更专注地思考评审老师提出的问题;各位老师也对这种新型答辩方式觉着新奇,会上氛围轻松活跃。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汇报与问答问题,我们顺利通过了答辩,但并不能松懈,我们会按照评审老师的意见继续修改和完善论文。感谢评审老师、导师、教务老师以及答辩秘书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研究生院和学院领导来到线上会议室带来鼓励与支持。愿我们能取得抗疫战斗的最终胜利,愿我们的恩师、师弟师妹们幸福安康,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切顺利!”博士学位论文首场网络视频答辩会的顺利举办,是全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良好开端。预祝各位毕业生在收获的季节顺利通过答辩,为自己在人大求学的时光画上圆满的句号!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撰稿:冯 帆 审稿:安志伟

猎尸者

人民大学公管学院学硕复试经验谈(2017级学姐回头看)

作者:朱律师的小爱女又是一年复试季,老师姐又来叨叨两句复试攻略啦~背景:17年3月初参加了人大公管院学术型硕士的复试,并顺利通过复试进入人民大学,现在已经是研一第二学期啦!其实这篇文章去年同一时间已经发过啦,今年加入师姐的亲身体验后,修订,再发布。基本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包括学术型和MPA两种,其中学术型硕士专业设置如下:人大属于自划线学校,今年公管院专业的分数线如下:其中,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和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的专业课相同哦。如果想了解每个专业的话,直接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http://spap.ruc.e.cn 就可以查看专业内容和各个系所的老师。如果想了解导师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知网和谷歌学术查看导师近年发表的论文,了解其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接下来就结合去年写的复试攻略,简单讲一下我对准备复试的了解和理解吧。分数线出来以后,学院里的老师会提前打电话通知是否进入面试,有些学校是通知没有进入复试的同学及时调剂,有些学校是通知进入复试的同学准备复试,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所考院校研招网和微信平台的更新,这是名单最早对外公布的平台。复试名单出来之前也可以参考往年的分数线,一边准备复试吧,因为有些学校公布和进行复试的时间很短,比如人大,一般就5天左右,容易措手不及。复试名单公布以后,在网上下载复试通知书,有些学校要求先体检,再参加复试;还有些学校会要求提前去学院登记是否参加复试,并提交身份证和学生证等复印件。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复试啦。一般有两个环节:笔试和面试。笔试因校而异,人大公管院安排的笔试包括英语和专业课两门,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试卷一块发下来,自己安排时间做。当时英语主要考察阅读和写作,阅读是托福TPO里的阅读,写作忘记了具体内容,但形式也和平时考试差不多啦,这部分靠积累,不用太过在意。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初试中的部分内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而面试才是最重要的啦。当时我们的面试顺序是以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来排的,因此,一定不能迟到!一定不能迟到!一定不能迟到!我们专业有一个同学因为轮到她面试时还没到,直接取消了面试资格。可能有的院校不会这么严格,但没必要冒这种风险。接着就是和老师们面对面了。首先,一进门一定要礼貌地和老师们打个招呼,然后双手将简历递给老师。简历:一般在面试前递给每一位面试官(一般4-5位,所以至少准备5份)。以我自己准备的简历为例,学术型硕士的话,重点描述自己的科研项目经历和获奖经历,实习经历轻描淡写即可。1、标题部分名字用最大的字号标出,出生日期可写可不写(但有时候老师会稍微对年龄更小一些的学生感兴趣,如果有年龄优势,建议写上!),再写上联系方式(含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2、教育背景部分第一行简单说明一下情况即可(学校、专业、时间是必写内容,GPA不错的话也写上,会是加分项,相对不够高的话也可以不写,没有很大影响)第二行写上主修课程,这一部分也是有小技巧的(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可以找找你考的院校同专业本科的培养计划,看看他们的课程和你修过的是否有交叉部分,有的话,按重要性,写上!3、参与科研项目与实习经历部分这需要分情况写——如果是学术型硕士的同学,参与科研项目放在前,实习经历放在后,专业型硕士的同学相反。其中,参与科研项目部分,把本科期间做过的科研项目按重要性排序罗列出来,分别用两三句话简单说明你在学术项目中承担的职责,描述内容尽量按准备去的专业需要靠拢,小技巧是——把科研项目类型加粗,课题名称不需要加粗,这样老师才能一眼看出来这属于学术项目。而实习经历部分,描述内容和科研项目部分差不多,但要注意一点——如果参加的是学术型硕士面试,简历的实习部分只需要选取一个和将来所做研究有关的即可,实习经历都罗列上去,报考的还是学术型,老师会有一种你是来刷学历的感觉。当时给我改简历的朋友就说,把全部实习经历都去掉,但后来留下一个实习经历是因为:工作内容以做定量研究为主,而我将来准备去的专业也是做定量研究。所以,并不是实习经历多并一一罗列上去就能成为加分项的。专业型硕士另说,不仅需要把实习经历放在前,而且尽量把与专业将来的方向有关的实习都放上去,也是不错的!4、获奖经历部分主要写写获得的奖学金就好了,其他的荣誉称号显得有些虚,并没有很大必要放进去,还占页面。5、特长及爱好部分这一部分也不能忽视,你需要在这强调你的优势!英语自然放在第一位,如果四六级或托福雅思分数比较高,写上!相对不够高的话,写上通过了四六级就好了,也是很不错的,再用一两句话描述你擅长的部分——比如我写的是自己擅长阅读理解,口语也不错。这也要按实际情况,因为老师很有可能就会让你看完一段英文材料,并用英文回答问题。如果写了口语不错,回答的还一般的话,正面作用就容易变成负面作用,所以一定是在自己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润色一下,不要写得太花里胡哨。学术型硕士中,如果将来是做定性分析,可以描述一下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这在深入访谈中很重要;如果是定量分析居多,而你正好擅长某些数据分析软件,也可以提一下;爱好这一部分,简单写两三个自己业余活动,相对积极向上的就好。接着,有些老师会让你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以我自己准备的自我介绍为参考:简单寒暄(1句话)+学历背景(1句话)+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和专业(分成两部分,4-5句话)+将来的打算(1句话)+表决心(1句话)+谢谢!简单利落,有重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老师听到他们希望听到的内容,才是自我介绍的关键。比如,我的理由部分是这样说的:大学期间,我在学习上,绩点达到了XXX(同简历部分一样,相对高就说,相对不够高,不说也没事),而我对学术也充满兴趣,如简历所写,参加了X个以定性/定量分析为主的学术项目。(由于我之前做的是定性分析,但面试的专业今后以定量分析为主,所以接下来我这么说的)但是我对定量分析很感兴趣,因此,除了修过统计学和统计软件的课程,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一部分SPSS的内容,能够独立完成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回归分析等。将来的打算部分,我是这样说的(供学术型硕士的同学参考):我将来的打算是:集中精力做XX方面的学术研究,并往博士方向发展。最后:我希望能够进入XX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做更多XX方面的研究。我相信,通过老师们的指导,以及我的天赋和努力(这年头的老师都喜欢聪明又努力的学生,所以,只说自己会努力,却只字不提自己也具备相关天赋是不够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提升自我,在学术上收获丰硕果实。谢谢!第三,进入专业课面试部分。前面说了再多技巧,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准备过程中一定不要本末倒置。简历或者自我介绍是花,专业课才是锦,只有锦质量好了,所添的花才能发挥作用!有些学校的面试专业课内容是以初试的科目为主,但有的学校还会再添加其他书目,所以一定要至少提前一周准备。而准备初试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现,每一章节的后面都会有关键词和思考题,而这一般就是每一章的重点,复试过程中也一定要记牢!接下里是专业课面试中的注意事项:整体来说,要做到举止大方,言谈稳重,面带微笑,回答有逻辑。回答专业课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遇到老师的。我就有一个问题被老师连续了四五个延伸的问题,这对我们不仅仅是专业课背诵的考察,也有对你的理解能力的考察(因为未必是书本上的内容,很可能是让你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希望了解一下你的理解深度和方向吧),还是对你在压力下思考能力、逻辑能力的考察(这有些类似压力面试,真的听说有人在老师连续逼问下哭了起来2333)。这个时候一定要表现冷静!被的时候能冷静地思考,有条理有逻辑地回答出老师满意的答案,会是非常大的加分项。而且,要与老师保持眼神交流。回答过程中,不要怕,看着几个老师的眼睛,慢慢回答,保持与面试老师的互动,也是很重要的,才显得你比较自信,比较有气场。遇到不熟悉的问题,也千万别“嗯…嗯…”,可以不发出声音几秒或者提出“给10秒思考”的要求,也不要一边思考一边有小动作和声音。整体来说,声音和态度要显得中气十足,遇到不是特别熟悉的内容,也可以试着说说看,不要声音就低下去了,自信度就瞬间下去了,老师也难以集中精力听你的回答了。最后,英语复试。每个学校对英语的考察都有不同的方式,以我们学校为例,包括英语的笔试和英语的面试。其中,笔试包括阅读和写作,面试包括听力和口语。口语的话,老师让我读了一段英文材料,10秒准备时间,然后概括其主要内容且忌讳逐句翻译,一定用自己的语言来传达信息(小技巧:一般一段文字的重点在它的头尾,简单概括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就不会有很大问题),然后老师可能会用英文问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考察你能够听懂题目并用流利的口语表达出来。如果复试中会有这些内容的考察,稍微准备一下就好了,口语不必太在意你说出的内容,只要有一两句关键,整体表述很流畅没有明显的停顿就没有问题的。这一年的感慨,大概是,来到人大,遇见了很喜欢的导师和不错的平台,才半年就感受到自己不小的成长,真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前两天和导师一块赶科研项目时讨论起我今后的计划(我们的学硕是两年制的,所以现在要考虑今后的出路)。我发现无论是国内读博还是出国读博,或是工作,导师要么愿意将我介绍给她优秀的朋友们做博士生,要么愿意给我推荐不错的实习和就业路径。然后我表达未来有好多选择的感慨后,导师说,正是因为你已经进入了这个平台,所以以后的选项也多了很多。但如果你当初没能进入这个平台,可能辛苦许多也未必有这些选项。深以为然。所以,这条路上有很多艰辛,但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啊!师弟师妹们加油哦!

红海盗

管理学中的“万金油”专业:人大排第三,兰大第四!

行政管理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一般用来泛指一切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是与政府工作最密切相关的专业,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呈现逐年攀升的局面,所以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么开始注意到了行政管理学专业,更是被称为管理学中的"万金油",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这个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校。NO.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于2001年9月30日组建。学院现有2个系:政治科学系、公共管理学系;3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另外还有7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有公共管理和政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和管理、政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NO.2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渊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学系和1924年成立的私立金陵大学政治学系,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学院现设有4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专业为第六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NO.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是中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治理变革方案的贡献者,是公共管理精英人才的塑造者。行政管理学系是一流的科研平台。经过30多年的积淀,行政管理学系在多个细分领域构建起了令人赞叹的影响力。NO.4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设置涵盖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现有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甘肃省优势学科名单,占兰州大学文科学科的三分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管理获评B+档(学科前10%~20%)。NO.5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的政治学、行政学和社会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学院现在有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政治学理论3个福建省重点学科,建院十年来,有4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资助。NO.6湘潭大学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7年,学院现有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等本科专业5个,其中行政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NO.7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宗旨是"管理政府、治理国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学院下设政治学系、行政管理学系、公共政策系、城市与区域管理系等四个系;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与城市管理三个本科专业,七个硕士专业和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三个博士后流动站。NO.8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现有16位专职教师,其中1位特聘教授,8位教授,1位副教授,7位讲师/特别副研究员,拥有博士学位比例100%。近年来,全系教师共主持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哲社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研究计划3项。NO.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共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劳动关系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社会保障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NO.10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学院设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哲学5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和2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年来,学院全体师生奋力拼搏,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校排名就介绍到这里,仅供小伙伴们选专业参考,不知道凭着大家的实力可以将哪一所高校的行政管理学专业收入囊中呢?

间隔年

教育部对公共管理专业大学评估和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A+

教育部对公共管理专业大学评估和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由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是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还是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高校,“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也是世界大学联盟和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成员。见字如面,打开即是缘分,辛苦亲爱的读者关注一下编者,每天一手精彩教育资讯奉上,欢迎转发,点赞,文明评论,收藏,谢谢大家

乐园篇

“第二党校”名不虚传——中国人民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

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8 届毕业生共计 6799 人,男女生比率为 1︰1.6,总体就业率为 98.62%。本科毕业生 2415 人,就业率为 97.02%;硕士毕业生 3601 人,就业率为 99.42%;博士毕业生 783 人,就业率为 99.87%。1、本科生国内升学本科深造率:64.34%。低于清北交航,高于南大、浙大、哈工大、西安交大。国内升学:834人。2018 届毕业生国内升学的主要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649人、北京大学74人、清华大学38人。 去上述三所高校深造的人数占本科国内升学总人数的 91.24%。2、本科生境外留学境外留学720人。其中,主要去美国、法国、英国,人数占比3/4。去世界50强高校留学:人数超过4成。3、本硕博就业行业2018 届毕业生就业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金融业(占比 23.58%),公共管理、 社会组织(占比 19.94%),教育(占比 15.17%),文体娱乐业(占比 7.46%),IT业(占比 7.07%),合计 占比 73.22%。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专长、特色:金融、公共管理、教育。19.9%从事公共管理,26%去了机关事业单位“第二党校”名不虚传。本科生热门行业:文体娱乐、金融、教育、IT业、公共管理。硕士主要流向:金融、公共管理。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公共管理、科研、金融。4、本硕博就业单位本科生主要流向企业:①民营35%,国企15.1%,三资7.7%;②机关7.7%,高校3.6%,事业2.5%,部队7.5%;③自由职业18.9%……自由职业:149人。灵活就业:6.17%。硕士主要去企业、机关事业:国企33.9%,民营21.9%,三资6.7%;机关20%,事业10.3%,高校3.2%,科研1.7%。博士主要去高校就业:企业18.6%;高校48.7%;机关14.9%,科研7.8%,事业8.7%…本硕博就业单位:企业55.3%;机关、事业25.9%;教育、科研12.4%,灵活就业4.35%…5、本硕博就业地点2018 届毕业生就业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合计为 68.27%。其中,本科生去北上广较17届均增长;去广州略减、深圳大增;去西部12.6%较17届13.8%降;去浙江、四川增加;去天津、山东、福建、湖南降低。如下:回生源地就业比例较上届明显降低。2018 届毕业生总体回生源地就业比率为 26.83%。回生源地就业前五位的省 市为北京、西藏、上海、广东和贵州。本科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比 例:35.02%。2017 届本硕博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比率为 34.89%。2016届27.86%,2015届46.56%, 2014 届 35.54%。2017届本科生回生源地比例46.07%,2016届42.86%,2015届65.33%, 2014 届52.04%。(▲苏州校区校宠)6、总结本科生以深造为主、工作为辅。工作、读研、出国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国内升学:主要留在本校读研,其余主要去北大、清华。境外留学:主要去美国、法国、英国的世界50强高校留学。就业:主要流向北京、广东,从事文体娱乐、金融、教育、IT业、公共管理。硕士、博士毕业生都是以就业为主,工作占比均超过 85%。就业地点: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硕士:主要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公共管理。博士:主要去高校、企业、机关就业,从事教育、公共管理、科研、金融。95%以上的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与预期薪酬一致,薪酬期 望符合社会发展实际。2018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企业中,世界 500 强企业占比为 34.78%。单位主要分布在重点地区、重要领域,以及服务国家重大发展 战略相关行业产业。2018 届招聘单位情况: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来校招聘数 量同比增长 20.9%。入校招聘单位以金融业,IT业,教育,房地产 业,文体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 障和社会组织为主。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需求旺盛,发布招聘信息共 9000 余条,提供岗位 10 万余个,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量与毕业生就业人数之比为 14.7:1。超过 66% 的 2018 届就业毕业生获得 6 家以上单位的笔试、面试机会。超过 83% 的 2018 届就业毕业生获得 2 家以上单位的接收函。毕业生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校园招聘。

躬身求之

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选择哪个学校,发展前途会更好一些?

两所中国名校,若论综合排名,位居C9联盟的复旦大学排名更高,综合实力更强。但若论学科实力,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实力也非常厉害,两所学校既有相同的优势学科,也是各自独特的王牌学科,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科为主要特色,复旦大学的综合性更强。哪所学校发展更好一些,那不仅仅关乎学校和专业,更关乎你的态度,这两年大学都是中国声誉卓著的大学,都极具前途。下面来仔细分析一下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牌专业和优势学科。1:两所学校基本情况:复旦大学,中国顶级名校,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九校联盟成员。在校本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教职工2871人,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中国人民大学,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日制在校生24201人,硕士研究生8479人,博士研究生3554人,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学科实力对比:(1)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实力。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加权得分位居全国第5位。复旦大学有5个A+学科,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业,政治学,中国史,数学。8个A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10个A-学科,包括应用经济学,社会 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电子科技与技术,生物学,生态学。在教育部第四次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加权得分位居全国第6位。中国人民大学有9个A+学科,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A等级2个,分别是哲学,政治学。A-等级3个,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图书情报与管理。3: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数量对比。复旦大学拥有17个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4位,中国人民大学有7个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7位。复旦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16个),具体名单如下:中国人民大学拥有14个双一流学科,具体名单如下:4: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复旦大学拥有1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具体名单如下表:中国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具体名单如下表:5: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很好的大学,而且要考取这两所大学很不容易。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最近五年录取分数排名中,复旦大学的考取难度排名全国第4位,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取难度位居全国第7位。以上回答,仅供参考,两所学校都很好,复旦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回答至此,谢谢阅读。

反本

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选择哪个学校,发展前途会更好一些?

两所中国名校,若论综合排名,位居C9联盟的复旦大学排名更高,综合实力更强。但若论学科实力,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实力也非常厉害,两所学校既有相同的优势学科,也是各自独特的王牌学科,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科为主要特色,复旦大学的综合性更强。哪所学校发展更好一些,那不仅仅关乎学校和专业,更关乎你的态度,这两年大学都是中国声誉卓著的大学,都极具前途。下面来仔细分析一下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牌专业和优势学科。1:两所学校基本情况:复旦大学,中国顶级名校,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九校联盟成员。在校本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教职工2871人,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中国人民大学,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日制在校生24201人,硕士研究生8479人,博士研究生3554人,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学科实力对比:(1)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实力。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加权得分位居全国第5位。复旦大学有5个A+学科,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业,政治学,中国史,数学。8个A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10个A-学科,包括应用经济学,社会 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电子科技与技术,生物学,生态学。在教育部第四次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加权得分位居全国第6位。中国人民大学有9个A+学科,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A等级2个,分别是哲学,政治学。A-等级3个,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图书情报与管理。3: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数量对比。复旦大学拥有17个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4位,中国人民大学有7个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7位。复旦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16个),具体名单如下:中国人民大学拥有14个双一流学科,具体名单如下:4: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复旦大学拥有1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具体名单如下表:中国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具体名单如下表:5: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很好的大学,而且要考取这两所大学很不容易。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最近五年录取分数排名中,复旦大学的考取难度排名全国第4位,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取难度位居全国第7位。以上回答,仅供参考,两所学校都很好,复旦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回答至此,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