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软科中国法学最好学科排名发布,法大、人大、武大位列三甲!耳彻为明

2020软科中国法学最好学科排名发布,法大、人大、武大位列三甲!

前几天软科正式发布了“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法学学科排名共有109所大学上榜,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位列前2%。不是985/211,但法学实力不错的高校有: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广东外国语外贸大学、黑龙江大学、广州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其中政法类高校的竞争压力大,综合类高校难度相对较低。“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采用的学科口径是教育部最新《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的排名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最终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全国前50%的高校。根据软科提供的信息,这次排名的指标包括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和高端人才共5个,数据来自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等权威第三方机构。完整排名名单如下:你的目标学校上榜了吗?

二里头

想要考上中国人大的研究生,要看好这几点,非常的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称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想要考上中国人大的研究生,要看好这几点,非常的重要,赶紧来看看。一、招生简报二、参考书635-教育管理与政策教育管理:(任选一本),《教育管理学》罗双凤、叶安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有一系列问题,“教育管理学”陈孝彬、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有一系列的练习题,辅助:《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七版。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学》孙棉花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教育政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辅助:《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与实务》孙绵涛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复试:教育法学:《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申素平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三、共享经验1、专业课首先,使用这些参考书,写真题,分析一下真题,大学生是以这几年的出题为基础的,所以掌握好教科书的知识很重要,专业课应该看了三次,第一次看到的非常细,一开始一定会觉得很无聊,但我一定会逼着自己努力的,第二次是自己整理笔记,有困难的地方等等,第三次检查失误了,我制定了学分的框架,看了相关的论文,我背诵了自己整理的笔记本、前辈给我的笔记本、电子资料等,从最后冲刺阶段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主题的热点,分析主题。2、英语英语开始的最早是从三月中旬开始记单词,使用新的东方绿皮书,按单位学习,不要放过每一个单词,认识的直接跳跃,认识的重点词汇做笔记,单词对应的长句也要慢慢磨砺,不要害怕长,要做好切分,时间久了自然分析,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推荐大家听新东方田静老师的语法和长文课程,说得很基础,从容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次从后面向前背诵,重点看自己写的不认识的单词,第三次循环,单词每天都记,准备时间是2小时,最后冲刺时间是40分钟到1小时,晚上工作结束后复习早上的单词。3、心理学篇对于这个专业录用的每年那几个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强,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个,你都要付出100%的努力,强制出一个最强大的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把锅打破沉没一次!以上就是想要考上中国人大的研究生,要看好这几点,非常的重要。

彼得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计分析报告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问津学术结合拟录取名单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研究生的招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已知的信息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统招生的录取过程中曾经存在调剂的情形,不过主要为一志愿考生的调剂,限于这个统计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对整体的招生参考价值不大,本文不再就调剂工作展开分析。据统计,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计招录466名法学研究生,其中推免生182人,统招生284人。下面是我们针对公示数据做的相关统计分析,希望对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2020级研究生有所帮助。1.招生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招录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含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比较法学、社会法学、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3.考生来源:全国一志愿统考、推荐免试、少民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4.来源构成:全国一志愿统考284人,其中少民计划5人,退役大学生士兵3人;推荐免试182人。5.学习方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387人,非全日制79人。非全日制主要为法律(非法学)与法律(法学),其中法律(非法学)47人,法律(法学)32人。6.招生人数:一共招生466人,其中推免生182人。比较法学4人,其中推免3人;法律(法学)96人,其中推免32人;法律(非法学)195人,其中推免65人;法律史9人,其中推免3人;法学理论21人,其中推免8人;国际法学12人,其中推免7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3人,其中推免1人;经济法学13人,其中推免8人;民商法学22人,其中推免11人;社会法学2人;诉讼法学20人,其中推免8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4人,其中推免5人;刑法学24人,其中推免8人;知识产权法学30人,其中推免22人。7.考生最多的5个姓氏:王姓31人,张姓20人,李姓33人,刘姓32人,陈姓24人。8.统招初试成绩:经过对284名统招考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生初试最低分334分,最高分415分,其中400分以上12人,平均分378.743分。另外考虑到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之间的成绩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又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法律硕士的平均分为378.835分,法律硕士(法学)平均375.625分,法律硕士(非法学)平均380.415分。法学硕士的平均分为378.544分。以上是我们就当前相关公示信息做的统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诲之人

2019法学专业最新排名:“国字号”人大继续领跑,北大屈居第三?

法学专业一直都是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相信2019年高考同样有很多考生誓要报考法学专业,同样,法学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目前国内共有100余所大学开设 了法学专业,根据教育部最新排名,法学专业前四的四所高校如下所示:NO.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老牌国字号大学之一,目前国内法学专业排名第一,实属法学老大哥!人大的法学院被称为中国“法学家的摇篮”,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法律相关人才,为我国法律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大的法学,系统、完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虽说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优势不明显,但是若能在人大继续读研读博深造法学,也是人生一大幸事。NO.2 中国政法大学同为国字号大学,虽排名第二,但光从校名就能嗅出“政法”二字的实力,的确,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专业上的建树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实力丝毫不输人大,据“法大”法学专业学生透露,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优势不在于法学必修课,而在于法学选修课!选修课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必是全国第一!换句话说,在“法大”念法学,学生不仅能学到法学专业知识,也能学到法学之外的扩展知识。NO.3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法学专业,屈居第三,北大法学院前生为北大法律学系,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法学专业的建设上资源也是非常雄厚,虽排名第三(当然,教育部这排名也并非按照高校的名气来排,而是实事求是的根据专业的能力排名),同样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法学教育资源,如“国双庭院”等著名教学楼,在北大就有四座。NO.4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法学专业排名跌出了前三,暂列第四名,清华法学院是具备法学博士、法学硕士授予资格的,虽排名第四,但丝毫不影响清华大学的法学实力,首先清华大学本身的名气就在,其次随着多年的法学建设,清华法学院也是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实力不容小视。以上就是最新的法学专业排名,国字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继续领跑第一,而北大“屈居”第三,清华法学跌出前三,虽然这是教育部的排名,但这排名并非绝对的,因为以上四所大学,无论哪一所,都是国内名校。对此,你怎么看?

何可易邪

2020中国人大高等教育学考研招生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我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2019年,我校共有163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及19种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43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一、招生目录二、参考书635-教育管理与政策教育管理:(任选一本)《教育管理学》 黄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教育管理学》 罗双凤、叶安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有配套习题。《教育管理学》 陈孝彬、高洪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有配套习题辅助: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七版 霍伊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学》孙绵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教育政策学》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辅助:《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与实务》 孙绵涛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复试:教育法学:《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申素平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年。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 裴娣娜。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三、历年分数育明李老师:2017-2019年分数线没有发生变化,从这三年来看2020年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基本相同。四、经验分享1、专业课首先是小编推荐的参考书目,然后做真题,通过分析真题后不难看出,人大近几年的出题开始侧向基础,因此课本知识掌握扎实非常重要。专业课应该看了三遍,第一遍看的特别细,一开始肯定会觉得特别枯燥,但一定要逼着自己坚持下来,尤其是对于跨考生,我认为第一遍就是对这个学科形成一个基本的感知和理解,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所以第一遍不要求快。第二遍就是自己整理笔记,重难点等等。第三遍查漏补缺,列单元框架,看了些相关的论文,背诵自己整理的笔记,学姐给的笔记以及电子资料等等。冲刺阶段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专题热点,分析真题(个人以为这个部分尤其重要,研究近三年的真题就可以,可以大概概括出重难点与命题规律)2、英语关于英语的经验贴总结下来就是单词加真题。我的复习也是紧紧围绕这两个。英语开始的最早,三月中旬开始背单词,用的是新东方绿皮书,按照单元学习,第一遍,一个字,就是“磨”。每一个单词都不放过,认识的直接跳过,不认识的重点词汇做笔记,单词对应的长难句也要慢慢磨,不要怕长,做好切分,时间长了自然会分析。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推荐大家听新东方田静老师的语法和长难句课程,讲的很基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遍从后往前背,重点看自己标注过的不认识的单词,第三遍继续循环。单词每天都要背,我一般是早晨。准备阶段两个小时,冲刺阶段40分钟到一个小时。晚上在当天任务后复习早晨的单词。真题就是张剑黄皮书,同样的,重复。近20年真题前后做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肯定难,句子又臭又长单词基本一半不认识,做一遍错到哭。不要着急也不要心慌,因为你还有漫长的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一遍要解决单词问题,查清楚每一个陌生单词。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笔记,比如熟词辟义的部分,这个考研英语的大套路。第二遍的时候我是这样的,每一篇阅读都用中文自己翻译写下来,做完题目再对照答案译文,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既锻炼了翻译,也让你对于作者的情感偏向,内容侧重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比如经常会考到作者的情感态度的题目),也有利于把握一下出题规律。第三遍就是属于模拟考试了,不做任何标记,不查单词,限时完成,这个阶段我觉得重要的工作就是总结错题,我把自己的错题按照不同的类型做了归类,下面表明错题原因,正确的答题思路应该是什么(对,就是类似错题本,3、心态篇这个专业录取的每年就那几个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强大,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一个,你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逼出一个最强大的自己,为自己的梦想破釜沉舟一次!总结下来就是,心态放平+找对方法+提高效率。考研真的贵在坚持,只要选定了那就一天也不可以放弃!小编也用自己的一颗红红的小心心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你,逢考必过~

汤武之室

人大复旦浙大三所顶尖学校热门专业考研报录比,网友:太难考了吧

报录比指的是目标院校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数据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虽然研究生招生计划一直在扩招,但是一些重点学校的热门专业考研难度依然很大。今天学习考研帮想和大家分享三所顶尖高校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数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型研究生考研报录比竟然达到了57.5,这个数据不是一般地高,对比之下专业型研究生考研报录比只有14.3,更容易一些,不过这个数据也超出了平均值很多。专业型最高的专业是法学,达到了14.9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报录比数据中最高的学术型专业是金融学,达到了24.16,护理学排在了第二位,报录比达到了22.29;专业型最高的是项目管理,达到了14.2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前十名专业排在第一位的是心理学,报录比达到了42.67,产业经济学排在了第二位,达到了31.5,汉语言文字学排在了第三位,达到了31,最后一名的民商法学还有高达21的报录比。即便有些专业招收人数很少,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报考,这就是好学校加好专业的优势。本身难度比较大,但是考上以后可能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除了经济学、管理类专业之外,你可以发现这些顶尖学校的考研报录比数据并没有集中在某几个专业,一个好的平台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考研报录比数据,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分享。以上数据来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火车站

90%的法学考研人,认为法理学很难搞!要如何学好它?学姐教你

对于备战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来说,专业课中最难的莫过于法理学了。尤其是对于跨校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来说,要在短期内背完一本甚至两本艰深晦涩的法理学是非常之难的。有些同学甚至发现背诵了两遍之后也依然记不清楚书中的理论内容,学姐在去年考研时也是来回背诵了四遍之后才感觉对法理学的框架体系有了一点感悟。其实我们在背诵法理学这门课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往往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我们法学知识积累不足,实践经验也不足,等到读研之后,你再回头去看法理学,很多内容就能够理解了;二是背诵方法错误,学姐根据大家反馈的情况了解到,由于不能完全理解法理学的一些名词概念,许多学弟学妹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背诵方法,自然这样的背诵方法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好;三是复习方法错误,由于法理学艰深,很多学弟学妹们都不愿意每天去回顾前一天背诵的成果,生怕发现自己昨天背诵了一天,但其实没记住多少的残酷事实。今天,学姐就带大家深入剖析一下法理学的学习方法,看看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拿下法理学这门科目。1、制定计划无论复习哪个学科,都需要做好规划。从第一轮到第N轮,每轮复习需要多长时间都要做好计划,并且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否则无限拖延到最后的结局就是提笔忘字,即便是简单的法理学概念解释也很难拿到满分。2、熟记框架体系以朱景文老师主编的人大《法理学》教材为例,教材内容整体上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内容。每个大框架下各个小标题包含的内容都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以第三部分法实证理论为例,这部分的内容讲的是实证法理论,我们根据其逻辑过程就可以将框架体系推理出来。首先要制定出法律文本来(即法的制定的基本概述)。其次讲了国内的法律都有哪些表现形式,或者说什么样的文本是法律(即法律渊源)。在这之后,教材交代了法律规范(或者说法律文本)的内部结构(即原则、规则)和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即法律体系)。有了法律文本,接下来就是具体适用这些法律文本(法的实施和法的适用)。此外,在法适用过程中,还会发现法律文本存在歧义,需要进一步理解其内涵(法律解释、推理和论证)。如果出现了实践问题,涉及到争议解决,即司法实践这部分,就需要对其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法律关系),经过司法判决后,还会涉及到哪一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法律责任)。最后,还需要对整个实证法的过程进行监督(即法律监督)经过学姐的分析,各位学弟学妹们有没有发现,其实这部分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立法、执法、司法、监督。3、理解教材许多师弟师妹们考研的时候都是抱着诉称的目的进行背诵,就只拿着讲义死啃,而忽略了课本知识。一方面原因是课本知识多,另一方面大家都觉得50多页的讲义都背不完,更别提四五百页的课本了。学姐想告诉有这种想法的师弟师妹们:这个背诵的方法是事倍功半的!除非是最后一轮冲刺背诵,前期你一定要把法理学的课本带上,课本写的那么厚就是为了给你讲解这些艰深理论的含义,而你却舍本逐末地死记硬背,这不是很傻嘛。在记住法理学教材体系之后,就要针对性得对书本体系进行添枝加叶。4、学会背诵每遇到一个法理学的名词,都要自己先想想它是什么意思,继而对比课本对它的解释,看看自己错在哪,然后改进。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看课本,这样考试的时候很容易陷入那种“哎,这名词我见过,那个我也见过,但是我真的不记得它是什么意思”的死循环。动笔!动笔!动笔!背诵法理学的内容,一定要动笔写,把关键词写出来,然后看看这些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记忆。最后,每天都要进行回顾复述,“温故知新”在法理学学习中是至理名言。文末,举个如何学习法理学的栗子(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专业真题之论述题)题目:论述法治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解析:首先我们很容易分析出来,“法治”指的是课本的第七章,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有点难了,有很多师弟师妹简单地以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的是课本第十二章,但其实不是。其实只要你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了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各个方面,如果你盲目地回答第十二章就会失去大部分分数。回答思路:1.国家治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2.法治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的作用(课本第十章);3.法治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课本第九章);4.法治对于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课本第十一章);5.法治对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作用(课本第十二章)。

冬奥恋

考研,中国人民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报考

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于1950年10月3日,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全国重点大学。建校七十余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可谓名家辈出,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等等都是成就卓著的大师。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民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学校现有教授674人,副教授783人。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7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校拥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学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八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的所有学科专业中,真正最好的考研的专业是哪些呢?根据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按照“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来看。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这些学科位列全国前2名;政治学、哲学获评A,这些学科位列全国前5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这些学科位列全国前10名。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对于考研的同学,上述学科可以作为参考。毕竟,考研,要考最好的专业。

好人卡

2019中国人民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区别,你知道吗?

目前,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但是很多同学不清楚,在职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有什么区别?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法律硕士和在职法学硕士的区别是什么?报考形式及招生条件区别在职法学硕士主要是通过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形式进行的,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且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在职法律硕士分(法学)法律硕士和(非法学)法律硕士,报考者需是:同年毕业的本科生,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在职人员;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在毕业两年后达到与本科同等学力,并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人员。此外,报考法律硕士,在原来专业上也是有限制的:报考法律(法学)专业硕士的考生可以是法学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的考生,不能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无论是本科毕业、专科毕业或是自学考试形式毕业。考试试题侧重点不同五月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试题,以主观题为主,重视理论深度。而一月法律硕士,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一月法律硕士题目倾向于实务。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中国人民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区别,想了解具体简章内容,可在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

佑磨

「五院四系」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法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在教育部2004、2009、2012、2017年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的行列。作为中国法学事业对外交流的先锋,人大法学院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上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学术交流格局,不断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走向世界。2015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加入了新丝路法学院联盟。2020年6月,发起并加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学院研究生会成立于1998年,是法学院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双学位生)的合法代表,经法学院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在院党委、团委领导下的研究生自治组织。研究生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5名,下设综合协调处、宣传部、外联部、学术部、博士生部、法院杂志社、实践部、文体部、知心社、生活权益部、辩论队等11个部门。研究生会的品牌活动有《法苑》杂志、“启元大讲堂”系列通识课程、“武装学术人”系列学术讲座、“律政三人行”“习法有道”系列新生讲座、北京高校法科研究生辩论赛、研究生新生辩论赛、跨学科博士生论坛等学术实践类活动,以及“和谐宿舍欢乐夜”、迎新晚会、毕业季欢送活动等综合类活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法学院大力推动实施学生国际化战略,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法律事务和专业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和地区舞台上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优秀国际型法律人才。学院开设了10门全英文专业课程、1门日语专业课程,拥有多名教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一桥大学等世界名校,深受学生喜爱。该学院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余所著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哈佛大学法学院、剑桥大学法学院、牛津大学法学院、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法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境外著名法学院校建立了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机制。引进并多次主办“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法欧洲法项目、“中国法”暑期班,启动全英文“中国法”硕士L.L.M.项目,主办两届“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先后举办了中美、中欧和亚洲、拉美法学院院长论坛、"日内瓦-哈佛-人大-悉尼(GHRS)"法学院学术研讨会等,创办“国际法科大学生学术圆桌会议”,建立了系统的全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影响,为学生深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0301] 含专业:法学理论(代码:030101)、法律史(代码:03010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代码:030103)、刑法学(代码:030104)、民商法学(代码:030105)、诉讼法学(代码:030106)、经济法学(代码:0301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国际法学(代码:030109)、知识产权法(代码:0301Z1)、比较法学(代码:0301Z2)、社会法学(代码:0301Z4)。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专业目录法学各专业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为:2019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确定如下:2018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确定如下: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一致,具体为:法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非法学):英语50,政治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50法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法学):英语50,政治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50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国际学生硕士项目招生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通知一、参检人员范围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参加本次考试且选择北京地区报考点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校考生(具体名单见附件),参加北京市统一组织的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进行的免费核酸检测,我校不接受附件名单外的任何考生参与检测。二、具体安排(一)检测时间12月21日8:30-12:00;13:00-17:00(二)检测地点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三)检测安排检测当日,考生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手机和准考证(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网址:https://yz.chsi.com.cn),并提前在准考证左上角书写本人姓名和本人手机号码。为减少排队等候时间,请各位考生尽量按照参检时段安排前往检测地点(参检时段安排见附件)注:考生及考务人员如无法在检测日安排时段参检的,可适当调整至其他时段并等待当时段人员检测完成后进行检测。考生如无法在检测日进行检测的,可于12月20日-23日之间,携带个人身份证(考生同时携带准考证)前往市内其他指定检测点免费检测。考生可访问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https://www.bjeea.cn/html/yk/sszkzc/2020/1215/77273.html),查阅指定检测机构采样点信息。不能于指定时间段内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的考生,也可自费到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四)检测结果查询考生完成采样24小时后,可在手机“北京健康宝”小程序—京心相助—核酸检测中,查询检测结果。#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