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在职研究生取消了?李耳

2018年在职研究生取消了?

最近有许多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都在问这个问题:请问在职研究生不是取消了吗?没有啊,报名都已经开始了。下面长春文华教育还是有必要把2018年在职研究生相关政策信息为大家解释一下。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有三种报考方式:五月同等学力申硕、10月联考和1月联考;但2016在那改革之后,还剩下两种报考方式:五月同等学力申硕,1月联考(12月联考),1月联考也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2018年在职研究生并未取消,只是取消了10月联考的报考方式,并入了1月联考而已。同时还有大家关心的国家政策,到目前为止也无较大的调整,大家安心备考就可以,有关于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升中。在职研究生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12月联考),是先考试后入学,整个的报考流程是和统招考研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12月底考试。报名官网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之一的同等学力申硕是先入学后考试,目前2018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的报名已经在3月5日开始,3月26日结束,期间想要报考的学员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报名。以上就是长春文华教育针对报考2018年在职研究生相关报考问题进行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

计时器

在职博士该不该取消?听听导师的看法

近几年博士群体越来越壮大,每年读博的人数直线上升。大部分博士都属于脱产博士,即培养方式是全日制,完全在学校或者科研单位学习。但也有非全日制博士,那就是在职博士,即边工作边读博。由于现在国家对博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博士毕业所达到的条件也逐渐提高,博士毕业难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在职博士毕业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其他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取消在职博士这种培养方式。在职博士的培养方式注定了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少于脱产博士,因此,在相同时间内在职博士很难达到脱产博士的水平,包括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为了毕业,大部分在职博士都会选择延期,少则1~2年,多则延期到博士最长年限。再加之现在对博士毕业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得在职博士的毕业之路更加艰难。塔主有位师兄是在职博士,一直延期到第6年博士的最长年限,学校要求他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但由于他之前一直忙于工作,虽然论文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但科研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迫,论文的写作太过于粗糙,漏洞百出。最后论文盲审没有通过,只拿到了博士毕业证,没有拿到学位证,实在令人遗憾。像塔主的师兄这样的在职博士不在少数,他们既想要获得博士学位,但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达不到博士的要求,所以往往耽误了时间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类在职博士的读博之路就略显尴尬。折腾到最后博士学位没有拿到,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大部分在职博士还是可以毕业,拿到学位,为自己的职称晋升等增加筹码。一般在职博士可以顺利毕业的取决于很多因素:自身的努力、工作单位的支持、博士期间导师的指导、博士同门的帮助 、好运气等。这一类的在职博士目标比较明确,一定要拿到博士学位,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塔主认识一位老师硕士学历,读在职博士时已经35岁,为了晋升副研,找了一所大学虽然挂名读博,但实际还是在工作单位的实验基地做研究,最终4年时间顺利毕业,评为副研,拿到了2个国家级项目,可谓大丰收。读博之路本身充满艰难险阻,尤其是在职博士,面临着工作、读博的双重压力。那么如此尴尬的培养方式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职博士未来可能会取消。博士不同于硕士,博士人才应该掌握的不仅是科研能力,更是透过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思考、专业、表达等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些需要在学校中通过各种科研活动、实验等进行锻炼。而边工作边学习的这种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博士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职博士的科研产出、回报率等太低。虽然在职博士不需要考虑毕业后的就业率,但学校对其的培养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并不亚于脱产博士。可是大部分在职博士并没有好的科研产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总之,在职博士相对于脱产博士在科研能力的锻炼、科研成果的产出、毕业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都较低,对于在职博士本身可能也是比较煎熬的,因此,在职博士的取消是大势所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受揖不立

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 博士生为何难毕业?

来源:第一财经频现“批量”清退,博士生为何难毕业近日,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告清退33名未联系到的博士生,最久的入学时间长达15年;北京交通大学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师范大学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自2019年以来,国内多所大学对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念起“紧箍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曾表示,2012年时,我国博士生有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博士生为何毕业难?在大多数人眼里,博士生是经过大浪淘沙后走到高等教育金字塔尖上的人才,怎么会频遭“清退”?“去年开始在学术圈出现‘清退’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情况,其实清退制度早就存在,只是各大高校拖着没有实行。而被清退的一批人,很多也早就不在学校做科研了,只是档案还放在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候选人刘威表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博士生教育的学制是3年,但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调整了博士研究生学制,不少学校已经把博士生学制延长到4年。根据各大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通常6年没有毕业就会被清退学籍。刘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3年毕业其实是非常难的。首先,中国高校对博士生发论文设置的硬性指标很高。刘威所在的研究所对博士生毕业的要求是发英文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累计影响因子过4,这就意味着发1~2篇论文,而很多期刊从投稿到最后文章出来时间长达9~12个月。“在博士期间首先需要半年时间完成课程,毕业还需要提前3个月提交材料,完成1~2篇论文的架构到撰写,还要准备毕业论文,时间非常紧张。”刘威说。并且对于刘威这种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博士生来说,科学实验更具有不确定性。“像我们这种偏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去野外、做实验,要有一个自然年的数据,但一年也很难保证数据采集完整,可能还要来年再补数据,时间就更紧张。”刘威表示。在刘威求学的研究所,今年30多个博士生按时毕业的只有6个;而在刘威所在的课题组,上一个按时毕业的博士生可以追溯到2018年,再往前是2012年。除了理工科博士生毕业难外,人文社科类博士生毕业也不容易。今年刚取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学位的何心怡就花了4年时间。“虽然博士生学制是3年,但这几年来,真正3年毕业的博士生只有2人。上外的毕业条件还算比较宽松,除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外,需要发表一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或学校认定的同等级期刊。而综合性大学里的人文社科博士生更难毕业,因为它们的指标通常一刀切,但实际上,人文社科发高水平期刊比理工科难多了,尤其是外国语言文学类的CSSCI期刊数量非常少,即使是教授、博导也不容易发。”何心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次是导师的权力过大,往往招生热情很高,但培养起来精力不到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章玉贵对第一财经称,目前在很多“双一流”大学,博士生导师依托项目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容易形成马太效应,项目越多,招的学生越多,申请课题就多,项目因此就越多。“有时候一名导师带几十个学生,导师成为带博士生专业户,实际上,老师并没有足够精力去培养那么多学生,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学生成为论文GDP和项目GDP生产环节中的一个环节。”章玉贵表示。章玉贵认为,一些重大创新是由导师的研究兴趣产生的,招收博士生不能依托项目,要看老师的研究兴趣,学校也一刀切,没有项目就不让招博士生。此外,导师对博士生能否毕业拥有太大的话语权。“学术圈还存在一种现象,即导师把手下的博士生当作科研助手,即使学生已经达到毕业水平,导师也会找借口拖延学生毕业,学生有苦说不出。”章玉贵说。刘威也表示,有些学生因为太优秀而面临毕业难问题,原因是导师想把学生留在身边多干活。“博士生就像廉价劳动力。在研究所,一个博士生一年工资3万多元,而在高校就更廉价了,大概只有2万元。”第三个原因是有一部分在读博士并不适合搞科研,但其在选择读博前并没有认清自己。“很多人没有科研基础,受身边人的影响赶工读博士,没搞清楚自己是否真心热爱科研,后来才发现读博士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放弃了。”章玉贵说,在职博士生在清理的对象中占比不少。刘威也认为,很多人很不适合读博士,有时候迫于社会压力,或者为了推迟就业压力,或者导师希望读而读。“实际上,在现在博士候选人的体系中,真正适合读博士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唯论文”亟待破除不仅在国内,国外高校博士生毕业的延期率也非常高。王运歆在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热力学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花了39个月毕业。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法国理工科博士学制一般是3年,文科博士一般是4年。“按时毕业比较难,80%左右会延期毕业,一般延期在3~6个月,延1年以上也比较少。”王运歆说。虽然毕业难是国内外博士生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国内外对博士生毕业的考核标准有着明显的不同。王运歆说,法国博士生毕业的要求是在符合要求的杂志上公开发表一篇论文或者在国际会议上有一次公开的演讲,除此之外需要博士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法国非常看重论文答辩,需要从法国各个学校找评委,组成评委团,把论文发给评委团的两个人,经过几轮修改后再进行答辩。答辩时间大约在2~3个小时。”王运歆说。章玉贵表示,欧美以及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的高校都非常看重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相比之下,国内一些高校则比较重视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希望学生有产出。“国外比较好的大学一般没有对博士生公开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比较看重课程和毕业论文做得有没有创新和突破。而国内考核体系看重产出,能不能在知名期刊发表文章成为重要考核标准,这就导致最近几年中国论文发表量突飞猛进,很多论文的撰写主体就是在校学生,包括博士生。”章玉贵表示。“唯论文”是中国学术界长久以来的弊病。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是学术界面临的挑战。在7月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表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据悉,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之后,《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3个配套文件将陆续下发,分别聚焦严格规范质量管理、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和系统规划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清华是全国第一所把博士生能否毕业与学术论文是否公开发表脱钩的大学,但拿掉紧箍咒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学生的培养。我认为,重要的是提高博士论文本身的质量,在博士生期间,如果能够把前瞻性、补位性的选题做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预计后续很多大学将向清华大学看齐。”章玉贵表示。对于如何把学位论文做好,章玉贵认为,要发挥教授治校、专家治校的作用,让第三方去评价毕业论文,在开题、预答辩、答辩环节,学生的导师均不能参加,以降低导师在学生论文能否通过中的话语权,摒弃学生只靠指导老师的思想。“这方面国内高校已经有所改变,比如在预答辩前后要送给外部专家评审,公开获得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加大论文盲审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国内一直在向国外看齐。”章玉贵说。此外,章玉贵认为,导师在选博士生时要对学生负责,抱有宁缺毋滥的态度,不一定要把名额招满,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培养的潜质。“导师不仅要把学生当成科研助手,还要当作科研伙伴,不能剥削学生。”章玉贵建议,学生要认清形势、摆正位置,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攻读博士,也要抛弃“考名师、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功利思想。“学术就是学术,与功利无关。如果你真的想做博士,就要做好扒几层皮、掉几把头发的准备。博士本身不是一种炫耀,它实际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章玉贵说。(应受访者要求,刘威系化名)

王充

在职博士可以免统考吗?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群,想要提升自己的学位,除了选择全日制考博外,还可以选择在职博士这种方式,可是,报考在职博士也需要参加统考吗?其实,并不是的。在职博士也可以免统考的。在职博士,有一种论文博士的形式,这种在职博士是不需要参加统考的。在职博士报考条件:持有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毕业时间在5年及以上的在职人群可报名。注:国外硕士学位也可以报考,但需要经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才可以报名。想要报考在职博士,不知道有哪些学校和专业可以选择?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详情。那怎么才能报考这种在职博士呢?第1:选择学校和专业,按照个人的发展需求、喜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第2:入学审核,将报名材料提交给学校,并等待学校审核通知。第3:入校学习,审核通过的学员就可以报名入学了。第4:论文撰写和答辩,在毕业前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第5:颁发证书,达到毕业要求,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博士学位证书。综上,报考在职博士并不一定要参加统考,选择论文博士这种方式就可以免统考,还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博士学位。

山涛

重磅!国务院公布101家高校撤销193个学位点!

随着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临近,高校新增和撤销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各大高校或单位共撤销193个学位点,近四年累计来看,撤销学位点则达到1598个,大大超过了新增学位点数量。学位撤销对目前已考研的同学与即将考研的同学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学位动态调整是什么?“学位动态调整”其实是2015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的简称,并且该办法自2016年起将调整工作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办法规定,对于属同一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不得单独撤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保留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省(区、市)学位委员会对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调整,只能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间进行。此外,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开展增列学位授权点工作的,需聘请不少于1/2本省(区、市)以外的同行专家评审,通过后,公示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按本办法主动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须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3年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仍未毕业研究生由学位授予单位转由本单位其他学位授权点培养并授予学位,或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学位。2016年10月,全国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公布,来自175所高校的576个学位点被撤销。2017年和2018年,撤销学位点数量仍然保持高位,分别有340个和489个。2019年,尽管临近第五轮学科评估,不过各大高校撤销学位点的数量下降较为明显,仅有193个。撤销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软件工程和应用化学,各有6个单位撤销。此外,计算机应用技术、美术学、物理电子学和艺术学理论撤销数量也较多,各有4个。从省份来看,江苏省撤销数量最多,撤销学位点19个;北京、吉林、四川分别撤销15个;天津撤销14个;福建省(12个)、湖南省(11个)撤销数量也在10个以上。其余省市撤销学位点数量均在10个以下。所以对于2021考研的同学来说,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撤销学位,具体可以向招生院校咨询确认。有撤销自然也有新增,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2019年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共有156所高校或单位共新增了231个学位点。新增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有13个单位新增。公共管理学科增列单位较多,共有9个。药学学科有8个单位新增,物理学、应用统计各有7个单位新增,翻译、外国语言文学各有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法学、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学科各有5个单位新增。其余学科新增单位数量均在5个以下。高校或单位共增列231个学位点。吉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各增列5个学位授权点;中南大学、山西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各增列4个。本次动态调整中,来自27个省市的高校或单位增列了学位授权点。其中,湖南省增列最多,新增学位点25个;上海市、吉林省分别新增19个;广西、安徽、湖北新增16个;江苏省增列学位点12个。其余省市新增数量均在10个以下。随着教育竞争愈发激烈,新增这些学位授权点,无疑也是给今年准备参加考研的同学们增加了择校机会。整理自网络关于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在职研微厅

默汝无言

2019年在职研究生教育取消?不知道这些可能会对你“不利”

再过半个多月就要步入2019年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要进入一个新的征程了,包括在职研究生教育。有些人通过某些渠道,听说到2019年在职研究生教育会取消,从而想报考的人变得犹豫不决。那么,到底会不会取消呢?这就带你一探究竟。在职研究生教育取消?一、在职研是否取消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说明要取消在职研究生教育,也就是说,在2019年在职研究生教育还是会存在,想报考的人可以放心报考。在职研究生教育不仅不会取消,关于它的各类信息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无论是报考的形式、招生的时间等方面,还是和之前的规定是一样的。二、形式报名要注意在职研究生教育在2019年进行招生的形式还是那四种: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高级研修班和中外合作办学,但是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需要特别注意一下。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的培养方式和全日制考研一样,也就是说,2019年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在今年(2018年)就已经结束了。如果在2019年10月进行报名,那么报考的将是2020年度的,这一点大家要有所了解。三、招生时间要记牢虽然2019年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已经结束,但是到了2019年,还有其他形式可以选择,另外那三种形式的招生报名就是当年的。1、同等学力申硕对在职研究生教育有过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同等学力申硕是该教育形式的主要报考方式,受关注程度可以说是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伯仲之间。同等学力免试入学的特点注定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在2019年招生的时间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还是分为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这是前期学习的招生,不要和申请硕士学位的报名混为一谈。2、高级研修&中外合办关于高级研修班和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同属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四大招生形式,但是受关注程度和那两种相比就要差上许多了。这两种形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固定的招生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招生的时候会事先规定好招生名额,然后大家就可以进行报名了,什么时候名额满员了,那么本次招生也就结束了。所以,想报考这两种形式,是越早越好的。四、总结到2019年在职研究生还在正常招生,想报考的人员在深思熟虑之后就可以放心报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读研进修,使自己的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让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个好的助力。

哭丧女

中科院取消一名教授的博士学位,原因不详,令人倍感意外!

由于翟天临事件在学术界掀起的轩然大波,引发了很多学术机构对于往届毕业生的调查,这其中难免发现一些毕业生的学位取得的不合格,当学术机构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不合格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还是非常的严苛的。这不最近中科院就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将一名在中科院任职的教授的博士学位取消了,而且这名教授还是博士后,结果现在自己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了。不过中科院对于这名教授的学位取消,并没有做出过多解释,只表明该教授博士学位不符合学位标准,这种解释引发了外界许多猜测。外界猜测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这名被取消了博士学位的教授本身在该学术领域目前所拥有的成就和地位非常高。这名被取消了博士学院的教授名叫祝卓宏,在取消博士学位之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后导师,除了在中国科学院任职之外,该人还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就职位来说,该人已经位居要职,在这种时候取消了博士学位还是比较意外的。除了上述任职之外,该人在心理学领域还有诸多的荣誉,比如是健康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也是诸多心理学会的委员以及理事等,可以说在心理学届,此人是任职颇多,荣誉颇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相当之高,在现如今忽然被取消了博士学位,业内业外都还是有点看不懂,而且中科院的这一通知以及后续媒体跟进求证的时候,都没有问出个具体的原因来,就让这名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更加的扑朔迷离。当然这名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也引发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讨论和猜测,一部分人猜测是因为他在读博的时候没有发小论文导致的。目前的博士学位的获得,除了要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和审核之外,还需要再就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小论文,这样才可以获得准予毕业的资格,据悉这名教授当时在读博期间是去支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了,所以当时他没有发表小论文,被中科院内部特批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不过这种说法也只是一个猜测,具体的原因中科院内部也没有明说,不过目前看来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站得住脚的,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代我国博士毕业必须要的一些要求的热议,在很多国家,博士毕业是没有这么多的要求的,只要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即可,但是在我国,博士生想要拿到博士学位,就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小论文,部分高校甚至还要求小论文必须在世界核心期刊上发表才作数,有很多博士因为这种超高的要求不能毕业。目前这名教授被取消了博士学位,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就是该教授的职业和岗位会不会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毕竟取消了博士学位的话,似乎继续当博士后导师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并且就目前的一系列任职会不会影响,也是非常有争议的,毕竟部分岗位确实还需要一定的学历要求才可以。另外一个就是这名教授被取消的学位,能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补救重新拿回来,如果只是小论文没有发表的话,能不能通过补发的方式,让自己的学位重新拿回来,这都是比较让外界关心的,当然对于外界而言,中科院如果能够公布具体的原因,让外界知晓具体取消的原因的话,是最好的结果,这样也会让很多人对于这一处理结果更加的认同。

简单人

重磅!33名博士被这所211大学退学,学位被剥夺,原因值得深思!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布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其中有33人“联系不到”,也就是说他们竟然因为“失联”,而被学校勒令退学。看到博士研究生被退学,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吃惊。要知道,博士研究生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情啊,并不是谁都有机会考上博士研究生的,但是他们考上之后,却又被退学,这在国内高等教育圈内真的并不多见。博士研究生在众人眼中都是佼佼者,那都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也基本上都是学霸级的人物;在众人眼中,那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代表。但是最后却被学校勒令退学,这种结局既让人感到意外,也刷新了很多人对“博士研究生”的认识。01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高等院校必须规范学位授予管理、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等。可以说,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开始瞄准高等教育,由此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让很多“无所事事”的在读大学生感受到了危机感。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环境,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之前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做到严肃性与灵活性并存,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就能成功获得相应的学位,这严重的削弱了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威性。为了改善当前高等教育的学术环境,规范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管理,国家教育部也印发了多个文件,比如:《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 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以上这些文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很多高校也确实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在规范大学生考试、学位授予管理、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成效。比如:近日哈工大两名学生因为作弊而被开除,其中一名已经与国内著名网络公司签订了年薪30万的合同,只因一次作弊,葬送了大好前程。我们注意到,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在该项政策规定出台后,各大高校都提高了认识,开始重新审视本校的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并开始提标准、升档次,确保在学术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管理上不再出现任何问题。02其实,在勒令博士研究生退学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已经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高校了。最近几年里,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做出过勒令在读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退学的决定了。仅仅进入2020年以来,我们就发现已经有多所高校发布了清退通知,而且这些清退通知中,涉及到数千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方面。通过梳理,我们注意到仅仅清退研究生的高校就已经达到了6所高校,而且这些高校均属于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一个信号,我国高校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授予管理标准提升,已经被提上了日程。1.四川大学多个二级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2.吉林大学要求1000余位超期研究生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必须完成答辩,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3.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10名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4.6月24日,宁夏大学同意自愿申请退学的17名研究生按退学处理;5.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拟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6.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定,将对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将分类处理他们的学籍。从以上6所高校,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实行退学处理,这种决定在之前的高等教育中很少出现,甚至可以说只要你达到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准入门槛,那么在未来的毕业上,基本是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的,这也成了之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潜规则”,而且在本专科阶段的高等教育方面,“严进宽出”的规定一直被适用。在“严进宽出”的大背景下,频繁出现高校清退在读研究生的事情,这势必会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必然会引起其他在读研究生对学业的重视程度。03在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中,我们关注到教育部门及各大高校不仅仅在研究生的管理上,实行高压态势,在本科,专科阶段的学生,也开始了严格规范管理的标准提升和措施改革。以前我们总会听到高中老师劝道:现在大家一定要拼尽全力,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只要进入大学,就可以想玩儿就玩儿,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但是从今天高等教育的时间看来,似乎想要过上“养老”式大学生活,这真的是太难了!回想笔者当年的大学生活,确实很平淡,而且也很悠闲,虽然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大,但是在期末考试中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毕竟有老师给予的“期末考试法宝”——划重点!有了这些重点,进行着重准备,还愁考试不及格?当然,笔者只是介绍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情况,人家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学生非常努力,据说像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的学生,他们的作息时间紧张度和学习努力程度甚至都超过了高中阶段。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近几年各大高校在普通本科、专科大学生管理上的“最严”措施:1.川北医学院今年有83名学生,由于学业成绩没有过关未能正常毕业,这在学院67年办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2.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将学分不达标18名大学生,从本科转专科;3.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4.2018年云南大学有220名学生因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6名学生被要求退学,占当年该校毕业生的5.34%;5.自2017年,广州大学决定取消毕业“清考”制度,直接给重考还不过的大学生堵死了毕业之路,并且对作弊“零容忍”。梳理最近几年高校严肃处理在校大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的,竟然多达数百所高校,这也足以看出我国以前“宽松”的高校学习环境正在被打破,史上“最严”的高校管理正在“来的路上”!04对于国内高校对于部分大学生的处理上,也有人颇有微词,认为高校对他们的处理太严厉,没有必要过于斤斤计较,因为考试作弊,就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除,这对一个大学生太不负责任,这是直接把一团即将燃烧的“青春之火”熄灭!笔者并不认同以上的意见,同情归同情,但学术归学术、规定是规定,既然我们设立了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规则,就应该去遵守。其实,国内的学术环境一直备受诟病,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严进宽出”的高校规则,与国外完全相反,国外教育水平先进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考大学简单,但是想要顺利毕业,不认真学习,努力搞科研,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以美国为例,相关统计显示,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为60%,超过1000所本科院校的毕业率不到50%,有些甚至只有25%。这样的本科毕业率,可能与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与其自身严格管理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大学生毕业标准的把握上。同时国外对于学术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上也是相当严格,没有真才实学,想要拿到相应的学位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对于学生违纪违规的处理也是相当严格,这也印证了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大学培养机制。以英国为例,各高校根据不同情况,会对有抄袭剽窃行为的学生施以不同处罚。只要在学术论文上涉及抄袭剽窃的违规行为(不管多么轻微)都要记录在案,而且还会影响求职和职业生涯。各高校普遍对抄袭剽窃情节严重者(如有多次抄袭剽窃行为者)施以重罚,包括不授予学位甚至开除等。05看到各大高校在学术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上越来越严,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上标准越来越高,笔者真心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正在昂首阔步地向着国际领先水平开进!对于勒令研究生退学,严格管理本科、专科生的事情上,笔者主要谈几点看法:第一,坚决支持他们的决定,净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这些高校对不符合培养规定的研究生做出退学的处理决定,是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是正确的决定。勒令在读博士研究生退学,这绝对不是随便、简单做出的决定,而是体现了这些高校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心。第二,规范高等教育培养秩序,体现了教育公平。我们发现西安电子科技马大学的33名勒令退学博士研究生,竟然因为失联,这也看出他们自己也有主动放弃的想法。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能从中读懂,现在的博士学位必须拥有真才实学才行,否则也只能选择放弃博士学位。同时,严格本科、专科生的管理,严肃校风校纪的执行,使得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了不想违规、不敢违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环境正在形成。第三,提高学历和学位水平固然好,但要量力而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开始掀起了高层次教育的高潮,很多人开始向着读研究生的目标奋进,从专科到本科,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从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这种追求高学历,提升学术养的做法本身没有不妥,但是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人追求高学历,只是在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影响下开始的,在这种心理下做学问、追学术,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数千名被退学的博士研究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何谓中德

在职博士的经验与教训:这5个考博要点越早知道越好!

作为大龄在职博士的过来人,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考博和读博期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用。考博动机:本人硕士毕业在研究所工作了8年,确实看不到希望。所以计划考博,联系浙大长期跟我们单位合作的老师,于2013年和2014年两次考浙大,都死在英语上了。2014年10月份,才折回来考我硕导的博士,英语刚好压着线,其他倒还好。关于读博:本人2015年3月底入学的在职春博,到2019年12月初顺利通过正式答辩,总共4年8个月。其实,如果不是工作比较多,毕业时间应该还可以提前一点。在职读博的要点01、选导师导师人品要好。比如我导师,从来不拿项目和论文卡学生不让毕业,只要满足院里要求就可以毕业。他只让硕士干项目,博士就只做研究写论文毕业,从来不需要干项目。如果跟着人品不好的导师,毕业遥遥无期,关键是心累。联系好导师,一定要去面谈,一定要跟师兄,师姐们详细聊,请他们吃个饭,喝个酒,没什么消息打探不到的。最关键要了解原来的师兄师姐们能否按时毕业。如果在校的都延期毕业,那等待我们在职博士的结局基本上不会比这更好。02、课题问题自己单位最好有相关的课题来支撑你的博士论文,要不就由你导师提供,否则毕业太难了。前几天,我在院里见到了一个2010级的在职博士,刚通过预答辩。我因为在单位做博士论文,导师也跟我不是一个方向,所以他也指导不了,在单位也没人指导,读博其实也是比较困难的。我的运气比较好,2016年初从学校上完基础课回到单位,刚好碰到一个已交付两年的项目出现批量事故。这种擦屁股的事情没人敢接的,做好了那是你应该做的,做不好说明你没水平。我是硬着头皮给别人擦屁股,把工程当作研究来做,屁股擦完了,总结出来的论文也还过得去。03、学校问题现在985的名额基本上被直博的占领了,每年公开向外校招聘的名额很少,所以联系导师要早,动作要快,当然通过你的关系能联系上合适的导师那是最好。04、研究规划问题如果导师或者单位有课题,规划做好了,我认为3-4年之间是可以毕业的。我当时就是试验规划做得不好,现在来看,如果做得好,成果肯定多很多,浪费了很多资源,可惜了。一般情况,博一看文献,定方向。如果方向定得早,博一下学期开始做试验,博二开始投sci论文,总的三篇sci论文应该可以支持整个大论文了。所以博二,博三把sci论文搞定,博四就整大论文。05、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职博士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利用你的资源。工作了这么多年,你总有些资源和人脉,有些人或多或少会帮助你,或者你帮助过的人也会帮你,学会帮助别人,多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向别人请教,永远记住合作共赢的道理。在读博期间,我受到很多老师,以前合作单位的朋友们,甚至从未谋面的朋友的帮助,所以论文做起来相对就比较顺利。本文来自于小木虫(ID:emuchnet):瑾瑜兰珞,转载请注明出处。

辩说

取消全日制,扩招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要来了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中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2021考研的同学也就最剩下差不多150天的时间。时间越来越短,后面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各大高校公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的时间段,同学们要留意了。小编从近年来的招生信息中发现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那就是有很多高校在全日制招生和非全日制招生上做了调整。前两天还在讲非全日制招生就业遭受歧视,而近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扩招是暗示着非全研究生的“春天”来了吗?双双录取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正在考研的同学们,还是社会上的其它群体,大家关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知都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二者之间的社会接受程度天差地别,甚至社会上的一些负责企业招聘的Hr都不知道二和之间的区别。所以这里有必要对它们之间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区分,在相同的条件下,全日制研究生是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所以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方式的不同。但是由于名字的原因,导致很多人认为二者是完全相反的,这也是造成社会接受和认可程度差距很大的原因之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扩招2020年走到了半途,已经有很多高校在陆续公布2021年考研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了,因此同学们要及时地关注这些信息,避免自己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有了变动都不知道。同学们尤其要关注的是招生类型的变化,因为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在调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取消了全日制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南开大学在2020年也明确了应用心理只招收非应届生非全日制研究生;2018年四川大学全日制会计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并扩招为160人;中南财经政法2020年的会计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这里只列举了部分高校,除此之外还有中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等,都对非全日制招生做了扩招调整。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扩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要来了吗小编之前的文章了还在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处在一个付出努力相同、受教育成本较高、毕业之后就业还受歧视的尴尬境地。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招生了4年,处于目前的尴尬境地的原因也很容易分析,无非就是两点:一是认知不够;二是支持不够。那么近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例的上升,是否意味着这类研究生的“春天”要来了吗?毕竟非全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就业歧视,如果未来社会没有接受和吞吐非全研究生的态度和能力,那么现今的扩招就是错误的。就与受歧视各大高校在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肯定是有教育部门的战略支持的,所以这样的扩招决策应该不会是错误的。那么总结出来,未来的社会面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只不过这个向好的社会面不会一夜来临,这中间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改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会来临,但是要慢慢来临。在社会待遇这方面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简直是“一无是处”,即使是出于鼓励非全日制招生的发展,相关部门也会在未来做出一些利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就业支持总结教育部曾下发《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坚持同一教育质量标准,不仅如此,最后两类研究生也会获取具有相同法律地位和效力的学位学历证书。尽管以目前的培养现状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在教育质量上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在逐渐地减少,也没有人敢说全日制研究生一定比非全日制研究生强。但是二者之间的待遇和认可程度依然相差巨大,这肯定是不合理的,希望未来二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进一步缩小。统一为研究生你对两类研究生之间的区别了解多吗?你觉得缩小二者之间的社会认可差距,避免就业歧视问题合理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和点赞!受教育成本高,就业遭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