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医学类在职研究生被叫停?面对新形势其实另有玄机!共相

医学类在职研究生被叫停?面对新形势其实另有玄机!

医学类在职研究生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健康为目的,其实用性强。不同于传统的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实行半脱产,也就是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目前,在职研究生已经改成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列入国家统考,统一划线。目前,医学类在职研究生的热门专业方向主要包括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医院管理、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等相关专业。因为在职医学研究生具有不脱产等优势,所以深受不少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医学类在职研究生,不同院校开设的专业差异化很大,有口腔医学、运动医学、基础医学等课程,同学们可以选择根据专业报考学校。医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有很多,如同等学力、专业硕士、高级研修、中外合办等,有些甚至可以免试,形式不同学习时间自然也是不同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终所获得的证书是不同的,有些是双证,有些是单证,单证和双证的差异很大。其实,不少同学攻读在职研究生是为了获得高档人脉关系,在研修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还可以结交人脉关系。在职的都是从事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药监局、卫生局、防疫站等医学类公务员,这些都是宝贵的人脉关系。而且,学历现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利于升职、加薪及评职称,对于一些同学来说,评职称的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学历。那么,医学类在职研究生到底有没有被叫停呢?其实另有玄机!医学类在职研究生并没有叫停,目前依然存在。随着学历贬值,越来越多全日制的研究生进入行业,人才越来越多。相对来说,非全日制的招生名额比较少而已,并且有很多都是医院内部名额的招生,社会名额招生比较少,这样就给了大家一种“医学在职研究生取消了”的假象,实际上并没有取消。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假绅士

2018年在职研究生取消了?

最近有许多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都在问这个问题:请问在职研究生不是取消了吗?没有啊,报名都已经开始了。下面长春文华教育还是有必要把2018年在职研究生相关政策信息为大家解释一下。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有三种报考方式:五月同等学力申硕、10月联考和1月联考;但2016在那改革之后,还剩下两种报考方式:五月同等学力申硕,1月联考(12月联考),1月联考也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2018年在职研究生并未取消,只是取消了10月联考的报考方式,并入了1月联考而已。同时还有大家关心的国家政策,到目前为止也无较大的调整,大家安心备考就可以,有关于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升中。在职研究生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12月联考),是先考试后入学,整个的报考流程是和统招考研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12月底考试。报名官网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之一的同等学力申硕是先入学后考试,目前2018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的报名已经在3月5日开始,3月26日结束,期间想要报考的学员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报名。以上就是长春文华教育针对报考2018年在职研究生相关报考问题进行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

死而不祸

医学在职研究生听说被取消了?可靠吗?

听说医学在职研究生被取消了,这消息可靠吗?难道以后都不能考医学在职研究生了吗?小编要辟谣,医学在职研究生并没有被取消。想报名依然可以报名,而且是 “985”、“211”院校,只要大家确定好学校之后,就可以报名了。那么,怎么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呢?医学在职研究生可以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小编一步步的为大家解答。首先,大家报名的是研修班学习。研修班是必可少的环节,只要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就要先报名参加研修班学习,分为春、秋两季报名>>>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院校。学制为2年,上课相对比较灵活,周末班及网络班,但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网络授课方式。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后,学校会要求考生参加结业考试,由学校自己命题,通过考试、修满学分可获得结业证书。接下来,需要报名参加申硕考试。申硕考试要求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及以上。报名时间在每年3月份,登录“学位网”报名,考试在5月份。考试科目:外语和学科综合(2门),各科均为100分。分数线:60分/科只要通过顺利通过考试,再完成论文答辩,最终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综上,医学在职研究生仍可以报名,而且,现在正式秋季班招生的阶段,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

散戏

大学再现“清退”事件,11名医学博士被退学,严进严出真的来了!

6年前,侄子经历复读,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记得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就有人出主意了:你已经尽力了,但只要你肯努力,四年后还可以考研。所幸侄子很争气,四年后通过努力考上了北京科学院重庆的研究生。之所以说这件事,就是为了说明,大学录取怎样的学校不重要,只要你肯努力,还可以通过考研来给自己“镀金”。大学文凭,这个放在30年前,确实是可以光宗耀祖的。在特殊的大学生包分配年代,考上大学就等于“金饭碗”了。时间来到20年前,大学不包分配了,但大学文凭依然是可以很有分量的存在。虽然我没有考大学,但等到我那代人考大学上完大学后,大学生可以说是“烂大街”的存在了。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大学文凭这么廉价了,那么就考研吧!还真别说,这么一镀金下来,在一段时间里,那些硕士毕业博士毕业的人,也是香馍馍的。于是,考研的队伍那是一年比一年壮大,增长率都超过了20%。为什么考研?相信很多人的理由,都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就业。当然,考研难,考上博士那是更难!可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呢?毕竟比起毕业后的就业难,考研似乎比较容易得多了。然而,近日来南方医科大学再现“清退”事件,11名医学博士生被退学,严进严出真的来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考研本身就是给人一种好学上进的表现,然而太多人把它当作今后就业的跳板,甚至觉得自己能够考得上,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还觉得自己一旦有了硕士毕业证书,博士毕业证书,那就是妥妥的“金身”光临了。正是有这样思想的人太多,所以在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后,就觉得万事大吉,觉得“躺着等拿毕业证书”!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躺赢”的研究生。这样的情况,不但给大学抹黑,更是带来不好的风气,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类人群越来越多,难道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吗?所以,大学再现大规模清退事件,严进严出必须要施行起来。当然南方医科大学这个事件也不是唯一,关于这样的类似事件,近年来也是吵得沸沸扬扬。从广州大学到合肥工业大学,从西南交大到大连理工,从吉林农大到东北师范,从东华理工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从这些清退名单中,有不少名校,甚至清退的名额从本科生、研究生、甚至还有博士生。而他们之所以被清退的理由:在学校规定的最常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作为学生,按照要求在有效的年限内,完成学业,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没想到最后竟然变成了被退学的理由,真乃学生的“耻辱”。一开始出现这样的清退事件时,很多人都是吃瓜群众,都觉得不过是为了安抚某些声音,然而这样的事件一再而三的出现时,在大学教育上我们是否要反思了么?这次对于南方医科大学清退医学博士事件,网上是一片叫好声的。毕竟这样的“人才”,即使真的拿到了博士毕业文凭,也未必能有多大的贡献。之所以必须要这样严进严出,除了严格教育资源的浪费,更多的是给别人机会。就拿今年四川大学研究生复试的人:6650人来说。这个数字乍一看不多,但你要明白,一所高校的人数也不过两三千人,再来对比这个6000人,还觉得少吗?而这个数据的背后,是那些被清退的研究生,他们是躺在6000多人的位置上睡觉。一旦了解到这个情况,不知道他们是否还睡得着么?当然,网上还有人说,这样的批量清退,正是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上。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对考研,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故作姿态的去霸占名额。既然你对考研这么“随心所欲”,那对不起了,请你让道,让有能力的人上。这样的严进严出,不但让那些来混文凭的人警醒,还能让更多人正视考研考博士的目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譬称

在职博士该不该取消?听听导师的看法

近几年博士群体越来越壮大,每年读博的人数直线上升。大部分博士都属于脱产博士,即培养方式是全日制,完全在学校或者科研单位学习。但也有非全日制博士,那就是在职博士,即边工作边读博。由于现在国家对博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博士毕业所达到的条件也逐渐提高,博士毕业难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在职博士毕业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其他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取消在职博士这种培养方式。在职博士的培养方式注定了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少于脱产博士,因此,在相同时间内在职博士很难达到脱产博士的水平,包括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为了毕业,大部分在职博士都会选择延期,少则1~2年,多则延期到博士最长年限。再加之现在对博士毕业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得在职博士的毕业之路更加艰难。塔主有位师兄是在职博士,一直延期到第6年博士的最长年限,学校要求他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但由于他之前一直忙于工作,虽然论文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但科研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迫,论文的写作太过于粗糙,漏洞百出。最后论文盲审没有通过,只拿到了博士毕业证,没有拿到学位证,实在令人遗憾。像塔主的师兄这样的在职博士不在少数,他们既想要获得博士学位,但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达不到博士的要求,所以往往耽误了时间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类在职博士的读博之路就略显尴尬。折腾到最后博士学位没有拿到,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大部分在职博士还是可以毕业,拿到学位,为自己的职称晋升等增加筹码。一般在职博士可以顺利毕业的取决于很多因素:自身的努力、工作单位的支持、博士期间导师的指导、博士同门的帮助 、好运气等。这一类的在职博士目标比较明确,一定要拿到博士学位,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塔主认识一位老师硕士学历,读在职博士时已经35岁,为了晋升副研,找了一所大学虽然挂名读博,但实际还是在工作单位的实验基地做研究,最终4年时间顺利毕业,评为副研,拿到了2个国家级项目,可谓大丰收。读博之路本身充满艰难险阻,尤其是在职博士,面临着工作、读博的双重压力。那么如此尴尬的培养方式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职博士未来可能会取消。博士不同于硕士,博士人才应该掌握的不仅是科研能力,更是透过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思考、专业、表达等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些需要在学校中通过各种科研活动、实验等进行锻炼。而边工作边学习的这种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博士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职博士的科研产出、回报率等太低。虽然在职博士不需要考虑毕业后的就业率,但学校对其的培养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并不亚于脱产博士。可是大部分在职博士并没有好的科研产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总之,在职博士相对于脱产博士在科研能力的锻炼、科研成果的产出、毕业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都较低,对于在职博士本身可能也是比较煎熬的,因此,在职博士的取消是大势所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虞白

重磅!33名博士被这所211大学退学,学位被剥夺,原因值得深思!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布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其中有33人“联系不到”,也就是说他们竟然因为“失联”,而被学校勒令退学。看到博士研究生被退学,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吃惊。要知道,博士研究生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情啊,并不是谁都有机会考上博士研究生的,但是他们考上之后,却又被退学,这在国内高等教育圈内真的并不多见。博士研究生在众人眼中都是佼佼者,那都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也基本上都是学霸级的人物;在众人眼中,那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代表。但是最后却被学校勒令退学,这种结局既让人感到意外,也刷新了很多人对“博士研究生”的认识。01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高等院校必须规范学位授予管理、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等。可以说,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开始瞄准高等教育,由此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让很多“无所事事”的在读大学生感受到了危机感。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环境,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之前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做到严肃性与灵活性并存,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就能成功获得相应的学位,这严重的削弱了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威性。为了改善当前高等教育的学术环境,规范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管理,国家教育部也印发了多个文件,比如:《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 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以上这些文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很多高校也确实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在规范大学生考试、学位授予管理、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成效。比如:近日哈工大两名学生因为作弊而被开除,其中一名已经与国内著名网络公司签订了年薪30万的合同,只因一次作弊,葬送了大好前程。我们注意到,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在该项政策规定出台后,各大高校都提高了认识,开始重新审视本校的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并开始提标准、升档次,确保在学术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管理上不再出现任何问题。02其实,在勒令博士研究生退学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已经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高校了。最近几年里,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做出过勒令在读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退学的决定了。仅仅进入2020年以来,我们就发现已经有多所高校发布了清退通知,而且这些清退通知中,涉及到数千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方面。通过梳理,我们注意到仅仅清退研究生的高校就已经达到了6所高校,而且这些高校均属于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一个信号,我国高校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授予管理标准提升,已经被提上了日程。1.四川大学多个二级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2.吉林大学要求1000余位超期研究生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必须完成答辩,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3.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10名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4.6月24日,宁夏大学同意自愿申请退学的17名研究生按退学处理;5.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拟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6.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定,将对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将分类处理他们的学籍。从以上6所高校,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实行退学处理,这种决定在之前的高等教育中很少出现,甚至可以说只要你达到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准入门槛,那么在未来的毕业上,基本是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的,这也成了之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潜规则”,而且在本专科阶段的高等教育方面,“严进宽出”的规定一直被适用。在“严进宽出”的大背景下,频繁出现高校清退在读研究生的事情,这势必会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必然会引起其他在读研究生对学业的重视程度。03在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中,我们关注到教育部门及各大高校不仅仅在研究生的管理上,实行高压态势,在本科,专科阶段的学生,也开始了严格规范管理的标准提升和措施改革。以前我们总会听到高中老师劝道:现在大家一定要拼尽全力,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只要进入大学,就可以想玩儿就玩儿,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但是从今天高等教育的时间看来,似乎想要过上“养老”式大学生活,这真的是太难了!回想笔者当年的大学生活,确实很平淡,而且也很悠闲,虽然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大,但是在期末考试中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毕竟有老师给予的“期末考试法宝”——划重点!有了这些重点,进行着重准备,还愁考试不及格?当然,笔者只是介绍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情况,人家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学生非常努力,据说像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的学生,他们的作息时间紧张度和学习努力程度甚至都超过了高中阶段。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近几年各大高校在普通本科、专科大学生管理上的“最严”措施:1.川北医学院今年有83名学生,由于学业成绩没有过关未能正常毕业,这在学院67年办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2.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将学分不达标18名大学生,从本科转专科;3.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4.2018年云南大学有220名学生因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6名学生被要求退学,占当年该校毕业生的5.34%;5.自2017年,广州大学决定取消毕业“清考”制度,直接给重考还不过的大学生堵死了毕业之路,并且对作弊“零容忍”。梳理最近几年高校严肃处理在校大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的,竟然多达数百所高校,这也足以看出我国以前“宽松”的高校学习环境正在被打破,史上“最严”的高校管理正在“来的路上”!04对于国内高校对于部分大学生的处理上,也有人颇有微词,认为高校对他们的处理太严厉,没有必要过于斤斤计较,因为考试作弊,就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除,这对一个大学生太不负责任,这是直接把一团即将燃烧的“青春之火”熄灭!笔者并不认同以上的意见,同情归同情,但学术归学术、规定是规定,既然我们设立了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规则,就应该去遵守。其实,国内的学术环境一直备受诟病,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严进宽出”的高校规则,与国外完全相反,国外教育水平先进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考大学简单,但是想要顺利毕业,不认真学习,努力搞科研,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以美国为例,相关统计显示,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为60%,超过1000所本科院校的毕业率不到50%,有些甚至只有25%。这样的本科毕业率,可能与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与其自身严格管理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大学生毕业标准的把握上。同时国外对于学术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上也是相当严格,没有真才实学,想要拿到相应的学位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对于学生违纪违规的处理也是相当严格,这也印证了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大学培养机制。以英国为例,各高校根据不同情况,会对有抄袭剽窃行为的学生施以不同处罚。只要在学术论文上涉及抄袭剽窃的违规行为(不管多么轻微)都要记录在案,而且还会影响求职和职业生涯。各高校普遍对抄袭剽窃情节严重者(如有多次抄袭剽窃行为者)施以重罚,包括不授予学位甚至开除等。05看到各大高校在学术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上越来越严,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上标准越来越高,笔者真心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正在昂首阔步地向着国际领先水平开进!对于勒令研究生退学,严格管理本科、专科生的事情上,笔者主要谈几点看法:第一,坚决支持他们的决定,净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这些高校对不符合培养规定的研究生做出退学的处理决定,是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是正确的决定。勒令在读博士研究生退学,这绝对不是随便、简单做出的决定,而是体现了这些高校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心。第二,规范高等教育培养秩序,体现了教育公平。我们发现西安电子科技马大学的33名勒令退学博士研究生,竟然因为失联,这也看出他们自己也有主动放弃的想法。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能从中读懂,现在的博士学位必须拥有真才实学才行,否则也只能选择放弃博士学位。同时,严格本科、专科生的管理,严肃校风校纪的执行,使得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了不想违规、不敢违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环境正在形成。第三,提高学历和学位水平固然好,但要量力而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开始掀起了高层次教育的高潮,很多人开始向着读研究生的目标奋进,从专科到本科,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从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这种追求高学历,提升学术养的做法本身没有不妥,但是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人追求高学历,只是在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影响下开始的,在这种心理下做学问、追学术,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数千名被退学的博士研究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黄衣

继美女博士乔丽娅被退学后,中国高校接连出手!这次是16名医学生

考上大学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去考研读博了,这一道道的门槛下来,会让很多学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国高校的众多学科当中,公认最不好学的除了法律之外就是医学了,有的医学生把自己读完的教科书摞起来,竟然比自己的个头还要高。“一入医学深似海,从此休息是路人!”这句话可不仅是说说而已,就拿胡侃教育来说,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了6年,早就开始养家糊口了,可当年报了临床医学的两个同学至今还在博士的路上苦苦煎熬。一、11名医学博士被退学很多学医的学生在学校里战战兢兢,很小心地应付着每一科考试,哪怕是到了实习的阶段,也不敢疏忽大意,生怕一个错误便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近日,一所中国著名医科大学发布了一项公告,一经发出便引起了网友们的议论纷纷。原来这所医科大学一次性对16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学生在7天公示期间未提出异议将被注销宝贵的学籍。这所大学便是南方医科大学,拟被退学的学生当中有11名是博士研究生,其他5名是硕士研究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才让他们面临退学处境呢?南方医科大学在公示中给出了答案,依据的是校方相关管理实施细则当中的第37条,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节选),学校可予以退学处理:1、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2、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3、未经批准连续2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4、因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未经批准滞留不归的……二、中国高校释放从严信号好不容易才考上的硕博研究生,大家怎么会无故不参加教学活动呢?所以最大的可能性便是第一条规定:未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1次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南方医科大学就曾“处理”过一批学生,那一次有整整28名在校研究生被给予退学处理。与这次的模棱两可不同,那次南方医科大学曾明确指出:这些学生之所以会被学校退学,是因为他们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习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学医真的很难,学临床医学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两个通知出来后,不少医学生纷纷在评论区吐槽:我们太难了!其实这并不是中国高校的第一次出手,2019年12月,因参加《非诚勿扰》在中国走红的乌克兰美女博士乔丽娅就被湖北大学给“清退”了,理由是乔丽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博士论文,一时间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被网友们纷纷点赞。对于高校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是理所应当的,每年想要进大学学习的学生有很多,可是碍于学校的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很多人都无法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一些已经考进大学的人,却不知道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上极为松散,白白占用了其他人的教学资源。如《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2013年保送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直博,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参加各种诗词比赛中,现在已经过去了7年仍未从北大毕业!三、考上大学并不是放松的开始所以说这次南方医科大学的“出手”可以很好的给那些拿到大学入场券的同学敲一个警钟,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你还是得努力学习,只有顺利毕业才能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句号。除了南方医科大学外,进入2020年以来,中国已有多所高校释放了相关信号:6月18日,985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对两名未在规定期限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期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7月10日,211北京交通大学对59名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生作出学籍处理决定……在高三的时候,老师跟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熬一熬,高考过后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大学依然是学习的殿堂,竞争一点都不会比高中差!如果你不能发愤图强,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很可能会空耗青春却拿不到毕业证。最后,胡侃教育附上南方医科大学对学生给予退学处理的九条规定,供大家参考。继美女博士乔丽娅被退学后,中国高校接连出手,这次是南方医科大学16名医学生,你支持高校的做法吗?欢迎评论。

唯不饮酒

对于医学教育改革,教育部一一回复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2月1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多条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关建议的答复。健康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建议中,许多是全国人大代表对于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教育部答复中表示,商国家卫生健康委,一一予以了回应!资料图片。东莞东华医院供图关于鼓励综合性大学增设医学类专业答复: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增设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130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为适应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增设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2016年以来,先后批准电子科技大学、华侨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南昌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9所综合性大学增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批准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2所综合性大学增设预防医学专业,进一步扩大了优质医学人才供给。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对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的指导,推动综合性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关于改革医学相关专业和学位设置答复:支持试点“医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双学位项目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74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提出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要求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支持有关高校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同时,教育部还支持培养单位试点“医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双学位项目,鼓励全日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医科研究生兼修MPH,培养医防结合复合型人才。关于强化重症医学毕业后培训答复:鼓励并支持医学院校开设重症医学相关课程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74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答复表示,目前,全国共设置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点141个,高校均可根据自身发展和需要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重症医学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重症医学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培训细则(2020试行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认证标准(2020试行版)》等相关技术标准,指导各省份遴选重症医学住院医师专业基地,加强重症医学人才培养。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并支持医学院校开设重症医学相关课程,积极引导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加强重症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时,教育部将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担重症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附属医院建立重症医学培训中心,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培养平战结合的防疫-医疗复合型人才。关于打通院校教育和住院医生培训答复:正在组织开展“5+3+X”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74号建议的答复》,答复表示,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2014年,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明确提出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从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2015年,教育部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含中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确定了“5+3”(5年临床医学本科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经过3年研究生教育的合格毕业生授予硕士专业学位,对经过3年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可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和探索,在充分借鉴国际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答复中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深入推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贯通和衔接。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组织开展“5+3+X”(X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采取“5+3+X”的模式培养医学领域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关于缩短本科医学生学制时间答复:目前本科生培养方案既重点强化了本科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充分考虑了本科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39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2017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系统谋划未来一个时期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对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建立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临床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详细要求,明确提出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标准》还明确提出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必须安排不少于48周的毕业实习,同时还着重强调了医学院校教育计划必须考虑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使毕业生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形成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既重点强化了本科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充分考虑了本科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对于保障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不断加强医学专业内涵建设,开展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构建医学专业全覆盖的医学教育认证体系,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对院校开展“5+3”医学人才培养的指导、督察和质量评价工作。关于延长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时间答复:要促进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39号建议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促进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自2015年起新招收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同时,2015年《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明确要求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应用科研能力培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统筹优化临床培养培训内容和时间,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和分析运用能力培养等。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不断完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强化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应用科研能力培养,提升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杨小明整理

年齿长矣

博士点还能让?济南大学痛失临床医学博士点,山一医发展迅猛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一直稳坐山东医学领域的第一把交椅,是山东医学领域的担当。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山大齐鲁医学院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山东人民的预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博士点迁移山东为了培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各种优质资源都被划分到一医大名下。这一次又是一个重磅资源,重磅到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还以为是愚人节笑话。实际上不是愚人节的笑话,根据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公布的新文件显示,将原属于济南大学的临床医学博士授予点,以及下属的硕士授予点,全部移交给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行使!并且详细说明了泰山医学院的学位授予安排。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继承了太多的地位和资源,在山东省政府的资源加持之下,短短时间就完成了学校骨架的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由泰山医学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合并而成,建立之初就拿下了山东省立医院作为附属医院,并且又拿下了多所附属医院,自此山一医发展前途极为光明,道路都已经被铺垫好了。济南大学很惨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又或者有什么样的考虑,济南大学失去了自己的临床医学博士点和硕士点,这对学校的实力都是一个大大的削弱。济南大学长期坚持的综合类大学之路,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医学院对一所综合类大学来说,重要性超过任何一个学院,医学在论文、学科建设上非常容易出成绩,有医学院985大学发展的都不错,没有医学院的985大学拼命也要搞来医学院,比如我们熟悉的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不过医学的建设非常消耗资源,不是大学本身能搞定的,一般建设医学院有两个途径:一是合并本来医科大学,例如华科、山大、中南、川大等,二是与强势医院合作,共同建设一所医学院。济南大学本身发展得不错,不知道为医学花费了多少精力,综合类大学之路坚持下去,未来还是很可观的,现在受此挫折,真的很难弥补。不过山东省立医院,应该是最后的优质医疗资源了,划拨给山一医之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就没有了更好的资源。对考生们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可以作为重点志愿对象,分数合适很值得填报。

起辞而行

近8成博士被迫延毕:陷入争议的湘雅医学院八年制

博士生毕业,学校要求发表一作 SCI 论文,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该要求却让湘雅医学院八年制的学生对学校管理顿生质疑和不满。事情要追溯到 2017 年 12 月。湘雅医学院临时出通知,要求 2010 级,2011 级赴外交流学生及 2012 级全体学生发表一作 SCI 论文后才能毕业,这让 10、11、12 级的学生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10 级、11 级、12 级分别进入第 8、7、6 学年,突然增设的毕业要求让许多没有准备的学生不得不延毕。图片来源:知乎2020 年本该是湘雅 2012 级学生的毕业季,面临「一作 SCI」政策的全面放开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12 级学生按期毕业率不足 25%(扣除出国交流自动延毕的学生),湘雅八年制 2020 年线上盲审的 C 和 D(D 是完全不合格不能答辩)的人数打破全国八年制历史记录。图片来源:知乎这一局面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质疑,有人赞同,有人感慨......导致此现象的原因首先,不得不提学校管理上的混乱。学校更新毕业政策,学生已临近毕业,突然告诉学生要发文章,让本无准备毕业的学生手足无措,如何应对。SCI 论文的发表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对于生物和医学专业的人来说,即使科研顺利,一篇 SCI 从开始设计实验、投稿、修改、补实验到最后接收,也至少需要 2-3 年,而接到此通知要求的 10 级学生已是第 8 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贸然一刀切的规定实不可取。并且对于一作 SCI 文章的要求也没有清晰的定义。不同类型(review、meta、article、letter)的文章哪些满足毕业要求,教务工作者和领导意见不一,共一作、共通讯、第一通讯单位要求等也在不断变更,这些细节问题都没有明文规定,让亟待毕业的学生常常一头雾水,自己是否符合毕业要求还要多方求证才能确定。此外,湘雅八年制时间紧迫,临床科研难以兼顾。八年制培训过程大致为:大一大二学习相关课程;大三大四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大五大六临床课程和科室轮转;大七部分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部分在校内找好导师开始科研项目,这两年科研时间还要兼顾毕业论文的写作、SCI 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毕业前的招聘面试,临床学习等等。短短 2 年的科研生涯与 5+3+3(4)博士相比,工作量当然不太够,科研水平也会层次不齐,时间紧迫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对标 MD 的培养路径以 PhD 标准进行论文盲审,盲审结果自然也不理想。多方原因累加的结果就是延毕的学生压力重重。不仅面临实验、文章、毕业的压力,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工作找早了如果论文没有接收不能及时到签约单位报道,造成毁约影响学校信誉,处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不提早找工作,好工作往往没着落。湘雅临床八年制医学生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八年制培养模式存在各种利弊,这只是当下混乱的医学培养制度的一个缩影。陷入泥淖的医学培养模式1. 医学培养模式过于繁多医学培养模式包括:3 年制(专科)、5 年制(本科)、7 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 5+3 一体化、临床医学 8 年制(本博连读)、4+4 学制等等。但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做到尽善尽美:5 年制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但考研压力较大;临床 5+3 一体化免去考研时间,更多精力可放在临床,毕业时四证合一(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执医证),工作比较稳定,偏重临床,科研上却没有优势;8 年制缩短了学制,但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4+4 学制模式还处于探索结果,并不完善。2. 受认可程度参差不齐医学培养制度在乱局中积弊已久,模式培养不一,受认可程度不一,最后常常被贴上「科研科研不行,临床临床不行」的标签。医学生意气风发迎来毕业季,私以为即将迈向人生巅峰,却发现规培、专培豪华二连在前路等待着。医生的培养周期普遍较长,本科 5 年,硕士 3 年,博士 3-4 年,规培 3 年,专培 3 年,而在此期间各种资格证需要考试,本来繁忙的医务工作,还要抽出时间复习准备各种类型的考试,搞科研发论文。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却时常面临各种批判和质疑,专业型学生被质疑科研能力不行,学术型学生被质疑临床能力不行。3. 职业发展困难重重每一个怀揣着医学梦想的有志青年毕业后,迈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会顿然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医生职业前期投入极大,门槛较高,投入产出比极低,起步薪酬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执业环境风险高,没太多的时间顾及家庭等。要想升职加薪,不仅要临床做得好,还要科研能力强,看得了病人,发得了文章,才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基本素养。图片来源:丁香园许多临床医生迫于晋升压力都要继续搞科研,发论文,丁香园曾关于临床和科研话题做了一个小调研,发现七成以上的医生和医学生更喜欢给病人看病,八成以上的医生做科研是为了晋升,极少数是因为兴趣。医学培养模式的破局方向在哪里?一位好医生,临床和科研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而现实中,二者更像一对矛盾对立的关系而存在。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不擅长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而科研成就较多的高头衔医师却临床水平不足,在我国特有国情和培训考核制度下,导致临床与科研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良性的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或许是未来的方向。今年 2 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旨在破除论文「SCI 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推动高等院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破除「SCI 至上」,「唯论文」并不是否定 SCI 和发论文,而是建立更加科学、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样,针对混乱的医学培养体系,葛均波院士给出自己的建议去规范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医学教育同质化:对于临床型人才 5+3 培养后就授予医学博士,成为好的临床医生和接下来的专科医生;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 5 年医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议把硕士 / 博士打通(学制 4 年,这样为学生节省 1—2 年时间,而且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潜心研究),潜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果临床型博士希望进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毕业后具备双学位(MD, PhD);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为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也可以参加 3 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成为双博士(PhD, MD)。医学培养模式的真正破局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尝试,不过作为立身当下的个人,则不应把临床和科研放在简单的对立关系中。医学研究日新月异,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实时阅读专业相关文献,临床技术和思维不断更新,让科研立足于临床数据,对疾病或者医学技术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科研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不可独立存在的,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行的破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