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公务员考试对年龄有限制吗?不二

公务员考试对年龄有限制吗?

2020年公务员考试即将开始,我们在备考复习的同时也要对公务员的招录政策有所了解,比如公务员考试对年龄的要求这方面是有区别的。尤其在今年各类型考试都推迟的大环境下,很多考生备考时并不关注年龄问题,或许都不知道2020年上半年省考将是最后一次考试机会,而白白浪费了考试。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公务员考试对年龄有何限制?01了解周岁如何计算从出生起一年为一周岁。也就是说,如果A考生在1995年1月1日出生,那么过了2015年1月1日这一天满20周岁,即A考生年龄为20周岁。02年龄计算日期是什么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在公告中明确说明年龄区间,每个省份规定的年龄区间不同。一般区间的截止日期一般在报名的前一天或者当天,不过今年因疫情影响,具体情况暂时不能确定,需以公告为准。例如:2019年内蒙省考公告中规定: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3年3月19日至2001年3月19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经招录机关同意,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8年3月19日及以后出生)。03各地区年龄限制是否应用于该地区所有职位?不是所有职位的招考年龄限制都是一样,具体要以公告和职位表中的要求为准。一般有以下3种特殊年龄限制的情况:1. 学历要求。例如2019年湖南省考公告中规定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以上学位2019届毕业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2. 定向职位。例如2019年湖南省考公告中:定向招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社区)主任的职位,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3. 警察职位。例如2019年湖南省考公告中规定:人民警察职位,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下(1988年3月以后出生);特警职位,年龄在25周岁以下(1993年3月以后出生);医学类人民警察职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3年3月以后出生)。温馨提醒:2020全国考试延迟的特殊情况,各招录单位定会酌情考虑或会放宽年龄限制,具体如何处理要以官方发布的正式公告或情况说明为准。目前官方招录正在恢复考试,考生定要抓紧成功机会!

梦精记

如已经30多岁,请慎重选择考取一般院校的全日制研究生

“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这是张爱玲的一句经典语录。出名要趁早,成功也是如此。毕竟,年轻就是一种资本,可以尽情的去尝试,去拼搏,哪怕方向错了,失败了,吸取经验教训再重新来过就好。而对于已经30多岁的人来说,是否坚持考取一般院校的全日制研究生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首先是经济和时间问题。全日制研究生脱产学习三年,这三年无收入,只消费。哪怕是兼职打工,那么家里怎么办。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可能会出现尴尬的经济危机。哪怕是未婚单身,也要承受来自家人施加的压力,为什么不去工作结婚,反而去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够稳定,不够让人放心。其次是就业问题。三年毕业已经是临近35这个入职大关了。如果公务员笔试能力强,那么还可以趁着应届生的身份拼一次国考省考,成了皆大欢喜,不成的话,去一般的私企很难被接收。除非所学专业需求量大,或是实际能力出众。私企更愿意选择刚毕业或是有个一两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而不是一个将近35岁的硕士研究生。人生路漫漫,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主角,没有那么惊人的成就。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的人生路。毕竟,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心路历程是不易的,每一步都要选择好,要为自己爱的人和自己负责。

千夏

三十多岁想辞职考研?大龄考研人,这两个问题读研前须考虑好

又是一年考研出分数线的时间。今年的考研复试,因为疫情影响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复试分数线一出,依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成功的同学也陆续分享经验和喜悦,其中不乏大龄考生。有的网友也被励志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友情提示:鸡汤好喝,但喝多了易上火哦。笔者并不是反对大龄朋友考研,但建议在做出决定前,先理智权衡。牛人就不用说了,可以选择自定义配置。本文主要是面向各方面条件比较普通的大龄考研人。我们不时会在网上看到宿管阿姨、保安大叔成功考上研究生的新闻,还有的已经迈上新的人生旅程。故事确实很励志,笔者也非常赞赏他们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但首先,要注意的是幸存者偏差。成功者乐于被报道、乐于分享经验,但更多的失败者选择的是沉默。其次,考研是为什么?如果是家里吃喝不愁、没有负担,为了追求学术理想、刷个名校研究生光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等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有生存压力,研究生毕业后还得找工作,那读研之前就得仔细想清楚。一、考全日制研究生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家里怎么办。应届毕业生或者二十来岁刚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基本不用担忧这个问题,父母还比较年轻,一般来说不需要子女帮忙养老。如果考研成功,家里通常还能支援一些学费生活费。但年过三十,即使不用考虑父母养老的问题,也可能有家有口了。如果全日制读研,经济上是否能够承受?另一半是什么意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年人当然也可以追逐梦想,但生活不只是追逐梦想。学习当然永远不晚,可学习的同时,别忘了兼顾生活。虽然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但“种树”也要注意看一下时节哦。二、更关键的问题是毕业后工作怎么办。一般来说,读研毕业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找工作。如果在读研之前,已经有中层或以上职位,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或核心技术经验,找工作会比较顺利。但这类人一般不会全职读研,更多的是选择在职读,一边读着就一边有猎头联系了。辞职读研的比较多是基层员工。可能是对现状不够满意、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单纯的想逃避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同学不是不能考研,但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将未来描绘得太美好,自己都信了,等到毕业时可能会被现实再度打脸。大龄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年龄限制。公务员、公办教师等基本上年龄都限制在35岁左右,也就是说如果32岁才考研,那么毕业后想走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路线,就比较玄了。尤其是经历了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众多企业纷纷裁员或减薪,公务员等职位的优势更明显,将来考公务员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有人可能说:不去考公务员,去企业行了吧。大部分人读研都是为了更上一个台阶,如果读研后找的工作和读研前差不多,还会损失两三年薪水,要考虑自己能否接受这种情况。如果想找更好的工作,那么又回到上面说的,如果已经有一定管理经验,那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还是跟二十来岁的同学一块儿应聘基层职位,优势何在?对于基层岗位来说,年龄大不是优势,劣势却比较多,比如家里有孩子要照顾不一定能经常加班、直属上级可能是90后他/她会考虑年龄大的下属是否好管理、HR会考虑求职者年龄大了工作精力是否跟得上、是否值得培养……等等。如果有两个求职者,各方面条件差不多,应聘同一个基层职位,HR很可能选没有工作经验或工作经验比较少的那个应届毕业生。另外,说句实在话,如果三十来岁还是处于基层职位,可能自律力、情商等不是特别高。建议这些同学可以先试着考个行业内含金量高的证书,测试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有正确认识后,方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别一时被激励了,打鸡血要考研,但又坚持不下去。在职备考也是很辛苦的。很多考研人都会奔着名校去,尤其是本科学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会对名校学历抱有美好的期待。笔者这里摇一摇各位:快醒醒。名校硕士学历确实很好,但你要去大企业拿高薪,比如那些头部大厂,拎块板砖丢进去,砸到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名校生。你取得名校学历,只是有了和其他名校生一起竞争的机会,并不表示你以后就能躺赢了。大龄辞职去考研、读研,有点类似投资。不考研,在自己现在的工作中发展,相当于投资余额宝,虽然收益较少但是风险也小。辞职考研类似于炒股票,还是科创板那种,收益可能很高,也可能血本无归,风险大。年过三十岁并不是一定不能考研读研,但一定要考虑自己和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再做决定。或者采取中风险中收益的策略:在职读研。现在有非全日制在职双证研究生可以考,主要利用周末和晚上上课,虽然辛苦一些,但工作学习都不耽误。如果想在事业、学业上更进一步,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对年龄比较大的在职人士来说,还有个重点是工作履历不会中断,这对将来跳槽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总之,考不考研,全职读研或在职读研,各有各的优缺点,各位同学可以评估自己的学力水平、风险承受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本文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分享。

不文骚

为何不建议年龄大的人放弃工作考研?导师:这些事情你要懂!

现在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大龄考生,有很多毕业生在工作四五年后,突然想辞职选择读研提升自己。这种现象在当今很常见,几年后发现自己由于学历的限制,职位没有得到提升,然后辞职读全日制研究生。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对考研年龄没有了限制,但是在考研复试时大龄考生会被导师各种嫌弃,在同等水平条件下,会优先录取应届考生。为何大龄考生不受导师欢迎,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考生离开学校时间太长,知识遗忘,基础不扎实从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之后,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基本不会再拿起学校的课本理论知识,工作几年后,学校学习的一些基础知识已经遗忘了大半。如果这时候再回到校园,重新拿起课本,由于基础知识的遗忘,学习新的知识会变得更加困难。导师在课上讲解专业课的理论解释时,大龄考生接受能力较差,比较难带,并且年龄大的学生精力不如年轻人。因此,导师会比较排斥大龄考研学生。二、大龄考生事情较多,不能专注读研很多大龄考研学生选择放弃工作读研时,很多考生已经结婚,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孩,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没有很好的经济支撑,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是非常困难。部分大龄读研学生会一边兼职工作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一边跟着导师做科研,很难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实验室,有时导师需要帮忙时根本找不到人。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搞学术。因此,导师自然不会喜欢这样的大龄学生。三、导师很难管理有社会经验的大龄研究生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重回到学校读研,自己会有很多思想和看法,不再像那些没有踏入社会的单纯学生,导师需要他们干什么,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比较听话。大龄研究生功利心比较重,导师在把项目交给这些学生完成时,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尽快把项目做好或提前完成,而是想着能得到什么好处。导师还是喜欢听话、不需要任何回报的学生。如果你以前的工作岗位与现在读研的方向类似,做实验比较有经验,科研能力要比其他研究生要强,为人处世也不错,这种大龄研究生导师也是非常喜欢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大龄考生读研还是为了一纸学历。

委蛇

33岁考研还来得及吗?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抓紧时间!

从近几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来看,读研是很多人本科毕业后的优先选择之一,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本科含金量有所降低,而从就业市场来看,当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也水涨船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读研成了很多学生改变出身、提高学历的重要手段。在年龄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根据研招网对考研次数的统计,2018年55%的考研学生为应届毕业生,但观察号认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主流,30岁也好33岁也罢,在30-40岁这个年龄段仍然努力考研的人也一定不在少数,这个年龄段考研的人其目的更加明确,所以不要把年龄作为自己考研的限制条件,对于不同人来说,年龄往往是强者的动力,但却是弱者的借口。观察号在读书时,30岁左右读研读博的人也有不少,我们在鼓励而立之年的人仍需不断奋斗,提高自己的同时,还是要在读研前考虑好以下几方面问题,毕竟要考虑到工作和家庭等现实问题。1、 读研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段读研的人都有明确的需求,要么是在工作中发现需要提高专业能力,要么需要研究生学历来为自己以后的升职加薪奠定基础,因为30岁的人,正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并且在工作几年之后,会面临很多加薪升职的机会,而读研既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能为晋升增加砝码。但如果想以后从事科研,甚至再继续读博,观察号建议你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在国内以后想专门从事科研工作,比如进高校当老师,很多学校对于年龄都有明确的限制,况且以后再申请科研项目的时候,比如国自的青年基金,要求男性35及以下,女性40及以下,因此,一定要慎重选择。2、 读研的选择从研究生类型来说,一种是学术型即学硕,一种是专业型即专硕,学硕侧重基础理论研究,专硕侧重实践和应用,并且从专硕的39个类别中就能发现,都是社会需求相对较高的专业,并且从学制上来说一般专硕为2年,学硕为3年,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专硕更具性价比。从学习形式上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如果单位允许,观察号认为非全的学习形式更适合在职的人,当然,如果你认为读研后能够找到更高薪酬、更好福利的职位,全日制脱产学习对专业的发展更有好处。3、 先评估再选择在30岁左右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年纪,自己的所有的决策其实都应该是努力找到一个平衡,考虑现在并着眼未来。考研确实可以达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但是也绝非人人如此,不是想当然的事情。在此之前一定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先评估自己的现实情况,既包括现在的工作和家庭,也包括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试想,如果因为工作和家庭根本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任何计划都是徒劳的,所以不妨给自己一段时间来考察自己是否能够走上考研这条路。第二件事是根据自己目前的需求,比如工作中需要提升某方面的能力,详细的去了解你的目标学校及专业,评估未来的薪资水平和就业方向,这些如果能达到你的预期,那么就义无反顾的选择,否则,需要三思而后行。写在最后:任何时候想提升自己,年龄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不断向上、不断进取的心,聪明的人都会运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还需要做好风险评估,三人行,必有我师,多请教多学习,学无止境!您的关注与点赞,是观察号最大的收获和感动,也是观察号进步最大的动力!

达名

24岁,打算二战考研是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大部分人可能就是18岁上大学,在21-22岁的时候毕业,24岁的话要么是上学晚,要么是毕业之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24岁对于考研来说并不算晚,只是这个时候已经离开校园可能会有工作、家庭等压力。因此,要问清楚自己,我考研是为什么,同时考虑好家庭和自身处境的影响。从19年开始,每年的考研人数就在不断增加。考研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考研来说,它注定是一条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的路。他并不像高三,有老师有同学的陪伴,它更多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有人说考研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有一份好的收入,好的工作,有人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喜欢科研,喜欢在实验室,有人不服输,想一直向上,超越自己,不管是任何原因,都要清楚的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去考研的那个动机是什么?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只有自己的动机越强,目的越强,目标越明确,自己的动力才越大,才会在感觉题不会做、单词记不住、专业课背不牢,数学题没思路时,依然能够让自己很好的坚持下去。而只要家里支持,或者自己的经济收入可以支撑自己学习,那么24岁也没有任何影响。等确定好方向、目标后,需要再去考虑二战的问题。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来复盘自己过去的一年成功与失败,虽然一战失利,但是肯定是有收获的,是自己目标院校定的有问题,还是基础掌握不牢固,还是因为考研过程中做了许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其实当你从考场上出来的时候,你就已经大概知道自己的结果了,是好还是坏,把自己在那一刻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自己,英语,政治,专业课,数学都需要注意什么?在哪个地方做的不到位?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在二战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既然选择了走考研这条路,那么过去给自己挖的坑就一定要补好,该来的总要来,之前欠的学习债是要还的。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其实更多的是看,自己所报的这个专业以及自己考研的原因,还有自身经济水平。对于我来说我是想再次进入校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因为我喜欢我这个专业,所以我选择全日制,因为在学校呆的时间长,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但是,有些人已经工作了,没有大把的时间,花在读研这件事情上,只想要尽快拿到这个研究生文凭,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有些院校非全日制同学没有宿舍,但只要经济水平允许这个问题也不是问题。总之,想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读研是很不错的选择,所以24岁,二战完全没有问题。同样,把自己考研的动机思考清楚,年龄、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是否二战,其实自己内心一样是有答案的。悬崖边绽放的花,并不会轻易凋谢,一定要努力向上走!

人谋

大龄已婚青年选择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底会怎么样?

最近,有一群特殊的考研备考生咨询小编一个问题:“他们选择考研合适吗?”,之所以要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大龄,已婚”。在大多数的普通人眼里,考研的同学通常都是在校的大四学生,或者刚大学本科毕业没几年,并且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同学才有可能选择考研,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或者关注一些年龄比较大和已经结婚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去读研,更何况不是去读在职研究生,而是读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这些打算读研的身边个别人不理解,甚至还可能遭到家人的反对。那么,这些大龄已婚青年选择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底会怎么样?他们这样做合适吗?在当今这个社会,提倡全民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背景下,他们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是否有足以说服他人的理由呢?小编认为,大龄已婚青年选择读研,不管他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追求上进,求索真理和真知的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他们要通过认真的学习备考,钻研考研的各科知识,比如专业课,高数,英语,了解时事政治等,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些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值得点赞和肯定。另外,一些没有经历过考研复习备考的人,永远都不会懂考研复习当中的泪与汗。尤其是大龄已婚青年放弃自己大量的休息以及陪伴家人的时间用来学习充电,增长知识和才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和赞赏。或许他们通过读研改命不了命运,但一定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开拓眼界,提升个人的社会层次,增长他们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还有很多潜在的好处,这些都能促使他们自己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小编认为,大龄已婚青年如果能够创造出读研的机会,并且又能很好的权衡各方面的利益,比如,考取离家人近的高校就读研究生,在学业之余方便照顾家人;读研期间多从事一些校内或校外的兼职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读研期间,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争取拿到各类奖学金,更重要的是在学业上有进步,科研上有突破,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这样的话,大龄已婚青年打算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也许,在一般人眼里,他们选择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能浪费了两三年的时间,但为了自己将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曾经在考研、读研期间的辛苦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坏东西

医学在职研究生对报考者年龄有要求吗?

医学是在职研究生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但很多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在职人群都工作多年,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识,但又担心自己的年龄不符合报考要求,所以,想了解一下医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有年龄限制吗?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同等学力申硕方式: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1. 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本科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2. 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或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3. 申请人所申请的专业学位类别及领域应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科相对应。想要报考医学在职研究生,不知道自己的条件是否能报名?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专科毕业2年,本科、硕士、博士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注:个别院校有特定的要求,具体以院校招生简章为准。从报考条件来看,只是对证书、学历有要求,并未对考生的年龄有要求,任何年龄的人员都可以报考。不过为了避免报考人员年龄较大,出现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考试、答辩,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年龄最好不要超过45周岁。一般来说超过45岁的人群,在记忆力、身体反应能力、包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会处于一个下降的阶段,所以,建议报考者的年龄不要超过45周岁。

晚唱

教育部发话:招聘中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条件!

近期,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于是,#招聘中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条件#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公告一出,大家都沸腾了。不到一天时间,微博话题阅读次数高达5.2亿。为什么这个话题会引来如此大的关注呢?相信在此之前,有不少人都遇到过,找工作时因为自己是非全日制的学历直接被用人单位拒绝,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着实觉得憋屈。要说非全日制本科受就业歧视的话确实其实还可以理解,毕竟非全日制本科分为成考、网校、函授、自考等方非常多的方式,而很多三流学校出来的非全本科确实没有什么含金量,甚至只要钱到位就可以拿到学历。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学历,在就业中被歧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同样,在MBA这个圈子里,这样的现象也不少。以下是知乎讨论关于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部分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问这样的问题?至少说明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其实早在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招生考试,选拔难度,培养方案,授课师资和考核标准这五个方面,都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且毕业后都领双证(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并声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仅上课时间不同,办学标准一致,并无含金量高低之说。学历学位证书的含金量取决于两点,一是入学考试的难度,二是学校培养质量。那么,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在哪些方面有相同点呢?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招生,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标准。2.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同,适用同一标准,保证相同的招生质量。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说完了相同点,我们再来说说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01授课方式不同全日制是脱产学习,多是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课,全日制授课,提供住宿,户口档案可转入学校;非全日制的上课方式一般是周末班(周六日全天上课,或周五晚上及周六日全天上课)、集中班(每月集中上课4天)。02学费不同全日制项目,因为需要脱产学习,没有收入来源,故学费较非全日制要便宜些,且奖学金仅针对全日制学生开放。03职业背景有差异相对来说,全日制MBA的管理年限通常比非全日制MBA同学的管理年限要短,管理经验相对浅。当然,不排除个别全日制MBA同学的管理经验也很丰富。04入学平均年龄不同通常来说,全日制的平均年龄要低一些,一般在30岁以内;非全日制的同学中也有30岁以内的,但比例很小,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大部分管理经验都很丰富。05竞争难度不同从院校的招生人数来看,全日制名额远远少于非全日制。但即使这样,非全日制的竞争普遍还是要比全日制要激烈。就报考整个群体来看,非全日制的人数是远远超过了全日制的。06毕业证书不同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也就是说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毕业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标有“非全日制”字样,选择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毕业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标有“全日制”字样。划重点,除了培养方式不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具有相同招生政策、入学考试、培养标准,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对于此次教育部颁发的公告,虽有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大部分人还是表示很支持,毕竟国家都出来站队了,这排面也是够大了。实际上,就MBA圈内而言,毕竟大部分人都放不下现有的工作,所以非全日制MBA反而相对更受欢迎。总之,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招聘中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条件#联考时间不够用?你差的是一份合理的时间规划21考研|12月第1天,进考场先了解这些联考多少分才能过线?全国244所院校复试线汇总看过来

刘鹏

已经30多岁了还应该脱产去读全日制硕士吗?

我有个朋友最近一直在纠结是否要脱产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方面内心有考研的愿望,但同时想到自己的年纪,研究生毕业都快35了,心中又不免打气了退堂鼓。到底他这个年纪还应该去脱产读研吗?理论上来说,读研与年纪无关,不管多大年龄,只有有读研的愿望,都可以去实现。但具体到每一个个体,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分析。要综合考虑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读研的动机以及读研意愿的强烈程度等因素。接下来具体谈一谈我的观点,希望对有类似困惑的朋友们有帮助。01、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先说说工作状态。如果你现在有稳定的工作,同时单位也是鼓励你脱产读书的,比如说读研的这几年编制等可以保留,这样我觉得你可以勇敢选择脱产读几年书。而如果你必须要辞职读研的话,我还是建议你慎重考虑,尤其是当你在体制内有稳定的工作时,毕竟辞职读研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再谈谈生活状态。如果你现在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你可以大胆去脱产读书;而如果你现在已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那么你在做决定时考虑的可能就更多了,因为毕竟需要你养家糊口,承担对家庭的责任。02、选择读研的动机你在做出选择时需要考虑读研的动机,这个问题要考虑清楚。如果你是对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读研是你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又或者是当前工作遇到了瓶颈,只有通过读研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类似这样的情况我建议你就大胆去读研吧。但如果你并不十分明确读研的动机,或者说是想通过读研的这几年来逃避现在的工作状态,那我建议你还是慎重考虑。03、读研意愿的强烈程度如果你脱产读书的意愿非常强烈,那我觉得还是要遵从内心的想法,但如果你的意愿不是特别强烈,我觉得还是慎重考虑下,毕竟三年的机会成本也是比较大的,况且现在提升学历也可以通过读非全日制硕士一样可以实现。结束语30多岁是否应该读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选择。我觉得在做决定时要综合考虑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读研的动机以及读研意愿强烈程度等因素。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朋友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欢迎留言分享。我是高校教师,爱谈点教育。如果您也喜欢,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