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中国地区十大调研咨询公司比较白河船

2019年中国地区十大调研咨询公司比较

来源:消费日报网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商业性的市场调查机构,外商的需求促就了早期市场调查活动的萌芽与发展,伴随着配置资源的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调查的需求的主体由外商向本国企业转变,越来越多的本国客户加入到使用市场调查服务的行列中来,近几年来国内调研业已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当前市场研究领域还处于混业竞争阶段,从业企业庞杂,既有国际公司尼尔森、益普索,也有只专注汽车行业的卓思天成,亦有互联网模式研究的艾瑞咨询与数字100、也有擅长公共事务的零点有数与慧辰资讯,另外中为咨询、信索咨询是行业与市场结合调查的代表。2019年中国地区十大调研咨询公司排名具体情况:我国市场调研公司存在着地区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它反映了各地区对市场调研信息的需求状况。根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提供资料,全国主要区域调研收入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三大区域,分别以上海、北京和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因市场调查分布也同样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譬如数字100与中为咨询开拓了部分海外市场。北上广深的调研公司规模大,服务完备、功能完整、业务形式多样,除了提供基础数据外,更多的辅以深入的分析和策略支持,而其他省会和中小城市主要集中了一些区域性的调查公司和执行代理公司,以数据获取为主要获利手段,能够短期内提供大量的人员调配,但缺乏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力,核心竞争力不足。1、尼尔森(中国,27.83亿元)尼尔森是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1923年由现代市场研究行业的奠基人之一的阿瑟。查尔斯·尼尔森先生创立,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尼尔森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来定制调查方案。对于一般性的调查需求,尼尔森拥有一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的专有调查产品和方法,为客户提供有力的可比性标准化数据。尼尔森的主要客户是快速消费品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对于全球市场,同时也服务于汽车业、金融业、电信业和其他消费品集中行业。2、益普索(法国,11.81亿元)益普索(Ipsos)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于1975年成立于法国巴黎,2011年益索普以5.25亿英镑的价格收购安吉斯集团旗下的市场调研机构思纬公司(Synovate)。益普索在中国遵循集团统一的战略-专注于特定的研究领域。在中国,益普索专注于营销研究、广告研究、满意度和忠诚度研究、公众事务研究等四大领域的市场研究服务。益普索Ipsos已拥有共有定性、品牌健康管理、市场及消费者理解、创新、医药、客户体验,企业及意见领袖声誉、社媒资讯分析、策略顾问、创意甄选、质量管理、神秘客、新车测试、数据采集等14条服务线。3、慧辰资讯(北京,3.84亿元)HCR慧辰资讯(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为行业头部企业和国内政府机构提供基于企业内外部数据、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数据和行业数据的业务经营分析与应用、定制化行业分析应用解决方案等服务。HCR慧辰资讯以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三方面业务为基础架构,结合多年积累的市场研究知识与手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先进的数据智能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数据智能解决方案。4、零点有数(上海,3.81亿元)零点有数(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是源自中国的国际化数据智能服务机构,旗下包括创新数据开发中心、公共事务数据事业群、商业数据事业群、未来商习院。零点有数累积自零点调查创办以来20多年一手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经验,拥有服务于国内外规模企业、初创企业与公共服务机构的多元实践,聚焦产品互联网化与服务互联网化,基于多元数据汇集与挖掘,支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决策。5、卓思天成(北京,1.85亿元)卓思(MaxInsight)成立于2010年,一直专注于汽车市场研究。2016年,公司已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并成立了子公司“北京光速斑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数据产品孵化,技术研发和DMP建设。公司的客户涵盖如宝马中国、奔驰中国、一汽大众-奥迪、大众中国、一汽丰田、东风标致、日产中国(Infiniti)等汽车品牌,他们在持续使用卓思(MaxInsight)关于产品定位、定价、品牌策略、渠道服务质量监测及提升、经销商管理、数据挖掘等方面的服务与解决方案。6、数字100(北京,1.35亿元)北京数字一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已成为全球众多洞察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态度数据、大数据行为数据、消费数据构建三维立体数据,多层级赋能企业数字化商业决策。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以拼任务APP、问卷一百微信小程序等为代表的在线调研产品系列。从2004年至今,共服务领域涵盖快消、3C、互联网、电商、金融等行业。疫情期间,数字一百信息技术免费发布20余份疫情、快消、直播电商等洞察报告,并开放在线问卷等产品,提供调研数据及产品支持,帮助企业和政府了解民众及社会变化,为企业提出营销及发展建议。7、中为咨询(深圳,1.27亿元)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供应商,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全面、专业的数据和信息分析,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在调查研究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公司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深度了解宏观市场与行业现状格局、洞察消费及微观市场。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涉及工业品、消费品、文旅、电子IT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旗下拥有大数据与信息资讯提供的深圳中为慧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及管理咨询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深圳万海格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8、艾瑞咨询(上海,1.19亿元)艾瑞咨询属于上海艾瑞市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早期涉及互联网研究的第三方机构,为上千家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研究咨询服务。艾瑞咨询长期致力于大数据平台建设,为研究洞察和企业服务提供分析基础,致力于打造中国有效的大数据商业分析平台。包括用户行为研究、广告营销监测、网络零售研究、企业数据分析等多条数据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多个连续性数据指标,帮助客户动态决策。艾瑞涵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等各个领域。艾瑞近百名研究及咨询人员,服务于不同客户的针对性需求,包含市场竞争环境、战略规划、投融资机会、大数据管理、数字营销及媒介、产品用户体验、用户满意度、网络渠道建设、广告效果评估、品牌管理等课题。9、信索咨询(北京,1.05亿元)信索咨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综合商业营销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长期致力于营销服务领域,为全球及中国企业提供实现战略突破、营销提升与业绩增长的解决之道。信索咨询设立有三大专业服务团队(金融咨询、营销互动、市场研究),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3个大中城市,共为70余家全球及国内企业提供过营销服务。信索咨询从战略设计、决策支持、项目推进、结果导向的落地执行,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也是整合的全面营销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10、立信数据(重庆,0.83亿元)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是一家集传统调研、电话调研、网络调研及大数据分析的全渠道数据采集公司。立信数据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应用为核心,专注于市场、民意和社会研究,通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云平台和应用产品、数据服务相结合的“产品+服务”战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据分析应用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的发展,立信股份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秀的督导和项目管理人员,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大的管理平台和不断创新的调研技术。多年来,在完善执行网络基础上持续发展产品链,逐步形成立信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伴随市场调研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诸多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成长,行业整体竞争情况逐步加剧。另外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商务服务行业的服务手段也发生了较大变革。尤其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凄然似秋

中国十大民营市场调研咨询公司

来源:北国网1、零点研究(Horizon)资讯集团零点有数(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是源自中国的国际化数据智能服务机构,旗下包括创新数据开发中心、公共事务数据事业群、商业数据事业群、未来商习院。零点有数累积自零点调查创办以来20多年一手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经验,拥有服务于国内外规模企业、初创企业与公共服务机构的多元实践,聚焦产品互联网化与服务互联网化,基于多元数据汇集与挖掘,支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决策。零点有数科技(原零点集团)同时拥有一支学科配置整齐、专业人员年轻、国际与国内职员兼有、高度自觉的学习型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人员来源于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学、财务投资、计算机科学、法学等相关专业方向,95%以上的全职研究咨询人员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拥有4年以上的专业市场研究经验,3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具有海外学习背景。2、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供应商。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中为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食品餐饮、旅游酒店、批发零售、建筑装饰、家电家居、文化传媒、汽车与交通、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旗下拥有大数据与信息资讯提供的深圳中为慧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及管理咨询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深圳万海格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3、上海艾瑞市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艾瑞研究体系自2003年开始研究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累计出版超过1500份互联网研究报告,涵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等各个领域。艾瑞咨询基于十六年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和积累;为客户提供基于情报+数据+服务的多元化大数据解决方案,涵盖市场竞争监测、消费者洞察、营销决策、企业精细化运营及数据共享等业务。公司专注互联网产业洞察十六年,超过100位专家研究团队,研究范围广泛;累计发布上千份行业报告,承载数百个咨询研究项目。公司针对企业进行定制化研究,结合产业洞察及竞品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产品、品牌、营销运营等多种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上市公司业务基本面研究、商业尽职调查、投后管理、募投等定制服务。有效辅助客户进行投资决策和识别投资风险。艾瑞咨询品牌营销服务致力于帮助客户准确传递产品价值、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多角度诠释产品特点,从而为客户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最优品牌效力。4、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CR慧辰资讯(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于数据分析领域,专注于洞察商业本质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全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辅助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范畴,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效益。HCR慧辰资讯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是国内最早期涉足行业深度洞察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之一,专注服务全球500强企业客户。自2014年起,作为中国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拥有辉煌历史的HCR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大数据逐渐驱动产业变革之际,在原有市场调研业务基础上构建智能数据体系,积极吸纳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创新研发,凭借在大数据方面的出色实力,成功转型成为大数据商用领域的翘楚。HCR慧辰资讯以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三方面业务为基础架构,结合多年积累的市场研究知识与手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先进的数据智能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数据智能解决方案。5、广东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赛立信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专业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和中国本土规模较大的市场研究企业,旗下包括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赛立信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上海赛立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五家全资子公司。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研究、媒介研究和通信研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拥有五大行业的丰富研究经验,四大专长研究领域,并于国内首创政务服务满意标准体系,获得了高度认可;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广播收听率调查的专业机构,是国内规模最大且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广播收听率数据服务商,在广播调研领域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赛立信商业征信公司拥有先进的评估技术和强大的数据库资源,是竞争情报和通信研究方案解决的提供商,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协助开拓和管理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6、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是专业从事市场研究咨询服务的研究型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客户的满意为宗旨”的经营战略,以国际知名同业机构的行业规范和研究技术为标准,结合先进的专业技术和行业咨询服务经验,以规范、守信、保密、中立为原则,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是目前深圳最大的调查公司,也是广东地区知名的研究型公司。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市场研究公司,公司于2014年1月24日作为国内第一批企业,登陆扩容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个崭新的资本市场,预计公司将在未来的几年,在资本推动下,迈入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业务覆盖国内各级城市。公司访问员主要分布于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徐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各二线城市,在国内县市级城市也有专职访问人员。公司在香港、台湾等地也有合作调查机构。7、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7年,从传统的市场研究公司起源,秉承洞察、量化、创新的经营理念,逐步形成拥有自主技术专利的大数据消费者全方位研究核心竞争力,成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营销应用的市场研究公司。送送核心业务涵盖消费者需求研究、品牌研究、产品研究、价格研究、广告研究、渠道研究、产品测试、满意度研究等范畴,截止至2016年5月,佩升共计收集研究问卷123.4万份,云端存储数据400TB,细分研究报告5632篇,致力于应用信息化科技采集数据,提供营销全流程调研数据支持,以及行业应用研究解决方案。公司服务行业包括保健品、医药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日用品、连锁经营等行业,其中知名龙头企业超过20家,包括安利、美的电器、汇仁集团、中国银行、三星电子、别克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等著名企业,项目合作满意度高达100%。2016年,佩升前研完成了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积累,现已累计申请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采集、分析专利合共14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佩升前研资深研究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成员6人,海外留学归国成员3人,本科学历成员27人,全部资深研究成员从业均在5年以上,其中10人从业10年以上。8、成都达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达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作为内地调研行业领军品牌,达智咨询已于2016年1月完成了新三板挂牌。自2007年起至今,达智咨询连年8年当选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CMRA)副会长,2012年被推选为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CAMIR)副会长。通过17年的专注发展,达智咨询立足西南,数据采集业务覆盖全国,业务规模和品质居于国内前列;研究业务规模和品质居于西南地区前列。公司长期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政府各部门及国内地产、金融、汽车、快消、医疗等领域知名企业。除定性及定量数据采集、高端会议室租赁、在线/微信调研、消费者U&;A研究、产品研究、品牌研究、满意度研究、行业分析、营销规划咨询、可行性报告及商业计划书等传统调研、咨询业务,达智已独辟行业之先河,研发并落地执行政府第三方评估/监控服务,企业价值评估系统、大消费U&;A系统等创新业务。9、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家集传统调研、电话调研、网络调研及大数据分析的全渠道数据采集公司。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立信股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专业、规范的项目执行为重点发展方向,分支机构遍布北京、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多个省份。通过多年的发展,立信股份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秀的督导和项目管理人员,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大的管理平台和不断创新的调研技术。多年来,在完善执行网络基础上持续发展产品链,逐步形成立信股份的核心竞争力。10、盖洛特(福州)数据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盖洛特市场调查公司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福州,其业务范围是为企业提供“产品研究、满意度研究、神秘顾客调查、消费者研究、渠道研究、营销活动研究”等市场研究服务。公司秉承“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服务。专注于通讯、金融、快速消费品、汽车、广告营销等行业。先后在厦门、泉州成立了分公司。盖洛特在全国二十个多个省市均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能够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的执行大规模样本的调查研究项目。另外,公司与全国多个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业务发展和行业数据收集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形成了覆盖中国大中型城市的数据采集网络。盖洛特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系统的市场研究解决方案,母公司及子公司为客户提供线下、线上(我要调查网)的市场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公司根据客户对市场调查服务的需求,通过入户访问、街上拦截访问、电话访问、在线网络调查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小组座谈会、深度访问、观察法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市场调研。公司客户主要来自于通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广告业、政府等领域。

维也纳

中国十大调查研究咨询公司排名数据信息情况

中国咨询业是软实力的反映,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要素。研究咨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化服务行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咨询与信息服务业年营业额已达数千亿美元,咨询服务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过去相当一段时期,人们对咨询业功能、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咨询机构多是持怀疑态度,咨询往往是政府行为,企业自身对咨询管理的需求不大,企业决策层的观念也没有根本改变,对咨询的认识比较朦胧。因此,这个阶段的研究咨询发展缓慢,缺乏行业规范,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高,行业专家也不热心参与;国家对咨询业重视不够,没能有效地将行业规范、监管起来,缺乏行业管理等等,导致咨询业泥沙俱下,市场容量狭小,更别提行业积淀、良性运行,与国外咨询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咨询业在我国发展缓慢,最根本的一条是因为体制、机制、竞争等造成的需求动力不足。国内过去咨询业的发展缓慢,现今国内大企业开始成功利用咨询公司,企业意识到了咨询的作用,企业有了利用咨询的主动意识。我国的企业咨询市场逐步发育成长。首先,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步增强,企业对企业咨询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中为咨询观察现在要求提供企业咨询服务的企业逐步多了起来,并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要求咨询的课题属于传统性课题市场调研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已不是很多,而具有创新意义的咨询课题,如发展战略、市场开发调研、投资分析、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多了起来;二是对提供企业咨询服务的主体,即咨询机构选择性很强。这一特点说明中国需要咨询业,企业需要咨询,而且对企业咨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企业对企业咨询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企业对研究咨询的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咨询服务行业稳步发展。美国咨询业收入占GDP的2.16%,我国只占0.32%,我国研究咨询业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其中专业水平较高、知识密集的细分领域成长空间较大。未来步入持续较快发展通道。中国十大调查研究咨询公司排名数据信息情况:世纪90年代末,当第一批小型合伙制公司试图在中国以“咨询公司”的名义注册时。自那以来,中国的咨询公司发展得有些过了头。我国咨询业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开创了这项工作。通过学习与引进国外研究咨询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研究咨询。逐渐形成了以零点咨询、中为咨询、赛迪咨询等较为知名的调查研究咨询公司体系。但目前我国咨询业发展时间非常短,和西方研究咨询业的发展水平有大的差距。总是不能形成专业化合作化的集团作战行为。西方咨询业已发展到以客户为轴心提供个性化扎实的服务,而国内咨询业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还不能承担国际化复杂的业务,零散资源亟待整合。2011-2015年中国研究咨询行业收入由1467.8亿元增加到19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9%。十大调查研究咨询机构公司对比发展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企业对研究咨询的需求也增长迅速,未来国内研究咨询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未来中国咨询市场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咨询行业是适应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咨询行业不但为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身也是一个人才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未来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努力建设知识密集、环境友好型经济,而研究咨询业作为一个能大量吸纳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事的是一项智力活动,无需投入很多物质资源,不产生任何污染,属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符合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要求。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咨询业,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加上全球化、信息化扑面而来。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可使用的成长工具、扩张工具、竞争工具更多,组合工具更多,难度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全球化、信息化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如:如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何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复杂的情况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难以独立应对,这时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客观的需要引入“外脑”,利用外部先进的智力成果。面对时代发展,中为智研接收采访认为我国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要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迅速提高咨询技术的价值和实用性。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在咨询实践中要秉持“顶天立地”的原则。所谓“顶天”,即咨询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前沿脉搏;所谓“立地”,即咨询人员必须深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咨询能力。此外,还要遵循“宏观把握,中观设计,微观操作”的原则。研究咨询业是中国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中国咨询公司应当坚持为服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而实现强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本在于上

全球十大资管巨头9家已入华看好中国市场也担心“水土不服”

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十的巨头中,已经有9家进入中国市场。在外部贸易摩擦和内部经济增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外资普遍看好中国市场。但是由于A股价值投资理念不足、渠道强势等原因,外资也担心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近日,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完成了“富达中国债券优选一号私募基金”的备案。截至目前,富达利泰已经发行了3只固收类私募基金和1只权益类基金。据了解,该新发基金由富达国际中国区固定收益投资主管黄嘉诚负责管理。他在富达国际从事债券投资长达15年,同时还是富达国际两只债券类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富达利泰走在行业前列自从放宽监管要求后,富达利泰获批成为首家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的外商独资企业。随后,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和路博迈等公司也陆续完成登记。其母公司富达国际曾参与过药明康德A轮221万美元投资。根据天眼查数据,富达国际拥有51年投资管理经验,目前管理总资产约24480亿美元,旗下拥有700多只股票、固定收益、地产和资产配置基金。即使在全球资管规模排名中,富达国际也能跻身前五。不仅首批备案获批,富达国际还积极地布局中国资本市场。迄今为止,富达利泰已经成立了4只私募基金,数量上走在行业的前列。与富达利泰相似的还有知名资管巨头贝莱德和瑞银。在全球顶级资管公司排行榜中,贝莱德以6.288万亿美元的总管理规模位居第一,而瑞银以逾3万亿美元的规模排名第三。其中,贝莱德和瑞银分别在中国成立面向境内境外投资的机构。比如,瑞银就先后成立瑞银资管和瑞银睿华海外投资基金。与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上述资管巨头不同,资管规模仅次于贝莱德的先锋领航集团明显落后。虽然2016年在中国成立了外商独资子公司,但截至目前,先锋领航未在中基协登记备案,因此无法在境内募集资金和发行私募产品。前十大资管巨头九家入华在政策松口之际,外资私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看好中国资管市场。在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已有9家资管机构进入了中国市场。贝莱德和瑞银均成立面向A股和海外市场的投资机构。其中,瑞银在2006年就进入中国,并且已经获准控股全牌照合资券商瑞银证券(持股51%)。先锋领航、道富全球、纽约梅隆银行均已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但是还没有在中基协备案私募管理人。安联保险集团成立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十强中唯一的保险公司。摩根大通、东方汇理很早就在中国分别成立外商独资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方汇理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除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全球资管前十强中有9家已入驻中国市场。从发展进程看,各家外资资管的步伐并不一致。与拥有先发优势的瑞银、贝莱德、富达国际相比,为数不少的外资机构仍然很谨慎,比如先锋领航集团。成立外资机构两年以来,先锋领航并不急着备案和发行产品。对此,先锋领航中国区总裁林晓东表示,还在等全持股的公募牌照。在此期间了解中国市场,并与监管保持良好的沟通。截至目前,16家外资机构已经拿下私募牌照。从中基协备案情况看,除瀚亚和未来益财之外,其余14家外资私募均已有产品备案。从产品来看,不仅数量逐渐增多,种类也更加多元化,涉及股票、债券、量化、多策略等方面。外资担心“水土不服”虽然2018年A股震荡下行,外资私募普遍认为风险已释放,未来市场上仍然有很多机会。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新兴市场及亚太股票研究分析师张宇曾表示,A股短期风险基本释放,目前估值较低,投资者信心正在恢复之中。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资产配置中比例还非常低,对外资存在吸引力。当下,外资机构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并且加大投资A股力度。施罗德投资中国业务总裁郭炜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大型指数公司已经接纳A股,2019年彭博债券指数也可能纳入中国债券市场,因此中长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机会。郭炜认为,现在正是战略增加A股投资的良机。张宇也曾表示,如果以未来两到三年为投资周期,现在入场是肯定可以赚钱的好时机。一位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很多外资错过了中国股市最蓬勃发展的时刻,现在抱着抄底的目的,在低位建仓后长期持有,很可能会带来不错的收益。”外资资管机构向来有全球化投资理念,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自然是外资机构角逐的“战场”。但是在中国,外资资管是否会遭遇“水土不服”?先锋领航集团中国区总裁林晓东曾对媒体坦言,外资在中国市场并不好做。不仅A股股市的短线炒作与美国资管成功的商业模式相违背,而且银行及线上渠道过于强势,全球化投资理念不足也导致基金产品同质化竞争。而对于外资资管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外资资管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好事,不仅能增强A股机构投资者力量,形成长期资金来源,还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丰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华南一家私募机构的业内人士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其实外资一直没有缺位,现在大规模进入中国,是国内金融市场更加开放的结果。对国内资本市场来说,外资进入是好事,毕竟资金进来了。但必然也会带来竞争,内资应当利用本土化优势,打造好品牌。”(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其无辨乎

全球十大基金公司瓜分九成新增市场

来源:中国基金报基金公司强者恒强的局面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演变到“万亿为王”。许多中小型公司难以获得新增资金,即使管理规模5000亿美元的中型资产管理公司也概莫能外。最新数据显示,仅仅10家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就获得了2017年流入北美资产管理行业中资金约90%;全球前20家资产管理公司控制了全球近一半的资产管理规模,而这20家公司都是“万亿俱乐部”成员。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投资者向投资行业投入了大约2万亿美元的新资金,使管理的全球资产增加到创纪录的88.5万亿美元。尽管有这种行业大环境增长的良性背景,管理资产从3000亿至1万亿美元的中型北美资产管理公司中,去年有超过一半出现了资金流出。许多中型管理者试图向所有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覆盖”,但往往缺乏其较大竞争对手产品的广度和深度。相比之下,拥有超过1万亿美元资产的最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获得新增资金上显得极不成比例。投资者大量转向低成本指数追踪基金,贝莱德和领航全球两大资产管理公司,去年均吸引了创纪录的资金流入。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计划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放弃了传统的主动管理基金。另据韦莱韬悦的数据,去年500家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排名前20的公司控制了43%的资产。2017年前20家公司的资产集中度,是韦莱韬悦自2000年首次对500强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研究以来的最高水平。2017年是前20家公司管理的资产份额连续第四年增长。这些公司管理的资产增长了18.3%,达到40.6万亿美元。麦肯锡资产管理业务合伙人埃尔赞表示,只有规模并不能决定命运,但规模的重要性会在未来增长。那些“陷入困境”的公司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竞争对手。通过与技术公司的联盟,建立新的数据分析策略,有可能帮助中型资产管理公司走出困境。麦肯锡表示,需要建立能够与亿万管理级别大公司来竞争的构架。这将推动更多的兼并和收购活动,并鼓励建立新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和区域联盟。对于任何希望在行业中扩张的中小型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今年的消息是令人沮丧的,大环境在2018年完全转向。今年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产管理行业最为惨淡的一年。随着美股走低,投资者开始赎回资金,即使“万亿俱乐部”公司的股票都出现大跌,利润增长出现压力。市场预计,一些中小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被吞并或者直接被淘汰出局,将掀起一波新的基金行业并购浪潮。

龙斗士

全球十大体育品牌争先入局电竞!谁能赢下这场10亿人市场争夺战?

体育大生意第1796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文|马莲红体育大生意记者近日,运动潮牌Champion宣布与美国体育运动用品网络零售商Foot Locker达成合作,未来Champion所生产的上衣、内衣、吸汗衣物套装、帽子和紧身衣裤等等电竞类服饰,将会在Foot Locker进行售卖。而在此之前,Champion已经先后赞助了日本Team GRAPHT、NBA费城76人旗下Dignitas、北美Optic Gaming等多支电竞战队,同时Champion还是NBA 2K电竞联赛多年的官方服装合作伙伴。其此次牵手的合作伙伴Foot Locker则是今年英雄联盟欧洲联赛(LEC)新加入的合作伙伴。在过去,运动员、大型传统体育赛事等一直被视为体育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关键,而现在无论是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李宁、361°等品牌,都开始将电竞视为新的提升品牌影响力途径。以韩国电竞俱乐部SKT1为例,他们与阿迪达斯、耐克、New Balance、FILA都有过合作。但是电竞不同于传统体育,从赛事、受众,到表现形式都有别于传统体育,运动品牌想要重现过往在传统体育中的营销神话,怕是要费一番功夫。体育大牌抢滩电竞市场2018年,美国券商机构Wedbush曾根据全球各大运动品牌的财报业绩数据,发布了一份欧美运动用品市场排行榜单。其中,排行前五名的运动品牌分别是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安德玛、New Balance。有趣的是,这五个运动品牌都参与了电竞赞助。全球运动品牌排行榜,数据来源:美国券商机构Wedbush耐克是参与度最深的品牌。在去年S8赛期间,RNG战队明星选手简自豪(ID:Uzi)就曾出现在耐克的广告片中,今年耐克更是和LPL开启深度合作,在未来的四年中,耐克将成为LPL官方服装合作伙伴,合作内容包括LPL赛区服装及球鞋设计、LPL联名运动产品以及其他衍生服务。据称,这是迄今为止电子竞技与传统品牌进行的最深入和广泛的合作(往期相关报道:NIKE入局电竞赞助LPL四年,英雄联盟10亿营收目标更进一步)。耐克与LPL达成四年合作耐克的老对头阿迪达斯显然还有些观望犹豫,尽管他们早在2006年就首次涉足电竞领域赞助了韩国SKT1俱乐部。目前阿迪达斯只赞助了一支法国电竞俱乐部Team Vitality,以及进行一些小范围合作,诸如与EA Sports联手,为皇马、曼联、拜仁慕尼黑以及尤文图斯打造特别版电竞概念第四球衣;邀请BurNIng、草莓等电竞选手担任模特参与试穿活动等等。阿迪达斯赞助Team Vitality排行第三的彪马则在今年开始入局电竞。先是成为北美电竞俱乐部Cloud 9在《英雄联盟》2019北美LCS春季赛中的合作伙伴,前不久又和波兰电竞俱乐部AGO达成合作,为后者提供专门的服装。彪马与Cloud 9合作安德玛、New Balance在电竞领域方面都只是“浅尝辄止”。安德玛仅在2018年与KPL共同推出了授权联名款T恤,而New Balance则是F1电竞联赛的合作伙伴。F1电竞联赛本土品牌李宁是国内参与电竞领域最深入的运动品牌,不仅赞助了EDG、Newbee、RNG、YTG等多支电竞战队,还通过控股公司非凡中国以近5亿元收购了拥有LPL席位的Snake电竞俱乐部(往期相关报道:近5亿元收购Snake,非凡中国体育CEO李麒麟如何用电竞撬动李宁品牌)。李宁赞助EDG电竞俱乐部361°则早在去年就签约QG电竞俱乐部,并同时公布其电竞战略、推出了专门的电竞产业生产线,生产包括以传播电竞文化为目标的赛场外产品,和以提升电竞运动员比赛表现为目标的赛场内产品(往期相关报道:重磅!361°发布电竞战略 创造中国体育品牌的另类第一)。361°与QG电竞俱乐部达成合作此外,还有诸如ULT、esportclothing等专门设计和生产电竞队服的公司也正在逐渐成长起来。品牌需要差异化电竞营销国际市场调研公司Newzoo在《2019年全球电子竞技市场报告》中预计, 2019年将是电子竞技全球收入破10亿美元的第一年,全球电子竞技的观众总量将增长15%至4.54亿人,其中中国核心电竞爱好者人数预计将达到7500万,而到2022年,全球电竞收入与用户的数字将达到惊人的18亿美元与10亿人。品牌们正是看中了电竞流量大的特征。过往事实证明,体育运动品牌赞助球队,能够为品牌带来难以置信的利润,特别是当该球队表现优异的时候。例如2014年,在德国赢得世界杯之后,阿迪达斯的球衣销售额中有近40%来自德国队,包括球衣在内的足球装备销售额超20亿欧元。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体育运动品牌入局电竞已是一种潮流,可是大多数品牌并未进行更深入的赞助,赞助规模远更是逊于传统体育动辄上千万的赞助规模。不少传统品牌虽然知道电竞,却并不理解电竞各个项目、比赛、俱乐部,经常会有诸如“他们在看什么”、“我的观众在哪里参与”、 “我们最好是赞助一个联盟,一个锦标赛还是一个游戏发行商”等疑问。一位从事传统营销行业20余年的专家曾向体育大生意记者表示,想要说服传统企业的领导者赞助电竞并不容易,“在60、70年代的人看来,电竞就是游戏,这个认知已经基本是根深蒂固,我们很难撼动。但如今电竞开始变成体育运动,出现在真正的亚运赛场上,这或许是一个说服更多传统企业入局电竞的机会。”除了认知上的差异化,大多数品牌也不了解该如何进行电竞营销。美国体育营销公司 CHARGE的主管认为,品牌应该更多地通过社交平台来吸引用户。“任何想要参与并留下持久印象的品牌都应该以相应的方式调整自己,以创造他们与电竞观众之间的互动。”纽约九霄天擎队周边产品负责人Collette Gangemi曾将电竞运动员的影响力与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职业滑板运动员进行了比较,二者有十分相近的人群特征。超过60%的电子竞技爱好者年龄介于18至34岁之间,其中女性观众人数已经上升到占总观众人数的30%。这也意味着,更加具有“时尚化”需求的运动品牌会喜欢赞助电竞,相比传统的足球服或者篮球服,电竞服饰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品牌可以加入更多的个性元素。注: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以伤身

全球十大资管巨头9家已入华 看好中国市场也担心水土不服

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十的巨头中,已经有9家进入中国市场。在外部贸易 摩擦和内部经济增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外资普遍看好中国市场。但是由于A股价值投资理念不足、渠道强势等原因,外资也担心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近日,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完成了“富达中国债券优选一号私募基金”的备案。截至目前,富达利泰已经发行了3只固收类私募基金和1只权益类基金。据了解,该新发基金由富达国际中国区固定收益投资主管黄嘉诚负责管理。他在富达国际从事债券投资长达15年,同时还是富达国际两只债券类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富达利泰走在行业前列自从放宽监管要求后,富达利泰获批成为首家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的外商独资企业。随后,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和路博迈等公司也陆续完成登记。其母公司富达国际曾参与过药明康德A轮221万美元投资。根据天眼查数据,富达国际拥有51年投资管理经验,目前管理总资产约24480亿美元,旗下拥有700多只股票、固定收益、地产和资产配置基金。即使在全球资管规模排名中,富达国际也能跻身前五。不仅首批备案获批,富达国际还积极地布局中国资本市场。迄今为止,富达利泰已经成立了4只私募基金,数量上走在行业的前列。与富达利泰相似的还有知名资管巨头贝莱德和瑞银。在全球顶级资管公司排行榜中,贝莱德以6.288万亿美元的总管理规模位居第一,而瑞银以逾3万亿美元的规模排名第三。其中,贝莱德和瑞银分别在中国成立面向境内境外投资的机构。比如,瑞银就先后成立瑞银资管和瑞银睿华海外投资基金。与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上述资管巨头不同,资管规模仅次于贝莱德的先锋领航集团明显落后。虽然2016年在中国成立了外商独资子公司,但截至目前,先锋领航未在中基协登记备案,因此无法在境内募集资金和发行私募产品。前十大资管巨头九家入华在政策松口之际,外资私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看好中国资管市场。在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已有9家资管机构进入了中国市场。贝莱德和瑞银均成立面向A股和海外市场的投资机构。其中,瑞银在2006年就进入中国,并且已经获准控股全牌照合资券商瑞银证券(持股51%)。先锋领航、道富全球、纽约梅隆银行均已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但是还没有在中基协备案私募管理人。安联保险集团成立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十强中唯一的保险公司。摩根大通、东方汇理很早就在中国分别成立外商独资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方汇理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除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全球资管前十强中有9家已入驻中国市场。从发展进程看,各家外资资管的步伐并不一致。与拥有先发优势的瑞银、贝莱德、富达国际相比,为数不少的外资机构仍然很谨慎,比如先锋领航集团。成立外资机构两年以来,先锋领航并不急着备案和发行产品。对此,先锋领航中国区总裁林晓东表示,还在等全持股的公募牌照。在此期间了解中国市场,并与监管保持良好的沟通。截至目前,16家外资机构已经拿下私募牌照。从中基协备案情况看,除瀚亚和未来益财之外,其余14家外资私募均已有产品备案。从产品来看,不仅数量逐渐增多,种类也更加多元化,涉及股票、债券、量化、多策略等方面。外资担心“水土不服”虽然2018年A股震荡下行,外资私募普遍认为风险已释放,未来市场上仍然有很多机会。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新兴市场及亚太股票研究分析师张宇曾表示,A股短期风险基本释放,目前估值较低,投资者信心正在恢复之中。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资产配置中比例还非常低,对外资存在吸引力。当下,外资机构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并且加大投资A股力度。施罗德投资中国业务总裁郭炜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大型指数公司已经接纳A股,2019年债券指数也可能纳入中国债券市场,因此中长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机会。郭炜认为,现在正是战略增加A股投资的良机。张宇也曾表示,如果以未来两到三年为投资周期,现在入场是肯定可以赚钱的好时机。一位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很多外资错过了中国股市最蓬勃发展的时刻,现在抱着抄底的目的,在低位建仓后长期持有,很可能会带来不错的收益。”外资资管机构向来有全球化投资理念,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自然是外资机构角逐的“战场”。但是在中国,外资资管是否会遭遇“水土不服”?先锋领航集团中国区总裁林晓东曾对媒体坦言,外资在中国市场并不好做。不仅A股股市的短线炒作与美国资管成功的商业模式相违背,而且银行及线上渠道过于强势,全球化投资理念不足也导致基金产品同质化竞争。而对于外资资管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外资资管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好事,不仅能增强A股机构投资者力量,形成长期资金来源,还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丰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华南一家私募机构的业内人士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其实外资一直没有缺位,现在大规模进入中国,是国内金融市场更加开放的结果。对国内资本市场来说,外资进入是好事,毕竟资金进来了。但必然也会带来竞争,内资应当利用本土化优势,打造好品牌。”来源:国际金融报

三皇之知

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vivo荣登全球手机市场TOP5

国际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于近日发布了2019年Q4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达到4.011亿部。其中,中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0%,这也是连续第八个季度下降。虽然中国手机市场的下跌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有挑战的同时也会有机遇,善于抓住机会的vivo迎来了好消息。vivo荣登全球手机市场TOP5国际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在全球手机厂商当中,苹果、三星并列第一,华为、小米紧跟其后,这四家厂商占据了全球手机出货量前四的位置。而vivo也于这个季度全球出货量达到8%,进入了智能手机厂商全球第五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Q2以来,vivo实现了不错的逆势增长,在整个亚洲手机市场占有率中达到14%。成为亚洲市场TOP2手机品牌,与华为成为亚洲双强。创新驱动+精准布局,vivo领跑5G赛道分析vivo在4G和5G过渡这一时间窗口实现逆势增长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技术创新是vivo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早在2016年,vivo就参与了5G标准制定工作,截止2019年尾,申请了2000多项5G发明专利。而陆续发布多款的应用双模5G技术的手机在市场上就收获了良好的销量与口碑,在影像技术方面,vivo也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其中采用60倍超级变焦的vivo X30 Pro无疑是长焦拍摄的里程碑式产品。其次,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vivo通过发布子品牌、5G手机增强市场竞争力度;例如针对印度市场:vivo从公司、营销、产品三大层面实施本土化战略,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新机展望,探索未来市场先机针对目前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的不断下滑,vivo时刻保有危机意识,从vivo在2020年对市场表现的展望来看:迈入2020年,vivo开始抢占先机,一鼓作气推出了强悍性能旗舰iQOO 3和价格亲民的vivo Z6等多款5G手机,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选择,覆盖不同价格层级的市场,探索未来先机,有望助力vivo 在5G市场持续领先,帮助行业走出低谷。最后总结随着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和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手机市场竞争依旧激烈。目前vivo通过创新技术的积累与市场精准布局,展现了不错的实力,成功进入全球TOP5,亚洲第二。但同时依然需要不但创新,提升自家产品综合竞争力,探索未来市场,争取获得更大突破。

出乎形哉

巨大反差:全球十大畅销药多为创新药,而中国更畅销的是中成药

历史原因致使中国患者还没有广泛用上创新药,好在情况正在改善。近日,Nature网站发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畅销药预测,数据来源为全球知名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 Pharma。艾伯维公司的修美乐(Humira)继续位居第一,196亿美元的销售额几乎是第二名瑞复美(Revlimid)的两倍。修美乐通用名为阿达木单抗,2003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等,目前在全球获批的适应症多达15个。自从2012年开始,一直霸占全球畅销药榜首,成为继辉瑞降血脂药立普妥之后的全球药王,预计到2022年,修美乐累计销售额能超过2200亿美元。△数据来源:Evaluate Pharma不过,修美乐这个“药王”在国内市场表现很一般。2010年,修美乐在中国获批上市,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5年修美乐在中国各大医院销售额不足4000万元,在国内类风湿药内市场占有率不足0.1%。由于未进入医保,修美乐每年20万元的费用将不少患者拒之门外;与癌症相比,类风湿类疾病不足以致命,因此国内患者自付的意愿也较低。修美乐在美国的化合物专利于2016年到期,但仍然有50多项其他专利(包括工艺和制剂专利等),预计在2022-2034年陆续到期。新基制药的瑞复美(Revlimid)仍旧排名第二,预计2019年销售额109亿美元。瑞复美通用名为来那度胺,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等。瑞复美在美国的独有专利将在2027年到期,欧洲的专利在2024年结束,2022年开始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2019年1月3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740亿美元收购新基,顺利的话,明年的榜单就该称之为:BMS的瑞复美,要么叫BMSC的瑞复美。默沙东的可瑞达(Keytruda,K药,通用名帕博利珠单抗)和BMS的欧狄沃(Opdivo,O药,通用名纳武利尤单抗)是最近几年新增销售最快的药品,分别位于第三和第五位,K药和O药都是2014年才获批上市的抗癌特效药PD-1抑制剂,2017年之前,O药领先,后来O药在一线肺癌临床试验中失利,2018年销量被K药超越,2019年双方销量差距将继续扩大。K药和O药的销量都在继续上升,分别达到98亿和73亿美元。排名第四的是BMS和辉瑞共同开发的艾乐妥(Eliquis),通用名阿哌沙班,是一种口服小分子抗血凝剂,广泛应用于术后治疗以及心血管疾病。罗氏制药的三款抗癌药物安维汀(Avastin,贝伐珠单抗)、赫赛汀(Herceptin,曲妥珠单抗)、美罗华(Rituxan,利妥昔单抗)分别位于第六、第九和第十,罗氏是上榜药物最多的公司,但其三款药物的销量和排名有所下降。强生的喜达诺(Stelara,乌司奴单抗)排名第七,这是银屑病的经典标准用药,Nature的文章预测,喜达诺2024年会被竞争对手、诺华的苏金单抗(Cosentyx)反超。辉瑞的沛儿13价肺炎球菌疫苗(Prevnar 13)排名第八,这是辉瑞2009年收购惠氏时获得的药品,在2011年曾经的药王立普妥专利到期后,沛儿是辉瑞得以继续成为全球第一药厂的重要产品。与2018年上半年全球药物销售额Top10排行榜相比,K药和O药上升最快,分别从第九和第八上升到第三和第五,喜达诺和沛儿13价疫苗则是新上榜的药品,而同样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恩利(Enbrel)和类克(Remicade)则因为专利到期的影响双双跌出前十榜单。整体上,2019年这份全球十大畅销药榜单和2018年、2017年变化都不大,新药、生物药占绝大多数。但是,如果和中国的畅销药物比较,区别就大了。或者应该说:几乎没有共同点。中国十大“畅销药”:中成药、抗生素占比高医药产业信息咨询公司IQVIA每个季度都会发布《中国医院医药市场回顾》,其中包括医院药品统计报告,按销售额列出医院用药十大主要产品,八点健闻比较了2018年前三个季度和2017年全年的数据,差别也很小,就用跨度更长的2017年全年榜单做一个比较分析。最近这些年,全球药企开发出很多药效好、副作用小的新药,其中大部分是生物药,它们占据了全球畅销药榜单,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畅销药名单中。在国内,目前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渠道在医院。中国医院用药十大药品中,包括了三个中成药注射剂(倍通、血栓通、丹参多酚酸盐,主要功效都是活血化淤),两个抗生素(舒普深和头孢他啶)。排名第一的立普妥是二十多年前上市的药物,2011年之前是全球药王,连续多年排在全球畅销榜首位。可以说:中国的病人没有使用到新药和疗效更好的药。“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一位曾在中国药企和跨国药企都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对八点健闻分析:立普妥排第一,一方面是辉瑞的销售能力强,另一方面是过去中国的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即便立普妥专利过期,依然能够延续高销售。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的推进,立普妥的优势会减弱。“疗效不明确的中成药占比高,也是有过去销售渠道延续的原因,未来会不会改变,要看政策。”上述业内人士说道,抗生素滥用是历史遗留问题,最近几年已经叫停门诊输液,但不是一关闸就能止住的,有时候不得不用。而一些新上市的特效药没能出现在榜单,一方面有审批滞后的原因,在过去一款新药在国内上市的时间平均比国外晚5-8年,另一方面这些药都很贵,不进医保就很难普及。这个情况正在改善,一方面审批在加快,像K药、O药比美国晚了4年,已经快于过去,另一方面中国病人的支付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政府也在推动更多的药物进医保,跨国药企有意愿更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本土的生物制药公司也正在崛起。比如说全球畅销版排名第九的赫赛汀,在2017年7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终于在2018年第三季度进入中国医院用药季度销售额十大产品名单,排名第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的畅销药榜单上也会出现更新、疗效更好的药。王吉陆|撰稿卜艳|责编烧钱太快、退出困难,60%-90%数字医疗公司创业失败中国药改往事我们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绝路桥

全球TOP10顶尖基因测序公司出炉,基因测序市场有多大?

图片来源@Unsplash文|汇众医疗,作者|汇众研究院随着“精准医疗”的深化,基因测序逐渐成为科技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话题,得益于平台技术的进步、测序应用的拓展、各机构合作的拓宽以及测序成本的下降,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5年首代测序仪Roche454单次产生400MB的基因序列文件,到2010年第二代测序仪IlluminaHiseq2000单次能产生200GB的基因序列文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基因测序的速度在5年时间里提升了500倍,全基因组测序的时间成本也从11年降至几周。此外,基因测序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100美元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是基因测序行业的共同目标,全球基因测序从业者都在为此冲刺。2006年,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从最初的上亿降至2000万美元。2007年,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出现,生物技术公司 Knome 以35万美元的价格提供了第一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组测序服务。2008年,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20万美元。2010年,Illumina以每人5万美元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了个人基因组测序服务。2017年1月,全球基因测序龙头Illumina发布新一代测序仪NovaSeq时,对外口径是“Novaseq能让基因组测序进入100美元的时代”。基因测序市场有多大?数据来源:汇众医疗-因钽数据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政策的逐渐放开,基因测序在疾病早筛、微生物、遗传学检测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整个行业开始高速发展,2012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截至2015年已上涨到59亿美元,3年增长为原来的1.69倍,复合年平均增长率19.0%,预计2018年达到117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Illumina公司则认为基因测序服务市场的容量有200亿美元,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基因健康与生育方面20亿美元,其他方面10亿美元。NGS市场趋势如何?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已有40年历史,根据测序原理的不同,基因测序技术被分成了3代:第一代基因测序Sanger(双脱氧测序法),第二代基因测序NGS(下一代测序技术,又称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三代基因测序TGS(单分子测序技术)。由于技术优缺点的不同,3代技术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目前,第二代测序技术是商用的主流技术,三代测序技术也是未来的趋势,五到十年内市场会出现二代与三代测序技术并存的状态。数据来源:汇众医疗-因钽数据2015年二代测序(NGS)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2019年3月,市场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在未来几年,新一代测序(NGS)市场将以12.78%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2025年预计将达到197亿美元,在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中占比近90%。基因测序仪——掌握行业命脉数据来源:汇众医疗-因钽数据基因测序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厂商;中游为面向终端用户的测序服务机构及生物信息分析机构;下游则为基因测序服务的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和个人用户等。测序仪生产商主要被Illumina、ThermoFisher、罗氏等跨国巨头垄断,国内基因测序行业头部公司如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上游生产商决定了中游服务细分赛道的市场容量、发展前景及业务模式特点。所以,基因测序仪不仅支撑整个中下游的测序服务,是整个产业链的起点同时也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2007年全球基因测序仪的市场规模仅4.7亿美元,2017年则增长至33亿美元,涨幅高达602%,复合年平均增长率为21.55%,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60亿美元。新进入者,还有机会吗?数据来源:汇众医疗-因钽数据从整体市场占有率来看,超过80%的营收被Illumina所垄断,紧随其后的Themo Fisher市场占有率仅为不到10%,Roche仅为5%左右,而排名第四的Pacific BioSciences仅占不到1%,排名前四的厂商总市场占比超过99%。从产业链整体上看,产业链上游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是整个产业链壁垒最高的部分。鉴于成本和技术难度等问题,国内进行测序设备研发的企业数量并不多。此外,技术发展初期,国外公司多以自主研发为主,逐渐走向并购整合道路,大公司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早已建立,短期国外寡头垄断格局将持续,新进入者的机会渺茫。100美元的目标2018年,整个基因测序行业依旧朝着100美元的目标前进。Veritas Genetics公司在2018年11月以199美元限时向全美前1000名客户提供包括结果解读的myGenome Standard全基因组测序服务,上线仅6小时被抢购一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Mirza Cifric表示,“我们正在向医学研究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99美元的基因组测序将在未来3-5年内出现。而人们可能认为还需要10年时间,我们的目的是唤醒他们。”生物技术网站genengnews(GEN)认为,推动测序成本不断降低的竞争可能很快被另一种竞争所取代,在这种竞争中,各大公司会根据自身的能力相互竞争,以整合更强大的解读工具、更优异的服务。这就要求所有的测序公司,尤其是GEN排名的前十大供应商,在努力吸引客户时,在努力追求最低价格时,目光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研究实验室,而是放到更广阔的领域。全球Top10基因测序公司近日,GEN网站推出“Top 10 Sequencing Companies”榜单(按公司近12个月收入进行排名),盘点了全球测序行业10大巨头,在名单中,GEN官网罗列了全球10大顶尖测序公司,包括公司简介、2018年收入等信息。1. Illumina2018年收入33.33亿美元Illumina公司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在摩根大通第37届医疗保健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该公司仍在努力将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但并没有透露公司何时交付。Illumina认为,其仪器在临床环境以及研究和应用市场中的更广泛使用,将有助于推动增长。该公司2018年收入为33.33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1%。2018年11月,Illumina宣布已同意以每股8美元(合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竞争对手Pacific Biosciences,以巩固对尖端基因研究的所有权。此次交易是Illumina公司在其20年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2.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018年基因测序收入约4.2亿美元Thermo Fisher 在基因测序方面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小,约为2%。2018年,约为4.1836亿美元。2018年1月,该公司推出了最新系列的下一代基因测序仪Ion GeneStudio S5 Series,配套包括最新的Ion 550的5款芯片。Thermo Fisher将NGS纳入了其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2018年该部门总收入为62.69亿美元,公司全年的总营收为243.58亿美元。该公司表示,临床NGS测序是生命科学解决方案第四季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3. 华大基因2017Q4-2018Q3收入24.63亿人民币华大基因计划在今年4月25日之前公布2018年全年业绩,但该公司最近的4个季度结果显示为24.63亿人民币(约合3.66亿美元),与2017年报告的20.95亿人民币(约合3.12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18%。2018年10月25日,华大智造则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NGS基因测序仪“MGISEQ-T7”,并宣布该检测仪一天最多可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日产出数据高达6Tb,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2019年3月11日,华大基因和Natera公司签署一项价值500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准备在中国商业化Natera公司的Signatera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并在指定市场使用华大基因测序仪开展生殖健康检测。4. 安捷伦科技2018年收入约2.5亿美元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是实验室设备制造商的领导者。2018年,公司表示整个诊断和基因组集团(DGG)的年收入为9.43亿美元,与 NGS 产品相关的年收入约2.5亿美元,占比26.5%。2019年2月20日,首席执行官 Mike McMullen 表示,“本季度,与 NGS 相关的业务将再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安捷伦表示,基于NGS的临床肿瘤学是一个高增长市场,在该市场中DGG将成为领导者,该公司估计这是一个6亿美元的可服务市场,预计将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5. 10x Genomics2018年收入1.46亿美元10x Genomics成立于2002年,在基因测序领域备受资本青睐,短短几年已累计融得2.43亿美元。今年1月,该公司宣布完成了3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在收入方面,10x Genomics也成为基因测序TOP10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一匹黑马。2017年10x Genomics收入7100万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多,2018年较2017年再次翻番。2018年公司推出了6种新产品,进行了两次并购。8月该公司收购了表观遗传学公司Epinomics;2个月后收购了空间基因组学技术开发商Spatial Transcriptomics,这两笔收购业务进一步巩固了10X Genomics在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导者地位。6. QIAGEN 2018年收入1.4亿美元QIAGEN 总部位于德国希尔登,为分子诊断、应用测试以及学术和制药研究提供样品和分析技术。它在25个国家设有35个办事处。该公司在今年2月5日发布的2018年业绩中披露了NGS业务的销售额,并承诺2019年将创造约1.9亿美元的成绩,同比增长36%。2019年4月12日,该公司推出了采用专有的数字NGS技术的产品QIAseq TMB Panel,旨在预测患者对免疫肿瘤学药物的反应。同时也推出了QIAseq FastSelect RNA Removal Kit,该产品可使科学家能够从RNA-seq文库中快速去除与研究无关的RNA种类,提供更快、更简单的文库准备。7. GEEWIZ2018年收入1.21亿美元GENEWIZ2017财年收入9100万美元,2018财年收入为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3%,该公司管理层预计2019财年收入将超过1.4亿美元。2018年11月15日,该公司被Brooks Automation以约4.5亿美元现金收购,该交易于2018年11月15日完成。自那以后,该公司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达到了3300万美元,其中1600万美元归Brooks所有。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20%,主要得益于NGS增长了30%以及桑格尔测序增长了15%。8. MACROGEN2018年收入1102.99亿韩元Macrogen 是一家韩国基因测序公司,美国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2018年该公司实现收入1102.99亿韩元,合约9706.6万美元。2018年底,Macrogen获得了韩国首尔和邦邦精密医学中心 NGS 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 CLIA )认证。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首批韩国临床实验室。该公司首席执行官 Kap-Seok Yang 在2018年12月20日的声明中表示,“这让我们在与全球医疗机构构建基因组大数据方面拥有优势。”9.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PacBio)2018年7862.6万美元PacBio 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加州门洛帕克。该公司提供PacBio RS II和Sequel Systems,可实时进行监测和分析单分子生化反应。2018年PacBio实现收入786.26万美元,同比下降约16%。2018年11月 Illumina 以12亿美元收购 PacBio 。2019年4月2日,公司宣布与英国 Anthony Nolan 研究院的科学家进行回顾性研究,证明采用 PacBio 测序的超高分辨率 HLA 分型在接受造血细胞移植的患者中发现了与提高生存率相关的更强匹配。10.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2017年收入1380万英镑总部位于英国牛津的 Oxford Nanosperry 公司在2017年实现了1380万英镑的收入,合约1810万美元。2018年,该公司成功进行了两轮融资,10月安进的一笔5000万英镑(656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以及2018年3月完成的1亿英镑(1.312亿美元)融资。上个月,Clear Labs公司同意将牛津纳米孔公司的GridION X5 DNA测序技术整合到其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病原体和其他污染物的Clear Safety NGS平台中。同样在3月份,牛津纳米孔公司的新R10纳米孔由内部使用交付到早期获取项目中,由此产生的反馈预计将影响产品的最终广泛发布。文章参考来源:1.汇众医疗基因检测产业图谱2.Top 10 Gene Sequencing Companies by Revenue3.基因测序会带来更好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