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目前已有800多名全科医学研究生毕业妊娠

教育部:目前已有800多名全科医学研究生毕业

据中新网报道,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教育部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联合五个部委启动实施了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为中西部的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了4万多名本科医学生。此外,目前为止已经有800多名的全科医学研究生毕业,涉及到了76所高校来招收全科医学研究生。

大兴教学医院2021年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结题汇报会召开

3月2日,大兴教学医院科教科举行了2021年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结题汇报会。医院党委书记马秀华教授、副院长赵留庄副教授、韩磊副教授、尹凤先副教授4位研究生导师以及伦理委员会张东海副教授担任评审专家,会议由科教科王英副主任主持。进行结题报告的3位研究生分别是2018级刘铭忆、薛雯雯,2019级同等学力硕士生张琦。他们分别从课题设计、方法、结论、效果等方面就课题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各位专家对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创新性等进行评议并对论文撰写提出建议。三位研究生的结题报告全部审核通过,他们都收获满满。结合专家们提出的指导意见,下一步,他们将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一步梳理与完善,撰写更为完善的毕业论文。大兴教学医院一直以来重视全科基地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导师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明确职责,把握方向,追求卓越”,今后,医院将继续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医疗服务,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上不断努力,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更好的服务辖区居民。【来源: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其一能鸣

山东发布实施意见,明年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记者 刘一颖 报道山东发布实施意见,新增研招计划优先向儿科等紧缺专业倾斜明年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倾斜◆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医学教育领域建设8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200门左右省一流课程,建设一批医学类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建设一批医学类山东省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山东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就我省医学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等学科争创国内一流,支持其他医学类学科特色发展,高标准推进康复大学(筹)建设。加大医学类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鼓励涉医类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医学类学科专业,优先设置中医学、临床药学、全科医学(含中医全科医学)和康复医学、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学科专业(方向)。提升医学专业学历层次,实施意见明确,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增设和现有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培养面向基层、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探索设立医学类专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从严控制非医药卫生类院校增设护理专业,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确定护理专业单校招生规模,确保培养质量。扩大医学类研究生培养规模,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疾病控制、中医药等紧缺专业倾斜。积极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施“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意见提出,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3年内,建设20个左右山东省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实施意见强调,要完善医学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将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结果、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等纳入高校考核体系,省卫生健康委定期公布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医院考核评价指标。对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减少招生计划。“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实施意见提出,强化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体职能,推动高校和附属医院加大教学经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医学类高校探索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医教协同。作为中医药大省,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有责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药院校做大做强中医学、中药学等主干专业,构建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提高经典课程比重并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中医药传承创新班,支持中医药院校积极争取开展九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推动名老专家“上讲台”、中青年教师“做临床”、临床医师“授经典”,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匪徒

山东:明年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山东发布实施意见,新增研招计划优先向儿科等紧缺专业倾斜明年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倾斜◆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医学教育领域建设8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200门左右省一流课程,建设一批医学类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建设一批医学类山东省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山东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就我省医学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等学科争创国内一流,支持其他医学类学科特色发展,高标准推进康复大学(筹)建设。加大医学类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鼓励涉医类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医学类学科专业,优先设置中医学、临床药学、全科医学(含中医全科医学)和康复医学、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学科专业(方向)。提升医学专业学历层次,实施意见明确,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增设和现有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培养面向基层、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探索设立医学类专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从严控制非医药卫生类院校增设护理专业,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确定护理专业单校招生规模,确保培养质量。扩大医学类研究生培养规模,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疾病控制、中医药等紧缺专业倾斜。积极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施“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意见提出,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3年内,建设20个左右山东省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实施意见强调,要完善医学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将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结果、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等纳入高校考核体系,省卫生健康委定期公布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医院考核评价指标。对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减少招生计划。“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实施意见提出,强化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体职能,推动高校和附属医院加大教学经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医学类高校探索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医教协同。作为中医药大省,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有责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药院校做大做强中医学、中药学等主干专业,构建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提高经典课程比重并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中医药传承创新班,支持中医药院校积极争取开展九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推动名老专家“上讲台”、中青年教师“做临床”、临床医师“授经典”,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天其运乎

山东:明年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山东发布实施意见,新增研招计划优先向儿科等紧缺专业倾斜明年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倾斜◆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医学教育领域建设8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200门左右省一流课程,建设一批医学类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建设一批医学类山东省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快山东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就我省医学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等学科争创国内一流,支持其他医学类学科特色发展,高标准推进康复大学(筹)建设。加大医学类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鼓励涉医类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医学类学科专业,优先设置中医学、临床药学、全科医学(含中医全科医学)和康复医学、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学科专业(方向)。提升医学专业学历层次,实施意见明确,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增设和现有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培养面向基层、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探索设立医学类专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从严控制非医药卫生类院校增设护理专业,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确定护理专业单校招生规模,确保培养质量。扩大医学类研究生培养规模,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疾病控制、中医药等紧缺专业倾斜。积极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施“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意见提出,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3年内,建设20个左右山东省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实施意见强调,要完善医学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将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结果、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等纳入高校考核体系,省卫生健康委定期公布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医院考核评价指标。对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减少招生计划。“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实施意见提出,强化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体职能,推动高校和附属医院加大教学经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医学类高校探索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医教协同。作为中医药大省,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有责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支持中医药院校做大做强中医学、中药学等主干专业,构建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提高经典课程比重并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中医药传承创新班,支持中医药院校积极争取开展九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推动名老专家“上讲台”、中青年教师“做临床”、临床医师“授经典”,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来源:新华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大老千

你的目标院校有多难考?这些医药类院校考研难度全国排前十!

在20年7月,中国考研网发布了一份全国100所高校难度排行榜,其中有十所医学/医药类院校上榜,可以说除了北京协和医院之外,这几所医学院校的考研难度是全国前十了。仅仅看表格可能还没有感觉,一个院校是否好考可以根据院校往年的报考情况进行判断,比如计划招生人数、分数线、推免人数等等方面,先看这些院校21考研的报考情况。(招生计划人数数据从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中获取,实际招生人数还以院校发布的最新信息为主)北京大学医学院① 计划招生人数690-694人;拟接收推免数272人 891基础医学院计划招生数36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7人 892药学院计划招生数33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6人 893公共卫生学院计划招生数79人(含非全日制30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24人 894护理学院计划招生数47人(含非全日制20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3人 895医学人文学院计划招生数9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7人 910第一临床医学院计划招生数69-70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39人 920第二临床医学院计划招生数78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3人 930第三临床医学院计划招生数77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37人 931第四临床医学院(积水潭医院)计划招生数12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6人 940口腔医学院计划招生数62-63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不超过31人 950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计划招生数20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0人 960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计划招生数39-41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20人 971第五临床医学院(卫生部北京医院)计划招生数18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7人 972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计划招生数24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2人 973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世纪坛医院)计划招生数10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74航天临床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计划招生数3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75 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计划招生数10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5人 976民航临床医学院(民航总医院)计划招生数2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77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深圳医院)计划招生数17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2人 978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计划招生数1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79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北京地坛医院)计划招生数5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80 302临床医学院(解放军302医院)计划招生数5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81解放军306医院教学医院(解放军306医院)计划招生数2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82北京回龙观医院计划招生数6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人 983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计划招生数2人,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984医学技术研究院计划招生数24人,其中拟接收推免数12人② 复试分数线医学(学术学位):政治/外语/专业课1/总分,55/55/180/320。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业课1/总分,55/55/180/350。复旦大学医学院① 计划招生人数:拟录取推免生后剩余统考计划580名。 101基础医学院计划招生人数40名 102公共卫生学院计划招生人数76名 103药学院计划招生人数75名 112实验动物科学部计划招生人数1名 114放射医学研究所计划招生人数3名 115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计划招生人数8名 117护理学院计划招生人数28名+10名(单独考试),共38名 120临床医学计划招生人数303名 132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计划招生人数10名 151生物医学研究所计划招生人数11名 152脑科学研究所计划招生人数15名② 复试分数线 临床医学(1002):政治/外语/专业课1/总分,60/60/220/350。临床医学(1051):政治/外语/专业课1/总分,60/60/210/345。③ 总成绩计算方法(比例) 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① 计划招生人数:932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389名(以当年推免公示结果为准) 710基础医学院50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25名。 711公共卫生学院46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19名 712护理学院20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8名 720瑞金医院138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55名 721仁济医院128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50名 722新华医院101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46名 723第九人民医院125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55名 724第一人民医院92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39名 725第六人民医院106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42名 727儿童医院22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9名 728胸科医院15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6名 729精神卫生中心23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9名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2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9名 731儿童医学中心31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12名 732同仁医院13名,其中拟接收推免生5名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研究院)计划招生人数:10名 基础医学院招生计划数3名(学术学位)公共卫生学院招生计划数7名(专业学位)③ 复试分数线临床医学(1002):政治/外语/业务课/总分:55/55/170/300。临床医学(1051):政治/外语/业务课/总分:55/55/200/340。④总成绩计算方法(比例) 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200分)=初试折算分(初试成绩×0.2)+复试成绩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① 计划招生人数:545人(含推免生计划数) 内科学(105101)拟招生人数108人 儿科学(105102)拟招生人数23人 老年医学(105103)拟招生人数7人 神经病学(105104)拟招生人数57人 神经病与神经卫生学(105105)拟招生人数8人 皮肤病与性病学(105106)拟招生人数7人 急诊医学(105107)拟招生人数9人 重症医学(105108)拟招生人数8人 全科医学(105109)拟招生人数16人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0)拟招生人数6人 外科学(105111)拟招生人数136人 儿外科学(105112)拟招生人数9人 妇产科学(105115)拟招生人数25人 眼科学(105116)拟招生人数23人 耳鼻咽喉科学(105117)拟招生人数28人 麻醉学(105118)拟招生人数14人 临床病理(105119)拟招生人数6人 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20)拟招生人数3人 肿瘤学(105121)拟招生人数13人 放射影像学(105123)拟招生人数19人 超声医学(105124)拟招生人数15人 核医学(105125)拟招生人数5人② 复试分数线临床医学(1002):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80/300临床医学(1051):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5/55/185/330③总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拟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天津医科大学①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计划招生人数:297人,拟接受推免生17人,单独考试7人 100201内科学拟招生人数7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2人、单独考试1人 100202儿科学拟招生人数6人,拟接收单独考试3人 100203老年医学拟招生人数3人 100204神经病学拟招生人数18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人 100205神经病与神经卫生学拟招生人数4人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拟招生人数5人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拟招生人数18人,拟接收推免人数2人 100210外科学拟招生人数76人,拟接收推免人数2人,单独考试1人 100211妇产科学拟招生人数13人 100212眼科学拟招生人数22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人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拟招生人数1人 100214肿瘤学拟招生人数48人,拟接收推免人数8人,单独考试2人 100217麻醉学拟招生人数7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人 100218诊断医学拟招生人数6人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计划招生人数:404人,拟接受推免生95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1人 105101内科学拟招生人数92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1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3人 105102儿科学拟招生人数28人,拟接收推免人数25人 105103老年医学拟招生人数4人 105104神经病学拟招生人数18人,拟接收推免人数7人 105105神经病与神经卫生学拟招生人数16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人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拟招生人数5人,拟接收推免人数2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 105107急诊医学拟招生人数10人 105109全科医学拟招生人数4人 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拟招生人数1人 105111外科学拟招生人数92人,拟接收推免人数9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人 105112儿外科学拟招生人数1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5人 105115妇产科学拟招生人数17人,拟接收推免人数4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 105116眼科学拟招生人数23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4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 105117耳鼻咽喉科学拟招生人数3人 105118麻醉学拟招生人数16人,拟接收推免人数7人 105119临床病理拟招生人数4人 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拟招生人数4人 105121肿瘤学拟招生人数24人,拟接收推免人数4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 105122放射肿瘤学拟招生人数7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人105123放射影像学拟招生人数17人,拟接收推免人数4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105124超声医学拟招生人数3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105125核医学拟招生人数6人③ 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0 临床医学(核医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8 临床医学(眼科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13 临床医学(除影像医学、核医学、眼科学以外的其他专业):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00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25 临床医学(内科学-血液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37 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36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9 临床医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31 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0 临床医学(内科学-风湿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32 临床医学(内科学-传染病):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00 临床医学(精神病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8 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神经卫生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34 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8 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10 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2 临床医学(外科学-胸心外):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05 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00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31 临床医学(眼科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65 临床医学(麻醉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59 临床医学(肿瘤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63 临床医学(放射影像学):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46 临床医学(上述专业以外的其他临床专业):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50/50/160/300③总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拟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考研,往往是选择大于努力,而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能使努力不被白费。小昭告诉大家,可以参考下列这些因素选择目标院校。1考研院校报录比实际录取人数 ÷ 报考人数=报考比报录比能反映该专业的受欢迎程度。一般而言,院校的报录比会达到12:1的比例,夸张一些的可能会到16:1,这能反映什么呢?这是指120名考生中或许只有10名同学能被录取,不是说考生分数高过12名同学就可以了,你的分数必须要是这120名同学中的前十名才行。从报录比中可以很真实的看到考研的难度。一般院校会在官网公布各专业的实际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通过联系院校、咨询学长学姐、联系老师等方式获得信息。2考研复试比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应该达到1:1.2,也就是说进入复试的12名考生中,只有10名考生会被录取。这是最低的标准,不同的院校复试比例还会不一样,有些院校的复试比例能高达1:1.8,竞争十分激烈。3考研推免比例院校的招生人数中是包括推免生的,也就是说当有推免生被接收了,统考生能够获得的招生名额就少了。院校都会有一个推免生招生比例,除了推免生外还有夏令营,可以通过了解往年的推免比例分析留给统考生的招生名额,如果剩下的招生名额不多,想进这个院校自然就更有难度了。

流亡者

四川将把多个医学类专业放“一本”招生

3月5日,四川省政府网站发布《四川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主要涉及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全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等方面,来划个重点。将基础医学等专业安排在“一本”招生在高考录取中,医学类院校和专业是热门之一。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案提出:四川将把本科基础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方案还提出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向紧缺专业倾斜。3年内所有医学院校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方案对全科医生有明确,提出要系统建立全科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再教育和继续教育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强化培训质量管理。3年内所有医学院校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支持建设10个省级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1至2个省级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基地。2021年起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逐步扩大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在全科医学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四川正在建设中医药强省,方案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有专门的表述。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夯实中医药专业的主体地位,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中医药主干专业。加强中医药学科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增设中医药类专业,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强化传承,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将中医药经典教育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强化师承,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注重特色,支持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体现中医理论和临床特点的省级一流课程和教材建设。注重创新,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方案还对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加快建立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等方面做出了规划。想学医的同学,可重点关注哟。【来源:四川观察】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马莉

山东: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开展全科教育 争创国家临床医学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网站获悉,根据《关于加快山东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将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公费医学生教育培养制度,逐步增加高职(专科)层次公费医学生培养数量,积极推进落实“县管乡用”制度。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3年内,建设20个左右山东省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实施意见》提出,加强高水平医学学科建设。依托预防医学类高水平学科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提升疫情防控人才培养能力;高标准推进康复大学(筹)建设。加大医学类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建设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鼓励涉医类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医学类学科专业,优先设置中医学、临床药学、全科医学(含中医全科医学,下同)和康复医学、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学科专业(方向)。鼓励高校新增设置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医科专业。将中医药课程列入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严控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增设和现有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培养面向基层、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探索设立医学类专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从严控制非医药卫生类院校增设护理专业,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确定护理专业单校招生规模,确保培养质量。扩大医学类研究生培养规模,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先向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疾病控制、中医药等紧缺专业倾斜。积极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施“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完善公费医学生教育培养制度,逐步增加高职(专科)层次公费医学生培养数量,积极推进落实“县管乡用”制度。到2022年,医学院校全部设置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3年内,建设20个左右山东省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落实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行业职业吸引力。支持中医药院校做大做强中医学、中药学等主干专业,支持中医药院校积极争取开展九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推动名老专家“上讲台”、中青年教师“做临床”、临床医师“授经典”,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支持中医药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县级中医院,推动县级中医院设置全覆盖。在医学教育领域建设8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200门左右省一流课程,建设一批医学类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建设一批医学类山东省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和规范高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健全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原则上一所医院只能与一个医学院校建立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关系。强化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体职能,推动高校和附属医院加大教学经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医学类高校探索二级学院与附属医院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医教协同。将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结果、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等纳入高校考核体系,省卫生健康委定期公布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医院考核评价指标。对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减少招生计划。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基地评估制度,对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连续2年排名全省后5%位次的专业基地,减少培训计划。鼓励住培基地合理提高住培医师薪酬待遇发放标准,对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培训对象予以倾斜。将医学继续教育考核合格作为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等的重要参考。支持省内医学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建共享。推进省部(委)、省市共建高水平医学院,5年内实现全覆盖。加强中医药高校与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在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科优势,围绕生命健康、临床诊疗、药物创新等领域,整合资源建设1-2个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围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发展精准医学。

二大夫曰

河南:高校无医学教育基础不得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

3月23日,记者获悉,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河南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采取一揽子有力措施,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医者,为推动“健康中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立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创造条件布局1~2所本科医学院校。同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本科医药卫生类专业;加强医学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由于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一些高校兴办医学教育的热情,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不管有没有办学基础纷纷申办护理、口腔等医药卫生类专业,导致院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供求关系失调,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一岗难求。 针对这种情况,河南提出优化医学学科专业规模和结构,压缩数量,提高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医学类专业招生结构和数量,优化单点招生规模,叫停随意设置护理、临床等医药卫生类专业的行为。 根据《方案》,积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发展本科医学专业教育,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提高入口门槛,无相关医学类专业基础的非医学院校不得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已设置本科医药卫生类专业的高校,其对应专科专业不再招生;高校不再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转向为乡村基层和养老托育等服务业培养人才。 此外,针对全科医学人才紧缺的现状,《方案》提出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院(系),3年内推动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基层教学组织等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省级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故城浏览次数:2576次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放达

河南规范医学教育出“新招”,高校无医学教育基础不得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3月23日,记者获悉,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河南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采取一揽子有力措施,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医者,为推动“健康中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立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创造条件布局1~2所本科医学院校。同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本科医药卫生类专业;加强医学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医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由于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一些高校兴办医学教育的热情,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不管有没有办学基础纷纷申办护理、口腔等医药卫生类专业,导致院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供求关系失调,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一岗难求。针对这种情况,河南提出优化医学学科专业规模和结构,压缩数量,提高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医学类专业招生结构和数量,优化单点招生规模,叫停随意设置护理、临床等医药卫生类专业的行为。根据《方案》,积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发展本科医学专业教育,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提高入口门槛,无相关医学类专业基础的非医学院校不得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已设置本科医药卫生类专业的高校,其对应专科专业不再招生;高校不再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转向为乡村基层和养老托育等服务业培养人才。此外,针对全科医学人才紧缺的现状,《方案》提出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院(系),3年内推动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基层教学组织等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省级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