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你报考医学吗?全国的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计划了解多少?毋固

你报考医学吗?全国的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计划了解多少?

这么多年医学类专业一直很火,就算普普通通的省属医科大学,好多临床专业都可以录取到比普通211工程大学还高的分数,令人羡慕吧!2000年前后的高教体制改革,原来实力较强的卫生部直属高校,基本上都被当地的985工程大学合并了,唯一被遗漏的就是中国医科大学,当年传了一顿要被东北大学鲸吞,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变成了辽宁省属的中国医科大学啦!那我们现在看看这些医科大学哪些学校实力强吧!可以看出,独立的医科大学只有南京医科大学具有A+专业,而首都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都有A-的专业,其他独立医科大学没有这么强的实力。我们看一下这些独立的医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收计划会有多少呢?第二军医大学:学校未列明2020年招生计划,可以参考2019年人数南京医科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模数约为1500名(含长学制学生约180名)第四军医大学:学校未列明2020年招生计划,可以参考2019年人数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就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 1000 名(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数哈尔滨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00人左右(含全国统考、单独考试、推荐免试、医学长学制转段)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9人左右(只招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未列明2020年招生计划,可以参考2019年人数中国医科大学:学校研招办的网站尚未打开,2019年的招生计划供大家参考吧!2019年招生计划是867人,全日制学术硕士430人,专业硕士415人,非全日制28人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146人(含7年制和8年制转段的195人),其中全日制学术硕士573人,专业硕士368人,推免生计划501人。大连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635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436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1199人(含临床医学长学制转段拟转入138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人)重庆医科大学: 2020 年面向全国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1690 人(含统一考试生、单独考试生、推荐免试生、医学长 学制,不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其中拟招收推荐免试生 674 人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我校硕士研究生初步招生计划为1453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78名(学术学位613名,专业学位765名(含“5+3”一体化专业学位招生计划149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名(专业学位)河北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生总规模1157名(含长学制及推荐免试生),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两种类型山西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生约1500名,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两种类型昆明医科大学:2020 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总数不低于 1191人。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数约1400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40人,长学制转段215人)福建医科大学:2020 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223 名(含推免生、统考生、约150 名长学制转入研究生阶段及10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温州医科大学:2020 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197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63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553人,非全日制硕士5名在医科大学这可能发现,招生多的学校未必是真正实力强的高校,同时,实力强的高校未必招生计划就多,所以还是应该以你喜欢的学校的学科来衡量,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以招生人数来判断。对于普通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一点也不少的情况,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兜圈子

全国医科大学大盘点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投身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两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6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研究所15个,建有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学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前5‰。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工程、人文医学、健康政策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学位授权点已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获评A+等级。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科建设: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在全国独立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5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总体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3、全国第61。学校是国家13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高校,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孙颖浩3名两院院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广西医科大学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三所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其中2015年,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10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9个。 重庆医科大学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6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已通过临床医学国际专业认证,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机构44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是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2014年被列入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2016年被列入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构建起以医学为主,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5个学科门类,较为完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是学校优势与特色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63.5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原名“贵阳医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首任院长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贾魁、杨济时、刘维德、洪谦、林绍文、侯宝璋、张孝骞、郭秉宽、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学术造诣精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国立贵阳医学院,使其被誉为当时的“小协和”,开创了贵州高等教育之先河。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口腔医学专业认证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内涵建设,临床医学学科2018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有力填补了我省ESI医学门类上榜学科空白;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是我省近五年来唯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校;在贵州省双一流建设中,我校临床医学和药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并分别以全省第一名与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一流学科中期绩效考核,19个项目获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含培育)立项。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临床医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宁夏医学院。1962年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搬迁至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2年,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宁夏医科大学,至此,学校成为宁夏唯一的医学高等教育学府。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有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鲤鱼山脚下,是新疆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1956年7月建成招生。1998年6月,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了校名。学校以医学学科为主,现有6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其中2个高峰学科、4个高原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6个自治区重点专业。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六十年来,学校不断发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有临床医学、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4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2%。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52年迁址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校建有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8个省级重点学科,25个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等5个学科获安徽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拥有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显示,我校位列全国第17名。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涵盖目录内或自设二级学科43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我校博士点总数位居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含军队院校)第8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现有血液病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12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重点学科(专科)56个,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福建省新药研发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6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优化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实现内涵式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战略,整合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资源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19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校(院)临床医疗和疾病防治实力雄厚,拥有三级甲等医院9所,其中综合医院4所、专科医院5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6个。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目前指导全省开展职业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肿瘤早诊早治、辐射防护、防盲治盲、罕少见疾病防治工作;拥有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现有4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是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临床医学学科已连续六年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根据2018年国际最具权威性的四大高校综合排行榜(USNews、ARWU、THE和QS),广州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第1285位,全国高校第107位,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下设21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2个研究机构,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1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重症医学科排名全国第十,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进入世界大学排名榜(CWUR)。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4个。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2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锦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前身为1946年在吉林省洮南市成立的辽吉军区卫生学校。1949年迁址辽宁省锦州市,1958年成立锦州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辽宁医学院。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多门类、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9个。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由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3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1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A类(A-)、8个学科进入B类(2个B+、3个B、3个B-)。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2个。建立了北方医学转化研究合作中心。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辛亥革命后,1912年10月民国教育部颁发第十六号令,据此北洋医学堂1913年更名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15年学校迁至保定。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被迫停办。1946年1月复校招生。1949年4月更名为河北医学院。1958年学校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95年,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改称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2016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河北医科大学协议。学校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52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学校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设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培育学科1个(法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支持学科1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新型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工程中心20个,省级研究所6个。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法医学本科专业院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第三批和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其中,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31个。现有3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特种医学;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

天行

全国共有39所医科大学,全部是本科高校,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全国39所医科大学名单:01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首医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京港大学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所附属卫生学校,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开办24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2422人,其中研究生4648人,本科生5309人,高专高职生1765人,留学生700人;有成教生3121人;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2791人(校本部1470人,附属医院41321人);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02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Hebe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河北医大”,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教育部三方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牵头单位;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辛亥革命后,1913年北洋医学堂更名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15年学校迁至保定。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被迫停办。1946年1月复校招生。1949年4月更名为河北医学院。1958年学校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95年,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改称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学校占地面积22.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12万平方米;全校系统共有教职工1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学校有两个校区、五所直属附属医院,下设18个二级学院,2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790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3709人,留学生427人。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0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211工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学科覆盖医、理、工、文、管理、法、经济等7大学科门类。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居广东省首位,全国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二,广东所有高校中排名第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首位。学校设有17个学院;本科专业31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0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3150人,研究生4898人,留学生1037人;专任教师2030人,其中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青13人;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直属附属医院11所。

一举一动

这11所医科大学,不是985、211,但每年也非常受欢迎

今年最受欢迎医学类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每年的985、211各大医科院校和医学部都非常的受欢迎,但是这些学校的分数也很高。因此,很多同学会选择分数相对低一点的医科大学,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1所不是985211的医科院校,这些医科大学在每年填报志愿时,也是非常的受同学们的青睐,一起来看看吧!重庆医科大学简称“重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ESI全球前1%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重庆市一流学科: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四川2011计划;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的中医药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 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3个):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大连医科大学以医学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发展的 医科大学 ,入选国家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项目试点高校、国家“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学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神经病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首批“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广东省“211工程” 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改革试点高校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国家“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省攀峰重点学科:中医学 省优势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是省部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国家“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高校、教育部“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高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实施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黑龙江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基地、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级重点学科(群):药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外科学(普外)黑龙江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公共管理、中西医结合黑龙江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外科学、内科学、神经病学、麻醉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眼科学、急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河北医科大学简称“河北医大”,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教育部三方共建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牵头单位,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法医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学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外科学(骨科)、生理学、麻醉学、法医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口腔医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简称“温医大”,位于浙江温州,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 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 111计划 ”、教育部第一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 ”首批建设单位,为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呼吸、精神科省一流学科A类: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省一流学科B类: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与生化药学、外科学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重症救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安徽医科大学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 ,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 ,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 共建高校,入选国家“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国家“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高校,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省级重点学科: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口腔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药学、老年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传染病、血液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泌尿外、骨外、普外)、妇产科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病理科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省级重点学科: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3个):中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儿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 :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简称“天中”,是国家“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三方共建高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 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入选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

观于大海

全国十大医科大学名单及实力对比

校友会最新公布的2020年中国医科类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居榜首,排名前十的其他九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一体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北京协和医学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药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位于广东广州,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广东名牌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中药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北京市一流专业:护理学、床医学。北京市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假肢矫形工程。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临床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位于江苏南京,是江苏省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南京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国家特色专业:护理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位于辽宁沈阳,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外科学(普外)。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位于浙江温州,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温州医科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药学。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护理学、麻醉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

甲天下

中国唯一一所211医科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出炉啦最新!

天津医科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位于天津市。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研究教学型医科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目前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两个校区和七所大学医院,现有本科专业22个,设有19个学院(系),1个教学部。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省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研究所15个,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下图是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表2020年的高考是一场不平凡的特殊大考,不仅是因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改革政策落地,更是在常态化一疫情防控下开展的首次大考。随着高考的顺利结束,接下来考生将会面临着志愿填报的问题。那么今年天津医科大学也是在线上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天津医科大学自2020年7月13日至7月29日举办三期线上直播活动,具体情况可登录天津医科大学官网了解。希望今年的高考生们能够多多关注一些大学的动态,毕竟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可能今年的一些大学会扩招,所以小伙伴们还是多多关注一下比较好!

九洛之事

这两所医科大学,不是985、211,却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前三

在我国重点大学的由来,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建设第一批的重点大学,而到了90年代末,更是提出了影响深远的985工程和211工程。虽然在2017年我国又新出台了双一流建设计划,但是本质上是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一个整合,而且无论是在社会声誉上,还是建设成果上,都是985和211工程的认可度高。虽然双一流一定会越发重要,但是目前看来985大学和211大学依旧是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的代名词。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两所大学,既不是211重点大学,更不是985名牌大学,但是这两所大学学科实力却十分雄厚,而且录取分数线非常高,比绝大多数211重点大学都高。这两所大学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这两所大学录取分数线高是有原因的,虽然不是211重点大学,但是这两所医科大学在医学实力方面,不逊色于很多211高校。在很多医科大学的排行榜中,这两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都能排到前五名,甚至是前三甲的位置。而作为是211重点大学的天津医科大学,无论是在社会声誉上,还是在医学实力上,都和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相差不大,甚至于天津医科大学的社会声誉并不如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院校,是2011计划的牵头高校作为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首都医科大学一直以来以高超的医学教学而出名,它的前身是北京第二医学院,创立于1956年,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了。作为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在生命科学与技术方面,也有着不同凡响的表现,在2002年它入选了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所以在独立办学的医科大学医学院中,首都医科大学排名前五,还是轻而易举的。南京医科大学虽然没有首都医科大学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也是相当的高,南京医科大学的主要优势是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等。其实南京医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医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当时叫做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刚刚建立的时候是在江苏的镇江,后来在1957年由镇江迁到了南京,并改名为南京医学院。作为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之一的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实力自然不会弱,在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在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但是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都没有入选211工程,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们作为优秀的医科大学在我国医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过年好

这五所医科大学虽排名一般,但特色专业国内顶尖!

随着近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于自我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也为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利好的条件。在如今的中国,医院一天比一天大,医院一天也比一天多,所以医学类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些名校来培养显然是不够的,在这种前提之下,一些地方的医科大学逐渐的开始展露峥嵘,在近些年的发展壮大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非常强势的特色专业,但是这些高校由于综合实力一般,所以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的表现一般,但是鉴于这些专业又是非常优秀的专业,编者在这里专门给各位同学挑选其中的五所大学极其特色专业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够帮到一些对医学感兴趣的同学。一、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为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1949年接管合并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学校是原国家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项目。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这么一所高校,由于在综合实力等各方面导致的原因,在近些年的国内外排名中都非常的一般,在近些年的国内排名中,这所大学也仅仅排在了157名的位置,而且相比去年,这个排名还有下滑的趋势。但是即便是如此,这所高校的一些学科还是非常优秀的,这些学科分别是: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在这四个非常强劲的学科支撑下,中国医科大学在近些年的ESI数据中的表现非常优秀,当然在和四个学科作为中国医科大学的特色学科,各位考生一定不要错过了。二、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学校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2015年9月,获准成为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同时也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当然南京医科大学的国内排名也是不高,处在140名左右的位置,当然这和目前南京医科大学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所老牌医科大学,在近些年的发展壮大中,也形成了自己非常强劲的学科,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目前国内的A+学科,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这四个学科也达到了B+的水准,所以说这所高校目前的特色专业还是非常之强的。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当然,南方医科大学依然是一所综合实力在全国前百名之外的大学,这可能多少让南方医科大学的学子们有点不服气,毕竟作为一所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校,在近些年连全国前百强都没进去,确实说不大过去,当然考虑到其他高校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各榜单排名的参考数据不同,对于排名的事情,各位同学也就不要太过强求。作为一所超级强校,有七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四、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2015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虽然说,重庆医科大学的成长之路相对于国内其他的高校而言,是比较顺利的了,但是总体而言,重庆医科大学在近些年的发展才算是走上正轨,在今年的国内排名中,重庆医科大学位居全国大学第166名的位置,这相对于往年来说,已经是相当的有进步了。当然这一进步,也体现在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截至目前,重庆医科大学有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五、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更名为东南医学院,1949内迁安徽怀远,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 年迁址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作为一所校史相对波折的高校而言,能够在这种动荡中保持不断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好在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安徽医科大学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虽然说综合实力上确实差一些,仅仅位居国内230名左右的位置,但是安徽医科大学在近些年的不断探索中,依然成长出了一些非常不错的学科。目前,安徽医科大学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皮肤病与性病学、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关于这五所综合实力稍弱,但是特色专业非常强劲的高校的介绍,就到这里结束了,当然国内还有相当多的一些高校,综合实力上一般般,但是特色专业绝的值得考生认真考虑的高校的。

特洛伊

新鲜出炉的全国医科大学排名,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学校

一、北京大学医学部其前生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优秀人物屠呦呦就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二、复旦大学医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四、中山大学医学院隶属中山大学的二级学院,是首批共建高校之一;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81年德国海军航舰医生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等疾病,由埃里希·宝隆创办了“同济医院”,这就是武汉同济医院的前生。

双瞳

这所医科大学很委屈,曾经排名全国第一,如今只是一所双非院校

这所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不错,曾经全国排名第一,如今只是一所双非院校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目前高等院校的数量已经突破了3000所。在这么多院校中,自然有实力强弱之分,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院校,他曾经在全国排名第一,但如今只是一说双非院校,十分可惜,它就是中国医科大学。要知道近年来医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但同时由于医学的难度过高,也吓退了一批学生,但近两年来,由于疫情的原因,更多人看到了医生这个行业的伟大,也让医学这个学科变得更加热门,更多的人也开始认同医生,毕竟在疫情期间,医生不畏艰险冲锋在战场的最前方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想学医的愿望。正因如此。一些医科大学这两年的分数线也是不断上涨,成为很多人的名校,但国内的医科大学也非常多,其中有很多高校一直在进步,但也有院校退步很严重,中国医科大学就是个例子,表现不尽如意,还是我国国字号的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历史和简介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参加长征并走完全程,且坚持办学的院校,也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院是教育的医学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31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后来合并了多所院校,将学校移居到沈阳,受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尽管中国医科大学是国字号大学,但其实就是一所省部共建的院校,一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一所顶尖院校,但其实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且双一流也没有评上,只是一所普通的双非院校,但中国医科大学的实力曾经是非常雄厚的。要知道中国医科大学曾经将多所医科学校合并在全国的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一,而且跟着进行了长征的全程对自身的实力也有了整体的提升,当时成为国内最强的医科大学不容置疑。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中国医科大学又移居了东北地区,而东北的经济水平又得到了下降,导致中国医科大学得不到良好的资源和经济,因此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逐渐缓慢,被其他一些院校超越,甚至已经退出了顶尖医科大学的行列,对于中国医科大学来说,这是十分难过的一件事情。专业实力有特色,适合中等生但中国医科大学虽然实力提升缓慢,整体实力上还是非常可观的,对于想学医的同学,同时成绩又不算顶尖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所非常不错的选择,也有非常多的特色。专业实力很强,毕竟是一所老牌院校,在由于地理位置不算优越,地处沈阳,每年报考的学生不会太多,分数线相对于热门院校来说也是较低,因此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医学院校。同时,该校的重点学科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还有七个专业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综合实力很不错。而且现在一学生想要本科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码要考上研究生,而中国医科大学的升学率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如果学生想要继续读研的话,中国医科大学是一处十分不错的选择,因此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也要将自己的目光放得长远,不要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就只看到眼前,一定要挑选一个未来更加适合自己的大学。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是白槿学长,关注我了解最新教育资讯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