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高校博士点数量排名:浙大第1,清华第2,中大第3,武大第7!人见其歧

中国高校博士点数量排名:浙大第1,清华第2,中大第3,武大第7!

前段时间,教育部等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将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同时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俗的讲,博士即将迎来扩招。那么我国高校目前哪所大学博士点最多呢?根据青塔今天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有博士点的高校共有344所高校。其中,浙江大学博士授权点最多,包括5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清华大学其次,共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中山大学第3,共有4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其他博士授权点较多的高校还包括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此外,郑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属高校博士学位数量也较多。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拿下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来源:青塔)

不与物交

全国27所博士招生院校2020年博士报名时间汇总

清华大学:九月份招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8月23日12:00~9月6日16:00。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4日中午12:00—11月30日下午16:00。北京大学:2019年10月14日12:00-12月6日12:00。南开大学:普通招考生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2月5日9:00-12月25日12:00。初试时间为2020年3月21日—22日。申请考核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0月25日9:00-11月5日15:00南京师范大学:(1)定向就业考生(不含专项和教育博士):2019年10月14日-19日(2)直接攻博考生:2019年10月21日-23日(3)“学校发展计划”考生:2019年11月1日-6日(4)硕博连读考生:2019年11月8日-14日(5)普通招考考生:2020年1月5日-11日。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开放时间为2019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或2020年3月15日至4月20日,具体报名截止时间请查阅学院的通知。“医工交叉平台”直博生为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0月11日8:0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网上确认时间:2019年11月18日至11月30日。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考试时间为2019年10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中国农业大学: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填报时间为2019年10月23日上午9:00至2020年1月7日下午4:00。申请考核制博士生2019年10月23日上午9:00至2020年1月7日下午4:00。福建医科大学:2019年11月1日-2019年11月17日。陆军指挥学院:2019年12月1日至31日。军事科学院:网上报名时间截止9月30日24:00。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2019年9月25日-2019年10月2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批为2019年8月7日-9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9年10月10日-10月25日;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9年12月12日-2020年1月12日。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11月至12月。厦门大学:2019年10月10日-2019年11月30日。江西农业大学: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海军工程大学:2019年8月30日-9月2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9月23日-10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第一批报名时间:2019年10月5日-10月20日;第二批报名时间:2020年2月15日-2月2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春季网报时间:2019年11月4日-11月8日;秋季网报时间:2020年3月1日-2020年3月15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19年9月25日-10月25日。国防科技大学:申请考核为2019年8月25日00:00时至2019年9月10日24:00时;统考为2020年2月1日8:00时至2020年2月20日24:00时。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10月10日~10月24日。

王柏

国内高校博士点数量排名,浙江大学第一,博士论文质量如何?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根据2016年到2017年的教育部公开的数据,国内100所高校中,浙江大学博士点数量最多,其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点数量仅排名第11位。当然,这个数据并不包括2018年全国高校新增博士点数量。博士点数量多的国内高校有哪些?除了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外,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南大学的博士点数量排名第3到第10位。前15名高校(2018年前数据)明眼人已经看出,博士点数量多少与学校办学规模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样的排名未将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在内,国科大博士生导师数量国内第一,博士点数量当然不不输于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就博士生数量而言,一些传统的老牌子高校,比如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等等,它们都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当然,就博士生培养质量来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无疑又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南京大学冷丝在这里提出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国内博士生培养质量如何?博士论文质量如何?人文科学、理学类等博士论文质量较高,社会科学类博士论文问题多。教育部和学位管理部门每年和每几年都要对博士论文进行抽查,比如,在2015年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各学科论文样本总体合格率为95.79%。其中,历史学100%、理学98.51%、哲学98.44%、农学96.96%、医学96.59%、文学96.43%和工学95.45%。这七个学科门类抽检总合格率在平均线以上。然而,法学是92.21%、管理学90.43%、经济学88.43%、教育学88.03%和艺术学86.52%,这5个门类合格率在平均线以下。陕西师范大学可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4个学科门类合格率全部低于总样本平均合格率,显示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相对突出。其一,社会科学近40%的抽检不合格论文被指出“缺少问题意识、理论关照和聚焦”以及“论述分析不能与研究问题紧密结合”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还包括选题没有学理意义、对学科研究现状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等,这些都指向博士论文研究和撰写的一项基础工作,即提出“研究问题”。说白了,很多博士论文是为了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而研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这样的研究没有意义和价值。山东大学其二,社会科学中60%的不合格论存在被评审专家明确指出文献综述质量差的问题,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门类,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从评阅意见来看,文献综述的问题非常集中。文献梳理的基本工作量和文献的质量不够,包括文献不全面与陈旧、来源期刊不够权威以及外文文献缺乏,因而无法全面和准确呈现本学科领域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研究基础和现状。其三,超过60的不合格论文在分析推理和论证的合理性、逻辑性方面存在问题,还有很多论文被专家指出概念,理论使用不当,论文思路模糊和结构逻辑混乱,以及论述分析与研究主题关联不紧密的问题,这些都指向作者研究训练的不足和理论思维、分析论证能力方面的缺失。那么,博士生培养和博士论文质量又该如何有保障呢?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中,学校要加强学术规范、学术写作方面的训练,鼓励培养单位开设学位论文写作、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等公共课程,强化基本学术训练。高校必须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考核和质量把关。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强化和完善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课程论文、预答辩等培养过程中的考核环节。加强博士生导师的质量监督意识,建立适当的责任保障机制。同时,高校必须加强对于抽检不合格论文培养单位和导师的追责,进一步提高以论文抽检合格率作为学位点评估、学位授予权和导师招生资格、研究生教育资源分配的力度。附录100所高校名单:百所高校博士点数量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鸡毛信

中国博士点十八大高校中很多高校名不副实,师资最强十大高校排名

目前我国排名前的18所高校博士点 哪些高校的师资匹配自己的博士生点数量?最近教育部新的政策是扩大高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小编对这样的政策非常的不解,目前中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已经是全球最多,但是博士生的教育投入和产出比却非常的低,经常爆出博士由于毕不了业,以死相逼的新闻出现,引发网络对高校的攻击,小编只想对那些攻击高校的人说,在海外每年名校的博士淘汰率非常的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博士放弃的博士学位,而在中国似乎有了一种认定的道理,我读了博士学校就一定要必须保证学生可以顺利毕业,这也是我国高等科研一直很差的重要原因。更主要的是中国经历教育产业化,很多不具备博士招生点的高校纷纷争取博士点,造成自己的师资不匹配,这也是造成中国高教科研水平很低的重要原因。那么中国最好的师资高校在哪里?杰青十大高校 杰青偏重于自然基础学科首先从自然基础学科人才对比,其中杰青是高校科研人才中最成熟和富有精力的一个群体,杰青数量代表着未来学科的级领军人,他们都是高校最优秀的博士生导师群体,从2011~2018年目前的杰青数据来看,杰青人才聚集最多的十大高校分别是: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浙江大学,5、上海交大,6、复旦大学,7、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9、中山大学,10、武汉大学。教授数量最多的十大高校 教授的质量和数量决定博士生的优劣从2017年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高校教授数量来看,吉林大学的教授数量最多,然而吉林大学却未进入中国高校博士点前十八的高校,对比表单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吉林大学虽然教授人数众多,但是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教授数量却非常有限,第二、中国博士点十八大高校中,很多高校博士生非常的水,师资力量根本达不到培养相应数量的博士生。这也是2017年西安交大博士生自杀造成导师成为攻击目标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很多教授是在90年代教育大跃进时期,浑水摸鱼上去的,水平离真实的教授水平差很远,根本不具备培养博士生的资格,最近几年国家人才政策的实施,海归优秀青年千人人数多的高校,已经具备了很多高素质的教授团队,因此在报考博士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表格(文科生除外):中国自然科学师资最强的18所高校自然学科领域青年人才18大高校青年千人人才教授9大高校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浙江大学、4、中科大、5、上海交大、6、复旦大学、7、南京大学、8、中山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以上高校青年千人都超过110人。做科研是一件非常苦的事,如果是为了逃避就业那么请不要轻易尝试读博,读博需要的是兴趣和投身科研事业的决心!、

风雪配

高考:中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是哪些大学?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博士学位是最高学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个学校的某个学科如果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通常来说,说明这个学科具有不错的实力,至少是该校的重点专业,选择学校时该学科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重要参考标准,而且,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于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那么,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1981年我国批准首批151个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高校有114所,那么,都有哪些高校呢?北京有18所,其中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现为北大医学部。现在这16所大学有七所985大学清华、北大、北师大、北航、人大、北理、中国农大(北京八所985只有中央民族大学不包含在内),还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天津有南开、天大和天津医科大学。现在的南开和天大也是很不错的985,一个属于航开济,一个属于中坚九校。东北三省有15所(这充分说明了东北当时的地位,不管是东北三省整体来看还是每个省分开来看,都很不错),现在有12所,其中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哈尔滨建筑科大并入哈工大。吉林工业大学和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号称机械四小龙,它们都曾经直属机械工业部,吉林工业大学和湖南大学也是机械工业部首批进入211的高校。哈尔滨建筑大学是曾经的建筑老八所之一,现在哈工大七个一流建设学科中有一个就是土木工程。现在最好的四所学校就是哈工大、吉大、大连理工和东北大学了。上海11所,现在有八所,其中四所是上海四名校的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两财一贸之一的上财,曾经的中国纺织大学现在的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全国前二,号称北天大南华东理工。江苏16所,现在15所,江苏是仅次于北京的省份。其它各省份情况如下浙江原来四所,现在一所,全部并入浙大,但并入的高校实力很强,浙江农业大学并入使得浙大农业类学科很强,是唯一在农业类学科可以和中国农大抗衡的学校,浙江医科大学的并入使得浙大医科进入全国前十。不利的地方就是浙江只有一所985和211了,不过浙大在浙江的笑招生数量很多,弥补了这个缺点。只有一所的还有福建的厦大,河南的郑大,安徽的中科大,云南的云大。变化比较剧烈的是湖北,有的并入武大,有的合并组建华科大。湖南合并后现存的是中南大学和国防科大,广东是中山和华南理工。陕西现有七所,985的西交大和西工大,211的西电、西北大学、陕师大,非211但实力不错的西安建筑科大(建筑老八所)和西安理工。总之,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包括绝大部分985高校(除中央民族、西北农林和湖南大学),现在大部分是211,充分说明了它们的实力。

心经

中国首批博士点高校,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来看看吧

关于首批博士点,为啥我每次大学比拼都在哪里比这个首批博士点,因为首批博士点实在是太重要。首批博士点是学校实力的重要象征,也是学校能力的检验。我准备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首批博士点的诞生;首批博士点院校名单;首批博士点比较多的院校;全国重点大学中,博士点0收获的高校。首批18个博士生来之那些学校。首批博士点的诞生。现代的博士指最高一级学位;而在古代,博士则指官职。 “博士”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上说:“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那时,设立这个官位的目的是“通古今,以备顾问”,其职掌主要是,参加国家大政的商讨会议。所以,“秦博士”几乎个个博古通今,学问高深,比如秦朝博士伏生,90多岁仍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后来博士变成一个官职,不同岗位级别不一样:正七品:太常寺博士从七品:国子监博士正八品:五经博士从九品:鸿胪寺博士博士级别还挺高。从九品至少也是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而正七品相当于副/厅/级干/部了。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次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但是中国学位建设落后,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为此给dxp打了报告,解释了此前学位条例草案的不适用理由:前苏联的博士学位,不适合中国国情,经过大量专家奔走,并起草。1980年2月12日,《学位条例》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时,作为《学位条例》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没有出台,这也算一个奇迹。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地组织了几百人组成的专家学科评议组,对50多个学科评议首批学位授予单位。为了保证博士点资质审核的高质量高要求,起初的通过率只有1/3。不少知名大学甚至被“剃了光头”,申报的四五个学科竟无一通过,比如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后文会说明。首批博士点名单高校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全国共计151个单位获此殊荣,其中有高校114个。这114所大代表了当时高校的最高水平,到现在依然是重点大学的主力军,是985和211高校的主要来源。首批博士点含金量非常高,能获得首批博士点的高校都是国内一流水平。这个名单,不需多说,不在这个名单里面的重点大学会比较痛苦首批博士点较多的高校。首批博士点比较多的高校,拥有绝对优势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师大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个58个博士点 一个46个博士点。国内绝对的霸主。而著名的哈工大,西交大已经在10名开外。首批博士点时候,哈工大西交大已经落后。30年前已经落后。中科大也在16名,中科大是唯一一个华东五校在15名以外的。可见中科大一直都是小精尖啊。 数量在10个以上的,排在前列的大学有武大,北师大和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紧随其后。。全国重点大学中博士点鸭蛋的高校。1978年共有88所全国重点大学,后陆续补充到100所。首批博士点,50%授予单位都是非全国重点大学。但是也有不少全国重点大学在首批博士点中赤手而去,空手而归,在首批博士点授予高校中得了个鸭蛋。这些高校有:湘潭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镇江农机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山西农大 ,江西农大,第一军医大,对外经贸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等。比较意外的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作为老牌重点大学,竟然没有首批博士点首批18个博士毕业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等8个授予博士学位的试点(中科院好几个所),已经让人们满怀期待18个首批博士的毕业其中6个来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个来之中科院,4个来之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各一个。这首批18个博士就业单位信息谢谢大家 首批博士点的故事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太一

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多为211重点大学,如今很多被合并

博士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的称呼,同样也一般用来称呼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学位,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某种程度上就标志着一个人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也证明这个人具有出色的原创成果。而能够培养博士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其实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明,而在我国能够培养博士的高校,只有那些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曾经拥有博士学位授予衔,就能够证明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非常高,但是近几年,随着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越来越多,所以很多,普通高校也开始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能够培养博士了。在这些高校中,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当属其中的佼佼者。在1981年我国开始确立首批学博士授予学位授予权单位,当时的授予权单位一共有150个左右,但是这150个授予权单位并不完全是高校,像一些军需大学或者是研究生院甚至某些医院都能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学校,我们也在下表中列出了这些学校的名称。从这些学校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大多都是211重点大学,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都是全国知名的985、211重点大学。但是也有很多高校或是被合并,或是更名,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像白求恩医学科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等都被其他高校所合并了。从目前的高校布局看,这些100多所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拥有相当高的认可度的,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仍有一批高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今开始没落了。这一点在东北高校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像在当时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医药科大学都是非常知名的高校,但是如今开始变得默默无闻了。另外一些比没落比较严重的高校还有,西北地区的西安高校,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当时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比较好的声誉,但是如今既没有入选211工程985工程,也没有入选商议旅游计划,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西安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够高,而西安的高校又比较多,所以难以支撑那么多的好大学。在这个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其他有趣的变化,就比如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实际上是合并非常迅猛的一个大学,它们两所大学合并了四所武汉高校还是比较有趣的。(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高校官方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曰

全国高校近5年国家杰青博士校友数排名,清华大学一骑绝尘!

国家杰青作为国内仅次于两院院士的学术荣誉,每年评比都是十分激烈的。由于单年度仅仅有200个名额,其中还有1/4要被科研院所占据,高校每年入选杰青总数在140人左右。2018年国家杰青评选结果已经出炉,各大高校表现却各有不同。而由于博士阶段是科研出成果的阶段,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和所取得的成果与个人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小编对近5年国家杰青的博士校友数进行了统计,下面一起看一下到底哪些高校贡献了最多的杰青:通过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清华大学近5年国家杰青博士校友数最多,总计高达55人,平均每年国家杰青校友数上双。尤其是2018年,清华有15个博士校友,是排名第二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第三位的北京大学校友数之和。在国家杰青这类顶级人才培养方面,清华确实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几年在国家杰青评选上逐渐发力,2016年和2017年博士校友数甚至上双。中科大虽然本科生规模不大,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中科大起步非常早,其规模也不比清华、北大小多少。从整体来看,中科大的学生成才率还是很高的,不然也不会被称为“科研殿堂”。排名第三位的北京大学和排名第四位的浙江大学差距并不大,两校每年的博士校友数据也是非常接近。第五位是南京大学,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南大每年的校友数都稳定在3、4位。上海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校友总数相同,这一数据要比本科校友数好了很多。上交和复旦的自身造血能力一直被诟病,虽然生源很好,但这两校的本科毕业生走科研道路的确实不多。南开大学表现也不错,虽然整体实力有所下滑,但在这类顶级人才评选上从未掉链子。而像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传统工科强校,在本科校友数排名上都是进入了前10。排名最高的非985、211工程大学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所大学虽然没有名校的名头,但实力却不弱于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医学院。这所被称为医学殿堂的高校,每年杰青评选都会有3、4名的校友,表现相当不错。211工程高校里,华中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表现不错。尤其是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贡献了3位博士校友。重点高校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表现都很一般,尤其是北航,连续两年没有杰青博士校友,而且从入选数来看也并不理想。这些高校需要加油了,毕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指标。

巴拿马

重磅!40余所高校公布扩招规模,博士将达10万人……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以下为6所知名高校在2019年与2020年的博士招生人简章中相关博士招收人数的公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 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南开大学南开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9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南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 研究生10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东南大学东南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8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20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 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9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 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9年招生计划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0年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备案导师1278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70名。2020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 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河南大学2020年3月31日,河南大学召开2020年第3次校长办公会议:会议研究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有关事宜,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要逐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要调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广州大学近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动态中更新, 2020年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均大幅增长,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至2281名,增幅达30.2%;其中学术学位632人、专业学位1649人,分别较去年增加36.5%和28%。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至104名,增幅19.5%,其中学术学位77人、专业学位27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0%和58.8%。指标数、增幅率双创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之多。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增加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教育部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58人(学术型41人、专业型17人)增加至73人(学术型50人、专业型23人)。教育部: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早在2018年,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9号(教育类01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就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今年3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此同时,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580号(教育类059号)提案答复的函:深入实施“孔子新汉学计划”,扩大各国优秀青年来华攻读博士学位和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招生规模。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你准备好了吗?(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道理

国内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其中又有多少博士能达到“年薪百万”?

我们总能看到每年一到毕业季,就会有一大批媒体争相报道,“今年又有多少多少大学生毕业?”,“今年大学生又将面临如何程度的就业压力?”。其实笔者每年看到这样的报道之后,都会有一个疑问,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历金字塔”——博士,这个算不上大学生的高学历群体,每年会有多少人毕业?而在这群“博士毕业生”当中,又有多少能达到人们对博士预想的那样,毕业及“年薪百万”?国内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到底有多少?博士招录不同于“本科生”招录的“严进宽出”,各所高等院校的博士培养不仅“严进”,同样也“严出”,博士招录也会举行相应的统一考试,并且考上博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松拿到学历!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博士在读”几乎就是一个残酷的学习过程,想要拿到“博士学位”意味着你读博期间,必须研究出来一些东西,一大推的硬性指标,论文数量,期刊发表等等,只有达到相应指标,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所以每年虽然我国各所高校招录的博士生,都在7—8万人左右,博士的学制为3年,但是大多数博士生都不能顺利毕业,很多博士生都要面领着“延时毕业”!笔者查阅了网上各种资料,关于我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几乎没有相应的统计资料,但是从网上一些资料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每年我国博士生的毕业数量,应该在每年招录人数的50%左右,所以粗略估算的话,每年我国各所高校的博士生毕业数量,应该在3—4万人左右!是不是所有“博士毕业生”,毕业及能“年薪百万”?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国每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笔者同样查阅各种资料发现,每年各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其中的一半以上的人,都会选择“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低层次的高校任教。这是因为“博士”群体中的很多人,几乎人生中的接近20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所以很多“博士毕业生”不愿意毕业之后离开校园,愿意选择继续留在大学任教!而留在大学任教,意味着这一大批“博士毕业生”无法达到年薪百万!因为在高校任教,单就工资收入来说,一般的情况下也只是20—30万左右的水平!排除这至少一半以上的选择“留校任教”的“博士毕业生”,剩下的这部分“博士毕业生”,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如果能进入到一些知名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以“博士学历”的标准,在一些发达城市,“年薪百万”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所以,综上分析来看,毕业及“年薪百万”的“博士毕业生”,其实并不多,甚至说毕业能拿到“年薪百万”的“博士毕业生”只是占每年“博士毕业生”群体中的很小一部分!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