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公布:共49篇,有哪些大学?南燕

2019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公布:共49篇,有哪些大学?

日前,中国电子学会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2019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组织专家对收到的131篇博士学位论文、11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初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26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计49篇论文。名单具体如下,看看都有哪些大学?有你的大学吗?2019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26篇)(按论文作者姓氏笔画排序)2019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23篇)(按论文作者姓氏笔画排序)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宁俭

中北大学教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日前,2018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经过严格初审、会评,共评选出3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有”人民兵工第一校“之美誉的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高晋阳博士的学位论文《用于肠道诊查的微型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获此殊荣。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从1999年开始,每年度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具有极高的影响力。201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改由各学科的全国一级学会组织评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旨在促进我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博士研究水平的高度肯定。在此之前,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刘俊教授指导的博士郭浩,凭借其博士学位论文《柔性纳米褶皱及其非接触式力学信息测量方法研究》获得2017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7年度共评选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篇,“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5篇。另外,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张文栋教授凭借其博士学位论文《存储测试系统的设计理论及其在导弹动态数据测试中的实现》获得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张文栋教授在中北大学完成本硕学位,北京理工大学完成博士学位,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等。中北大学仪器与科学技术学科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八,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5项,所在学科已建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山西省科技创新领军团队、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局优秀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创新团队、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等。

长安街

一份珍贵的博士学位论文申请书

谷超豪博士学位论文申请书首页。复旦大学档案馆供图■70年光辉历程 70年难忘记忆·档案故事1957年5月,国家批准复旦大学谷超豪以副教授的身份赴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8月,谷超豪乘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列车途经吉林长春,妹妹谷月卿那时在长春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工作,两人约好在车站见面告别。谷月卿至今记得,火车到站后,谷超豪下了车,她一看,二哥不是要出国吗,怎么穿成这样?又脏又乱的。她问谷超豪:“哥哥,你穿成这样就出国了?”谷超豪说:“我忙得不得了,等开车了我再换衣服。”那个时代,凡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均由国家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每人一套西装,因为苏联比较冷,还特意发了棉大衣,加上剃须刀等日用品,整整两大箱子。而谷超豪这位复旦大学副教授,赴苏联留学进修,竟然忙得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可见其生活上极其俭朴随意。1957年是十月革命40周年,刚到苏联不久的谷超豪,在学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和两个重要国际会议。百忙之中,毛泽东抽出时间于11月17日来到莫斯科大学,专程看望了中国留学生。能在异国他乡见到敬爱的领袖,谷超豪内心非常激动。“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当时,毛泽东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谷超豪。从14岁投身革命以来,党的事业和国家的需要,一直是谷超豪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回到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业务研究,都要走在别人前面。由于他对党的忠诚及对党的事业的热爱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1958年,谷超豪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留学生党支部书记。莫斯科大学微分几何教研组有两大学派,一派以菲尼科夫为首,另一派以拉舍夫斯基为主,分别主持两个讨论班。谷超豪来到莫斯科,这两位教授都对他很赏识。系里让谷超豪选择参加一个讨论班。谷超豪的决定出乎大家意料,他希望能同时参加两个讨论班。菲尼科夫教授领导的讨论班总是安排在星期六晚上,而且有3个层次的报告,往往从下午6点进行到晚上10点,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谷超豪每天要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并每隔两三周就在讨论班上作一次学术报告。谷超豪到莫斯科仅一年的时间,参加讨论班的教授们一致认为,应该授予这位来自中国的学者科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论变换拟群的某些通性及其在微分几何中的应用》。复旦大学馆藏的这份珍贵档案,就是当时谷超豪的博士学位论文申请书。答辩会在1959年6月举行,著名数学家刘斯杰尼克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会上,谷超豪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他巧妙的构思,令人信服的答案,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投票建议授予他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依照苏联的学位制度,获得博士学位是很艰难的,谷超豪成为第一个在莫斯科大学作博士论文答辩且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评述人称赞他是继近代最有名的微分几何大师E·嘉当后,此领域第一个做出了有实质性发展和推进工作的人。从事数学研究活动近70年,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到数学物理,谷超豪在深奥和抽象的数学世界里遨游,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领域都获得了富有开创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2010年1月,谷超豪荣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陈启明 周桂发)

不推

教育部拟抽检6000篇学位论文,有些人不淡定了

2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了《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以下简称《预算》)。《预算》中透露,2019年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约6000篇(不含军队系统),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数的10%左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提出,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的5%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项目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图书馆调取学位论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2010年起,教育部正式开展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抽检比例逐年提高,至2014年已达到10%左右的要求。博士抽检工作已实施多年,整体比较成熟。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根据《预算》,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全部用于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主要包括专家评审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我国学位授予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学位授予单位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是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实施。消息一出网友不禁调侃道:火眼金睛定真伪看谁是假悟空有些网友们不淡定了内心恐慌祈求不被抽检到!还有一些毕业生路过抽少了抽少了!!!大部分网友则强烈表示:坚决支持!净化学术环境!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号综合自新浪微博等(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号)

空气人

教育部:拟拨款800万 抽检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

图说:教育部网站截图。图说:科技日报官方微博截图。2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了《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以下简称《预算》)。《预算》中透露,2019年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约6000篇(不含军队系统),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数的10%左右。根据《预算》,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全部用于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主要包括专家评审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提出,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的5%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项目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图书馆调取学位论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2010年起,教育部正式开展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抽检比例逐年提高,至2014年已达到10%左右的要求。博士抽检工作已实施多年,整体比较成熟。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原标题:教育部:拟拨款800万 抽检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

不可

抽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列入教育部工作要点!毕业研究生:瑟瑟发抖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工作要点,涉及到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资保障等多个方面,同时对于学术不端等现象加大惩戒力度,抽检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也列入了教育部209年的工作重点中。这对于已经毕业的研究涩会能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过关,现在已经瑟瑟发抖。其实,对于这一工作要点更多的人还是会想到前不久的关于翟天临的博士论文抄袭以及北京电影学院的论文管理工作的一次回应。虽然翟天临时间已过去数日,但是民众对于现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论文工作有了一定的质疑。那么在今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将抽检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作为一项工作要点,已经表明了教育部的官方态度,对于学术不端的学者、教授等实行零容忍的态度,同时对已经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来说这也是一侧更高规格的检测。但是我们可以听到的呼声中有有一点是希望能够将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的抽检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而不是抽检或者说是一定时期内的检查。虽然这种呼声似乎更加的合理,但是如果将抽检工作常态化,似乎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过对于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生来说,这却是一个极为令人担心的事情。因为如果一旦你的学位论文被抽查到而且给予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那么这便意味着你需要重新回高校学习,重新回炉接受教育。所以对于已毕业的学生真的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然一定会打乱自己现在的生活节奏。同时对于我们正在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的问题,在学术论文哦创作上更多的应该坚持自己的个人观点,突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学位论文的质量,切忌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保证学术论文的顺利通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总之,抽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方面是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剔除那些学术不端的学衡。对于维护公正有序的学术秩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对于那些被检查的学生来说,请相信只要论文过关便没有问题。

名教

2018年抽检博士学位论文占比超一成 博士论文抽检问题突出高校被约谈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据《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集体约谈。约谈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做好5项整改工作。一要高度重视。各单位党委、领导班子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逐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二要认真找准问题。要依托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近年来本单位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进行全面分析,倒查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中的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各单位要对照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要求,全面梳理和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四要加强责任体系管理。要明确本单位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在学位授予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严格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五要确保整改取得实效。约谈会后,各单位要立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据了解,2018年随机抽检博士学位论文6572篇,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为10.4%。(记者张维)

可以养亲

斥资800万!教育部将抽检6000篇博士论文,谁不淡定了?

4月2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了《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预算》中透露,2019年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约6000篇(不含军队系统),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数的10%左右。800万抽检6000篇论文根据《预算》,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全部用于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主要包括专家评审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提出,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的5%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项目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图书馆调取学位论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2010年起,教育部正式开展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抽检比例逐年提高,至2014年已达到10%左右的要求。博士抽检工作已实施多年,整体比较成熟。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网友热议:感谢翟天临消息一出,很多网友不淡定了。有感谢翟天临的有调侃看谁是假悟空的还有看了内心惶恐不安的大部分网友则强烈表示:坚决支持!净化学术环境!不过也有心疼钱和觉得花得值的网友“吵”了起来论文抽检预算能不能省下来?事实上,教育部抽检学术论文并非新举措,不仅《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早有规定,《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也将抽检学问论文、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列入其中。之所以近日再度成为新闻焦点,当与近来“翟天临论文造假”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屡屡曝光相关。看到这个消息,估计很多刚刚或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将更加不淡定。随着毕业论文盲审制度的建立和大面积推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冲破本领域学者挑剔的目光,回答好答辩专家的百般诘问,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以博士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的时候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从年限上来看,三年博士最长八年毕不了业。不可否认的是,在已经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硕士博士中,有些论文不仅质量差,而且涉嫌学术不端。有的花钱找他人代写、有的剽窃他人成果、有的伪造相关数据……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未公开发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究竟为何会被剽窃”事件,4月2日终于有了结论。湖南大学确认刘梦洁的硕士学位论文存在抄袭现象,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刘的硕士学位被撤销,其导师也被给予警告处分,丧失了导师资格。不少造假论文能够通过,有学生的责任,确实也是导师的不负责任,同时,学校的“默许”也难辞其咎。刘梦洁事件虽不是抽检发现,但足以证明抽检的必要性。同时也在释放一个信号,不是侥幸通过答辩、拿到学位证书,对掺假行为就既往不咎了,只要论文存在严重问题、性质恶劣,学位授予单位就可以依法撤销其学位、注销学位证书。研究能力、学术水平或有高低,但学术道德对每个人的要求都始终如一,培养的是硕士博士,不是文抄公。对学位论文造假者,必须来真的。杜绝造假论文,抽检只是事后的监督,况且抽检的比例还很小,高校和导师更应该把好硕博论文第一关。根据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今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如果学生、导师和高校层层把关,每一篇论文都过硬,把教育部这笔抽检预算省下来,岂不是更好。你怎么看?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北京晚报(作者:贾亮)、教育部官网、人民网、网友评论监制:王然编辑:姜晶晶、洪园园

故分也者

为何青年教授百余论文凭空消失?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

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见习记者 王嘉兴)

泰初有无

博士62篇、硕士240篇,该省年度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出炉

来源 | 中外学术情报编辑 | 学术君近期,湖南省公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8〕413号)精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外同行专家通讯评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共评出62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校内公示并向省学位办推荐等环节,共评出240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确保评审质量,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评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本文来源:中外学术情报综合自:中外学术情报,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http://xwb.hne.cn/gztzgl/wjtz/2666303.shtml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