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全国博士后论坛聚焦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地方实践张玲

2020年全国博士后论坛聚焦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地方实践

新华网贵阳12月20日电(记者向定杰)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2020年全国博士后论坛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次论坛以“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地方实践经验研究”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共征集到论文50余篇,评出一二三等奖论文近20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大华表示,此次论坛关注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基础性、对策性、前瞻性研究中的作用,深入研究解读国家制度优势和治理体系,有助于为中国之治的地方实践贡献更多理论成果。【来源:新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全国博士后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论坛在津举办

央广网天津10月23日消息(记者苏平)10月23日至10月24日,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天津市人社局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2020全国博士后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论坛”在天津市举行。本次论坛吸引到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博士、博士后,来自飞腾、麒麟、曙光等天津市信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以及“131”人才等200多人分别参加论坛各项活动。博士后群体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天津已连续九年主办全国博士后论坛,累计参与1500多人,天津论坛已成为海内外青年学者思想碰撞、交流提升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与信创产业”为主题,旨在充分利用智库资源,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实现学术界、产业界交融互动,推动天津市信创、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产业加速发展,为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建设“创新中国”贡献更多的“天津力量”。下一步,天津市人社局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与信创产业发展主题,持续举办博士后论坛,加速助推人工智能、信创领域人才集聚,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智能人才支撑。

玫瑰海

2019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名单公布:共339个,有你的大学没?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批准新设湖南大学哲学等3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公布了批准新设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名单。此次批准新设3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339个获批流动站来自192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其中高校获批数占大多数。根据青塔的数据分析统计,在高校中,深圳大学和扬州大学各获批6个,位居各高校首位。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各新增5个。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海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湘潭大学等新增4个。其他高校新增博士后流动站在4个以下。2019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名单(339个)部分数据来源:青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

内周楼疏

旷视科技获批全国博士后站一级站点 推进产学研深度新融合

中新网12月4日电 经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级站点。在昨日举办的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大会上,旷视科技正式获得授牌,并作为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代表发言。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在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大会上致辞时表示:“旷视科技作为科研生产型企业,在全面配合博士后站相关工作,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继“四个自信”之后,旷视科技正为中国的“人才自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目前,旷视科技已紧锣密鼓展开博士后工作站人才选聘工作,同时欢迎已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全国高校单位和相关科研院所踊跃报名。在旷视科技,博士后将收获以下资源和福利:参与旷视科技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并有机会参加全球计算机视觉学术顶会如 CVPR、ICCV、ECCV,开阔视野,增进交流,把握技术与产业脉搏最前沿;上手旷视科技原创自研并不断保持行业领先的AI“利器”,包括深入参与开发国内首个公司全员使用的深度学习引擎 MegBrain 和软硬一体化深度学习一站式云服务平台 Brain++;旷视科技有着以首席科学家孙剑为代表的科研导师明星阵容和全球高等学府、科技大厂组成的一流团队,以及自成一格的 BootCamp内训系统,从输入到输出,你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手握 AI “利器”,随旷视科技深耕手机、金融、安防、物流、零售等多个行业,深晓一线的技术应用场景和需求,为科研工作形成正向反馈,完成技术落地闭环。据悉,旷视科技是人工智能驱动的行业物联网构建者。7年以来,旷视科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成为“中国 AI 独角兽”,作为唯一一家入榜“全球 50 家最聪明公司”的中国企业,拿下全球十大突破技术奖,不断收获荣誉,不断获得肯定。学术方面,旷视也是成绩斐然,2018 年先后发表 20 余篇 CV 顶会论文;继 ICCV COCO 2017 击败谷歌、微软斩获三项世界第一成为该领域首个夺魁的中国公司之后,ECCV COCO 2018 旷视乘胜追击,一举包揽四项冠军,不断刷新中国技术新高度。此外,旷视还折桂 WIDER Face 2018 以及 CVPR AVA & WAD 2018 等多项 AI 顶赛。以上成果离不开旷视对产学研合作一如既往的重视和践行。自创立伊始,旷视便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并保持深度合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建立人才实训基地;与中科院计算所开展课题导向的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速理论成果向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转化。博士后工作站一级站点设立后,旷视将从流程制定、人员选聘、培养考核等多个维度做好积极准备,不断开拓产学研新边界,推进产学研深度新融合,并坚定技术信仰,持续投入研发经费,深钻深度学习核心技术、神经网络自动化设计和大规模图像识别检测算法。博士后制度是中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推动博士后事业科学发展,是博士后工作站设立的题中之义,更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有力推手。凭借博士后工作站的优势,旷视科技将继续谱写产学研新篇章,不仅要在上述方面做到世界领先水平,更要改变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格局,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中坚力量。做中国科技的脊梁,旷视科技既是当仁不让,也是重任在肩。

贵无

5年一次!2020年度全国高校博士后工作评估结果正式发布

日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共同评定的2020年度全国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结果,正式发布!评估标准及指标据悉,此次评估全国共有28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7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与!43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结果为优秀,优秀率为15.3%;22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估结果为优秀,优秀率为7.7%。目前,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公布了本校的相关评估结果,还有部分高校尚未公布,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安交通大学表现优异!关注笔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出后

全国这场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我省举行

近日,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武汉科技大学承办的“先进材料与绿色矿冶、化工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我省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毛新平,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副会长李福奇,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以及来自全国14个省市、5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150余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出席论坛开幕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文峰视频致辞预祝论坛成功举办。他指出,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年来,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士后制度为人才成长铺就了“高速路”,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试验田”,是我国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他寄语广大博士后们要加强学习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弘扬科学精神,不忘初心,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新的更大的贡献。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博士后工作研究分会的揭牌仪式。本次论坛以先进材料与绿色矿冶、化工发展为主题,旨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通过为博士后和业内人士搭建顶级交流平台,助力先进材料、冶金行业产业升级和智能化发展。为49位优秀博士后做了风采展,收到专题论文近30篇,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毛新平分别作题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关于钢铁和钢铁工业的思考》的学术报告,12名博士后做了分论坛报告。【来源:湖北人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我省新增4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新设站数居全国第一

中国江苏网12月8日讯 (记者 黄红芳)2020 年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名单近日出炉。记者12月6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江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6家单位经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成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数位居全国第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吸引集聚青年科技人才、促进产才融合的有效载体。江苏围绕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科学布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说,江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载体建设实现了最强市场主体、1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个全覆盖。此次批准设立的4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85%属于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朱从明介绍,在集成电路领域,此次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榜上有名;在生物医药领域,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扬州天和药业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脱颖而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入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使得紫金山实验室在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开展前瞻性、基础性、至高性研究中拥有了更好的载体,将有力促进实验室培养和造就一批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学术水平的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紫金山实验室人事部部长俞维列表示,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培养造就一支与率先建成国家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基础核心技术制高点相匹配、与江苏科技强省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队伍。“我们将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利用好新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帮助5家分站单位尽快开展博士后工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常州经开区组织部副部长周明珠对获批新设园区工作站满怀期待。“苏州工业园区自1999年设立园区工作站以来,已成功新建工作站3家、分站37家,集聚培养博士后375 人”,尝到甜头的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处负责人表示,园区工作站为突破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提供了科研生力军,为集聚青年英才提供了平台。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461个,累计招收2.4万人、在站8003人,站均招收17人、平均在站率高达5.47人,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来源:中国江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浜崎

江苏省42家单位 获批设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新增设站数全国第一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23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经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江苏42个单位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设站数全国排名第一。此次批准设立的4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江苏省人民医院这样的高水平医疗单位,也有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还有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全国新材料龙头企业。设站规模和结构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企业转型升级相融合,全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和分布日趋科学合理。近年来,江苏出台一系列培育集聚博士后人才的创新政策和务实举措,截至目前,全省共设有博士后创新载体1248个,设站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9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10个,分布在全省13个市97个县(市、区),涵盖我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依托博士后载体培养博士后人才1.8万余人。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说,下一步将指导和帮助新设站单位做好建章立制、人员选聘、考核管理等工作,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引才聚智的“聚宝盆”、高质量发展的“加油站”。 (韩 华 黄红芳)

导盲犬

中国已累计招收25万多名博士后 已有125人成为两院院士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标题:中国已累计招收25万多名博士后本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叶紫)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5周年座谈会。会议透露,目前中国共设立33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5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25万多人,期满出站博士后近15万人,已有125人成为两院院士。近5年全国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共承担国家级项目9万个、省部级项目8万个、其他各类项目12万个,平均每位博士后人员承担2个以上研究项目。经过35年发展,中国博士后制度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博士后队伍逐步壮大,为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助力脱贫攻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器之

2019年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太原理工大学召开,为博士后搭建平台

10月15日,2019年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开幕式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全国共有3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出席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 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发展”,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山西省人社厅主办,太原理工大学承办。山西从“煤老大”到“能源改革的排头兵”,如今更是逐步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了一批以高端装备、现代煤化工为重点的支柱性产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创造,在创新型人才中,博士后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骨干力量,本次论坛为学校相关学科博士后学术交流搭建广阔平台,共同为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太原理工大学是“211”重点高校,在理工科方面优势明显,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157名,两院院士18名,巴西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名。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17年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为山西的转型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太原理工大学如今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了学校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已累计招收博士后324名,目前有在站博士后160名,师资博士后15名。2019年,14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4名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博士后制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培养了众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本次论坛上,有8位优秀博士后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体会和学术成果,会议主办方还为优秀博士后论文获奖者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开展博士后学术交流是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学者相互学习,利于营造创新、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霄介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每年将选择重点领域,资助举办数十场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博士后学术活动蓬勃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表示:“此次论坛为太原理工大学相关学科博士后学术交流搭建广阔平台,学校正在努力研发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