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硕士有哪些专业可以考?哪一个更适合你?考研初试有管理类联考科目的专业有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EM(工程管理硕士)、MPAcc(会计专硕)、Maud(审计硕士)、MLIS(图书情报硕士),这些都是在职考生想要备考管理类硕士的专业选择,接下来就让必尚考研一一为大家介绍这些专业吧!1、MBA(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全称为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英文名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该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即每年十二月末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线后方可参加复试,复试通过后才可录取。专业代码为125100。MBA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MBA的招生要求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想要备考MBA的考生,可选择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等。2、MPA(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又译公共行政硕士(台),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想要备考MPA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等。3、MEM(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代码125600。是2010由中国工程院提议,委托清华大学进行学科论证,同年批复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随着现代工程出现了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工程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想要备考MEM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等。4、MPAcc(会计专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又称专业会计硕士(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125300。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想要备考MPACC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等。5、Maud(审计硕士)审计硕士(MAud)于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该硕士。审计硕士专业学位(MAud)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专业学位。想要备考审计硕士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审计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等。6、MLIS(图书情报硕士)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2010年10月9日,国家图书馆和武汉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培养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共有48所院校招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想要备考图书情报硕士的考生,可选择院校有: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等。如果有任何考研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私信:考研
2019年的研究生国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开始了,现在很多考研的学生都在积极的准备着,在校园里面每天都会看到他们奋斗的身影!不是在图书馆里面奋笔疾书的刷题,就是在外面专心致志的背书。但是随着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渐增多,考上研究生的压力也大了很多,如果想要和彼此拉开差距,那么在考研笔试当中哪一科可以拉开分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下考研大咖是怎么分析的吧!在我们中学的时候,有中学辅导班,同样在考研的时候也有相应的考研辅导班!张雪峰老师大家想必应该都熟悉吧,作为一名著名的考研辅导老师,他也被人们称为被教育耽误的“相声演员”!他在做关于考研的演讲时,气氛总是很欢乐,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所传授的经验。在张雪峰的一次讲座中,他说到:“考研国考时,最能拉开分数的科目不是政治,也不是英语,而是数学!”为什么政治和英语拉不开差距呢?他的回答是政治呢,想要考高分很难,80分以上的都不常见,而要考低分的也同样很难,政治60分以下的很少!纵观这么多年的考研政治分数,的确是大部分分数都集中在六七十分,这也是必不可免的。在政治考试中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共产党以及新时代思想来作答,就算彼此分数有差距,但是也相差不多,也就几分而已!同样英语也是,有的时候英语分数的国家线能到50分,而大部分学生只能考到四五十分。考研的英语的确很难,彼此掌握的词汇量都差不了多少,对英语的理解也大同小异,所以分数也比较相近!那么在英语和政治都拉不开分数的条件下,数学称为了制胜的“关键”!数学可以说是从小学一直学到研究生,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着数学!而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的人学习数学是怎么学都学不会,而有的人却是一点就通,一看就会!张雪峰老师的一句关于数学的话是这样说的:“厉害的是真厉害,不行的是真不行!”也的确是这样,想一想自己的中学时光,在考试的时候,不管数学多难总会有一些“变态”考140多,150的。同样也不管多么简单,照样有不及格的!而且呢,数学在考研的当中所占分数也是最高的——150分!所以数学是你在研究生考试中与别人拉开分数的关键,一般数学拉开的分数都是十几分,二十几的差距!所以说大家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数学一定要多下功夫,学习数学是有方法的,数学嘛,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在复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知识点分门别类,然后在做题的过程中,看一下哪些知识点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学起来就会方便很多。所以在考研时,哪个科目最能拉开分数呢?当然是数学了!不知道手机屏幕前的你们在上学时,数学好不好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哟!
招生院系:管理学院招生专业:120202企业管理招生人数:11研究方向:01战略管理02创新创业管理03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0管理学备考经验政治,前期每天就看一个小时,中期每天花三个小时看一章知识做相应的选择题,主要用肖秀荣的书本或者蒋中挺的,主要掌握好选择题的正确率,后期做真题选择题肖8、肖4和蒋5选择题,反复通过做题来回顾课本中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最后两个月主攻政治大题,我当时背的是肖4和蒋5。数学暑假前结合基础课做基础阶段题目,9月集中大量刷题+查缺补漏,重心放在复习全书上,这本书也是考研学子几乎人手一本的,辅导资料不在多而在精,一本做精做透就很好了,所以一本书一定要进行第二遍复习乃至三四遍,必须自己能够建立起知识建构。复习全书阶段建议配合强化版视频课!高等数学我当时是看的往年汤老师的提高课,线性代数看李永乐老师的,概率论看的方浩老师的。复习全书的话高等数学和概率论建议李正元版《复习全书》,据说这本挺难,比较适合想冲刺 120+人群。但如果真的有难度或者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做李永乐版《复习全书》。线性代数做李永乐版《线性辅导讲义》就可,概率论也是那本红色的讲义,同时因为我概率论开始的晚漏洞多,我又做了一些张宇老师的9讲那本书里边的题目。另外我还做了《660 题》,这本书口碑很好, 刚开始我做的时候就是这么一种感觉——看起来都不难的样子但是真的一做就发现自己被绕进去了,说实话难度不小很多题都是解着解着就没思路了。英语在5月-6月期间,我还是会背单词(红宝书上),但9月时候,本人就不是单纯的记单词了,而是刷真题,每套真题遇到不会的就是查资料,甚至于阅读原文里不认识的词也去背下来,虽然刚开始这样的方法,效率很低,速度也很慢,两天甚至4天才能完成一套真题,但是只要你坚持下来就会发现,阅读里你不认识的词汇越来越少。并且,做题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每个题型的侧重点不同,要善于的总结方法和规律,建立大家也去关注一下词根,这样会记忆更多的词汇。到11月中旬,我就开始着重去练习单个题型了,比如说翻译不太好,就买视频课看如何做翻译试题,总结方法去训练自己,也会每天去考研文库看作文内容和句子的背诵,这些我是基本上放在晚饭之后进行的。重点是平时要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每个题型要完全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做,尽量留出5-10分钟的检查时间,这样考试哪怕有题型遇到问题也不会心慌。山大专业课的用书是徐向艺《管理学》第一版,这本书已经不出版了,大家可以在某宝上买一本打印版的,还有一本是周三多的书,但是这本书里出的题目很少,所以可以只看徐向艺的管理学,以他的为主,资料可以看看《新祥旭考研山东大学企业管理辅导班讲义》。8月份开始先看看书,画画框架,随后就要开始背诵,专业课就是要不断地重复性背诵,熟记于心。12月份可以,自己做一做题,总结一下做好时间分配,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真题也很重要,要理顺管理学知识点框架背好真题答案,灵活运用,知识点框架对灵活运用很有好处。考点基本上都被考过了,历年真题涵盖了7到8成左右,剩下的一下案例啦,论述就考综合管理学知识灵活运用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考研难,但是考研难在哪里呢?对于没有考研但是跃跃欲试的同学来说,心里是又想尝试又害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探考研学生的真实感受吧,看看考研究竟难在哪里?有多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考研很难,越是明白就越知道有多难考研难不难,大家都会说难。而实际上的难易程度,是由你选择的目标大学所决定的,你选择的大学层次越高,那么难度就会更大。和你一起竞争的人就越多,而对于把目标定得比目前自身情况还要高得多的同学,就肯定是“难上加难”了。很多同学都是从一开始的犹豫不决到决定时的信心满满,但是在不断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就逐渐像是泄气的皮球一样,慢慢一点点变得低落起来。越是到后面,才越是明白,考研究竟有多难,难在哪里,那种无力感才是最致命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努力可以降低难度对于普通的本科学生来说,考研需要做什么呢?那就是努力,比别人努力,脚踏实地地去复习备考。因为普通本科学生,是不存在像那些名校优秀学生,可以享有保研的名额,所以作为普通学生,就只能加倍的努力。如果你感觉到自身压力很大,这是正常的,因为每年考研的大学生少说也有上百万,而很多人都是奔着报考重点大学去的。这无疑又是一次比高考还要残酷的比赛,所以说没有压力,才是不正常的。而作为普通学生,能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每天努力进步一点,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冲!请点击输入图片考研不是继续享受大学生活,想当咸鱼就翻不了身很多同学其实并不是真心想着去考研的,而是觉得考研好。考研当然好,无论是对于学历的提升,工作面试竞争力强,社会地位提高等等好处,但是考研总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并不是你觉得好,你就能得到这些好处。而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考研当作自己不想进入社会工作的“挡箭牌”,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好好制定计划,还能努力学习,但是总是有人坚持不下去,还是选择出来工作。但是这时候再出来工作,已经比别人晚一步了。而有的人则是硬着头皮撑下去,结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不在焉的最终什么都没捞着。考研哪些科目最难呢?考研基本上就是政治,数学,英语,专业这四科,很多人不是数学差,就是英语差,所以应该查漏补缺,尽快弥补自己的短板。考研压力怎么缓解?其实考研跟高考的状态差不多,如果你大学四年没有浪费,而是每年按照计划进行的话,其实会发现自己还保持着高考的学习状态,至少学习上的压力不会太大。最后怎么做冲刺准备呢?如果是临时抱佛脚就算了,准备啥都没用了,如果是一直就在好好学习备考,那就照日常的计划进行就好了,放稳心态,相信自己!考研最难的是哪个科目?压力很大怎么调节?怎么做最后的冲刺准备?本文编辑:阿锐(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数学不太好,又不想背太多专业课,考研有什么专业推荐吗?”“硕士不想继续读文科,理工科更是一窍不通,商科有哪些专业前景好?”“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都有哪些专业?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容易上岸?”接下来,宗师君就为大家揭秘考研专业中与商科最相关的两大联考类专业——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盘点两者的三大区别:可报考的专业及条件、考试科目及考题范围、分数线及上岸难度。文末还为大家准备了 199 管理类联考与 396 经济类联考的考研复习资料及历年真题解析,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免费领取!01管理类联考 VS 经济类联考——适考专业管理类联考: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包括 7 个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为了方便大家如果以报考人群分类,宗师君从适考人群的角度做了一个分类,以供同学们快速了解这七大专业。适合应届生报考的专业有: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图书情报硕士(MLIS)、工程管理硕士(MEM)。适合非应届生报考的专业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简而言之,如果你是在职人士,可以报考会计硕士(MPAcc)等专业,但如果你是应届生,就无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MTA)、部分院校的工程管理硕士(MEM),因为后者对报考条件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工程管理硕士(MEM)新增工业工程与管理和物流工程与管理两个分支专业,允许应届生报考。经济类联考经济类联考是为了部分经济类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替代以往的 303 数学三,共包括 6 个专业,分别为: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经济类硕士的报考条件,不会单独区分考生是否有工作经验。具体的报考条件,如是否限制同等学力,是考 396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或者是数学三,请以目标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为准。02管理类联考 VS 经济类联考——考试内容及分值1 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卷面结构及分值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 200 分。① 数学(问题求解 15 题、条件充分性判断 10 题,每题 3 分)共 75 分;② 逻辑推理(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③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 1 题 30 分+论说文 1 题 35 分)共 65 分。199 考察重点01 数学部分( 75 分):主要考查的是初等数学,是小学、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的运用。考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考查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非常重视解题技巧,体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02 逻辑推理( 60 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含形式推理、论证推理以及综合推理三大部分。 逻辑推理题题干及选项阅读量与信息量较大,阅读速度与抓取关键信息能力是做好该部分的基础能力。03 写作部分( 65 分):包含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两个部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能较快地找出一段论证中的漏洞,是考察批判性思维的直接体现;论说文,类似于初高中的议论文,要求能够审题立意并做出合理论证。2 英语二(204)卷面结构及分值英语二,包括完形填空一篇、阅读理解四篇、新题型一篇、翻译(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六个部分,满分为 100 分。① 语言知识运用(完形填空)20 道题 10 分② 阅读理解 20 道题 40 分③ 新题型 5 道题 10 分翻译(英译汉)15 分④ 小作文 10 分+大作文 15 分2 经济类专业考试科目经济类专硕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100分)、英语(100分)、第一门专业课(150分)以及第二门专业(150分)。第一门专业课只有两种选择:数学三或者 396 经济类联考,满分都是150分,第二门专业课视目标院校当年的招生大纲而定。以人大 2020 金融专硕为例,第二门专业课考的是 431 金融学综合(统称),但它并不是全国统考,而是各高校自主命题。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什么是 396 经济类联考。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简称“ 396 经综”,是部分院校为了招收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替代以往的 303 数学三。396 考察重点01 数学基础( 70 分):考查形式为 10 道选择题(每题 2 分)、10 道计算题(每题 5 分。主要考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但考查范围比数学三考查范围小不少,且难度低不少。类似于微分方程、无穷级数、二重积分、特征值、特征向量等都不要求。02 逻辑推理( 40 分):考查形式为 20 道选择题(每题 2 分)。 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03 写作部分( 40 分):包含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两道题(每题20分)。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能较快地找出一段论证中的漏洞,是考察批判性思维的直接体现。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观点或命题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并加以论证。这里补充说明一点,管理类联考的考试科目( 199 管综及英语二)是“必选项”,但是经济类联考的考试科目并不是“必选项”。如果你觉得自身数理基础好,可以选择考数学三的学校,后续在院校调剂的时候也会方便许多。03管理类专业 VS 经济类专业 ——上岸难度1. 分数线从分数线来看,管理类专业与经济类专业,近两年的国家线都保持一致,但是在 2015~2017 年这段时间里,经济类硕士的分数线更低一些。图片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1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政策发布,管理类联考下各专业学位将分开划线。通俗点解释,对管理类联考的考生来说,去年只有 175/44/88 这一条统一国家线,今年则会有 MBA 、MPAcc 、MPA、MEM 等七个专业不同的国家线。所以管理类联考中的热门专业,如会计硕士、审计硕士等专业,将有很大概率会提高分数线,而限制有一定工作经验方能报考的专业,如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则有一定概率会调低分数线。2. 考试科目数量经济类联考对应的是经济类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有 4 门,而管理类联考对应的是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仅有2 门,分别为 199 管理类联考以及英语(二),不用考高数以及政治。所以从考试科目数量来说,管理类硕士的上岸难度比经济类硕士要更低一些。对于不擅长高数以及死记硬背的同学,管理类专业更是他们的报考首选。3. 考试内容从考试内容来看,以 396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与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为例,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数学基础和写作部分。396 经济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为高等数学,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等,都是大学期间所学的数学知识。而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为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都是高中及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论证有效性分析中,396 经济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材料更多涉及的是企业、经济、商贸等相关领域。而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的材料涉及范围相对更广,社会各个领域范畴都有可能考到。所以综合考试内容以及考察范围来说,管理类联考的难度比经济类联考低,上岸概率更大。如果你一早就决定考研报考商科类的专业,只是在这几个专业里纠结……宗师君建议你,不仅要了解该专业的考试内容、复试情况、目标院校的报录比等,更要多方面去搜集专业信息,比如读研以后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毕业以后这个专业的就业方面与前景,看看是否与自己的个人兴趣、就业期望匹配。最后,宗师君也为大家准备了199 管理类联考以及 396经济类联考的考研复习资料,私戳宗师君,即可领取。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听涛文旅录 绝对原创+独家发布,专注文旅类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三个专业考研,那个好考?先了解其招生五特点这三个专业算得上考研的热门专业了,都属于每年的“招生大户”。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看下他们的招生特点:特点一:学术硕士都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都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注:另外还有“技术经济及管理”也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随着硕士授予点的扩大,不少院校都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从而获得了四个专业的招生覆盖,比如:如果原来只有企业管理硕士招生权,再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予权后,就可以招收会计学或者旅游管理硕士了。示意图:MBA特点二:除了学说硕士,都有对应专业硕士,招生量大这三个专业都有对应的专业硕士:会计学对应MPAcc,企业管理对应MBA,旅游管理对应MTA。无论从学术硕士还是从专业硕士来看,相关招生的学校和招生的数量都比较大。其中MBA、MPAcc两大专业,成为近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几乎能占到“前十”。示意图:研究生特点三:三个专业的学术硕士,多数院校初试命题“一模一样”,难度较大为了方便招生命题,以及方便学校内的专业间的调剂,往往将这几个专业的初试专业题,设置为统一一套试题。对于全国统考生来说,工商管理学硕,要考:政治、外语、数学(三)这三门课程,外加一门专业课。很多院校会将这一门专科课考试设置为:《管理学》,也有少量学校会加上《微观经济学》等相关部分。这三个专业的学术硕士,整体考试的难度较大,因为需要迈过英语和数学两大难关,且每年的国家线对总分和单科线都要求比较高。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在数学或者外语上“栽跟头”。示意图:研究生特点四:三个专业的专业硕士,初试全国命题统一,难度相对较小对于MPAcc、MBA、MTA这三个专业,初试是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包括: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测试。不仅英语(二)的难度降低,也不涉及太复杂的数学考试,整体考试难度相对较小。示意图:考研特点五:那个专业好考?得看学校,但是可以做横向对比根据报考的不同学校,这三个专业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回答。对于大多数学校来看,可以在其学校内部做评估。我们通过对大量的学校初试分数线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同一个院校,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学术型硕士的难易程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2)专业型硕士的难易程度:MPAcc>MBA,MPAcc>MTA,MBA=MTA。最后再次强调,以上难度分析,仅限于大多数院校的校内招生对比,不同院校会有所差异!以上就是:听涛文旅录的基本看法,欢迎各位加关注、留言沟通!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考研当中,什么科目最能拉开差距?失利者往往是哪些科目没考好造成?对于大多数专业来说,考研都是考四门,政治、英语加两门专业课,前面两门每门100分,专业课每门150分。政治通常拉不开多大差距。大多数人都考60来分,相对较好的70多分,80分以上的和60分以下的往往都不多见。英语包括一和二,前者难度较大。特别对于英语一,专业不同,差异较大。人文社科类的考生多数英语功底较好,很多人即便是考英语一,也很容易获得60分以上,70分以上也不少见。理工科专业的考生则往往英语相对较差,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为了国家线的英语一单科线40分左右是否能过线二担忧,考40分、50分的很普遍,能上60分以上的并不多。不过总体而言,英语在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报考中也不太能拉开差距。真正能拉开差距的还是两门专业课,特别是作为基础专业课的数学(包括一二三,理工科类专业考数学一和二,经管类专业考数学三)。对于多数考研学子来说,只要是考试科目中有数学的,几乎都是“得数学者得天下”。以数学三为例,如果是考研财经类211大学或者普通985的财经类专业,考研成功的人,大多数数学三都能超过120分,不少人往往超过130,甚至达到140多分。而考试失利的,多数人都是数学三考得不好,很多人往往不到100分。考研成功者和失利者之间,在数学三这一科目中,可以差距达到50分以上,甚至更高,这个差距往往相当一目了然、触目惊心。小编之前认识一个研友,报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数学三获得了146分的成绩,尽管她专业课考砸了,依然取得了390多分的不错分数,最终考研成功。而她的一个同学,由于数学三只考了90多分,虽然其他科目考得不错,依然遗憾失利。至于剩下的那门专业课,则由学校出题和阅卷,难度很难确定,某些学校出题的难度不大,阅卷也不难,自然相对容易获得高分,而某些学校,特别是名校,出题往往比较难,阅卷也比较严,很难获得高分。但对于报考同样专业的人而言,其实还是不太能拉开差距。总之,考研最能拉开差距的是专业课,特别是考研数学,很多考研失利者往往是因为数学没有考好造成,这其实也已经被多年的考研实践所验证。如果你打算考研,且考试科目中有数学的话,一定要高度重视。你打算考研吗?你觉得哪些科目在考研中最能拉开差距?
#2021考研信息#2020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人,那么2021考研究竟会达到多少人,个人认为会在395万人左右,想在考研中脱颖而出,关于考试科目和其中的区别你必须清楚。考试科目考研初试总共有四门: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政治主要有5部分组成:马克思主百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回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答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英语又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基础课可以可以选择数学或者专业基础课。数学需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由目标院校决定。数学又分为数一、数二、数三。其中数一和数三,由高数、线代、概率三部分组成,但数一难度大;数二由高数和线代两部分组成。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具体考哪一门可需根据目标院校确定。考研分数考研总分为500分,由上述4门共同构成。其中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以上就是关于考研考试科目及各自区别,你知道了吗?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
经济联考有意向报考经管类专硕的考生,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经济联考。经济联考全称经济联考综合能力,很多考生平时直接用经济联考的代码称呼这一科目:396.经济联考综合能力由中国人民大学在2011年纳入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中,截止至2019年12月,已有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多所高校在部分经济类专业硕士的入学考试中,以396替代数学三。经济联考的考试内容包括逻辑(40分)、数学(70分)和写作(40分)三个部分。其中,逻辑考察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与管理类联考不同,经济联考更侧重论证逻辑的考察。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在打好形式逻辑的基础后,应有偏向地学习、复习论证逻辑。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会发现,题目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并不考查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考查前提或条件推理至结论的这一过程。逻辑的学习不仅关系到逻辑这一部分的得分,还会影响到写作部分的学习。在396经济联考这一科目中,逻辑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分为两个部分,分别20分。第一题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会给出一篇文章,考生需分析文中存在的偷换概念、非黑即白、自相矛盾等逻辑漏洞,分析和评述文章论证的有效性。第二题是论说文,会给出简要的题目或材料,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观点或命题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并加以论证。一般来说,论说文的备考难度要大于论证有效性分析,因为考生在写论说文时不仅要根据题意表述自己的观点,还要避免出现逻辑漏洞,更要注意摆脱高中作文的思维,避免无意义的例子堆砌、通篇假大空的话。要注重根据题目阐述定义、分析原因、分析后果、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等。数学部分考察的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题型包括10道选择题和10道计算大题。10题选择题中,有2道线性代数、2道概率论、6道微积分;大题的情况也是如此。相对于数学三,经济联考考察的内容范围更小,但近几年的难度在提升。因此,虽然备考难度较数三更低,但不能掉以轻心。另外,南开大学国际商务和税务专业也考经济联考,但是是395经济联考综合能力。395也包括逻辑、数学、写作三个部分,但数学和写作难度较396更大。数学可能会出现超纲的情况,写作也要用到更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识。在调剂时,很多学校接收数三考生、不接收396、395经济联考考生;一部分学校可以接收396考生,但不接收395考生。395考生在调剂时选择范围更小,这个需要注意。总的来说,396经济联考和数学三的差异表现在:经济联考学的内容更多、数学三难度更大;经济联考不容易拿低分,但也很难拿140+的分数,普遍在110-130左右;而数三难度大,很可能拿低分,但每年考140+也大有人在;调剂时更多学校,包括部分985/211院校,接收数三考生,不接收396、395经济联考的考生。以上是小编对经济联考的考试内容和与数三比较的浅析,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对经济联考的了解。(此由已上岸的考研er运营,旨在为大家提供考研经验和资讯,打造优质考研资讯!更多考研资讯和经验,欢迎关注!若觉得文章有可借鉴或可交流之处,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谢谢!)
明天2020考研的考研人已经坐进了考场里,那作为21届考研的你们,你们知道考研科目要考什么?如何考吗?为了让大家对考研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今天学姐特地整理了2021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2月21日-23日(考试时间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年研招网通知为准!)(备注:2017年起,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与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分别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分中、西医两类)统考科目,医学学术学位业务课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同时,调剂录取阶段,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二、考试科目:1、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备注: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中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除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外,外国语(考研英语的备考就显得分外重要,俗话说,成也“考研英语”,败也“考研英语”,每年官方数据给出,考研英语的平均分在30~50分之间,如果英语可以考到70以上,可以说是绝对的占比,所以可以试着听一下张国静老师的全程班课程,张国静老师的课主要就是以考研英语弱势群体为研发,内容贴近基础,拔高整体,所以可以试试看!) 2、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备注: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科目设三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课。)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科目设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初试增设经济类综合能力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 3、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联考科目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全国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备注:自2013年起,统考的八个专业中的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和历史学,部分院校不参加专业课统考,所以虽为统考科目,但院校可以不采用统考试卷,自行出卷子。2014年不参加统考的院校有增加的趋势,这点要特别注意。三、复试复试由各院校自行安排。一般占30-50%比重,考查方式为英语能力测试(口语、听力),专业课、综合面试。专科生复试要再加试两门专业课,具体加考的专业课要看你报考的学校规定。从复试的要求之中,我们可以看出考研英语的占比份额之重。在考研初试过后,复试的时候会再次对英语能力进行测验,所以贯穿我们考研整体的就是“考研英语”这门课程,千万不能忽视!张国静老师的课值得你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