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喜欢做学术研究,博士毕业进入企业,做管理岗才有前途?其始无首

喜欢做学术研究,博士毕业进入企业,做管理岗才有前途?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从19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距今已经走过21年。这21年时间里,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数量激增。尤其是本科生,二十年前还被奉为天之骄子,如今满大街到处乱窜,甚至出现了本科毕业即失业。博士还好点,虽然扩招,但毕竟基数小,再加上博士毕业很有难度,博士仍是学霸级的存在。其实,能读到博士的学生,大部分能够沉下心来做事,很多人博士毕业后也希望从事一些学术研究性的工作。可是,毕竟学术机构招聘名额有限,现在很多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企业,包括很多大型国企。随之需要面临一个问题:做研究,基本上在最底层,前途和钱途都不大;做管理,丢弃自己的专业,感觉可惜。实在难以抉择。这是很多博士刚毕业后都会遇到的问题,毕竟辛辛苦苦博士几年做了一些研究,甚至有些从硕士开始做的课题和方向。如果毕业后做管理,实在是有些不甘心;如果做学术研究,除非著名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很多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的钱少得可怜。无论企业对外宣传多么重视科研,可宣传跟实际是有出入的,而且出入相当地大。所以,在这些单位做研究,基本上就是在一线一直做,收入还不如一个小小的部门负责人,不会有太大的涨薪;而能够做出成果最好,但能够作出很好成果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导致很多人毕业后,甚至毕业前就开始筹划工作后转管理岗。并不是说管理岗不好,毕竟人各有志、每个岗位都需要人。但是,想说的是,做管理并不需要博士学历。从学术方面来说。博士做管理确实有点可惜。可是,实际中,对于竞争管理岗位,博士学位反而是一种加分项。智商、情商均在线,优势相当明显。所以,有些人就放弃原来的专业,转而做起管理,不少人还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只能说,这些人确实适合做管理,即便他没有博士学位,同样可以做得很好。只不过博士学位可以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平台。但是,对于很多博士来说,还是希望能够安安心心、沉下心来做一些研究,也有很多人不屑于做管理,挤破头竞争领导岗位,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对于仕途名利毫不关心。但是,现实中,对于这些人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不然贾宝玉家族最后也不会一败涂地,池大为也不会变了心志。做学术研究,如果争取不到学术资源的支持,很多研究根本没办法开展下去。而争取学术资源,就要遵守其中的规律,基本上还是要紧靠掌握资源的领导。所以,无论如何,最终都是要走向领导这条路,无论愿意与否。多以,对于那些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的博士,还是尽早放弃吧,毕竟社会有社会的生存法则。但是,如果哪天,那些不屑于仕途经济的学者,有了很好的上升通道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国家科技真正发达的时候。小伙伴们,你们同意吗?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黑磨坊

一名博士的心酸总结:不要自降身价去企业,高校才是最好的选择

博士毕业,是选择去高校当老师还是去企业工作,这是个问题。放在以前,博士基本都会选择去高校做老师,很少会有人选择去企业,但近年来,这一风气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也有一些博士生开始选择在企业工作,比如华为阿里之类,就有很多的博士生。尽管如此,高校仍然是博士生们的首选。一名曾经在企业工作,后来跳槽去高校的博士表示:博士生最好不要自降身价去企业,高校才是最好的选择。他还总结了如下几点,来说明博士去企业或高校工作的利弊分析。企业和高校员工身份的区别。企业员工无论是央企还是国企,本质都是劳动合同工,公司时刻有权裁员。而高校事业单位基本不会失业。企业和高校经营性质的区别。企业自负盈亏,员工的收入来源于营业收入,挣得多发的多,挣得少发的少,企业倒闭就解散。事业单位如高校是全额拨款单位,教职员工工资及单位运行经费均来源于财政拨款,说白了是企业上缴的税收。企业员工和高校员工发展空间的区别。在企业里,领导阶层是绝不需要高学历者,尤其不需要博士。因为博士当领导有很多弊病,博士就被定位于专注于技术开发,而领导你们的是专科生即可。以我为例,比如我当时在企业是硕士学历,我是绝不会让一个本科生来领导我的,因为低学历的领导人永远不可能也不会去懂得高学历的打工者的价值与奉献,有的就是利用和管理。高校的情况是大家都是博士,至少明白你的工作。企业和高校员工科研成果归属的区别。在企业,科技成果永远属于团队和集体,个人就算是你研发了宇宙最强产品,开创了世界最新技术,请记住,企业给了你工资,这是你应该干的,而且你绝不能带走,因为这属于商业秘密。而在高校的科研成果永远属于个人,而且高校还鼓励你去转化,收益归自己。企业员工和高校教师工作属性的区别。如果博士进企业,请记住,只有当领导是唯一出路!任何忽悠你踏实做好技术,搞好产品开发都是为了把你的劳动价值榨取出来,你必须养活自己和大家。而高校教师,当不当领导无所谓,你自己能发论文,能做可科研项目即可。企业员工和高校员工单位时间收入的区别。凡是读过大学本科的人,应该能明白,如果以单位时间获得的收入来算,高校教师可以说是最高的一种职业。在企业做研发和在高校做学术的区别。企业研发永远是跟着市场走,没有市场预期公司是不会投入一分钱给你做任何研发的。高校是鼓励你创新和研究,因为论文是推崇自由研究的,但孰好孰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企业员工和高校员工收入增长性区别。同等学力,企业起薪无疑比高校高,但过了5年左右,你会发现,如果你在企业没当领导,你的工资增长非常缓慢,几乎停滞,而不管你多干了多少活,多做了多大贡献。高校教师,旱涝保守,如果职称上去了,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员工和高校教师跳槽的区别。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身边无数本科进企业后辞职回来读研,毕业后去了一个更好的企业,而硕士进企业后辞职回来读博,毕业后不再回企业。在这名博士总结帖子的下方,有一名博士则表达得更为直白。有人说教师没尊严,可是院长、甚至校长骂你,你直接给他顶回去又能怎样?而且高校、中科院,起码能保证大家都是博士,多少还有些素质。但是在企业,一个本科、硕士,甚至一个暴发户,都可以直接把博士骂成狗。企业学历没有用,关键还是看职位,所以就是简单的要么忍,要么滚。高校任性的范围大得多。还有一个经典的企业坑博士的逻辑。企业领导经常会贬低博士,说什么企业还是要看能力,看你对企业的贡献,博士空有学历,根本不了解产业。但是,没有几个企业真的敢把博士派到一线,派到工厂去。因为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简单的很,博士,综合素质比较高的那种。我现在就是这种尴尬,领导天天嘲笑我脑子不开窍,轴,搞的东西不赚钱。结果我一说去一线,领导就装傻,我真的是醉了。博士去工厂,基本要给总工,但是没几个人舍得给你。还有一个经典逻辑是搬砖论。就是人家认为,既然是博士,就该搬砖也搬得好,搬不好就是没能力,不想搬就是矫情,眼高手低。但是注意了,真的去搬砖,而且搬得好,结果很可能是让你继续搬砖。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研发部主任,管着一堆博士。所以,去企业不想被坑,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你的直属领导最好是博士,退一万步,最起码也要对博士有足够的尊重,因为人都是缺什么想什么。那些学历低的领导,最喜欢折腾高学历,嘲笑高学历的人以显示自己,满足自己。你是博士,身边一堆硕士本科,很容易听到博士有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而且很多博士一直读书,还是比较单纯的,真论算计人心,博士真的可能很不行。很多博士自己的导师都不会讨好,在企业耿直地搞研发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可能背黑锅,然后让人摘桃子。对于这些博士的观点,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转发评论,我是教育向前冲,关注教育,漫谈教育二三事。

複製人

博士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工资水平怎么样?高学历真吃香!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硕士和博士人数增多。很多人想要走学术道路,想要做自己喜欢领域的科研,不过也有很多人希望通过高学历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根据一些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博士人数都在五万或六万左右。2018年的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达到八十万。作为高学历人才,博士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而且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博士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博士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四种,在研究所继续做科研、去高校担任大学老师、去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去企业工作。那么博士的薪资待遇怎么样呢?一、研究所很多博士喜欢做研究,愿意继续攻读博士后,可以留在学校的研究所。还有一些博士毕业生直接在研究所工作,收入稳定,年薪可以达到十万到二十万,还可以获得一些研究成果的奖励。而且很多研究所给博士安排住房,五险一金,还有编制。不过,每天的工作就是做科研,尤其是理工科类,需要长时间待在实验室里,生活可能会比较枯燥。适合那些热爱科研、喜欢安稳的博士。二、高校任教很多研究生考博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博士后去高校任教,工作非常稳定,有编制。不同于小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的待遇很好,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工资待遇不同,但一般大学老师的月薪都可以达到一万,而且年底的时候有不少奖金福利。大学老师的工作比较简单,教学任务不重,就是还需要写学术论文,做学术的压力也是不小的。大学老师也可以给企业讲课,做一些其他工作,薪资情况很不错。三、国家事业单位博士也可以选择国家事业单位和国企,对博士的优惠政策多,一些优秀的博士职位很高,发展前景广阔。不过国家有专门的规定,基本工资可能只比研究生高一两千,不过福利待遇更好。想走仕途的博士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甚至可以升职到高层,实现人生的梦想。四、企业一些大型知名企业也招聘很多博士毕业生,安排的职业比较高,晋升空间大,薪资待遇比硕士高很多。不过也分职业和企业,一些应用技能来专业的薪资年薪偏高,尤其是计算机类专业,一些文科类专业工资就可能偏低。企业给博士的基本工资比硕士高几千,差异并不明显,还是看重业绩。不过博士的晋升机会更多,企业会培养管理人才。博士选择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发展空间很大。不过也会专业和所在地区,博士的工资待遇会有不同。但博士普遍的工资待遇都很高,高学历确实带来了高收益,晋升空间大,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多。不过刚毕业的博士可能也会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经过实践积累,未来的待遇会更好。相信不少人已经看到了博士的好待遇,高学历确实很吃香,起码起薪和平台更高,机会更多。

道之过也

博士毕业去哪工作?过得怎么样?我们采访了21位博士

概括来说,博士毕业后的归宿主要有:高校任职(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博士后等。从上海某双一流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博士毕业后的去向来看,在就业行业和单位分布上,尽管教育和科研行业依然是吸纳博士生就业的主体,但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选择进入非学术行业的比例也有所增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各个领域,特别是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均非常需要博士毕业生发挥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在此聊一聊我们学院2017年21人(有经济学博士和管理学博士)博士毕业的就业去向,现在过得怎么样?01、9人去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培养的是科研型和创新型人才,博士是为高校储备的教师人才。因此博士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都去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王某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我从小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做一名人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我的梦想实现了,我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最后到博士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坎坷,本硕博毕业于双一流的我如今进入了某985大学,成为了一名青椒老师,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当初获得了学校30万的人才引进基金和20万的科研启动项目基金。但是青年教师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除了部分精力照顾家庭外,我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教学和科研上,在这个过程中压力虽然大,但我过的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这是我想要的生活。@李某讲师这个阶段是“博士-博士后-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这种职业发展模式中最辛苦的一段经历,进入高校是我博士毕业所拿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未来科研道路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对自己多年研究情况的一个实际检验。特别是现在高校教职向market倾斜,很多一流高校施行非升即走政策,对这个阶段的讲师提出了普遍的要求:发多少篇高水平论文,申请到国家课题,教学任务达到多少量,帮老教授打杂,指导本科学生毕设和竞赛等。你会发现一天到晚忙得要死,长夜既不漫漫,也无心科研。你要知道这个阶段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达到考核要求,尽可能快地评上副教授。@宋某薪资上又是一个痛点,读了这么多年书,准备回报父母,回报家庭的时候,对着工资条独自擦眼泪。现在的市场情况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刚毕业的博士薪资高的是真高,可以看看各校招聘有帽子的博士计划,特聘杰出博士计划等,高的有上百万年薪,低的10万以内。10万这点钱你在一线城市连温饱都成问题,谈何做研究。@张某家庭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特别是男博士,养家养孩子养老人,就这种压力和薪资,很容易产生家庭矛盾。老实讲真的挺难的,希望他们理解,多陪陪他们,利用好教师身份带来的福利,给他们希望,这是我能想到的。02、5人去了政府部门科研并不是读博的真正目的,读博的真正目的是过上一个好的生活并有幸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行业,因此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并不是所有人的首选,我们这一届有5人就选择了选调生和公务员。@赵某我从小的梦想就是从政,我想为我自己的家乡做一些实事,读博后从政也是我回馈家乡的一种方式吧,我很幸运的考上和服从组织分配到我们市的选调生,在这一年多的选调生期间我实实在在为我们的老百姓做了一些事情,自己的从政之路还算是顺风顺水,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我过的很充实、很踏实。@蒋某我是沿海某省的选调生,一直在基层锻炼,之后有望进入省会城市的机关工作。你进来以后会发现,现在省一级政府的新进公务员基本上都是211以上的硕士博士,整个人才队伍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升迁来讲,博士学历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你的出身好,起点高,博士看问题层面一般比较高,用词更专业更高级一些,可能会很符合某些高层次大领导的口味。有弊的主要是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少。@李某我博士毕业后进入了公务员行列。对于博士生来说,虽然起步是主任科员,但是仕途上并没有捷径。一般博士在工作经历上还不如二十四岁开始工作的研究生丰富,以后提更高级别的领导会吃亏。@许某工资待遇和其他福利方面现在也不是很好,所以我面临养家庭和养孩子的各种资金困难。体制内的弊端还是很多的。@郝某说实话我选择进入公务员行列现在有点后悔,虽然现在自己是个主任科员,但是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写不完的材料,还有很多面子上的应付,我觉得现在自己不得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好多话好多事都是违心的,但是又不得不做,不这样做我就在这一行存活不下去,感觉现在特别的虚伪,自己都有点讨厌自己了。03、2人去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是科研的一个工种,一般博士选择博士后是感觉科研还挺有趣,想再做下去进一步提升自己。@姜某去个高平台,增加自身资历,借力多弄些好文章。换个研究领域,以前博士课题导师安排的不喜欢或过时了,不好出东西,也或是离应用远,换个组学点东西,做跳板,出站了要么去国外新方向的,要么做实用的去企业,因为国外和企业雇人是真金白银的,不是本领域的熟手不要。@翟某很多学校强行要求师资博后,然后博后期间拿到基金和相应的论文就留下。一般而言,这种要求对于不是特别差的博后而言,不会特别难。加上博后期间不需要上课,科研成果还是相对容易出来的。但是这条路的缺点就是有不确定性,还有一个就是年龄问题。 04、4人去了企业随着国家一些地区引进人才政策的发布,有一部分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企业,这也是实现自己人身价值的方式。@谢某博士毕业后我去了企业的联合营销部门。肯定会有人问了,怎么去联合销售部门?这里就需要在公司的研究人员有一个必备的技能,营销能力。对,就是要求研究人员的营销能力。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个研究人员都是TOP10%的营销力,但是基本的营销技术,解说技能,写文章的能力还是要有的。由于我所在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世界企业500强,所以薪资待遇还是比较不错的,现在凭自己的能力买了房付了首付,也买了车。@刘某博士毕业后我选择进入了企业的研发部门,帮助企业做一些产品设计和研发,我最大的贡献是在一次企业面临危机时,我的一个设计理念触动了企业的神经,之后我负责带头搞研发,使得企业转危为安,并获得了高额的利润,我也从企业底层研发升职至研发部门经理。@王某我选择进企业是迫于无奈,自己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水平一般,也只是刚刚符合学校的毕业要求,发表的文章不多且质量不高,所以在选择进高校的道路上碰壁,好的学校进不去,差的学校不想进,最终不得不选择进入了国企,不过日子过的还是比较轻松和幸福的。@包某我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知名度不高,公司实力也不高的一般的中小企业,不过在企业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企业公关、企业产品生产和销售,掌握了企业的运作流程。大约在企业做了1年后我选择了辞职自己创业,现在经营着自己的小公司,公司发展也蒸蒸日上。不管博士毕业后进入什么行列,从事什么工作,我都希望我们尽职尽责,回馈社会,实现我们博士生的价值。最后祝所有博士毕业生们事业有成、工作顺利、阖家安康。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转载请在募格学术原文下留言,作者,三石

带灯

刚毕业的博士待遇怎么样?越是好的学校,待遇可能越差!

01每年,国内毕业博士数以十万计,加上海归博士则更多。这么多博士,都去哪里就业了?大部分博士都会选择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就职,也有少部分会选择去教高中或者小学,至于去企业的博士,则是少数中的少数。可以说前者是绝大部分博士的首选,毕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高校才是博士的理想就业之选。但令众多博士扎心的是,刚毕业时的待遇却让人有些“忧伤”,甚至有些“扎心”。原以为可以年薪二三十万,却发现那只是少数,大部分起步的待遇也就数十万或者十万不到,对于而立之年的博士们而言,这样的待遇需要养家糊口,颇有一股“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凉。而彼时,自己的大学同学早已年薪百万或是过上了优哉游哉的生活,自己还奔波在职称与科研之路,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平衡。刚毕业的博士待遇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名博士的爆料中窥知一二。02国内高校,刚入职的博士,也就是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工资大同小异。如果算上津贴之类的,东部和中西部差距不会超过1500块,讲师在东部高校,一个月最高也就是1万上下,即使是北上广,也大体如此,而在西部,估计是在7、8千以上。东部的大学尤其是好学校很多还不给房子住,发一点住房补贴就打发了,科研压力也大,很多实行“非升即走”的模式。西部的大学因为地域原因,大多还是会给个房子住的。所以,如果对薪水有很高期待的博士,建议还是先冷静一下,千万别抱着太高期望,最后自己郁郁不得志。当然这里说的,是针对普通博士而言,如果各位是学术大牛,按引进人才的待遇引进,则另当别论。经常有博士会问,某某学校待遇如何?看到这样的问题,真的很想坦诚地问你,你的学术水平如何?因为决定收入最主要的因素是你的学术水平,而不是学校,求人还不如求己。实际上,越是好的学校,青教的待遇越差,条件越苛刻,要求也越高。03好的学校,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学术大牛那里,对好学校来说,学校声誉是建立在大牛身上,而不是在青教身上,所以对于好学校来说,真的没有必要要花大价钱在青教身上。好学校的主要精力,是想办法去别的学校挖大牛,而不是考虑怎么给青教加待遇。博士们如果是想挣点工资、津贴,建议还是去三、四流的二本学校,这些学校的工资津贴收入反而更高。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假如在科研上想有所造诣,能去好学校肯定去好学校,虽然开始的待遇差,但有朝一日成为科研大牛,则名利双收。可以凭借学术能力脱颖而出,到那时估计也就看不上那么一点工资了,以后关注的就是怎么用科研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了。如果是自认为学术水平一般的博士,建议是赶紧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别纠结自己的待遇问题了,第一没意义,第二你没和用人单位议价的空间,何必问呢?大学中,收入高的,大部分都是科研做得好的。如果有人跟你抱怨说,某某大学待遇很差,其实这句话的背后,往往是他科研能力很差,这一条定理,越是好的学校,越准。04博士毕业也有少数去企业的。但是这也面临一个问题,应用性研究难出文章,而国内现在的科研推崇SCI,逼得有些老师不得不向SCI屈服,做一些应用有些偏离的项目,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这就是为什么许博士选择进入高校的一个原因,毕竟在企业难有用武之地。博士毕业,有好有坏,能力有高有低,千差万别,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博士毕业成绩优秀,学术能力强,拔尖的,只占少数、极少数;大多数属于中等水平,一般水平,平均水平;还有少量水平欠缺的,不够好的,或者以次充好的。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进行择业,所谓“量力而行”。话又说回来,博导都是从青年教师做起的,读书是一种竞争,当老师也是一种竞争,努力做到排名前列者,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变而有气

为何很多博士宁可拿大学5000多工资,也不愿意去企业工作?

最近和单位一些同事聊天,才了解到单位现在还有一些博士每月拿着5000多块钱的工资,惊讶之余,给我带来最多的却是震撼,因为在社会公众的眼中,博士学历是当前最高的学历,博士群体应该给予更高的待遇,但是实际上真实情况与我们想象的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为何很多博士宁可拿大学5000多块钱的工资,也不愿意去企业里面工作呢?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可能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与博士个人能力有关。在大学工作,工资收入与教师职称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作为一个博士个人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一般,学术水平非常一般,那么在大学想评职称是很困难的,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只能够拿5000多的工资,但是实际上如果去企业,这些博士因为工作能力一般,也不一定适合企业,企业也不愿意招聘这些博士,因此才会出现博士宁可拿5000多工资,也不愿意去企业工作。第二,与工作环境有关。在大学虽然工资待遇和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大学里面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工作环境要比在企业工作环境好许多,而且很多大学老师并不要求坐班,工作比较自由,但是如果在企业工作,工作环境可能没有大学那么好,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很多博士并不擅长处理这些关系。第三,与博士工作压力有关。在企业工作,比如在华为公司工作,即使是博士也需要经常加班,博士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任务和绩效考核也不是很容易完成,但是如果在大学工作,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是工作压力与在企业工作压力比较起来并不是那么大,并不需要太担心太多,即使工作没有做好,也只是职称升的比较慢而已。第四,与博士所学专业有关。到了博士阶段,学科专业已经高度细分,很多博士所学习和研究领域也只是专业的一小部分,而且很多博士专业比较冷门,这些专业并不适合在企业工作。比如植物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博士并不适合在企业工作,但是比如经济学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博士企业需求非常大。因此会有一些冷门专业的博士由于专业不对口,因此才会待在大学工作,而没有去企业工作。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大家对此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有亲

如何备考管理学博士?笔试和面试攻略,亲身经验分享

我用了1个月时间准备和复习,然后考上了南方某985大学的全日制管理学博士。现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第1步,联系博士生导师这一步非必需的,但如果能联系上导师,有导师表示愿意接收你,那么导师可以提供一些笔试复习教材给你,教你怎样面试,介绍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给你认识,这些对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过,提前联系好导师的缺点就是,你对这个导师的了解不够多(例如人品、带学生的风格、研究兴趣是否与你吻合等)。你若是盲目发邮件联系导师,而导师又答应接收,日后你入学后一般就得进入他的门下。若是到那时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导师,就很麻烦了。利弊你们自己考量吧!我的建议是,如果时间允许,先用多点时间打听、了解一下这位导师,然后再发邮件给他做自我介绍,问他是否愿意接收你。我的经历就是在学院官网浏览一下各个导师的主页,然后对喜欢的导师发了一封自我介绍的邮件,把我的简历、曾经发表的论文、曾经写过的书稿发给他。然后那位导师回复了我,约我到他办公室面谈。面谈过程还比较愉悦,然后他就给我介绍了一位师兄,辅导我如何准备笔试和面试,这对我实在有很大帮助。但我后来指导的一些考博士的师弟师妹,他们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也能顺利考上了。然后通过第一年的课程学习,深入了解了各个导师的情况,第一年末才递交选导师的申请书。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第2步,递交申请材料我报考的学院是自主招生(申请-考核制),所以我不用参加全校的统考,直接递交申请材料给学院就行。如果学院审核材料通过了,就会出公告,通知笔试和面试的时间。其实有自主招生权的学院要求递交的材料都是大同小异,包括:1、英语六级超过450分,或新托福成绩大于80分,雅思大于5.5分,或者曾经发表过英文论文,这样就不用提交英语考试证书了。2、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4、个人简历。5、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表。5、体格检查表。6、代表性学术成果。具体资料看各学院的官网。那个研究计划就像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行。第3步,笔试复习。我那时笔试的内容有3张卷子,分别是管理学理论知识,管理学研究方法、英语。对于管理学理论知识,我建议复习的书本是《西方管理思想史》(郭咸纲著)、《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史密斯和希特主编)。对于管理学研究方法,我建议复习书本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这本书非常厚,但内容很丰富,也很实用,对于我后来读博士做研究也有很大帮助。而英语复习,由于提前了解到考试内容是针对目前的经济热点,用英语写一篇文章,表达个人看法,所以我就背诵CCTV NEWS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的新闻。近些年,学院的英语笔试改风格了,不仅有写作题,还有阅读选择题,有点类似考六级。我闭关复习了1个月,把推荐的那3本书都读了4遍,天天背诵英语文章。第4步,笔试考试复习了一个月后,终于等来笔试的日子。笔试时间是9点-12点,监考老师发下来3张卷子(就是前面说的3张),要求我这3 小时内做完交卷。我当时给自己安排每张卷子用1个小时完成。《管理学理论知识》有5道大题,每道大题又有几个小题,都是主观问答题,没有选择题。题目例如:蓝海战略和红海战略分别是指什么?请你描述一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什么?《管理学研究方法》题型跟理论知识的卷子一样,题目例如:什么是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怎样检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Cronbach 系数用来做什么?请你写一个你曾经看过或研究过的论文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英语卷的题目前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赘述。题目例如:请你就“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写一篇英语文章。第5步,面试笔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就接到通知,说我笔试分数通过了,可以参加第二天的面试。所以,我就赶紧制作了面试用的ppt,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研究计划。第二天我参加面试,面对5位面试官,我从容不迫地讲述我的ppt(过程就像硕士论文答辩一样),我讲述完后,5位老师就开始提问。问题例如:请你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3分钟);请你说几个管理学理论的名称和大概内容;检验内生性的方法有哪些?第二天,学院就把笔试和面试的分数、录取名单公布在官网上,我也顺利被录取了。录取通过率?记得当时大概有28人提交报考申请,由于学院考核严格,只有10人可以进入笔试,笔试完后,只有5人笔试通过可以进入面试,最后5人面试都通过被录取了。

乃逸而走

有多少博士去企业工作?

摘录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导读 从2015~2018年3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来看,博士毕业生去向仍以直接工作为主,但近年来到境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有所提升。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后从事学术类工作的比例约60%,平均15%以上的博士毕业生会进入企业就职,“溢出”效应明显,研发型企业招聘博士毕业生人数突出。1.数据来源研究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各高校向社会公开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文共抽取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3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95903位博士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表1 样本高校分布状况图2 2015~2018年不同地区3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生总规模分布2.分析方法将博士毕业去向分为四类:①在境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②去境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③就业,包括签订三方协议、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签订劳动合同、部队、定向委培等多种途径;④待就业,包括拟升学、拟出境、尚未落实单位和暂无就业意愿四种情况。本文首先对2015~2018年这些高校的博士生就业去向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针对博士生在非学术领域就业,尤其是企业就业的机构分布和组织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描绘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所呈现出的特点与规律。3.总体去向总体而言,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三个特征。首先,博士毕业生去向仍以直接就业为主(见表1)。博士受到年龄、经济压力等因素影响,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大部分博士毕业生的首要选择,但比例在逐年降低。从2015年到2018年,中山大学博士毕业生直接就业比率从85.3%(2015年)下降至66.8%(2018年),下降幅度最大;中国农业大学(10.5%)、云南大学(9.3%)和华东师范大学(6.8%)等高校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直接就业的难度在加大,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表1 2015~2018年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生直接就业比例分布第二,博士毕业生在境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比例明显提高(见表2)。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日趋饱和,博士后群体的规模迅速扩张。2018年有19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在境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超过10%,其中,中国农业大学(28.3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6.94%)、中山大学(25.88%)、中国海洋大学(22.30%)、清华大学(21.80%)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46%)六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在境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超过20%。北京大学(校本部)、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在境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均超过10%。另外,博士毕业生在境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从2015年以来也有小幅提升。2018年,清华大学(12.38%)和北京大学(10.80%)的博士毕业生出境比例位居第一名和第二名,博士生出境比例超过5%的高校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87%)、厦门大学(6.60%)及浙江大学(6.44%)。博士毕业生出境比例的校际差异明显。表2 2015~2018年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第三,从事学术类工作仍然是大部分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见表3)。2018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类工作的平均比例约为60%(包括进入境内外博士后流动站、高校及科研设计单位),其中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职的平均比例约40%,进入境内外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均比例约17%。综合类院校及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博士生进入高校工作的比例较理工科类院校显著偏高。2018年博士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就业(包括博后)比例排名前三的学校为:云南大学(79.57%)、湖南大学(78.29%)、兰州大学(72.16%),比例较低的学校为上海交通大学(31.22%)、中南大学(34.18%)和同济大学(39.21%)。中南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博士较多,这类人群毕业后往往直接进入医院就业。从2015~2018年,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类工作的总体比例变动不大,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明显,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后选择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直接进入高校获得学术职位的比例下降明显。表3 2015~2018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类职业比例变化情况4.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单位性质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博士毕业生的另一重要渠道(见表4)。2018年一流大学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平均比例为16.68%,与2015年基本持平(16.53%)。工科类高校的比例相对偏高(20%~40%)。2018年同济大学(34.76%)和浙江大学(35.26%)的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比例达到三成以上。在不同企业类型中,博士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7.2%)略高于到国企(央企)的就业比例(6.5%),到三资类企业就业比例最低,仅为2%。2018年博士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比例排名前三的高校为:浙江大学(17.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4%)、同济大学(14.3%)。表4 2015~2018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比例变化情况根据2015~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披露的博士毕业生企业单位去向,笔者共收集了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博士生到企业就业的机构名单(共171所)。博士毕业生去企业就业人数排名前25的单位名称见表5。博士毕业生的企业机构分布不均衡性明显,毕业生大多分布于大型企业,就业单位为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的比例为66%。表5 1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企业就业人数排名前25的工作单位1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具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其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行业主要分布在能源、军事、制造、互联网等。招聘博士毕业生较多的国企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在民营企业中,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科技公司招聘的博士毕业生较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企业当中,华为公司招聘人数突出,这也与华为公司作为研发型企业的定位有关。5.结论本文利用2015~2018年3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单位性质,尤其是到企业就业分布进行了探究。总体来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仍以直接工作为主,但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比例近年有所提升。高校仍是博士生就业的主要选择,60%左右的一流大学博士毕业后会从事学术类工作。平均15%以上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职,理工科类院校比例在20%~40%之间浮动。企业作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日益成为博士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甚至在部分学校已经占领博士生就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企业就职中,民营企业、国企成为接纳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单位。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 | 徐悦

这份爱

大学最难找工作的专业,工商管理上榜,第1个读博士也只能教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就是毕业就相当于失业了,这句话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找到工作或者是因为自己成绩不太好而找不到,是因为自己的专业就不太行,对于现在很多已经毕业的人来说,很多人都在后悔自己当初选的这条路,毕竟当初自己也不是很了解,听起来很厉害,但是实际上用处不大,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几个。一、生物工程和上面说到的一样,听起来很厉害的,但是实际上也是很难找到活干,其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是选择了继续往上考,甚至考到博士也没有很好的出路,本科出来之后找不到活干的也有很多,继续往上考的大部分也是进一些研究所或者当老师,因为岗位实在是不多,所以也是很无奈,常年都是徘徊在就业率的末尾。二、材料化学很多人对这个专业不是很了解,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是很多,而且比较广,岗位范围也是比较狭小,一般的小企业是不需要这样的人员的,只有进一些相关的大企业或者进研究所,总的来说也是很难找活的,即便是学的再好,面对有限的岗位也是非常困难的,致使现在很多人都在考虑转行,或者已经是转行了。三、商务英语这个专业如果放到之前的话还是很好找活的,但是放到现在也是比较困难了,因为在之前的时候很多人对于英语不是很重视,甚至有的专业压根就不学,但是现在正好相反,几乎没有专业是不学的,我们经常在电视上也是可以看到一些小孩都说的非常流利,那么在大学中说的比自己好的也是有很多人,而且别人还不是这个专业的,也是非常尴尬。四、电子商务学这个专业的人很多,因为这个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在这很多人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热门还不好找活呢?这是因为地区太少了,只能去一些比较发达的大城市,比如说南方的江浙沪等等,别的地方这个专业发展也不是很好,因为就这几个地方,所以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优势也是比较头疼的。五、工商管理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专业是比较厉害的,的确,看名字的话是这样,看工作的内容的话也是这样的,但是依旧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也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就业,如果自己是名校出来的话还比较好,但是一般学校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香堇

博士是我国最高学历,国内读博士的出路怎么样?以后该如何发展?

博士是我国最高学历,国内读博士的出路怎么样?以后该如何发展?首先博士学位是我国最高学历博士是我国学历学位中最高的,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有十几万,并不多,博士一般学制是3年,但是很少有正常毕业的,一般都是3-5年毕业,也有很多博士,不能正常毕业,而拿不到学位。有的学校和专业对博士的毕业条件设置的很严格,达不到条件很难毕业,有时也会取决于导师。其次再来说说在国内读博士的出路都有什么出路一、博士毕业可以进高校工作现在很多学校招聘老师,都是博士起点,有的甚至要求博士后或是有海外留学背景,所以就像是以前硕士毕业,可以留校当老师的现象已经很少了。就连很多大专院校,招聘老师很多也都是博士学历起点。进校当老师是很多人的首选,毕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还有寒暑假,上班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更好的照顾家庭和孩子。这也是很多博士毕业,选择进入学校或是留校当老师的原因。出路二、博士毕业可以进大型的科研院所工作现在很多科研院所的招聘都是博士,硕士想进去非常难,除非是985/211高校的硕士生。在大型的科研院所,博士负责产品设计开发,硕士负责产品调试及测试、本科生负责设备的售后,修理及安装。比如24所、14所、38所都是这样的结构,所以进入科研院所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出路三、博士毕业进入大型企业做管理、研发等博士学历的特殊性标志着需要从事很多高端产品的项目。进入华为、中兴等这样的大型企业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能力,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实现自己的相关价值。出路四、博士毕业可以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很多博士想着毕业了仍然需要镀金,就会选择到国外更好的额大学进行科研工作,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视野。博士以后的发展如何博士的发展,还是需要靠自己,也要看进入的相关平台,平台好,自身的发展自然顺利,可以说是事业和薪金的双丰收。很多博士进入相关的企业,就会获得高工,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以后的发展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当毕业后,学历就成为过去,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