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发布烈祖

《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发布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5日)上午,《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在“第七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北京)”上发布,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超过80%的企业采取尽职审查措施防范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是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和律商联讯发起的年度报告,今年的报告是第三份。报告主笔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原IBM高级法律顾问唐功远律师介绍,三年间,中国企业在外投资行业发生了变化。在前两年的调查中,投资行业主要是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等。今年的报告显示,这些方面的投资比例有所下降,上升的主要是金融、保险、证券,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以及TMT行业等。律商联讯中国区内容总监徐方分析说,有三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外汇进出受限及信息收集困难是企业在投资中遇到的较为困难的因素,东道国对境外投资者差别对待仅被9%的企业视为造成困难的原因。此外,有28%的受访者认为法治和商务环境的不健全、行政效率低、政府腐败以及无法获得有效救济,是投资“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困难。唐功远进一步分析称,东道国政府审查在加强,特别是在环保、反垄断方面,今年的报告显示,东道国法治不健全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风险在加大,营商环境当中外汇的管制风险在上升,原材料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风险比重是在降低。企业如何防范风险?徐方分析,从面对困难和风险的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对投资做尽职调查是企业普遍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超过80%的企业已采取这个措施,还有近五成的企业采取了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进行风险防范,超过四成的企业从合同源头把关,设立了标准的合同流程以及专职的合同审查人员,利用合同条款来防范这些风险。在建立财务和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上,有超过40%的企业是通过金融风险预判机制以防范贿赂风险的,并且也采取了财务预警机制、加快资金回收等风险防范措施。从2017年度企业“走出去”的情况看,六成以上受访企业在涉外合同中遇到适用法律问题和争议解决问题,其中适用法律问题尤其突出。在最佳实践案例库中,报告重点撰写了中国建筑有限公司、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尔集团、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的经验。

盛衰之杀

2018年,互联网创业公司生存状态调研报告

欢迎来到《2018年创业公司生存状态调研报告》。在这项调研中,500多位获得风险投资的创业者坦率地讲述了如今经营一家科技初创公司的感受。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收集了2700多份意见书和近15万个数据点,创建了行业最大的创始人和创业经验数据集。在今年的调研中,我们对529位创业者就融资环境、退出环境和运营一家创业公司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很多其它问题,从软银愿景基金的影响,到科技行业中的父母们所面临的挑战等等。自从我们开始对创业公司创始人进行深度调研以来,过去四年里的很多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些趋势一直未变。创始人在招聘中遇到的最艰难的工作仍然是招聘销售和工程人才,他们仍然无法想象下一轮融资会变得更容易。但创业者依然保持着他们固有的乐观,年复一年,他们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现在和以往一样依然是创业的好时机。每一年,创始人们都会以一些新的见解带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也不例外。以下是他们在2018年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10件事情。(1)科技行业,遭受年龄偏见的起始年龄越来越小投资者存在的最大的偏见是什么?你的年龄。37%的创业者认为,创业公司投资者会因为创业者的年龄产生偏见(8%的创业者认为投资人有性别偏见,26%的创业者认为投资人有种族偏见)。高达89%的受访者同意,在科技行业,年龄大的人普遍面临年龄偏见。这里所说的“年龄大的人”并不意味着年过八旬:平均而言,创始人认为科技行业的年龄偏见始于46岁。(2)科技公司的员工当父母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吗?女性和男性的观点很不一样三分之二的男性创始人认为,科技公司对已经是父母的员工是很包容的。然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创始人认为科技公司对已经是父母的员工是很包容的。此外,女性创始人认为投资人对怀孕或有孩子的创始人有偏见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我们很高兴看到,75%的受访者提供允许员工在家远程办公的福利。但在为刚为人父母的员工提供福利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65%的创始人表示,他们没有为处于哺乳期的母亲提供专门的空间,而90%的人没有提供育儿支持类福利项目。(3)创始人对Slack等通讯工具非常认可70%的创始人表示,Slack和Yammer等工具可以提高效率。这并不奇怪,因为98%的创始人都在使用它们。(4)创始人对IPO市场持乐观态度,连续4年皆是如此自《创业公司生存状态深度调研报告》启动以来,创业者每年都对IPO市场持乐观态度。随着Uber、Slack和Palantir等独角兽预计很快将会上市,今年也不例外。78%的受访者预计2019年IPO步伐不会放缓。(5)下一波伟大的创始人将来自Uber当被问及美国哪家公司将会诞生下一代伟大的科技公司创始人时,23%的受访者认为下一波伟大的创始人将来自Uber,16%的受访者选择 Slack,15%的受访者选择Stripe,14%的受访者选择 Airbnb。我们认为下一个伟大的创业公司可以来自任何地方,所以无论你是否在这些公司工作过。(6)Stripe的估值在未来10年里最有可能飙升Stripe的估值目前已经高达200亿美元,但受访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们仍认为,未来10年,Stripe公司的估值最有可能飙升。19%的创始人将Stripe作为他们的首选,紧随其后的是:SpaceX(13%)、Coinbase(13%)、Slack(11%)和Airbnb(10%)。(7)39%的创始人表示中国将在2028年成为全球科技中心过去十年,中国新增了5亿互联网用户。根据玛丽米克(Mary Meeker)的《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2018 internet trends report),在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科技公司中,中国占据了9家(另外11家在美国)。当被问及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时,近40%的创始人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成为全球科技中心。然而,超过50%的创始人认为2028年全球科技中心依然在美国,不到5%的人认为全球科技中心会在其它地方。(8)大部分创始人认为软银愿景基金对创业公司生态系统是有益的软银自2016年推出愿景基金(Vision Fund)以来,在行业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该基金为一些规模较大、比较成熟的科技创业公司提供了增长型资本。许多受访者可能会遇到一个由软银行资助的竞争对手,但其中70%的受访者仍然认为软银愿景基金对创业公司生态系统是有利的。(9)科技巨头普遍遭遇很大的认知问题在《名利场》播客“硅谷有多邪恶?”( "How Evil is Silicon Valley?" )中,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探究了Facebook、Twitter、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是如何被视为邪恶之物的,因为它们利用了我们最深、最黑暗的秘密和恐惧。我们问了创业公司创始人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在发表意见的创始人中,大家的意见平分秋水:50%的创始人同意这个观点,50%的创始人不同意。(10)当谈到区块链技术在他们自己所在行业的实际应用时,87%的创始人对区块链行业持怀疑态度。在加密货币市场崩溃之际,我们邀请创始人分享了他们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的实际应用的看法。虽然大多数人表示,他们所在行业的参与者至少在尝试使用加密货币或区块链,但只有不到1%的人表示这种技术对他们或他们的同行来说是革命性的。只有13%的人认为这些技术在未来会成为他们所在行业的主导技术。有趣的是,尽管对区块链行业持怀疑态度,但40%的创始人表示,他们个人拥有加密货币。下面是《2018年创业公司生存状态调研报告》的完整版本:(一)关于热门趋势和热点中心(1)我们正处于科技公司的泡沫中吗?(2)按照热度从高到底的顺序对这些技术趋势进行排序:(3)十年后,你认为哪个国家会成为全球科技中心?(4)未来10年,美国哪家非上市创业公司的估值会飙升最多?(5)未来5年,美国哪家公司最有可能出现下一代伟大创始人?(6)在你所在的行业中,有多少公司已经将加密货币或区块链技术集成到他们的业务中?(7)在未来五年内,你所在行业中将会有多少公司会将加密货币或区块链技术集成到他们的业务中?(8)你个人拥有加密货币吗?(9)《名利场》(Vanity Fair)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最近,Facebook、Twitter、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因为利用我们内心最深、最黑暗的秘密和恐惧而被大家视为邪恶之物。你同意吗?(10)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估计,由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在20年内,47%的现有工作都有被自动化替代的风险。你同意吗?(11)软银愿景基金对创业公司生态系统有益吗?(二)关于融资(12)你最近一轮融资的整个过程有多长时间?(13)上一轮融资时,你向多少家投资机构做了融资 Pitch?(14)你认为下一轮融资的挑战有多大?(15)你认为未来12个月风险融资会变得更困难还是更容易?(16)在融资过程中,投资人对创业公司创始人存在的偏见有:(17)如果你参加过创业孵化器或加速器项目,你会向其他创始人推荐吗?(18)你认为ICOs会成为风险投资的一个合法选择吗?(19)现在是创业的好时机吗?(三)关于退出(20)与今天相比,在未来的一年中……(21)在未来一年里,你认为创业公司的并购交易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2)你对于打造一家数十亿美元的公司有多大信心?(四)关于投资人(23)在过去的一年中,你认为主动权通常是掌握在创业者手里还是掌握在投资人手里?(24)在未来的一年中,你认为主动权是会更多地掌握在创业者手里还是掌握在投资人手里?(25)在选择一轮融资的领投方的时候,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标准是什么?(26)风险投资机构在政治上的公开立场是否会影响你与他或她合作的意愿?(五)关于公司运营(27)你主要是在优化增长还是在优化盈利?(28)你认为你的公司在多少年后会盈利?(29)最让你夜不能寐的三个问题是什么?(30)你认为10年后你还会担任首席执行官吗?(31)员工离开公司多久后必须行使他们的股票期权?(32)在工作中,通讯工具(如Slack、Yammer、HipChat等)将会:(六)关于招人和开人(33)今年招聘人才比去年更容易还是更困难?(34)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你打算招聘多少人?(35)你认为招聘哪个岗位的人才最难?(36)你在去年裁过员吗?(七)关于企业多元化、公平和包容(37)你的公司是否有促进多样化和包容性的战略?(38)你认为在性别问题上,科技行业什么时候能代表普通大众?(39)你认为在种族问题上,科技行业什么时候能代表普通大众?(40)你认为科技行业中女性和少数族裔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1)你们公司董事会成员的男女比例是多少?(42)你们整个公司的男女比例是多少?(43)你认为科技公司对那些身为父母的员工是包容的吗?(44)你的公司提供以下哪些福利?(45)在科技行业,年龄大的人会面临年龄偏见吗?(46)在科技行业,从多少岁开始就会遭受年龄偏见?(47)你或你认识的人在工作场所经历过性骚扰吗?(八)关于受访创始人(48)你的上一轮融资是第一轮融资?(49)你的公司的总部在哪里?(50)您的性别是?(51)您的年龄?(52)你是在多久前创办你的公司的?(53)你上次融资是在多久以前?(54)你的公司有几位合伙人?(55)你的公司现在有多大规模?(56)你的公司所在的行业是?(57)你参加过创业孵化器或加速器项目吗?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原文链接:http://stateofstartups.firstround.com/2018/#ageism-in-tech

古镇情

2015-2018年《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记者童芬芬)日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在北大斯坦福中心举行“《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15、2016和2018三个年度的《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全面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挑战与趋势。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发起人和总负责人程虹教授,从调查的初心、愿景、成功秘诀、基本情况,以及调查的主要发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CEGS。2015-2018年CEGS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未来的发展预想总体积极,企业正在走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能、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转型过程,智能化也正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而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部治理条件也正趋于改善。 “当今中国经济研究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对企业的微观研究问题。这是我们开展CEGS的初心。这一初心的实现,表现为以高质量数据记录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为我国转型升级的学术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政府促进转型升级决策提供基于一手数据的智库报告,为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为所有参与这一调查的青年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现场场景。”程虹表示。在这个初心和使命的激励下,凭借一套坚韧不拔的运作体系,武大质量院科学配置了与企业调查相关的各种要素资源,形成了一个调查网络生态系统;以“努力到无能为力,奋斗到感动自己”的精神,解决了企业难进、问卷难填等一个又一个难题;以“质量第一”的数据质量控制为底线,通过调查员定位、智能审核和计算、严格的过程管理等方法,保障了每一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据悉,自2015年以来,CEGS已成功开展三次大规模调查。2018年调查区域进一步扩展到广东、湖北、江苏、四川、吉林五个省份,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其中,企业有效样本共计1978家、有效的员工样本共计16379份。CEGS调查内容完整覆盖企业各个方面,除企业基本状况、企业家、生产、创新、技术、转型、销售、出口、质量、人力资源、员工、性格特点、保险福利、会计和融资等内容外,还增加了营商环境、社会责任、中美贸易冲突、企业经营预期和企业党组织设立等新的内容。企业调查内容共计558个问项、1957个变量;员工调查内容共计443个问项、797个变量。基于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得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发现:一是企业正在走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能的转型过程。从创新投入来看,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在2015-2017的三年间平均增速达15.4%。从创新产出来看,企业的产品创新速度不断提升,新产品销售占比从2015年的24.6%,提升至2017年的29.1%,年均提升了2.3个百分点。在创新形式上,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较为突出,调查企业中有生产方法工艺创新的企业比重达64.2%,有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为59.5%。与此同时,企业创新能力也呈现出分化特征,民营企业设立研发部门的比重为46.3%,较整体水平低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有专利的小型企业占比为17.7%,较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低23.9和39.7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正在走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线的升级过程。应对消费不断升级,企业质量投入持续增长,近三年内质量投入明显增长的达80.7%,质量水平有明显提升的企业占比为85.4%。企业质量品牌意识不断增强,2017年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47.3%,较2016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产品出口市场更为多元,2017年平均出口国家和地区数量为13个,较2016年增长了2个,增幅为18%。同时,质量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约束和障碍,特别是对质量升级的正向激励制度仍有待完善,调查企业中有超过10%的企业表示遇到过知识产权侵犯。三是企业在中美贸易冲突等不确定性中依然保持对未来的良好预期。为反映中美贸易对企业带来的影响,CEGS首次引入了企业经营者的预期调查。数据表明,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仍有62%的企业预期来年销售额将有增长,有23%的企业认为来年销售将有下降,持正向预期企业较持负向预期企业比例高出39个百分点。企业总体上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就业下降,预期来年的就业人数将有1.6%的增长。这反映出,我国企业对中美贸易冲突这一外部冲击整体上有较好的应对能力。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中美贸易冲突对部分企业将带来较强的局部性影响,其中小微企业预期来年年销售将出现下降的企业达到了35.4%,高出中型企业12.9个百分点,高出大型企业20个百分点。四是企业加速推进的智能化正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为应对劳动成本的快速上升的挑战,企业加快推进生产的智能化升级。使用机器人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人数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从2008年的12%提升到2017年的37%,10年之间快速提升约2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约有40%的制造业劳动力人口已受到机器人使用的潜在影响。在调查样本中,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占比在2015年为8.1%,2017年则增长至13.4%,2015-2017年的三年间机器人投资的年均增速高达57%。机器人的使用替代了所在企业9.4%的初中及以下员工,同时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数量却增长了3.6%。机器人对于不同工作任务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差异,机器人替代了3.3%重复运动和体力要求的常规操作型任务,同时也增加了2.7%对于非常规认知型工作任务的需求。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将导致一部分岗位的消失从而增加就业压力,据估计机器人使用对劳动力的整体替代效应为0.3%,并将在2025年达到4.7%。五是企业治理能力的内外部条件不断趋于改善。CEGS重点调查了政府治理中的营商环境以及企业党组织治理等问题。数据显示,调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总体评分达7.3分(以10分制评价)。企业每月办理行政审批的平均天数从2015年14.2天下降为2017年的4.5天,3年累计下降68.3%。有50.4%的企业认为近年来行政审批成本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获得感不强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痛点,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大型企业低了11%,其中对于行政收费的规范性评价较大企业低9.8%,投资优惠的公平性评价较大企业低了13.6%。党组织在企业内的治理功能日益增强,特别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党组织快速增长,两类企业中成立党组织的比例均为36%,党组织在促进企业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立党组织的企业,管理效率得分为0.66分,较无党组织企业高出了12%,成立党组织的企业有捐赠行为的比例为54%,较无党组织企业要高出23个百分点。(责任编辑 孙永剑)

百四

快讯 | 2018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发布:营收超百亿企业达15家

封面新闻记者 杨尚智 摄影 刘陈平12月7日,在四川民营企业庆祝改革开放40年盛会上,四川省工商联首次发布“2018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并同时发布“调研分析报告”。“调研分析报告”以2013-2016年数据为参照,对我省民营企业100强的规模效益、产业结构、履行社会责任、区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四川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已经达到15家。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在会上提到,作为我省民营经济的“领头羊”,四川民营企业100强经营规模稳中有增。2017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10.06亿元;营业收入总额6683.85亿元,同比增加123亿元;资产总额10002.98亿元,同比增加2567.85亿元。大型企业数量增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5家,超过500亿元的2家,分别是新希望集团(729.98亿元)、通威集团(626.1亿元);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浩旺实业(2128.79亿元)、新希望集团(1173.69亿元)、蓝光集团(1076.46亿元),比2016年增加2家。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17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税后净利润为416.96亿元,同比增加186.12亿元。税后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2家。四川民营企业的并购重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7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发生并购重组事件的有19家,较2016年增加8家。其中发生国内并购重组事件的15家,较2016年增加5家;境外并购重组4家,较2016年增加3家。“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加快“走出去”步伐。民营企业100强出口总额4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71%。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从申请专利技术来看,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共申请国内外专利9057项,同比增加3758项。附2018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详细名单:

甚矣

至顶网正式发布《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报告》

12月19日 北京消息: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冲击的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为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变革,总结当前中国不同行业数字化发展经验及发展现状,分析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探索数字化与传统行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有一系列科学的且操作性强的建议。为此,12月18日至顶网发布《2018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历时一个月,基于全国超过500家企业样本数据,对来自政府、金融、制造、医疗、能源、教育、零售等全行业技术从业者,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调研。当然限于问卷篇幅原因我们没有覆盖所有的技术服务提供商。通过用户的反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用户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并已成为企业战略的必选项。其中英特尔在技术服务供应商选择、混合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生态上脱颖而出,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报告包括四个章节:数字化转型现状与挑战、数字化核心技术分析、数字化转型的行业特征、未来数字化投资重点,并附上热门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调研重点发现·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经济和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其是数字经济的新阶段,不仅可以扩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超过半数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开展数字化转型,未来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的企业,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以及良好的业务反馈,也将加速进入广泛推广阶段,为优化创新打好基础。·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仍然是企业的关注重点,根据企业业务场景和需求的不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会呈现多种组合态势。企业应做好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确定范围和优先级,为后续实施增加可行性。·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正在与制造、金融、通信、医疗、教育、能源等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融合,进一步形成更加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传统企业未来投资还将集中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尤其在数据中心层面,企业将加大投入力度。软件定义也将进一步发展,帮助企业从中获得驱动业务变革的能力。报告在详尽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内涵和进程的基础上,从技术应用、创新、管理变革等维度构建企业数字数字化转型全貌。对全国全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分析,就夯实基础、深度数字化和管理变革等发展特征、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围绕企数字化发展未来趋势进行展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至顶网作为一个致力于记录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服务平台,我们一直与中国企业技术决策者同行于数字化转型之路,传播知识、带来思考。而这份调研,就是在岁末年初之际,对代表性用户的一次“技术普查”,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普查,让您知同行们的当前之思、未来之行,让您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少崎岖、更平坦。

公德

最新中国企业家调查报告:超八成表示自己压力大

来源:中新社原标题:最新中国企业家调查报告发布:超八成表示自己“压力大”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有44.5%的企业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85.6%的企业家表示自己“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资料图: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这份报告名为《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这是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26次全国性企业家年度跟踪调查。对比2008年和2018年调查发现,法治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日益显著,而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报告分析,如何深化改革、切实改善政府效率和司法效率,提高要素市场环境水平,建立健全多渠道、健康有序的投融资环境,是未来完善中国营商环境的重点。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双重压力下,企业家明显感觉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压力的持续加大。报告显示,有44.5%的企业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近半数企业家表示对未来“不太确定”。报告还认为,创新上的“马太效应”,促使企业间分化明显。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利用企业创新研发的高投入组和低投入组的差别,分析行业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发现,五年前面对困难和挑战,选择坚持并积极转型创新的企业家,在五年后的2018年带领企业创造了更多创新产出,也拥有更多资源可以投入到创新中。报告指出,研发高投入组在下一年研发投入的强度是研发低投入组的2倍,这意味着研发高投入组将持续投入研发,从而获得更高的研发回报,而更高的研发回报又保证这些企业能持续的投入更多研发,形成一种创新上的“马太效应”,促使企业间分化明显。(记者 魏晞)

事之若何

最新中国企业家调查报告发布:超八成表示自己“压力大”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有44.5%的企业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85.6%的企业家表示自己“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资料图: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这份报告名为《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这是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26次全国性企业家年度跟踪调查。对比2008年和2018年调查发现,法治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日益显著,而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报告分析,如何深化改革、切实改善政府效率和司法效率,提高要素市场环境水平,建立健全多渠道、健康有序的投融资环境,是未来完善中国营商环境的重点。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双重压力下,企业家明显感觉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压力的持续加大。报告显示,有44.5%的企业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近半数企业家表示对未来“不太确定”。报告还认为,创新上的“马太效应”,促使企业间分化明显。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利用企业创新研发的高投入组和低投入组的差别,分析行业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发现,五年前面对困难和挑战,选择坚持并积极转型创新的企业家,在五年后的2018年带领企业创造了更多创新产出,也拥有更多资源可以投入到创新中。报告指出,研发高投入组在下一年研发投入的强度是研发低投入组的2倍,这意味着研发高投入组将持续投入研发,从而获得更高的研发回报,而更高的研发回报又保证这些企业能持续的投入更多研发,形成一种创新上的“马太效应”,促使企业间分化明显。(完)

如哭其子

2018企业供应链大数据应用调查报告:如何应对数据浪潮?

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最大的大宗商品,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挖掘供应链的大数据资源,成为企业能否成功利用和获取大数据能量的关键。CSCMP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企业正采取的策略,为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最大的大宗商品,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企业如何挖掘供应链的大数据资源,成为能否成功利用和获取大数据能量的关键。CSCMP的调查报告,反映了美国企业在供应链数据挖掘方面所处的现状、面临的困惑和采取的策略,为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原文标题:《供应链中的大数据:如何应对数据浪潮?》,以下为编译的内容,本文有删节。供应链中的数据量正呈指数级增长。企业也在付出努力,以期对可获得的信息进行更有效的利用。CSCMP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企业正采取的策略,以驾驭大数据的能量。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组织可以从各种来源收集大量信息。供应链各网络节点、多元化的零售渠道、工业物联网,还有很多很多信息源,产生着数以十亿计的数据信息。收集大量信息的目的,当然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创新和改进的机会。但是很少有公司能真正从它们积累的供应链数据中获得可持续价值。相反,他们正为如何确保数据的质量、如何分析数据、以及如何把从数据中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而苦苦挣扎。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的《供应链季刊》联合有关单位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参加调研组织的单位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竞争洞察力公司(Competitive Insights LLC)、哈灵顿咨询公司(Lharrington Group LLC)。本文给出了调查分析的基本结论。报告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企业对当前自身数据分析的满意度水平;企业数据挖掘和技术分析所采用的方法;管理日益庞大的供应链数据所面临的挑战和将来的收益;企业供应链数据分析的现状,以及近期内数据分析投资的重点。企业对数据的满意度并不一致调查于2017年6月进行,该调查通过电子邮件邀请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的《供应链季刊》的读者和竞争洞察力公司(Competitive Insights)时事通讯的用户参加调研。共收回126个完整的、可用的问卷,作为统计分析样本。毫无疑问,大多数公司正在收集的数据量显着增加。当被问及过去三年来供应链数据的增长速度时,36%的人认为呈现中高速态势;38%的人认为高、或是非常高的。但是,情况往往如此,数量不一定等同于质量。供应链经理对他们目前运行供应链的数据满意度如何?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供应链数据的可得性、可用性、完整性以及一致性至少是满意的。然而,正向的结论(中等偏高,偏高或非常高的满意度)并不显著高于负面的数值(见图1)。图1:企业数据满意度有趣的是,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表示对所有四个数据指标都非常满意,包括数据可得性(3%)、可用性(2%)、完整性(6%)和一致性(4%)。竞争洞察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夏普(Richard Sharpe)表示:“数据相当于‘房子’的地基。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这个地基上存在着一些裂隙——企业在数据汇集能力、整合能力、对数据的信心、是否相信数据具有一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分歧。为了利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我们必须在这四个方面都做得更好。”如果企业只对他们获得的部分数据感到部分满意,那么下一个逻辑问题就是:他们目前正在使用什么软件解决方案来收集这些数据?显而易见,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案不是进阶分析法,也不是商业智能,更不是像仓库管理系统那样的可操点应用程序。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复杂的分析软件,但目前用于管理供应链数据使用最广泛的工具却仍然是Excel电子表格(图2)。图2:分析技术类别尽管公司依赖电子表格,但用户却认为它不是一个理想的数据管理工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商学院的ON半导体公司荣誉教授戴尔罗杰斯(Dale Rogers)说:“我们的调查表明,在可用性、完整性和数据一致性方面,用户对Excel都不满意。Excel表格的问题在于每个人都建立他们自己的电子表格,这就导致了一致性的缺失,各部门之间不能实时共享,使得不同部门之间也很难完全相信已有的数据去做出跨部门的重大决策”。调查还发现,大型公司毫无例外地大都采用ERP系统来管理企业的财务。但对于供应链专业人士来说,ERP有不足之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助理教授扎克罗杰斯(Zac Rogers)指出:“供应链的专业人员不太喜欢ERP。很多人认为从ERP系统中得出的数据对于实现他们目的而言并不是非常有用。”他们认为ERP系统过于僵化。他们也失去了用于支持供应链操作点解决方案所使用的粒度操作数据。就像对电子表格一样,他们并不信任ERP数据——至少能像他们所需要的那样管理他们的供应链。当谈到大数据分析时,供应链机构通常依赖以下五种基本工具:·描述性工具—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诊断性工具—告诉你发生的原因·预测性工具—告诉你即将发生什么·规范性工具—告诉你应该/可以做什么·认知性工具—利用机器学习,以此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这五种工具中最广泛使用的是描述性分析工具。61%的调查对象表示使用这类分析工具。此外,其他四种类型分析工具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描述性分析工具。根据调查,公司定期、频繁或大量使用以上基本工具的频率排序如下:诊断性工具42%,规范性工具36%,预测性工具31%,认知性工具18%(图3)。图3:分析工具类别对于仅限于使用描述性分析工具的供应链企业来说,不太可能在供应链数据应用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夏普认为,“采用描述性数据工具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是它们仅仅有助于告诉你已经发生了什么,为了获得更深入的结论,企业需要采用其它类型的分析工具。”然而,引入更高级的分析工具需要时间。从这一点来看,企业究竟在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已经走了多远呢?在技术应用及获取回报方面已经有多成熟的应用呢?答案是“并没有走太远”。调查给出的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点:28%的公司处于“研发”阶段,正在开始采用一个或多个大数据分析工具。24%的公司处于“早期”阶段,正在进行概念验证测试以确定采用数据分析的收益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20%的公司没有进行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只有2%的公司认为自己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是成熟的,也就是说,已经处于应用和收益的转型阶段。关于供应链大数据分析成熟度的问题,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不仅不同的产业成熟度不同,在是否计划采用大数据分析方面也存在差异。在等级为1-6的成熟度模型中,没有一种产业的成熟度能达到6。事实上,没有一个产业能达到最高的两个级别——“领先级”和“转型级”。技术型产业成熟度水平最高是3.7,尚未达到“比较领先”的程度,而成熟度最低的生命科学类的企业,能进入“导入期”的成熟度只有2.3。机械制造业成熟度略稍高于生命科学,第三方物流公司(3PLs)和零售商的成熟度则介于“早期”和“研发期”之间,(其它行业没有显著的成熟度数值)。在对这些排名进行分析时,夏普指出,有些产业对供应链数据分析价值的认知度较高,有些产业则对于走出传统的窠臼没什么兴趣。比如说,尽管生命科学(也包括保健和制药)类的公司成熟度等级最低,但是这一行业对投资大数据分析给了非常高或比较高的优先级。夏普说,“他们知道得迅速行动起来,因为这个行业更新换代很快,所以这类企业正在投资于供应链数据分析。”阻碍与回报如前所述,大多数公司仍处于供应链大数据分析的早期阶段。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并不是他们没有尝试。参与调查的企业给出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有些是技术的问题,比如分散的数据整合或者数据仓库建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大或者非常大的制约因素,47%的受访者反应了这个问题。其他受访者反应的制约因素包括:需要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投资,用户对分析工具感到难以驾驭,安全性及其它风险(图4)。图4:实施大数据分析的制约因素大量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大、或者非常大的其它制约因素包括商务管理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其中之一是获取人才和专业知识(41%)的难度,这可能与受访者认为分析工具难以驾驭密切相关。另一个是管理层的承诺和支持(44%)。同时,投资回报或价值的不确定性也是主要障碍,与前一种制约因素的比例相当(43%)。罗杰斯认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这样的事情,通常是从上到下大幅度推动的事,但往往实施大数据分析计划是由中层的实际使用者提出来的,然后再向高层推销这个观点。我们已经发现,将大数据分析的概念推销给高层十分困难,他们根本不懂为什么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搞这些东西。已经实施了大数据分析的企业认为,在充分获取供应链数据价值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障碍。只有不到三分之二(64%)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同意(略微同意、同意或强烈同意),传统体系中的数据捕获能力的不足,将会阻碍他们利用供应链数据价值的能力。罗杰斯说:“我认为人人都期望能从供应链大数据分析中获益,但他们都没有看清路径,主要的问题来自于传统公司体系的制约,以及应对ERP系统的难度。”在很多情况下,供应链大数据分析的制约因素源于整合外部供应商数据以及企业内部部门数据的困难,难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例如,67%的人认为,打破内部数据分割、获得当前没有整合或者分享的数据的困难,是制约他们从供应链和数据分析中获取价值的障碍。而71%的人认为,保证数据质量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困难也成为获取数据价值的制约因素。尽管面临着这些挑战,受访者仍认为他们的付出已经取得了某些回报。当问及他们公司在供应链大数据分析获得多大程度的有利影响时,他们的回答在八个关键的方面有很大差异(图5)。图5:大数据分析的正面影响排在第一位的是盈利能力:89%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分析对企业盈利能力已经至少产生了某些正面影响, 44%的受访者则反应大数据分析对企业利润产生了显著或者非常显著的影响。6%的受访者甚至认为,大数据分析对他们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大数据分析的正面影响中,对客户服务和库存管理的正面影响也排在前面,分别达到47%和42%。迄今为止,大数据分析正面影响较小的领域包括供应链风险和韧性管理、端到端的总供应链协作和供应链总服务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已经实现的收益与受访者所使用的分析工具类型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扎克罗杰斯说:“我们发现,采用描述性工具的那些企业,其结果大都是负面的。这意味着它没有起太大的作用。"相反的是,采用规范性工具和可诊断性分析工具的企业,其结果都是正向的。例如,使用更高级应用程序的公司反映,他们在供应链可见度、规划模型、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方面获得很多收益。调查同时发现,预测性分析与端到端的供应链信息传递、供应链可视性、风险管理、需求计划以及供应链服务总成本等方面的收益,存在非常强的正相关性。未来的计划和优先事项最后一组问题是向受访者询问了他们未来的计划和优先事项。例如,调查问及公司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在大数据分析项目方面的重点。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打好基础、正确地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原则有高或者很高的优先级。这其中包括提高数据的准确性(47%)、数据的可访问性(46%)、数据的可用性(45%)和数据的一致性(43%)。尽管描述性分析工具对收益的影响不大,然而超过1/3的受访者计划进行适度的投资,23%的受访者计划对该技术进行大规模或者非常大规模的投资。夏普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描述性分析工具只能提供‘后视镜中的画面’,对于受访者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去做些什么呢?”受访者给出了答案:对于可诊断性分析工具, 29%的受访者计划进行适度投资,22%的受访者计划进行大规模或非常大规模的投资;对于规范性分析工具,26%的受访者计划适度投资,25%的受访者计划进行大规模或非常大规模投资(图6)。图6:近期投资重点不管他们计划投资什么样的大数据工具,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在未来的12个月内,在图6所示的所有领域至少可以得到回报。虽然很少有人预见到供应链对所有这些领域的变革性影响——供应链变革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度百分比低至7%,到对端到端供应链合作的影响度高达13%——受访者显然相信,他们的数据分析工作将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供应链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将在如下领域带来相当显著、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有利影响:按降序排列分别是,客户服务(62%),盈利能力(60%),成本效益(59%),库存管理(59%),风险和弹性管理(52%),需求计划 52%)和端到端供应链协作(51%)。克服阻碍,以求成功戴尔罗杰斯认为,这份调查有价值的结论之一,就是供应链组织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以克服大数据分析中存在的技术上、结构上以及企业管理上的障碍。他说:“人们确实需要大数据分析,但问题和障碍很多,实在是不知该如何着手实施。”如前所述,企业实施供应链大数据分析的最大障碍之一,在于不易获得前后统一、无冗余、可信度高的合适数据。夏普说:“那是个多因导致的复杂问题,但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如何准确判定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然后迅速建立数据处理流程,这其中就包括甄选出能有效运用数据的项目专家”。要获得大数据分析的支持和投资,关键在于能清楚地理解大数据分析的目标及其意义。这就意味着供应链组织必须令人信服地向公司领导层阐明数据分析的商业利益。夏普说:“你必须最终要展示出在供应链数据分析中的所做所为,是为了让企业更成功、获取更多利润。”文章来源:《供应链季刊》CSCMP代表处供稿甘凯龙等译,王国文校对整理。

读心术

求关注!中国创业企业调查报告来了

说好的税收优惠,企业拿到了吗?经济日报中国创业企业调查出数据了↓↓我国针对创业就业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陆续推出有超过80项的税收优惠措施。出台了这么多的政策,那么企业对当前税收政策的效果评价如何?政策支持力度能否让企业满意?税收优惠以哪些方式为主?企业享受政策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关于这些大家都在关心关注的问题,经济日报社组织的中国创业企业调查(2018) 为你一一送上答案。66.1%的创业者说,税收减免政策效果好!在关于创业政策支持效果的调查中,企业对税收减免政策的评价总体较好。数据显示,评价6分及以上的创业者占比高达66.1%,可见当前税收减免政策的总体效果企业较为认可。14.2%的创业者对当前的税收减免政策非常满意,给出了满分9分的评价。受调查创业者中,评价7分的创业者占比最高,为18.95%。↑图1 创业者对税收减免政策效果的评价注:用1到9描述效果程度,最低为1分,满分为9分分行业来看,各行业对税收减免政策的评价分布情况基本接近, 6分及以上占比均在60%以上。节能环保行业和文化创意行业对税收减免政策的效果评价最好,评分在6分及以上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9.64%和68.39%,评分9分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17.86%和17.71%,明显高于总体水平。金融服务业对税收减免政策效果的评价最低,6分及以上的占比仅为为63.71%,不及全国总体水平。↑表1 各行业对税收减免政策效果的评价注:用1到9描述效果程度,最低为1分,满分为9分企业都以什么方式获得税收优惠呢?关于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方式的调查中,企业选择先征后退和税率调整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比31.49%和34.09%,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分行业来看,各行业对税收优惠方式的选择情况基本接近,以先征后退和税率调整方式居多。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行业中,选择先征后退优惠方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分别为39.66%和44.62%。专业技术服务和现代农业行业中,选择税率调整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比40.68%和42.11%。↑表2 企业获得税收优惠的方式调查关于政策支持力度,77.61%比较满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获得税收优惠的企业对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的评价较为较高。在3998份有效回答中,1079家企业认为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好(打分为7-9),占比达到26.99%;2024家企业认为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好(打分为4-6),占比达到50.63%;895家企业认为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一般、较差或很差(打分为1-3),占比达到22.39%。综合来看,大多数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评价较高。↑图2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评价注:用1到9描述支持程度,1为最少,9为最多分行业来看,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企业对政策支持力度评价很好(打分为7-9)的企业比重分别为39.02%和31.03%,略高于其他行业。现代农业和文化创业行业企业对政策支持力度评价(打分为7-9)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0.00%和22.92%,略差于其他行业。↑表3 各行业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的评价注:用1到9描述支持程度,1为最少,9为最多求关注!近半数受调查企业表示获得优惠有点困难关于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难易程度的调查中,在4003个有效回答中,1247家企业选择较为容易(打分为1-4分),占比为34.07%;766家企业选择一般(打分为5分),占比20.29%;1990家企业选择较为困难(打分为6-9分),占比为45.65%。从总体上看,有近半数受调查企业认为获得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困难。↑图3 获得税收优惠政策难易程度评价企业分布数注:用1到9描述难易程度,1为最少,9为最多↑图4 获得税收优惠政策难易程度评价企业分布比例注:用1到9描述难易程度,1为最少,9为最多分行业来看,各行业对税收减免政策获得难易程度的评价分布情况基本接近,普遍反映获得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困难。新能源行业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评价情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该企业选择较为容易(打分为1-4分)的企业占比达50%,仅有31.03%的企业认为获得优惠政策较为困难(打分为6-9分)。↑表4 各行业对获得税收优惠政策难易程度的评价注:用1到9描述难易程度,1为最少,9为最多只有五分之一的被调查企业获得了税收优惠,真相是?在3999家受调查企业中,仅有894家企业表示获得了政府支持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占比22.36%;3104家企业认为没有享受到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分城市来看,在全国六个受调查城市中,深圳、北京和上海的政策享受效果较好,其中,深圳和北京明显好于总体水平,获得创业税收优惠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3.76%和23.17%。武汉和西安创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效果欠佳,不及总体水平,获得创业税收优惠的企业占比仅为20.77%和17.53%。↑图5 各城市获得创业税收优惠的企业比重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受调查企业对我国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政策支持力度的评价较好,不过,对于获得优惠政策的难易程度以及政策享受情况不尽如人意。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室主任吴滨研究员表示,我国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很大,设计范围很广,大多数企业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税负减免。不过,由于创业企业群体比较特殊,尤其是处于初创期的创业企业规模小、人力不足,对税收及各项政策的关注和理解不足。企业可能在事实上享受到了政策优惠,但由于对税收政策的不知悉,存在直观感受不明显的情况。此外,创业企业对优惠政策的理解把握不足,也在客观上制约其更好享受政策。为了更好地帮助创业企业切实享受到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求政策宣传广覆盖。采取多种宣传途径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确保包括创业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知悉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做到政策优惠为企业所用。第二,加强纳税辅导,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初创企业,建议提供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第三,优化税收征管程序,减轻企业办税负担。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征管技术,简化操作流程,优化税收征管程序,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切实减轻企业的办税负担。为了更好地帮助创业者了解创业税收优惠,合理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关于创业的那些税收优惠政策↓↓1重点群体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激发创业动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包括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军转干部、随军家属、残疾人等在内的特殊群体创业以及吸纳特殊群体就业,都有机会享受到特殊的税收优惠。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享受主体包括哪些群体呢?具体梳理如下:↑表1 重点群体创业税收优惠政策2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具备投入资金少、从业门槛低等优势,小微企业日益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然而,小微企业规模产值小、资本实力弱、种类单一,其成长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为此,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2019年1月,为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的税收减免政策,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同时,大幅放宽了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了所得税优惠力度。↑表2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3创业就业平台税收优惠政策创业初期,企业的成长国家离不开孵化器、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等创业就业平台的扶持。为此,国家对扶持企业成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给予税收优惠,激发创业就业平台扶持企业的积极性,以帮助创业企业发展壮大。↑表3 创业就业平台税收优惠政策4创投企业、金融机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创业企业调查(2018)结果显示,在调查创业者中,46.08%的创业者将“资金约束”作为创业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17.1%的创业者将“资金约束”列为困难因素的第二位,“资金约束”作为困难排序前三位的占比总计达到75.61%,名列各因素的首位。在此背景下,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问题的创投企业、金融机构在企业创业成长初期作用重大。国家为了帮助企业聚集资金,也为创投企业和金融机构制定了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表4 创投企业、金融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创业企业调查报告》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编制,报告全面聚焦我国创业企业的成长现状及现实存在的问题。报告随机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西安等城市抽取企业样本,目前已完成两轮调查,7000多家样本涵盖信息技术、软件、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透过报告,读者不仅可以客观了解当前创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也能看到现阶段我国创业者的整体水准、精神面貌,还能获悉相关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落实情况。报告为创业企业临摹了一幅自画像,也为读者深入认识创业形势提供了一个窗口。点击查看↓↓中国创业企业调查可视化链接来源:经济日报中国创业企业调查课题组(执笔 秦悦)编辑:王咏倩 刘辛未

而逆王意

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报告即将于12月出炉

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1月21日 北京消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为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变革,总结当前国内外不同行业数字化发展经验以及我国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和基础,分析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探索数字化与传统行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有一系列科学的且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至顶网将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深入摸底和调研,全面描绘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挑战、技术选型、未来发展。目前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已经进入调研阶段,调研周期将持续到12月1日。最终,12月14日至顶网将正式发布“2018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白皮书。报告将分为数字化转型现状与挑战、核心技术发展、企业未来投资、行业应用几个章节。并附上热门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上进行深度分析,梳理出数字化转型入门者、探索者、应用者、创新者四类不同企业用户的典型画像。报告在详尽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内涵和进程的基础上,从技术应用、创新、管理变革等维度构建企业数字数字化转型全貌。报告基于全国上万家企业样本数据,对全国全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分析,就夯实基础、深度数字化和管理变革等发展特征、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围绕企数字化发展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参与2018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也将在报告发布后免费获得“2018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白皮书,以及2019年度产业、技术会议(中国云计算大会,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WIC世界智能大会等)VIP门票、会议资料、会议视频,期待大家的参与!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调研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