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医疗器械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发布怀海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医疗器械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发布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城镇化加快、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药械市场结构的调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跨入世界制药强国行列。近年来,我国园区经济逐步崛起,全国各地掀起了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热潮。目前国内已形成了几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和华中地区成为我国四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在经济红利、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提高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下,预计未来10年医疗器械产业园将维持高速增长。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行业相关概述、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医疗器械产业园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医疗器械产业园现状、医疗器械产业园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六大方面剖析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园,为医疗器械产业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来源: 中商情报网

子犁

旅游装备制造综合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况:第三章市场分析3.1中国旅游装备制作业发展概况3.1.1中国旅游装备产业集群初现近年来,我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在产业融合及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几大主要细分产业已初步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其中,在游轮游艇方面,我国内河游轮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一线,以三峡库区游轮制造业为主;豪华游轮主要由重庆交旅集团投资打造。而游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城市,如广州、珠海、佛山、江门、青岛、威海、上海、天津、厦门、深圳、大连等地。在索道制造方面,国内从事专业索道制造的企业屈指可数,知名企业包括贵州云马缆车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地。在游乐设施方面,我国游乐设施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其中中山市港口镇、广州市番禺区是目前国内游乐设施最大的生产基地。行业主要的龙头企业包括了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金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温州南方游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等。在房车制造方面,国内房车的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河北、辽宁等地,代表企业有中天高科特种车辆有限公司、长城汽车(601633)股份有限公司、途居露营地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梦之旅房车有限公司等。3.1.2中国旅游装备产业发展趋势1、大力发展高端旅游装备。高端旅游装备如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低空飞行器、房车等产品具有科技密集、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在自主研发和设计、技术储备、产品和后期服务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距。未来将集中力量实现重点领域产品的自主化和国产化。将创新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和核心部件;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自主建造,打破国外垄断,摆脱依赖进口局面;逐步完善产业体系,通过对整机产品总装,带动核心零部件、配套产品以及服务体系的发展。2、提高户外旅游装备品质。我国在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等户外旅游装备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多为代工或初级产品提供,与国外产品在技术、质量和品牌等环节还具有较大差距。未来要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建立市场对国产品牌的信心和认可度。稳定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提高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控制原材料质量和性能,提升产品制造工艺稳定性和生产设备性能,完善全流程质量检测体系。同时,大力培养龙头企业、打造本土品牌,提升资源集中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依靠产品质量和品质打出知名度,培育在行业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和知名品牌。3、优化旅游装备发展环境。积极完善旅游装备配套设施,如加强邮轮、游艇停泊码头及配套设施,通用航空机场及各类地勤设施的建设等。建立检验检测体系,通过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不断提高旅游装备的质量、品牌和服务。优化旅游装备制造业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资本从创新能力建设、技术改造和产业化、企业兼并重组等环节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3.1.3旅游装备制造市场前景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与升级催生了对游艇、低空飞行器、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高端旅游装备的需求。以游乐设备市场为例,目前有华侨城欢乐谷、华强方特、长隆旅游等一批高端主题公园品牌,游乐设备制造行业仍是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32.6亿,旅游收入为45656.2亿元,较上年增长15.9%。一方面,旅游产业优化与升级催生了对游艇、低空飞行器、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高端旅游装备的需求;另一方面,旅游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已逐渐成为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比如,中国房车市场潜力巨大,成为旅游“十三五”投资重点,2020年有望超过日本;游艇制造业自2015年逐渐步入“亲民时代”以来,预计在未来5年将形成500多亿的产业规模。3.2游乐设备市场分析3.2.1游乐设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游乐设施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游乐设施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发展成熟,产品体系日益完善。中国游乐设施制造业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各类型游乐园的需求,而且部分技术及生产能力较强的游乐设施制造企业还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非洲、拉美、欧洲等国外市场。2、行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游乐设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将大型游乐设施纳入特种设备监督管理体系。我国大型游乐设施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3、创意、策划和研发能力日益提高国内游乐设施制造行业是通过借鉴、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市场领域主要局限于传统游乐园,游乐设备也主要以中小型游乐设施为主。4、游乐设施产品主要为游乐园游乐设施产品分为游乐园设备、旅游交通设备、索道缆车设施、水上游乐设施、冰雪旅游设施、体验式旅游设施和新概念旅游设施七类,2016年市场份额如下:2016年中国游乐设施产品市场份额3.2.2游乐设施行业规模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步入小康,消费观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双休日和“五一”、“十一”等长假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这些都对游乐设施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为游乐设施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现代游乐设施寓教于乐,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勇敢进取精神,强调新颖、刺激、休闲、奇特等。游乐设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城市文化投资,现今各大城市筹建的主题公园就是一种将城市文化氛围与娱乐良好结合的产物。2000-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出游率由不足1/年提升至3次/年,旅游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出游率不断提高,游客的消费观念和形态也因此发生了转变和升级,个性化旅游将逐渐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善以及我国居民整体收入的提升,我国游乐设备,尤其是社区型游乐设备未来发展前景较好。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末,我国规模以上游乐设施企业数量达105家,游乐设施行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为185.31亿元,同比增长31.58%。3.2.3游乐设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GDP的平稳增长为游乐设施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由2007年的27.02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74.41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不仅推动了国内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而且为游乐行业(包含大型游乐设施制造行业及其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尽管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改革红利的释放,我国经济在“新常态”格局下仍将持续稳步增长,为游乐行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2012-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将促进游乐设施行业的消费和升级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大大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810元上升至33616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随之转变和升级,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消费,旅游消费倾向及对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娱乐消费需求大幅提高,进而形成对大型游乐设施的需求提升。国务院2014年8月9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居民消费观念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大型游乐设施需求的提升。3、传统游乐园对大型游乐设施的需求稳定我国早期的传统游乐园大多与公园、绿地等绿化设施配套建设或建设独立的游乐场,这些传统游乐园对于游乐设施的需求爆发主要集中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目前这些传统游乐园的设备大多使用年限较久,存在更新升级需求;同时新建游乐园亦存在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建设需求。所以,传统游乐园对大型游乐设施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新建与更新升级两个方面。由于传统游乐园大多与公园、绿地等绿化设施配套建设,以公园数量及城市绿地面积变动情况可直观展现应用于传统游乐园的大型游乐设施的需求变化趋势。未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及对城镇绿化率要求执行力度的提高,城镇公园数量及绿地面积仍将保持稳定上升,形成对大型游乐设施的稳定需求。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4.1项目选址地目 录第一章总论41.1项目概述4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61.3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建设期限81. 4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91.5资金筹措方式91.6财务评价9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1.8报告编制说明101.8.1报告编制依据101.8.2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11.9项目研究初步结论及建议121.9.1项目研究初步结论121.9.2建议12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42.1项目背景142.1.1政策扶持助力旅游装备产业发展142.1.2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激活产业新动能162.1.3日益升温的旅游市场正在倒逼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162.1.4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具备产业化基础172.1.5符合产业准入条件182.2项目建设必要性182.2.1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及市旅游业向高质量迈进的加速器182.2.2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是加快制造业创造新增长点的重要路径182.2.3增加市政府税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92.2.4有利于提升市劳动就业率提升,实现社会稳定发展19第三章市场分析203.1中国旅游装备制作业发展概况203.1.1中国旅游装备产业集群初现203.1.2中国旅游装备产业发展趋势203.1.3旅游装备制造市场前景213.2游乐设备市场分析223.2.1游乐设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23.2.2游乐设施行业规模分析233.2.3游乐设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3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264.1项目选址地264.2建设条件分析264.2.1地理区位优势264.2.2地理环境优势274.2.3交通便捷快速28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305.1项目建设规模305.1.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305.1.2建设规模305.2产品方案305.2.1产品种类及性能305.2.2产品产量325.3工艺技术方案325.3.1工艺方案设计指导思想325.3.2生产工艺流程图325.4设备采购方案335.4.1设备选型原则335.4.2主要设备选型345.4.3主要设备来源355.5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355.5.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355.5.2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355.5.3燃料动力需求量365.5.4水、电和其它动力的供应365.6总图方案375.6.1设计规范及依据375.6.2平面布置375.6.3竖向布置375.6.4道路375.6.5厂区绿化375.6.6消防安全385.6.7围墙、大门385.6.8总图主要数据指标385.7工程建设方案385.7.1设计依据385.7.2土建内容395.7.3建筑工程一览表395.8公用辅助工程方案405.8.1给排水405.8.2电力及通讯425.8.3暖通、空调43第六章环境保护446.1场址环境条件446.2环保要求446.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446.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446.3.2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456.4绿化466.5环境管理476.6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议476.6.1环境影响评价476.6.2建议48第七章劳动安全与消防497.1劳动安全497.1.1执行的标准和依据497.1.2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507.1.3预期效果及评价507.2消防517.2.1主要依据及有关标准517.2.2消防措施517.2.3消防管理制度52第八章 节能分析538.1节能概述538.2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538.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538.4节能措施538.5能源管理53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39.1组织机构539.2项目人力资源配置539.3项目实施进度规划53第十章 项目总投资估算5310.1投资估算依据5310.2总投资估算5310.3资金使用计划5310.4资金筹措计划53第十一章财务效益分析5411.1评价说明5411.2财务效益分析5411.3财务评价5411.4结论54第十二章 项目研究结论5412.1项目研究结论54

往见原宪

26特色园区跟踪调研|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大战略与市场能力

【编者按】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去年底,上海市嘉定区承担了一项千亿体量的高科技战略任务。在发展空间日渐逼仄、招商竞赛升级、项目追求亩产、高科技产业变数多等几重压力之下,如何完成如此体量的大任务?2020年5月11日,课题组调研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这里可谓是观察眼下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窗口。高难度的战略任务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一个肩负国家战略任务的特色园区。传感器是卫星雷达、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手机等几乎所有智能硬件的关键部分,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属于高精尖范畴,更有相当部分应用于国防领域。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目标是弥补智能传感器“中国芯”短板,聚焦智能硬件、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领域,发展基于MEMS半导体工艺,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类目的智能传感器产业。据工信部《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要求,“集中力量打造以上海、江苏为重点的长三角产业集聚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集聚了全国50%以上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物”)产业合作副总裁朱佳骐介绍了这个项目出台的经过。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国家级产业平台,是工信部要建设的15个创新中心之一,目前落户嘉定。该创新中心由以刘鹤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务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小组发牌。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作为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布局中的“一翼”,于2019年12月24日启动。当时即有32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额248亿元;同时《关于嘉定区进一步鼓励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有关意见》发布,预计到2025年,嘉定区以智能传感器芯片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使其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高地。对于千亿目标,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嵘表示,嘉定完成这个任务时间紧迫。“目前全嘉定区约有275亿元传感器相关的产值,嘉定工业区内相关产业按工业统计口径有160亿元产值。如果要实现达标,嘉定工业区应该实现约600亿相关产值,全嘉定才能完成1000亿的目标。现在距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产业能级规模固然重要,但在普遍追求“亩产”的今天,有产值还得创造利润,产生税收。但从投入回报来看,在传感器行业取得好绩效是个高难度任务。徐嵘表示,“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发展得比较早,我们在追赶,需要付出很多的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投入很大资本,但技术差距不会缩小,也没有任何回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千亿目标,并非仅靠传感器产值,而是传感器相关全产业链。传感器的市值并不高。徐嵘举例,嘉定工业区有家生产手持额温枪芯片的企业,其产品占全球、全国市场的很大份额,一直供不应求,但总产值只有1亿元左右。所以千亿传感器产值,需要兼顾上下游,譬如智能教育、智慧驾驶等上下游的产品才能实现。重要的是,这些下游产品更容易赢利,更有市场开拓能力。市场能力是徐嵘口中的高频词,战略产业与市场赢利能力,一直以来似乎是一对相悖的概念,但战略产业也必须有市场能力,这已是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中电海康集团(海康威视母公司)的董事长陈宗年曾经讲过,上海很有为国担当精神,但不能只做高技术含量、但不赚钱的产品。一定要把高技术产品的下游市场也做起来,只有兼顾能赚钱、能市场化的产品,高技术产业才能发展起来,否则难以为继。” 徐嵘说。徐嵘表示,目前行业里有市场能力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凤毛麟角。政府可以为行业引进必备的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以此吸引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但市场开拓还是要靠企业自己,不能仅仅依赖政府财力投入。“我们需要的不是林黛玉式的企业。我们需要的是能从石头缝里自己长出来的企业,不仅有技术,还能发现市场、攻占市场,能把技术变为市场欢迎的产品。”传感器项目其实是泛集成电路产业,这个行业除了技术难度大之外,环保压力也不小,据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沈杰介绍,集成电路项目除了投入高之外,还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我们要投入很多去做排放废水废气的治理。为了发展这个行业,还特意向环保部门报备,调整了环保政策,才达到引入集成电路企业的标准。”另外,嘉定工业区目前的土地存量已经不多了,嘉定工业地块能拿出来开发使用的大概有2000亩左右,如果算上可以动迁的地块,可以达到2800多亩,大多数都是10亩、20亩这样的小块地。这导致嘉定工业区使用土地非常谨慎,徐嵘很严肃地说:“我们非常关注土地产出效率,所以在引进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时非常谨慎。一来这些企业投入大,一旦失误会造成很大资金浪费。外省市出现了很多这种失败案例;二来我们的土地资源有限,引入项目要保证质量。”集成电路属高新技术,如何识别好项目是一大难题。沈杰也称,高技术项目的引进需要外部专家审议,但即使是通过专家审议的项目也不能完全确保无虞,技术和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始终存在。相对于宏大的千亿目标,目前嘉定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积累并不多。在相关领域,已经上市的嘉定公司有沪硅产业,成规模的企业有新傲科技、新漫晶体等企业。其中新傲科技的产品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产值7亿元,利润3000万元。星地通(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产值做到147亿元。徐嵘称,以上企业有不少是科技部副部长王曦院士在上海时扶持的项目,发展了20年才成长起来。(据公开资料,上海新傲科技成立于2001年。)这些项目在发展之初,各级政府给予了各种支持,才帮助它们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目前具备了一定市场能力。显然短期内培育高科技企业难度不小。纵然如此,上海对这个产业园寄予厚望,沈杰表示,“市里希望是尽快做成国家级园区。”千亿目标的实现路径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局面,要实现千亿目标,第一重要的还是招商引资。为此嘉定工业区出台了传感器产业扶持39条,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才,用优惠政策引进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独创专利的人才。譬如买房最高一次性扶持70万元。而对于企业的扶持,主要是办公用房、税收、融资担保这些方面的扶持,只要符合政策,应补尽补。这些年,无论是上海各大园区,还是环上海地区,都在出台各种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谈到嘉定区的招商优势时,徐嵘坦诚,“相比上海其他区,乃至上海周边,在纯粹资金扶持上我们没有太明显的优势,我们只有从营商环境和服务效能上去吸引企业,企业看重的也不是资金扶持,而是能够提供什么服务。”迈柯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迈柯博)是一家新近从张江迁到嘉定的国际公司,其母公司为Xsens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基于微型MEMS惯性传感技术的运动、方向和位置测量产品的供应商,总部位于荷兰,在硅谷、洛杉矶、加罗尔、新竹等地设有分支机构。迈柯博在嘉定做的是手环项目,迈柯博智能穿戴事业部总经理韩超阳称,该公司搬到嘉定,就是看中了这里扶持资金之外的产业平台。韩超阳强调,迈柯博来到嘉定并不是特别在意有什么直接的扶持政策,而是嘉定这里发展传感器的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因为这里有芯物和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配套,“当然扶持政策在一个园区集聚效应形成之前是必不可少的” 。朱佳骐认为,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核心吸引力来自芯物这个公共平台。朱佳骐称,芯物是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本体,其核心任务是解决传感器领域的共性难点技术,同时孵化企业实现新技术商业化。另外芯物已经布局了8英寸晶圆生产线,还布局光学方面的产业。简而言之,芯物分两条腿走路,先解决卡脖子的共性技术问题,然后和其他企业分享这些技术,服务企业解决产业链的完整性。朱佳骐强调,芯物的创立就是为了承载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这是国务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小组发牌的。它既是一个平台企业,又是1000多家企业的产业联盟,分硬科技攻关和软服务两块,有自己的晶圆生产线,有联合实验室,也有测试中心,还有会展服务。芯物联合实验室的目标是把中国最好的传感器企业,最好的技术聚集在一起。发展产业需要这样的聚集效应,有了聚集效应才会产生化学反应。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这样完整的聚合,如果企业投入的话,很长时间看不到效果,压力非常大。所以需要在国家的支持下,完成这个聚集任务,项目所需资金,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1:1配套。朱佳骐称,芯物目前有几十个项目在推进,希望能从其中孵化出一批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工艺都由芯物提供。虽然芯物是国家平台,作用非常关键,但这家企业并不是事业单位,而是由12个相关行业的股东组建的股份公司,这12个股东在业界地位显赫,譬如格科微电子、中电海康、汉威科技等,尤其中电海康已经培育了十几家上市公司。正由于中电海康的入驻,徐嵘表示对完成千亿目标有“豁然开朗”之感。沈杰也强调了大平台对于嘉定完成千亿目标的关键作用,嘉定以前没有足够的集成电路产业积累,但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靠这么一小块地去做这么大产业,压力会很大。所以嘉定需要借助国家大平台,一是国家工信部的平台芯物,此外还有国家发改委的装备材料平台。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该领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之前很少有民营企业介入,不过但凡民营企业有底气进入,那肯定是有稳定资金扶持,或者已经获得稳定收益。譬如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探测器晶体的上海新漫晶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明星企业,这是在嘉定一手培育起来的民企项目。要达到千亿的发展目标,沈杰表示不会去刻意发展某个细分领域,但最终必须要在资本市场有成果体现,即培育3-4家主板上市企业,培育一批科创板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链条和要素集聚效应。“我们在全国范围摸查之后发现,和嘉定传感器产业规划相匹配的企业大概只有20家左右。我们也希望引进一批与这些企业有交集的基金和投资公司,一起继续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当然科创板对它们有一定吸引力,还有上海一体两翼的产业布局对它们也有吸引力。”作为嘉定工业区的副主任,沈杰特地强调特色园区和嘉定工业区的关系,“我们做特色产业园,其他产业照样发展,并不是专门发展传感器。不然要饿死了。”嘉定的传统强项是汽车板块,原有的发展方向不变,会在传感器和汽车板块寻找交集。其中汽车电子将是嘉定一块新的发力点。由于汽车电子门槛较高,之前嘉定在这方面积累不多,嘉定计划在下半年通过产业峰会等形式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嘉定搞汽车电子很有优势,将来汽车电子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重点,这个市场非常大。”沈杰强调。对于智能传感器特色园区的发展,企业对工业区的生活配套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捷通”)是2004年就入驻嘉定工业区的民营企业,致力于高精密度中小批量和快速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去年产值2.8亿元,纳税1400万元。嘉捷通董事长严学锋认为,围绕产业发展的生活配套还是不够,很难留住工人,“我们到嘉定新城大概15公里,晚上公交车都没有了,周边没有任何生活设施,每年招几十个大学生,留住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没有办法,我们又在成都开了分公司。”对于土地使用政策,嘉定也在逐步放松政策限制,譬如宿舍、办公、研发等综合用地比例本来是15%,现在可以调到30%。最后沈杰强调,产业的聚集,最重要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串联,本地供应链的支持。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出现,是因为有国家级大型公共平台的支持,行业里的企业都会聚拢过来。全国范围内有各种传感器、物联网产业相关的园区,但做得实、做得好的没有几个。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加大园区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支持芯片企业改进技术、减少污染一、园区特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位于嘉定工业区,成立于2019年10月。园区起步晚、起点高、使命强,整体处于由传统工业园向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特色园区初步转型阶段。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弥补智能传感器“中国芯”短板,重点聚焦智能硬件、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领域,发展基于MEMS半导体工艺,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类目的智能传感器产业。目前已有32家企业签约入驻产业园,总投资额248亿元。其中,中电科13所MEMS项目、华进半导体等17个项目投资过亿。预计到2025年,嘉定以智能传感器芯片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并将打造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高地。二、发展优势一是国家级功能平台优势。园区内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是上海仅有的两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致力于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联合传感器上下游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园区内及周边有若干行业龙头企业,如中电海康等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对于行业集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尤其是芯片制造类龙头企业对于产业上下游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三是产业生态优势。园区集聚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矽立科技、万物工场、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32家知名企业,遍布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材料、系统、应用、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不同环节。四是空间资源优势。园区共3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有830亩,可租售物业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可供各类高科技企业入驻。三、存在问题一是综合配套有待进一步改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位于嘉定区的北部,紧邻江苏省太仓市,距离嘉定城区有一定距离,距离上海主要功能区也相对较远,不利于集聚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二是工业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园区内还有一部分传统企业,部分地块的土地面积产出较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三是部分高排放项目对区域环保造成较大压力。芯片制造及封装需要较高的技术,但也是产业链中耗能、排放比较突出的环节。园区内部分芯片制造及封装项目,对于嘉定保持较好的环保目标具有较大挑战。四、未来发展建议在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有潜力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大型平台,在行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在终端应用领域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成为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地。对照园区未来发展目标,结合存在问题,园区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一是积极与市、区两级交通主管部门沟通,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大园区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变交通盲点为区域节点。二是探索政府、企业、园区多方共赢的园区二次开发机制,结合特色园区提升容积率等任务,在区及园区层面配套相应的二次开发政策。三是积极与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沟通,支持芯片企业改进技术、减少环境影响,同时支持专业污染治理环保企业发展。四是在园区层面,针对园区管理运营团队,定期开展行业知识培训,并鼓励管理运营人员沉入一线,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本文执笔人:柴宗盛、张云伟、张靓,课题负责人:张俊、李显波,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课题组成员:张云伟、柴宗盛、王琳杰、姜乾之、戴跃华、张靓。感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对本次调研的帮助]海报设计:尹惠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江汉声

众成发布全国医疗器械园区资讯月报(2020年6月)

前 言广州众成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药白云山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园)成立于2017年,由广药集团、奥咨达、上海协成三方联合发起设立,是广药集团“十三五”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支撑平台,也是落实广州市IAB发展计划的重要举措。众成以“为医疗器械产业精准赋能”为使命,以成为极致的医疗器械行业智库为愿景,本着共建平台、共享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旨在成为政府行业高参、园区发展盟友、企业成长伙伴。为营造医疗器械产业生态,依托众成医疗器械产业大数据智能应用与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产业研究服务、产业政策服务、园区服务、产业大数据服务以及会展活动服务等。众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上海、南京、重庆、常德等政府和产业园区生物医药或医疗器械产业咨询规划工作。此外,现已发布了包括《广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中医医疗器械年度报告》、《国内上市医药企业投资医疗器械研究报告》等多项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报告。为了使园区能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内医疗器械园区的发展动态、产业发展热点,特编制《医疗器械园区资讯月报》。该资讯由众成医械研究院负责整理编辑,每月一期,涵盖医疗器械领域的园区要闻、园区发展、园区招商、园区推介、产业热点5个方面,供贵单位参阅。目录一、园区要闻1、越城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区域集群发展新模式2、西北地区最大医药物流产业园在兰州新区开园3、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召开创新发展大会4、苏州工业园区上市国内首款4K内窥镜成像系统5、湖北将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6、苏州生命健康小镇产业园首期开园7、山东商河携手火石创造发力生物医药产业8、深圳拟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中心”9、惠州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规划项目启动二、园区发展1、河南医药产业园打造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2、威海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与哈工大签署系列合作协议3、天津武清区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大健康产业园4、山东成武县积极打造医疗器械园区平台5、山东大生命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和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集中开工6、贵阳乌当区加速打造高端大健康产业“核心区”7、合肥城区东大门崛起大健康产业高地8、武汉光谷生物城开建生物创新园二期三、 园区招商1、昆明市安宁大健康产业新城项目签约仪式举行2、100亿元医疗健康项目落户南京市高淳区3、潜山法罗适医疗器械和沪潜医药健康产业园托管招商项目成功签约4、福州仓山区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成功举办5、大庆生物医学产业园项目落户萨尔图6、20个生物医药项目落户常德7、无锡高新区布局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8、中国医药城首场线上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9、卓谊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落位长春新区四、园区推介1、光谷医疗器械园五、产业热点1、国内病理人工智能行业一、园区要闻1、越城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区域集群发展新模式6月4日,2020长三角医健产城新地标暨浙江越城区云上推介会举行,同期宣布绍兴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获得浙江省省级服务创新综合体创建名录。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单元,绍兴市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越城区、滨海新区为基础,浙江将大力发展高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技术药物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打造长三角地区生命健康综合型基地。2、西北地区最大医药物流产业园在兰州新区开园6月6日,甘肃荣康医药物流产业园开业庆典暨入园仪式在兰州新区举行,这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产业园。该园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药品终端运营、药品储存、验收养护、物流、搬运、集中配送及信息服务七大功能于一体。截至目前,已经有133家药品、器械客户入驻并接受三方物流服务。整个物流园可存储药品超过5万种,可满足至少200家药品与器械客户的入驻。3、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召开创新发展大会6月7日,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共签约47个项目,总投资额114.09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是厦门市历届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810亿元,增长15.5%,产值665亿元,增长15.7%;截至2019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领域相关企业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2家。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地,主要发力点在创新药物、创新医疗器械、高端制剂、生物医药前沿科技、独立医院检验实验室等领域。4、苏州工业园区上市国内首款4K内窥镜成像系统6月9日,国内关节镜领域首款4K内窥镜成像系统在苏州交付上市,为苏州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再添新动力。在苏州工业园区,共有医疗器械企业480家,涉及影像设备、体外诊断、植介入设备和医用材料等领域。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给予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同时依托中科院、牛津大学等高校院所和研究院,支撑园区医疗器械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5、湖北将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6月11日,湖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国家级中医医学中心,加强感染、呼吸、重症等专科建设。湖北省还提出,要打造武汉大健康产业核心集聚区。充分发挥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引擎作用,围绕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技术平台支撑和产业链协同创新、企业孵化和总部经济建设等,将光谷生物城建设成为国家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6、苏州生命健康小镇产业园首期开园6月14日,苏州生命健康小镇举行产业园首期交付暨新项目签约仪式,一批新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达20多亿元。全区集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3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上市企业投资项目10个,形成了资源集聚、链条完备、功能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2020年以来,高新区优化出台了促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研究制定了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年规划。全区力争到2022年集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600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产值超800亿元,2030年产值超2000亿元,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医疗器械产业集群。7、山东商河携手火石创造发力生物医药产业6月18日,由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火石创造承办的济南(商河)医药化工产业园线上招商推介会圆满举行。本次招商会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生物医药、化工、医疗器械等大健康领域的200多家知名企业参会。商河医药化工产业园位于商南工业园,核心区面积7.77平方公里。园区深度契合山东省十强产业、济南十大千亿级产业——生物医药发展规划,并与济南生命科学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济南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等平台形成联动,现已成为京沪两大都市圈之间重要的区域性生物医药、医疗康养承载地。同时,园区已实现“八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搭建。8、深圳拟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中心”6月18日,深圳市卫健委拟在市疾控中心新建“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分设消杀器械、消毒药品、个人防护用品、流行病学调查器材、病原检测试剂、传染病采样器材、化学品中毒采样器材、普通化学检测试剂、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化学品、应急队携行物资、特种应急车辆大型器械、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物资、应急处置宣传物资器材、应急处置警戒器材等15大类应急物资储存仓库,以及物资出入库管理室、办公室、监控室等辅助功能区。目前正在报市发改委立项。9、惠州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规划项目启动 6月22日,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规划项目启动会在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召开。为在惠州聚力打造“3+7”园区,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苏州工业园规划公司——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走进龙门县,助力谋划建设龙门健康新城。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邱榉檀就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规划项目产城人融合提出初步构思、规划设想和预期目标。参会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对龙门大健康产业规划发表了建议和意见。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规划项目是贯彻落实龙门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是推动龙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二、园区发展1、河南医药产业园打造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6月13日,位于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中基华夏河南医药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高标准建设是该项目最大亮点。作为一家综合性医药产业园区,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800亩,将重点建设“五园一基地”,包括医药服务产业园、医药物流产业园、医疗器械物流产业园、医疗器械装备生产园、医药上市许可人注册园、医师及医药代表培训基地。根据规划,医疗器械物流产业园将主要为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生产企业提供医疗器械仓储及物流等服务;医疗器械装备生产园将主要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生产企业提供生产专业化厂房服务;医师及医药代表培训基地将打造成以医药培训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医药培训基地。2、威海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与哈工大签署系列合作协议6月14日,高新区管委与哈工大(威海)签订“医工结合”校地合作协议,旨在全面对接海内外优质哈工大校友项目和人才资源,发挥哈工大“一校三地”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和国际化优势,吸引汇聚哈工大校友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威海高新区是同时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两项国家改革试点高新区。近年来,高新区全力打造千亿级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了18平方公里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培育了威高在内的1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园区以品牌价值604亿,位居中国品牌山东制造业第一位,也是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天津武清区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大健康产业园6月14日,天津武清区紧紧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大健康产业园。目前,武清区已聚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100余家,力争3-5年内将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多平台一中心”、高村创新园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汇聚高校院所优质项目和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小试中试平台。由高村创新园联合市卫健委、浪潮集团打造“天津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搭建健康医疗数据产业小试中试平台,已开始进入天津市三甲医院进行医疗数据整理。声明本报告所载内容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已公开的信息编制。报告出现的众成医械产业大数据平台数据或调研访谈涉及公司版权,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为“众成医械研究院”。如内容信息存在纰漏请告知我们进行改正,感谢您的支持!

花枪缘

中商产业研究院:健康产业园区规划运营的三要素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我国健康产业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健康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也将迎来新浪潮。中商产业研究院院长袁建教授认为,我国东部或中西部、山地或平原、城郊或城心,都可以发展健康产业。譬如,深山的药材种植,二线城市的健康食品或体育用品代工,一线城市的医疗器械或生物制药,优美郊区的养生养老服务等。但是,由于健康产业涵盖内容很多,而我国各区域资源与市场差异很大,所以,袁建教授强调,健康产业园区规划运营必须突出特色,瞄准细分领域,实行差异化经营。一、定位要精准中商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谭裕华博士认为,健康产业园区定位要精准,而当地的资源和市场很大程度决定了健康产业园区的主题定位、产业定位。比如,瑞士达沃斯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它利用疗养温泉提供治疗肺部疾病服务,利用洁净空气设立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所,利用雪山开展滑雪及高山运动,利用举办一年一度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配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达沃斯小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疗养圣地、运动度假胜地、国际会议集中地。再举例,迪拜市的迪拜健康城主要是满足当地和周边31个国家约20亿人口对于高质量医疗和健康管理的需求。它由两家大规模医院、超过90家门诊和诊断实验室、超过1700名医疗资格的专业人才以及众多的特色医疗保健和商业零售服务商构成,成为医疗区与度假区完美结合的健康产业园区典范。瑞士达沃斯小镇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迪拜健康城充分利用了高端市场,两者都发展成为世界上富有特色的健康产业园。二、招商要定向健康产业集群分布。健康产业园招商通常需要瞄准更高梯度地区的健康产业招商。举例,中西部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体育产业、保健品等园区通常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招商,而东部沿海的健康产业园区通常面向欧美日招商。在引智方面,园区也可以锁定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研发团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通过提供高端生活素质与创业创新服务,定向引智。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掌握大量健康产业数据,能够帮助园区高效率定向招商。三、运营要创新健康产业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生物医药研制还需要特殊监管,研发周期长。中商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助理吴超国认为,健康产业园区在园区布局、平台建设、监管管理、政策制度方面都需要体现产业特色,并根据园区开发战略进行创新。举例,美国德州医学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位的综合医疗基地,整体分为公园、教学区和医疗区三大板块。它通过自然采光、通风、景观庭院、丰富的色彩和有温暖感的材料的运用,以及怡人的音乐、艺术的空间造型等营造健康的环境;通过有效组织车流和人流,尽量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时间消耗,减轻其精神压力;通过各科室的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患者的隐私权,方便患者就医。再举例,迪拜健康城投资的医疗机构和企业可以享受包括:100%免税、100%外国所有权、无限制资本和配额等在内的自由贸易区优惠,还能享受一站式购物的政府服务、无忧公司注册、无忧公司法律和法律框架等优越的投资政策。

放达

苏州科技城:创新+生态,医疗器械产业再添新动能

产业生态是最好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优化营商环境,苏州科技城内,投资18亿元,近30万平方米医疗器械加速器今天正式启用,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器和创新中心——春日暖阳,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走进苏州科技城,沿着普陀山路一路向东,靠近浒光运河,一座座红灰色搭配的建筑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新建的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医疗器械加速器,这里将被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器和创新中心。苏州高新区是江苏省“一区一产业”战略布局中唯一重点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地区。位于苏州科技城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是高新区培育发展该产业的核心载体。产业园总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分南部科研创新区、权威检测和评估机构区、综合配套区,北部产业示范区、医疗器械加速器。未来,瞄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加速器将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集聚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精尖人才,助力医疗器械产业在高新区迸发出全新力量。“全国首家”“国内领先”产业园藏着不少“奇迹”创业不到三年,已获得超4000万元两轮风险投资,研发成果预计今年年底进入临床,在产业园南区,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博翎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信心满满:“国外的同行要走到这一步,至少要花上七八年,我们只花了三年。他们都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没有任何“奇迹”是凭空而来。在徐博翎的创业故事里,一开始团队只有5个人,挤在170平方米的空间里。作为拥有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双料博士,对徐博翎来说,创业始于激情,但随之而来的千头万绪,比如研发生产要跟进,资金、场地等都是绕不过去的难题。“幸好,遇到问题,高新区、科技城总有相关部门出面,所以才有了心擎医疗的今天。”目前,心擎医疗已完成全国第一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工程样机,完成GLP大动物实验并取得预期效果。去年10月,公司GMP工厂建成启用,拥有了中国第一条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生产线。解读这个“奇迹”,在苏州科技城招商部门工作人员看来,又是另一个版本。心擎医疗由徐博翎领衔,背后还有一支长期从事人工心脏开发的海内外团队,正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奇迹,做好服务不过是分内的事。”招商工作人员说。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这样的“奇迹”还有很多。据介绍,产业园新引进的企业中,80%涉及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这其中,比如诺一迈尔公司的新一代再生型生物医用材料、铸正公司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美康盛德的质谱分析仪等。“这些项目在各自细分领域都有着独特的创新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医疗器械产业园负责人说。优质项目扎推而来产业生态是最好营商环境产品技术含量高、团队实力雄厚、产品应用前景广阔,优质项目扎推而来,到底,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周边200公里内,我们生产所需的所有原材料都能买到。”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彩告诉记者,在落户产业园前,创业团队曾到北京、深圳、杭州等多处选址,最终落子苏州科技城,“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落户之后,还发现,这里的产业生态更是独一无二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是苏州高新区与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的国家级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产业园自2009年启动建设,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2015年,获批建设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近年来,科技城围绕主导产业,综合施策、强化服务,不断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全力打造主导产业发展新高地。”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科技城党工委书记陈明说,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从建成投用至今,一个理念始终清晰,“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仅是替企业跑个腿、办个证,更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生态,可以说,产业生态是最大的营商环境。”搭建创新平台,这里有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人才、设备、技术多要素集聚,为入驻项目企业注入持续创新活力。成立孵化平台,这里有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国仟创新医疗科技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注册申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全产业链的无缝衔接。产业园内还集聚了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医学中心、苏州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走路不到三分钟,就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服务。”徐博翎说。截至目前,在这个包含创新平台、孵化平台、服务平台、载体平台在内的产业生态圈里,汇集了国内外医疗器械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龙头,有上市公司鱼跃医疗、中生北控、美康生物、乐普医疗、恒瑞医疗等国内名企,以及英国医用材料公司摩根新材料、德国齿科器械公司卡瓦科尔、美国生物仪器设备供应商赛默飞世尔、法国诊断试剂公司生物梅里埃等200多家企业集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2家,产品涵盖体外诊断(IVD)、生物医用材料、医用影像等多个医疗器械领域,众多技术成果为国内首创、行业领先。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可期2月,加速器建设工程全部完成;4月,消防部门进行了消防验收。看着医疗器械加速器拔地而起,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宁心里充满了期盼。“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共生、互生、再生,这里的将来,一定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未来可期,因为这里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今年年初,一场疫情突然来袭,在与病毒赛跑的战“疫”中,产业园的企业反应迅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潜心研发生产,携手为抗疫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1月30日,苏州凯迪泰公司捐赠的首批70台高端呼吸机进入武汉;2月4日晚,柯尔(苏州)医疗公司紧急驰援武汉1500台制氧机;复工后第3天,长光华医就赶制一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诊断试剂,火速发往湖北;继先期无偿捐赠的2台智能多功能灌肠机取得显著效果后,2月25日,苏州登顶医疗又捐出了5台价值100万元的灌肠机。疫情期间,苏州鱼跃医疗支援湖北7000台无创呼吸机外,又援助海外50个国家和地区。4月9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汪大明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核酸检测系统,每小时最多可测试60份样本……未来可期,还因为加速器建设定位清晰而明确:在产业链规划上,加速器将以科技创新和组织孵化为主,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加速发展。在功能上,加速器项目将成为整个科创研发、生产、销售、相关配套等集聚的综合体。同时从建筑形态、建筑风格上,加速器也被塑造为生态、科技的园区。让期待尽快变成现实,加速器招商工作紧锣密鼓。“加速器分为高层办公、生产厂房、服务配套三类。其中,生产厂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定制,满足各企业发展需要。”据产业园招商部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加速器已经洽谈对接了40多个项目,包括体外诊断试剂、高值耗材、医用影像等,其中25个项目已达成明确入驻意向。东风来,加速器的投用正当时。据悉,当前,苏州市正全力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高新区将肩负起打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地标“两核”之一的定位,正抓紧拟订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十年规划,即将推出医疗器械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等,力争全力加速全区医疗器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将全力争取省药监局认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苏州分中心尽早落户辖区,畅通企业申报的绿色通道,为区域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营造更加便利的环境。找亮点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人体器官芯片进入医院试用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研究院充分借助苏州高新区的地方政策优势,在3年的时间里,依托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实力,集聚行业精英,围绕仿生器官与器官芯片、生物医用材料、影像大数据、IVD及检测技术四大方向进行深入研发,目前多在研产品均取得了可喜进展。人体器官芯片是用于药物筛选的动物和临床实验替代的变革性前沿技术。目前研究院已突破了人体器官芯片系统构建中生物材料、芯片设计加工、全自动成像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分析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发展了可模拟人体器官功能的芯片(心脏、血管、肺、皮肤、肿瘤等)及其配套的仪器装备。器官芯片及其检测仪已在多家上市药企和三甲医院进行试用,效果得到高度肯定。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目前已研发出吻合钉、缝合线、组织修复膜、管腔支架、组织工程支架等植入产品。“今年,研究院将进一步优化工艺,采用多种表面改性方式增强材料的抗菌、生物相容、可控降解及环境响应等功能特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研究院已申请22项发明专利、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项目团队22个,孵化15家科技型企业。划重点“医·智汇”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专业基金赋能优质项目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苏州科技城创新创业,3月25日,2020首届“医·智汇”苏州科技城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大赛主要面向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及生物技术产业等相关领域创业项目,报名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15日。此次大赛由国仟创业投资管理(苏州)有限公司承办,该公司是专注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及生物技术领域早期创新创业项目股权投资的专业化、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构。大赛设置21个获奖名额,提供53万元现金奖励;并由专注于医疗器械早期投资的市场化基金、产业基金为参赛项目提供股权融资支持。对获奖并落地苏州科技城的优秀项目,将在苏州各类人才及科技项目政策上获得支持,此外,主承办方的专业团队还将从选址、政策申报、现场答辩、技术研发、生产、体系、临床、产品注册等方面,为参赛项目提供全方位精准、专业的服务与赋能。企业说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厚实土壤支持,做国际领先2017年在苏州科技城创业,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囊括了苏州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第一名”,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彩说,“不管是公司还是我个人,选对了苏州科技城,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诺一迈尔公司是致力于“实现人体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的再生型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张文彩告诉记者,慕名进驻产业园时,产业园已经没有多余的办公空间,是有关部门再三协调,到今天公司已经建成1500平方米的万级及局部百级的洁净区。之所以能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一再折桂,背后又是科技城整个服务团队的支撑。短短三年间,张文彩获评省双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入选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国家高端外专计划。“虽然我是新苏州人,但我的企业是苏州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有这块厚实的土壤支持,我们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在细分领域里,我们的目标是国内唯一、国际领先。”张文彩说。(苏报记者 周建越 刘晓平)

包剪碴

十年磨剑,园区企业攻克世界性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发展带来强力冲击。在苏州工业园区,政企合力担当,诸多企业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彰显“硬核”实力。今天,“政企合力 逆势上扬”系列报道推出第五篇,让我们来看看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辅助生殖领域专注十年,结下的硕果吧!一项前沿生物技术从实验室到病床旁需要持之以恒的尝试和努力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注辅助生殖领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一做就是十年。就在上个月,苏州市 首例 成功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传递的试管婴儿迎来一周岁生日。而宝宝的诞生,正是贝康医疗“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的有力实践。贝康医疗贝康医疗自2010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基因科技在生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围绕胚胎检测构建了全生育周期的产业链,形成了 孕前、产前及新生儿的产品检测体系 。为解决 染色体平衡易位胚胎层面的筛查难题 ,贝康医疗推出的 全球领先的全染色体分析算法 ,可在 2周内快速筛查试管婴儿是否有染色体平衡易位的缺陷 ,有效阻断将结构异常的染色体传递给下一代,效率和精准度高, 成本却更具优势。我们先来了解下染色体平衡易位这是人类中最多见的一类染色体结构畸变,在新生婴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500-1/1000。“这相当于两本书里的某些章节发生了互换,但从外观来看很难发现。”贝康医疗市场总监胡涛涛表示,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染色体正常后代的概率仅有1/18,生育平衡易位携带者后代的概率为1/18,另有16/18胚胎因染色体非整倍体而流产或生育畸形儿。平衡易位携带者通常没有临床表征, 如果不借助科学手段干预,夫妇双方只能碰运气怀孕,可能需要经历反复的胎停、流产才能获得一个健康的宝宝。十年不忘初心贝康医疗 攻克反复性流 产胚胎筛 选难题为500+家庭带去希望2017年贝康医疗启动了全染色体分析算法的临床转化工作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全国80%的三代试管生殖中心惠及500多个家庭虽然不是走得最早,但贝康医疗凭借研发和生产“两条腿”走路,不仅赶上了别人的步伐,更在全国首次实现染色体平衡易位筛查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十年来连接实验室与临床应用是贝康医疗始终不忘的“初心”“科研技术只需要解决技术问题,但临床产品不但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匹配临床的时间、费用等需求。据介绍,目前贝康医疗已经建立起了1500平方米的GMP生产车间和近30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打造出完善的科研转化平台,具备了将优秀科研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此次全染色体分析算法的核心技术正是基于转化平台的示范性成果。胡涛涛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主动出击,积极克服,将影响降到最小。今年2月, 贝康自主研发的三代试管PGT-A检测试剂盒获得了行业内首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单凭这个产品我们今年的营业额预计就能实现两到三倍的增长。未来贝康医疗 将在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道路上 持续发力推动园区本土企业更好地服务本地市民责编:江韵 编辑:October记者:唐晓雯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陆沉

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中商情报网讯: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长周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其聚集化发展的特性。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总产值达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95%。经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三大区域产业聚集明显。主要体现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集聚化发展,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除东部地区保持强势外,中西部五省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壮大形成,其他地区的发展则相对较为缓慢。据统计,2018年东部沿海省份生物园区产业总产值占调研园区总产值的75.34%。2019全国各地区生物产业园区产值占比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为67个。生物医药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受益于政策利好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十分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预测,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将突破2.5万亿元,到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将达到5.84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wk.askci.com/details/89f414a9d49c4bc087b081868a9e0905/,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则殆

苏州工业园区新增1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TaurusElite)”,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成功获批创新医疗器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技术机构,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科学审查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交流,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资料图)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用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由主动脉瓣、输送器系统组成。主动脉瓣永久植入人体,输送器用于实现主动脉瓣在人体内的输送、定位、释放、再回收及重新释放功能。沛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TaurusOn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一代瓣膜)因具有自膨胀式、牛心包瓣叶瓣膜、防瓣周漏设计等特点,于2017年获批为创新医疗器械。一代瓣膜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和1年随访。临床数据显示产品已达到临床方案中各项研究终点的要求。本次获批创新的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二代瓣膜)是根据前代临床实际需求及研究者反馈,保留一代瓣主动脉瓣膜设计的基础上,对输送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增加了可回收和再释放功能,预期可提高即刻器械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资料图)创新医疗器械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研发实力的体现,更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2014年至今,全国共有271个产品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获批创新医疗器械,其中江苏省共有35个,江苏省的产品中,苏州工业园区共有14个。苏州工业园区获得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分别占江苏省的40%和全国的5%。园区已经逐渐成为医疗器械创新的热土。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药品管理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园区企业产品研发上市进展,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苏州一号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沛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具备完整的研发、测试与生产能力。沛嘉医疗已于2020年5月15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估值200亿以上,位居国产心血管器械企业第四位。其心脑血管业务领域的产品覆盖了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治疗脑卒中的弹簧圈、取栓器等。责编:李俊锋

气化

行业力量齐聚合川 共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新华网重庆1月8日电(张馨心)日前,“2019中国医疗器械质量发展高层论坛”在重庆市合川区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连力资本联合主办,上海仁心公益基金会协办。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权威专家和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本届论坛,共同就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讨论。2019中国医疗器械质量发展高层论坛现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下,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市合川区不断深耕医疗器械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医疗器械发展现状规模较大 聚集西南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认为,从规模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已经到达一定水平,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并且在医药工业中也是增长较快的子行业。但该行业也存在研发型企业少,原创技术与原创产品较少等问题。从分布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是传统的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近些年来,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正在成为新兴的特色发展区域。提升医疗器械研发技术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医疗器械是我国健康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改善和提高我国人民的医疗和保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永建认为,医疗器械产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若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和医疗器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张永建认为,一方面,需要不断积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另一方面,应结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助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向中高端行列迈进。产业进步双推力:政府创造环境 企业推动创新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要为企业创新打造良好的和可预期的外部环境。除了政府的支持,作为推动医疗器械产业进步的重要参与者,各生产企业也肩负重要责任。连力资本创始人连敏玲认为,医疗器械的创新,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医疗器械企业只有加强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医疗器械市场上获得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创新与临床应用和资本的衔接,进而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据了解,在合川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打造的合川医药健康产业园(孵化器、加速器),基于合川区扎实的医疗器械产业基础,结合连力资本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及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成功运营的经验,共同整合现有的渠道和资源,引入优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企业落地,通过产业投资倾力打造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助推合川及重庆市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合川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段炼说:“开展政企合作,重在互利双赢。”他认为,合川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需要创新和创业。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建设医疗器械创新产业园,同样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机的产业配套、先进的技术支撑,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确保创新创业能够开花结果。据段炼介绍,目前,合川区规划了7平方公里医药健康产业园,已引进70余家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初步完成当地的大健康产业布局。到2025年,合川工业区计划引入医药健康企业总数400家以上,打造由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相关产业组成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成为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