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初一男生经常出国调研,称为读研考博做准备,网友感慨后生可畏荡妇心

初一男生经常出国调研,称为读研考博做准备,网友感慨后生可畏

近日,网上一则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原来是在上海虹桥机场,一位初一的00后刚从日本回来,途径上海转机。该小孩表示,自己是甘肃的,刚从日本东京回来,和几位小伙伴一起参加了一个OEC的游学营,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学习能力。该男孩随即表示自己从7岁开始跟团出国,去过英国、美国等国家,他觉得这种出国调研,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为他今后读大学,考研考博作更好的充分的准备。该名小男孩在面对提问是否是学霸时,小男孩谦虚的说自己成绩只是中上而已。不过自己受家里人影响,认为应当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有一定的安排与计划。家长会给一个参考,他自己自主安排。网友们看到这则新闻时,纷纷表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果然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就准备读研考博,现在初一就在为自己日后读大学,读研读博出国调研做准备了。纷纷在下面留言评论道,“有理想有思想的孩子。”“非常棒!人在六七岁甚至四五岁时,头脑和语言完全可以像成年人一样清晰,国内到十来岁了,父母还用傻子一样的口吻给他们讲话,实在…这些打小出去的,思维的独立性是慢慢培养出来了,好得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优秀的孩子,话说回来,这个孩子之所以能如此自由的国内国外游,丰富自己的阅历,充实自己的本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有一定的家庭物质基础做支撑。相反,若是家境一般的,该如何培养孩子更优秀呢?答案是除了基本的学习和必要的培训班外,去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孩子阅读,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家里要有小小“藏书库”,帮助孩子学会自主选读,爱上阅读。第二:帮助孩子营造一种“阅读情结”的环境。阅读环境要安静、固定,4~5岁以后孩子最好能在他们的卧房里阅读。孩子开始简单认字,家长就可以把书本移到他们手上,由他们自住翻阅。家长一句句读,孩子的手指跟随读到的字一个个移动,训练他们眼睛和手的协调性。第三:把亲子阅读培养成仪式感。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读书到10岁左右,每天可以抽出时间定时定点。帮助孩子掌握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意识,让孩子沉浸在喜欢的书中,并主动和大家交流交流读后心得。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成本最低也是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好的书可以塑造他们的人格、人品,让他们向书中优秀的人看齐,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更加充实和丰富。希望天底下的家长都能帮助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

好医生

他10岁高考,13岁读研,16岁读博,强迫父母北京买房,后来怎样?

说起神童,我们脑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几个名字,五岁称象的曹冲、七岁作诗的骆宾王、十二岁拜相的甘罗……在中国悠久的几千年历史当中,神童绝对不在少数。当然,到了新世纪,全国各地依旧有各种各样的神童,他们往往十几岁便能考上大学、成为硕士,是父母口中经常出现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天和大家聊的这位主人公,便是2005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张炘炀。1995年,张炘炀出生于辽宁,在别人家小孩刚刚上小学之时,张炘炀便跨入高校门槛。在他13岁时,成功考上北工大研究生,三年之后,他再次升级,成为北航博士生。如此天纵之才,在其成为北航准博士生之前却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在这位神童看来,作为一名"成功人士",生活的配套自然得配得上自己的身份,出门在外,没有车是不行的,在北京读博士生,没有房更是万万不能的!为了让父母服软,张炘炀甚至在节目中向父母提出要求,这项出人意料的举动更是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巨大黑点,下面就和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该神童的"成长历程"。两岁之时,大部分小孩只能口吐几个字,"爸爸"、"妈妈"之类的,而人家张炘炀,已经能够认出2000多个汉字,达到初中生水平。当别人家孩子五岁在幼儿园抢糖吃的时候,张炘炀就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当然,很多人都觉得5岁上小学也没有什么,可人家张炘炀却明显不一样,他从一年级升到三年级,仅仅只花了两个月,而后的四五年级,他只花费了半年时间,随后直接跳到五年级。别人花六年时间读小学,张炘炀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升初中之时,他才仅仅七岁。可能是前面跳级的速度太快了,张炘炀的初一和初二都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然而到了初三,张炘炀上课很难专心听讲,老师便建议让其回家自学。在家中的六个月时间,张炘炀不仅搞定了初三的课程,甚至还将高一高二顺带解决了。其父其母为了让孩子早日上大学,也是动用了不少人脉关系,年幼的张炘炀直接成为了高三毕业班的学生。10岁那年,张炘炀成功地考入了一所二本大学,据说他当时的分数还要比二本线高出几十分。由于上大学才仅仅10岁,所以考研和考博是张炘炀的必由之路。在他13岁那年,张炘炀成功地考入了北工大的研究生。而就在他研究生毕业的那年,闹出了挟持父母去北京买房的丑闻。在北工大潜心学习几年,这位神童再创佳绩,考上了北航的博士生。10年之前,北京的房价仅仅需要一百多万,如今已经飙升至大几百万,对此不少人都暗想:神童不愧是神童,如果当时他父母真的咬咬牙买了,那么现在就赚大发了。甚至还有人表示,张炘炀可能是穿越的神童,小伙伴们认为呢?

得其随成

96岁考硕士105岁考博士,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著名主持人何炅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一句话:"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一切都来得及。"一位传奇的老人,战乱年代他几次和死亡擦肩,70岁开始逆生长,86岁考大学,98岁考硕士。103岁的高龄,在台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准备报读清华大学博士。一位对生活无比热爱的赤子,在他100岁时,书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收藏,出自传,做畅销书作家……他叫赵慕鹤,1912年出生在山东一个读书人家。赵慕鹤36岁时参加徐蚌战役,和死亡擦肩而过。39岁的赵慕鹤背井离乡来台任职高雄师大,直到66岁退休。退休后,一个钱不多、语言不通、已经75岁倔强老人赵慕鹤,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钱旅游就穷游,睡在火车站的椅子上,蜷缩在电话亭里凑合。坐火车都尽量选夜车,花一张车票的钱,还能解决一夜的住宿问题。他用6个月的时间,游玩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很多地方就这样,他看了埃菲尔铁塔,还在莱茵河上痛快地唱了首歌。75岁倔强老人在穷游的旅游途中从不倚老卖老,他在享受别人馈赠的同时,也在尽力回报。赵慕鹤在伦敦借宿在以前学生的家中,帮学生擦玻璃,扫地,做饭。对赵慕鹤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因为他从不把“老”当回事儿。孙子正准备考大学的时候,赵慕鹤已经87岁。因为成绩差,小孙子急得直哭,不想考试。为了鼓励孙子努力学习,他临时报了名,决定和他一起报考大学。遗憾的是,因为准备不足,爷孙二人这次考大学双双落榜了。劝孙子不要气馁的赵慕鹤,马上开始了第二轮备考,卷土重来的赵慕鹤与孙子,终于都顺利考上了台空中大学艺术系。赵慕鹤20多岁的孙子,因为担心大学读不下去“掉眼泪”。感叹“不好读,功课多,读得很辛苦”的赵慕鹤比年轻人更乐观,“坚持下去总会毕业”。开启了老年学霸模式的赵慕鹤,当年轻同学在玩游戏、谈恋爱的时候,赵慕鹤在挑灯夜战。年轻人要读六年、七年才能完成的课程,赵慕鹤用了四年就修满128学分。赵慕鹤的努力没有白费,在91岁那年成为全班第一个顺利毕业的学生。赵慕鹤和孙子,爷孙二人一起穿着学士服,在毕业典礼上合影留念,一个人脸上露出稚气未脱的笑容,另一个人的眼角笑出了皱纹。朋友的儿子想报考研究生,96岁的赵慕鹤老爷子又来劲了:他和朋友的儿子相约,一起考个硕士文凭!挑灯夜战足不出户冲刺了3个月之后,96岁的老年学霸赵慕鹤顺利考上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在嘉义,距离高雄的家比较远。赵慕鹤需要早上5点起床,骑自行车近20分钟到高雄火车站,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再搭校车到学校上课。如此高龄的老人上课从不迟到早退,更没翘过课,上课也没打过瞌睡。每次上课老人都要起立鞠躬,下课时向教授致谢。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时,98岁的赵慕鹤不仅是南华大学史上最老的研究生,还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研究生。2015年,103岁的赵慕鹤,来到台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努力地吸收着知识,准备考取博士学位。两年后,105岁的赵慕鹤成功考取了博士。105岁高龄的赵慕鹤独居在一幢老旧公寓的四层,依然坚持生活自理,每天自己买菜、做饭、洗衣,甚至拒绝别人的搀扶。赵慕鹤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想,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就现在,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不要犹豫,人生从没有太晚的开始,相信自己,全力一搏。

廉刿雕琢

我今年,二十七八岁

二十七八,一个很尴尬的年纪。成家?立业?二十七八-宋扬-8370201403:32来自向日葵感知即将奔三的同龄人,是否有这样一些现状。一、没有积蓄,没有学历,没有手艺,工资低到差点养活不了自己,想创业又无从下手,徘徊在稳定拿工资和冒着风险创业中把光阴荒废了N年。二、还在求学的路上,考研、考博。虽说上学跟其他已工作的同龄逻辑思想不一样。但毕业之后就将近30岁,才开始工作之路。三、对自己已经泄气,作息时间从朝九晚五变成了黑白颠倒,英雄联盟从青铜晋升到了钻石,圈子窄了,话也少了,人也木讷了,与社会也脱轨了。四、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总有各种奇葩式的相亲和约会。......有人说婚姻不能将就,或许缺少的就是勇气,总觉得结婚带来的是麻烦,不愿将就,不愿世俗,追求内心世界的平静。这样的年龄,在这样的世俗下,愿我们独特的存在。从此刻起,积极面对生活吧!这个年纪,总觉时光走得太快,抓不住尾巴。最后我想说:即使自己二十七八了,面对生活工作的各种压力,也要振作起来,咱还年轻呀!我希望等到四五十岁时自己可以说:“好想回到二十七八岁啊,那时候多年轻,什么都有可能,什么都无法将我打倒的感觉。”请静听歌曲!

年近40岁,在准备考研复试,未来计划考博,是幼稚还是励志?

最近看到一个问题,一位将近40岁年龄的人,目前正在准备复试,并且未来计划考博,对于这样的一位“高龄”考生,并且还有着这样的远大目标,这种想法究竟是幼稚还是励志呢?对此,我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年近40,为何还要考研、考博已经将近40岁了,虽然年龄没有受到考研的限制,但是这个年龄考研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希望考上研究生,未来再通过考博,获取一个比较好的工作、能够挣得较多的钱,还是单纯地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实现自己内心一直以来的梦想呢?如果考研、考博的目的是前者,那么我想说对于这样一个“高龄”的考生,其实是不太现实的,目前正在准备复试,即便成功考上硕士,就读三年,再考博、读博,假如一切都顺利的话,那也需要大概七年的时间,到时候差不多47岁了,尽管有博士学位,七年之后也应该很难找工作的,毕竟年龄太大。但如果考研、考博的目的是后者,仅仅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想要人生留有遗憾,那么是无可厚非的。这种行为是否会对生活造成困扰年近40岁,还在准备复试,未来打算考博,这虽然只是个人的行为,但是这个年龄应该是有家庭、有父母、有孩子的,做出这种行为是否会对身边人的生活造成困扰呢?比如是否影响到自己挣钱养家,自己的家境是否允许自己至少七八年的时间不用赚钱。如果自己家境困难,这只是自己的一意孤行,那么只能说这种行为太过幼稚,太不负责任了,但是如果家庭环境允许自己这样做,那么也是可行的。40岁再考研、考博谈不上励志年近40岁,再来考研、考博虽然让人刮目相看,但是我认为是谈不上励志的。要说励志,早些年干什么去了呢?要考取研究生根本不用到年近40岁还在准备复试,应该早就考上了。并且这种行也凸显了一个人的不成熟,到了这个年纪才想到要考研、考博,说明此前一直没有弄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对于年近40岁的人,当前正在准备考研复试,并且未来还计划考博,需要知道的是做这种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找到好工作、挣得更多的钱,那么有些不现实,而如果是单纯为了追求梦想,并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那么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论如何,40岁再考研、考博是谈不上励志的,你认为呢?

贝多芬

工作12年后考研的我,想对所有25+的“大龄女生”说几句

看过一些写考研和考博的文章,比如《一个中专生考上博士》啦,在外人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作为过来人,就一点都不觉得惊讶。我考研的所有关键词加起来似乎是蛮惊悚的:我是一个女生,我的最初学历是中等师范毕业(相当于高中毕业),我的师范学历中是没有英语课的,我的本科学历是自学考试的,我是工作了12年之后才去读硕士研究生的……这一切在不了解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有的人会质疑,工作了那么久,你多老了?还去考研?其实还好啦,因为我另一篇写考博经历的文章《34岁的大龄女生考上北师大博士的真实经历》推出以后,不少网友吐槽说:34岁考博也算得上是大龄吗?这让我认识到,34岁考博其实还不算太老。本来不想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但那篇文章推出后,有不少朋友来问我考研的经验,所以就写出来吧,给大家做个参考。我出生和成长都在一个很小的城市里,现在应该算是五线城市。在这么小的城市里,我的家庭条件又非常不好。父亲早早去世了,母亲有病,没人能照顾我,所以我初中快毕业时,好心的初中班主任劝我报考师范学校。在1990年代,中等师范学校是很吃香的,因为包分配,如果你是农村户口,还可以农转非。我是城市的,但我急需工作来养活自己。因此,我报考了本市的师范学校,记得当时还同时报考了技校,后来都考上了,我就去上了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我算是顺利地分配到市里的一所小学当小学老师,那时还是国家包分配的。那年,我19岁。从此,日复一日单调的教学生活就开始了。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微薄的工资只能让我糊口,谈不上太多的娱乐,最多也就是买个磁带听歌,买个小电视每天晚上看看电视。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生活毫无目标。别人介绍了一些对象给我,我都不满意。年龄超过25岁,找对象也困难起来了。我觉得自己就是在混吃等死。2000年,我25岁的时候,我想我已经25岁了,连北京都没有去过,我的人生实在是太贫乏了。于是,我去了北京。当年去北京都是很困难的,因为工资太低。北京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外面的世界还是挺精彩的,原来我的世界是这么小。直到这时,我才想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去北京是在十一黄金周去的,所以那一年已经只剩下3个多月了。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我开始考虑,如何从这座呆了25年的小城市里走出去。我是个女生,没有资本去做生意,也不敢冒险,唯一的方法大概就是考研了。认定了这个目标后,我再看看我和考研之间的距离。距离好远,首先是英语。我只在初中学过3年英语,而且学的很差,那年距离初中毕业已经8年了,英语忘得只剩下会念26个英文字母。然后是学历,要想考研,必须有大学本科学历,而我当时刚刚拿到自学考试大学专科的毕业证。似乎也可以以同等学力报考,但我知道,我整体的水平距离考研还是太遥远了。那时候我已经在上网了,我的一切资讯都从网上获得。我了解到,要想考研,英语至少要超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最好能超过大学英语六级。好吧,我就从零开始学英语。同时,我开始报考自学考试本科,要考过12门课,才可以拿到本科毕业证。好,我的目标和任务都已经很清楚了。我要拿下大学英语四级,同时拿下自学考试本科的毕业证,然后,再去考研。2001年,我已经26岁了。这一年我开始正式实施我的计划。我买来许国璋英语教材和磁带,还买了《走遍美国》的光盘来练习听力。自学考试一年可以报考两次,一次最多可以报考四门课,从2001年开始,我每年报考两次,每次报考4门,虽然不一定都能通过,但我一定把能报的全都报上。自学考试我考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觉得不难,主要是背。当时年轻,记忆力还好,所以背起来不太困难,而且大都是我喜欢的古诗词、散文、小说,看这些东西算是比较愉快的。最难的是英语。我的英语完全忘记了,除了会说yes和no之外,大概还会说一个sorry,其他什么都不会。我的学习时间就是下班之余和周末两天。白天上班,我只要没有课,也都埋头看书。每天下班回到家里,才是我一天的正式开始。吃过晚饭,我就立刻坐在桌子前面,学英语。从许国璋英语的第一册开始学,每天背单词。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我把单词抄在一个很小的本子上,可以随身携带,每天都抄一些,这样我无论是走路去上班的时间,还是学校升旗的时间,我都随时可以拿出来看一眼,背几个。单词背了忘,忘了背,循环往复,没有英语环境的我,学起来真的挺艰难。自学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有了不会的地方,没有人教你,只能自己琢磨,这样很浪费时间。如果有老师指点,也许几分钟就能弄清楚的问题,我自己琢磨则需要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我那个小城市偶尔也有英语班,会有一两个美国人来教。我就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报名上英语班。我的周围坐的都是小孩,家长把孩子们送来学英语,只有我和少数几个成年人跟着他们一起读。但是没多久(大概一个多月后),美国老师也离开了,我只能自己学。每天吃过晚饭,大概6点多,我就从6点开始学习,学到凌晨1点,有时候是2点。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一点都不觉得累。我想,如果放到现在这么熬夜,我早就倒下了。没有建立考研的目标之前,我因为没事干,就常常去街上跳舞,有点类似现在的广场舞,算是一种运动。自从确立了目标之后,我就再也不出去跳舞了,每天晚上坐在书桌前五六个小时。那一两年之内,我就胖了大概10多斤,大家都觉得我好像忽然胖起来了,可是我也没时间减肥,于是就一直胖着,直到了今天,好像再也减不下去了。你问我觉得苦吗?我觉得不苦,很充实。以前无所事事混日子,现在有了目标感觉浑身都是劲儿。从2001年开始我报考自学考试,到2004年,我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同时,我从2001年还只会说yes、no的零基础,在2004年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拿到了大学英语四级的证书。其中甘苦真的只有自己知道,我是把除了睡觉的时间都拿来学习了。我做饭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听英语;吃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背单词;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只要是讲完了课,剩下课堂10分钟学生做作业,我也会悄悄拿出我的小本子看两眼英语单词;我在上厕所大便时,手里还会拿着我的小本子,背一两个单词……只要我醒着,我就把能掌握的一切时间拿来学习。这样艰辛但充实的4年时间过去了,我刚刚具备了考研资格。这时候我已经29岁了。周围的同学、同事已经结婚、生子,只有我,令人不解的单身大龄女。2004年,我开始冲刺考研。我要报考的还是中文专业,所以之前学习的中文自学考试知识多少派上了用场。我大量上网去获取信息,知道考研一共要考四门课:英语、政治和两门专业课。我也看了很多考研经验之类的文章,说政治只需要突击几个月就可以了,重点是英语和专业课。考哪个学校呢?一开始,我雄心勃勃的制定目标,我要去北京,我要考中国人民大学!考这个学校,就要准备相应的专业课。每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都是自己学校出题的。我也定下了要考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因为我很喜欢古诗词。2004年的暑假,我又来到了北京。凭着一腔热血,我冒冒失失地来到人民大学。暑假时,大学里静悄悄的,没几个人。我一路打听,找到了古代文学教研室。教研室里恰好有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不知那天他为什么去教研室,反正他在那里。没见过世面的我直接闯进了办公室的门,对他说:我想考你们这里的研究生。那位老教授没惊讶,也没责怪我,很客气地说:你想考,欢迎啊。我又傻乎乎地问:请问您是哪位老师?老教授老实的回答:我叫叶君远。是的,时隔十多年,我依然记得他的名字。叶君远老师。他和我交谈了几句,说还有事情就要离开。我还穷追不舍:叶老师,我以后可以再请教您吗?叶老师说:可以的。我就住在学校里XXX楼XX号。我第二次就直接跑到叶老师家里去拜访他了。记得老先生很客气地让我坐。我说我想考你们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您有什么建议给我吗?老先生很耐心地给我列出一长条的参考书目,对我说:你把这些书都看了,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我们学校专业课的知识。又对我说:这些书,西单图书大厦应该都有卖的。他大概看出我是个土包子,连在哪里买书都不知道。其实,我那时还真的不知道该去哪里买。忘记了有没有道谢,我要了老先生的电话号码就匆匆离开,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书了。记得买书时还给他打了电话,问了一个问题,那电话号码也是真的。后来,我再也没去看过叶老师,估计他也早已忘记了曾有这样一个冒失的女生去拜访过他。暑假中,我还参加了新东方的英语班。学习期间,我租了一间大约有4平米的地下室住下,那屋子里,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暑假结束后,我背着一旅行箱的书回到了自己的城市。我开始阅读老先生给我列出的参考书。读了两三本之后,我发现他列的书单中的书太多了,没有两年时间我连一遍都看不过来。我又上网搜了搜人大的考研参考书,确实如他告诉我的,需要看那么多。我开始思考,我需要尽快地考上研究生,可是如果报考人大,没有三年时间是不可能学好这些书的,何况还有英语和政治。这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经过几天痛苦的思索后,我放弃了人大。我又开始寻找目标了。我的条件只有一条,一定要上北京地区的研究生。经过一番比较后,我发现北京另一所大学的考研参考书要比人大的少一半,是我能够企及的。(因为下文某些内容,不再说明是哪所大学。)再次确定了目标之后,我继续努力学习了。我所在的城市很小,很不发达,我住的房子是没有暖气的,冬天只能自己烧煤球炉。冬天,室外气温零下几度,我屋子里的温度也只有零上5°左右,冻得我只能每天坐在被窝里看书,上身穿着棉袄,围着围巾,只把手伸出来捧着书。就这样,伸出来的手时间一长,就会冻僵,没有知觉。我只能把我放在被子里捂一捂,再拿出来捧着书。2005年,我第一次考研。经过一番紧张的考试后,我等待着分数出来。结果,我的总分距离总分数线差十分。我没考上,但是,我的英语单科成绩达到了英语分数线,这让我有了很大安慰。我告诉自己,你只学了四年的英语,考研英语就过了,你是有希望的。从我知道分数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刻拿起书本,开始再一次准备考研。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是你备考的倒计时第365天。2005年的暑假,我又一次去了北京,又报了考研的英语辅导班和政治辅导班,挤在一大群二十出头的学生中间,那年我已经30岁。我的报考目标没变,专业课的参考书也就没变,所以那些书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心里感觉有些底了。英语和政治经过那些辅导老师的讲解,也觉得不是那么难了。我全身心的扑在考研的准备中,除了睡觉之外,还是所有时间在看书。白天上班,办公室里其他老师在聊天,我在看书;给学生上课,趁他们读课文或写作业时,我还会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看一看;上下班路上,背单词;晚上,还是学习到凌晨1点。2006年,我又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前一个月,我谎称重感冒,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我又来到北京,租了一间地下室,做最后的冲刺。我租的地下室对面就是宣武图书馆,虽然很小,但是有一间自习室可供我去学习。其实我也可以在我所在的城市参加考试的,但我总觉得,要在北京考试,才更能鼓舞我的士气。考前的一个月,是一月份,一年最冷的时间。那一个月,每天早晨,只要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下午,等它关门时,我才出来。一个月下来,自习室的管理员已经注意到我了。她有时候来问我,我就告诉她,我是准备考研的。在考试前一天,我还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看书。下午出去喝水的空隙,我告诉管理员,明天我不来了,我要去考试了。管理员朝我笑笑。那天下午,闭馆时间又到了,管理员开始催促屋里的人离开。最后,她走到我面前,小声的、微笑着对我说:“祝你好运!”那一刹那,我觉得她的笑容好温暖,让我的心里热烘烘的。她是特意过来对我说这句话的。我想,有了这么美好的祝福,我一定会有好运的。果然这次,我的总分,超过国家分数线50分。看着电脑屏幕上查到的分数,我忍不住哭出了声。很快,我接到了面试通知。我向学校请假,说我要去北京面试。同事都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好在校长准了我的假。面试那天,状态很糟。那天是北京沙尘暴非常严重的一天,我感冒了,发着烧。冒着冷汗,我坐在面试老师的对面。因为生病,我可能看起来比较憔悴。老师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我是自学考试的本科毕业。一阵沉默,几位老师互相交流了一下。面试老师温和地说:这次报古代文学的同学太多了,而且大家都考过了分数线,你愿意调剂到其他专业吗?我立刻明白,因为我是自考生,没老师愿意带我。我艰难地说:我没想过,我只想在这个专业。老师沉默了片刻,对我说:我们会考虑的,你先出去吧。那天走出老师们的办公室,我的心情就和当天的沙尘暴一样。心情起起落落了一段时间。庆幸的是,很快我就收到了调档函,这意味着我只要把档案转走,我就可以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我拿着调档函,要求转档案。周围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我。有人对我说:只有辞职,你才能把档案转走。我毫不犹豫地在一张纸上写下了非常简短的辞职信,我要离开我工作了12年的这个小学校。调档案时,教育局的人非常不情愿给我转档案,他说:你知道吗?你们小学教师很快就要涨工资了,你走了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我依然坚持要转档案。我的表姐也是非常惋惜地对我说:你是小学老师啊,多好的工作!你看周围,多少失业下岗的,你这样的工作,很稳定很有保障的,我们求都求不到,你却要把它扔掉。我笑了,没有过多解释,我知道表姐好心,怕我吃亏。终于,我拿到了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张通知书,我今天还保存着。3年后,我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再过3年后,我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在我走后不久,我才知道,我当年的同事中,有几个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看我学习、考试,他们说:就凭她,也能考上研究生?是的,我考上了。在工作12年之后,我考上了研究生,以一个不懂英语的中专生为起点。写下这些,并不是为了显示我了不起。我只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的,有梦想,起点又很低的人,我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迈进,你就可以达成你的目标。当然,你的目标要切实可行,就像我当年放弃了人大,那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硕士毕业时,我选择了考北师大的博士,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也许可以达成的目标。看看网友们怎么说:小惡魔。Indispensable:工作两年半在职备考,顺利高分拿下,现在快毕业了,一边提升自己,好好学习,钻研论文,一边准备博士,家人很支持,研究生毕业宝宝也会降临人间,感觉自己很厉害obese LXY:我觉得年纪大了去考研最大的问题就是财务自由变成没有收入很难熬吧,其他的真无所畏惧,:听朋友说外国都是工作几年才能考研的,读研是为了解决现在的学识不能解决的工作实际问题瑾:真的蛮不喜欢那种说你多大了该去xx了,不要折腾了的…年龄和身高体重性别一样只是一个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不能成为一个人的束缚!在不影响他人生活不犯法的情况下,想去做什么都可以!人只能活一次,为什么不活出自己的样子?!阿朱:工作了三年正在考博的我,还差最后一轮面试,希望顺顺利利,现在整个人都好紧绷CheerCam:做为一枚小小的在读研究生,想问你们,你们考虑清楚放弃工作而去考研的目的了么,如果是逃避社会压力重返学校,我劝你们还是不要了,如果真的是为了深造,那你们的时间已经比我们要宝贵太多了,请一定珍惜!最后祝福所有为梦想奋斗之人,求学之路,砥砺一生!熊熊熊:没看懂,明白你想要啥了。如果你想去从事应用类的工作,在工作中可以学习。如果你想从事科研那你做好读博士的准备。 因为学科的差异比较大,不好评价上研究生的性价比,并且不是非要在学校上学才是学习。:我也22岁。去年大学毕业。一个人跑到欧洲实习。今年实习完了。要在这里读书三年。读的不是研究生。而且自己喜欢的专业的一个专科学校。当年大学同学都在工作了。有的结婚生子了。大家都觉得我疯了。还要读这么久。但是有什么所谓。自己的人生。自己喜欢就好。上帝对每个人有不一样的安排。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按部就班如22岁工作,25岁结婚。27岁生娃之类。身边的德国朋友,22岁高中还没毕业。人家照样不急不忙。小江江:在职考什么试都很困难,因为平时的琐事很占时间,好不容易闲下来只想休息放空。所以时间规划很重要,我之前一直在准备考国际教师资格证,第一次报了网课没坚持下来加上第一次怀孕,第二次因为跨省搬家加上照顾小孩,第三次吸取教训,每天坚持腾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准备考试。我现在全职加上晚上回家照顾大宝,怀着二宝七个月了,上周考完希望能过。职场的大家只要不气馁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看你对自己有多狠了。兔几:91年,女,2015年大学毕业,考研,今年毕业。我二十七岁。工作很难找,家里催着找对象结婚,很艰难。Rebecca LV:25岁在读女博ing,不后悔,因为读博开阔了眼界出了国,一生短暂活出自己要的样子,追寻自己的路最重要,年龄是最不重要的评定人生的标准焦糖玛琪朵:我也是毕业三年考研的,我是文科女生,宿舍的一个室友(学校研究生文理科混住)从专升本,再考研,学的动医,然后毕业回家乡省会城市大学当实验室助教准备考博,可以说非常励志了!我现在毕业面临找工作,希望自己能找准方向,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要再遇到坑了,努力往好的方向发展!An.D:当你过了25岁,你的未来规划里一定会充斥着别人的声音,“那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啊?”至于听不听,如何选,就看你自己了谢筱:二战推荐边工作边考研,作为过来的90年中年妇女,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先睡会儿,再看书,有之前基础,主攻薄弱,复习很顺利的

九条命

17岁上学,28岁考博士,贫民窟女孩完美蜕变,让比尔盖茨自愧不如

“我来自一个极为特殊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废铜烂铁铸成”。“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求我们坚持的真理”。这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中的内容,却也是作者塔拉本人的经历。这本书创下出版界奇迹,上市第一周便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仍然持续高居榜单前列,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塔拉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全球37种语言译本,读者口口相传,甚至中文版尚未出版,英文原版就已在豆瓣拥有9.0的高分。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对父母和七个孩子,父亲经营着一个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巫师兼助产士,7个孩子全部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没有社会记录,一对父母、七个孩子,无论生病还是受伤,从不就医,最让人震惊的是,孩子们从不允许去上学。这并不是原始社会的故事,这是作者塔拉家庭的真实写照。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个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的大山女孩,却靠着偷偷自学考上了大学,并最终成为了剑桥博士,就连比尔盖茨都说:“我的自学能力在她面前不值一提”。然而真正让塔拉痛苦的,不仅仅是17年的无知,而是来自偏执父亲的思想控制,当塔拉获得奖学金站上荣誉舞台时,没有一个亲人为她鼓掌,因为在父母看来,塔拉的自我救赎就是对家庭的背叛。摆在塔拉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父母身边,重新做回无知的大山女孩;要么就继续追寻自我,但家里不再欢迎她,最终塔拉还是做出了艰难选择,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她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治愈童年,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注定是一条荆棘之路,而塔拉一直的这条路上的勇士。读者说每一位被原生家庭伤害过,自我怀疑过,甚至是对人生无望的人,都能从塔拉的故事中,感受到治愈和力量,或许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像塔拉那样,逃离某些禁锢飞往属于自己的山。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书名,英文原版是《Ecated》,直译过来是“受教育”,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初看书名像是一本励志鸡汤,读完才发现,此书与鸡汤无半分瓜葛,甚至有些反鸡汤,正如作者所说,这不是一本成功学书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它蕴含两种深意,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这正对应了塔拉前半生的生活,她一边努力逃离原生家庭的束缚,一边追寻真我的自由,在追寻中,她不断得到也不断失去。这本书真正打动我们的,并非那些荒诞的轶事和作者闪耀的标签,恰恰是那些平凡却又复杂的真实经历。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这本书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我们可能无法感同身受,一个17岁前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女孩,在父母长达十几年与世隔绝的塑造下,她究竟经历了一条怎样的自我救赎之路。但从塔拉的经历中,我们能知道,当我们身陷原生家庭的泥潭,该如何抉择?是该选择继续屈从扭曲的爱,亦或是打破牢笼寻求未知的真我。我们或许能从她的书中得到一些答案。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塔拉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建议你读一读。我们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鸟一样,自由地翱翔,飞往我们自己的山。

就是我

“不仅要考研,还要考博”这七个专业,只有不断提升学历才有出路

有人认为专业对就业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们会找出很多大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的案例,但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专业的确较容易就业,有些专业的就业情况就普遍不太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七个需要不断提升学历的专业,如果你是这个专业的大学生,且准备从事与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就“不仅要考研,还要考博”,尽最大努力把学历提升到最高,否则就业会难上加难。考古学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类,本科四年学完符合条件会被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主要是为机关、考古、文物、博物馆等文教企事业单位或相关领域培养从事考古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就业范围有很大局限性,该专业毕业生中有很多去了中小学担任历史教师,若想从事考古领域工作,只有不断提升学历层次,获得硕士文凭,乃至博士文凭,才有机会。教育学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找工作是比较尴尬的,会经常四处碰壁。理论上,教育学专业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到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但实际上,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在就业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就算要到中小学任教,也通常是先参加某些学科(语文、英语)的教师资格考试,拿到相关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后,再去考这些学科教师岗位。若想从事教育学研究工作,没有博士文凭几乎不可能。所以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要么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拿下最高等级的文凭;要么考其他专业研究生;要么考语文、英语等学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再到中小学从事学科教学工作,很难有其他的路可以走。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属于哲学大类。该专业横跨多个学科,主要培养文理交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国内开设逻辑学本科专业的院校不多,像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这两所知名院校就开设了逻辑学本科专业。由于逻辑学专业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比较复杂,专业课程也非常之多,不仅有与文科相关的逻辑哲学、批判性思维,也有与理工科相关的数学分析、概率统计、程序设计语言等,仅靠四年的学习时间,很难完全掌握。再加上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该专业毕业生考研、考博风气很盛。伦理学伦理学是一个既研究道德意识现象,又研究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的学科,该专业重点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表面上,伦理学很“高大上”,可在就业中,该专业本科毕业生除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进入体制内外,很难再找到其他与领域相关工作,因此伦理学专业本科生大多会选择考研,选择考博的也不在少数。人类学人类学属于社会类学科,四年本科毕业符合条件通常会被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类学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算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学科。也正是因为陌生,该专业就业范围较窄,虽然近些年人类学专业有了新的就业方向,比如游戏策划等,但由于国内人类学学科仍处在建设和改进阶段,要想在该专业领域中得到认可,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一边通过考研、考博提升学历层次,一边寻求国外考察学习的机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专业属于生物科学门类,它主要是培养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生物技术专业特别火爆,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报考。紧接着,国内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校数量暴增。此时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就业市场根本无法提供足够多的相关工作岗位,二是不同高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该专业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该专业的观感。如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要想走“生物技术”这条路,就只能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了。材料化学材料化学也曾是非常热门的专业,2000年左右,国内工业化浪潮如火如荼,需要大量材料化学类专业人才。在市场的刺激下,国内开设材料化学的高校越来越多,很快就出现了“人才过剩”现象。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和普通工人一样在工厂一线工作,只是他们的事业发展多了一些可能而已。也就是说,无论是找工作,还是为了事业前景,材料化学专业大学生都应该一路读到博士。以上七个专业或是“冷门”专业,或是曾经的“热门”专业,但都面临着“本科生很难找到相关领域工作”的窘境。而如果这些专业的大学生读了研,或拿到了博士文凭,这种窘境就能得到极大地改善。

天爵

为何不建议你做医生

近期,很多高考生在填志愿,医学算是热门之一,分数普遍不低。如果不是真的喜欢,请不要学医,不要做医生!1.医学专业培养周期长,前期收入低,工作量大。先说说医学的学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最普遍的是5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本科, 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英语班,长学制包括临床医学8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8年制(口腔医学方向),临床医学8年制法语班。此外其他学校有招收7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本硕连读,6年制临床医学德语班, 9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南京医科大学)等。经过5年本科学习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医学生,须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方有资格成为一名医生。2016年底推出的政策要求规培考核合格的医生需继续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经过5+3+X的培养,18岁入学的医学生本科生在28岁-30岁的时候可完成所有培训(目前的政策)。5年本科结束后,如果选择学术型深造至博士(一般是三甲医院的要求),则总培养期为5年医学本科+3年学术型硕士+3年学术型博士+3年规培+2-4年专培,18岁入学且考研考博一次成功,硕士博士均在3年完成(2010年博士延期毕业率达58.48%,部分院校开始把博士3年学制改为4年学制),此时34-36岁可完成目前的培训。8年制和7年制医学生(专业型博士和硕士学位)也需要参加规培,上海的政策是强制3年。如果选择报考4证合一专业型硕士,若顺利通过各项考核,3年后可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和规培合格证,即有资格成为一名医生。经过2-4年的专培后,年龄为28-30岁,时间上较为划算。不过专业型硕士在培养期间以临床轮转为主,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面临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且职业后期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深造期间的主要收入是研究生津贴,与很多其他专业差不多。而规培期间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和培训基地的补贴,一般仅能满足日常开销。正式进入医院工作后,在职业生涯前期(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阶段)收入仍较低,且工作强度很大。现实一点的话,30多岁的人年轻医生在医院里级别最低、工作强度最大,同时家庭压力也会很大。同龄人可能已经在职场工作10余年,不说人人事业有成,但至少在领域内收入稳定有所作为了。我国自有国情在,国家医疗投入占GDP百分比偏低,但中国医生的学习周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一样,学医的背后意味着父母家人乃至伴侣长期在时间上(培养周期长)、经济上(工作晚收入低)、人力上(帮带孩子等)的巨大支持和付出,同时自己也需殚精竭虑10年如一日。所以,并不建议没有学医初衷的人学医,更不建议急功近利者学医。2.高水平医疗平台门槛高,竞争激烈,年轻人待遇不高压力大。大部分积极上进的医学生会寻求声誉好实力强的就业平台,如高水平大学的附属医院、省级三甲医院等。这些平台医疗水平先进,但竞争也异常激烈,门槛高。即使进入平台,一方面临床任务繁重,另一方面面临的科研压力如开展课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等也会很大。伴随这些的是微薄的收入,医学生和一线年轻医生的疲惫和无力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3.目前国内的医疗环境并不友好。一方面医疗本身是高成本事业,医疗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百姓就医成本要下降,国家医疗投入无法大幅提高,那么巧了,政策要求医学生低成本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各种培训)的时间被一再拉长。另一方面,恶意伤医杀医时有发生,患者不信任医院,医患矛盾等问题依然很突出。医学是与人打交道的学科,面对中国数量巨大的病患群体,医生们如何做到不能被情绪影响理性判断,同时要尽量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是需要反复修炼的一项能力。4.众所周知,医学本科阶段课业繁重。坚持的过程很痛苦,我也曾多次在竞争中压力大到哭泣。经历过一学期20多门课,也经历过持续2个月,每周考一门重要医学课程的考试月。相比于前面几条,课业压力是最容易接受的,毕竟咬着牙就能坚持。当你学完厚厚的医学课本,可能已经不舍得离开这个行业了。说完了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来聊一些积极的观点。1.医学本科课业负担的确很重,但是非常成体系。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以及各种医学专业课,加上临床见习、实习,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培训体系的目的就是为培育出一名专业的医生打基础。在不少专业,提高某些方面综合素质可能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有时取决于原生家庭的条件和环境。而医学生的早期成长很大程度是靠自己啃书本练技能练出来的,这无疑对家境普通的优秀孩子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医学的专业准入门槛高,一直靠技术吃饭。主要肯付出努力,苦练本领,就能获得立足之地。这也是医生的职业优点之一:稳定。2.在上学期间会逐渐接触到医疗行业。当前医疗环境确实不好,无良媒体也喜欢报道奇葩甚至颠倒是非的故事。但大部分百姓还是信赖医生的,医闹的治理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医学具有人文情怀,医生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维护良好的环境。此外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稀缺,这使得医生的社会地位可保持在一定的水平。3.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医生前期要“忍辱负重“,得耐得住寂寞。但从中后期开始,随着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每过一个阶段,收入都会阶梯式增长,前期漫长的耕耘会渐渐收获。改编知乎的一句话送给医学生:到了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当同龄人已经趋于稳定,而我们还在迷茫未来在哪个城市扎根,会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相处。这种鲜明的对比会让人沉不住气,让人心急。所以,沉住气,沉住气,沉住气。送给高考结束的孩子:白色的巨塔需要有人攀登,希望填报医学志愿的你敬畏生命,有一颗温暖的心和一腔热血。如果真的热爱,请不遗余力。2016年播出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不避讳医患冲突、采用真实风格,让医生、患者的心灵在生命与爱的两弦上获得了强烈的共振。2019年播出的《人间世第二季》也推荐大家观看,了解真实的医院和医学生。近期播出的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是中国第一部以医生视角系统展现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作品,力求记录科技历史变化,展现人道主义光辉。建议观看。(图片素材源于网络。作者鲁昱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研究生在读)

阐提

为什么硕士已经“满大街”,却很少有人选择读博?原因太现实

文/芝麻侃教育高校扩招以来,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成了每一位学弟学妹都绕不开的话题。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考试的不断升温。从2017年的201万考生,到2020年的340万考生,研究生考试人数实现100万的增长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学历在某些场合成了“贬义词”。七万硕士在送外卖、北大毕业卖猪肉等等,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上学究竟有没有用成了不少网友讨论的焦点。读书无用论的出现伴随的研究生考试的升温,读书无用的说法自然也“不攻自破”。高校扩招以后,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选择读研。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年50万的硕士毕业生中,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选择继续攻读博士。那么,正如很多网友所言,在硕士已经“满大街”的时候,为何选择读博的却少之又少?相比于硕士,博士毕业后有哪些“福利”?在讨论为何大多数硕士毕业生不考博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聊一聊博士生有哪些优势。小编主要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一下博士毕业才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和待遇:第一,在自身能力方面,博士期间研究的课题和方向相比于硕士阶段会更加深入。在博士四到五年的时间里,自己的科研能力不仅可以得到比较好的锻炼,思维能力也会有不少的提升。博士毕业之后,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第二,在就业方面,博士毕业后可以选择的路子会更广。比如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去企业、去高校亦或是去科研机构。如果选择公务员的话,起点和以后的升职机会也会远远好于硕士和本科。另外,由于硕士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要求博士及以上学历;第三,在交际圈方面,博士期间你会结识到更多优秀的人。这些人不仅会让你学到不少的经验知识,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也会给予你莫大的帮助。而这些交际圈的资源,硕士毕业生和本科生根本无法接触的到。那么,为何硕士毕业之后选择读博的人少之又少?相比于硕士,博士的社会认可度会更高,而且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为什么硕士毕业后选择读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小编认为,主要是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就是主观因素,我想对于大多数选择读研的学生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而其中只有少数人是比较喜欢科研。对于前者来说,读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这也是大多数人硕士毕业之后直接就业的主要原因。第二个就是客观因素,尽管博士毕业之后身上会有比较亮的光环,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会更多,但是读博其实并不简单。读博期间,你不仅需要承受年龄压力,还会有不小的经济压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博士毕业后年龄都到了30岁左右,这个本该成家立业的年龄,而自己却一无所有。另外,博士期间还需要惹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因为科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结语:由于就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硕士在大范围扩招,而选择读博的却仅占少数。即使相较于硕士和本科,博士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会更多,但是也需要承受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压力。硕士扩招的大环境下,直接就业也是大多数硕士毕业生无法逃避的现实。你觉得呢?往期精彩硕士大幅度扩招,有七万研究生在送外卖?这种天真的玩笑听听就好考研年年招不满!这五所重点院校,为何沦为调剂的“主战场”?国庆长假倒计时,看到父母给装的行李箱,真的是好笑又暖心研究生考试如何才能“十拿九稳”?学校这样选,你已经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