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Nature:武汉大学蓝柯教授团队新冠病毒气溶胶研究成果静也

Nature:武汉大学蓝柯教授团队新冠病毒气溶胶研究成果

本文转载自“武汉大学”。4月27日,Nature(《自然》)在线发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汉两所医院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动力学分析》),并作为亮点论文(Featured article)进行推荐。△文章截图武汉大学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蓝柯教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伏晴艳高工(教授级)、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何建辉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元、陈宇、郭铭和香港科技大学宁治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武汉大学新冠肺炎研究专项基金、泰康集团和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武昌方舱医院的大力支持。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暴发和流行对公众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关键的防控措施之一。飞沫和接触传播被证实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而目前对其气溶胶传播途径还所知甚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插管等临床救治操作时常暴露于患者产生的大量气溶胶中;而公众因普遍缺乏对气溶胶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少人将它视作“防不胜防的空气传播”,感到焦虑和茫然。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回应公众关切,并为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武汉地区疫情的高峰时期,由蓝柯带领团队骨干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及普通病房、武昌方舱医院病区及厕所、居民小区和超市等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及公共环境等采样点,进行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并利用团队前期研发的新冠病毒数字PCR检测等技术,定量分析了各采样点样品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 医院和公共环境各采样点的新冠病毒载量(拷贝数/立方米空气)研究结果表明,在当时严格防控的条件下,两所医院和公共环境总体是安全的。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中气溶胶病毒载量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冲水过程可能是病毒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医院楼栋通道等可检出一定的气溶胶病毒载量,说明人员聚集时病毒携带者与周围人群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此外,团队通过分析病房落尘样品和医护人员脱防护服区域的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粒径分布,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提出了病毒气溶胶“沉降(衣物/地面)—人员携带—空中扬起”的传播模型。△ 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经过对上述武汉疫情高峰时期第一手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团队于2020年2月28日及时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和相关医院,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和医院制定防控消杀策略的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也于2020年3月10日在国际主要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布。由于该成果是在疫情真实环境中监测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空气动力学结果,论文预印本发布一个多月来被阅读下载5万余次,引起了国内外140多家包括Nature、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和The Scientist、Cosmos等著名科普网站,以及NPR、Yahoo、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的和报道。其中,Nature记者和Cosmos主编就气溶胶病毒载量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意义采访蓝柯,并分别于2020年4月2日和7日以网站头条新闻的形式报道了采访情况。美国疫情爆发后,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联合于2020年4月1日给其总统提交的紧急咨询报告整段引用了该研究成果。不久之后,美国总统开始号召其民众实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总之,该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及动力学特征,同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据悉,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疫情发生后迅即成立由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协同校内外相关科技力量奋力攻关,是国内最早鉴定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为我国在疫情早期快速锁定病原体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鉴定的两条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WHU01、WHU02)在2020年2月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被作为重要参考序列得到引用。△ 团队合影自开展攻关以来,该团队在新冠病毒的发现和鉴定、创新检测技术、药物研发、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监测、致病机理以及支撑临床医院应急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在《自然》(Natur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柳叶刀》(The Lancet)、《新发微生物与感染》(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临床感染性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该团队的有关事迹也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央视网等媒体所报道。End

后悔者

重磅!武大科研团队“新冠病毒气溶胶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

4月27日,Nature(《自然》)在线发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汉两所医院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动力学分析》),并作为亮点论文(Featured article)进行推荐。武汉大学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蓝柯教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伏晴艳高工(教授级)、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何建辉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元、陈宇、郭铭和香港科技大学宁治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武汉大学新冠肺炎研究专项基金、泰康集团和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武昌方舱医院的大力支持。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暴发和流行对公众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关键的防控措施之一。飞沫和接触传播被证实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而目前对其气溶胶传播途径还所知甚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插管等临床救治操作时常暴露于患者产生的大量气溶胶中;而公众因普遍缺乏对气溶胶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少人将它视作“防不胜防的空气传播”,感到焦虑和茫然。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回应公众关切,并为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武汉地区疫情的高峰时期,由蓝柯带领团队骨干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及普通病房、武昌方舱医院病区及厕所、居民小区和超市等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及公共环境等采样点,进行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并利用团队前期研发的新冠病毒数字PCR检测等技术,定量分析了各采样点样品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 医院和公共环境各采样点的新冠病毒载量(拷贝数/立方米空气)研究结果表明,在当时严格防控的条件下,两所医院和公共环境总体是安全的。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中气溶胶病毒载量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冲水过程可能是病毒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医院楼栋通道等可检出一定的气溶胶病毒载量,说明人员聚集时病毒携带者与周围人群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此外,团队通过分析病房落尘样品和医护人员脱防护服区域的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粒径分布,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提出了病毒气溶胶“沉降(衣物/地面)—人员携带—空中扬起”的传播模型。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经过对上述武汉疫情高峰时期第一手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团队于2020年2月28日及时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和相关医院,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和医院制定防控消杀策略的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也于2020年3月10日在国际主要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布。由于该成果是在疫情真实环境中监测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空气动力学结果,论文预印本发布一个多月来被阅读下载5万余次,引起了国内外140多家包括Nature、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和The Scientist、Cosmos等著名科普网站,以及NPR、Yahoo、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其中,Nature记者和Cosmos主编就气溶胶病毒载量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意义采访蓝柯,并分别于2020年4月2日和7日以网站头条新闻的形式报道了采访情况。美国疫情爆发后,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联合于2020年4月1日给其总统提交的紧急咨询报告整段引用了该研究成果。不久之后,美国总统开始号召其民众实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总之,该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及动力学特征,同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据悉,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疫情发生后迅即成立由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协同校内外相关科技力量奋力攻关,是国内最早鉴定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为我国在疫情早期快速锁定病原体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鉴定的两条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WHU01、WHU02)在2020年2月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被作为重要参考序列得到引用。团队合影自开展攻关以来,该团队在新冠病毒的发现和鉴定、创新检测技术、药物研发、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监测、致病机理以及支撑临床医院应急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在《自然》(Natur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柳叶刀》(The Lancet)、《新发微生物与感染》(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临床感染性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该团队的有关事迹也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央视网等媒体所报道。蓝柯个人简介蓝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994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2年至200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201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PI),2011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所长、纪委书记,2017年至今任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感染与致病机理、抗病毒新药研发等,在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Cell Host Microbe、PNAS、Hepatology、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Cancer Research、Cell Research、Antiviral Research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学术兼职包括:Journal of Virology、Viruses编委,Virologica Sinica、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等。来源: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字:朱莹 编辑:陈丽霞 晓宇 审核:邢知博

傅玄

《自然》刊登我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气溶胶研究成果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吴江龙 朱莹4月27日,《自然》在线发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武汉两所医院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动力学分析》,并作为亮点论文进行推荐。文章截图飞沫和接触传播被证实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而目前对其气溶胶传播途径还所知甚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插管等临床救治操作时常暴露于患者产生的大量气溶胶中;而公众因普遍缺乏对气溶胶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少人将它视作“防不胜防的空气传播”,感到焦虑和茫然。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回应公众关切,并为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武汉地区疫情的高峰时期,由蓝柯带领团队骨干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及普通病房、武昌方舱医院病区及厕所、居民小区和超市等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及公共环境等采样点,进行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并利用团队前期研发的新冠病毒数字PCR检测等技术,定量分析了各采样点样品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当时严格防控的条件下,两所医院和公共环境总体是安全的。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中气溶胶病毒载量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冲水过程可能是病毒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医院楼栋通道等可检出一定的气溶胶病毒载量,说明人员聚集时病毒携带者与周围人群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此外,团队通过分析病房落尘样品和医护人员脱防护服区域的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粒径分布,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提出了病毒气溶胶“沉降(衣物/地面)—人员携带—空中扬起”的传播模型。经过对上述武汉疫情高峰时期第一手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团队于2020年2月28日及时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和相关医院,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和医院制定防控消杀策略的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也于2020年3月10日在国际主要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布。由于该成果是在疫情真实环境中监测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空气动力学结果,论文预印本发布一个多月来被阅读下载5万余次。美国疫情暴发后,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联合于2020年4月1日给其总统提交的紧急咨询报告整段引用了该研究成果。不久之后,美国总统开始号召其民众实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总之,该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及动力学特征,同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研发团队据悉,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疫情发生后迅即成立由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协同校内外相关科技力量奋力攻关,是国内最早鉴定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为我国在疫情早期快速锁定病原体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鉴定的两条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WHU01、WHU02)在2020年2月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被作为重要参考序列得到引用。武汉大学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蓝柯教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伏晴艳高工(教授级)、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何建辉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元、陈宇、郭铭和香港科技大学宁治为共同第一作者。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编辑:刘义阳审核:王小龙终审:冷文生

谨于去就

研究表明新冠气溶胶可包含仍存活的病毒 传播距离远超6英尺安全距离

据外媒BGR报道,近日越来越多的确凿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空气中的COVID-19传播是通过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喊大叫,甚至只是正常说话时排出的微小飞沫和气溶胶发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气溶胶包括可以感染和在细胞中繁殖的活病毒,它证明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传播,且传播的距离比建议的6英尺(1.8米)社交距离远得多。200多名科学家几周前敦促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COVID-19的气溶胶传播。该组织后来承认了这点,但坚持认为,飞沫传播是COVID-19传播的主要途径。从那时起,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新冠病毒最终会悬浮在气溶胶中,而这些气溶胶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科学家能够从医院房间的空气中收集病毒样本,并表明一些气溶胶中有可以在细胞内复制的活病毒。另一项针对2月初钻石公主号新冠病毒爆发的研究认为,空气传播是COVID-19在船上传播的重要因素。最后,一项单独的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可能会有更大的患病风险,而空气传播是唯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这就有了关于此事的最新研究,一项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表明,气溶胶中的病毒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它在空气中的传播范围可以远远超过当局一直提到的6英尺的安全距离。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从空气中捕捉气溶胶的新方法,这可能比替代品更好。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他们有一个采样器,使用纯水蒸汽来扩大气溶胶,这样就可以从空气中收集到它们。然后设备将它们转移到富含盐、糖和蛋白质的液体中。利用该设备,研究人员从佛罗里达大学健康尚兹医院的COVID-19病房的一个房间里收集了样本。房间里的两个病人都没有接受任何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医疗程序。世卫组织和其他机构表示,这将是医院中空气传播的主要来源。采样器被放置在距离患者约7英尺(2.1米)和16英尺(4.9米)的地方,它们都在一个盘子里收集了传染性病毒样本。研究人员发现,分离出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与房间内一名新入院的无症状患者的拭子上的病毒序列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房间里安装了高效的空气过滤器和紫外线照射,在空气重新进入房间之前,应该能使病毒失活。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在每升空气中只发现74个病毒颗粒的原因。这是明确的证据,证明气溶胶病毒仍然有生命力,而且它可以传播到6英尺以外的地方。缺乏适当通风的地方可能会增加空气中漂浮的新冠病毒气溶胶数量。《纽约时报》指出了这项研究中的一个奇怪之处。科学家发现的病毒RNA和感染性病毒一样多。其他方法发现的遗传物质是病毒负荷的100倍。与其他新冠病毒研究一样,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目前该论文还没有经过同行评审。但其他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结论很重要。“这是人们一直在呼吁的,”Linsey Marr博士说。“这是气溶胶中存在传染性病毒的明确证据。”Marr是空气传播病毒方面的专家,但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哥伦比亚大学病毒学家Angela Rasmussen告诉《纽约时报》,虽然她不确定那间医院房间里的病毒量是否“高到足以引起感染”,但能从空气中获得有生命力的病毒,这个结论 “不是一件小事”。完整的研究报告可以在此链接上找到。

二谛

顶刊!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在《自然》发表新冠病毒气溶胶研究成果!

4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汉两所医院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动力学分析)的研究论文。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武汉大学,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论文第一作者为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元、陈宇、郭铭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宁治。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蓝柯教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伏晴艳、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何建辉教授。文章投稿日期为3月14日,被期刊接受时间为4月20日,在线发表时间为4月27日。从公布的消息来看,早在2月28日,科研团队就及时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和相关医院,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和医院制定防控消杀策略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是关于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传播方面的研究,研究的医院和公共环境主要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及普通病房、武昌方舱医院病区及厕所、居民小区和超市等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及公共环境等。研究结果来看,室内通风、开放的空间、对防护服进行正确消毒以及去厕所区域的消毒和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地限制气溶胶中SARS-CoV-2 RNA的浓度,这篇论文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提出了病毒气溶胶“沉降(衣物/地面)—人员携带—空中扬起”的传播模型。

藤浦

聚焦新冠气溶胶:封闭环境有可能产生,是否传播需进一步研究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在空气中检测出新冠病毒RNA,再次引发各界对新冠病毒是否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关注。上述研究对武汉两家医院和部分公共区域进行了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在当时严格防控的条件下,两家医院和公共环境总体安全。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中,气溶胶病毒载量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冲水过程可能是病毒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医院楼栋通道等可检出一定的气溶胶病毒载量,说明人员聚集时病毒携带者与周围人群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研究没有调查新冠病毒RNA是否具有潜在的感染性。气溶胶传播,指的是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也没有证据完全否认这种传播的存在。部分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够在气溶胶中存活,也有个别案例提示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尽管如此,科技部认为,气溶胶传播的作用和场所有限,普通人在通风良好的日常环境中,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相对封闭环境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3月5日,湖南省疾控中心等单位在《实用医学期刊》报告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当时认为,这起疫情通过公共交通工具的传播,并发现新冠病毒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米,病毒至少在30分钟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研究团队提醒: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强,在密闭环境中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但该论文目前已经撤稿,论文的第一作者、湖南省疾控中心传防科罗垲炜对澎湃新闻解释称,“一些细节不够完善,我们打算完善好之后再投稿。”这里的细节“主要还是整个调查的过程还不够完善,比如说这些人在路上是不是有走动,在进入车厢之前是不是互相有接触,这些部分其实都很关键。”3月17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则显示,新冠病毒能够在气溶胶中存活3小时。具体传染案例方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4月9日开始发生了一起聚集性疫情跨省传播,至4月17日,该病毒传染链导致哈尔滨至少42人感染。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前一直强调飞沫传播,在这个事件中,气溶胶传播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分别于4月中旬谈到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侯金林在4月16日表示,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4月18日,李兰娟在视频连线访谈节目中表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与气溶胶等多种方式传播,传染性很强,而且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触或感染过新冠病毒,所以所有人都是易感新冠病毒的,只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能控制疫情。两位专家的说法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表述基本一致。国家卫健委2月19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在传播途径方面,原“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的官方说法变更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通风良好环境几乎无气溶胶感染风险尽管有科学家认为存在新冠病毒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科技部和世卫组织均表示,气溶胶传播的条件受限,一般公众经气溶胶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不大。2月28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结论显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仍是主要传播路径。“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问题,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也开展了相应的传播实验,提示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的空间、较长的时间、高浓度病毒这样三个条件,在极端的条件下才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他表示,普通人在通风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当中,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中方组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3月1日对央视新闻指出,联合考察报告认为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两个,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中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播,没有空气传播(也就是气溶胶传播)的证据,但是也没有证据完全否认这种传播的存在。但是即使存在,它的作用和场所都是有局限的。对一般公众来说,它的传播价值不大。世界卫生组织也于3月30日表示,根据目前的证据,2019冠状病毒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对中国75465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分析中,并未报告通过空气传播的案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大海贼

新研究:新冠病毒可在气溶胶中和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至数天

3月17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能够在气溶胶中和物体表面稳定存活数小时至数天。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研究模拟了病毒从一位被感染者身上经咳嗽或接触而传播到周围物体表面的过程,科学家对病毒在这些物体表面保持活性的时长进行了分析观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可存活3小时,在金属铜表面能存活4小时,在纸板上能存活24小时,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能够存活长达2至3天。国家卫生研究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研究结果为确定新冠病毒的稳定性提供了核心信息。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专家比较了此次新冠病毒与导致2003年非典疫情的冠状病毒受环境影响的异同。在两种病毒的稳定性研究中,专家发现两者的表现相似,但尚未找到为何新冠病毒的暴发更为严重的确切原因。他们认为,已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自身无症状或出现症状前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从而使新冠病毒的防控比SARS冠状病毒更难。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和物体表面的稳定性也使其传播环境更广,助长了其在社区、医疗机构等范围内的传播。

仙人跳

新冠气溶胶:封闭环境有可能产生 是否传播需研究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在空气中检测出新冠病毒RNA,再次引发各界对新冠病毒是否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关注。上述研究对武汉两家医院和部分公共区域进行了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在当时严格防控的条件下,两家医院和公共环境总体安全。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中,气溶胶病毒载量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冲水过程可能是病毒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医院楼栋通道等可检出一定的气溶胶病毒载量,说明人员聚集时病毒携带者与周围人群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研究没有调查新冠病毒RNA是否具有潜在的感染性。气溶胶传播,指的是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也没有证据完全否认这种传播的存在。部分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够在气溶胶中存活,也有个别案例提示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尽管如此,科技部认为,气溶胶传播的作用和场所有限,普通人在通风良好的日常环境中,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相对封闭环境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3月5日,湖南省疾控中心等单位在《实用医学期刊》报告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当时认为,这起疫情通过公共交通工具的传播,并发现新冠病毒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米,病毒至少在30分钟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研究团队提醒: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强,在密闭环境中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但该论文目前已经撤稿,论文的第一作者、湖南省疾控中心传防科罗垲炜对澎湃新闻解释称,“一些细节不够完善,我们打算完善好之后再投稿。”这里的细节“主要还是整个调查的过程还不够完善,比如说这些人在路上是不是有走动,在进入车厢之前是不是互相有接触,这些部分其实都很关键。”3月17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则显示,新冠病毒能够在气溶胶中存活3小时。具体传染案例方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4月9日开始发生了一起聚集性疫情跨省传播,至4月17日,该病毒传染链导致哈尔滨至少42人感染。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前一直强调飞沫传播,在这个事件中,气溶胶传播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分别于4月中旬谈到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侯金林在4月16日表示,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4月18日,李兰娟在视频连线访谈节目中表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与气溶胶等多种方式传播,传染性很强,而且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触或感染过新冠病毒,所以所有人都是易感新冠病毒的,只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能控制疫情。两位专家的说法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表述基本一致。国家卫健委2月19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在传播途径方面,原“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的官方说法变更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通风良好环境几乎无气溶胶感染风险尽管有科学家认为存在新冠病毒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科技部和世卫组织均表示,气溶胶传播的条件受限,一般公众经气溶胶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不大。2月28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结论显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仍是主要传播路径。“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问题,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也开展了相应的传播实验,提示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的空间、较长的时间、高浓度病毒这样三个条件,在极端的条件下才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他表示,普通人在通风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当中,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中方组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3月1日对央视新闻指出,联合考察报告认为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两个,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中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播,没有空气传播(也就是气溶胶传播)的证据,但是也没有证据完全否认这种传播的存在。但是即使存在,它的作用和场所都是有局限的。对一般公众来说,它的传播价值不大。世界卫生组织也于3月30日表示,根据目前的证据,2019冠状病毒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对中国75465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分析中,并未报告通过空气传播的案例。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长毛狗

卫健委: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目前尚待明确 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来源: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e公司讯,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气溶胶的传播在呼吸道传染病中是可以看到的,但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没有气溶胶传播的情况,目前是不明确的。所以在诊疗方案中我们是这样写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目前尚待明确”,也就是说,我们关注到了这个现象,但是我们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今后有证据时可能会更改传播途径的写法。

夫迹

「专家回应气溶胶传播: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冠病毒」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

来源:FX168【专家回应气溶胶传播: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冠病毒】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主要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的距离很短,一般一到两米,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悬浮飘浮。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绢、手肘遮住口鼻,防止飞沫喷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