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报考在职研究生,可选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些?金不换

2018报考在职研究生,可选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些?

报读在职研究生,你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有哪些学校可以报,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依旧是老规矩,根据两种不同的报考方式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主要为学硕,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还有3个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招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学位网(www.cdgdc.e.cn)查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为专硕,学硕还很少。我国目前有40个专业硕士: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但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非全日制的招生,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招生。招生学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查询。了解清楚在职研能报的学校和专业之后,那大家就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学费、地域和兴趣爱好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了

死生存亡

青岛市口腔医院邓悦:“种牙者”的医者坚守,造福更多岛城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张延平在邓悦曾经选择种植时,他清楚地记得前一任主任说的话——“种牙,你可以种一辈子!”现在邓悦越来越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邓悦是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主任,他说他们的职责就是用所有办法,让牙齿再次回到患者的口腔里,他们不是牙齿修补人,而是“种植牙”缔造者,是患者后半生笑口常开的守护者。去年一年“种”下500颗牙齿1993年毕业后,邓悦就来到青岛口腔医院参加工作。很快他便发现,虽然中国的牙齿种植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就起步了,但是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间差距非常大。由于技术、价格等多方面因素,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对牙齿种植的接受度都不高。为了将种植牙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从1998年起,邓悦开始着手种植牙技术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储备,他先后利用两年的时间到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重点学习种植牙技术。2001年,他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在职研究生学习,主攻口腔种植学。这段时间的积累,让邓悦在种植牙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3年,医院公派邓悦赴韩国口腔界知名的高丽大学临床齿医学研究生院,专修口腔种植学。面对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邓悦备加珍惜,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在韩国两年多的时间里,邓悦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积极参与、实施了10余项临床试验,他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尽快恢复患者的功能来开展。由于韩国口腔种植开展得较为广泛,平均每个月邓悦都会辅助完成100至150颗种植体,这让邓悦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近几年,青岛牙齿种植数量大致以每年30%—50%的速度稳定增长。仅去年,邓悦带领的团队就做了500颗牙齿种植。坚守原则,做好“一头一尾”“严肃、认真。”问起口腔种植科的其他同事,他们对邓悦的评价都很统一。在工作里,邓悦的确是力求零失误的完美主义者,也是很多患者口中“执拗”大夫。有人迫切希望做种植牙,邓悦却不只一次地将患者拒之门外,不管对方种植意愿有多强、经济条件有多好。“牙齿松动、发炎,平时口腔卫生做不好,即便种了,将来也不能保证效果。”邓悦每次都这样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牙齿种植并不是简单将种植体植入后安上假牙,而是要在治疗之前进行仔细检查,并根据患者的解剖条件、全身状况、治疗的意愿以及经济条件等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最后再实施种植手术和修复治疗。当然,种植体植入修复后也并非万事大吉,术后的追踪和维护同样重要。邓悦强调,只有这“一头一尾”的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保证患者长期、稳定地恢复咬合功能。言传身教,造福更多岛城人人们对种植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种植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颗小小的牙齿,考验着医生全方面的能力。邓悦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种植牙大夫必须做到三点:以修复学为原则,种牙不是为了买一个钉子,而是为了一颗牙齿,一颗能长期、稳定使用且有功能的牙齿;生物学为原则,种植体的长期稳定跟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有关,软组织一定是清洁的,菌斑聚集少,硬组织牙骨要足够承担种植牙;最后,所有想法和设计是否能够实现,要以外科学为基础。希望医学带给患者完美生活在邓悦执掌的种植科,不管工作多忙,都有几条雷打不动的规定:任何事情都会有失误,种植牙也并非100%成功。每个月底必须对每一位种植修复完的病人做质量检查和控制,如果有问题,马上联系病人回来检查。每周一,回顾上周的患者情况,同时把本周手术方案顺一遍;每周二下午集体学习文献,“寻证”医学……设定这些制度,不苟言笑的邓悦无形中给年轻医生们一种压力感。他深知“种牙是很考量人的”,正是这份“苛刻”,让科室里的医生迅速成长,也让他们赢得了口碑,也正是这份言传身教,让更多的医生掌握了这一技术,让种植牙造福了更多岛城人。选择种植、坚守种植,更要追随它的方向继续发展,邓悦和所有的“种牙者”一样,内心充满着骄傲。邓悦还有一个愿望,未来要让岛城达到目前欧洲种植牙的普及率,即失牙患者中的30%能通过种植牙技术获得和真牙一样的使用功能。邓悦说,牙再生技术是他今后研究的方向,希望他这一代医务工作者能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让医学带给人们更完美的生活。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美人渔

「聆听医者心路」鞠芳:掬心前行 一路芬芳

想象中的肿瘤患者敏感而脆弱,生命随时面临凋逝,鲜活生命备受煎熬中,失去对生的渴望,灰暗的世界,个让人感到压抑。但是,在来到我们肿瘤科,医疗秩序井然,患者情绪稳定,病房里时常响起医患在一起欢乐的笑声。心无旁骛,在从医路上执着前行在肿瘤临床一线工作的23年中,我与他们一起在抗癌路上同行过、战斗过。面对过太多身心痛苦的患者,看到过太多生离死别,让我对他们渴望生命的心情有深刻的理解。1996年,我以“优秀毕业生”身份,从青岛大学医学院毕业。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外科大夫,通过手中神奇的手术刀解除病人的痛苦。当时恰逢医院组建肿瘤科,我思考再三,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进入肿瘤科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行医之路。在当时,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医务人员,大多对肿瘤认识有限,治疗手段落后,抗癌药物副作用大,大家对癌症都有一种畏惧心理。目睹肿瘤患者治疗中的痛苦后,病人的无助与对生的渴望,改变了我作为外科医生的想法,鞭策着我向肿瘤学科发起“进攻”,不断学习和提升。现在来看,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幸运的,我见证了肿瘤科室一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工程,我也的伴随着科室发展同步成长。先后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修学习,师从马学真教授攻读肿瘤学硕士学位,师从于金明院士攻读放疗专业博士学位。在我35岁那年,领导把肿瘤科负责人的重担放在了我的肩上,医院和肿瘤医院合并,肿瘤学科发展迎来的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医院先后配备国内先进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国际先进的立体定向外科放射治疗系统(速锋刀)、术中放射治疗系统,我们的团队掌握了国内、国际先进肿瘤治疗技术,科室成为青岛市A类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专科,岛城的肿瘤患者不出青岛就可享有先进的诊疗。山东大学医学院肿瘤放疗专业博士、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23年,从青春芳华到年近不惑,从名不见经传到专业担当,我在专业上完成了蜕变,所有的这些让我内心充满了自豪,让我对专业发展信心百倍。严谨、认真、负责任、勇于奉献,是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和我的团队,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专业上的“较真儿”,总觉得这个“真”不能不较啊,在死神设置的难关前,没有什么能比遇到一个好医生和治疗团队更让病人安心的了吧。我每周一专家门诊,周二科室病例讨论,周三、周四大查房、多学科会诊,周五业务学习,周末学术交流;每天中午审核下级医师放疗方案,下午五点带领医护人员晚查房,晚上八九点钟下班是家常便饭,过了零点就干脆在办公室住下也是有的,十二年如一日。制定一个精准放射治疗方案,勾画肿瘤靶区我们毫米必争,保护正常器官我们百分之一不让,和家属谈肿瘤病情、谈放化疗,常常谈到家属潸然泪下,我们又怎么忍心不去安慰、不去鼓励……心怀若谷,用爱守护生命的尊严十年前的一天,我接诊一位几十年慢支、肺气肿及肺心病病史的肺癌老人江阿姨,放疗或许是最后机会,但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有可能因为治疗损伤肺功能,使老人的呼吸困难更加严重。我对老人家属说:“你既然把她交给我,我就把她当亲人来治!”这句话让老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图前一分钟,图后十年功”,采用了旋转聚焦的精确放疗技术,我们在每一层CT图上细细勾画,每个病灶和器官的剂量上细细考究,把剂量集中在病灶上,不伤害周围的肺组织。老人的肺部病灶奇迹般的完全消退了。一年后,我又为她实施了二程精确放射治疗,复发的病灶再次完全消退。江阿姨病程历时十年,前后大大小小进行了81次放疗,在八十岁高龄时去世。阿姨生前对我百分百的信任,她说是我陪她度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三次救了她的命!要认我做干女儿。以心换心,我用实际工作赢得老人的信任。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平常,只要有空,我就和病人、家属聊聊病情,拉拉家常,时常沟通,了解病房每个病人的情况,以朋友的方式对待他们,逗他们笑一笑,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有人说,肿瘤科医生因为见到生老病死比较多,所以他们都比较冷血。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做医生时间越长,我们对生命更加珍惜,也对生命更加敬畏。我们在做每一份工作的时候,会更加认真,也就是我们讲的胆子更小。我们救治的病人越多,我们对病人背后意味的生命承受之重、以及生命背后家庭的重托感受就越加深刻,不是越来越冷漠,而是心里的责任会更加强烈”。在我们科里发生的另一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那是一个刚交完早班的一个上午,一位前列腺癌晚期转尿毒症而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的妻子,不堪忍受丈夫临终前遭受的痛苦和即将失去丈夫的精神压力而抑郁症发作,在病房里又哭又闹,又喊又叫,歇斯底里地扬言要带病人跳楼,……得到消息后,我把接警赶到的110警察挡在门外,避过砸过来的鞋子,冲进了病房,握住了她挥舞的双手,口中一遍一遍说着“我是鞠大夫,我是来陪你的。没事了,没事了”,扶着她慢慢坐下,听她哭诉、陪她落泪,整整一个白天,直到她平静下来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格的尊重!如果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唯有选择坚强,本着科学的态度和人文关怀精神,与病人、家属一道负重前行,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让每一天更充实、精彩,更豁达、乐观。坚守信念,对亲情却有无尽的愧疚我深知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从来不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从医23年,尽职尽责做一门合格医生,是患者眼中最美医生,但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女儿,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当我妈妈身患乳腺癌躺在我们医院乳腺外科的病床上、而我不能时刻陪伴她身边,她没有一句抱怨;我的女儿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妈妈而格外地自立,如今她是青岛二中一名学习成绩不错的高中生,井井有条地生活、学习、憧憬自己的未来。我是那么的幸运和幸福,我的爸爸、妈妈从来只有理解我、心疼我、支持我;我的女儿对我工作很理解,她知道不能像其他妈妈一样经常陪在自己身边的我,能为许多人解除病痛,是个了不起的医生。在临床工作这些年,我始终记得医学生誓言,从未忘记信念、责任和追求。我休过两次长假,一次是脚伤骨折。夜里八点多加班后,下班路上用微信继续与同事谈工作,下台阶的时候一脚踏空,脚趾骨折休了三周,拍片还没长骨痂的情况下就回到了忙碌的工作中。另一次是爱人做手术。2015年秋天,我爱人突然查出患直肠癌,他是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在北京做手术的时候,恰逢我的在职博士学位答辩。当我带着作为肿瘤病人家属的心痛、作为一名博士生答辩的巨大压力,深夜疲惫地拖着装满论文的行李箱,在济南西站搭不上直达北京的高铁,凌晨两点在天津站中转赶车狂奔的时候,内心依然有无比坚定的信念,脸上却忍不住脆弱的眼泪在飞。我爱人在得知自己得了直肠癌的那一刻,一台预约好的脑血管支架置入四级手术正在等着他上台,我问你行吗?他说没问题,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他冷静地做完一台完美的手术,脱下沉重的防护铅衣,松开丝毫不知情的家属紧紧握着感谢他的手,转身开始面对自己为期半年的手术、放疗、化疗之路。三年多了,我骄傲地告诉大家,他和他带领的神经介入团队,开展的脑血栓急诊取栓术,接听了上千个深夜喊他去急诊手术的“催命午夜凶铃”,手术量位居岛城第一、全省第三;他成立了高效运转的环胶州湾卒中救治群,为很多垂危的脑血栓患者挽救了生命、恢复了功能。我,是一名忙碌的肿瘤医生,是众多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中的一员,我帮助了很多人,给众多的患者带来健康,也经历过癌症的生死煎熬,看到过病人和家属的痛苦面容,体会过脆弱和坚强。一路走来,我与大家分享的既有辛勤付出,也有甘醴的收获,这将成为我的、我的财富,是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永不会枯竭的源动力!

带我飞

青大这名教师,是学生最爱的“小武哥”,更是“全国优秀教师”

半岛记者 孙雅琴 通讯员 李鹏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表彰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人体形态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沈若武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这是沈若武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耕耘赢得了师生的又一次认可与赞誉,此前他已多次获得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等各级荣誉称号。他还因讲课生动幽默、易懂易记,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之为“小武哥”,曾连续12年获医学部“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荣誉称号。常年与福尔马林作伴,无惧艰苦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传统学科,解剖学教学岗位特殊,艰苦非常人所能想像。多年来,沈若武和同事们在浓度远超国标500多倍的有强烈刺鼻的福尔马林呛人气味中,在世人的不理解中,一直默默奉献着。在连续23年间,承担了本科生《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教学任务总计达7000余学时。教学工作量与教学质量均名列前茅,沈若武讲课认真、严谨、生动、幽默,思路清晰、易懂易记,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们亲切的称他为“小武哥”,曾连续12年获医学部“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荣誉称号,“小武哥”称号目前在青医校友及网站上广为流传。面对特殊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沈若武的内心也不是没有恐慌,多年福尔马林刺激造成的鼻炎和中耳炎也经常发作,特别是上完解剖课之后,许多毛病都显现出来,鼻子耳朵都不好受,但多年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责任感,让他无惧于福尔马林的强大威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是真正的把教师当做事业来做的,而不是职业。”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夏玉军这样评价沈若武。用爱守护学生,师德高尚“教育,爱为先。”回顾从教历程,沈若武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作为教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地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多和他们交流。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同学们说从来没有见过沈老师发脾气,总是微笑着包容学生的一切。由于解剖课很特殊,他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使用规定,规范实验操作。不过,要是同学会犯错,这时候他批评学生也是和颜悦色、耐心说服;有时候他宁愿自己花时间去纠正学生犯下的错误。沈若武经常说:“他们还都是学生呢,哪能不犯一点错呢?老师要做的就是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这样他们也会去爱他人。教师,就是要为学生成长铺好路。”2016级研究生孟海宁说,“沈老师经常为学生解答问题来不及吃午饭就接着去上课。不管是不是他的学生,只要去找他,老师能帮忙的一定尽全力解决问题”。2015届毕业生赵成说道,“在我的心里,沈老师既像慈父,又像朋友。我很庆幸能在大学期间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赵成是回族,沈若武时常带他去清真菜馆“改善生活”,赵成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惑也愿意找沈老师诉说,而老师总能教给他一些小秘诀。毕业后,赵成为了实现去北京名校继续深造的理想,选择继续复习考研,就要冲刺了,沈若武特地买了清真牛肉干给赵成送去。本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理念,为提升教学质量,沈若武潜心琢磨、积极投入各项教学改革,参与编写国家级及省部级教材7部,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1项,山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同时作为指导教师获批本科生创新实验立项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指导本科生获国家基础医学创新大赛或奖1项。坚守特殊岗位,不惧偏见解剖课上的遗体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大体老师”。长期与这些特殊老师打交道,难免会遭受世人的不理解,但沈若武老师不以为然。作为解剖学教师,沈若武要与同事们一起常年配合青岛市红十字会完成每年的遗体捐献的接收工作,协调处理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家属及殡仪馆的相关联系工作,以家属的名义在殡仪馆完成了所有遗体的火化工作。在接来每个“大体老师”时,先要立即进行专业防腐处理,再经过2至3年过渡期后,才能用于实验,但是每个“大体老师”只能使用一个学期,需要送回殡仪馆火化。在送别仪式上,沈老师带着同学们围着“大体老师”鞠躬默哀,仪式过后,沈老师会亲自装扮好这些特殊的老师,让他们入棺、然后一直护送“大体老师”去殡仪馆,亲自送他们最后一程。至今沈若武老师已处理并护送过近200具遗体,每一次他都用最谦恭最敬仰的态度来对待,每次焚化前在家属栏中签名,他都郑重签上“沈若武”三个字。奋斗教研一线,爱岗敬业除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外,沈若武还承担着大量的研究生课程。其中在职研究生多为外地生源,其课程学习多在本地进行。他们遍布于山东省的各个地方,如临沂市的平邑、蒙阴;菏泽市的成武、定陶、单县;还有烟台、潍坊……由于有的地方交通不便,需要坐完火车再坐汽车。沈若武一般周五下午往学生那里赶,坐晚上的夜车,周六上课,周天的下午或晚上还要赶回来上周一的课,忙碌成为他的生活常态。“除去法定假期,一年中有30多个周末,我每年大约有10多个周末不能在家陪伴孩子与亲人。”他歉意地说:“这种陪伴的缺失是语言难以代替和抚平的。”为培养卓越医师、自己首先要及时洞察本领域最新前沿,在繁重的教学之余,沈若武不忘科研,经常带领研究生、废寝忘食工作于实验室中。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青岛市科技计划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6篇,其中SCI收录1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临床神经解剖学》等7本专业专著;获评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医学生们的誓言,鞭挞着学生,也牢牢地镌刻在沈若武的脑海。他说做老师与做医生其实是一样的,都需要持久的稳定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自己虽然不能站在医疗一线救死扶伤,可是学生们能够传承他的梦想,代替他走向许许多多的生命,挽救性命于危情之间。秉承这份执着与信念,沈若武多年来踏实、坚定、从容的走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医人的风骨。

约书亚

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邓悦:“种牙者”的医者坚守

半岛网8月10日讯“现在打麻药,要等上三五分钟。”“这个牙缝以后可以用牙线清理一下。”这是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每天最平常的一幕。而他们的主任邓悦永远是科里最忙碌的一位,从病人躺到躺椅上直到整个拔牙过程结束,他一直没停止与病人的交流。邓悦说他们的职责就是将用所有办法,让牙齿再次回到患者的身体。他们不是简单的牙齿修补人,而是“种植牙”缔造者,是患者后半生笑口常开的守护者。邓悦重点学习种植牙技术 赴韩留学积累临床经验1993年毕业后,邓悦就来到青岛口腔医院当起了一名牙科医生。在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虽然中国的牙齿种植从上世纪80年代就起步了,但是发展却十分缓慢,与发达国家间差距非常大。而且由于技术、价格等多方面因素,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对牙齿种植的接受度都不高。为了将种植牙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从1998年起,邓悦开始着手种植牙技术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储备,他先后利用两年的时间到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重点学习了种植牙技术,2001年,他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在职研究生学习,主攻口腔种植学,这段时间的积累,让邓悦在种植牙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促他“阔步前行”的,还得益于以后难得的机遇。2003年医院公派邓悦赴韩国口腔界著名的高丽大学临床齿医学研究生院,专修口腔种植学。面对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邓悦备加珍惜,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在韩国两年多的时间里,邓悦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积极参与、实施了10余项临床试验,他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尽快恢复患者的功能来开展的,由于在韩国口腔种植治疗开展得较为广泛,平均每个月邓悦都会辅助完成100至150颗种植体,这让邓悦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邓悦说:“以前的时候,为患者种植牙还是有很多顾虑的,觉得自己的技术不够成熟,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面不同症状的患者,为他们治疗也更有经验和把握。”邓悦手术中据了解,通过邓悦各方面的努力,近几年青岛牙齿种植数量大致以每年30%—50%的速度稳定发展。去年,整个山东省大致做了10000颗,其中青岛就做了5000颗。“这方面,以青烟威沿海城市、济南为主。”去年仅邓悦带领的团队就做了500颗牙齿种植,他也表示现在牙齿种植已经占据了他所有工作的2/3,成为“主业”。坚守种牙原则 做好“一头一尾工作”“严肃、认真。”当记者问起口腔种植科的其他同事时,他们对邓悦的评价都很统一。在工作里,邓悦是力求零失误的完美主义者,也是很多患者口中“执拗”的大夫。有人迫切希望做种植牙,邓悦却不止一次将患者拒之门外,不管对方种植意愿有多强、经济条件有多好。邓悦都耐心的告诉患者“种植牙不是你想种就能种,牙齿松动、发炎,平时口腔卫生做不好的话,即便种了将来也不能保证效果。”邓悦告诉记者,牙种植并不是简单将种植体植入后安上假牙就可以了,而是要在治疗之前进行非常仔细地检查,并根据患者的解剖条件、全身状况、治疗的意愿以及经济条件等制定一个详细的适合该患者的治疗计划,然后再实施种植手术和修复治疗,如果患者适合做种植手术,那么按照治疗方案给患者佩戴义齿以后也并非完事大吉,术后的追踪和维护更加重要,只有这“一头一尾”的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保证患者长期、稳定、和谐地恢复咬合系统的功能。也就是说,口腔种植医生应该是个综合设计师,他给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虽不是最好的,却是最适合的。在邓悦曾经选择种植时,他很清晰的记得前一任主任对邓悦说的话。“种牙,你可以种一辈子!”现在邓悦越来越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人们对种植牙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对种植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颗小小的牙齿,却考验着医生全方面的能力。邓悦表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种植牙大夫必须做到三点:以修复学为原则,种牙不是为了买一个钉子,而是为了一颗牙齿,一颗能长期、稳定、有功能的牙齿。要做到这些需要有过硬的本领,稍微偏差一点都会有问题;生物学为原则。种植体的长期稳定跟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有关,软组织一定是清洁的,菌斑聚集少,硬组织牙骨也一定要足够承担种植牙才能实现稳定;最后,你的所有想法和设计是否能够实现,就要以外科学为基础。”言传身教 希望医学带给患者完美生活在邓悦“掌门”的种植科,不管多忙都有几个雷打不动的规定:任何事情都会有失误,种植牙也并非100%成功,每个月月底,他们会对每一位种植修复完的病人做质量检查和控制,如果有问题联系病人回来检查。每周一,先回顾上周的患者情况,哪些做的比较好、哪些做的不好,问题在哪,同时把本周即将做手术的病人方案顺一遍,设计是否合理,要注意哪些方面;每周二下午集体学习文献,让大家“寻证”医学……设定这些严苛的制度,不苟言笑的邓悦无形中给年轻医生们一种压力感。他深知:“种牙是很考量人的”,正是这份“苛刻”,让科室里的医生迅速成长,也让他们赢得了众多信任者和“回头客”。他表示希望通过他的言传身教,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一技术,让种植牙造福更多的岛城人。选择种植、坚守种植,更要追随它的方向继续发展,邓悦和所有的“种牙者”一样,内心充满着骄傲。邓悦还有一个愿望,未来要让岛城达到目前欧洲种植牙的普及率,即失牙患者中的30%能通过种植牙技术获得和真牙一样的使用功能。邓悦说牙再生技术是他今后研究的方向,希望他这一代医务工作者能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让医学带给人们更完美的生活。半岛网记者 于千千【来源:半岛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君无形倨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成立,青大新增7家直属附属医院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10月9日上午,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揭牌仪式、青岛大学与共建直属附属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与此同时,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等6家市校共建附属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正式加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成为青岛大学大家庭的新成员。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大学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一是青岛大学将发挥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各直属附院引进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二是青岛大学将按一定条件聘用各直属附院临床教师,并选派一定数量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到医院工作;三是利用综合大学优势,在医学、化学、材料学、纺织、计算机、软件、物理、自动化、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与各直属附院开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打造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向各直属附院开放共享学校生物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科创平台;五是青岛大学选聘直属附院人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六是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的架构和技术,与直属附院协同构建青岛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七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各直属附院发挥自身医疗优势为青岛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场所,利用青岛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仪式上宣读了《关于共建青岛市市立医院等7家医院为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通知》;青岛大学医学部负责人分别与7家新增直属附属医院院长签约。【来源:半岛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冉雍

青岛与青大共建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成立!青大新增7家直属附属医院

今天,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及揭牌仪式、青岛大学与共建直属附属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市机关会议中心举行。青大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祝华,副市长栾新出席会议。王清宪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 仪式上,青岛市政府与青岛大学双方签署《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成员包括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等6家市校共建附属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来源 |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郭菁荔编辑 | ICE【来源:青岛早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世丧道矣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抗疫类,30人)

丁仁彧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从甲流到H7N9,从爆炸伤员救治到洪水救灾,他责无旁贷。曾任辽宁第二批援疆医疗队塔城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救治重症患者近800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队长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80张重症床位,率先开展体外膜肺技术。王颖丽女,蒙古族,1981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四医院成为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她不顾身患甲亢主动请战,经过20多天的奋战,取得7名新冠患者无一例重症病例、院内零感染的佳绩。3月20日,该医院开始承担境外输入病例的排查和诊治工作,她再次主动申请提前8天进入隔离病区。在非典和甲流期间,在传染病战线上奋战了19年的她也曾多次第一批进入危险病区。邓磊男,汉族,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EICU副主任医师。2012年,他加入了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参与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等伤患救治,并随中国政府医疗队前往尼泊尔开展地震救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担任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疗组重症医学科组长,参与救治患者90人次、抢救58人次、会诊16人次、中心静脉置管11人次等工作,帮助22名危重症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朱佳清女,汉族,1982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在职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20年,曾参与G20峰会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作为浙江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在重症隔离病房持续作战57天,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做好病人治疗、护理,并承担病房取餐、标本送检、病区消毒等一系列工作。作为病区护理小组长,她与医疗队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累计治愈出院患者252人。庄志华女,汉族,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她拥有10年研发、管理和项目申报经验,曾带领项目组成功研发出了多个拳头产品。新冠疫情爆发后,她开展检测试剂专项研发,为全国20多个省份提供样本保存产品100多万套、核酸提取试剂数十万人份,为众多IVD企业提供RT-PCR试剂原料。刘壮男,汉族,1981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他是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主持推进普通病房8小时内改造为标准化隔离病房,牵头制定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开展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救治危重患者,推进中西医结合和新药临床应用,组织进行院感防控培训。医疗队赴鄂72小时内连续开放两个病区,6天内累计收治患者突破百例。刘铖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他是武汉雷神山医院内装项目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2000多名建设者,连续奋战10天10夜,圆满完成火神山、雷神山、光谷科技方舱医院、光谷妇幼方舱医院建设任务。他第一时间竖起党旗、团旗,划分党员、青年责任区,形成了“指挥—督导—管控—后勤”的科学管理模式。刘煜亮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他业务精湛,年均开展呼吸病血管介入手术100余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任重庆首批援鄂医疗队轻症专家技术组组长,带领团队分析病例342个,提出一套解决方案,深入多个区县巡诊、培训医务人员800余名,撰写4篇临床救治文章,屡破新冠肺炎“轻转重”难题。孙晓林女,汉族,1986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国家级危重症专科护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担任武汉新洲区人民医院ICU病房重症护理团队临时负责人。她严格制定各班护士的职责和流程,为患者进行吸痰、口腔护理、鼻饲、气管切开处换药等专业工作,并在医院实施了首例鼻空场营养管徒手盲视置管、俯卧位通气治疗和CRRT治疗,开展重症护理授课6次,覆盖800余人次。杜云女,汉族,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她冲上防控最前线,第一时间协调完成“四类人员”排查转运,确保应收尽收。严守社区阵地,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封控管理,做好消杀工作,确保人员不进不出。建立咨询服务群,组织社区干部变身代购员、快递员。开展线上生活秀,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在她的带领下,芳草社区成功创建“无疫情小区”和“无疫情社区”。李东男,汉族,1986年6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技师。2020年1月,面对妻子怀孕8个多月的情况,他毅然加入福建第一批援鄂应急检测队。克服重重困难,36小时内完成市公检中心实验室改造,并完成首批样品检测。他与队友总能在时限内完成标本检测任务,最多的一天完成检测量1200多份,多次在核心实验室超负荷工作6—8小时。所在检测点成为襄阳市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核酸定点检测点。杨波男,汉族,198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疾病预防控制所消杀科科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请战,担任南昌疾控所旅客列车终末消毒组组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他每天开展消杀作业到凌晨三四点,截至3月10日,带领消毒组累计消毒列车1570组32675辆,开展铁路处所预防性消毒14750平方米,对发热旅客、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乘坐过的列车终末消毒64组634辆。肖思孟女,满族,1994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专科学历,现任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护师。作为河北首批医疗队队员,她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疫情抗击最前线,不分白天黑夜负责患者的治疗和生活护理。一天下来,浑身湿透,脸颊处的压痕过敏红肿。2020央视元宵特别节目诗朗诵《你的样子》中是这样描述她的:“剪掉了自己一头长发的河北护士肖思孟,90后的你,也许正引领着这个春天,最时尚的发型。”吴晨女,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长期从事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她带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检测队的业务骨干和移动P3实验室驰援武汉,负责武汉最大规模的东西湖方舱医院的患者核酸检测。她带领检测队日夜工作,核酸提取质量接近100%,检出率稳定在99%以上。高质量的检测结果,为东西湖方舱医院创造了“零回头”佳绩。何航男,汉族,198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国宝武武钢绿色城建海绵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他主动请战参与金银潭医院医用氧罐改造紧急任务。发挥专业优势,负责技术交底、组织钢筋、预埋件制作安装及运输工作,16个小时完成全部钢筋制作近5吨,提前32个小时完成了基础浇筑任务。转战武汉市中医院汉阳院区、武汉市九医院新建两个医用氧罐基础工程后,主动提出优化方案,提前1天完成工程任务。汪勇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他带领的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医院周边投放单车。自行募集资金为医护人员提供泡面,“扫街”找餐馆、争取有关部门餐食供应,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被批复火线入党。沈悦好女,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护士长。她是天津第一批赴鄂医疗队队员,放弃了12年来仅有的一次过年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她是“红区”护士长,是组里在“红区”工作时间最长、冲在最前线的“硬核战士”。面对几乎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废旧医院,她身体力行打扫“开荒”、安抚病人、协调物资药品,顺利完成全部医疗任务。张正良男,汉族,1982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任陕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副领队、医疗组长、病区主任,全面负责诊疗流程、治疗与评估方案制定,参加医院管理督查,实现全队“零感染”。他主导开展机械通气、呼吸康复等治疗,共收治患者113人,出院/转出104人。他曾作为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在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工作一年,帮助医院通过“二甲”评审。张孝田男,汉族,1984年6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他援助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98%的患者是重症、危重症。他主动请缨加入气管插管小队,因离病毒源最近、感染风险极高,被称为“敢死队”。凭借高超的技术,先后为20余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插管。为抢抓插管时机,挽救患者生命,他曾1天内完成6例高难度插管,均一次成功,创院区纪录。易钊泉男,汉族,1982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湘潭市第一批支援湖北省黄冈市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参与设计、改造了集中收治点的重症及危重症病房。先后组织抢救10次,开展了139次床旁超声、5次床旁血滤、5次气管插管、8次深静脉置管、3人次床旁血流动力学分析、10次俯卧位治疗。罗小小男,汉族,1996年12月出生,民进会员,中专学历,现任湖南省怀化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新冠肺炎爆发后,没有双手的他和团队伙伴启动网上“轻松筹”,向抗疫一线支援了口罩等多种物资,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为2426名一线医务人员购买了疫情保险。发起“一个爱心口罩计划”,倡议市民自觉减少外出,将N95口罩捐赠给医疗机构和一线医务人员,半个月时间共筹集口罩20万余个。周宁男,汉族,1981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除夕前三天,他在工作期间不幸感染,居家隔离痊愈后撰写“治疗日记”,单篇阅读量超1520万。隔离期满,他第一时间奔赴一线,组建“护心小分队”,使用ECMO辅助技术救治新冠肺炎极危重患者,救治经验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肯定并推广。於若飞男,汉族,199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甘肃蓝天救援队理事长、队长。自2008年起投身公益活动。参与救援170余次、营救幸存者18人、救治600余人;开展公益防灾自救技能普及课480余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参与武汉上亿元捐赠物资运输协调工作,组织甘肃全省蓝天救援队伍对128个街道、276个社区、327家单位、796所学校进行全面消杀,启动兰州市100家社区“疫情防控消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共计服务时间18.2万小时。胡慧女,汉族,1983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管护师、感染科护士长。疫情初期,她即刻响应开设发热门诊,并率先开辟两个不明原因肺炎隔离病房,保障院内医护人员安全。疫情高峰期,她不畏艰难,转战武汉市第七医院,仅用一周时间将医院改造成通道流程清晰、设施设备完善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攻坚克难时,她奔赴雷神山医院,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保驾护航。姚秀超男,汉族,1987年4月出生,群众,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辽宁省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基础理论与材料研究主任工程师。他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攻克了国家重点工程“除冰气囊研制”等“卡脖子”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他担任科研攻关青年突击队队长,通宵达旦冲锋在防疫物资研制生产第一线,36小时就攻克了疫情重要防护物资“隔离服”项目,5天成功转产,创造了新的速度。随后又成功攻克“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项目。唐珊女,汉族,1983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作为山西护理团队队长,她第一时间制定7项工作职责、5项核心制度、8项工作流程,用近乎苛刻的要求护佑队员的安全。作为湖北人,她充分发挥“家乡话”优势增进沟通,用过硬技术和暖心服务延续着危重病人生命。前瞻性提出延续护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实现了病区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涂可蔼男,土家族,199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警务指挥处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20年1月,参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封市工作期间,不幸感染病毒性肺炎。治愈出院并渡过隔离期后,他推迟原定的婚礼,重返抗疫一线。时值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投用,他再三申请,投身“战疫”。方舱医院休舱后,他又第一时间投入境外返汉人员防疫工作,积极劝说60余人主动接受集中隔离。桑岭男,汉族,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救援队成员。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心成员之一、广东支援湖北的第一名医生,毅然奔赴防控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诊治危重患者70余人,其中9例成功拔管、30余例成功转出ICU。他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参与编写三部NCP肺炎相关专家共识。董芳女,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她坚守临床一线16年、扎根重症医学科12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她在ICU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心肺复苏、血液净化等高危操作,需要经常与患者脸贴脸、“零距离”作业,一“战”就是60个日夜。她心怀大爱、关心同事,却无法照顾在工作期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医生丈夫。2月25日,她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潘纯男,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新冠肺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驰援湖北,坚守金银潭医院ICU岗位,通过实施机械通气、ECMO等救治近150名重症患者,挽救了百余名重症患者生命。协助制定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临床诊疗规范,通过专访向全国介绍医治情况,通过“云对话”向7国专家分享治疗方案。

大日子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

10月9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与此同时,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7家医院被增设为青大直属附属医院。它们将依托青岛大学学科、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组团”统筹岛城医学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市校共管共建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全面提升服务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组团式发展】重构医学医疗平衡发展格局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统筹青岛医学医疗资源,做大做强青岛医学教育,实现“组团式”发展,是打造鲁东半岛医学医疗中心的必由之路。此次战略合作是根据青岛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需求,依托青岛大学学科、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而开展的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旨在进一步整合青岛大学优势医学学科资源,把附属医院建设成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发源地,名医和大师汇聚地,全面提升服务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发挥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青岛大学与青岛相伴而生,办学起源于1909年成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也是青大医学教育的起源。医学教育是青岛大学的传统优势教育。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起源于1898年的德国海军野战医院,几乎与青岛这座城市同时诞生。今天,青大附院已发展成全国百强医院,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列全国第25位。同时,青岛大学还为全国医疗系统输出了大量人才,仅在青岛,全市半数以上的各大医院科室主任都是青岛大学校友。据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介绍,过去山东有两所医科最强的高校,东部是青大,中西部则是山大。但近年来,全国医学的发展非常迅猛,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快速崛起,使得原来山东东中西部医学医疗相对平衡的格局被打破。因此,青岛市政府与青大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整合医学医疗资源,统筹推进医教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或将恢复之前的“平衡格局”,甚至在青岛重塑辉煌。在岛城医疗界看来,此次共建,也是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刚需”。青大是山东东部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医学学科体系的高校,这些资源如果外溢到青岛各大医院,将使得它们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背靠“大树”】高水平大学成为强力支撑纵观世界医学发展史,医院没有医科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医科没有医院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近年来,全国各大医学类院校都在纷纷设立并增设附属医院。据不完全统计,首都医科大学设立19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有17所附属医院(含筹)……青大医学部部长姜宏说,青大新增7所直属附属医院正是借鉴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模式。她说:“首都医科大学在附属医院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着力点,以临床教学为抓手 ,创造了医科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合作共赢局面。 2000年,首都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与青大医学院持平,如今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位列全国医学院校前十。 ”“组团式”发展,也将实现青大直属附属医院间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例,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辐射面很广,但相当多的周边市民没有把三医当做看病就诊的“首选”医院,就因为它目前规模较小,在人才方面缺乏优势,没能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 “将来我们会派我们的临床教师到三医工作,并对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在人才引进方面,今后三医也可以以青大附属医院的名义引进优质医疗人才,对人才会更具吸引力。 ”姜宏说。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邢泉生对“共建”有着更深的感触。市妇儿医院多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内权威机构推出的各大排行榜单,入榜学科数量居省内专科医院首位,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妇幼专科医院第一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妇幼专科医院当中却排在20名之后,国家级课题、成果、重要论文则排在50名之后。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大学和医学院的平台支撑与人才支撑。我想,这也是我们新增的7所直属附属医院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邢泉生说。在邢泉生看来,“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这些国内顶尖医院之所以一直傲视群雄,都是因为背后有一所与医学相关的一流大学作为强力支撑。同样,青大附院在青岛老百姓中口碑最佳,近几年横扫各大排行榜单,也离不开青岛大学医学部的强大后盾。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是7所青大直属附属医院中唯一一所民营医院,它是山东省首家从事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的独立专科医院,也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但它缺乏医学教育平台。之所以主动要求“加盟”青大,正是看中了青大的医学医疗资源。【医教研一体】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大对7家直属附属医院具有一定的管辖权,探索建立市校共管共建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根据协议,青大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大将发挥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各直属附院引进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将按一定条件聘用各直属附院临床教师,并选派一定数量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到医院工作;利用综合大学优势,在医学、化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与各直属附院开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打造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新的增长点;向各直属附院开放共享学校生物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科创平台;选聘直属附院人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的架构和技术,与直属附院协同构建青岛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利用学校资源,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各直属附院发挥自身医疗优势为青岛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场所,利用青岛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据悉,青大将加大对医学学科的支持,扩大医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与各直属附属医院共同培养,吸引学生留下来,壮大岛城医疗力量。【青岛青大共建】成我市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原本就存在的“青大医学院”与此次共建的“青大青岛医学院”有啥区别?胡金焱说,青大与医学院的中间加上“青岛”二字后,表示这所医学院如今属于青岛市民。青岛市民的医学院,交由青大发展。不仅是平台“大”了,也是直属附属医院之间、青大与青岛之间的协同发展更紧密了。这是青岛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青大青岛医学院成立后,我市将在人力、财力、体制机制等方面以多种形式支持其发展,为青岛医学院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让合作共建成果造福更多百姓。市校双方还决定建立高层会商机制,专门成立“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市校共建委员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青岛大学校长任主任;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青岛大学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会成员由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和青岛大学医学部党工委书记、部长担任,共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市校共建委员会负责研究合作计划,及时协调处理合作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郭菁荔[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来源:信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后人类

海慈妇二科成功完成腹腔镜下瘢痕妊娠切除术

近日,海慈医疗集团妇二科团队成功为瘢痕妊娠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瘢痕妊娠切除术,及时解除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来源: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患者王女士近2个月来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流血时多时少,时常感到乏力。到海慈医疗集团妇二科就诊,查血HCG为3049mIU/ml,彩超提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一5cm×4cm大小不均质混合回声,前缘达浆膜层,外突,血流信号丰富。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妇二科张华主任、张立岩副主任带领医生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术中见子宫如孕6周大小,子宫下段前壁与膀胱粘连,分离粘连,可见5cm×4cm大小紫蓝色包块突起,双附件外观正常,术中诊断为Ⅲ型瘢痕妊娠,盆腔粘连,遂行腹腔镜下瘢痕切除+子宫修复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张华主任用单极钩分离粘连,于子宫下段肌层注入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单极电钩切除瘢痕处陈旧紫蓝色包块,内见机化组织,逐渐暴露新鲜子宫肌层,将组织剥除后置标本袋中取出。术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将于近日康复出院。据妇二科主任张华主任医师介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指有剖宫产史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瘢痕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瘢痕妊娠早孕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或仅有类似先兆流产的表现,如阴道少量流血、轻微下腹痛等。瘢痕妊娠分为三型:Ⅰ型: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妊娠囊明显变形、拉长、下端成锐角;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厚度>3 mm;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Ⅱ型: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妊娠囊明显变形、拉长、下端成锐角;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厚度≤3 mm。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Ⅲ型:妊娠囊完全着床于子宫瘢痕处肌层并向膀胱方向外凸;宫腔及子宫颈管内空虚;妊娠囊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或缺失,厚度≤3 mm;(CDFI:瘢痕处见滋养层血流信号(低阻血流)。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于孕期周数少,无腹痛,生命体征平稳,阴道少量出血,病灶较少,子宫无破裂现象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治疗药物主要有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天花粉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停经时间长,胎盘植入范围大,药物保守治疗后血β-HCG下降不理想的患者。当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出现子宫破裂,难以控制的阴道大出血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阴式手术等。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是一种孕囊种植在子宫瘢痕组织的异位妊娠,若不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易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子宫瘢痕妊娠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有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可能采用自然分娩,减低剖宫产率,是预防子宫瘢痕妊娠的关键。专家简介:张华,海慈医疗集团妇二科主任,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腔镜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妇产科工作三十余年,工作中一直以思想创新、作风严谨、精益求精著称,始终学习掌握妇科前沿发展,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擅长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洁清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等各级妇科腹腔镜手术、妇科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具有独到之处,开展各种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受到广泛好评。通讯员 李均雁 信网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编辑: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