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是对还是错魔术盒

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是对还是错

1993年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青岛大学。从此,青岛医学院不再存在,而只是以医学部的形式存在于青岛大学,属于青岛大学二级院部之一。如果,1993年青岛医学院没有并入青岛大学,而是单独发展的话,现在是不是会发展得更好呢?是不是已经是青岛医科大学了呢?我们来看一下青岛医学院合并之前发展情况。一、青岛医学院1938年 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1939年 4月创办青岛医科大学,校址在胶州路一号,以同仁会青岛医院(原德国野战医院)为教学基地,1940年 5月医科大学改称"东亚医科学院"。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将将其并入,称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搬迁济南市,医学院留在青岛,改称青岛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为青岛医学院,主校区与研究生部在黄台路(三年级),基础学院在松山路(一二年级)。江苏路上的附属医院也随之划归青岛医学院,为临床部(四五年级),下辖护士学校(基督教堂傍边)。学院的许多教师同时又是附属医院的医生。长期以来,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山东半岛规模最大的医院,具有很高的声誉。1978年,青岛医学院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专业设置从单一的临床医学专业向多专业医科院校发展。此后,青岛医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学术力量较为雄厚、具有较大影响的医科高校。80年代青岛医学院黄台路校门1949年-1956年,医学院在鱼山路5号办学1956年9月29日,师生医护员工庆祝独立1956年独立建院后的青岛医学院迁至黄台二、青岛大学医学部医学部设有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5个学院和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儿科学系4个学系;设有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创新药物研究院、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代谢病研究院、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院、慢病研究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生殖医学研究院、维可迈康复医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共15个研究院和1个生物医学中心;设有20所临床医学院,可供教学实习的床位20000余张。现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8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招收7年制(现为5加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护理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2个,博士专业学位领域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6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2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实现了医学学科博士点全覆盖。眼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骨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有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5个,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临床医学进入全球排名前3‰。现有专任教师 424 人,教授 107 人,副教授104 人,高级职称率占比 51.6%。临床教师 1243 人,临床教师中担任省级学术委员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的 193 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35 人。目前,医学部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外聘院士 7 人,长江学者 4人,国家杰青 7 人,国家优青 3 人,中科院百人 2人,泰山学者 23 人,青年泰山学者19 人,山东省杰出青年3人,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 人,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 4 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10 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现有在校本科生4232人,硕、博士研究生2681人,留学生355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重点学科(临床专科)和重点实验室56个,拥有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1个,临床技能实验室(培训中心)8个。2016年至今获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医学相关学科SCI高端学术论文5484篇,高被引论文28篇,专利360项,国自然基金365项,获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5项,到账经费2亿余元。创办痛风领域唯一全英文期刊《Gout and Hyperuricemia》和全国唯一的《精准医学杂志》,《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精准医学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大家下方评论关注,谢谢

鹅卵石

「2021考研院校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部

报考难度:★★★属性: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国家“111 计划”地点:山东青岛创办时间:1946年【2021考研院校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部1、院校及学科水平简介院校简介青岛大学医学部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青岛高等专门学堂,也称德华高等专门学堂。1946年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1993年,青岛医学院与当时的青岛大学和另外两所院校合并组建立新的青岛大学。2015年12月,青岛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成立青岛大学医学部。此院校也属考研求稳院校,部分专业招生需调剂完成。院校有本、留、研、成人教育等学生群体, 文化氛围并不突出;教学质量与科研设备仍在不断改进建设中,潜力巨大。推荐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眼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理学。2、附属医院3、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19)

长别离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 七所医院并入“青大系”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张雅新 青岛报道10月9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在机关会议中心举行。青岛市副市长栾新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签署《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与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签约仪式上,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7家市校共建附属医院正式加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记者了解到,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大学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在致辞中表示,青岛大学将发挥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各直属附院引进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将按一定条件聘用各直属附院临床教师,并选派一定数量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到医院工作;利用综合大学优势,在医学、化学、材料学、纺织、计算机、软件、物理、自动化、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与各直属附院开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打造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新的增长点;向各直属附院开放共享学校生物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科创平台;学校选聘直属附院人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的架构和技术,与直属附院协同构建青岛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各直属附院发挥自身医疗优势为青岛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场所,利用青岛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在讲话中表示,青岛大学全校上下将以市校共建为新的起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和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地实施,“我们相信,在省市各级政府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青岛大学全校师生和各直属附属医院的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下,共建青岛医学院和共建直属附属医院必将全面提升青岛医学医疗品牌,必将有力助推青岛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来源:海报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精灵使

太牛了!青岛大学这个专业考研成绩刷屏:21人北大、7人复旦……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387人中有312人获得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深造率达80.62%,创历史新高。其中“双一流”大学104人,占总录取人数的1/3,录取院校分别为:北京协和医学院9人,北京大学21人,首都医科大学16人,上海复旦大学7人,上海交通大学6人,中山大学1人,中南大学1人,山东大学43人,浙江大学1人。青岛大学医学部一直以来秉承青医优良传统,坚持以学促建,知行合一,紧密围绕“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全员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强化制度建设,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校友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学风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成才氛围。在学部学生工作中,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部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引领形成“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把考研动员、学生学术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学生教育中,并通过考研心理辅导,“推免与考研”主题教育活动等措施,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促进深造率的不断提升。临床医学专业人数在学部2020届毕业生中占比近80%,学生总体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学部秉持“精英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辅导员和班主任紧密配合,努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鼓励成绩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对成绩相对落后学生,积极与家长联系,加强监督管理和鼓励引导;注重专业引导、朋辈交流和考研指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与任用,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四级通过率99.5%,六级通过率85%以上,近1/3学生参加创新实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35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21人获得省市级奖项;99位学生干部中84人获得攻读研究生资格,深造率85%。青岛大学医学部全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怀揣医学梦想,担负时代使命,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献身医学事业,勇攀医学高峰。考研率再创新高的背后,离不开考研人全力以赴的奋斗,离不开学院与老师悉心的安排指导。希望每一个考研人,都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金榜题名,再创佳绩!来源:青岛大学 图文 / 医学部 封面 / 姚家辉 编辑 / 温馨 审校 / 王迎新 周莉娜 覃梦婕 责编 / 魏喆吉 李鹏

邓析

青岛丨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

10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是青岛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青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青岛大学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整合青岛医学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市校共建共管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不断提升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签约仪式上,副市长栾新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签署《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等7所医院分别与青岛大学医学部签约,正式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市领导祝华出席签约仪式,栾新、夏东伟分别讲话,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院长邢泉生发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青岛大学和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记者 刘成龙)【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空姐梦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

10月9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与此同时,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7家医院被增设为青大直属附属医院。它们将依托青岛大学学科、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组团”统筹岛城医学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市校共管共建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全面提升服务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组团式发展】重构医学医疗平衡发展格局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统筹青岛医学医疗资源,做大做强青岛医学教育,实现“组团式”发展,是打造鲁东半岛医学医疗中心的必由之路。此次战略合作是根据青岛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需求,依托青岛大学学科、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而开展的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旨在进一步整合青岛大学优势医学学科资源,把附属医院建设成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发源地,名医和大师汇聚地,全面提升服务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发挥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青岛大学与青岛相伴而生,办学起源于1909年成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也是青大医学教育的起源。医学教育是青岛大学的传统优势教育。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起源于1898年的德国海军野战医院,几乎与青岛这座城市同时诞生。今天,青大附院已发展成全国百强医院,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列全国第25位。同时,青岛大学还为全国医疗系统输出了大量人才,仅在青岛,全市半数以上的各大医院科室主任都是青岛大学校友。据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介绍,过去山东有两所医科最强的高校,东部是青大,中西部则是山大。但近年来,全国医学的发展非常迅猛,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快速崛起,使得原来山东东中西部医学医疗相对平衡的格局被打破。因此,青岛市政府与青大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整合医学医疗资源,统筹推进医教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或将恢复之前的“平衡格局”,甚至在青岛重塑辉煌。在岛城医疗界看来,此次共建,也是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刚需”。青大是山东东部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医学学科体系的高校,这些资源如果外溢到青岛各大医院,将使得它们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背靠“大树”】高水平大学成为强力支撑纵观世界医学发展史,医院没有医科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医科没有医院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近年来,全国各大医学类院校都在纷纷设立并增设附属医院。据不完全统计,首都医科大学设立19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有17所附属医院(含筹)……青大医学部部长姜宏说,青大新增7所直属附属医院正是借鉴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模式。她说:“首都医科大学在附属医院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着力点,以临床教学为抓手 ,创造了医科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合作共赢局面。 2000年,首都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与青大医学院持平,如今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位列全国医学院校前十。 ”“组团式”发展,也将实现青大直属附属医院间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例,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辐射面很广,但相当多的周边市民没有把三医当做看病就诊的“首选”医院,就因为它目前规模较小,在人才方面缺乏优势,没能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 “将来我们会派我们的临床教师到三医工作,并对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在人才引进方面,今后三医也可以以青大附属医院的名义引进优质医疗人才,对人才会更具吸引力。 ”姜宏说。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邢泉生对“共建”有着更深的感触。市妇儿医院多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内权威机构推出的各大排行榜单,入榜学科数量居省内专科医院首位,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妇幼专科医院第一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妇幼专科医院当中却排在20名之后,国家级课题、成果、重要论文则排在50名之后。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大学和医学院的平台支撑与人才支撑。我想,这也是我们新增的7所直属附属医院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邢泉生说。在邢泉生看来,“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这些国内顶尖医院之所以一直傲视群雄,都是因为背后有一所与医学相关的一流大学作为强力支撑。同样,青大附院在青岛老百姓中口碑最佳,近几年横扫各大排行榜单,也离不开青岛大学医学部的强大后盾。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是7所青大直属附属医院中唯一一所民营医院,它是山东省首家从事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的独立专科医院,也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但它缺乏医学教育平台。之所以主动要求“加盟”青大,正是看中了青大的医学医疗资源。【医教研一体】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大对7家直属附属医院具有一定的管辖权,探索建立市校共管共建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根据协议,青大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大将发挥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各直属附院引进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将按一定条件聘用各直属附院临床教师,并选派一定数量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到医院工作;利用综合大学优势,在医学、化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与各直属附院开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打造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新的增长点;向各直属附院开放共享学校生物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科创平台;选聘直属附院人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的架构和技术,与直属附院协同构建青岛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利用学校资源,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各直属附院发挥自身医疗优势为青岛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场所,利用青岛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据悉,青大将加大对医学学科的支持,扩大医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与各直属附属医院共同培养,吸引学生留下来,壮大岛城医疗力量。【青岛青大共建】成我市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原本就存在的“青大医学院”与此次共建的“青大青岛医学院”有啥区别?胡金焱说,青大与医学院的中间加上“青岛”二字后,表示这所医学院如今属于青岛市民。青岛市民的医学院,交由青大发展。不仅是平台“大”了,也是直属附属医院之间、青大与青岛之间的协同发展更紧密了。这是青岛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青大青岛医学院成立后,我市将在人力、财力、体制机制等方面以多种形式支持其发展,为青岛医学院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让合作共建成果造福更多百姓。市校双方还决定建立高层会商机制,专门成立“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市校共建委员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青岛大学校长任主任;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青岛大学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会成员由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和青岛大学医学部党工委书记、部长担任,共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市校共建委员会负责研究合作计划,及时协调处理合作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郭菁荔[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

天情

青岛大学:尽快提出“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方案

青岛大学官网 图继康复大学落地山东青岛之后,当地另一大学也在医学教育领域发力。据青岛大学医学部官方微信公众号6月25日消息:6月13日上午,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到医学部调研指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永明出席调研座谈会。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研究生院)、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消息提到,胡金焱在听取汇报后,就实化医学部职能、落实“校中校”决策、强化“学院办大学”理念以及推进学部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金焱强调,尽快提出“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方案,拿出增加直属附属医院办法;强化与青岛市的合作,争取对医科的支持;推动医学教育联盟建设,形成学科发展合力;创新合作发展模式,争取开放的社会办学资源。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上述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明确提出了要“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方案,这样的表述此前在青岛大学医学部官方网站上并未出现。官方资料显示,青岛大学医学教育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青岛高等专门学堂,也称德华高等专门学堂。1946年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1993年,青岛医学院与当时的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青岛大学。2015年12月,青岛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成立青岛大学医学部。目前,青岛大学医学部还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青岛大学医学部官网提供的信息显示,去年10月22日上午,学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医学部体制机制及职能调整工作布置会。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并讲话。当时,胡金焱在讲话中就透露,“加强学科统筹,即统筹医科教育、附属医院以及其他合作医院的大医学范畴,调整我校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校中校’……办‘校中校’既要学部做实,也要学院做实,更要强调学院办大学的原则。处理好医学部与附属医院、各临床医院的关系。要强化医学部协同统筹作用,进一步调动附属医院、各临床医院的积极性和归属感,发挥辐射作用,形成以我校为中心的辐射青岛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强大医学联盟”。

绿水缘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 王清宪出席

10月9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是青岛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青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青岛大学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整合青岛医学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市校共建共管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不断提升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签约仪式上,副市长栾新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签署《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等7所医院分别与青岛大学医学部签约,正式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市领导祝华出席签约仪式,栾新、夏东伟分别讲话,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院长邢泉生发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青岛大学和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来源:青岛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兔罝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 7家医院纳入“青大附属”

本报10月9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 10月9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成立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是青岛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青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青岛大学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整合青岛医学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市校共建共管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不断提升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签约仪式上,副市长栾新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签署《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和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等7所医院分别与青岛大学医学部签约,正式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市领导祝华出席签约仪式,栾新、夏东伟分别讲话,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院长邢泉生发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青岛大学和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新闻延伸市校共建协同做大做强青岛大学医学学科的发展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据官方资料显示,青岛大学医学教育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青岛高等专门学堂,也称德华高等专门学堂。1946年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1993年,青岛医学院与当时的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青岛大学。2015年12月,青岛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成立青岛大学医学部。目前,青岛大学医学部还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青岛市人民政府为何要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介绍,青岛作为“胶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不仅占据经济优势、区位优势,还拥有半岛地区最优质的医学和医疗资源。“过去在山东,医学最强的高等院校,中西部是山东大学,东部就要属我们青岛大学,在省内形成了东西相对平衡的格局。”但近年来,省内医学发展布局发生重大变化。省委省政府整合泰山医学院、省医学科学院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举全省之力打造鲁西医学中心,对青岛医学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不仅是站在青岛大学的角度,更是站在整个青岛、整个胶东经济圈的高度,有利于整个胶东半岛医学医疗的发展,更是青岛打造医学医疗高地,尤其是北方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需要。”胡金焱表示,在山东东部,青岛大学是周边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学科体系,并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大学,这些资源如果外溢到青岛各大医院,那它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及成果转换等方面,将拥有其他任何山东半岛地区医院所没有的优势。“由青岛大学医学部到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最重要的变化是加入了‘青岛’二字,‘青岛’二字体现了医学院与兄弟医院协同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医学院是青岛人民的医学院,只是交给青岛大学来发展。我们希望和各家医院协同起来,推动青岛地区的医疗做大做强。”胡金焱说。大学支撑医院持续发展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院长邢泉生代表新增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发言。他认为医院的发展想要有更大的突破,离不开大学的支撑。群众口中广为流传的“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这些国内顶尖医院之所以一直傲视群雄,都是因为背后有一所医学相关的一流大学作为强力支撑。“长期以来,青岛的医疗水平与城市区位优势并不相称,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生病后到北京、去上海等大城市就诊的情况还时有所现。因此,发展好青岛的医疗事业,突出青岛医学院的功能特色是非常之举,市校共建是非常之策。”邢泉生介绍,近几年青岛妇儿医院已迈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医院年门急诊量稳定在260余万人次,出入院病人7万余人次,手术4万余例,分娩量近1.8万例,位列青岛市单体医院之首,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妇幼专科医院第一名。但是在全国范围却排在20名之后,国家级课题、成果、重要论文则排在50名之后。“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大学和医学院的平台支撑与人才支撑,缺乏大学附属医院应有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积淀。我想这也是我们新增的7所直属附属医院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邢泉生说。“今天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是青岛医学院再次辉煌的历史机遇。对医院来说,成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我们将有机会共享大学的医教研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邢泉生表示,妇儿医院将积极融入青岛大学,履行好附属医院的职责,助力和赋能长江以北一流医疗中心城市建设。财政机制等全方位支持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大学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岛大学将发挥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各直属附院引进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将按一定条件聘用各直属附院临床教师,并选派一定数量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到医院工作;利用综合大学优势,在医学、化学、材料学、纺织、计算机、软件、物理、自动化、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与各直属附院开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打造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新的增长点;向各直属附院开放共享学校生物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科创平台;选聘直属附院人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的架构和技术,与直属附院协同构建青岛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各直属附院也将发挥自身医疗优势为青岛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场所,利用青岛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今天参加市校共建签约仪式的有青岛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主要负责同志,这些部门不仅是共建协议的参与者,也是贡献者。市里会用多种方式来支持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的发展,不仅是财力物力,更包括政策、体制、机制上的帮助,为医学院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胡金焱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会把所有的医学资源共享,会加大对医科的支持力度、学生规模,让所有直属附属医院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未来,医学院的好学生培养出来就直接留在直属附属医院里,可以壮大医院、岛城医疗水平,形成源头活水。”胡金焱说道。【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世间

山东临床医学:山东大学No1,青岛大学和第一医科大学谁更好一些

山东省拥有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山东省的教育资源不错,拥有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也不少。有隶属于教育部的双一流大学:山东大学;还有隶属于地方的众多地方院校,如青岛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通过临床医学认证的院校自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高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山东省通过临床医学认证的院校有:滨州医学院(2013年认证),济宁医学院(2015年认证),山东大学(2017年认证),潍坊医学院(2018年认证),青岛大学(2019年认证)。第四轮(临床医学)学科评估在全国第四轮(临床医学)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评估结果为:B+;青岛大学的临床医学评估结果为:C+。临床医学ESI排名在临床医学的ESI排名中,山东省有多所院校上榜:山东大学:全球第452名,国内第13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全球第714名,国内第26名:青岛大学:全球第1360名,国内第39名:滨州医学院:全球第3052名,国内第77名:山东中医药大学:全球第3309名,国内第82名…………19年临床医学分数线19年,山东省部分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山东省录取分数线如下:山东大学:第一毫无争议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的录取分数,毫无疑问是第一。青岛大学VS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谁是第二从分数线上来看,青岛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但是在ESI排名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排名比青岛大学的排名靠前!那么你认为,青岛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谁的临床医学更好呢?第三梯队:哪个院校好余下院校中的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医学院都在ESI榜单的国内80名左右。但是,潍坊医学院的19年的录取平均分高于滨州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那么,在第三梯队中的院校,谁的临床医学专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