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青岛成立 预计未来5年联合培养约50位博士生见一丈人

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青岛成立 预计未来5年联合培养约50位博士生

6月26日,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揭牌成立。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成立据悉,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是国内首个由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共同指导,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技术应用研究和博士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智能技术共享平台。研究院将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基地,面向中德两国,充分发挥德方科研机构在科技、人才、创新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引领力,为新区乃至青岛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及智能服务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研究创造新动能。该研究院将搭建以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顶尖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特聘科学家、研究员专业优势及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培养与先进工业技术研究生态圈。通过与海尔、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博世(中国)、京东物流、菲尼克斯(中国)、澳柯玛等优秀企业开展院企合作,打造集教研合作、院企合作、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战略合作新平台。据了解,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首创推行基础研究(以技术方案为主)、系统研究(以软件系统为主体)和应用研究(以虚实融合技术为载体)三位一体的创新研发模式,开展面向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一是促进中德智能领域产学研结合,二是培养承担中德两国智能制造使命的高端人才。同时,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德国优秀博士生资源和中国博士生导师资源相对接的优势,推行人才培养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博士生培养方向重点为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技术,后期增设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培养方向,由德国相关高校授予博士学位,预计未来5年联合培养约50位博士生。揭牌仪式后,首届中德智能技术高峰论坛随即召开。10位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分别围绕“德国应用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成功案例分析”、“工业4.0与数字双胞胎”、“海尔COSMOPlat平台技术与实践”等话题做主题演讲。近年来,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突出中德合作、体现国际开放融合,坚持发展智能制造关键项目和关键技术,集聚了一批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应用的设计研发类企业,家电、集成电路等智能制造类项目,开放辐射周边企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平台。园区先后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灯塔园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获得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等称号。目前已落户包含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海尔磁悬浮智能互联工厂、芯恩(青岛)集成电路等在内的高端研发、制造、教育培训机构10余家,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从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工厂建设及改造、模式及标准输出一体化产业链,为国家输出家电行业智造标准。未来,将为汽车、石化等产业智能化改造提供解决方案。(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悒悒不乐

北航青岛研究院可以招博士后了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通知,同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等42个单位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开展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平台,可以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为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获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必须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较强的经济实力、良好的科研和后勤保障条件。北航青岛研究院成立两年来,着力打造一流的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现已具备满足600名研究生教学、科研、住宿的创新创业和生活保障条件,建成虚拟现实、微电子、精密仪器与光电、新材料、军民融合等5个创新技术与产业化融合科创平台,汇聚了一大批顶尖学者和专家团队,园区科技人员近500人。今年5月以来,北航青岛研究院精心筹划准备材料、申报工作,逐级推荐、专家论证评议等程序,终获设立资格。北航青岛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获批建设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对北航青岛研究院前期工作的肯定。全院上下将以此为契机,抓紧完善基地建设方案,做好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打造成青岛市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未来三年,北航青岛研究院将主要针对航空航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系统、智能制造、材料科学、精密仪器与光电、信息科学、微电子、海洋科学、生命医学等专业开展博士后研究项目,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推动研究院科研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北航的“双一流”建设、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据了解,北航青岛研究院是2016年青岛市崂山区重点引进的科研机构,目前已建立虚拟现实研究院,微电子研究院,精密仪器与光电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目前,北航青岛研究院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导师56人,形成了强大的教学科研团队。(半岛记者 李晓哲 通讯员 张延旻 季小刚)

明希

青岛西海岸“博士邨”:高端人才“拎包入住”

中宏网山东10月28日电 近日,40名高端人才入驻位于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区的博士邨公寓。伴随着越来越多人才的入驻,西海岸新区博士邨日益发展成为新区招才大平台。西海岸新区博士邨包括位于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区的海创融园博士邨和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的博士邨两个。最新入驻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区的项目包含8名博士领衔的创新创业项目,哈船海智科技、数智船海科技等企业与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签订入驻协议,青岛古镇口融合创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同时揭牌成立,打造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高端人才安居乐业“生态圈”。“海创融园博士邨”是落实省委“工作落实年”会议精神和市委“双招双引”等15个攻势的重要举措,是新区明确的招才引智突击队年度重点攻坚任务之一,先行在古镇口融合创新区试点建设。“海创融园博士邨”是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创新创业平台、有安居场所、有亲情服务等“四有”保障模式,高标准打造的海洋产业领域高端人才社区,是社会化综合管理和配套服务完善的海洋高端人才集聚保障综合体。其中,博士邨人才公寓由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整体购买东方时尚34号楼,共49套Loft公寓,约4500平方米,是按“拎包入住”标准打造的高层次人才居住地,现已配租入住40人。创新创业平台方面,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为人才提供办公场所和共享平台、保障平台、休闲交流等综合性配套公共服务。目前,园区已集聚包括院士、国家高层次专家等高端人才350余人。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的博士邨项目占地67.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围绕打造“科研创新基地、教育实验基地、成果转化基地”,重点服务园区人才聚集,是园区“万名英才千名博士”计划的重要载体,复旦心血管器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科研院所已经落户。截至目前,共引进院士15名,博士227名,硕士718名。该项目共六个建筑单体,含心天地人才公寓3栋,共454套公寓。这个博士邨紧紧围绕生命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四大主导产业招揽人才,计划到2021年累计引育100名以上顶尖和领军型人才,1000名以上博士、高级职称、高级职业资格、海外和外籍、行业高级专家等人才,10000名以上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带动集聚其他各类人才10000名以上。

分分失失

青岛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吸引800多名海内外博士来青岛

“我是山东人,毕业后希望回家乡山东工作。”8月20日,在青岛参加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的澳门科技大学传播学博士张瑞瑶,接受采访时说:“青岛环境优美,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区位优势,来青岛工作成为我的首选。”张瑞瑶喜欢高校科研工作,向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驻青高校投出了求职简历,并报名参加了青岛大学研修分营的活动,希望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当日,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暨第六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青岛启动,邀请800多名海内外博士走进青岛21个研修分营,让人才与重点用人单位深度对接,提升引才引智精准度。此次活动以“智汇青春之岛,博引活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名古屋大学等13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800余名博士参加,其中海外博士100多名。这是在青岛市引才品牌活动“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基础上,第一次设立“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活动板块;第一次为参会博士打造定制化的分营研修方案;第一次面向海外高校、科研机构,邀请全球博士参与。如何实现引才引智精准匹配?依据征集到的博士人才岗位需求,根据参会博士的专业类别与各引才单位的行业类型,青岛市人社局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大学、青岛蓝谷、青岛银行等21个单位,创新设置了21个具有相应领域特点的研修分营。参会博士可以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定制化的研修方案,实现博士人才与引才单位需求的精准匹配。其中,青岛大学研修分营以“博识青大,携手一流”为主题,开展双选洽谈活动,吸引了300多名博士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分营开放展示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相关实验室;以“相约高铁四方·走进中国名片”为主题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分营展示了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铁及地铁生产制造现场……8月20日下午,40多名博士受邀参观青岛(市北)博士创业园分营,听取创业园推介,了解博士入住园区创业政策,分享园区博士企业创业经验,并与园区博士企业交流洽谈。“青岛市人才引进政策非常好,为高层次人才考虑得非常细致,像博士创业园,博士入住创业后,在财务管理、宣传推介、前期建设,考虑得非常细,感觉除了资金支持外,还设身处地为博士发展前途着想,这点非常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博士欧阳光接受采访时,对研修分营赞赏有加:“不同的博士,有不同的职业设想,有的喜欢科研,有的想去事业单位,还有的想创业,有的想进入大公司,分营模式很好地照顾到不同想法的博士,能更好更准确地找到符合自己希望的发展机会。”海尔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彤说:“97位海内外博士人才受邀参加我们海尔集团研修分营活动,参观海尔,与高管和专家直接交流,为企业和人才双方提供了充分的双向了解和洽谈空间。”“传统的招聘活动费时费力,对接效果也不一定好,研修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与参会博士更加充分的双向了解与洽谈的空间,让我们能够更从容地找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中车集团研修分营负责人表示,今年遴选了20余位博士进入集团工作,有效缓解了集团科研人才紧缺的局面。8月20日举行的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上,青岛市103所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驻青高校提供了2703个人才需求岗位。经过现场对接洽谈,来青博士共投递简历1173份。围绕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建设,青岛市招才引智视野和范围更加开放,放眼全球,面向国际,尤其是紧盯博士等高端人才群体,在全国率先组织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自201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6年来,活动汇集了来自140余所海内外高校共3900余名博士来青洽谈,1800余名博士通过集中活动与青岛牵手。“博士行”逐渐成为青岛市“双招双引”工作的亮眼品牌,博士人才集聚效应日益突显。

四时不节

青岛市最好的10所大学排行榜!

1、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3、青岛大学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大,建校于1951年,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学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在淄博设立洪山煤矿工业学校(今淄博市淄川区)。1958年,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5、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是一家设立橡胶专业的高等院校。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被社会称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该校于2009年、2011年在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议上,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6、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同时青岛理工大学也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7、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是一所山东省属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51年的莱阳农学院,200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创建青岛校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由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学校在199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8、青岛滨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是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发展项目支持计划高校,同时也是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青岛滨海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9月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立职业高等中学,先后更名为私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院校、私立青岛远东职业技术专修学院等。9、青岛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于2011年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截至2017年1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及6个专科专业。10、青岛黄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建于1996年。学校占地144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600余人,现设10个院(部),22个本科专业,41个高职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教育学等六个学科门类。黄海学院坐落于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青岛西海岸中心位置。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不可止也

强强联合!青岛市成立山东首家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

8月19日上午,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青岛131家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部分创投风投机构联合组建的青岛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经山东省人社厅批复同意山东省试点组建的首家融合“博士后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投风投机构”组成的联盟。联盟由研创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产融发展平台三个子平台组成,旨在通过联盟促进会员单位创新合作、成果转化、产融结合,加速博士后人才引进集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助推上下游产业链接,为青岛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努力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并选举出了理事单位。选举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为理事长,选举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青岛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副理事长、青岛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汤亚杰,青岛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城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旭为副理事长。会上还为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等首批30家青岛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青岛大学和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等19家博士后站、基地围绕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创新创业合作等领域进行了现场签约,拉开了青岛博士后平台合作的序幕。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国家科研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博士后已经成为我国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潜能、最具创业活力的人才群体。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在政策方面,积极实施“青岛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持续在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等方面扩面提标,已累计向博士后设站(基地)单位和博士后人员发放各类资助(补贴)资金4.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青岛市博士后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青岛市共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9家;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38人,占全省的38.3%,累计出站留青博士后1557人,出站留青率达到76.5%。在荣誉激励方面,已有78人获得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称号。组建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就是要搭建博士后站(基地)以及创投风投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各设站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博士后资源市场化配置,做好发展“乘法”,通过各方协作,达到智力倍增,效益攀升,实现各行业“多赢”的效果。 该联盟成立后,将协助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全国“博新计划”创新创业青岛峰会、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交易博览会等赛事,还将面向海内外发布博士后人才招聘计划,组织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等活动,充分发挥博士后的创新创业潜能,为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来源:青岛时政山东教育卫视《教育新闻》出品微博:@山东教育新闻

木头人

重磅!总投资30亿元 青岛再添一家高校附属医院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门诊综合及病房楼 。青岛新闻网3月25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邵璐)日前,青岛新闻网记者从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悉,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首批300余名入职人员完成报到,将逐步按计划进行入院教育和岗位、环境适应训练,吹响试营开诊的“集结号”。据介绍,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是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和青岛滨海学院合作共建,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规划床位2400张,是一所非营利性混合所有制三甲标准大型综合医院。该医院高标准进行人才招募,优中选优超额确聘了首批试营开诊人员。其中,三甲医院经历的高级职称者占50%以上,博士学位者占30%以上。此外,医院还遴选1200余名高水平人才纳入人才储备库。国家卫计委儿科支气管镜专家组成员舒林华博士是首批入职医生之一,也是全国6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之一。他不仅带来了《基于大数据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治疗决策支持系统(CAP-CDSS)》国家发明专利,还带来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累累硕果。“截止去年12月,总计收到应聘简历7400余份。其中,医疗类人员占48 %;药类和技类人员20 %;护理类人占 19 %;行政管理等人员占 13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甜甜介绍,未来,整个医院医疗工作人员将近3000人。另外,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拥有全青岛医疗系统唯一的世界顶级肿瘤放射治疗设备——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以及西海岸新区医疗系统唯一的PET-CT、全飞秒激光治疗仪等主要高端大型设备,其先进性水平青岛市领先,达到山东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

如哭其母

青岛“引才”升级:在校大学生可落户 博士住房补贴5.4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青岛“引才”升级:在校大学生可落户,博士生住房补贴高达5.4万从本科生到专科生,再拓展至在校大学生,自2018年以来,这已经是青岛第三次调整落户门槛。继西安之后,同样作为新一线城市的青岛,也推出了“在校大学生可落户”的政策。据《青岛日报》3月18日报道,3月17日,青岛市人社局举办新闻通气会,发布“聚青行动计划”十条举措,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措施是,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含毕业学年),可申请在所在院校的学生集体户落户;青岛市以外(含国、境外)高校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可依次选择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亲属(指父母、配偶)家庭户和市人才集体户落户。从本科生到专科生,再拓展至在校大学生,自2018年以来,这已经是青岛第三次调整落户门槛。值得注意的一个背景是,3月3日,山东省发布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济南、青岛中心城区尽快放开落户限制”。大学生落户青岛之后,还将享受住房补贴。国内普通高校统招全日制派遣期内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及留学回国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青岛就业或创业并具有本市户籍的,分别按照本科毕业生500元/月,硕士研究生最高1200元/月,博士研究生最高1500元/月的补贴标准,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这也意味着,按照最高标准和最长补贴年限来算,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最高将可分别获得18000元、43200元和54000元的住房补贴。此外,在青岛行政辖区内初次就业或创业,并在青岛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具有本市户籍的,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安家费。但值得指出的是,青岛此前就已经在给大学生发放住房补贴和安家费。2019年,青岛曾发布《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住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试行)》,住房补贴标准为本科毕业生5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1200元/月;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1200元/月,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1500元/月。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首次扩大到本科生。目前,青岛尚未公布2019年的常住人口数据,但其2018年年末常住总人口为939.48万人,对比上一年增加10.43万人,增长1.1%。放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里比较,这一增量成绩排在深圳、广州、西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长沙、宁波以及武汉等城市之后,但好于南京、东莞、苏州、天津等地的表现。根据青岛人社局的数据,2019年,青岛市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万人,其中,硕博及副高职称以上人才1.5万人,本专科人才15.5万人。2019年底,青岛统计局曾对驻青10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59.84%的毕业大学生意愿留青工作,比上年提升4.44个百分点;18.67%的选择到省内其他城市工作,提升2.37个百分点;21.49%的选择到外省市工作,下降6.81个百分点。分地域看,89.2%的本市学生、59.56%的省内学生、40.87%的外省学生选择愿意留青工作,其中外省学生选择愿意留青工作上升6.78个百分点,有较大幅度上升。除了此次加码的引才政策之外,3月16日到4月10日,青岛将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20所“双一流”大学集中举办“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硕博线上专场招聘活动,已经汇集8200余个岗位需求信息。

三正

全球邀约!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即将开营 2500余博士岗等你来

半岛记者 肖玲玲 报道本报7月25日讯 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2500余个博士岗位、21个研修分营精准匹配人才与引才单位……7月25日,记者从市人社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暨第六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将于8月19日~22日举办。届时,将邀请海内外百余所重点高校的千名博士来青洽谈研修。即日起到8月10日,有意来青就业创业的博士可登录“青岛人才网”报名。据悉,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暨第六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历时4天。8月20日上午,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开营仪式,同步举办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重点高校座谈会等活动。20日下午至22日上午,将分批次组织高校代表和参会博士参加研修分营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创新设立的研修分营,根据各引才单位的行业特色,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蓝谷、青岛银行等21个单位设置分营,为参会博士人才提供各具特色的研修、体验活动,实现人才与重点用人单位的深度对接精准匹配,助力各单位抢占引才先机。与此同时,设置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引才引智工作站签约、高校座谈会等环节,为来青博士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选择,同时加强与海内外各重点高校的校地合作,进一步扩容青岛的高校“朋友圈”。另外,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青岛市对口扶贫城市贵州省安顺市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参与,共享优质博士人才资源。安顺市的安顺学院、安顺市人民医院等11家单位,提供了34个博士人才需求岗位。活动现场将设置安顺专区,全面推介安顺。据介绍,5月份起,市人社局面向各区市和重点单位征集博士人才岗位需求。目前,已收到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报的2500余个博士岗位需求,岗位数量较去年翻了一番。另外,市人社局与清华大学、港澳有关高校等100余所境内外重点高校进行对接,诚邀境内外博士研究生来青参加活动,这也是“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首次向境外高校发出邀请。

大海风

盘点青岛市的王牌高校,都非常厉害

青岛市是山东省的一个海滨城市,整体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而且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质量也是非常高的,拥有高校的数量比较多,而且办学质量高。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青岛市的王牌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于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办学规模较大,一共拥有3个校区,还有一个在建校区,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基础教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的实力也是比较强的,其中有9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整体实力非常强,非常值得考生重点考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东营,学校创办于1953年,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校整体的办学规模也是非常大的,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丰富,下设19个二级学院,68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以及相应的硬件设施方面都比较强,具备比较雄厚的科研实力,整体的报考性价比非常高。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泰安、济南,学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整体的办学规模是非常大的,一共设有32个二级学院,5个科研单位,9个博士后科研流站。学校总体在教学设备上的投入非常大,整体的硬件设施非常好,而且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水平方面都比较强,社会认可度也高,毕业生的就业是非常不错的,值得考生重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