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电动汽车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穿墙术

“电动汽车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

在当前国际新能源汽车和车辆工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态势下,意大利以博罗尼亚大学为依托,意大利汽车工业的聚集地艾米利亚大区投入巨资,联合该地区的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推出创新型课程——电动车辆工程(Second-cycle Degree Programme in Electric Vehicle Engineering)。 参与该课程的企业有:参与课程的意大利大学为:· 博罗尼亚大学· 摩德纳雷焦艾米利亚大学· 费拉拉大学· 帕尔马大学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电动车辆设计、制造、研发方面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该课程为全英文授课,非欧盟国际学生名额仅有8名,可以想象竞争会相当激烈。请大家注意申请的时间节点,申请截止日期为2020年7月2日。电动车辆工程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

观光者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2021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参考书推荐

招生院系: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招生专业:(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 车辆整车设计与集成技术02 车辆电子技术03 车辆试验技术04 车身与空气动力学05 磁浮车辆技术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202俄语任选一门301数学一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12机械设计、816工程热力学、822电路分析、825自动控制原理、831理论与材料力学任选一门复试内容:轨道交通学科综合专业课参考书808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宋子康、蔡文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二版)《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部分),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1年《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张伟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812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主编,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3822 电路分析《电路》(第5版),邱关源、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6年825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3《现代控制系统》(英文影印版第十二 版),Richard C. Dorf, Robert H. Bishop,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Foundation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许维胜,朱劲,王中杰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831材料力学:学校没有推荐复习教材,这里推荐两本教材,分别是宋子康编写,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材料力学,另外一本就是同济航院的材料力学教材。《新祥旭考研同济大学车辆工程辅导班讲义》同济的专业课可以任选一门,我选的材料力学,用的是同济的课本,资料是在淘宝上买的,如果认识的学长学姐买他们的就好,还能看到他们的笔记。暑假过后开始学习专业课,先看课本,然后做资料上的真题和习题库,课本我看了大概四五遍,书上的例题必须会,真题也做了三遍,习题库做了两遍。一定要很重视真题,尤其是理工科的,题型每年都差不多,只要把每一类题总结出来做题方式就好了。每个专业课的考察内容不同,如果基础不好刚开始学很痛苦,但是要坚持下来,实在搞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或者考上的学长学姐。数学的一轮复习,我主要是打基础,以课本为主,多做课后习题和例题,多做多思考;3月至6月,我会进行二轮复习,还是以课本为主,但是我会额外做一些习题册的题,李老师的就很不错,很经典,而且很能突出出题风格和出题类型,最好可以弄一个错题集,分析错题的失误点在哪里,定理之间是如何联系的;7月至11月,我进行强化提升学习,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让自己的做题速度贴近考试程度,11月中旬开始真题模考,每天一次,数学一和数学二我都做了,虽然数学二比较简单,但是内容少,可以考的很细致;考前一周我会再过一遍错题,每天调整作息,保证自己良好的状态迎接考试。英语复习前期,建议先从单词方面来,我用的是默默背单词,身边人也有用百词斩的,也可以记录自己不会的难单词或者很重要的单词,单词需要从开始到考前都要一直准备着,后面复习长难句,长难句这关有点难吃透,也没关系,听听长难句视频,英语的复习也有章可循,作文从考研文库里找了一些模板学习,全程复习时间比较紧凑,每一步做每一步该做的事情,复习就会早点完成。

召旻

汽车专业哪家好?简介清华、北理、同济、吉大等8家的车辆工程

汽车类专业可以分几种,围绕着汽车研发、制造、销售、维修等,有车辆工程、汽车服务、汽车维修等。这里主要讲车辆工程专业,也就是有关汽车研发和制造方面的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是个集大成的一项工业,按道理可以分成机械设计、电子电路、汽车外观设计等等,但由于汽车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而且相关的企业和产业特别多,所以有了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有些学校开设了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学科内容也是个大杂烩,机械、电子和一些力学、热力学,主要是实践性强。我以清华车辆工程专业为例,说明一下车辆工程专业的基本课程。基本课程分几部分,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部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金工实习,机械制图等汽车部分: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发动机设计、底盘设计、车身设计、汽车电子等电子计算部分:一些计算机和电子电路方面的基础课程。大家可以看出,机械的内容学得没有单纯机械系多,电子的部分也不是很多,汽车的东西学了一些,但时间有限,只学了点皮毛。汽车是一个很复杂的大宗商品,对机械、电子的使用都是紧跟科技发展,是最尖端的机械、电子技术的使用,因此,学到本科生几乎还没有入门,现在车辆工程越来越要求研究生,道理就在此。国内较好的车辆工程学校1.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清华是国内最早开设汽车专业的高校,到现在接近90年的历史了。现在成立了车辆与运载学院,在机械学院里。在本科阶段,清华的车辆工程专业分三个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清华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有国家第一个汽车领域内的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学院有2位院士,长江学者4人,千人3人,杰青1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Fellow 3人,实力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强。2.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理工的机械与车辆学院在国内名声非常大,北理工属于国防七校,它的很多研究项目都是针对军工,在1955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获得了博士授予权了。它在军用车辆、坦克、车辆传动、车辆结构、车辆电子、先进制造等方面都在国内前列。3.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的汽车专业设置得比较晚,1988年才设置,1991年才创建系,但发展很快。这跟同济在上海,中国汽车的一大生产、销售基地很有关系。同济的汽车学院以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化出名。曾经的科技部部长,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最大推动者,就是同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后来当同济校长,又当了科技部部长。所以,同济大学的汽车学院异军突起,成为国内非常强的一个院校。4.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的汽车专业成立非常早,在1955年就成立,是国内非常老牌的汽车方面的高校。它的起家跟长春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基地密不可分。它的车辆工程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仿真与控制。不过,考吉大的要注意一下就业。从就业考虑的话,现在南方的汽车企业要多于北方,所以同济的更合适一些。5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湖南大学的机械系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现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6.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西交大的机械系是王牌系之一,下面设有车辆工程系。7.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重大的汽车专业也比较早,1950年在苏联的帮助下成立汽车专业,院系调整时,又得到了加强。不过到2014年才正式成立汽车工程学院。8. 武汉理工汽车工程学院武汉理工是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3所大学合并而成的,所以汽车学院是它的王牌学院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建立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在这个学院里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3个专业,车辆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就业建议车辆工程很多在机械系下面,不过我建议这个专业还是要多学电,多学计算机。今年有个汽车企业招聘,机械系的都不要,要的是搞计算机的。大家从现代汽车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汽车有可能是除手机外的,最常用的智能终端了,整个汽车的形态和业态将发生巨大变化。

风水劫

车辆工程专业详解,车企的待遇真的这么高吗?

车辆制造业是集制造业之大成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行业门槛非常之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汽车逐渐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渐渐带火了车辆工程这个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属工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主要可以分为车身、底盘、车辆电气系统、汽车发动机等研究方向。下面歪哥就从学校选择、薪酬待遇、个人建议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炙手可热的专业~一、学校选择。开设有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有两百所左右,多数是工科院校,其中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燕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属国家重点学科。这里解释一下,上述学校机械工程均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因此覆盖而下,它们的车辆工程也属于国重,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属于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这些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比如湖南大学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南省汽车车身技术研究中心,在汽车车身设计方面实力很强。吉林大学拥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风洞重点实验室,在车身、底盘、电气系统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除了在汽车底盘、降噪、电动汽车等领域实力较强之外还有深厚的军工背景~西南交通大学的优势在轨道机车,比如动车、铁道车辆、地铁等设计。除了以上院校之外,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等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在业界知名度、师资、科研等方面都很不错,专业综合实力较强,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二、薪酬待遇。业内知名大学本科生就业的话起薪一般有6-10万,每年约有5%-15%的涨幅,具体要看车企效益。“211”研究生就业起薪一般在12-15万甚至更高,正常工作的话五年以后拿到20万不是很困难。如果你能力突出,跳几次槽的话,年收入可能高得令人咂舌。也可以进入下游零部件企业,下游企业种类较多,待遇也相差较大。三、几点个人建议。第一,车企较看重“地域属性”,因为汽车制造业往往产学研结合较为紧密。比如虽然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很好,但南方的车企可能更加愿意去同济、南理工、合工大,同样,一汽肯定更加青睐吉林大学。这就要求你提前规划好毕业后想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东部还是西部,因为你的工作有不小的概率要跟着学校走。第二,车辆专业本科学的较为粗浅,到车企多从事一些较为基础性的岗位,制造类、工艺类等等,会下车间。如果你的能力突出,若干年后可能会转到研发、设计岗位,那才是每个车辆学子施展才华的真正舞台。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特别是名校(大车企一般比较看重“211”“985”),可能直接进入研发、设计部门,但缺点就是研究生三年你自身及整个行业都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考不考研,大家得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抉择。第三,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出国读研,去日本、德国等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科研水平、师资等都要优于国内。

沉睡者

大学专业解读系列:NO.20 车辆工程—工科中的就业“排头兵”

车辆工程专业の介绍工学→机械类→车辆工程专业01专业介绍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以及其他工程车辆在地面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其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不但涉及力学、机械、材料、化工,而且现在已经延伸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等等很多个相关专业,现代社会的汽车技术正在逐步的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比如说车轮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等电子系统,使驾驶就变得越来越安全和智能。02课程设置这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科学,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汽车学、现代汽车实验学等等,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实验到销售环节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以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以及管理等一些相关的工作。03报考指南一般来说我们国内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是设置在汽车学院或者机械工程学院,所指的车辆工程就是汽车工程,当然也有一些院校主要研究的方向是轨道交通车辆,比如像西南交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铁路,公路交通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指的是火车或者其他的有轨车辆的设计制造,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机车车辆,城市地铁以及轻轨车辆、汽车的设计制造部门从事工作,或者在城市交通系统从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一些相关的工作;同济大学有两个车辆工程专业在本科招生,一个是车辆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是5年制汽车,另外一个车辆工程专业主要指轨道交通,两个车辆工程专业隶属的学院,不同录取的分数线呢,也略微有些差别啊,前者的录取分数线稍微高一些,由此可见,同样是车辆工程,有的院校就偏重于研究汽车领域,那么有的院校呢就侧重于轨道交通,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方向是有所不同的。04就业方向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车辆工程是一门讲究细节、追求精确、要求学生有极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所以,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有两大要求,一是工程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创新能力。现在的状况是企业抢着到学校来要人,而学校没有人。从北理工往年毕业生的去向来看,考研或出国的占到40%,剩下的60%毕业生基本上都去了国内的制造行业中的一流企业。其他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是很好。据教育部阳光高考数据统计,该专业的就业率区间在90%至95%之间。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由于地域不同,毕业生所从事的工种不同,车辆工程专业的薪酬待遇也有一定的差异,技术性岗位后期薪酬有很大上升空间。05院校推荐目前我国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院校有250多所;比如学科优势比较强的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相对的就比较高,还有一些院校是按机械大类招生;所以对车辆工程专业有兴趣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的分数情况,看清楚招生专业的目录,院校专业设置等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再选择跟自己的分数批次比较对应的院校;另外兰州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烟台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一些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都很不错,值得报考。

使民心竞

汽车工程专业硕士比较推荐哪个大学?

温莎市被誉为“加拿大的汽车工业首都” ,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温莎大学有着安静的学习环境,悠长丰富的历史,多文化大学校园更是理想的学习更高一级知识与技能的地方。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温莎大学的汽车工程专业。温莎大学的汽车工程专业之所以出名,和温莎大学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联系。温莎大学坐落于安大略省的温莎市,和美国的底特律仅一河之隔。底特律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地自然也影响着温莎的汽车工业。温莎市与底特律相同,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被誉为是“加拿大汽车工业之都”。凭借这种地理优势,温莎大学通过行之有效的co-op项目把该校的汽车工程专业与当地的汽车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同时该校的学生有很大的机会在规模较大的公司里实习,汲取工作经验,为毕业后找到薪水不菲的工作奠定基础。这是温莎大学的一大特色。温莎市被誉为“加拿大的汽车工业首都” ,同时也是加拿大最大三家汽车制造企业及上百家高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温莎大学的毕业生经由汽车业界劳动会形成了学生联合组织,校内有许多设施都是汽车业界劳动会投资建设的。凭借地理优势,温莎大学与工业界合作设立了克莱斯勒加拿大汽车工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五大湖区环境研究中心、及其它学术中心。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温莎大学在汽车工业领域有着极大的优势,无论是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实习还是毕业后的就业率,都远高于其他专业。汽车工程作为温莎大学的头牌专业,没有将汽车工程单独列出成为一个单独的工程专业,而是在机械工程之下设置了专业方向。与此同时,机械工程之下的专业方向还包括航空航天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等。这些专业方向在温莎大学其实都是围绕着汽车工程开设的特色课程和实习项目。由此可见,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交通工具,已经不是简单的某个方面的工程专业方向的成果了。汽车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otive option机械工程(汽车方向)的课程将为学生在汽车和制造业中的领导岗位做好准备,是授课制,完成总共八门课程后,可获得工程硕士学位。该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机会,以扩展学生对汽车工程原理的理解,重点是操作,设计,材料和制造以及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课程设置:第一或第二学期还需要完成四门必修课程(机械方向):工程应用的计算方法和建模工程技术交流工程数学和工程项目管理co-op带薪实习是可选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内申请入学。硕士申请要求:工程或相关领域本科学位,中国学生成绩均分至少80%;语言直录要求:雅思6.5 / 托福92 ,对于学术条件满足,而语言不够的学生可以接受语言双录。另外,温莎大学的mechanical, automotive & materials engineering ﹙机械、汽车自动化和材料工程﹚专业也很有特色。这个专业在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有开设。该校凭借北美汽车工业中心的地理位置,将机械工程与环境科学相结合。在污染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温莎大学的环境工程项目也是加拿大各个高校的首创,值得一提的是,温莎大学拥有加拿大最大的材料工程项目。目前2021年秋季申请已经全面开放,由于加拿大硕士申请周期较长,尤其是目前的签证办理周期较长,因此加拿大硕士需要提前一年申请。对打算2021年秋季入学的同学来说,2020年10月-11月是大学申请开放的高峰期(各校开放申请的时间不同)。越早准备越好!早做准备,第一时间递交申请,早点收获录取结果!

海之歌

国内车辆工程五大强校

目前,国内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学有252所,不过其中最有实力、最有影响力的大学非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这五所大学莫属了。五所车辆工程强校,无一例外都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坐落于吉林省会长春,前身是创办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目前,吉林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是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整体搬迁组建而成。学院设有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车身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四个本科专业,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以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核心的200多名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授45人 , 副教授68人 , 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在读博士生近100人、硕士生5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国外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15人,已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17000 余人。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底盘设计与控制、汽车集成与性能匹配。就业去向: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上汽大众、泛亚技术中心等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44年,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经过数十年发展,清华大学如今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中国当之无愧的工科第一强校。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系现有在职教师和职工74人,其中教授13人、副高职称人员28人、讲师22人。中青年教师中有34位博士。此外,还有返聘工作的退休教师2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6人。现有来自国内外的高级访问学者10余人、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32人。在校研究生229人,其中硕士生159,博士70人。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汽车动力系统、先进汽车设计。就业去向:大部分去深造,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泛亚技术中心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创立于1940年,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目前,北京理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为“京港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卓越大学联盟”成员。2002年7月,由原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除外)和校工厂一起成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2009年,该院更名为机械与车辆学院。目前,学院开设了六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地面武器机动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有教职工326人(教师155人),其中教授45名,副教授、副高级职称人员8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人,硕士学位教师66人。2007年招收博士生77名,在校290名;招收硕士生233名,在校436名;本科生366名,在校1475名。主要研究防线: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技术、无人车和智能车技术、现代车辆理论与技术就业去向: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一汽奥迪、长城华冠、北汽福田等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市,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以及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时务学堂。1926年2月01日,省立湖南大学在湖南工专、法专、商专三校基础上合并成立。1937年7月07日,省立湖南大学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第1497号指令册立为国立湖南大学,成为当时第十五所国立大学。1949年9月,国立湖南大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并更名为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由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同建设,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金砖国家网络大学等国际组织重要成员和AMBA国际认证成员。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长丰汽车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以及由此发展的机械工程系,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原名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于2008年6月正式更名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工业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院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70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61人,硕士生导师83人。学院在籍学生2900余人,其中研究生860余人,本科生205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与性能仿真、汽车结构与CAE、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就业去向:广汽研、上汽大众、上汽研、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目前,同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2002 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学院车辆工程(汽车)专业现共有7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汽车设计、发动机设计方向、汽车电子、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汽车试验学、车用新能源技术。目前,学院在职教工95人,其中教师62人,教授25名(其中22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4名。学院拥有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万钢教授。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018余人,硕士生300余人,博士生70余人,工程硕士生135名,中德学院硕士生22名。主要研究方向:轿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汽车网络化制造、洁净能源汽车。就业去向:上汽大众、上汽研、联合电子、泛亚技术中心等当然,国内还有一些车辆工程强校,如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等。不得不说,江苏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双非院校跻身其中,她的车辆工程专业实力可见一斑。

空镜子

最牛的15所车辆工程专业高校你了解吗?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不但涉及力学、机械、材料、化工,而且已经延伸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现代汽车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利用如车轮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电子系统,使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车辆是所有车的总称,如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自行车都可以称之为车辆。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逐渐“热”了起来。庞大的汽车市场,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需求。同时,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使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联系在一起,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涉及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甚至还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学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生专业4个,其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为我国“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程认证,是全国近百个车辆工程专业的唯一代表。汽车工程学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约占毕业生人数的35%,免试生约占毕业生人数20%。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除学校统一设立的奖贷学金外,学院还设有“潍柴动力”等十余项社会奖助学金。毕业生分布在各大汽车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合资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而清华大学培养车辆及其动力工程人才可以一直追溯到1932年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成立之时。1952年前,清华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中有近百人参与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建和第一汽车厂、第一拖拉机厂和第一个坦克厂的建设,成为相关行业最早的一批领导和骨干。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在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内设立了汽车专业。1980年,为加强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系,将热能工程系所属汽车专业和内燃机专业划归汽车工程系,从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汽车工程系现设1个本科生专业——车辆工程,包含了3个专业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2008年车辆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列入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院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机电科学基础部、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基础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等单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与微纳制造等4个国防特色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光机电微纳制造1个北京市交叉。拥有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原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1个国防重点本科专业,工业工程1各国防紧缺本科专业。学院实验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备总资产约4.5亿元,建有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制图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交通与车辆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清洁车辆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实验室等。学院在车辆总体、车辆传动、车辆电子、车辆悬架、新概念车辆、车辆结构强度与振动噪声、大功率柴油机总体技术、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发动机增压、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交通规划与控制等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车辆传动及新概念车辆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点;机械工程、力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特种装备先进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学院目前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等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四个学科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汽车设计与制造工程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汽车碰撞仿真及安全性设计技术”、“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汽车车身现代设计技术”、“高速高效高精密磨削技术”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作为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2001年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4,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2001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2。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s硕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该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7家企业共同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得批准,并在复杂型面高速高效精密加工、精密超精密加工及3D打印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初步协同创新成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山东大学工科类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点;“制造系统信息工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虚拟制造”、“过程装备工程”3个增列学科(招收硕、博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学院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机械类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学院设有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设计艺术系四个系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技术两个研究所。制造工程系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M、机电工程三个研究所;车辆工程系下设车辆工程研究所;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下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设计艺术系下设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学院现拥有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CAD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效切削加工、特种设备安全、生物质能源、CAD、石材、冶金设备数字化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拥有教育部、山东省共建的机械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和五个教学实验室,拥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先进精密加工设备、大型高精度电子测量实验仪器等满足学生培养所需的实验设备。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3月,由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与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9年成立)等单位合并组成。学院下设5个系(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和运输与物流工程系),11个研究所和1实验中心,是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低温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的依托单位。学院拥有汽车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制冷与低温工程实验室、交通规划实验室、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室、道路与轨道工程实验室、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为本学院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学院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节能环保车辆技术、新能源汽车设计、车辆零部件可靠性、车辆轻量化技术、车路协同的交通能源与污染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向已经形成特色,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先后学院承担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累计科研经费逾亿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同时也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为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振动冲击噪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网络制造与企业信息化、核电工程技术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大批由学院培养的学生已在制造、动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动力、能源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排名第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排名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7,2016年我校工程学ESI学科排名第12,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发挥北航空天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特色和学科优势,2007年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基础上成立,形成了具有空地协同、车路协同和空地信一体化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构建了融合航空、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场道路、土木工程等空地信一体化交通运输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土木工程及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车辆工程)。其中,“车辆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航空器适航技术”是国防特色学科,新能源汽车工程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交叉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依托学院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七(总分第四)。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在国内首开这一需求强劲的紧缺专业。2014年学院按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两个大类本科专业招生。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内燃机)专业和飞行器适航技术,每个专业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机场与道路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约占该专业招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02 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2004年9月,汽车学院全体迁入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学院具有优异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国外跨国公司等的资助下,学院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试验设备,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测试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整车半消声以及三坐标仪等。现已建成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汽车造型研究中心,此风洞是国内国际具有一流水平的汽车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目前汽车学院承担着包括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燃料电池轿车研究”等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学院藏有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学院。学院设有汽车工程、车用动力工程、汽车运用工程3个系和汽车实验中心,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电子工程等博士点、硕士点以及车辆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国家外专局教育部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绿色设计制造与试验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科研基地,汽车相关学科与武汉市联合成立了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随州市共同组建了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与东风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联合建设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和湖北省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三河城魁北克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建立了PACE中心,与英国RICARDO公司联合建立了研究培训中心。学院根据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在汽车零部件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汽车设计与结构分析、电动汽车、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与匹配、退役汽车循环再利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与现代测控技术、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特种车与专用车开发、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性能与电控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与产业规划等研究领域已形成特色与优势。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0年的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1989年成立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系,下设汽车底盘设计试验和汽车车身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方向,1990年设立汽车运用工程专科,1993年增设热力发动机本科专业。1994年,重庆大学成立汽车工程学院。1998年重庆大学进行了院系重大调整,机械类大学科合并,汽车工程学院并入新的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2014年,为满足国家和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对各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重庆大学整合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汽车领域资源重新恢复组建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设置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3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选拔出成绩较好、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约15人左右)组成高水平研究型实验班,研究生推免保送向实验班倾斜,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创新型研究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始建于1919年。近百年来,孕育了以沈志云院士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特别是近10年来,学院在科研、教学和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主持单位,学院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或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建立了全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和首批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7年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复的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院现有本科生2300余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为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学院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学院所属部分研究所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绿色人居工程与建筑节能等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摩擦学及表面工程、车辆及城市轨道装备技术、起重运输与物流装备、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暖通及工业空气动力学、新能源汽车与创新设计、机器人及机构学、工业工程等。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未来交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汽车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轮胎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专用车研究所、汽车轻量化研究所、综合交通与物流规划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所等机构。2010年成立了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汽车工程基础理论和核心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职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成立于2004年2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石油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四个专业组建而成。学院以车辆工程和能源工程为特色,下设三个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石油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能源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车辆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车辆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车辆与能源学院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6余项、企业合作项目75余项;获得专利44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一项。现有的研究方向包括: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汽车零件液压胀形工艺理论与技术、车辆系统智能测试与控制技术、车辆人机系统工程。

偶然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年薪15万才刚刚及格

最近一些年,我国的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更是发展势头强劲。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今天我们来分析的就是汽车工业中最重要的人才来源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的同学,几乎可以进入汽车领域的各个环节,从调研设计到试验销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汽车的设计领域。目前来看,本科生的就业就已经非常好了,大部分都是进入了一流的大企业,比如一汽,上汽,吉利等。研究生就是更不用说了,各个顶级车企和研究院。除了我们俗知的车企,还有许多毕业生进入零配件企业,轨道列车的相关工作领域,地铁轻轨等。还有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都对车辆工程人才有大量的需求。在薪酬方面,车辆工程专业的薪资待遇让其他专业的同学羡慕。不仅仅有可观的工资,还有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对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本科学历并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力。到不了好的岗位,也就拿不到好的工资。而研究生学历则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差距不仅仅是一倍两倍。拿几家大的车企为例,一汽集团刚入职的研究生待遇,一般在一年12万-15万。上汽和广汽更高,其应届研究生待遇在15万-20万。这个待遇已然是本科生的两倍。吉利和比亚迪这样的私企待遇更要高一点。研究生刚刚毕业就可以拿到将近20万的年薪。这就是车辆工程专业目前就业的工资现状。研究生抢手,并且工资高,发展空间大。本科生好就业,工资不高也不低,发展空间有限。在就业领域上来看,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于汽车及相关领域。如果是车辆工程研究生毕业,这个比例的集中度会更高。几乎100%从事汽车相关领域。当然了,那么好的就业,那么高的工资,谁又愿意转到其他行业呢。而且有一点需要了解,新能源领域设计岗位的就业,往往工资是要比传统汽车领域的就业的要高。年薪超过20万的并不少见。说了车辆工程的就业还不得不说一个重点,那就是大学里的学习。车辆工程属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分支,如机械工程专业一样,需要你在大学里学到真本事,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就业。想在这个专业里混日子最终损失的只能是自己。车辆工程专业的对口岗位工资普遍较高,拉低平均工资的往往是那些大学里没学到什么东西,毕业后无法进入对口领域的同学。车辆工程专业在大学的学习任务确实非常的重,学好非常的累。但这种辛苦也非常的值得。10年前,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院校非常少。而最近一些年开设的院校大量增加。这也是竞争加大的原因。然而,对于那些车辆工程的好学校,竞争不但没有加大,反而却在减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车辆工程专业比较好的几所大学。最有友情提示,车辆工程专业,能读研尽量读研。因为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本文由大学生励志网原创,首发。更多关于成长 大学 专业 就业等方面的文章,欢迎关注。

麦克斯

车辆工程(汽车方向)超牛的七所大学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整体搬迁组建而成,五十年来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人数众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在汽车整车与底盘设计、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混合动力汽车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和技术积累优势,具备跟踪汽车领域国际前沿技术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 DAE)成立于1980年7月3日,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02 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2004年9月,汽车学院全体迁入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学院,创办于1958年。学院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电子工程等博士点、硕士点以及车辆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3月,由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与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9年成立)等单位合并组成。学院下设学院下设5个系(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和运输与物流工程系),11个研究所和1实验中心,是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低温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的依托单位。学院拥有汽车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制冷与低温工程实验室、交通规划实验室、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室、道路与轨道工程实验室、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为本学院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是国家立项的“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制造技术与管理工程系、现代设计系、电信与控制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等5个系,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研究基地。湖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组建于2003年,是在原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系的基础上,融合原长沙电力学院机械教研室、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机电系等办学力量而成。其前身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办于1956年1月,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首批获得博士授予权(2005年)、首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的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智能检测技术与装置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2000 余人和研究生160余人,连续十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