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不敢想!读完了新加坡的一年制硕士,竟然就可以在上海落户了!爱老家

不敢想!读完了新加坡的一年制硕士,竟然就可以在上海落户了!

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芥末酱~考虑目前疫情蔓延的情况下,许多学校改变了国际生的上课方式,由线下授课转变为线上授课,一种”在家就能留学“的现象随之出现。国内留学生对此情况抱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明明是出国留学,却只能上网课,出不了国,体验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在国外的学习的氛围感。另一种则觉得不出国也能留学,省了很多事儿。所以,芥末酱最近总收到这样一些疑问:- 是否有线上不出国直接拿学历的大学?- 如果不出国,回国落户有什么影响,主要落户是北上广?本芥末酱对学生关心的问题一向是有问必答!本篇就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线上不出国直接拿学历?芥末酱想告诉大家,线上授课不会是长期存在的。新加坡许多学校目前都是线上授课模式,但是随着新加坡对中国开放边境,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现在也有不少学生入境新加坡开始线下学习了。所以,单纯在国内上网课就能获得国外学历这样的情况在新加坡是不存在的。不出国对落户北上广有影响?如果不想在国外待的时间太久,但是又想通过海外留学的经历在北上广深落户?新加坡一年制硕士完全可以满足的需求!以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为例:如果是一年制的硕士,出境累计时间不低于180天,回来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后续起码缴满1倍社保半年以后可以申请落户!虽然不能完全不出境就获得外国院校学历但是新加坡一年制硕士一方面可以减短出境时间,另一方面在新加坡待足够的时间依旧可以落户上海!以上,你学会了吗?就酱紫~白白!

保健品

新加坡一年制硕士如何?

近几年国内留学热持续升温,新加坡以优质的教育体系和较为低廉的留学费用,独特的中英文双语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成为广大小伙伴认可的留学国家选择。那么新加坡一年制硕士又如何呢?有哪些优劣势?今天马哥老师就来跟各位聊聊~优势:新加坡是全世界治安最稳定、犯罪率最低的国家,留学安全系数高。对于关注安全问题的同学,新加坡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短平快。一年制硕士多为授课型硕士,显著特点是短平快,适合在职人士快速实现升职加薪的期望,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也是提升个人起点的不错选择。教育质量过硬,含金量高。在2019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新加坡国立位列全球11,南洋理工紧随其后;QS亚洲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位列第一,南洋理工位列第三。这说明新加坡的这两所大学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属于佼佼者。学费适中。授课式研究生学费在3万新币左右(热门专业会更高);每个月所有生活费1000新币,虽然学校不提供宿舍,但比香港住宿还是稍微便宜一些。这样算下来一年总花费在20-30万人民币之间,具体还要看个人消费习惯。双语环境,容易适应。上课以英语为主,但新加坡华人多,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吃喝玩乐的地方能惊喜的发现大家都可以讲普通话。毕业后可直接移民。其中,NUS和NTU的学生被新加坡政府视为优秀海外人才。学生毕业后如果在新加坡工作,一旦工作可立即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绿卡),3个月内100%获批,简单完成移民。劣势:新加坡的申请时间一般为10月开放,到第二年的2月结束。申请结果在5月底与6月期间发出。与英澳港等国家地区的下offer时间错开,对于几个国家联申的同学来说,可能会等不到新加坡的offer就要选择接受其他offer了。新加坡公立大学只有3所,名校屈指可数,导致申请扎堆现象严重,竞争激烈。就申请条件而言,一般新加坡公立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需要国内一类院校本科毕业(211、985高校优先),均分80分以上,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雅思6.5以上,商科需GMAT成绩,工科需GRE成绩。具体还要根据具体的申请院校和专业而定。虽然移民容易,但就业情况不乐观,企业更倾向于当地local,有同学甚至被HR问过有没有相似背景。

加富二等

为什么要去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硕士留学申请专业分享?

我是去年8月,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食品营养学硕士项目的2020级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学期课程的学习。在这里,我想说说我为什么来到新国大,又为什么申请食品营养学专业。我的专业是营养学,在本科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食品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由于家里老人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在工作期间我对老年人如何科学营养特别关注。也因此发现,现有的产品还是以基本的营养补充为主,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健康营养问题的产品不是很多。而且,随着消费升级、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在后疫情特殊时期,通过膳食补充推进老年人口的“精准营养”将是大势所趋。如果能够根据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定制配方,那么研发出来的产品肯定很受市场欢迎。为了可以对老年人营养产品进行深入了解,我在去年8月份来到了新国大攻读食品营养学硕士项目。说回我申请新国大食品营养学专业的原因吧!我在浏览新国大官网时,发现新国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多个前沿领域都拥有研究专长,还和诸如Nestle、Kikkoman等跨国公司和中小型企业开展了大量的合作研究项目。这些合作项目涵盖各类前沿研究课题,其中就有我感兴趣的老龄人口营养课题。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发现除了12学分的核心课程之后,我还要从(1)食品科学与工程,(2)营养学两大类模块中选择课程来加强我在食品营养学领域的学习。这样的课程结构可以让我在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方面都拥有广泛知识和技能,避免在之后的工作中出现只精通一个领域知识的尴尬情况;并且还可以培养我在面对不同行业问题时灵活给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让我能够在新问题和新环境下迅速找到自身优势。

田仲

疫情之下,还能来新加坡留学吗?最全解析来啦~

新加坡的疫情已经持续了有逾大半年,很多国际学生的留学计划受到了影响,无奈被搁置......疫情之下,国际学生是否还能顺利留学新加坡,这成为了很多学生与家长关注的热点。那么今天万事通老师就跟大家做详细的解析,有需要的小伙伴们速来围观~政策利好学生证申请获批关于国际学生是否能来新加坡留学,我们首先还是要关注相关政策。前不久中国学生的学生证申请已经成功获批(相关文章可点击:重磅!中国学生的学生证申请获批,可以来新加坡留学啦~)不过疫情之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不仅要向ICA(新加坡移民局)申请IPA Letter,还要向MOE(新加坡教育部)申请Provisional Entry Approval。目前,已经有很多学生证成功申请获批的学生,即将前往新加坡圆名校梦~政策申请的最新攻略请点击:(新加坡学生证申请开放,获批后这些事儿非注意不可!否则不能入境~)。利好的政策之下,我们再来看看新加坡最近有哪些学校面向国际招生吧~新加坡多所顶尖名校火热招生中!目前,新加坡一大波一流国际学校,优质私立学校正在进行如火如荼地招生!让疫情下非常时期的国际学生留学不延期~新加坡一流国际名校有IB成绩傲人的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明星学校-新加坡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全球录取率仅5%的被称为“小哈佛”UWC;拥有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互动教学的新加坡莱仕国际学校......快来看看哪一所你最中意?1.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新加坡华中国际拥有备受瞩目的傲人IB成绩,2020年1月,IB会考成绩放榜,更是创下了及格率高达99%,两人满分的成绩神话。华中拥有多元升学路径,是学生冲向世界名校的跳板!2.新加坡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新加坡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简称SAIS),它隶属于全球知名教育公司Cognita教育集团。是全球最为知名的国际学校之一,也被称为国际学校里的明星学校。如一个小联合国,让学校真正达到国际化。学校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全校学生提供了超过300个课外活动计划的机会。3.新加坡UWC国际学校东南亚世界联合学院(UWCSEA)是亚洲首家联合世界书院,它被公认是新加坡以及全球的领先国际学校之一,是新加坡排名第一,也是最难进的国际学校。全球录取率仅5%,堪比哈佛耶鲁。“东南亚小哈佛”当之无愧~4.新加坡莱仕国际学校新加坡莱仕国际学校(NEXUS)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体系,拥有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互动教学。堪称新加坡最美最现代最科技化的校园,新加坡的新地标,梦幻美好程度颠覆你的想象。疫情新常态下私立学校招生现新模式随着疫情逐渐进入新常态,新加坡的多所学校也出现了适应当前形势的招生考试新模式~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受欢迎的华中国际接连在中国开设考点又将在10月份开展线上考试外,新加坡还有两所同样备受中国家长推崇的私立学校也开启了特殊时期的便捷考试模式~1.新加坡三育中小学三育中小学在疫情特殊时期为了国际学生开学不延期,特破例为滞留在海外以及目前无法进入新加坡考试的申请学生进行在线入学测试与面试!这意味着家长们不用大费周折地带孩子远赴新加坡,在家就能在线参加考试啦!三育在线面试与考试日期:10月在线面试与考试时间2020年10月12日-10月23日11/12月在线面试与考试时间2020年11月30日-12月4日2.新加坡圣法兰西斯卫理学校对于想报名圣法的学生记得提前申请,学校会安排具体的考试时间与地点。对于国内的考生来说,如果所在的城市或附近城市有线下考试,学校会就近安排便捷的线下考试~这些学校原本就备受中国家长青睐,相信疫情下招生考试新模式的出现,必定也会引起一大波家长报名,竞争激烈可想而知.....除了新加坡的国际学校与私立学校外,对于想入读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学生,同样不必担忧,明年2月份S-AEIS考试也将如期举行!对于想高效备考S-AEIS,突破考试升入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报名文末的学而通在线备考班,不影响国内学业前提下同时备考政府学校,抢占先机!在线面对面网课高效互动留学不延期面对火热招生的新加坡各大学校,很多家长生怕目前孩子还来不了新加坡,其实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忧,新加坡的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在线网课,学生们可以在国内进行便捷的居家在线学习~不仅便捷,而且学生们还可以作为过渡,提前适应新加坡的教学方式,熟悉老师与同学,等到政策开放后,直接进入新加坡的校园学习,无缝衔接~

猫头鹰

海外硕士真的含金量很低吗?(专访名校中外联合培养硕士)

为了保证内容的公正性,此次问题我们找到了几位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生同学,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Y同学;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被在读期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为期一年交流的A同学。中外联合培养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内读着硕士期间,前往国外进行为期1-2年的深造,发放对方学校的学位证,两位同学经历了中国和外国两种环境的学习,相信他们对于中外硕士有着更为公正的看法。1、对于海外硕士和国内硕士,你觉得哪个更好?这个没有可比性,各有利弊吧,如果是国内顶尖的名校,那肯定也不错,外国的高校同理,也要是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较好的学校才能作为含金量高的学校。而且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凭的含金量主要还是看个人吧,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研究生期间努力认真的,同样也有混日子的,学到知识了,掌握技术了,含金量就会提升,这个主要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2、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海外硕士含金量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几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被送出了国,以前海归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海归特别值钱,但现在海归多了,而且国内很多高校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好,使得很多国外高校的光芒并不像以前这么耀眼了。再加上,能申请到国外名牌高校的人还是少数啊,而且多数都是授课型硕士,就像国内的专硕一样,相对价格高,培养出来的和国内的差的并不说特别大,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觉得含金量低,其实本身和国内的差得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很多人觉得和预期差太大,认为海归应该还是受追捧啊,但是没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贬低出国读硕士的。3、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读研?其实无论是谁,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能保研的自然将其作为第一顺位,就像我们就是保研进入现在的学校的,保研去名校的几率更高,在校期间到国外交流或者进行去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很多,还多数都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助,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吧。当然有些成绩不错的,语言水平过关的同学,也建议出国,因为到国外也是开阔眼界的一个过程,这些同学成绩优异,只是因为竞争激烈没能保送的话,申请到国外顶尖高校的概率也很高,读名校的话肯定不会有人说含金量低了。4、对于考研和出国的抉择,你怎么看?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多数研究生名额给了保研的学生,而国内考研的学生这么多,竞争激烈,变数很大,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比方说考本校的硕士,导师基本上愿意收你,除非这种情况吧,否则考研还是很难的,就像你去申请硕士,申请香港和新加坡也都特别难,为什么?因为竞争激烈,不仅仅是因为香港八大高校和新加坡两大高校在全世界有多么高的声誉,还有就是想去离家近的学校的人太多了,中国学生太多了,卧虎藏龙的太多,可能申请上了美国英国的硕士都未必能申请到这几所学校的硕士。当然有些同学可能本科期间有过颓废的经历,导致四年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又想好好学习了,那我建议尝试考研,因为出国并没有考研这些测试,靠的是和保研类似的审核四年成绩的方式,申请到名校的概率并不说特别高,所以建议尝试考研吧。无论是出国还是考研,都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决定的,选择最优项。5、海外硕士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以英国大学为例,虽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学业非常紧凑!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国内硕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时候是没课的,还给大半年准备毕业论文,留学生都是在一年内学完国内学生三年才需要学完的课程,同时还要兼顾好论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国内是宽进严出的,有些人论文不过关,就会被延期甚至退学,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声,而且概率比国内大很多,你在国外会看到很多留学生在图书馆连续一个月熬夜到凌晨,回宿舍只能睡四个小时不到。6、什么类型的归国硕士含金量最高?首先,还是以英国为例吧,他们的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分三个档次,这些都是会在你的毕业证学位证上有显示的。按成绩排,第一等为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第二等为Merit(2:1学位);第三等为Pass(2:2学位)。这个回国后HR都会看到的,因为拿到一等学位的都是凤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错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见了。再此是,有很多人没有利用好国外的优秀资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级项目的机会,亦或者在国外顶级企业实习的机会,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机会,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课期间还去旅行,当然人家不认同他的水平了。7、中国有学术型硕士,国外有吗?是不是国外的学术型硕士更好?有的,其实国内的专硕就是学习国外授课型硕士才出现的一种培养类型,国外也有学术型硕士,即MPhil,这种硕士名额有时候比博士(PHD)还少,为什么呢?因为在全世界都一样,博士生也基本就是类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导师招聘来一些博士生作为自己的员工手下来干活的,谁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硕士代表既要给你发奖学金(类似于月薪),万一你不适合继续攻读,两年后那这学位证就走了,导师很亏的,所以在国外,你要是真有水平,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请读博士,直接跳过硕士这个环节。当然,在美国还多一些,英联邦国家研究型硕士名额少之又少,除非你是那种非常具有研究潜能的人,对方才会愿意接受你,而且试用一年过关后直接转为博士生了,就像国内的硕士转硕博连读一样,国内很多读学术型硕士的同学有些都没有想好要不要从事研究工作就盲目读了学术型硕士,其实这样是很亏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不分三六九等,只是未来方向不同罢了。感谢阅读,有兴趣欢迎关注“学长吐槽志”,走心校园文章,有疑问可私信,我会整理问题并以文章形式发布为您解答

高举爱

定居新加坡十四年,最后我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

在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国家还是中国人建立的,比如新加坡。早在新加坡建国时期,华人数量就有七十多万,占总人口的77%,到如今新加坡全国的华人数量已经升至280多万,毋庸置疑是新国最大的族群。然而就是这个几乎由华裔组成的国家,在国家关系和民族情感上跟咱们相处的并不融洽,甚至还经常闹矛盾。那么新加坡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普通人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新加坡跟中国不一样的地方又在哪里?今天,我们请在新加坡生活过的华人分享一下。佚名(曾在新加坡留学五年):在新加坡读书五年,然后实在受不了了,来了美国。新加坡这个国家,很矛盾的。一方面,作为一个城市,的确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干净整洁,虐暴我自己开车去过的20+个美国城市。不管是garden by the bay的植物园,人造树上面的露天酒吧,city hall楼顶的equinox餐厅,乌节路的ION,还是各个地铁站点下的商圈联络线,可以说是但凡是人造的东西,都已经登峰造极了。以至于我在美国大陆四处乱跑的时候,在 NYC Boston Miami Vegas SF Atlanta 之类的大城市都是一笔带过,丝毫提不起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家,太小了,周围邻国们也差劲。在新加坡待久了,自己的眼界也会慢慢变小,思维变得单调,心胸变得不宽广。我在新加坡的同学,许多都以为毕业去投行咨询公司工作就是光宗耀祖了,以为从 Jurong 到后港就是横跨了半个地球。尤其无处不在的国家政治宣传,真的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新加坡不仅称霸亚洲,而且已经是世界中心天朝上国了。当然,这不完全是新加坡人的错。国土小、没有资源,他们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已经很不幸了,然而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来弥补先天不足。缺土地?填海造陆。缺人才?广发奖学金吸引东盟和中国的理工科学生。缺水?海水淡化加废水处理。似乎能做的都做了,而且但凡做了的,都是顶尖水平,说它惊艳也不为过。可是,再怎么努力,先天也太不足了。人造的再厉害,也造不出石油煤矿,造不出雪山沙漠,造不出第二个新加坡市。普通国民自己认为过着“高质量生活”,其实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还是有特别大的差距。许多普通人的那种莫名的强烈骄傲感,很大程度是因为眼界所限。最后劝一句中国同胞,能别去新加坡上学就别去了。咱们不是出生在那个没有资源的小岛,又不是欠他们的,凭什么要承受这些沉重。佚名(定居在新加坡):背景:坡县工作4年来,当初是末流211学历+9年工作经验混进来的。目前身份外国人。优点:个人月入当地货币1万多,职业关系,配偶和子女保险包办。子女(三个以内)教育全免。但目前无子女,所以是空头支票。老公自由职业者,他的收入还算可以,纳税很低(欧美比起来)。缺点:买房印花税20%,只能买condo(一种公寓)。如果申请入籍,保险教育马上报废,但是买房印花税减少。然而据当地朋友说,以我和老公的收入就算入籍也没资格买hdb,hdb要月入4k以下,ec要月入8k以下。可以买resale的,但是贵很多。1、新加坡是个强国吗?强弱是相对的,新加坡比起马来西亚当然是强国,但是个人体验是80后的人大多数认为中国比新加坡强。90后的不少都是攒攒经验,做个跳板,然后可回北上广深,可闯美澳,亦可颐养天年于东南亚/欧。我个人不打算入籍,因此潜意识应该是觉得它没有中国(广州)强。但是本人广州土著,在广州有房子有人脉有资源。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出生混到现在的人来说,很多人认为入籍后新加坡的公租房(以下简称hdb)性价比远远高于北上广深。这点我也能理解。2、新加坡是个富国吗?我司的羽球教练,跟老妈住最老的hdb,买最新的hdb出租(定金2%,首付10%,总价30-50万,利息奇低),一个月高兴的时候5、6千,不高兴的时候3、4千,他自认为是社会中下层了。然而还是可以全世界到处转悠。来了新加坡以后我忽然发现,人生里头要是没了“一线城市商品房”这压力,真的活得很滋润。我觉得他过得比我见过的大多数中国人都富足。对于富人阶级就更不用说了,在哪国都富足。3、新加坡是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吗(主要指受西方国家尊敬)?表面上是的。但是实际上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国人,很多人都吐槽新加坡人。槽点一:kiasu(怕输、爱面子)槽点二:死脑筋、不懂变通槽点三:蜜汁自信槽点四:MSG(味精)......不过奇怪的是,华人饮食真的很有魅力,吐槽归吐槽,大多数西方人来了两三年以后还是会跟在华人屁股后面去找好吃的。4、新加坡是个令人向往的国家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我的家庭而言是的。首先,新加坡文化多元,是世界上少数对异族婚姻特别包容的城市/国家。其次,新加坡是世界最安全城市之一,排名仅次于东京。(这点我不服,东京可是会地震的)我老公的话说,他可以知道我晚上和同事玩到两三点自己回家,都不用担心。再者,新加坡在女性选择权上比较开明。不少新加坡女性35+以后才结婚,40+才生孩子。也有很多不结婚不生孩子,还有很多同性恋。不是说她们被社会鼓励,而是说相对而言,收到的压力和歧视会比中国少些。以我们这种异族婚姻,不打算要小孩的家庭而言,新加坡很适合。5、不考虑气候因素,新加坡宜居吗?(指政治、人文等因素)气候确实不好。政治上不了解,但是肯定不是西式民主。这也是很多西方人吐槽的地方。但是谁在乎呢,新加坡模式适合于新加坡,中国模式适合中国。我欣赏新加坡政治因为它们和中国一样在找自己的路。人文方面,你可以看到清真寺、印度庙、和佛教寺庙在同一条街上。还可以过中国节、印度街、穆斯林节。sistic票务上每天都可以找到免费的音乐演出,每周末都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话剧、舞蹈、音乐会等等。热门我就不说了,我有一次被人拖去看粤剧西厢记,居然还满了。我当时觉得这新加坡的人真是闲的蛋疼才会花钱看这个,很努力才忍住没打瞌睡。年轻一代因为攀比文化自然是上各种音乐兴趣班了,这和国内没什么不同。但是成年人也很进取。周六周天早上9点tampines这么偏的区,图书馆都是满座的。(当然广深的图书馆也一样)我看中的成年绘画班一直满员报不上。我的琵琶老师70岁了还在教学,学生有不少25-45的。长笛老师的课表和演出表也是满的,一个月能约上两节课就很幸运了。过年前遇到过石家庄的两个画家来一个不起眼的禅修中心搞画展(grab跟着导航都找了半天)。3千起5万止的画居然全卖完了。对了,我来新加坡以后在职读了两个硕士,新加坡政府给我退了3千新币的税。你在任何年龄深造,都是可以退税的哦。不过中国新税法也加入这条了。大家一起来努力学习吧6、新加坡是爱好什么的人的天堂?又是爱好什么的人死都不想去的地方?我爱好:宅、吃。但是我们组里的金发妹子呆了两年就闪了去台湾了,她爱好骑行徒步驾车远行看风景发呆。我其实也爱好旅游的,但是我喜欢假期高高兴兴旅游,上班就认认真真地宅!moyi1234(曾去过新加坡):来新加坡之前,我的德国朋友三次劝我慎重考虑。他说,“这里不喜欢中国人。做好准备,你会遇到culture shock。”他太太是北京人,两人已经在新加坡生活了一年半,他的观点应该是有事实依据的。可我还是来了。不过,我并没遇到担心的歧视,起码我没感觉到。来的早的中国朋友说,放在十年前,歧视还是比较严重的。后来,到新加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了解也渐渐增多,了解到中国人素质也不都是那么低,生活水平也没那么差,歧视在不断减少,新加坡也变得更加包容。当然,这也跟中国的崛起有关。来新加坡的中国人,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没来新加坡之前,永远不知道中国文化对新加坡的影响有多大。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从小在新加坡出生长大,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吃饭的时候,他太太问我:“你会背白居易的《琵琶行》吗?”我还在摇头,她已经一口气把《琵琶行》背了下来。我瞠目结舌,几乎把嘴里的菜掉到地上。他自己说:“我喜欢样板戏和革命歌曲,喜欢听也喜欢唱。当时被新加坡政府禁止,我就偷偷从香港带了一堆录音带回来。”没跟出租车司机聊天,永远不知道他们对中国有多关注。他们会摒住呼吸收看神州七号发射,密切关注奥运会和其它重大事件,并为此欢欣鼓舞和自豪。对于钓鱼岛事件,他们完全站在中国一边,痛骂日本,说中国应该怎样怎样。你可能无法想象,我甚至曾经跟几个司机深入讨论文化,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已经超出许多中国人。他们出生在新加坡,只是父母来自中国,虽然不会把自己称作中国人,可对中国的感情是在那里的。中国的强大,也给新加坡华人带来了好处——华人腰板硬起来,不用再受洋人的气了,可以跟他们比较平等地相处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华校生,而且年纪多在五六十岁左右。换句话说,华校毕业的人,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多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之前新加坡分华校和英校,华校以华文教育为主,英校则只使用英文。很多英校生,甚至不会说中文。英校生在求职时处于绝对优先地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管理职位多由英校生担任。自1981年起,华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自小学一年级起,除华文科和品德科外,统统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言,华文只占课程的5%。李光耀自己就是个英校生,开始根本不会讲中文。不过他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二三十年前就已经看到中国会在未来崛起,于是请了老师专门学习中文,终于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近些年来,也重新在新加坡推行华文教育。新加坡的年轻人,对中国已经没有什么深厚感情。不过,他们对中国是向往的。要么去旅游,要么打算去工作。要么,已经在中国工作了。Holly Xie(曾在新加坡定居14年):2003年大学毕业去了新加坡。作为一个22岁前没出过国门、22岁后在国内单次停留不超过两周、35岁移居上海的80后,我想我经历的新加坡和上海是很有代表性的。2003年的中国还没有雾霾的说法。但是一踏上新加坡的土地,那种天高气爽、一尘不染、心旷神怡的感觉,仍然让十几年后的我记忆犹新。刚到新加坡的头几年、25岁以前没去过医院,一个医学单词都不知道。25岁以后,突然看医生就多起来了,从最初的专找能讲中文的医生到后来可以全程用英文跟医生交流,从最初抱怨在新加坡看病太不方便,私人医院那么贵,政府医院预约等候那么久,只能看门口的小诊所,小诊所的医生能行吗?不打针能行吗?不挂水能行吗?到后来对这种分轻重缓急、贫富患者不同需求的分级医疗制度的深深认同。几年后再回到国内,孩子病了不得不去医院冒交叉感染的风险、排长队两小时看医生两分钟的时候,真是深恶痛绝国内这种不管大病小病有病就上大医院、动不动就打针挂水的观念和制度。2007年我们在新加坡有了人生的第一套房。那时HDB(政府组屋)的房价不到3000新币每平米。今年刚卖了,也不过4000新币每平米。十年涨幅33%,刨去通胀率,新加坡的房价真是控制得忠贞不渝。而另一边的上海,当时我们看陆家嘴的公寓4万一平,觉得泡沫太大没买,呵呵,十年过去,现在那块十几万起步,涨幅高达200%!我妈还说,“千万富翁的命就这样没了喔!”。言归正传,人生来到了30的一个重要节点、目前不知道是对是错的一个选择——2016年6月,拖着三个娃定居上海。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是2016年的中国与十多年前离开的时候不啻于两个世界。总以为新加坡无论在金融还是科技还是政府服务各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然而回国后还是不少eye opening、显得我土鳖的地方。比方,由于习惯了在新加坡ATM取款先取卡再取钱,而在中国是先取钱后取卡,我取了钱忘记取卡,去全世界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办挂失并办理新卡,被告知无需排队在柜台办理,直接去自助机器上操作,扫描身份证后,马上吐出一张新卡,旧卡自动失效。简直太开眼了。这效率甩新加坡银行服务好几条街。还是人多好办事,人多容易形成scale of economy, 逼着你去提高。再比如,被评为歪果仁最想带回家乡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高铁自然不必说了,快捷安全廉价,已经是世界领先的了。支付宝真正实现了零现金支付,出门无需带钱包,带手机就可搞定衣食住行。最近一次带娃看病,我到了医院才发现没带钱包,幸亏带了手机,全程支付无忧,换成在新加坡或者世界其他地方,我只能改天再带娃上医院了,因为大便样本两小时内有效。那一刻内心的庆幸和中华骄傲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共享单车,现在坡县也有了小橙车了,但别忘了国内早就有五颜六色各种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已经可以不用押金凭芝麻信用分就可以骑走。再比如,我像土老帽发现新鲜事物似的拍了下面这个图发朋友圈问这是什么、怎么用:对,共享雨伞,虽然目前发展并不好,另当别论,但这样的事物居然不是在新加坡这样多雨的地方先发明出来不是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吗?搬回中国后,我真的不敢想象回到新加坡的样子。还是说互联网服务吧,中国大陆已经完全碾压新加坡。举个例子,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有一次女佣放假,我一个人带着三个娃,两个病着,一个抱着,冰箱空的,既出不了门去食阁打包,又不好给病着的孩子叫肯德基麦当劳披萨外卖(新加坡没有别的送到门的外卖),自己下面条又没食材,真是欲哭无泪。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在大上海:在没找到住家阿姨的几天里,我一个人带三个娃,手机上翻着花样叫外卖,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后来有了阿姨,我也是等娃睡了半夜网上买菜买日用品买衣买鞋,真正是足不出户搞定全家衣食住行。如果现在回到坡上,我会有多怀念大天朝的便利?其实仔细想想,大天朝的硬伤除了环境质量差一点,食品质量差一点,ZF部门效率低点儿(跟新加坡比)以外,真挺好的。医疗和教育,也还可以吧。重要的是,你能真切感受到它想改善的态度和确凿的进步。在今天,世界人口流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和广泛,好的东西,硬件的软件的,自己会传播开去。世界正趋于大同,批评别人就是批评自己,国家也好个人也好,我们该做的就是放眼看世界,低头建自己。资料来源素材来源:知乎、天涯论坛、海龟双城记原文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333-292708-1.shtml· https://www.hu.com/question/311579031· https://mp.weixin.qq.com/s/odI54WaoQYQzLPY7smJn2w

亚瑟王

来新加坡前,我以为………来之后,才发现……!

有首歌是这么唱的: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以前一直以为是用来哄哄女朋友就好,事实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童话真的是用来骗人的!比如一心向往的大坡县……来新加坡之前,我以为新加坡一年不分四季,再也不用为明天穿啥而苦恼~来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TM只有烈日、暴雨,衣服都穿腻了,都没有借口去逛街了!对于很多来新加坡的人来说,出国前都幻想着自己马上就要去亚洲最发达的国家,过上腐败的资本主义生活!!!然而,等你人真的到了新加坡......发现实际上的新加坡,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来新加坡行李箱必带一把晴雨伞来新加坡之前,去新加坡需要准备哪些物品?没来之前我觉得总少不了一把晴雨两用的雨伞。新加坡是一个非常适合中国人去的美丽国家,在去新加坡之前,很多人对去新加坡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可能并不是太清楚,但是却绝对少不了一把晴雨伞。来新加坡之后,刚来的时候我的晴雨伞被我一直放在包包里,出去哪里我都带着它。在新加坡生活久了之后,晴雨伞却总是房间里的摆设,因为新加坡道路上都设有遮挡的雨棚,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出行根本不受影响。药品太贵,来新加坡记得带药来新加坡之前,我觉得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在新加坡生活肯定很幸福。这里拥有世界先进的医保设施、享誉世界的亚洲医疗保健中心、医疗保健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当今亚洲最高水准。在准备来新加坡之前,我并没有准备什么药品,想着新加坡肯定啥都有。来新加坡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是个白痴。新加坡本地的药售价相当高,如果不想浪费自己的钱,那么就多携带一些日常用的药品,如感冒药、去火药、止泻药、清凉油、花露水、创可贴、皮肤药膏及个人需要的一些特殊药品。经过一次的教训,我每次回国再来的话,行李箱一定会准备一些在新加坡常用的药品,节省了不少小病小痛的开销。人气装扮T-shirt+短裤+人字拖来新加坡之前,我想像中的新加坡是一个充满精力、充满创造力,一切似乎都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发达国家。想象中在新加坡工作的人,肯定都是西装革履,万般正式地穿着打扮,都很fashion,各种漂亮各种潮…...穿梭在各个高楼大厦。他们注重穿着,外表端正~我无法想象,每天和这个世界上最聪明和最具创造力的人共事。来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想象与现实差距有点大,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穿成啥样都可以,T-shirt+短裤+人字拖,才是人人标配!大多数的人,基本都是休闲装扮去上班,脚上穿着百搭的人字拖。假如你在新加坡一座写字楼中,看到一个人穿着宽松休闲T-shirt,一条大裤衩,外加人字拖,别惊讶他是不是刚睡醒,没来得及换衣服就上班,而是他真的是这样打扮上班的。这边没有所谓的一年四季更替,你不用担心:明天穿什么?更不需要担心换季没衣服,也无需烦恼去年的衣服配不上今年的我。在这里,即使你三十四十,即使是在周一的晚上,你也可以和朋友聚会喝酒直到凌晨,第二天依然精力十足地去上班。相比其他城市,在新加坡生活也许更艰难,工作也许更辛苦。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并不妨碍每个来这生活工作并能甘之如饴的人。尝遍坡岛美食,却还是不敌家乡味来新加坡之前,我想象每天能够吃咖喱、肉骨茶、海南鸡饭、辣椒螃蟹、叻沙、粿条......新加坡好吃的真是不少,从烟火市井里的小摊小贩,到高大上的米其林餐厅,无所不有,而且全都可圈可点。来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频繁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早餐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宵夜呢?”原来没来新加坡之前是不知道选择吃什么,到新加坡之后是没有多少可以选,周边有啥吃啥。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中国味道,总有一味让你欲罢不能。火锅、小龙虾、大闸蟹、酸菜鱼、麻辣烫、串串、各种小吃.......美食数不胜数,各家风味都有自己的特色,让你难以忘怀。不会说英文,也能在新加坡生活来新加坡之前,不会说英文在这边就无法存活,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还在努力背单词……在新加坡生活,应该是到处是新加坡小哥哥小姐姐,英语一个月能溜上天。来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新加坡到处是中文,即使不会英文,也能出机场…...在外面随便逛逛吃个啥,也都有中文~这里的服务人员基本都是会中文的。哟~新式英语越来越棒了!新式普通话也不错,地方方言随口就是几句,福建话也能用来游坡岛~世界级旅游胜地,2天即可打卡完毕来新加坡之前,我很开心能够去体验这个国家的悠然与休闲。可以到牛车水、小印度和芽茏体验民族文化,到万礼胡姬花园、天然保护区和夜间动物园欣赏美景,到圣淘沙海滩寻找水上运动的乐趣,到乌节路、DFS,血拼各式商品……来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这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能够打卡游玩的地点,2天我就玩遍了!之后,有朋友过来新加坡旅游,再带他们去的时候就觉得转来转去都是那些地方,实在是看腻了!不过从新加坡去东南亚周边地区还是挺方便,偶尔出去逛逛,增加一下不同的旅游体验,感受一下异国风情,提高一下旅游逼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住在别人屋檐下,再苦自己受来新加坡之前,幻想着“居者有其屋”的宏观理念,在这边随便租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肯定不是难事。在这个“花园城市”,感受绿地、树木、公园,新式建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新加坡房租贵,一个人很难承担房租,必须与人合租才行。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我住的是6人间,上下铺的形式,这个房间的大小还不及大学宿舍,而且房东还是一个奇葩......后来认识了现在的朋友,才得以合租一个主人房,居住环境稍微好一点。在新加坡的租房生活,让我真真实实的感受到,道德高尚真的没什么卵用,好人真的不一定有好报。三天三夜,快乐不要停歇来新加坡之前,想着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新加坡,应该摩登得让人嫉妒,热闹到可以连嗨三天三夜!新加坡的时尚酒吧和俱乐部数量多如繁星,分布在新加坡的各个角落,酒吧里调酒师的高超技艺常常让人醉得乐不思蜀,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都说新加坡夜晚无限精彩,想着自己可以每天去一个感受一下将是多么美好!来新加坡之后,我才知道除了市中心,其他地方,安静寂寞得只剩下鸟叫…...在热闹的市中心从来不会有无聊一说,尤其当你有好的伴侣时。在夜晚游览过克拉码头一定会成为你脑海中最深的一段记忆!生活从来不是童话,生活处处都存在着不完美。但没有P过图的新加坡,才是真的新加坡。在真的新加坡生活和学习的你们,会收获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未来。未来&现在,都好好享受你们在新加坡的生活吧~

若橛株拘

留学生们颤抖吧!新加坡政府不会再给你们钱了

你被最近新加坡政府加税轰炸的操作吓到了吗?更恐怖的来了,新加坡教育部将取消部分国际学生的学费津贴!一些国际学生,要支付高于本地学生4倍的学费!来来,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政府津贴(Tuition Grant):教育部这次调整的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硕士修课课程(Master's by Coursework),还有一个是专业文凭课程(Post-graate Diploma)。从明年起,修读这两个课程的国际学生的津贴将会取消(原津贴为学费的50%),永久居民学生可以拿到的学费津贴从65%降为50%,新加坡籍学生的津贴则不受影响,还会维持在75%。可别小看了这笔钱,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布的2016——2017学年所需支付的Master's by Coursework学费为例,如果有这项津贴的话,计算机专业的全日制国际学生足足能够省下$16450的学费呢!只有极少数研究生课程逃过一劫,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公共行政硕士课程。据说,津贴调整后,每年能够为教育部省下2500万新元,教育部将把这笔钱投入高等学府开办的短期职业培训课程。但,也有不少大学教授表示,取消补贴后,会影响新加坡大学的竞争力,很多有志留学的学生将不再选择新加坡。的确,新加坡政府这么大刀阔斧地取消津贴,和留学欧美、澳洲比起来,再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了,还有小伙伴们愿意来留学吗?大概是新加坡的大学有足够的自信,不担心没人来留学吧......

缠子

新加坡硕士申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情

新加坡硕士申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情新加坡硕士研究生费用分析:1、新加坡公立大学读研究生费用新加坡公立大学 , 硕土学费约为 30000 元新币 / 年 , 约合人民币 150000 元。 不过 , 新加坡公立大学对外国学生开放助学金政策 , 即给予近 50% 的补助 , 这样一来每年新加坡硕士留学费用约为 9000 元人民币。 但是必须在毕业后在新加坡本地工作三年。即如果读完两年的硕士课程 , 至少要花 18 万人民币。2、新加坡私立大学读研究生费用新加坡私立大学硕士学制通常为一年至一年半。硕士学费约为 20000-30000 元新币 / 年 , 约合人民币 100000-150000 元。而已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专业文学及社会科学系:中文,语言研究,文学,东南亚研究,应用经济,经济,国际关系研究 (GRE) ,社会工作学 (GRE) 。计算机系:计算机。商学系:工商管理 ( 英文授课 ) ,工商管理 ( 中文授课 ) 。设计及环境学系:建筑科学,工程管理,不动产,环境管理,建筑学,都市设计,建筑法律。工程系: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智能产业管理,科技管理,材料科学及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运输系统及管理,安全健康与环境技术,系统设计及管理。法律系:法律 ( 中国法 ) ,法律 ( 公司及金融服务法 ) ,法律 ( 知识产权法 ) ,法律 ( 国际商法 ) ,法律 ( 国际比较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专业的学制相较于中国来说,比较短,大多数情况下, 1-1.5 年内就可以修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也是吸引国内大学生前往新加坡读硕的一个重要原因,节约时间成本。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 ByResearch 和授课 Bycoursework 两种,每种类型的研究生接受在职 Part-Time 和全职 Full-Time 学生的申请。一般来讲,出了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氏,所有国外申请人,只能申请全职研究生。申请条件国内 211 工程大学,平均成绩 80 分以上;或非 211 工程大学,平均成绩 85 分以上;英语要求:雅思 6.5 分; ( 专业不同雅思要求不同 )需持有相关专业的毕业证及学士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优势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为东亚 AACSB 认证成员、东亚 EQUIS 认证成员、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 Universitas 21 大学联盟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申请新加坡硕士申请条件:1、申请新加坡公立大学研究生条件:需是国内 211 或 985 大学毕业生并提供在校期间成绩,平均成绩达 80 分以上;在英语要求上,申请新加坡公立大学研究生的学生需要雅思成绩 6.5 分以上。2、申请新加坡私立大学研究生条件:需要持有国内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文凭,提供在校期间的平均成绩,成绩达 75 分以上,雅思 6.5 左右即可。申请材料:新加坡申请学校的申请表、出生公证书复印件、出生公证和的最高学历公证、白底、绒面的 1 张近期大一寸彩色照片、父母工作证明原件以及父亲或母亲名下 16 万 -30 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证明原件等等。

白求恩

新加坡私立院校那些隐秘的真相!看不懂小心被坑没一套房!

你们的芥末酱带着大家的疑问来了~关于新加坡私立院校,值不值得,大家一直争议不断,导致准备申请的同学们也拿不准了。今天就收集了一波大家对于私立想要问的一些问题,芥末酱也结合了一些以往申请经验,说一说 新加坡私立到底值不值得去!!!?先回答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去了新加坡私立,学位证书有用吗?回来国家认不认证?要是不认证,这学不是白上了吗?钱也跟着打水漂了?对于海外高校开设的新加坡分校,颁发的学位证与海外本校是一致的,并且都是可以得到留服中心的学位认证。认证样例毕业证和学位证需要补充的是:新加坡私立院校最后颁发的学位证是与本校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 举个栗子:詹姆斯库克大学的学位证以及回国认证那么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新加坡私立大学的办学特色新加坡私立大学的办学方式新加坡的私立院校分为两种:一种是海外大学在新加坡开设的分校,比如科廷大学新加坡校区以及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另一种是新加坡本地院校与海外名校联合授课,毕业颁发海外学校学位证,比如新加坡管理学院(SIM)、新加坡PSB学院、新加坡KAPLAN学院等。新加坡私立大学学制新加坡私立院校的本科学制一般是2年制,个别学校有3年制课程。与我们所认知大学每年2个学期有所差别,新加坡私立院校每年是3个学期,没有寒暑假(当然新加坡本身也没有寒假 HH),一般一个学期结束后有一个短假期7-10天。所以新加坡私立院校所修读的课程与海外院校在课程内容上面没有差别,只不过是取消了长期的寒暑假,课程学习时间缩短,生活费降低,性价比挺高。新加坡也有专升硕项目,学制是1年哦。新加坡私立大学课程设置我们以PSB学院-澳洲纽卡斯尔大学课程为例学生首先读9个月的diploma课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一文凭课程;再读16个月的bachelor课程,那么这个bachelor课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二、大三课程。那么总的学习时间是25个月,毕业后颁发的是澳洲纽卡斯尔大学本校学位证。那么,和新加坡私立大学合作办学的英澳高校是不是也都是很水的大学?当然不是!全国各地的名校也都有抱着一颗做大做强的心态,像英国伯明翰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澳洲纽卡斯尔大学、澳洲伍伦贡大学都是世界排名TOP 200院校,而澳洲科廷大学、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同样也都是世界排名TOP500院校。所以才会在各地建立分校和联合办学,为了吸纳全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一步一步做大做强!新加坡留学的基本花销学费每年是10-12万人民币,生活费一年是8-10万人民币,总体一年在20万人民币,生活费明细参考:留学优势学历逆袭新加坡私立院校的留学门槛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其实低了不少,而且还有许多特别的留学项目,比如专升硕项目和中文授课项目,更是一次学历逆袭!欧美跳板其次,如果你在留学过程中有坚毅的学习精神,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那么是很有可能直接申请本校就读的,或者申请欧美名校硕士,这个时候的新加坡私立院校就是一块非同一般的黄金跳板。北上广落户最后,如果毕业后想回国发展也是完全可行的,如今,新加坡私立院校取得证书不仅可以认证而且还能在一线城市落户、就业、买房,享受留学归国福利。世界排名500的院校,在户口落户、岗位晋升方面优势明显。推荐几个不错的新加坡院校录取条件学术要求:高中平均成绩不低于70%,低于标准者可单独评估。语言要求:雅思总分不低于5.5分,或通过校内英语测试+语言课程入学。*注:私立大学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均是一年多次开课,不同学校的开课时间不同。就酱紫~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