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苹果产业分析报告!国爵并焉

2020年中国苹果产业分析报告!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1. 中国将长期保持苹果最大生产国地位。但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在苹果生产中的作用,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引进新型人才,提高苹果的生产质量,改变目前存在的“好的多,多的不好”的局面,政府有关部门在有所作为的同时,更要精准作为,地方政府不能一味地推进苹果产业扩张,单一地注重苹果生产领域,而很少顾及苹果产后的贮藏、加工、运销、贸易机制和市场体系建设。2. 中国将长期保持苹果最大消费国地位。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国每年人均苹果消费量也在稳步提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且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苹果消费市场已是全球之最,这一趋势将长期保持。这同时对供应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年增长的苹果进口量表明,中国消费者对质量上乘的各类高端苹果需求越来越大。3. 中国苹果出口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是亚洲地区主要苹果供应国,以物美价廉的特点,广泛出口至东南亚、南亚地区,对美洲和欧洲也有出口贸易,但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前景的不明朗,全球苹果的消费量出现萎缩趋势,前些年人民币的升值和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近两年又受到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苹果出口面临巨大挑战,但若能以此为契机改变中国苹果产业整体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也是能转危为机的。目录 CONTENTS1. 中国苹果市场及资源1.1. 丰富的营养价值带来更高的市场增长点1.2. 仅3类人不宜吃苹果1.3. 苹果主产区:渤海湾、黄土高原最适1.4. 主要苹果品种:红富士产量最多2. 中国苹果产能数据剖析2.1. 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产量逐年增长2.2. 产量居全球首位2.3. 各省域产量规模:陕西最大,山东次之2.4. 各品种种植结构:富士系苹果种植面积最大3. 中国苹果出口贸易3.1. 苹果出口面临的挑战3.2. 详解2019年中国鲜苹果出口状况3.3. 苹果2020年出口贸易:形势严峻3.4. 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优势凸显4. 中国苹果进口贸易4.1. 内需市场持续发展4.2. 进口苹果:质优价优5. 云南苹果产业前景展望5.1. 云南苹果产业:体量小,品质优5.2. 昭通苹果:云南苹果产业靓丽的名片1. 中国苹果市场及资源1.1. 丰富的营养价值带来更高的市场增长点苹果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钙量丰富,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苹果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每100克产生大约60千卡左右的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容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它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脑必需的营养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富含锌元素。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锌还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必不可少的元素,锌还与产生抗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有密切关系。苹果中的含水量为85%。苹果中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和大量的粗纤维。含有较多的钾,能与人体过剩的钠盐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专家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临床使用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的心情得以消除。苹果中的苹果酸有美白的效果。许多人担心苹果的酸性会腐蚀牙齿的风险,苹果配上奶酪可以限制苹果中的酸性。吃苹果还可以帮助有效地清洁牙齿。1.2. 仅3类人不宜吃苹果苹果营养价值高,一般只有以下3类人不宜吃苹果:1)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不宜生食苹果,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由于肠壁溃疡变薄,苹果质地较硬,又加上含有1.2%粗纤维和0.5%有机酸的刺激,很不利于肠壁溃疡面的愈合,且可因机械性地作用肠壁易诱发肠穿孔、肠扩张、肠梗阻等并发症。2)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均不宜生吃苹果,以免使症状加重或影响治疗结果。3)平时有胃寒症状者忌生食苹果。1.3. 苹果主产区:渤海湾、黄土高原最适中国苹果有黄土高原、渤海湾、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产区,根据气候和生态适宜标准,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和渤海湾产区是中国最适苹果发展产区。黄河故道产区属于苹果生产的次适宜区,西南冷凉高地苹果生产规模小、产业基础差,无法满足苹果生产优势区域的要求。图表1 -中国苹果主产区及产地(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1.4. 主要苹果品种:红富士产量最多在中国,最常见的苹果品种就是红富士苹果、国光苹果、黄元帅苹果(金冠苹果)、红星苹果、嘎拉苹果、澳洲青苹、红将军苹果、寒富苹果、花牛苹果等。其中以红富士产量最多,占据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半壁江山。中国于1966年开始引进富士苹果。1980年春, 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赴日本考察时,有选择地引入了长富2、秋富1和长富6等几个着色好的富士品系的苗木和接穗,安排在苹果产区的多个试点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如今富士系苹果在我国已发展近百万公顷,在辽宁、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天津、河南、江苏、安徽、甘肃等省市,已代替了晚熟品种国光。富士苹果的特点是体积很大,遍体通红,形状很圆,平均大小如棒球一般。 实的重量中,有9- 11%是单糖,且其果肉紧密,其他很多苹果变种都要甜美和清脆,因此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富士苹果与其他苹果相比有更长的最佳食用日期,甚至无放入冰箱保存。室温下可保存4个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苹可保存5到7个月。金冠苹果,又名金帅,黄元帅,黄香蕉,华珍苹果。河北唐山市、辽宁盖州市、山东、甘肃等地都有大量出产。金冠苹果形呈长圆锥形,果三个左右;成熟后果皮呈金苋,阳面带有红晕,皮薄无锈斑,光泽;肉质细密,呈黄白色,汁液较多,味深醇香,甜酸适口。为中熟品种,一般在中秋及十一成熟。蛇果因其艳丽的红色和优美的形状,成为近年来苹果市场的新宠,蛇果的英文名叫"Red delicious apple" (可口的红苹果)香港人翻译为红地厘蛇果,简约为地厘蛇果。蛇果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又名红玩帅,为红香蕉(元帅)的浓条红型芽变,是世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由于高品质的蛇果对气候条件的苛刻,发展到现在中国蛇果仅在甘肃天水高海拔山区魏店及周边种植,一般在9月中旬成熟,较耐贮藏。蛇果,实际上与蛇一点关系都没有,它被音译为“红地厘蛇果”后面就演变成蛇果了,果实大,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00g,大者可达500g以上。果肉黄白色,肉质脆,质中粗,较脆,果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4%,有浓郁的芳香,品质质上等。许多消费者容易分不清花牛苹果和蛇果,事实上花牛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特产的一种苹果,而蛇果是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种苹果,从外观上看,花牛苹果果皮上的条纹暗一些,而蛇果的棱角更分明,颜色也更鲜艳,而从口感来说,蛇果汁水丰富,而花牛苹果吃起来更加松脆。2. 中国苹果产能数据剖析2.1. 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产量逐年增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苹果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高的国家,以及在国际苹果市场上最有话语权的国家之一。苹果也成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农业支柱,小小苹果也是许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随着国际农业合作力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也将成为世界上苹果及相关加工品主要出口国之一。图表2 - 中国苹果产量及种植面积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中国苹果产量从3598.48万吨增产至4388.23万吨,产量增长21.9%,年平均增长率3.7%,苹果种植面积从194.58万公顷减少到194.52万公顷,总体来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而产量逐年增长。图表3 - 中国苹果单位产量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数据显示:中国苹果生产的单位产量从2011年的18.49吨/公顷增长至2016年的22.56吨/公顷,每公顷同样的种植面积,2016年相比2011年多收获近4吨苹果,这是中国苹果生产先进程度提高,种植更加科学的结果。虽然生产技术确有进步,但产业整体水平与先进国家仍有差距,目前,“好的不多,多的不好”仍是中国苹果产业的现状,实际上根据国内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所说: "果树的总共有23种, 国外能检测出其中的1 6种,而我国仅能检测出6种。组培室脱毒脱菌也实现不了,果树花叶病和苹果心病成为阻碍果树‘长寿’和提升果品质量的短板。虫害科技防治水平不高、品种选育研发滞后是产业果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中国苹果产业还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的问题,种植品种选择盲目性较大。现有主栽品种,只有新红星苹果有全国栽植区划意见,其他品种几乎没有做出区划规划。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应对苹果品种搭配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因产能过大而造成丰产不丰收。2.2. 产量居全球首位图表4 - 中国苹果产量vs全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如同之前所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苹果生产国,仅中国国内的苹果产量就占全球苹果总产量的近50%,且全球苹果产量是逐年增长的,中国苹果产量在2018年前也一直是增长势头,但由于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2018年中国苹果主要产区出现严重减产情况,陕西,宁夏等地苹果开花时间正好赶上春寒几日, 所以冻花情形严重,减产达到70%,而山东地区的富士苹果每年成熟时节都比陕西等地晚半月有余,开花时间也一般晚几天, 正好躲过了春寒几日,有幸保留了大部分的花束, 减产比例较小,大概15-20%左右。2.3. 各省域产量规模:陕西最大,山东次之图表5 - 中国苹果主产区产量排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渤海湾产区和黄土高原产区因其气候适宜,是国内的主产区,其中尤以山东和陕西为最大产地,根据2018年的数据,陕西省的产量达1009万吨,而2018年全国苹果产量为3923万吨,仅陕西一省就产出总产量四分之一的苹果,而陕西山东两省产量占总产量的50%。2.4. 各品种种植结构:富士系苹果种植面积最大图表6 - 中国苹果主要产地2017年各品种苹果种植结构(资料来源:中国苹果产业网;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可以发现,除辽宁外,所有主要产地种植面积最大的都是富士系品种,也就是消费者所熟知的红富士苹果,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苹果总产量65%以上都是富士系苹果,红富士苹果比例过大,不仅影响中晚熟品种的发展,也影响了红富士苹果的效益和销售,同时也导致消费端市场的品种单一,事实上,由于富士系苹果的生产较成熟,经济效益可观,许多地方政府就以种植苹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手段,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也没有打通后期销售渠道,加之苹果市场一直以来都供过于求,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很多经销商不愿增加苹果库存,导致了苹果卖难的问题。实际上,2013年时任西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霍学喜教授,就在其撰写的《苹果产业发展及市场营销》一文中指出:“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果农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的格局未得到明显改变:机构化(苹果储运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连锁商、贸易商)营销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难度更大。”如何优化苹果产业结构,规范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打通细分市场,增强市场营销和品牌的建设,使得高中低端产品都能顺利进入市场,这需要种植户、经销商、政府有关单位的齐心协力和群策群力,动用集体的智慧来探索中国苹果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3. 中国苹果出口贸易3.1. 苹果出口面临的挑战中国作为全球苹果产量最高的国家,除了供应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有一部分产能是转向出口创汇,苹果是中国水果出口中数量最大的品类,独占中国水果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苹果主要适合温带种植,所以在亚洲地区,只有中国、日本和中亚一些国家适合种植苹果,但中亚国家普遍农业水平不发达,出产的苹果国际竞争力不强,而日本由于社会老龄化问题,苹果产业的转向高端而不走量,加上中国巨大的苹果产量,基本占领了亚洲苹果中低端市场的供应链,主要出口孟加拉国、泰国、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出口欧美较少。但近年来中国苹果的出口贸易不断面临挑战,长久以来,中国对外出口苹果都是主打性价比,以远低于其他主要苹果出口国的价格占领市场,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有知识和能力的多外出打工,而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导致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从事果园劳动的多为老、弱、病、残、妇。据山东省资料,苹果果农中,30 ~ 40岁的占9.82%,41 ~ 50岁的占42.86%,51 ~ 60岁的占33.04%, 61 ~ 70岁的占13.39%,71-80岁的占0.89%.即30- 50岁的和50-70岁的各占一半,年轻人严重匮乏,很多地区在农忙季节出现劳工难找且价格昂贵的现象。又加之前些年人民币的升值,使得中国苹果对外出口的最大优势也被削弱,如果单看海关出口数据,似乎最近几年中国苹果对外出口单价有增长趋势,但如果不提升自身产品质量,而单单依靠因为劳动力成本和汇率变化而抬高的价格,反而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会使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下降。3.2. 详解2019年中国鲜苹果出口状况受到2018年极端天气影响,当年苹果减产严重,虽然国内苹果价格因为内需的增长反而因此上涨,一度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国际消费市场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苹果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图表7 – 全球苹果产量vs消费量(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全球5个主要苹果生产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美国、欧盟、土耳其、伊朗,可以看出2018年这些国家的苹果产量都高于消费量,消费市场愈发见顶是中国苹果出口企业将面对的不利因素。鉴于欧美国家消费疲软,消费量的主要增长来自新兴经济体,而这些国家恰好多在中国周边,也多是中国主要的苹果出口国,这是中国企业拥有的区位优势。图表8 – 中国2019-2020年5月苹果出口量月度走势(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中国各地苹果成熟收获期在每年的7-10月,例如国内种植最广泛的富士系苹果,早熟品种可在9月成熟,大量上市基本在10-11月,虽然南方部分品种成熟期最早可在6月,但数量远不不过北方的种植数量,所以国内苹果的出口呈现季节性类正弦变化。图表9 – 中国2019-2020年5月苹果出口金额月度走势(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9年1-7月中国苹果出口同比2018年出现负增长,9-12月出口高峰期同比2018年增长明显,但2019年苹果出口量相比2018年仍下滑13.2%,虽然跌幅相比2017-2018年略微缩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出口金额,2019年苹果出口金额同比下跌33.4%,出口单价下滑严重,主要原因是2019年国内苹果价格继续攀高,相对于出口国外,本就余量不足的苹果产量优先向内需市场倾斜,同时相较于国际苹果价格的基本不变,2019年国内苹果市场利润更高。图表10 – 中国2019-2020年5月苹果出口单价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在短期内,虽然苹果供给的不足和价格的高涨暂时缓解了苹果卖难的问题,让果农和经销商都赚的盆满钵盈,但长期来看,这不利于后续的苹果出口,加上出口单价的上涨,对于中国主要出口中低端苹果来说,以前中国苹果最优势的性价比一旦丧失,中国苹果的传统进口国可能会转向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低价苹果出口国。3.3. 苹果2020年出口贸易:形势严峻图表11 – 中国2019-2020年5月苹果出口单价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根据中国海关年度数据显示,中国苹果出口量在2009年~2015年间出现负增长趋势,出口量萎缩近三成,而此期间就是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时期,在2016~2017年的短暂回升后,又呈现下滑趋势,可以发现虽然2018年的苹果出口量相比2009年不增反减,但是苹果出口单价却基本稳步提高,2018年的出口单价较2009年增长了91%,几乎翻倍!就如之前分析的,如果这个增长率是因为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汇率变化的影响,而不是产品质量提升所贡献的,将会对未来中国苹果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而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估全球GDP负增长4.9%,这将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这对2020年中国苹果的出口贸易将是重大挑战。3.4. 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优势凸显相比于鲜苹果,在浓缩苹果汁领域,中国在国际市场是有比较优势的,随着近年来国内萃取果汁产能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浓缩果汁生产国、出口国,主要向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出口,虽然在2018年后受原材料短缺影响,2018、2019年中国苹果汁出口都有所下滑,但预估国际市场对苹果汁的需求仍是可观的且增长的。图表12 – 中国2019-2020年5月苹果汁出口单价、金额、规模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苹果汁的出口高峰承接苹果的出口高峰,出现在9-12月,且出口单价基本略低于苹果出口单价。图表13 – 中国2019-2020年5月苹果汁出口单价、金额、规模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1-8月中国苹果汁出口量同比全部下降,在9-12月有反弹回升,但全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同比仍下滑30%。由于中国苹果种植品种较单一,且为了迎合消费者口味,绝大部分品种追求越甜越好,也就是苹果单糖度要高,但是浓缩苹果汁领域一般是高酸高,以酸度越高的苹果为原料萃取出的苹果汁越上乘。放眼国际浓缩苹果汁市场,基本可划分为:1.以日本为代表的高价市场。2.以北美为代表的中价市场。3.以欧洲为代表的低价市场。事实上,中国苹果汁生产企业在上述三类市场都有涉及,但由于原材料普遍甜度高的关系,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场。对于中国浓缩苹果汁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高质量的原材料十分紧缺,大部分用于萃取果汁的苹果是所谓的‘残次品’,通俗地讲就是市场上的酸苹果,而这部分高甜度品种中的‘异类’,往往制成的果汁都是棒曲霉素超标,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目前中国苹果汁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原材料和生产规范化的问题。如果中国企业有意打入高价苹果汁市场,就一定要有高质量高酸度的苹果作为原材料,如何说服生产端种植在国内消费者中没有市场的酸度苹果,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单位统筹规划,提供相应政策,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厂家与种植户直接对接,探讨出一个双赢的供给方案。此外,如何突破国外市场的‘绿色壁垒’也需要厂家和种植户协同合作,依托强大的萃取产能,加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工具,有理由相信中国苹果汁产品将更加有竞争力。4. 中国苹果进口贸易4.1. 内需市场持续发展2018年全球苹果消费量5683.7万吨,中国市场消费量就达2720万吨,占比48%,是全球最大的苹果单一消费市场,按目前趋势,这个比例很快会超过50%。原本人均苹果消费量最高的欧美国家,在经历2008金融危机后消费萎缩,人均消费量不增反减,中国在2010年首度超越欧盟,成为全球苹果人均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我国苹果消费中鲜食消费占总量的90%左右,剩余10%为加工消费。图表14 – 2018年全球各国苹果消费格局(数据整理及图表绘制:唯恒农业)自2008年以来,我国苹果鲜食消费量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而加工消费量则表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可以预期,未来一定时期鲜食消费仍将是我国苹果消费的主要形式。同时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国外苹果企业进入,难免会与中国本土企业产生竞争,特别是有‘技术壁垒’的欧美苹果企业,依托其先进的生产水平,必然会对国内苹果企业造成压力。4.2. 进口苹果:质优价优虽然中国早已是苹果第一大生产国、出口国,但近年来进口苹果的数量仍在上升,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国内供应的苹果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同样是红富士,日本和澳洲进口的红富士不论是甜度还是脆度都优于国产红富士。进口量的不断提高,说明中国消费者是需要高质量苹果的,一味的低价走量苹果已经越来越无法打动中国消费者。图表15 – 中国苹果进口量年度走势(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对比2009年和2018年的数据,虽然苹果进口量似乎增长不明显,只增长了33.3%,但是进口金额却增长了140.7%,进口单价从2009年的997.97(美元/吨)涨至2018年的1806.81(美元/吨),相当于每吨进口苹果价格涨幅81%。2018年中国进口国外苹果相比出口国外苹果,价格每吨贵55.6%。2009-2018年中国进口苹果比中国出口苹果平均每吨贵55.4%。5. 云南苹果产业前景展望5.1. 云南苹果产业:体量小,品质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云南的苹果产量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十,全年产量52万吨。云南省主要有三大苹果产区:昭鲁优质晚熟苹果区、丽江冷凉山区优质苹果和曲靖早熟优质苹果。种植面积和产分别占全省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70%和90%以上。苹果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滇东北、滇西北冷凉山区的最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图表16 – 云南苹果产量年度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云南的苹果产量跟全国大趋势一样是逐年增长的,但同样在2018年遭受极端天气影响,有所减产。图表17 – 云南省苹果种植面积年度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云南虽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但云南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在全国来看,占比非常小,实际上从2010到2016年,云南苹果的产量占全国苹果总产量都没有超过1%,而2018年因为北方产区减产严重,产量占比才首次超过1%。云南苹果产业的优势在于,相较于北方产区,云南能生产品质优良的早熟苹果品种,是我国中早熟苹果最佳生产地区,其产品外观独特,甜脆爽口,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图表18 – 云南省苹果产量在全国比重年度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绘制:唯恒农业)而云南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品种结构不合理,存在一的盲目性。早、中、晚熟品种种植结构为1:7:12,其中红富士系列品种就占了64%,2、良种繁育体系及苗木市场不规范。没有规范的苗木繁育企业,苗木自繁自销,缺少监督管理。3、产业基础条件薄弱,产品质量难以提高。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90%果园靠天吃饭,产品质量很难提升。4、产处理和流通环节薄溺。流通环节,通过分级包装的产品占比少。可以看出,云南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其实是全国苹果产业普遍存在的通病,如果云南能率先提出方法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云南不但能一举提升本省的苹果产业,还能在全国苹果产业中有更多的发言权。5.2. 昭通苹果:云南苹果产业靓丽的名片提起云南苹果,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昭通苹果,的确,昭通苹果产业不但是云南省重点扶持产业之一,更已经成为云南苹果最具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品种。事实上,昭通苹果也可以算是颇有“历史”了,1989年,昭通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1995年,该区的红富士苹果获得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6年,昭通市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08年,国家的苹果产业制度将昭通苹果收入其中,同时建立了云南综合实验区,为国家的现代苹果产业技术模式提供帮助;2010年,昭通苹果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6年,昭通苹果荣获“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昭通苹果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9月26—30日成功举办昭通苹果展销会,大力宣传昭通苹果,树立昭通苹果品牌形象,昭通苹果知名度得到不断扩大。根据规划,昭阳区对苹果种植规模将进一步进行拓展,截至2018年4月,全区苹果种植规模达2.53万hm2,投产果园1.87万hm2,总产量48.6万t,总产值28.7亿元。图表19 – 昭通苹果”热点词云图(信息整理及图表绘制:唯恒农业)昭通苹果之所以有代表性,是因为其独特的特点,一般来说苹果颜色越艳丽,往往代表其品种越好,通俗地讲就是“颜值即品质”。但昭通苹果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对于昭通苹果来讲,外表越丑反而品质越高,这独特的特性是昭通苹果优势的同时也是其开拓市场的劣势,因为消费者在盲选的情况下,总是会偏爱那些“好看”的苹果。同时,昭通苹果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成熟早。昭通纬度低,早春气温回升快,苹果3月下旬就开花坐果,早熟品种7月上旬、晚熟品种9月中旬即可上市,比北方苹果早熟20~30天。二是甜度好。苹果产区属南温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热充足、雨量适中,使昭通苹果含糖量高、甜酸适度。三是香味浓。富含酯、醇、杂环、酮、苯衍生物等9类113种芳香类化合物。四是口感脆。养分积累多,细胞质浓、间隙小,果胶丰富、肉质细腻,鲜嫩多汁、蜜脆爽口。图表20 – “昭通苹果”优势热点词云图(信息整理及图表绘制:唯恒农业)如果能打响昭通苹果的品牌,并在市场营销方面着力,让消费者了解昭通苹果“越丑越好”的特性,也许能为下一阶段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庆幸的是,从云南省政府到昭通市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昭通苹果品牌的建设。根据“2018年昭通苹果展销会”发布的报告,昭通的苹果产业发展迅速,且: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5万亩、产量60万吨以上。苹果种植覆盖21个乡镇,其中培育10万亩以上的专业乡镇1个、2万亩以上的乡镇6个。苹果种植农户达到12万户,收入上万元的农户5万余户,果农人均种植苹果收入5500元,30万果农依托苹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2. 生产水平快速提高。在苹果主产区全面推行“整形修剪、高接授粉品种、改良土壤、疏花疏果、夏季拉枝、摘叶露果”等关键技术,完成老果园标准化改造20万亩,有效带动高光效树形改造、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昭通海升、昭通超越、市区农投、天锦果业、庆丰果树、远智农业、东达种植、绿健果蔬等企业、合作社为主,推进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市苹果产业发展。全市已建成集“水肥一体、矮砧密植、格架栽培”为一体的各类示范园20个近3万亩,优果率由 2012年的40%提高到2017年的 60%。3. 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全市共发展苹果龙头企业20 家,各类合作社254个,建设果品贮藏冷库、气调库251 座,贮藏能力1.72万吨,以生产、贮藏、加工、营销、物资供应和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4. 品牌效益日益提升。昭通苹果2015年被评为中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2016年被评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满园鲜”、“嘎嘣脆”企业品牌荣获第十四、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7年“嘎嘣脆”品牌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而昭通市委市政府对昭通苹果产业未来发展的规划是到2020年再新植苹果25万亩以上,总面积达到70万亩,投产面积40万亩、产量90万吨以上,实现苹果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全市苹果总面积达到100万亩,让一百万亩苹果包围昭通这个一百万人口的城市,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产城融合格局,打造“半城苹果满城香”的昭通城市名片,把昭通建设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冷凉高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在2019昭通苹果展销暨“昭阳红”品牌发布会期间,时任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也再次说明:“昭通苹果,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追求卓越,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塔尖’上的产品”。

天下戴之

苹果产业链专题报告:四大动能推动苹果产业链高速增长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四大动能推动苹果产业链企业实现高速增长1.1 大陆苹果产业链在过去十年实现业绩高速成长综合考虑公司代表性和财务数据披露的完整性,我们选取立讯精密、信维通信、歌尔股份、蓝思科技、东山精密、欣旺达、德赛电池、中石科技、水晶光电、长盈精密、安洁 科技和欧菲光 12 家上市公司作为大陆苹果产业链的企业代表,统计它们 2011 年以来的 业绩情况。苹果产业链企业近十年业绩取得快速增长。统计得出,2011 年以来,大陆苹果产业链营 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取得快速增长。营业收入方面,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营收总规模从 2011 年的 203.05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2,077.50 亿元,CAGR 为 39.36%;归母净利润方 面,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归母净利润规模从 27.84 亿元增长至 78.05 亿元, CAGR 为 15.88%。增速对比:大陆苹果产业链成长速度快于同期苹果公司业绩增速。我们将大陆苹果产业链企业近年来业绩增速与同期苹果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进行比较,发现虽然近年来苹果产业链上市企业毛利率、净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产业链整体营收、归母净利 润成长速度仍高于同期苹果公司业绩增速。具体而言,苹果公司 2011-2018 年营收复合 增长率为 13.69%,而大陆苹果产业链企业同期营收 CAGR 为 39.36%;苹果公司 2011-2018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12.62%,而大陆苹果产业链同期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5.88%。无论是在营收端还是利润端,大陆苹果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速均优于苹果公司 同期业绩表现。苹果产业链市值快速提升。受益业绩快速增长,A 股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值也迎来迅 速成长,从 2012 年初的 547.48 亿元提升至 2019 年底的 4,683.10 亿元(不考虑 2015 年 上市的蓝思科技和 2017 年上市的中石科技),年复合成长率为 30.77%,市值增速远超 同期苹果公司市值增长幅度。1.2 四大动能推动苹果产业链企业实现业绩高速增长作为苹果公司上游的零部件或服务提供商,为何大陆苹果产业链企业的业绩与市值增长速度远高于苹果公司同期增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1.2.1 产业转移持续,大陆企业供应链地位上升苹果上游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集中,大陆&香港核心供应商数量增多。我们对苹果公司 每年公布的 200 大核心供应商名单进行梳理,发现近年来苹果核心供应商向东南亚集中 的趋势明显,位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 2019 年核心供应商数 量占比已接近 70%。其中,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的供应商数量达到 40 家,相比 2018 年 增加 6 家,首次超过日本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台湾;在 25 家新入围核心供应商企业 中,有 9 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新入围数量排名第一;而在 25 家落选核心供应 商企业中,大陆和香港企业仅有 3 家。供应链工厂数量:大陆工厂不减反增,占比不断提升。从工厂数量变化来看,在中美贸 易摩擦大背景下,2019 年苹果供应链厂商中国工厂比例不降反增:2019 年苹果公司全 球 807 家工厂中,有 383 家设在中国大陆,相比 2018 年增加了 27 家;大陆工厂数量占 比也从 2015 年的 44.9%提升至 47.5%,反映出中国制造势力的不断扩大。由此可见,中 国产业链在苹果供应链的总体地位仍呈现上升态势。中国本土供应商入围数量年增加,带动本土产业链工厂数量上升。通过对苹果核心供应商和供应链工厂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全球贸易格局尚不明朗和大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形下,苹果上游产业链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并未停止。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大陆手机产业链在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方面已具备深厚积累,尤其是在精密制造方面已具备较大优势,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短期内难以取代;而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在劳动力价格方面具备优势,本土终端品牌崛起也为陆企大规模量产提供灵活性,而背靠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也能有效控制手机零部件的运输成本,利好产业集群的形成。因此, 在苹果公司上游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中,中国崛起的趋势并未改变,大陆&香港在产业链 中的地位仍有望进一步强化,而缺少本土强势消费电子终端品牌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在苹果产业链中的地位则开始弱化,核心供应商和工厂数量占比减少。1.2.2iPhone 售价提升带动零部件 ASP 提高,供应链企业充分受益复盘 iPhone 成长历程:量价双轮切换,带动 iPhone 销售额不断提高。回顾苹果智能手 机业务成长历程,我们发现 iPhone 的销售额增长主要来自销售量和平均销售价格的双轮 驱动。在 2015 年以前,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iPhone 销售额的高成长来自量、价 的有效切换。随着智能手机渗透趋于饱和,iPhone 销量在 2015 财年达到顶峰(2.31 亿 部)后保持平稳。而在智能手机存量时代下,苹果 iPhone 产品在通信系统、存储、屏幕、 光学、电池和机身材料等方面迎来较大革新,硬件创新和功能升级成功打开 iPhone 售价 向上空间,手机硬件创新带动平均售价提升,成为驱动 iPhone 业务销售额继续增长的主 要动力。从 2007 年初代 iPhone 发布到 2019 年发布最新款 iPhone11 系列手机,iPhone 大致经历 了一轮销量快速增长和两次明显提价:销量增长:2011-2015 年为 iPhone 销量高速成长期,这一时间段与全球智能手机快速渗 透期基本重合。苹果于 2011 年发布的 iPhone4s 成为智能手机的标杆,成功吸引消费者 眼球。在智能手机发展早中期,安卓手机普遍面临运行卡顿等问题,而 iPhone 得益于封 闭的生态系统和优秀的软硬件适配能力,使用体验远强于同期安卓手机,深受市场追捧。 2011-2015 年为 iPhone 销量增长的黄金时期,iPhone 销量从 2011 年的 0.72 亿部提升至 2015 年的 2.32 亿部,CAGR 高达 33.98%(同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CAGR 为 30.53%)。售价提升:自首款 iPhone 发布以来,iPhone 单机 ASP 经历了两年明显提升。第一次售 价提升的驱动力来自Plus机型问世, 第二次售价提升则来自iPhoneX带来的全面屏潮流:1. Plus 机型问世:苹果于 2014 年开始采取大屏化和多机型战略,从之前一年发布一款 手机到发布多款手机,屏幕尺寸也从 iPhone5s 的 4 英寸增长至 4.7 英寸(iPhone6) 和 5.5 英寸(iPhone6Plus),成功开启大屏时代;其中,iPhone6 的 16GB 版本售 价与 iPhone5s 相同,均为 649 美元,而 iPhone6Plus16GB 版售价为 749 美元,ASP 水平迈上 750 美元台阶。Plus 机型的问世提高了 iPhone 平均单价,而多机型战略也 刺激了 iPhone 销量继续增长,二者共同推动 iPhone 销售额实现持续增长。2. 全面屏机型发布:苹果在 2017 年的 iPhone 十周年发布会上推出 iPhoneX,该手机 采用全面屏设计,屏幕首次采用 OLED 材质,尺寸进一步增大到 5.8 英寸,并用 3D 人脸识别取代 TouchID 指纹识别,再次引领智能手机创新潮流。全面屏手机屏占比 提高带来售价的再次提升, iPhoneX64GB版本首发价格达到999美元, 成功打开1000 美元大关。此时 iPhone 销售量已陷于停滞甚至略有下滑,但受益平均售价提高, iphone 在 2018 财年的销售额达到 1,662 亿美元,相比前一年提高 17.6%,创公司成 立以来新高。从苹果近年的硬件业务成长历史来看,在智能手机年度出货量放缓后,苹果开始通过硬件革新来提升用户的付费空间。一方面,放弃单年单品转而采用多机型发售战略,不断 拓宽价位带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有效刺激销量增长;另一方面,Plus 机型问世和全面 屏的采用也成功提高了 iPhone 的单机 ASP,量价共振驱动销售额不断增长。iPhoneBOM 表分析:物料成本占比稳中有升,ASP 提高带动供应链企业实现业绩成长。根据 Techinsights 对初代 iPhone 至最新 iPhone 11 ProMax 的拆解结果,我们发现历代 iPhone 在存储、屏幕、基带、摄像头、外壳和电池等领域创新幅度较大,价值量提升显 著。除发售量较少的初代 iPhone 外, iPhone 各机型物料成本均跟随售价提升而提高,且 物料成本占售价比重稳中有升:1. 2008 年-2011 年:iPhone3G(8GB) /iPhone3GS(16GB) /iPhone4(16GB) /iPhone4s (16GB)BOM 成本分别为 177/176/183/186 美元,物料成本占售价比重约为 30%;2. 2012 年-2015 年:iPhone5(16GB)/iPhone5s(16GB)/iPhone6(16GB)/iPhone6s (16GB)物料成本分别为 206/198/212/201 美元,物料成本成本占售价比重约为 31%至 32%;3. 2016 年至今:iPhone7(32GB)/iPhone8(64GB)/iPhoneX(64GB)/iPhoneXSMax (256GB)/iPhone11ProMax(512GB)物料成本分别为 238/248/357/453/491 美 元,物料成本占售价比重基本维持在 35%以上。由历代 iPhone 拆解结果可知,物料成本提高是 iPhone 售价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物 料成本占售价比重并未随着高阶机型的推出而下降,反而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因此,可 以认为硬件创新驱动的 iPhoneASP 提升是供应链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1.2.3 供应链龙头公司实现品类扩张和份额扩张,有效增厚企业业绩回顾大陆苹果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苹果产业链龙头公司大多通过产品品类的横向扩张或纵向延伸实现成长,帮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近年来,苹果产业链持续向中国大陆倾斜,国内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所获取的份额不断提高,在苹果链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经过多年发展,国内部分苹果供应商通过外并内建形成了多产品的战略布局,营收、净利不断提升。立讯精密:精密模组起家,横向扩张打造精密制造大平台。立讯精密成立于 2004 年, 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电脑连接器的生产、制造和销售,深耕互联技术方案;2011 年,公司 收购昆山联滔 60%股权进入苹果供应链,成为苹果内部线束主力供应商,手机连接器迎 来爆发;公司同时积极布局通讯、汽车等领域的连接器业务,实现应用领域的横向拓展;随后数年,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全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先后收购了科尔通、源光电装、 珠海双赢、SUK、苏州丰岛等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声学、马达和射频等零部件,并深度 布局无线耳机等终端机产品,成功打造以苹果为核心的精密制造大平台。信维通信:专注射频主业,外并内建实现泛射频领域一体化布局。自 06 年成立以来, 信维各项业务均围绕射频技术进行布局,并逐步成长为国内泛射频领域龙头企业。上市 之初,公司以生产移动终端天线为主,业务较为单一。2012 年,公司收购当时全球最大 天线供应商莱尔德(北京)分公司,获得国际一线品牌供应商资质,并开始前瞻性布局 LDS 天线。进入苹果供应链后,公司通过内建外并迅速拓宽产品边界,从原来的专注手 机天线产品向围绕大客户的泛射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实现泛射频领域多元化 布局,产品涵盖手机天线、SAW 滤波器、无线充电、连接器与屏蔽件、声学等多个领域。1.2.4 国产手机厂商崛起,苹果产业链企业受益国产品牌转单存量时代下智能手机品牌集中度明显提升,国产品牌话语权增强。纵观全球,在经历了山寨机时代的无序发展和存量时代的行业洗牌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加速向头部企业集 中,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根据 IDC 数据显示,截至 19Q3,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手机品牌 中有三家为国内企业,前五厂商市场份额合计 72.0%,相比 16Q1 提高 14.3pct。在智能 手机向存量市场演进过程中,行业内部厂商数量明显减少,中小厂商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而一线大厂主导的硬件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助推力。行业集中度提升伴随着竞争格局的演变,在智能手机渗透初期,苹果、三星、诺基亚和黑莓等国际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内手机企业份额占比较低,且以生产中低端手机为主, 市场话语权较弱。近年来,以 HOVM 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进步明显,在激烈的存量竞 争中脱颖而出,市场份额节节攀升,话语权不断增强。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三甲来看,2013 年以来三星和苹果手机出货量基本保持稳定,其 中 iPhone 出货情况受新机发布时间影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出货高峰通常出现每年 第四季度。而华为和三星由于旗下机型种类较多,且上半年和下半年均有旗舰机型发布,手机出货呈现的季节性特征相对较弱。与苹果和三星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相比,以华为 为代表的国产阵营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出货量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根据 IDC 数据,华为手机(含荣耀)2019 年全球出货量达到 2.40 亿部,仅次于三星的 2.95 亿部, 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列全球第二。国产手机品牌与供应链企业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国内手机终端品牌的崛起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持,较为完善的手机供应链体系是国产品牌崛起的重要因素。在智能手机发展早、中期,苹果公司出于成本考量扶持了一批优秀的大陆供应链企业,而这些企业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如今国产手机品牌凭借产业配套和下游市场的优势实现快速崛起,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本土供应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与之相伴的是国内供应链方面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以华为为代表的手机终端厂商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本土供应商不断缩小与海外企业的差距,国内供应链企业将实现对进口零部件产品的进一步替代。2.iPhone 用户换机周期拉长,存在较大存量换机需求iPhone 在高端机市场优势明显,单机物料成本高于主要竞争对手。虽然近年来 iPhone 销售陷于停滞,但其在高端机领域的地位并未受到明显威胁,在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遥 遥领先。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指出, iPhone 在 19Q3 仍占据全球高端机市场约 52% 的出货份额,并获取了 66%的行业利润,相比其他品牌优势明显。根据 iFixit 拆解结果,与三星、华为等旗舰机型相比,iPhone 单机物料 ASP 高于主要竞 争对手,但物料成本占售价比重仍具备优势,这与 iPhone 较高的销售价格密不可分。 iPhone 的品牌价值及封闭生态为其带来较高溢价,而较高的单机售价既为苹果公司带来 丰厚利润,也激励其采购高端零部件以进一步强化品牌价值,有效增厚了供应链的盈利能力。创新乏力导致智能手机用户换机周期拉长。StrategyAnalytics 在 2019 年 9 月发布的研究 报告中指出,受智能手机旗舰设备创新边际减弱的影响,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换机周期相 比以往大幅拉长。目前美国的 iPhone 用户平均使用其手机 18 个月,换机周期则延长至 33 个月。不过在美国苹果公司的品牌忠诚度仍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iPhone 用户的重复购 买意愿超过 70%。而极光数据针对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调研显示,约 33%的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换机周期相比以前拉长,其中约有 41%的 iPhone 用户换机周期变长,在所有品牌中占比最高。换机 周期拉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智能手机国内渗透率饱和、创新边际减弱、手机性能溢出和 质量提升等。目前国内约 2/3 智能机用户换机周期介于 1-3 年之间,约 25%用户换机周 期大于 3 年。持两年前或更老机型的 iPhone 用户占比已超八成,存在较大存量换机需求。根据极光 调研数据显示,2018 年发布的 iPhoneXs/XsMax 占 19Q3 存量 iPhone 的 14.8%,2017 年 发布的 iPhoneX 和 iPhone8 系列占 18Q3 存量 iPhone 的 22.9%,而 2016 年发布的 iPhone 7/7Plus 和 iPhoneSE 在 17Q3 的存量占比为 25.8%,再次印证我们对于苹果用户近年换 机逐步减弱的判断。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持有 2017 及更早系列机型的苹果用户占比 超过八成,存在较大的存量替换需求,预计这部分用户有望成为 2020 年购买 iPhone 的 主力人群。国内 iPhone 用户忠诚度高于主要竞争对手,静待 5G 版本发布。极光调研对国内各品牌 手机用户进行调查,发现国内 iPhone 用户忠诚度在 2019 年出现下滑,但仍高于主要竞 争对手。具体而言,在 2019 年第三季度,约有 56.2%的 iPhone 用户在换机时仍会选择 苹果手机,这一数值相比 19Q2 降低了 5.3 个百分点;而约有 48.8%的华为用户在换机时 仍会选择华为手机,相比 19Q2 环比提升 5.3pct,但仍低于 iPhone;vivo、小米和 OPPO用户这一数值分别为 32.7%、 31.1%和 28%。我们认为创新趋缓和未发布 5G 版本是 iPhone 用户忠诚度降低的主要原因,iPhone 新机国内售价普遍高于 5000 元,因此持有者希望 手机能够承载更多功能。2020 年随着全球 5G 建设持续推进和 5G 版本 iPhone 发布,部 分老款 iPhone 持有者将迎来极佳换机窗口,iPhone 用户忠诚度有望回升。3.2020 年为 iPhone 创新大年,多款新品蓄势待发2020 年 iPhone 新品展望:上半年发布 iPhone SE2,下半年发布 4 款 5G 版 iPhone。据供应链消息,苹果将在 2020 年继续采取多机型发售战略,且预计发售新机将多达 5 款,相比往年进一步提升。其中,市场预期苹果将在 Q1 发布低阶版的 iPhone SE2,预计将采用与 iPhone 8 相同模具,包含 4.7 寸 LCD 屏幕和 Touch ID Home 按键,但芯片则更换为与 iPhone11 系列相同的 A13 系列新品,售价下探至 3000 元左右,供应链初步预估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 2000 万部。苹果选择于上半年发布廉价款 iPhone 具有如下意义:1.拓宽 iPhone 价格带,将 iPhone售价下探至 3000 元左右,满足部分看重 ios 生态系统,但对手机价格较为敏感的用户,通过廉价款 iPhone 抢占低端市场,扩大 iPhone 受众范围,加强 ios 生态渗透;2.智能手机旺季通常在三、四季度,选择在上半年发布新品,有利于于平滑手机出货的季节性波动,平衡供应链企业淡旺季产能运转情况,有效提高企业资产利用效率。2019 Q1、Q2 出货量分别为 0.36 和 0.34 亿台,而今年上半年在 iPhone11 系列持续热销和 iPhoneSE2 系列的强势提振下,2020 年上半年 iPhone 出货有望实现约 20%的同比增长。下半年:5G 版 iPhone 推动智能手机换机潮。市场预期苹果于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机iPhone12 将全部升级为 5G 版本,4 款 5G 版 iPhone 均搭载高通 X55 基带并配备 AMOLED屏幕,尺寸从 5.4 英寸至 6.7 英寸不等。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 5G 网络的覆盖情况,预计 iPhone12 将支持 Sub-6GHz 网络或同时支持 Sub-6GHz/mmWave。除支持 5G 网络外,新款 iPhone 将在光学领域迎来较大革新,预计部分机型将配备三摄+ToF(飞行时间)摄像头,以提高光学成像质量并更好地捕捉 3D 动态影像。相比往年机型,今年苹果发布的新品 iPhone 具备如下特点:1、支持 5G 网络:下半年发 布的 iPhone12 将支持 5G 网络,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网络支持规格:在已有 毫米波网络覆盖的国家地区推出同时支持 mmWave/Sub-6GHz 版本的 iPhone,而在仅支 持 Sub-6GHz 频谱的市场推出仅支持 Sub-6GHz 频谱的 iPhone 以节约成本;2、更多发售机 型:预计今年将发布 5 款 iPhone,售价从 3000 元到 10000 元以上,将更广大用户群体 囊入其中;除上半年发布的低阶版 iPhone 外,下半年发布的 iPhone 屏幕尺寸为 5.4 英 寸-6.7 英寸,而 2019 年发布 iPhone 尺寸跨度为 5.8 英寸-6.5 英寸,尺寸跨度也有所扩大, 预计将吸引更多对机型尺寸较为敏感的用户;3、光学创新持续升级:部分 5G 机型将搭 载后置三摄+ToF 传感器的组合,以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并更好地检测深度信息,提升 AR 能力。2020 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 5G 建设大年,凭借 5G、多机型战略以及在光学 赛道上的持续创新,iPhone 有望推动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换机需求,预计产业链将具备较 强的业绩弹性。4. 可穿戴设备增长动能不减,成为苹果业绩增长重要引擎4.1 可穿戴设备进入快速成长期,已成苹果重要营收来源可穿戴设备进入快速成长期,景气度持续提高。可穿戴设备属于便携式设备,主要包括 TWS、智能手表、智能手环、AR/VR 等产品,广泛用于娱乐、运动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交互等多种技术实现其功能。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 对于电子产品便携化、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需求越来越高,叠加以蓝牙 5.0 为代表的无 线技术、云计算和 AI 的迅速发展,可穿戴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景气度持续提升。根 据 IDC 预计,2019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3.052 亿台,较上年增长 71.4%; 其中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 8,450 万部,同比增长 94.6%,单季度出货量 创历史新高。分产品种类看, 耳戴式设备 Q3 出货 4070 万台, 占可穿戴设备比重为 48.1%, 腕带和智能手表分别出货 1920 万台和 1760 万台,分别占比 22.7%和 20.9%。出货量分析:苹果公司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具备明显优势。分品牌看,受益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热销,苹果可穿戴设备 19Q3 出货量达到 2,950 万台,创造历史单季新高,相比上 年同期增长 195.5%,市场份额达 35.0%,继续位列第一,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优势地位 进一步巩固。可穿戴产品接力iPhone,成为苹果重要成长驱动力。受益可穿戴市场迅速扩张,以AirPods、 Watch、 iPod和智能音箱为代表的可穿戴业务成为苹果公司业绩增长最快部分, 2016-2019 财年营收复合增速为 36.08%,高于苹果公司 6.46%的整体增速。在 2019 财年,苹果公司可穿戴及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280.49 亿美元,已超过 iPad 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增 长的强力引擎。4.2 Airpods:行业仍处快速发展期,受益高端降噪版本占比提高4.2.1TWS 是增长最快的可穿戴设备,渗透率迅速提高告别线材束缚,TWS 推动耳机使用体验升级。TWS(TrueWirelessStereo),即真无线立 体声耳机,从技术上说是指手机等终端通过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蓝牙无线方式 连接从耳机,实现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与传统蓝牙耳机相比,TWS 耳机左右两个耳 塞无需线缆连接即可工作,完全摒弃了有线烦恼,听歌、通话和佩戴体验均得到提升,且两个耳塞之间也能够单独工作,实现一机二用。TWS 是增速最快的可穿戴设备,渗透率迅速提高。TWS 耳机具有方便携带、连接方便和 一机二用等优势,近年出货量翻倍增长,行业持续高景气。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指出, 2016 年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仅为 918 万副,至 2018 年出货量已达到 4,600 万套, 年复合增长率为 124%;2019 年前三季度,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达到 7,750 万套,超过 2018 年全年。而 2019 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中耳机设备出货量为 745 万台,其 中 TWS 耳机占比高达 66%。根据 GFK 预测,2020 年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将达到 1.5 亿 只。随着蓝牙 5.0 技术突破使得传输音质上升至无损级别,叠加延迟和续航等痛点出现 较大边际改善,TWS 耳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4.2.2AirPods 在 TWS 阵营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受益高端降噪版本占比提高AirPods 为 TWS 潮流引领者,在 TWS 阵营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苹果公司于 2016 年发布 的初代 AirPods 是全球第一款真无线耳机,凭借携带方便、连接快速、通话稳定和较长 续航时间迅速成为行业标杆,自发布以来出货量持续高于市场预期,成功引领 TWS 潮流。 根据 Slice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AirPods 发售后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无线耳机市场 26%市 场份额,迅速跃居无线耳机第一位;发售第二年(2017 年)出货量为 1400 万对,2018 年同比增长 150%至 3500 万对,预计 2019 年出货量达到约 6000 万对。2018 年,苹果AirPods 占据全球 TWS 耳机市场 76%市场份额,虽然 2019 年因为安卓阵营 TWS 关键技 术不断突破,苹果 19Q3 在 TWS 的市场份额下降至 45%,但仍牢牢占据第一,预计 2019 年全年销量占比超过 50%,收入占比超过 70%。而 Counterpoint 在 2019 年 9 月的调查显 示,AirPods 仍是最受欢迎的真无线耳机品牌,约 57%的美国消费者会将 AirPods 作为耳 机换机首选,彰显其在 TWS 中的主导地位。降噪版 AirPods 热度创新高,供应链产能紧张致使发货周期延长。在第一代 AirPods 取得 成功后,苹果于 2019 年 3 月发布第二代 AirPods,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增加了 Siri 语音控 制和无线充电功能,并升级了 AppleH1 耳机主芯片,支持通话时长也从 2 小时提升至 3 小时。伴随着语音助手加入, TWS 开始从单一音频输出工具向物联网交互媒介转变, TWS 耳机有望成为万物互联时代重要的语音入口。与第二代 AirPods 的小幅改进相比,苹果于 2019 年 10 月底发布的 AirPodsPro 创新力度 较大,在原有版本基础上新增了主动降噪和 IPX4 级别抗汗防水等功能。其中 ANC 主动 降噪功能为 AirPodsPro 最大亮点,其工作原理为:外向式麦克风能有效检测外部声波, 在听到外部声波之前,AirpodsPro 使用与之相反的抗噪声波将外部声波进行抵消,从而 实现降噪,若切换至通透模式,则又可重新听见环境声;此外,降噪版本加入了自适应 均衡功能,它能够根据人的耳形以每秒 200 次的频率优化音频,使得音质更加清晰。AirPodsPro 提供的 ANC 降噪功能有效减少生活噪音,给佩戴者更深的沉浸感,极大满足 了广大用户对安静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渴望,直击用户痛点;并且在嘈杂的环境中,ANC 功能可以减少输出音量,达到保护听力的作用。AirPodsPro 自 10 月底发售以来受到广 泛好评,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供应链产能紧张致使备货周期拉长,目前官网下单的 发货周期已延长至 4 周,且每位顾客限购两台;而第三方平台需在原 1999 售价基础上 加价 100-200 元才可买到现货,也从侧面反映 AirPodsPro 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何看好 AirPods 业务 2020 年表现?我们继续看好 AirPods 在 2020 年的销量及营收表现,主要理由如下:1.目前全球 iPhone 保有量约为 10 亿部,而自 2016 年 9 月 AirPods 首次发布以来, AirPods 累计出货约为 1.1 亿部,渗透率仅为 10%,潜在渗透空间仍然巨大;2.距离 AirPods 首次发售已超过 3 年,部分老版本耳机用户面临电池续航缩短等问题,存 在存量替换需求;3.AirPodsPro 销售火爆,产业链多个环节供不应求。随着产业链企业产能逐步释放,高 端降噪版 AirPods 占比将逐渐提高,进一步提升产品销量及 ASP,有效推动业绩成长。基于互联网统计数据和产业链调研信息,我们以 2019 年 AirPods 出货量 6000 万对作为 基准,分乐观、中性和悲观三个层次,分别对 2020 年 AirPods 市场规模进行大致测算:乐观情形:预计 2020 年 AirPods 出货量同比增长 60%,其中 AirPodsPro 占比 35%,则 AirPods2020 年市场规模约为 193 亿美元;中性情形:预计 2020 年 AirPods 出货量同比增长 50%,其中 AirPodsPro 占比 27%,则 AirPods2020 年市场规模约为 175 亿美元;悲观情形:预计 2020 年 AirPods 出货量同比增长 40%,其中 AirPodsPro 占比 20%,则 AirPods2020 年市场规模约为 159 亿美元。4.3 Apple Watch:应用场景具备不可替代性,有望成为 AirPods 后又一爆 品4.3.1 智能手表应用场景具备不可替代性智能手表是介于传统手表与智能手机间的创新型产品。智能手表指复合传统手表技术要求,但又具备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手表。除了满足传统手表时间指示功能外,智能手表还集成了大量其他功能,如智能提醒、天气预报、GPS 导航、心率监测、运动记录等,并能实现智能手机的部分通讯功能,如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部分智能手表可安装支付软件实现支付功能,并通过与 TWS 耳机连接来收听音乐。智能手表的显示方式囊括指针、数字、图像等多种形式,是介于传统手表与智能手机间的创新型产品。智能手表功能丰富,应用场景具备不可替代性。作为介于智能手机与传统手表之间的创新型产品,智能手表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应用场景具备独特性,不可被其他电子产品完全替代。与智能手环相比,智能手表显示屏幕更大,能显示更多内容,并具备脱离已有平台的能力,因此具备更强拓展性和更多可玩性;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手表虽然在功能丰富性和应用多样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但由于体积小巧且佩戴方式与传统手表相同,可有效解放双手,因此适用于骑车、跑步和游泳等不便于使用手机的应用场景;此外,智能手表通过紧贴皮肤来获取或者智能手机无法获得的生命体征数据,因此可以很好地进行运动监测与健康管理,如心率测定、睡眠监测、血压和血氧检测等。按照目标人群划分,智能手表潜在目标群体涵盖儿童、成人和老人等多个年龄层次,不同年龄段用户对于智能手表功能具有不同的诉求,因此不同智能手表定位侧重点各不相同。老人智能手表:功能定位侧重健康管理,包括心率监测、紧急呼救、摔倒监测和吃药提醒等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功能,此外包括精准 GPS 定位等,可随时掌握老人行踪,为老人出行提供保护伞;成人智能手表:主要定位运动和健康,可提供关于速度、心率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并可实现音乐播放、远程拍照和手机支付等功能,部分智能手表还可支持多种运动模式,主要受众为热爱运动人士和数码爱好者;儿童智能手表:侧重语音通话和安全防护。智能手机大部分功能对于儿童并非刚需,依靠智能手表即可满足时间显示和基本的通讯功能,方便家长与孩子随时取得联系;精准GPS 定位、历史轨迹、一键呼救等功能则方便家长掌握孩子行踪,为孩子安全保驾护航。4.3.2 行业快速成长,AppleWatch 引领发展Apple Watch:主打健康,兼顾运动功能。从 2014 年 9 月苹果发布第一代 Apple Watch至今,苹果已发布了 5 代智能手表产品,虽然产品功能日益丰富,但关于健康功能的定位始终未发生变化,苹果引领的健康生态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此外 Apple Watch 还兼顾运动场景需求,提供跑步计数、GPS 导航等实用功能。初代 Apple Watch 发布后市场份额快速扩大,并迅速成为智能手表市场的引领者。2014 年 9 月,苹果发布了第一代 Apple Watch,该产品与 iPhone 搭配使用,可实现接收微信和短信消息、跑步计数和查看心率等基本功能。根据手表尺寸和表带材质的不同,初代 Apple Watch 可分为 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 和 Apple Watch Edison 三种风格不同的系列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售价从 349 美元到 1099 美元不等;2016 年 9 月,苹果发布了第二代 Apple Watch Series1 和 Series2,在初代的基础上添加 GPS 和气压计功能,强化运动使用体验,并能提供 IPX8 防水;2017 年 9 月,苹果在 10 周年发布会上,与 iPhone X 系一同发布 Apple Watch Series3,搭载 S3 芯片,性能相比二代提升 70%,首次支持 eSIM 卡和蜂窝网络,与手机终端实现套餐共享,并可连接 AirPods,无需携带手机即可实现双向通话和收发信息,独立性大大提升;2018 年 9 月,发布 Apple Watch Series4,将手表尺寸从 38/42mm 升级为 40/44mm,显示屏面积增大,边框变窄,搭载 wathch OS5 能显示更多通知和内容;首次支持蓝牙 5.0;机身内部传感器数量增加,增加摔倒检测、房颤检测和心电图绘制等功能,并获得美国FDA 认证,在健康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强化;2019 年 9 月:发布 Apple Watch Series5,采用全新的 S5 处理器和指南针,存储容量实现翻倍,支持全球紧急呼叫;且搭载 LTPO OLED Retina 显示屏,支持屏幕常亮,并可通过手腕抬起进行亮度调节,从而有效节省功耗,续航时间延长至 18 小时。回顾苹果历代智能手表发展历程,我们发现 Apple Watch 的迭代升级除了在处理器、屏幕和续航时间等方面有持续改进外,其“健康+运动”的定位也不断得到强化。从 S3 开始, Apple Watch 可通过搭载 eSIM 卡,独立于手机即可实现绝大部分功能,随着 AirPods持续热销和苹果生态建设的逐步完善,与 Apple Watch适配的应用数量增多, Apple Watch的承载的功能日益丰富,用户可以一定程度上脱离手机部分日常操作。预计未来随着 TWS渗透率逐步提升,Apple Watch 作为可穿戴设备中的重要一环,其地位将继续强化,产品智能化程度也将持续提高。智能手表市场仍维持高速增长,AppleWatch 占据全球近半份额。市场调研机构 Strategy Anlalytics 发布的 2019Q3 智能手表行业出货量报告显示, 2019Q3 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达 到 1400 万台,同比增长 42%。其中 AppleWath 出货量约为 680 万部,相比 18Q3 同比 增长 51%,占据全球 48%份额,继续领跑全球,且相比 18 年 Q3 同比提升了 3 个百分点。 苹果 2019 年财年可穿戴及配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9%,AirPods 和AppleWatch为主要增长引擎。而苹果于1月29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 可穿戴、家居和配件类产品在 2019 年第四季度贡献营收 10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7%, 其中本季度 AppleWatch 用户有 75%为首次购买,同样表明 AppleWatch 业务正处于高增 长状态,预计 2020 年增速持续。5.苹果及供应链重点公司业绩超预期,印证行业景气回升苹果 FY1Q20 财报分析:iPhone 收入重回增长,可穿戴业务表现强劲。苹果在北京时间1 月 29 日发布 2020 年第一财季财报,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实现净利润 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毛利率为 38.4%,主要财务指标表现均超出市场预期。其中,苹果的产品收入达到 791 亿美元,受 iPhone11 系列手机热销拉动, iPhone业务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达到 5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7.6%,在经历连续四季度下滑后重回正增长。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报告显示,苹果在2019年第四季度手机出货量达到7,380万部,同比增长 7.9%,市场份额超过三星位列全球第一。与 iPhone 业务的触底反弹相比,可穿戴、家居及配件业务则延续此前强势表现,19Q4实现营业收入 1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7%,其中可穿戴产品作为苹果成长最快的部分, 同比增长幅度达到 44%,Airpods 和 AppleWatch 贡献了主要业绩增长。台积电:19Q4 业绩超前期指引,上调资本开支印证行业景气上行。台积电于 1 月 16 日发布 2019 年财务报告,19Q4 营业收入为 3,172.37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 9.5%,环比增长 8.3%,略高于前期业绩指引,主要增长动能来自智能手机和 HPC 对 7nm 制程的强劲需求。伴随下游市场回暖带动拉动上游半导体需求,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 7 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此外,公司目前处于产能紧张状态,预估 2020 年资本开始预估介于 150 亿美元至 160 亿美元之间,相比 2019 年亦有所上调。A 股苹果链上市公司业绩跟踪:产业链整体表现出色,部分企业 Q4 业绩超预期。临近年报发布期,部分苹果产业链公司陆续发布 2019 年预告。通过对各公司业绩预告进行梳理,我们发现除大族激光、东山精密等少数几家公司受资产减值和大客户订单延迟影响,导致业绩预告下修外,大部分苹果链公司业绩表现出色。其中,蓝思科技、长信科技和领益智造等企业受益产业趋势上行,在 2019 年下半年迎来了明显的经营拐点,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随着各企业正式年报陆续发布,部分企业超预期的业绩表现有望消化高预期带来的较高估值,苹果链条逻辑有望从估值修复向业绩兑现转变。6. 新型肺炎疫情影响分析:短期扰动不改长期向好逻辑受肺炎疫情影响,香港&台湾科技股春节休市期间表现疲软。我们对 A 股春节休市期间(1 月 24 日至 1 月 31 日)香港和台湾市场的主要消费电子企业涨跌幅进行统计,发现受肺炎疫情影响,港股、台股主要电子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统计的 12 家企业股票平均跌幅为 10.59%,其中丘钛科技(1478.HK)、比亚迪电子(0285.HK)、华虹半导体(1347.HK)、瑞声科技(2018.HK)、舜宇光学科技(2382.HK)和中芯国际(0981.HK)跌幅均超过 10%。受肺炎疫情和外围市场扰动影响,预计 A 股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短期将面临一定冲击。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业绩影响有限,中长期不宜过度悲观。由海外主要电子企业春节期间走势可知,市场对于肺炎疫情给苹果产业链带来的不确定性存在担忧,主要包括供给侧的工厂延后开工和原料运输受阻带来的产能利用率降低,以及关闭直营店和部分零售门店给产品线下销售造成的压力。我们认为肺炎疫情在短期内或在供求侧对苹果链公司造成一定冲击,但影响程度大幅小于旅游、餐饮、交运和消费等行业,且产业整体向上逻辑并未改变,从中长期来看不宜过度悲观。供给侧: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开工进度推迟。受肺炎疫情影响,工厂生产线平均开工时间推迟约 7-8 个工作日,占一季度工作日总量约 10%。而一季度为消费电子传统淡季,A股苹果产业链主要厂商 Q1 营收占全年比重基本在 15%-20%,大致测算开工推迟对产业链全年产值的影响幅度为 1.5%-2%,影响程度较为有限。此外,消费电子企业 Q2 产能利用率通常有所富余,预计能部分消化此前积压的订单,且部分企业采取封闭式管理,春节期间并未停止生产,开工延迟的实际影响可能更小。需求侧:新型肺炎对线下消费造成短期压制,但需求有望在中长期释放。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各商场人流量出现明显下降,苹果也于 2 月 1 日在中国官网宣布,即日起至 2月 9 日 24 时临时关闭大陆所有苹果零售店,并对员工和顾客采取额外预防措施。目前国内约 70%智能手机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购物商场人流量下降和临时关闭 AppleStore 将使得客户失去现场体验途径,预计将对产品短期销售造成一定压力。由此可见,与供给侧相比,新型肺炎对消费端的潜在影响可能更大,尤其是在短期会明显抑制国内智能手机、平板和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的线下销售。回顾 2003 年 SARS 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在 SARS 高峰期可选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但在疫情缓和后出现快速反弹。当前电商购物相比 03 年得到极大发展,消费者仍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采购且智能手机普及使得电子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联更加紧密,并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即使消费电子短期需求被疫情抑制,但疫情缓和后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5G 换机潮和可穿戴设备持续增长等中长期逻辑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7.投资策略2020 年为苹果创新大年,看好 iPhone+可穿戴业务驱动供应链业绩成长。我们再次重申2020 年为苹果创新大年,多款新品 iPhone 发布将有效刺激老用户换机需求,且 5G 时代下手机天线、射频、盖板、散热等零部件迎来量价齐升机遇,单机 ASP 继续提高;同时可穿戴设备在 2020 年将延续高增长,苹果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也将有效提振供应链需求。武汉疫情在短期会对供应链供需两端造成一定压制,但若疫情控制得当,预计对供应链全年业绩影响有限,且不影响板块中长期成长逻辑,建议在回调充分后积极布局。标的方面,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订单明确且所处细分领域高景气的苹果供应链公司,如立讯精密(002475.SZ)、信维通信(300136.SZ)、歌尔股份(002241.SZ)、鹏鼎控股(002938.SZ)、蓝思科技(300433.SZ)、东山精密(002384.SZ)、欣旺达(300207.SZ)、长信科技(300088.SZ)、环旭电子(601231.SZ)、大族激光(002008.SZ)等。(报告来源:东莞证券)(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泰姬陵

苹果iPhone产业链分析(上篇)

作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公司,苹果公司凭借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苹果公司引领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可以说, iPhone手机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而成为行业发展的标准以及行业未来的趋势。iPhone对3C制造业拥有巨大影响力智能手机是3C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成长性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而i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开创者,对上游3C制造业拥有巨大影响力。iPhone对3C制造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iPhone为上游3C制造业带来大量设备订单。根据IDC数据, 2017Q4iPhone手机ASP(Average Selling Price,平均销售价格)达到618美元,是全球智能手机平均ASP的一倍以上。毛利率方面,2016年苹果公司实现毛利率30%,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苹果手机凭借 17.2%的市占率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 95%的利润。 由此可见,iPhone强大的盈利能力保证了上游设备企业的订单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2)iPhone手机产品更新周期短,新的技术和工艺催生大量设备更新需求。根据历史数据, iPhone 手机的产品迭代周期为一年,产品更新过程中产生大量新的技术和工艺突破,例如,苹果率先把高清摄像头、金属机身、指纹识别等技术运用到智能手机上,新的技术和工艺带动上游CNC机床、平面显示模组、SMT生产线等机械设备的迅速普及。3C制造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自动化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3C 产品是计算机(Computer)、通讯( Con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产品( Consumer Electronics)三者的统称。传统的3C产品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视机、 影音播放设备等硬件;新兴的3C产品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终端、消费级无人机、娱乐机器人等。国内3C制造业大而不强,自动化设备助力行业转型升级3C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带动了上游制造业的繁荣。过去几年,凭借广阔的消费市场、成熟的制造能力以及廉价的生产要素,中国已成为世界消费电子制造中心。虽然我国3C产能居世界首位,但在产业链上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环节,以代工组装为主,附加值低。根据我们测算,我国3C制造业毛利率在10%左右,净利率不到5%。3C 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基本被国际巨头垄断,在芯片、传感器、CPU、大容量储存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国内3C制造业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制造和加工组装环节,成本管理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iPhone相关产业链3D玻璃异军突起,拉动玻璃产业链景气度上升目前市面流行的手机后盖材质有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陶瓷五种。金属材质凭借良好的质感和耐磨性一度成为许多手机厂商的选择,然而金属机身的封闭性很强,对信号有较大的屏蔽。这一缺陷严重制约了无线充电技术和5G通讯在智能手机中的运用,玻璃后盖具备精美的视觉体验、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突出的透光性能等突出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机身材质的第一选择。2017年,苹果公司向全球玻璃制造巨头康宁投资2亿美元,支持康宁的研发、 设备需求以及先进的玻璃制造工艺。柔性OLED技术成熟3D玻璃异军突起盖板玻璃作为手机屏幕的最外层保护层,是手机触控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期, 以iPhone 4为代表,2D玻璃在手机屏幕上得到大量应用;之后,为了提升屏幕和机身整体的视觉体验,2.5D 的弧面玻璃开始被各大手机厂商采用,苹果从 iPhone6 起,开始选择配臵2.5D弧面玻璃。目前,随着良品率的不断攀升和工艺的日益成熟,柔性OLED取代LCD 成为手机屏幕的主流解决方案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曲面屏的强势崛起,与之配套的3D玻璃将成为盖板玻璃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三星Galaxy S7 Edge、小米Note2等机型开始采用曲面OLED屏+3D盖板玻璃的配臵,市场反响热烈。2D-2.5D-3D是盖板玻璃演化趋势,预计3D玻璃出货量即将破亿。2D玻璃就是我们熟悉的平面玻璃,玻璃表面没有任何的弯曲弧度;2.5D玻璃在2D玻璃的基础上,对玻璃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手握一块 2.5D 玻璃屏幕能够使手机表面外观就如同盈而不溢的水滴,更具视觉张力,因而又将2.5D玻璃屏幕称为水滴屏;3D 玻璃无论在玻璃中间还是边缘均采用了弧度设计,使整块玻璃具有一定弧度。3D玻璃是玻璃制造工艺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目前唯一能与柔性OLED配套使用的盖板玻璃,随着OLED技术的日趋成熟,必然带动3D玻璃在3C领域的渗透率。据IHS估计,2016年3D玻璃的出货量达到0.49亿片,IHS 预测2017年出货量将飞涨到1亿片。目前,三星、LG、Vivo、小米等主流厂商纷纷采用3D曲面玻璃, 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今年,iPhone 8 也将携3D玻璃重磅来袭,3D玻璃将迎来历史机遇。从3D玻璃产业链角度看好玻璃精雕机、热弯机等设备投资机会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手机盖板玻璃产业可按照上中下游分为上游玻璃基板、辅助材料、加工 设备提供商,中游玻璃盖板加工厂,下游触控模组组装厂。玻璃盖板加工厂购买玻璃基板、 辅助材料、加工设备,进行切割、热弯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再交付给触控模组组装厂,完成盖板玻璃与显示屏幕的贴合。从上游原材料供应来看,上游的玻璃盖板基板产业进入壁垒高,利润率高,市场被几大国际巨头垄断,如美国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盖板毛利润达到80%以上。目前市场上性能最好的产品是利用溢流法工艺生产的高铝玻璃,只有4家厂商掌握了核心技术。从中游玻璃加工来看,2D玻璃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技术也最为成熟,主要包括数控开料、 CNC雕刻、研磨抛光、强化处理、镀膜、清洗、检测等工序,所需主要设备包括玻璃精雕机、 玻璃平磨机、抛光机、光学检测设备等;2.5D工艺流程与2D 玻璃相似,边缘曲面主要通过 直接抛光打磨而成;3D 玻璃制造增加了热弯工艺,需要引入热弯机对玻璃进行曲面成型, 同时需要对玻璃基板反复研磨抛光,工序更加复杂,制造成本也更高。根据我们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一条3kk/月产能的3D玻璃生产线大约需要100台热弯机,整条生产线的设备总投资为3-4亿元。玻璃加工设备市场空间近80亿元,促进设备厂商进入新的景气周期根据IDC 数据,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4.7亿台,到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 望达到 17.7 亿台。不同类型的玻璃加工效率有所不同,据估算,到 2020 年,2D、2.5D、 3D玻璃在前盖板的市场渗透率将分别为10%、50%、40%,在后盖板的渗透率分别达到5%、 25%、20%,玻璃精雕机平均单价为 30 万/台,2D 玻璃产能 80 万片/年,2.5D 玻璃产能为 50 万片/年;玻璃热弯机平均单价为 120 万/台,产量为 25 万片/年,则到 2020 年,玻璃精 雕机和玻璃热弯机在智能手机中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6.42亿元和50亿元。2020年精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6.42亿元2020年热弯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亿元精雕机基本实现国产化,热弯机进口替代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国内精雕机技术比较成熟, 设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国内主流玻璃精雕机供应商包括大宇精雕、北京精雕、奥瑞德、创 世纪、远洋翔瑞等。热弯机是3D玻璃成型过程中使用到的重要加工设备,需求量会随着3D 玻璃出货量的增加而增加。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布局较早,主要的企业包括韩国的DTK 和台湾盟立。近年来,以智慧松德、劲胜智能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具备提 供高端热弯机解决方案能力,正逐步扩大在中高端市场的进口替代规模。OLED屏替代提速,引领设备制造潮流OLED引领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创新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由有机分子薄片组成的 固态设备,施加电力之后就能发光,具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 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特性。根据驱动电路 与基板的关系可以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目前市场上OLED 产品主要以 AMOLED 为主。OLED 的基本结构包括基层、阳极、有机层、导电层、发射层和阴极。OLED是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 作为器件的阴极和阳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 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 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而发出可见光。OLED基本原理过程是电流通过有机 层从阴极流到阳极,将电子从导电层带到发射层;导电层失去电子会产生空洞,这些空洞需 要用发射层中的电子来填充;空洞跃到发射层后再次与电子结合,电子进入空洞时,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即形成了可见光子。OLED发光过程图OLED制造成本下降,加速替代LCD步伐OLED比LCD性能更加优越。TFT-LCD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臵 液态晶体,通过薄膜晶体管(TFT)电路控制液晶单元的透射率及反射率,从而产生不同灰 阶的一种平板显示技术。由于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因此 TFT-LCD 需要背光源。OLED 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可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通过TFT基板控制电流大小,即可控制RGB 有机膜层的发光亮暗,从而混合出需要的颜色。由于这种自发光的特质,OLED具有较轻薄、 高对比度、高亮度、低能耗、广视角的优势,响应时间也只有LCD 的千分之一。由于AMOLED 的发光器件是固态的OLED,其显示构成均为固态,因此可以方便的做成柔性显示,柔性使 得 OLED 应用不仅局限于传统 3C,在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器、家用电器及虚拟现实(VR) 等领域业也适用。然而,由于其在长时间的电应力下会存在漂移或空间的不匹配,显示不均, 不够稳定,所以其在大尺寸的平板电脑和电视等领域的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难题。OLED 理论成本低于 LCD,替代优势明显。目前,LCD 依然是成本最低的显示方式,由于 OLED主要由固体材料构成,材料涂布必须在液态、溶解态或汽化状态下完成,生产工艺难点尚未突破,成本较高。例如,LG在中国投资的LCD广州8.5代液晶面板线,投资金额40 亿美元,同等规模的OLED生产线投资额为50亿美元以上。但OLED的理论成本却低于LCD,由于OLED自发光的特质,其结构较为简单,材料及组装程序较少,一旦大规模应用将会体现出成本优势;另一方面,OLED生产线可由LCD改造而来,一条8.5代LCD生产线转OLED投资在20亿美元左右,远低于新的LCD生产线的投资。根据测算,刚性AMOLED的理论成本为14.3美元,低于LTPS-LCD的理论成本。OLED成本随着良率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技术的发展,良率的提高以及OLED的大规模应用,其成本将低于LCD,替代优势增强。 根据UBI数据显示,到2020年,OLED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62%,超越LCD,成为最主流的平面显示方式。OLED市场需求放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0亿美元凭借出色的视觉体验和低能耗性能等优势,OLED引领了新一波3C产品显示革命。目前AMOLED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屏幕上开始大量使用。三星是该领域的绝对霸主, 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此外,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开始尝试搭载 AMOLED 屏幕,如华为、 Vivo、OPPO都选择在其旗舰机上采用AMOLED屏幕。2016年,OLED屏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达到20%,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根据市场预期,新一代iPhone8大概率使用OLED屏,考虑到iPhone的行业影响力,OLED屏的应用市场将完全打开,未来需求空间非常广阔。根据UNI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OLED 屏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有望攀升至65%,市场规模达到670亿美元。此外,OLED屏的应用市场不仅局限于智能手机,凭借其轻薄、柔性、高对比度、低能耗等特点,OLED 还广泛应用于电视面板、智能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AR/VR、车载面板等领 域。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数据,到2020年,全球OLED出货量将达到9亿片,是2015年出货量的2.5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0%。OLED产业链梳理OLED产业链按上中下游分为上游材料及设备提供商,中游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下游OLED 应用。目前,上游材料、元器件等供应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垄断,其他国家切入难度较大。 以京东方、深天马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中游面板制造领域深耕多年,逐渐积累起竞争优势。 2016年,京东方以17.1%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第二大面板提供商的地位。OLED 屏上游原材料包括 ITO 玻璃基板、TFT(柔性基板)、 驱动 IC、有机材料、偏光板、 封装胶等,目前市场供应被美国、日本等厂商垄断,国内厂商在偏光片供应上占有一席之地。显示面板生产工序按顺序分为Array制程、Cell制程和Mole制程。OLED依赖电流驱动 实现发光,Array制程采用LTPS(低温多硅晶技术), 包括镀膜、晶化、曝光、显影、蚀刻、 剥离等步骤;Cell 制程包括蒸镀、封装等;Mole 制程主要对模组进行组装、包括 COG、 FOG、清洗、检测等。Array、Cell制程所用设备包括蒸镀机、封装机、曝光机、激光加工设备等。前中道设备技术 含量高、价格昂贵,如一台曝光机设备的价格在 1000 万美元以上,设备建设周期约为 3 个 月。目前前中道制程设备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日本厂商 Tokki 和 Ulvac 在蒸镀设备领域绝 对领先,市场份额超90%,美国3M、SEIKO、SUSS等公司在显影、测试设备方面优势明 显。但是由于OLED大规模采用LTPS 技术,引入晶化、剥离等工艺环节,其中涉及激光加 工处理,这为国内相关厂商打开应用市场,如国内激光设备龙头大族激光凭借多年产品积累 和技术优势,开始逐渐切入。Mole 制程设备包括自动偏光贴合机、COG 邦定机、FOG 邦定机、检测设备等,国内厂 商已掌握成熟的技术,性价比优势开始显现,进口替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自动偏光贴合 机主要在OLED 端子表面完成偏光片的贴合工作;COG即Chip On Glass,其主要工序是 将芯片邦定到玻璃基板上;FOG即FPC On Glass,其主要工序是将FPC(柔性电路板)邦 定到玻璃基板上;检测设备主要完成面板组装后的检测工作。OLED量产提速,模组设备迎来发展契机根据产业链调研显示,我国目前 OLED 面板厂综合良率在 50%左右,距离 60%良率的盈亏 平衡点还需 12-18 个月左右时间。预计到 2017 年的第四季度,国内面板厂将整体完成良率爬坡阶段,待达到盈亏平衡后很快进入规模扩产阶段,从而实现国内OLED面板的良性发展。OLED 产线建设如火如荼,国内厂商奋起直追。随着工艺日益成熟、成本逐渐下降,OLED 屏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期,今年苹果将推出 OLED 屏幕手机,已向三星订购 1 亿多片 OLED 屏。现有的产能已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以三星、LG 为代表的国际巨头纷纷加快 OLED 产 线投资速度。国内面板厂商也不甘示弱,积极加大投资力度,武汉天马、成都京东方6代柔 性AMOLED产线相继点亮,华星光电6代柔性LTPS-AMOLED产线也于6月13日打桩开 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在建及规划中的OLED产线有15条,其中有11 条设在中国大 陆,产线投资金额达到4000亿元。根据台湾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报告显示,中 国面板厂商总产能将由 2016 年的 27.2 万平方米增长到 2020 年的 786.4 万平方米,5 年 CAGR达131.9%,显著高于国际整体增速。我们认为,国内显示模组组装设备厂商技术成熟,进口替代需求强烈,将成为率先受益的企 业,根据草根调研显示,一条OLED产线大约需要150台邦定设备、200台贴合设备、100 台检测设备,邦定机和贴合机的售价在200万左右,检测设备单件为50万左右,以此测算, 一条OLED产线的模组设备投资约为10亿元。与国外产品相比,国产设备主要有以下两大 优势:(1)国产设备技术性能逐渐跟上,价格优势开始显现。(2)中国承接海外产能,国产设 备免去运输成本。每年500亿设备需求,显示模组组装设备率先受益未来三年,OLED产线将迎来投资建设高峰,在面板企业大规模资本性支出刺激下,设备厂 商有望获得批量订单,据DSCC数据显示,2017Q1全球OLED设备投资达45亿美元,同 比大涨90%,印证行业火爆行情。国内面板厂商投入产线建设的金额超过3000亿元,其中 约50%用于设备采购,每年将孕育500亿的设备市场空间,我们认为国产模组组装设备技术 成熟,进口替代需求强烈,将成为率先受益的板块。未来三年,COG 设备的市场容量为 58 -87亿元,年均19-29亿元;FOG市场容量为23-34亿元,年均8-11 亿元;AOI设备 的市场容量为57-87亿元,年均19-29亿元;贴合设备的市场容量为47-70亿元,年均 16-23亿元。我们梳理国内外主要的设备提供商,包括智云股份、精测电子、大族激光等。OLED打开全面屏应用空间,异形切割设备有望大规模放量全面屏指的是手机正面配备一整块屏幕,屏幕比例从 16:9 升级为 18:9,拥有超窄边框和更 高屏占比。如小米的Mix屏幕,屏占比高达91.3%。小米之后LG和联想也分别推出了全面 屏手机LG G6和ZUK Edge,屏占比高达78.3%和86.4%。今年3月,三星 S8系列全球销 量突破千万台,成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全面屏手机。随着 iPhone 加入全面屏阵营,全面屏 有望迎来大规模应用的的黄金时代。全面屏是手机外观极致美感的巅峰之作,超高的屏占比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体检,同时 还能使外观显得简洁漂亮。传统LTPS-LCD是incell触控,应用全面屏时面临四重困难:1) 需重回 driver+touch 两颗独立芯片;2)驱动芯片需改成 COF 封装;3)需要设计超窄背光 模组,结构和膜材都要改进;4)面板切割良率很低。而 OLED 技术由于没有背光源、具有 柔性特点,可以完美的解决制约全面屏普及的技术瓶颈。随着OLED量产提速,全面屏的大 规模普及已成为确定性趋势。全面屏量产,首看异形切割设备。全面屏对边框宽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切割多数采 用直线切割,切割难度低。但由于全面屏边框窄,手机面板的元器件和整机布线都要重新安 排,这就需要异形切割实现高密度排线布局。异形切割按直线切割方向,而是切割成不规则 形状或圆角矩阵,可实现L角切割、R角切割和U型槽切割。目前主流的切割方案包括刀轮切割和激光切割。刀轮切割属于机械加工,不会产生高温问题, 加工相对便宜,但加工精度有限,良率低;激光切割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到被切割材料,利 用瞬间热量使玻璃沿着切割路径裂开,激光加工可以有效降低玻璃边缘的毛边现象,加工良 率高,但加工成本相对较高。由于良率更高,主流手机厂商多数采用激光切割。激光切割按脉冲宽度时间又可分为纳秒(10 的负 9 次方秒)、皮秒(10 的负 12 次方秒)和飞秒(10 的负 15 次方秒)激光设备。皮秒 激光脉冲宽度时间为皮秒级,其依靠自身极高的峰值功率,瞬间气化材料,热效应微乎其微, 加工边缘整齐,且加工成本比飞秒激光低,成为目前全面屏最理想的激光切割方案。大族激光是国内激光加工设备的绝对龙头,公司小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广泛运用 3C 产业,据 公司 16 年报,近几年,智能手机产业链累计采购公司激光设备超 100 亿元。公司自主研发 的Draco系列皮秒激光器可广泛运用于全面屏的异形切割,产品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可 以实现进口替代。截止2016年底,Draco皮秒激光器累计销量4859台,2016销量达1200 台,创历史新高。随着全面屏普及加速,公司设备将持续放量。由于篇幅所限,先和大家分享本报告上篇。敬请读者关注作者,继续浏览本报告下篇。您的关注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幻术师

苹果调研报告:花期霜冻影响有限 库存压力偏大

来源:五矿经易微服务作者: 张正 调研时间:4月12日-4月16日地区:陕西、甘肃苹果主产区调研背景:四月正值苹果花期,天气变动对产量影响较大,且从前期天气预报看陕北降温较为明显,故前往陕甘主产区调研,以期为交易做出指引。调研目的:1.新季苹果开花坐果情况及霜冻对产量影响?2.陕甘主产区库存及价格情况?3.10合约交割规则放宽对仓单成本影响?新季开花情况及霜冻影响目前陕甘地区大部分产区处露红期,如果天气良好,预计4月20号进入始花期,整个花期持续一周。且从调研及果农走访情况来看,今年花量较正常年份偏多,若花期及关键生长期天气未出问题,陕甘地区今年丰产可能性较大。 图1:陕甘主产区开花及露红情况4月13日晚,陕北部分地区开始降雪,主要集中在延安北部地区,富县交道最低温度达-3℃、阳泉最低-3.2℃、洛川永乡最低-3℃,16日晚陕北最低气温-3℃,部分地区果树花苞及树叶均结冰,但由于陕北地区苹果绝大部分处露红期,抗冻害能力较强,加之农户防冻害意识增强,对产量影响有限。通过实地调研及走访跟踪来看,陕北整体受影响不大,局部地区有轻微冻害,主要分布在洛川个别果园,受灾区域很小,整体对产量不构成影响。 图2:陕北部分地区产地实测霜冻情况从中国天气网预报看,未来陕西、山东等主产区最低气温逐步回升,未来主产区低温基本在零度以上,发生霜冻可能性较小。但后期在苹果授粉及幼果期,仍需继续关注连续阴雨对授粉及坐果影响。 图3:陕西富县气温情况 图4:山东烟台气温情况 图5:苹果生长期造成减产对应临界温度库存及价格走势库存上看,陕北不同地区因质量差异走货速度有所不同,但整体走货较往年慢20%左右。通过调研陕北各主产区,目前仅甘肃庆阳基本清库,但其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因霜冻影响庆阳大部分地区绝产,入库少,库存去化快,不具备参考意义。总的来看,截止4月16日,陕西库存预计剩余5-6成,去年同期约2-3成;甘肃库存目前3-4成,去年同期约2成。这一数据基本与卓创及天下粮仓数据吻合,据天下粮仓统计,截止4月14日当周,全国冷库库存816.7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6万吨;据卓创统计,截止4月14日当周,全国工业库存713.5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9万吨,虽二者统计有一定误差,但库存整体增幅与我们调研情况基本吻合。从库存结构来看,去年受霜冻影响,西北产区苹果质量较差,客商对后市较为看好,收购价格高,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端较差,虽好果价格稳定,但走货速度一般,今年冷库出货以客商自存货为主,目前冷库中果农货及差果占比较高。价格上看,今年主产区库存情况是继2015年之后最惨的一年,且区别于14-15年,之前库存果跌价一般是春节后大跌,6-8月随着西北清库及山东出库,一般价格会翘尾上涨。但今年价格持续阴跌,前后跌幅达1元/斤,全行业亏损严重,西北产区差果价格目前已崩盘,且价格下跌并未明显带动销量好转,后期山东产区预计难有较好行情。陕北地区一般五月底清库,最迟可以延长至6月22日(仅需缴纳一斤几分钱冷库费),且随着储存时间增加,库存果质量下降明显。因此清明节后,西北主产区果农去库压力较大,预计价格仍有下降空间;而好果因数量较少,整体表现仍将较为坚挺。 图6:陕北各地区库存情况交割标准放宽对10合约仓单成本影响?10月及以后合约苹果期货基准交割品的质量容许度由10%放宽至20%,通过我们实地走访交割库,均认为仓单成本有所下降,但具体幅度不确定。对05合约而言,若以山东烟台80#以上一二级果作为原料果,目前收购价2.5元/左右,加上代办、存储费、人工挑拣等费用,合计仓单成本在5800-6000元/吨左右(因各交割库处理水平差异导致仓单成本有所浮动)。 图7:仓单成本构成以前山东货作为交割品有优势,因山东货已包装,无需挑拣,人工成本低;而陕西收货普遍70#起步,整理成本高。本次标准修改后,对陕西、甘肃利好,部分地区可参与交割。交割标准修改后,对10合约仓单成本而言,整理费基本不变,但因原料果中80#果比例不确定,整体仓单成本下降幅度需视今年80#果比例而定。若假定今年原料果中80#比例不变,预计10仓单成本较05将下降500-800元/吨。种植及销售模式转变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目前陕甘地区种植及销售模式均有所转变。销售上看,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场景变化较大,本次调研中有一家以线上为主电商企业,较传统企业走货明显较快,年销售额过亿。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本所有冷库均有自营网上店铺,整体电商消费份额有所提升,且我们预计这一变化未来仍将持续。种植模式上看,陕北及甘肃近几年开始兴起矮化密植技术,整个种植过程半机械化,较传统模式产量大幅增加,盛产期亩产可稳定在1万吨左右,且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但此技术目前并不成熟、前期投入较大,在农户中并未大面积推广。 图8:甘肃矮化密植种植情况结论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陕北地区去库较往年整体慢20%左右,与市场主流数据库数据基本一致;在库存极高背景下,后续西北产区差果继续下跌可能性极大,但好果因数量少,价格预计仍将维持坚挺。4月14日及17日降温霜冻对产量影响有限,且从中国天气网预报来看,未来主产区最低温逐步抬升,花期霜冻可能性小;但在授粉及坐果期天气扰动仍在,后续仍需持续追踪。盘面上看,10合约与05合约目前逻辑不同。05合约目前走交割及虚盘逻辑,05目前仓单成本在5800-6000元/吨,盘面价格低于仓单成本,因此四月05合约预计维持坚挺;但进入交割月后05合约将转向现货逻辑,届时盘面可能会下跌。10合约对应新季苹果,从长期来看,在后续天气正常情况下,新季丰产可能性较大,叠加交割标准放宽,整体波动区间预计收窄,核心区间5000-7000。短期来看,霜冻炒作落空,在高库存、交割标准放宽及新季增产预期背景下,策略上建议偏空思路;但在授粉及幼果期天气扰动仍在,仍需注意天气敏感期带来的不利波动。

金发簪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平凉市是甘肃省主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以苹果为主的果产业,作为平凉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苹果产业已培育成为平凉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富民产业,同时也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一、基本情况(一)区位优势明显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位于黄河中上游陇东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降水适中,病虫害少,是生产优质苹果的“黄金地域”,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苹果最佳适生区,所辖区域完全满足7项苹果生态指标,静宁、庄浪、泾川、灵台、崆峒5县被列入全国优势区域重点县。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得平凉苹果品质优,具有"外形美观,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货架期长"等独特品质。与山东、陕西等苹果老产区比较,一是果个大,果形高桩端正,色泽鲜艳,果面光洁,蜡质层厚;二是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高,糖酸比适宜;三是硬度大,耐贮运。200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凉金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二)生产已具规模平凉市2018年耕地面积583.78万亩,挂果园面积122.02万亩,苹果挂果面积116.80万亩,占耕地面积20%,苹果挂果园面积居全省第一。静宁和庄浪苹果挂果面积分别为55.75万亩、32.6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4.66万亩、0.2万亩。2018年全市苹果产量108.38万吨,苹果总产值69.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10%。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生产管理标准近年来,平凉市加强苹果生产管理,各县区都成立了果业服务中心和绿色果业协会,各乡镇成立果业技术服务站。同时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定期对果园栽培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自苹果优势产区确定以来,平凉市积极建立苹果示范基地,为果农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的示范园主要有静宁的矮化园示范基地以及庄浪的富士新品种。静宁县推动苹果园的现代化管理,制定了本地区的苹果生产技术和地方标准,并引入了GAP认证体系来规范化本地区的苹果产业的发展。(四)苹果品牌响亮平凉市“平凉金果”,“静宁苹果”苹果品牌,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平凉金果”先后取得了原产地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多项国家级认证,“静宁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静宁连续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定为“中国苹果之乡”。静宁苹果以其品质优良的优势,先后多次参加大型果蔬展览展销推介会,成纪富士等产品获“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一等奖等13个大奖。“静宁苹果”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万亩苹果获绿色基地和绿色食品认证,3000亩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获得一级认证。品牌保护和认证对提升平凉市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规范市场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名优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存在问题(一)品种结构单一,产业布局不均衡平凉苹果主栽品种单一,主要以富士为主,晚熟品种比例过大,优良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且果品采摘较集中,上市较集中,果品贮藏,销售的压力比较大。果品产业布局不均衡,就静宁县来说,东南部区域果产业起步早,发展的迅速,现在已基本形成规模,且苹果销售价格较高。而西北部区域的苹果种植依然是零星栽植,果农缺少经验和技术,管理水平不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不高。(二)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苹果生产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需要技术的支撑,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但平凉市苹果产区缺乏高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指导主要以苹果示范园,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依托,组织果农参观,实地指导少,技术实用性不高,苹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技术培训仍然偏少。在主产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果农不多。虽然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但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乡镇果业技术服务站的人员专业性不强,对于普通农户的服务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缺乏。近年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工作,使得苹果产区果农年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年富力强、知识水平较高,能掌握新的苹果种植技术的职业果农严重不足。(三)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化的根本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平凉市的苹果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纸箱包装、冷冻储藏、苹果醋企业的发展,但是与国内其他农业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还是存在差距。一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目前平凉果产业的生产主体主要是农户,种植的规模较小,知识水平低,果园的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二是加工能力不足。平凉市的苹果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现有的一些加工企业规模太小,而且加工率低,利润率低,带动作用不强,发挥效益不高。三是缺乏能带动销售的龙头企业。部分主产区虽然建立了果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合作组织,但多数合作社只提供物资服务,发育不完善,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龙头企业缺乏成熟的经营理念,难以发挥龙头作用。果品的销售主要还是果农与客商达成协议,单独销售给客商,果农获取市场信息不及时,有时销售价格会低于市场价格。(四)防御灾害的能力不强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区,大风,冰雹,冷冻等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成为影响苹果生产的原因之一。2018年全市风雹灾受灾面积16.67万亩,霜冻灾受灾面积87.27万亩。尤其是在苹果产区部分区域,每2-3年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灾害。如果在苹果开花期和幼果期遭遇霜冻,会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话可能造成绝收;遭遇冰雹,会使苹果表面留下伤痕,影响苹果质量。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苹果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包剪碴

iPhone 产业链深度报告:全面梳理苹果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

苹果十年创新不止作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公司,苹果公司今年迎来了明星产品 iPhone 手机的十周岁生日。自 2007 年乔布斯推出初代 iPhone 惊艳世界,苹果公司在过去 10 年累计推出 15 款手机。凭借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苹果公司引领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可以说,iPhone 手机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而成为行业发展的标准以及行业未来的趋势。苹果中国官网已经开始为为“iPhone8”的发布会进行了预告根据 iPhone 每年的发布特点加之十周年的特殊节点,今年将成为 iPhone 的超级大年新一代旗舰手机 iPhone 8 即将重磅推出,售价高达 7000 元。无论是苹果采购三星 1 亿片 OLED 屏幕、索尼发布消息称将会优先供货 iPhone,还是富士康郭台铭亲自督阵 iPhone 量产工作,都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新一代 iPhone 将冲击智能手机新的制高点,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标杆。据最新渲染图显示,iPhone8 将采用 3D 玻璃+OLED 曲屏的显示技术、搭载竖排双摄像头、支持无线充电技术。考虑到 iPhone 对 3C 行 业的巨大影响力,新一代 iPhone 的全新升级,将为上游设备企业带来全新投资机会。iPhone 对 3C 制造业拥有巨大影响力智能手机是 3C 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成长性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而 iPhone 作为智能手机的开创者,对上游 3C 制造业拥有巨大影响力。 获取本文完整报告请百度搜索“乐晴智库”。iPhone 对 3C 制造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iPhone 为上游 3C 制造业带来大量设备订单。根据 IDC 数据,2017Q4iPhone 手机 ASP(Average Selling Price,平均销售价格)达到 618 美元,是全球智能手机平均 ASP 的一倍以上。毛利率方面,2016 年苹果公司实现毛利率 30%,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苹果手机凭借 17.2%的市占率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 95%的利润。由此可见,iPhone 强大的盈利能力保证了上游设备企业的订单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2)iPhone 手机产品更新周期短,新的技术和工艺催生大量设备更新需求。根据历史数据,iPhone 手机的产品迭代周期为一年,产品更新过程中产生大量新的技术和工艺突破,例如,苹果率先把高清摄像头、金属机身、指纹识别等技术运用到智能手机上,新的技术和工艺带动上游 CNC 机床、平面显示模组、SMT 生产线等机械设备的迅速普及。iPhone 8 四大工艺技术创新,相关产业链深度受益3D 玻璃异军突起,拉动玻璃产业链景气度上升 苹果 2 亿美元投资康宁,玻璃盖板或重回手机后盖目前市面流行的手机后盖材质有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陶瓷五种。金属材质凭借良好的质感和耐磨性一度成为许多手机厂商的选择,然而金属机身的封闭性很强,对信号有较大的屏蔽。这一缺陷严重制约了无线充电技术和 5G 通讯在智能手机中的运用,玻璃后盖具备精美的视觉体验、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突出的透光性能等突出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机身材质的第一选择。近日,苹果公司向全球玻璃制造巨头康宁投资 2 亿美元,支持康宁的研发、设备需求以及先进的玻璃制造工艺。iPhone 8 大概率将采用双面玻璃加不锈钢中框的外观配臵,即通过玻璃机身保证了外形美观和信号畅通,又通过不锈钢中框保证了机身强度。考虑到苹果在行业里的标杆作用,iPhone 8 的双面玻璃机身或许会加速玻璃后盖在智能手机中的回归。 2D-2.5D-3D 是盖板玻璃演化趋势,预计 3D 玻璃出货量即将破亿。2D 玻璃就是我们熟悉的平面玻璃,玻璃表面没有任何的弯曲弧度;2.5D 玻璃在 2D 玻璃的基础上,对玻璃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手握一块 2.5D 玻璃屏幕能够使手机表面外观就如同盈而不溢的水滴,更具视觉张力,因而又将 2.5D 玻璃屏幕称为水滴屏;3D 玻璃无论在玻璃中间还是边缘均采用了弧度设计,使整块玻璃具有一定弧度。3D 玻璃是玻璃制造工艺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目前唯一能与柔性 OLED 配套使用的盖板玻璃,随着 OLED 技术的日趋成熟,必然带动 3D 玻璃在3C 领域的渗透率。据 IHS 估计,2016 年 3D 玻璃的出货量达到 0.49 亿片,IHS 预测 2017年出货量将飞涨到 1 亿片。目前,三星、LG、Vivo、小米等主流厂商纷纷采用 3D 曲面玻璃,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今年,iPhone 8 也将携 3D 玻璃重磅来袭,3D 玻璃将迎来历史机遇。从 3D 玻璃产业链角度看好玻璃精雕机、热弯机等设备投资机会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手机盖板玻璃产业可按照上中下游分为上游玻璃基板、辅助材料、加工设备提供商,中游玻璃盖板加工厂,下游触控模组组装厂。玻璃盖板加工厂购买玻璃基板、辅助材料、加工设备,进行切割、热弯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再交付给触控模组组装厂,完成盖板玻璃与显示屏幕的贴合。从上游原材料供应来看,上游的玻璃盖板基板产业进入壁垒高,利润率高,市场被几大国际巨头垄断,如美国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盖板毛利润达到 80%以上。目前市场上性能最好的产品是利用溢流法工艺生产的高铝玻璃,只有 4 家厂商掌握了核心技术。玻璃加工设备市场空间近 80 亿元,促进设备厂商进入新的景气周期根据 IDC 数据,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4.7 亿台,到 2020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 17.7 亿台。不同类型的玻璃加工效率有所不同,据估算,到 2020 年,2D、2.5D、3D 玻璃在前盖板的市场渗透率将分别为 10%、50%、40%,在后盖板的渗透率分别达到 5%、25%、20%,玻璃精雕机平均单价为 30 万/台,2D 玻璃产能 80 万片/年,2.5D 玻璃产能为50 万片/年;玻璃热弯机平均单价为 120 万/台,产量为 25 万片/年,则到 2020 年,玻璃精雕机和玻璃热弯机在智能手机中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26.42 亿元和 50 亿元。 玻璃加工设备市场空间近 80 亿元,促进设备厂商进入新的景气周期根据 IDC 数据,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4.7 亿台,到 2020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 17.7 亿台。不同类型的玻璃加工效率有所不同,据估算,到 2020 年,2D、2.5D、3D 玻璃在前盖板的市场渗透率将分别为 10%、50%、40%,在后盖板的渗透率分别达到 5%、25%、20%,玻璃精雕机平均单价为 30 万/台,2D 玻璃产能 80 万片/年,2.5D 玻璃产能为50 万片/年;玻璃热弯机平均单价为 120 万/台,产量为 25 万片/年,则到 2020 年,玻璃精雕机和玻璃热弯机在智能手机中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26.42 亿元和 50 亿元。苹果公司通过专利审核,无线充电渗透率有望达到 60%早在功能机时代就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但是由于功能机时代手机的主要功能依然是传统的电话短信,因此并未在市场引起足够反响。2012 年,Nokia 在 Lumia920 上大胆配置了无线充电功能,但是该机上的无线充电功能并不成熟,充电速度极慢,未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随着消费电子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在无线充电上的加码,使无线充电市场重新焕发生机。三星在 2015 年 3 月 2 日推出的 Galaxy s6/s6 Edge 上选配了无线充电功能,且充电技术在120 分钟之内基本就可将手机充满,以三星在 Android 智能手机领域的地位,无线充电技术开始迅速为手机用户所关注。2017 年 5 月,苹果最新专利“双频天线的无线充电和通信系统”通过美国专利局审核,今年推出的 iPhone8 将大概率搭载无线充电功能。2015 年所有无线充电设备共计出货 1.44 亿部,在智能手机中渗透率尚不足 10%,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或将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预计 2020 年,无线充电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率有望提升到 60%,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机将超过 10 亿部。而配备无线充电的智能穿戴设备有望在 2020 年突破 2 亿部,无线充电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美元。无线充电技术催生上游自动绕线机需求无线充电的产业链涉及机械设备的部分主要包括芯片、传输、电感、模组等部分,由这四部分零件共同组成无线充电的整个系统。无线充电的芯片是整个系统中门槛最高的部分,历来为国外成熟厂商所把控,国内厂商短时期内尚无切入机会。传输部分由防磁片和铜质线圈组成,防磁片能防止电磁干扰,接收端线圈则由磁场变化而产生电流,发射端则由电流变化产生磁场变化,该部分是决定充电效率的重点。电感磁材的选择决定了充电系统的功率和转化效率。最后就是将芯片、传输、电感三部分封装在一起的模组部分,该部分技术要求不高,进入壁垒低,适合国内厂商进入。从无线充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分布来看,无线充电主要的利润中心是方案设计公司和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其中方案设计公司利润占比达到了 32%,电源管理芯片公司利润占比达到了28%,磁性材料公司利润占比达到了 20%,传输线圈公司利润占比为 14%,而模组制造厂商的利润占比只有 6%。如果以产业链上下游来计算的话,那么利润则主要在于上游的发射端,利润总占比超过 60%,而下游接收端利润总占比只有 30%多。无线充电普及拉动自动绕线机需求。电子线圈是无线充电模块的重要组成零部件,随着手机无线充电模块的放量,电子线圈的需求量将会得到释放。在这一趋势带动下,无线充电电子线圈制造企业将会扩大生产,进而拉动自动化绕线设备需求。OLED 屏替代提速,引领设备制造潮流 OLED 引领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创新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由有机分子薄片组成的固态设备,施加电力之后就能发光,具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特性。根据驱动电路与基板的关系可以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目前市场上 OLED产品主要以 AMOLED 为主。OLED 的基本结构包括基层、阳极、有机层、导电层、发射层和阴极。OLED 市场需求放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670 亿美元凭借出色的视觉体验和低能耗性能等优势,OLED 引领了新一波 3C 产品显示革命。目前AMOLED 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屏幕上开始大量使用。三星是该领域的绝对霸主,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此外,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开始尝试搭载 AMOLED 屏幕,如华为、Vivo、OPPO 都选择在其旗舰机上采用 AMOLED 屏幕。OLED 产业链梳理OLED 产业链按上中下游分为上游材料及设备提供商,中游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下游 OLED应用。目前,上游材料、元器件等供应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垄断,其他国家切入难度较大。以京东方、深天马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中游面板制造领域深耕多年,逐渐积累起竞争优势。2016 年,京东方以 17.1%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第二大面板提供商的地位。OLED 屏上游原材料包括 ITO 玻璃基板、TFT(柔性基板)、驱动 IC、有机材料、偏光板、封装胶等,目前市场供应被美国、日本等厂商垄断,国内厂商在偏光片供应上占有一席之地。OLED 打开全面屏应用空间,异形切割设备有望大规模放量全面屏指的是手机正面配备一整块屏幕,屏幕比例从 16:9 升级为 18:9,拥有超窄边框和更高屏占比。如小米的 Mix 屏幕,屏占比高达 91.3%。小米之后 LG 和联想也分别推出了全面屏手机 LG G6 和 ZUK Edge,屏占比高达 78.3%和 86.4%。今年 3 月,三星 S8 系列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台,成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全面屏手机。随着 iPhone 加入全面屏阵营,全面屏有望迎来大规模应用的的黄金时代。获取本文完整报告请百度搜索“乐晴智库”。全面屏是手机外观极致美感的巅峰之作,超高的屏占比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体检,同时 还能使外观显得简洁漂亮。传统 LTPS-LCD 是 incell 触控,应用全面屏时面临四重困难:1) 需重回 driver+touch 两颗独立芯片;2)驱动芯片需改成 COF 封装;3)需要设计超窄背光 模组,结构和膜材都要改进;4)面板切割良率很低。而 OLED 技术由于没有背光源、具有 柔性特点,可以完美的解决制约全面屏普及的技术瓶颈。随着 OLED 量产提速,全面屏的大 规模普及已成为确定性趋势。手机摄像头迈入 3.0 时代,上游设备供应商大受裨益双摄来袭,1+1>2 的跨越世界上第一部内置摄像头的手机来自夏普公司在 2000 年推出的 J-SH04,但在当时,手机拍照功能还只是作为附属功能存在,并未赢取市场的追逐。直到 2010 年,苹果公司把一颗 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配臵在 iPhone 4,手机摄像头才开始成为智能手机硬件的重要一环。凭借优秀的成像算法和出色的视网膜显示屏,iPhone 4 掀起了智能手机的拍照革命,也催生一条完整的手机摄像头模组产业链。如今,随着苹果、华为等手机厂商推出双摄像头配置,手机摄像头正是迈入 3.0 时代,双摄像头并不简单是多一颗摄像头的量变,通过增加额外的摄像头,智能手机可以实现光学变焦、景深控制等功能,极大提升拍摄画质。此外,双摄系统可以切入 AR 市场,扩宽了手机的运用场景。可以说,双摄时代的到来,实现了 1+1>2 的跨越式发展,将为手机摄像头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量空间。双摄系统能够实现光学变焦。iPhone7 Plus 的双摄系统采用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组合,这两颗镜头拥有不同的 FOV(可视角),当用户需要广角照片,则用视角更大的广角摄像头取景,获得广角效果。当用户需要长焦照片,则用视角较小的长焦摄像头取景,获得长焦效果。因为两个摄像头 FOV 不一样,通过算法可以实现两个光学镜头之间的效果,这样就可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效果。手机摄像头升级换代,催生摄像头模组生产设备更新需求手机摄像头主要由镜头、对焦马达、滤光片、CMOS 传感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PCB(印刷线路板)等元器件组成。目前摄像头模组供应被少数国外巨头垄断,如韩国的索尼、日本的东芝。近年来,以欧菲光、舜宇光学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正逐渐扩大在手机摄像头领域的市场份额。从产业链看,手机摄像头由上下游可以分为上游材料及设备提供商、中游摄像头模组组装厂、下游为智能手机制造商。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全称表面贴装技术,是 COB 制程生产线上的重要工序,其将无引脚或者短引脚表面组装元器件安放在 PCB 的表面或者其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子组装技术。具体到手机摄像头产业,它将传感器、对焦马达等电子元器件贴、焊到 PCB 上,是手机摄像头组装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SMT 生产线包括很多专用设备:表面贴装印刷设备、插件(片)机、贴片机、波峰焊设备、回流焊设备、AOI 设备、编带设备、屏蔽设备等。SMT 生产线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厚积薄发SMT 生产线是手机模组组装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完成将传感器、对焦马达、滤光片等电子元器件的组装、检测工作。根据 IDC 数据显示,全球 2016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4.7 亿台,未来五年 CAGR 为 3.8%,预计 2021 年,出货量将达到 17.7 亿台。假设双摄像头渗透率达到 40%,全球智能手机将多出 7 亿颗的摄像头需求,这将为 SMT 生产线设备带来大量的订单机会。我们认为,iPhone 8 携四大工艺技术创新将催化 3C 消费电子行业新的消费热情,同时也将引领新的技术趋势及工艺创新,为上游设备带来全新的投资机会,维持 3C 自动化设备行业“领先大市-A”评级。我们重点梳理了 CNC机床及玻璃加工设备、平面显示模组设备、SMT 生产线设备三大重点领域的市场空间、进口替代、技术水平以及竞争优势。

求通久矣

苹果最新研究报告出炉,2021款iPhone配备屏下指纹

近日,国际知名分析机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了最新的苹果研究报告,公布了苹果将在今年发布的2021款iPhone 的相关信息。那么,我们不妨根据专业分析师来看看,2021款iPhone都有哪些升级点。根据报告显示,2021款iPhone定位是iPhone 12的进阶版,具体命名方式目前还不能确认。不过,2021款iPhone和iPhone 12一样,会带来四款产品。其中包括mini版、基础版、Pro版以及Pro Max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更多关于2021款的相关信息,但是郭明錤还是曝光了一些关于2021款iPhone的配置信息。首先,2021款iPhone将会搭载目前行业最先进的LTPO面板显示屏,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出色显示效果的同时,还拥有着更低的功耗。因此,2021款iPhone不仅会有着更加出色的视觉体验,同时还将用上120Hz屏幕刷新率。而在拍照方面,2021款iPhone都支持传感器防抖,还有LiDar极光扫描仪,整体影像水准将会得到进一步升级。值得一提的是,2021款iPhone将会在电池方面进行优化,配备大容量电池,因此2021款iPhone的续航能力,将会获得提升。不过,由于电池容量的增加,2021款iPhone的机身厚度以及重量,也会随之增加。不知道,对于轻薄和续航你们会怎么选?此外,2021款iPhone不会采用USB-C接口,而是直接从Lighning跨越到MagSafe,短期内不会有改变。此外,由于疫情原因Face ID在使用时多有不便,因此2021款iPhone还将搭载屏下指纹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用机体验。总体来看,2021款iPhone相比上一代iPhone 12有了不小的升级,不过究竟实际情况如何,还是要等到9月份其正式发布时,一见分晓。那么,对于2021款iPhone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期待吗?

其于罪也

调查报告!中国苹果用户里低收入占多数,高收入人群偏爱华为?

近日,根据MD研究院在中国调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Iphone用户里,绝大多数的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而在高收入人群里,绝大多数用户更偏向于华为,结果显示,华为用户里有车有房的比例较高。华为P20发布会首先,其实这份调查结果从侧面验证了中国的苹果用户以年轻群体和女性群体居多,而华为用户则是商务人士和中年人士居多,这根手机的定位有关系,华为更倾向于商务,而今年年初华为发布的P20系列则可以看出华为也在往年轻群体满满靠拢。华为用户画像华为用户高收入人群较多,高学历比例也较高。因为目前中国的60、70后工作和家庭已经非常稳定,也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财富,内心里本身有一种国产的情怀,再加上华为的定位本身就是这一些人群,所以这些人的首选肯定就是华为。苹果用户画像苹果的用户以刚刚创业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和女性居多,甚至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人群的收入所以较商务人士和60后肯定有一些差距,所以这种调查数据只能做个参考,毕竟每家公司手机的定位和出货量有一定差距,当出货量多的时候,如果该手机以年轻群体为主,那么商务人士购买的比例也会被释稀。所以大家只能做个参考。

是谓反衍

苹果虽然销量低于预期,但苹果在行业里还是领先地位

在最新的Apple iPhone手机的情况下,更多的iPhone供应商和装配商已经警告订单较弱。周一苹果公司股价下跌接近熊市区域,因市场担忧消费者不再吵着其基石产品iPhone。该股在10月3日以创纪录的232.07美元收盘。此后,由于多家供应商表示该公司正在削减最新iPhone的零件订单,因此它暴跌近20% 官方熊市门槛。11月1日苹果公司的盈利增加令人担忧,因为它报告单位增长持平,并表示将停止披露其每季度销售的智能手机数量。苹果公司及其支持者表示,该公司仍然可以通过为每台设备收取更多费用并向客户销售越来越多的数字音乐,电影和其他服务,从而在陷入停滞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实现收入增长。然而,这些策略相对未经测试,特别是与过去十年的iPhone优势相比。拥有苹果股票的罗斯福投资集团(Roosevelt Investment Group)高级投资组合经理杰森?贝诺维茨(Jason Benowitz)表示,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当前产品可能不会像投资者预期的那样移动,有些人会感到害怕,然后恐惧就会加剧。我们真的不太关心。其中一些可能只是一如既往的噪音。周一苹果股价下跌4%至185.86美元。该公司的股票经常受到来自其庞大的全球供应链的信号的冲击。去年,一些制造合作伙伴的警告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苹果的新款iPhone X可能会毫无用处。但当该公司公布假期结果时,该设备的销售数字稳固,引发了该股的复苏。这一次,越来越多的iPhone供应商和装配商警告订单疲软。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和包括日本显示公司在内的四家较小公司的盈利预测均下降,导致投资者得出结论认为,苹果公司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获得新款iPhone的销售热潮。Fort Pitt Capital Group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Kim Forrest表示,更多以增长为导向的持有人正在认识到增长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发生,特别是对于新的花式手机。她补充说,苹果通过改变报告单位销售的方式加剧了这种情况。那是一个巨大的红旗。看起来他们只是不想处理这些问题。“iPhone约占Apple收入的三分之二,因此该产品线缺乏单位增长是一个问题。据数据显示,对于2019财年,分析师预测销售额将从去年的16%下降5%。分析师对苹果股票的看涨程度低于任何其他技术巨头。据数据显示,约有56%的受访者建议购买。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相比,其中91%的评级被购买。Facebook Inc.收购了81%,亚马逊公司分析师中有94%是积极的。虽然苹果股价在2018年仍然上涨约10%,但表现优于许多技术同行,但一些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最近的下跌已使该股票价格便宜。Apple的股票收益率为15.7倍。相比之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为16.7倍。该股票的平均分析师12个月目标价格为231美元,比目前水平高约25%。Gerber Kawasaki财富与投资管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罗斯格伯称,围绕苹果的恐惧气氛荒谬可笑。这没有任何意义,即使它不会像它那样增长,它仍然是一项可靠的业务。

知己知彼

市场调研报告:19年Q1季度中国4K-5K手机市场华为超越苹果

最近,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2019年Q1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数据。从数据来看,在600美元-800美元区间(约合人民币4128元-5504元)的旗舰档,华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8%,而苹果仅为37%。对比到产品来看,华为Mate 20系列和华为P30系列超过了iPhone XS系列和iPhone XR的销量。不过在售价超过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504元)区间,苹果的市场份额依然占据74%,看来苹果依然占据高端手机的宝座,不过由于具有Mate 20 RS保时捷设计等高端手机,在此价位,华为的市场份额也从去年的2% 提升到了今年的14%,看的出,华为在高端市场还是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的。目前,华为依然在坚持自家的品牌升级,因此P系列和Mate系列的产品在创新力上屡创新高,结合产品来看,华为近两年的产品创新不论是拍照还是续航都要比苹果做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