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行业规模逐渐缩小、压力增加「组图」鼬鸣

2021年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行业规模逐渐缩小、压力增加「组图」

皮革行业的发展主要受上游原料成本与下游成品的产量决定,皮革是制鞋业的主要原材料,其在制鞋行业的应用占比高达64.68%,近年来皮革鞋靴的产量呈波动下降的形式,与整个皮革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的变化几乎同步。同时,行业的利润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数量变化不明显。总体来说,近年来皮革行业的发展并不景气,行业规模逐渐缩小,压力增加。皮革行业产业链情况皮革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动物皮毛、化工原料与纤维等等。上游的动物皮毛来源中,牛皮约占50%;羊皮约占31%;猪皮约占18%。这些原料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同时下游行业的产品构成情况分别是:制鞋业的鞋面革,约占35%;家具行业的家具革,约占15%;汽车行业的汽车革,约占5%;皮革服装行业的服装革和包装革,约占20%;包装行业的包装革,约占10%。下游成品的销量直接影响皮革的产量,从而影响行业的营收情况。利润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行业运营情况来看,2015-2020年营业收入与利润均平缓波动下降,2016年行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均达到最高,约为15163.04亿元与988.07亿元,但是利润率则2015年最高,为6.69%。2019年受行业生产成本降低的影响,行业利润率较去年增加至6.75%,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2020年1-11月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为9092.3亿元与480亿元,利润率为5.28%,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总体来看,皮革行业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呈波动下降的形式,利润率方面,相对于服装行业40%左右的利润率,皮革行业的利润水平非常低。企业经营情况受外界影响大2015-2020年我国皮革企业的数量呈波动变化,2015年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9252家,到2020年11月,企业数量最低为8471家,同时因为新冠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巨大冲击,亏损企业占比也在这一年达到最高,为21.1%,约1787家。在此之前的2017-2019年,亏损企业的占比水平均维持在11%左右。这一现象说明皮革行业的企业受外部环境影响明显。皮革鞋靴为皮革行业下游主要需求领域据中国皮革协会披露,2019年,规模以上皮革主体行业中,制鞋企业销售收入总共为681832亿元,占比达到64.68%;箱包企业销售收入总共为1419.05亿元,约占1346;制革企业销售收入总共为1182.63亿元,占比约为11.22%;皮革服装企业销售收入约为585.11亿元,占比为5.55%;毛皮及制品企业销售收入约为536.01亿元,占比为5.08%。通过下游行业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制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皮革市场的下游情况。皮革鞋靴产量下降,皮革行业压力增加通过对2015-2020年皮革鞋靴产量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近六年中国皮革鞋靴产量波动下行。其中2015-2017年产量变化平缓,均在45.5亿双左右的水平;2017-2020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2018-2019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牛皮产量过剩,导致生牛皮价格下降,从而皮革生产的成本降低,进一步降低了下游皮革鞋靴的成本。到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料又出现紧缺,故而造成产量下降。皮革鞋靴产量的下降造成皮革行业产品滞销,短时间内会有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时间将会直接使得皮革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下降。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非其义也

2020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和发展预测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中国经济经历诸多困难和挫折,皮革行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皮革行业积极应对挑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等优势,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风险冲击,主要运行指标降幅持续收窄,经济运行态势平稳回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目前来看,全球疫情的全面彻底控制仍需时日,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将错综复杂,持续复苏向好的基础亟待巩固,皮革行业要开启“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并实现皮革强国梦仍将面临巨大考验。景气指数呈触底回升态势 销售收入降幅持续收窄据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中轻皮革景气指数显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中轻皮革景气指数在2月跌至谷底,跌破过冷区间,但此后逐月持续回升,12月回升至73.1,表明行业运行情况逐渐向好,企业经营信心稳步恢复。我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在经历2020年年初的大幅下滑后,呈现逐季改善的态势。尤其到8月以后,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降幅持续收窄,年底较之年初降幅收窄14.0个百分点。全年规上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9,593.1亿元,同比下降14.0%。其中,规上鞋企销售收入5,965.9亿元,同比下降13.3%;规上旅行用品及箱包企业销售收入1,217.7亿元,同比下降15.1%;规上制革企业销售收入972.4亿元,同比下降18.8%;规上皮革服装企业销售收入550.2亿元,同比下降5.7%;规上毛皮及制品企业销售收入459.3亿元,同比下降21.4%。2020年,规上皮革主体行业利润总额537.9亿元,同比下降19.8%。2020年全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及同比出口额首次出现双位数下滑 美国再次跃居最大出口市场2020年全年,皮革行业实现出口额680.7亿美元,同比下降21.6%。行业出口自2017年到2019年持续三年恢复性增长以后,在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而遭遇重创,这是近三十年以来皮革行业出口额首次出现双位数下滑。从出口市场来看,美国、欧盟、东盟、非洲、日本为行业出口的前五大目标市场,出口额占比分别是18.9%、17.2%、13.1%、8.1%、5.8%,合计占比63.1%。从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皮革行业出口产生较大影响,2019年中国皮革产品出口美国市场占比首次退居第二位,加上疫情影响,2020年全行业对美出口额128.6亿美元,同比下滑29.0%,但因对欧盟市场出口额下滑也十分明显,因此,美国略超欧盟,再次成为中国皮革业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均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其市场的低迷表现,对行业全年出口形成了较大拖累。在传统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势头,皮革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持续扩大。2020年全年,中国皮革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达223.7亿美元,占皮革业出口总额的32.9%,较之上年占比实现微增。从全国各省市出口情况来看,2020年全年行业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三省,三省出口额占比高达61.3%,广东虽然出口额第一,但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下滑2.1个百分点;次席的浙江占比下滑0.7个百分点,而福建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出口额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除山东出口额增长外,其它省份均呈现双位数下滑。从行业出口主要品类来看,2020年,我国鞋类出口74亿双,354.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2.4%和21.2%;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94亿个,出口额206.4亿美元,量值同比分别下降21.6%和24.2%。从鞋类出口的目标市场来看,对第一大市场美国的出口额76.6亿美元,同比下滑32.7%,占比为21.6%,较之上年占比下跌3.7个百分点。对鞋类产品第二大目标市场欧盟的出口额同比下降24.5%,占比为18.0%。欧盟是我国最大的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目的地,在我国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量值中,欧盟占比分别达到20.5%和20.8%,美国次之,占比分别达到17.5%和16.4%。2020年,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到欧盟、美国的出口额分别下降26.5%、26.5%。内需市场回暖拉动进口 欧盟地区进口表现抢眼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疫情形势的有效控制,经济生活有序恢复,居民消费活动日渐活跃,在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皮革行业内需市场销售逐季改善,支撑了对皮革进口产品的需求,8月以后,进口降幅逐渐收窄。2020年全年行业进口总额152.4亿美元,同比下降2.0%。中国进口鞋55.6亿美元,进口箱包44亿美元,合计占比65.4%,同比分别增长10.0%和23.8%。进口生皮134.5万吨,同比增长16.4%;但是受市场需求萎缩影响,全球原料皮价格大幅下滑,进口额10.1亿美元,同比下降12.2%。进口半成品革52.3万吨,进口额7.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2%和27.0%。我国皮革产品进口以制品为主,2020年进口总额中制品占比69.7%,较之上年加大9.8个百分点,连续五年高于原料和设备进口额,且差距日益拉大,表明消费拉动进口的趋势愈发明朗,且消费者对进口制品的中高端产品需求日益明显。从进口地区来看,行业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广东三地,进口额合计占比71.7%。其中,上海主要以制品进口为主,占我国鞋类进口总额的37.7%、箱包进口总额的78.5%;江苏以鞋类进口为主,占我国鞋类进口总额的49.0%;而广东以原料进口为主,占我国成品革进口总额的43.4%,半成品革进口总额的32.5%。江苏与广东作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省份,差额继续拉大,江苏的进口额同比增长19.3%,而广东同比下降33.7%,上海的进口规模超过了江苏与广东两省的合计数额,且进口额同比增长17.7%。欧盟和东盟是我国皮革行业进口最主要的两大来源地,进口额分别为60.3亿美元和52.8亿美元,合计占比74.3%,同比分别增长13.6%、3.3%,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内需市场在二季度以后逐渐回暖,支撑了对来自欧盟的中高端鞋包制品的强劲需求。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 “绿色、时尚、品质”定义新时代皮革业2020年,皮革行业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重大冲击,努力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经济运行指标逐渐趋稳向好。2021年,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广泛开展,全球经济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离疫情全面彻底控制仍需时日,特别是上半年很难有实质性的变化,基于全球市场低迷、贸易摩擦风险加剧等因素的累积效应,皮革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面临较大发展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皮革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环保压力增大、综合成本增加、代用材料冲击等挑战依旧,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诸多考验。在宏观经济层面,我国经济已于2020年在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彰显了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强大多元的内需市场将成为行业持续复苏的核心引擎。因此,考虑到行业已经呈现复苏态势,且2020年行业销售收入、产量、出口额等基数较低,预计2021年皮革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展望“十四五”,随着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个性生活的需求不断释放,皮革业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仍然大有可为,行业在各个细分市场、细分领域,中高端产品、个性化产品等方面的引爆点亟待进一步发掘。产品革新、品牌升级、智能制造、智慧集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以“绿色、时尚、品质”为表征的皮革业新形象将得以展现。我们坚信,在全体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皮革行业必将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在“十四五”的新发展周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

龙江行

2020年皮革行业发展现状 行业稳中承压「组图」

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皮革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从国内生产来看,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轻革产量5.74亿平方米,皮革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北、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区。从皮革价格指数来看,近年来皮革价格总体呈现下行趋势,指数低于100点,2020年8月底为75.43点。从行业运行情况来看,行业销售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为10981.99亿元。总体来看,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任务紧迫。产量5.74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河北、福建、四川、山东等地从生产来看,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轻革产量5.74亿平方米,河北省产量最大,占比高达33.6%。下游制品行业中,规模以上毛皮服装产量上扬,规模以上皮革鞋靴企业产量微增,皮革服装产量下滑。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毛皮服装企业产量477.7万件,同比增长22.82%;规模以上皮面皮鞋企业产量39.47亿双,同比增长1.79%;规模以上皮革服装企业产量6566.23万件,同比下降9.22%。从产业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皮革产量主要集中在福建、四川、河北、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区。近几年,我国制革企业逐渐从大中城市向小城市、乡镇转移,70%的企业集中在沿海一带,如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但以小型企业为主体,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生产集中度较低。经过调整优化结构,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产品相互配套、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对拉动当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集群地区。空间布局上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推动产业有序专业和有效承接。四川、河北、山东等地凭借劳动力与皮源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在新技术、新平台上实现新跨越,走转移与转型结合、提升与扩张共进的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价格总体下行,指数低于100点从皮革价格指数情况来看,2015-2020年8月,皮革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初,价格指数在114.96点,2015年2月底达到近年峰值119.35,2018年后价格指数下降至100个点以下,2019下半年小幅波动回升,但仍低于100。截至2020年8月底,皮革价格指数为75.43。销售收入下滑,行业稳中承压总体来看,2015-2019年,规上皮革行业销售收入波动下降。2019年,规模以上皮革主体行业(制鞋、箱包、制革、皮革服装、毛皮及制品)实现销售收入10981.99亿元,同比下降0.87%,全年走势呈现高开低走的特点。2019年,规模以上皮革主体行业中,规上鞋企销售收入6818.32亿元,同比增长2.05%;规上箱包企业销售收入1419.05亿元,同比下降1.66%;规上制革企业销售收入1182.63亿元,同比下降13.14%;规上皮革服装行业企业销售收入585.11亿元,同比增长6.43%;规上毛皮及制品企业销售收入536.01亿元,同比增长1.55%。规上皮革主体行业利润总额658.37亿元,同比下降1.96%。整体来看,行业运行虽然整体较为平稳,规上鞋企、皮革服装、毛皮及制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小幅增长,但是行业规上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双降,箱包、制革等子行业规上企业销售收入下滑,特别是制革行业下滑较为明显,行业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往者勿止

皮革行业踏上了复苏之路?

《国际皮革制造商》网(ILM) 在2021年1月至2月(印刷版和数字版)期刊上发布了系列独家采访和市场报告,并对2021年和Covid-19疫情后的全球皮革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了深入分析。最新一期刊物可通过ILM应用程序阅读,其中包括对德国领先Heinen 制革公司总经理托马斯海纳的采访,他分享了专业鞋类皮革供应商是如何应对疫情的变化,以及几十年来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追求。文章还对德国皮革行业进行了深度报道以及对2021年的运营进行了分析。特别分析了受Covid-19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制鞋行业,分析了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给鞋业市场带来的变化。与此同时,《国际皮革制造商》网顾问技术编辑卡尔·弗劳尔斯(Karl Flowers)研究了疫情后皮革行业“大调整”的意义。其他编辑在刊物中关注的焦点包括:荷兰皮革家具零售商Lederland是如何向消费者传达皮革信息的。不同品种的牛对皮革性能产生的影响。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为什么创新是驱动美国生活方式皮革的关键。中国皮革行业复苏的《中国市场报告》Wet-green与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大学学生合作进行的设计配件。除此之外,本期刊物还包括常规报道,如新闻评论,焦点访谈,雷德伍德专栏,原材料价格和市场趋势等。当其他出版商正在努力推出2020年过时的出版物时,《国际皮革制造商》刊物已经为制革行业带来2021年前瞻性的市场信息。《国际皮革制造商》网始终走在创新技术的前沿,是覆盖全球皮革供应链的最具影响的网络媒体平台。《国际皮革制造商》每周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发布两次电子通讯信息。

恶乎介也

《皮革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编制前期调研工作启动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本报讯 (记者 史晓菲)记者日前从中国皮革协会获悉,《皮革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编制前期调研工作已正式启动。据中国皮革协会介绍,“十四五”(2021-2025)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皮革行业所面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亟需夯实创新驱动转型基础,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促进中国由世界皮革大国向世界皮革强国迈进。为了更好地为皮革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提出方向、目标和建议,中国皮革协会于2020年3月成立编制领导工作组,启动《皮革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编制工作。近期,中国皮革协会对行业发布《关于开展〈皮革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编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中国皮革协会各个部门和专业委员会全面参与到调研工作中,标志着《指导意见》编制前期调研工作正式启动。据悉,此次调研主要以“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五个方面为重点调研方向,这也是《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编制领导工作组执行组长陈占光指出,《指导意见》编制前期调研有几个特点:一是调研涵盖范围广,面向各地方行业商协会、特色区域、专业市场、行业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行业专家;二是调研内容深,涉及行业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行业重点发展技术和方向、主要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等;三是调研采集样本全,调研的企业类型涵盖制鞋、制革、箱包、皮衣、毛皮、皮革机械企业,企业规模包括大、中、小型规模的企业,以保证搜集素材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四是调研问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研问题,既有开放式问题,也有封闭式问题。根据进度安排,今年上半年将初步完成皮革行业各专业领域的第一轮调研工作,下半年将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形成《指导意见》(讨论稿),在行业内外充分征求意见,择机召开专家论证会进一步讨论修改,计划于明年下半年正式发布。来源:新华号 消费日报社

其故何也

2020年中国皮革行业十大新闻

1.皮革行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2020年初,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皮革行业全产业链受到重大冲击。店铺市场停业,销售受挫;工厂停工停产,订单下滑。1-2月,规上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83%;皮革主体行业出口额、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9.5%、18.5%。尤其是3月份以后,国际疫情加速蔓延,导致多国实施疫情管制措施,人员流动受限,皮革行业外贸出口遭遇重创,持续下滑并于年中“触底”,1-6月皮革主体行业出口额同比下降29.7%。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皮革行业全体同仁积极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全行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超过2亿元,为打赢抗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自3月以来,全行业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复工复产步伐。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生活工作逐步恢复正常,内销市场复苏。下半年以来,规上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降幅逐步收窄,1-10月降幅较1-2月收窄12.74个百分点,出口也在年中触底后缓慢恢复。经历此次疫情,中国皮革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和发展韧性得到了充分的考验和证明。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皮革产业链产生了深远影响,行业同仁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推动皮革行业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制鞋工业》发布2020年3月27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制鞋工业》,该规范以废气管控为重点,同时兼顾废水、土壤和地下水、固体废物等,重点梳理了产污设施、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主要排放形式、污染治理设施及工艺、排放口类型等,细化了运行管理要求,明确了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和合规判定的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制鞋工业排污单位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参考要求。本标准的实施,对制鞋工业整体污染防治水平的提升,推进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具有重要的意义。3.水貂、银黑狐、北极狐和貉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其中“水貂(非食用)、银黑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四种毛皮动物也被收录其中。这意味着水貂、银黑狐、北极狐和貉的人工养殖不再属于“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的范畴,而是被归入畜牧业。在此目录发布之前,根据国家三部委发布的《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有关规定,中国毛皮特种动物养殖行业活体动物运输环节、市场交易环节和产品加工环节受到较大冲击。中国皮革协会牵头组织行业同仁积极建言,反映诉求,国家有关部门最终采纳了行业提出的“将水貂、银黑狐、北极狐和貉四种毛皮动物纳入畜牧业范畴”的建议。目录将水貂、银黑狐、北极狐和貉人工养殖纳入畜牧业的范围符合国际惯例,是我国从政策和行业管理的层面,对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做出的一次重大而正确的调整,对于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原料皮进出口贸易规范生牛皮》团体标准发布2020年7月20日,中国皮革协会团体标准《原料皮进出口贸易规范生牛皮》(T/CLIAS001-2020)正式发布,并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首个团体标准,也是我国制定的首个针对原料皮进出口贸易规范的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本标准参考了《国际合同第六号生皮》和《北美牛皮销售标准》,并依据全球范围内原料皮国际贸易的实际发展和需求,对国际贸易中常见生牛皮种类做了定义,规定了去肉和修边、分级、检验、交易规则、违约及争议处理等条款,对当前应用的贸易合同中与贸易双方实际需求不符、极易引起贸易纠纷的条款做了修改,完善了维护贸易双方合理合法利益的交易规则及违约赔偿和争议处理措施,更有利于维护原料皮买卖双方的合理合法利益,使原料皮国际贸易更加规范。5.皮革企业主动拥抱新零售谋求转型线上销售加速发展2020年10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将2C直播间搬到企业的智能生产线上,通过“C2M+产线直播”开启新制造模式的创新实践,这是皮革行业在疫情冲击形势下拥抱新零售,谋求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响,传统的专卖店、专业市场等销售模式受到冲击,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营销模式实现井喷式增长,皮革品牌企业家、店铺销售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纷纷试水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线上销售加速发展。1-11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滑7.9%,但网上零售额增长5.9%。尽管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的销售模式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值得警惕和反思,但是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只是工具,工具何过之有?“调整使用之人的思路,善用之”才是正道。我们坚信,要“育先机,开新局”,适应市场之变,满足消费者所需,皮革企业拥抱新零售,谋求转型的步伐仍将继续,让我们期待未来遇见更美的风景。6.丹麦等多国水貂遭扑杀毛皮市场受影响2020年11月4日,丹麦下令扑杀1700万只水貂,此后荷兰、西班牙等国也下令扑杀水貂。扑杀水貂的行动使全球水貂毛皮原料的供需情况产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导致我国进口水貂皮价格大幅上涨,国产的水貂皮也随之涨价。受此影响,中长期来看,水貂皮的价格进入了上升通道,扑杀水貂也将导致我国失去高品质种源的供应,对我国国产水貂品种的改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高品质原料皮供应量的减少以及其价格的升高,也会逐渐传导到制成品,导致水貂皮服装价格上涨成为大概率事件。7.第13届全国皮革科学技术会议吹响“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号角2020年11月13日-15日,第13届全国皮革科学技术会议暨第23届中国皮革协会科技委员会年会/制革专委会2020年会在浙江嘉兴隆重召开。会议内容涵盖无铬鞣技术、固废利用处理技术、制革异味处理、功能性材料等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等行业专家和学者以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研发为切入点,提出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解决思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吹响鼓舞全民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创新的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定位,更是对皮革科技界发出的冲锋号和动员令。本届会议是皮革行业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预示了“十四五”期间产学研融合将成为皮革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也吹响了“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号角。8.2020年中国皮革行业“科技先导”隆重推出2020年11月14日,2020年中国皮革行业“科技先导”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邢德海、刘义生、何玉祥、原宪武、王全杰、廖隆理、陈武勇、章川波、俞从正、高孝忠10人被授予2020年中国皮革行业“科技先导”荣誉称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兼职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为科技先导们颁发了奖牌和奖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在推动行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皮革行业历来重视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弘扬先进,树立楷模,1996年至今已连续推出了四届“科技先导”,先后有38位行业科技人才获此殊荣,为推动皮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发布对含铬皮革废碎料运输处置环节施行有条件豁免2020年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新版名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皮革、毛皮鞣制及切削过程产生的含铬废碎料”(代码为193-002-21)被列入名录。在行业的持续争取下,新版名录在豁免管理清单增加了含铬皮革废碎料的运输和处置环节,除“鞣制工段修边、削匀过程产生的革屑和边角料”以外的含铬皮革废碎料,满足相关要求后,其运输和处置环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利用环节未发生变化,仍仅限于对“用于生产皮件、再生革或静电植绒”的含铬皮革废碎料施行豁免管理。此外,新版名录还新增加了“点对点”定向利用的规定。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有了更加明确、严格的规定,并对违法行为“严惩重罚”,体现为多项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是修订前固废法的10倍,且适用“双罚制”,即针对特定环境违法行为,除对企业本身进行行政处罚外,同时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新固废法的实施,一方面给皮革企业设定了生产运营的“高压线”,同时也倒逼企业更加规范、严格地管控内部环境和固体废弃物。10.《制鞋行业装备升级路线图》发布2020年12月28日,《制鞋行业装备升级路线图》正式发布。该路线图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鞋行业装备升级,提升鞋业整体发展水平,由中国皮革协会与相关装备企业和制鞋企业在共同梳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制鞋装备发展情况基础上研究制定。《制鞋行业装备升级路线图》的编写按照制鞋生产工序先后展开,包括鞋料划裁工序、帮底制作工序、帮底装配工序、成鞋整饰及包装工序等,同时对有机废气污染防治主要装备、脚型扫描系统、智慧零售解决方案等进行了介绍。该路线图为行业首次发布,对推动行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霹雳弹

预见2021:《2021年中国皮草行业全景图谱》(附产业链现状、市场规模、区域分布等)

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饰,较为美观,且价格较高。近年来,我国皮草行业经济运行保持着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年销售额维持在400-500亿元之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内外环境较为艰难,皮草行业下行压力增大。同时,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皮草行业危中有机。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饰,又叫毛皮、裘皮等。作为中高档商品,皮草广泛应用于各种时尚服装,与羽绒、纺织面料等相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畴、消费季节以及消费地区。皮草行业产业链皮草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毛皮(特种)动物养殖、鞣制、染色、加工、皮草服饰设计、制造和营销。皮草产业链上游为毛皮动物养殖业,是指以貂、狐、貉、獭兔等驯养动物为对象,通过人工饲养和繁殖的方式,获取其毛皮等动物性产品的产业,是高附加值的特种养殖业。皮草产业链中游行业是毛皮加工行业,毛皮加工业是指以毛皮为原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及人工缝制等方式,产出皮草服装及制品的产业;皮草产业链下游为毛皮制品销售(内外销)和终端消费者。上游:主要动物取皮量不断下滑皮草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是水貂、狐、貉子等动物的皮毛,近年来,我国水貂皮、狐皮、貉子皮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2013-2019年,中国水貂、狐、貉子取皮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我国水貂皮、狐皮和貉子皮取皮量分别为1169、1443、1359万张,水貂皮和狐皮取皮量同比分别下降43.61%、17.02%,貉子取皮量同比增长10.22%。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其中“水貂(非食用)、银黑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四种毛皮动物也被收录其中。这意味着水貂、银黑狐、北极狐和貉的人工养殖不再属于“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的范畴,而是被归入畜牧业。这是对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做出的一次重大而正确的调整,对于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主要动物取皮量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皮草行业的原材料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具体来看,水貂取皮量最大的是山东省,2019年占全国水貂取皮量的56.79%;狐取皮量最大的也是山东省,占比为40.20%;貉取皮量最大的省份是河北省,2019年占比为62.10%。疫情冲击下行业PPI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我国月度毛皮鞣制及制造加工业PPI不断下降。具体来看,2020年1月PPI为100.5,至2020年12月下探至95.6.2021年1月份,毛皮鞣制及制造加工业PPI有所回升。中游:疫情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数量增长随着多年的发展,我国皮草行业已经进入平稳的发展期。2020年1-8月,中国皮革主体行业(制鞋、箱包、制革、皮革服装、毛皮及制品)规上企业7846家,其中毛皮及制品企业有543家,较2019年底的521家净增22家。——市场规模持续下滑近年来,全国皮草行业内外发展环境较为艰难。2015-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皮革主体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981.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58.3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0.87%和1.96%。2020年1-8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皮革行业持续下行,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978.49亿元,利润总额323.84亿元,降幅分别达到16.34%和24.86%。从毛皮及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2020年1-8月,中国毛皮及制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56.28亿元,同比下降29.89%,占皮革行业的比重为4.29%;实现利润总额8.97亿元,同比下降54.43%,占皮革行业的比重为2.77%,整体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产量降幅加大从产量来看,2016-2019年,我国毛皮服装产量呈波动态势,2019年为477.7万件,同比增长24.6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行业开工率较低,1-8月毛皮服装产量为198.84万件,同比下降28.25%,降幅较1-7月份加大1.76个百分点。——湖南市场份额最大从毛皮服装产量的区域分布来看,湖南省是我国最大的毛皮服装生产地区,2020年1-8月毛皮服装产量占比达到38.08%;其次是湖北省,产量占比为26.36%;浙江省以10.49%的产量占比排名第三。其余省份产量占比均在10%以下。中国为皮草贸易大国随着皮草行业的发展,中国在全球皮草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皮草服装加工、出口国。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力拉动了皮草制品消费的增长。2019年,中国皮革进出口金额分别为155.48亿美元和868.4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712.97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皮革出口市场良好,贸易顺差额不断增长。2020年1-10月,我国皮革行业进出口额分别为119.2亿美元和534.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6%、24.1%,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国外疫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我国皮革行业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从皮草出口市场来看,2020年1-10月,我国毛皮服装出口量282.68万件,出口金额为16.4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生皮出口量为1.468万吨,出口金额为0.14亿美元,同比均有所增长。从进口市场来看,2020年1-10月,我国毛皮服装进口量1.91万件,进口金额0.28亿美元,同比均有所下降;生皮进口量110.01万吨,同比增长15.5%,进口金额8.26亿美元,同比下滑15.1%,进口均价大幅下降。打造实力品牌提升中国皮草国际影响力目前,我国线下渠道皮草主要是通过厂家直营店或地区代理进行销售,同时到国内各城市参加展销会吸引新客户,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等。线上渠道主要有行业自媒体平台皮乐乐,中国皮衣皮草交易平台APP、中国皮革网等。在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皮草行业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如山东恒泰、浙江中辉、浙江雪豹等。随着个性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等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追求,我国皮草企业不断进行品牌升级及产品革新,打造国际品牌影响力。注:排名不分先后。(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七月

中国皮革协会:预计2021年皮革行业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

近日,中国皮革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皮革行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皮革行业积极应对挑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等优势,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风险冲击,主要运行指标降幅持续收窄,经济运行态势平稳回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目前来看,全球疫情的全面彻底控制仍需时日。据中国皮革协会预测,皮革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将错综复杂,持续复苏向好的基础亟待巩固,皮革行业要开启“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并实现皮革强国梦仍将面临巨大考验。据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中轻皮革景气指数显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中轻皮革景气指数在2月跌至谷底,跌破过冷区间,但此后逐月持续回升,12月回升至73.1,表明行业运行情况逐渐向好,企业经营信心稳步恢复。2020年全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及同比2020年全年,皮革行业实现出口额680.7亿美元,同比下降21.6%。行业出口自2017年到2019年持续三年恢复性增长以后,在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而遭遇重创,这是近三十年以来皮革行业出口额首次出现双位数下滑。从出口市场来看,美国、欧盟、东盟、非洲、日本为行业出口的前五大目标市场,出口额占比分别是18.9%、17.2%、13.1%、8.1%、5.8%,合计占比63.1%。从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皮革行业出口产生较大影响,2019年中国皮革产品出口美国市场占比首次退居第二位,加上疫情影响,2020年全行业对美出口额128.6亿美元,同比下滑29.0%,但因对欧盟市场出口额下滑也十分明显,因此,美国略超欧盟,再次成为中国皮革业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均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其市场的低迷表现,对行业全年出口形成了较大拖累。2021年,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广泛开展,全球经济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离疫情全面彻底控制仍需时日,特别是上半年很难有实质性的变化。基于全球市场低迷、贸易摩擦风险加剧等因素的累积效应,皮革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面临较大发展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皮革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环保压力增大、综合成本增加、代用材料冲击等挑战依旧,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诸多考验。在宏观经济层面,我国经济已于2020年在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彰显了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强大多元的内需市场将成为行业持续复苏的核心引擎。因此,考虑到行业已经呈现复苏态势,且2020年行业销售收入、产量、出口额等基数较低,预计2021年皮革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展望“十四五”,随着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个性生活的需求不断释放,皮革业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仍然大有可为,行业在各个细分市场、细分领域,中高端产品、个性化产品等方面的引爆点亟待进一步发掘。产品革新、品牌升级、智能制造、智慧集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以“绿色、时尚、品质”为表征的皮革业新形象将得以展现。(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

举群趣者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皮革产业链

刘旭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全球总需求不足,发达经济体陷入持续低迷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皮革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综合成本持续上涨和环保高压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较为艰难的内外环境下,皮革行业承压而上,砥砺前行,全年经济运行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行业出口虽然实现微增,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对美出口下滑明显。下行压力明显增大从直观的中轻皮革景气指数来看,2019年全年中轻皮革景气指数总体走低,月度均值为87.11,虽然比2018年的指数均值略高0.16,但是仍然处于渐冷区间。2019年全年中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10981.99亿元,同比下降0.87%,全年走势呈现高开低走的特点。整体来看,行业运行虽然整体较为平稳,规上鞋企、皮革服装、毛皮及制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小幅增长,但是行业规上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双降,箱包、制革等子行业规上企业销售收入下滑,特别是制革行业下滑较为明显,行业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出口连续三年恢复性增长2019年全年皮革行业实现出口额868.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行业出口继2015、2016两年连续下滑后,2017、2018、2019三年呈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对行业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下2019年行业出口能保持增长态势实属不易,且2019年出口增幅比2018年加大1.45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增幅很小,所以出口额仍未恢复到2015年934.4亿美元的高位水平。出口的增量主要来自毛皮服装和鞋类产品,其中毛皮服装对出口增速贡献最大,为0.65%,其次是鞋类产品,增速贡献为0.57%,皮面皮鞋增速贡献为0.25%、橡塑鞋靴增速贡献为0.78%,而皮革服装和旅行用品及箱包对出口增速贡献为-0.07%、0.16%。对美出口下滑明显从出口市场来看,欧盟、美国、东盟、俄罗斯、非洲为行业出口的前五大目标市场,合计占比66%。受到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目标市场,中国皮革产品对美出口额下滑13.5%,对欧盟和非洲市场出口额同比增长2.5%和8%,对东盟出口额则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达24.5%。鞋产品对美出口额同比下滑5%,出口额113.8亿美元,而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4.2%。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皮革产业积极抢抓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年,中国皮革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达2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占皮革业出口总额的32.8%。从行业出口主要品类来看,2019年全年鞋包出口额合计占比83.1%,较上年小幅收窄。箱包出口272.3亿美元,与2018年基本持平,占比31.4%,同比增长0.5%;鞋类出口额也实现了增长,出口总额449.5亿美元,占比51.8%,同比增长1.1%。从鞋类出口的目标市场来看,对第一大市场--美国的出口额113.8亿美元,同比下滑5%,占比为25.3%,较之上年占比下跌1.6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鞋类产品是在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3000亿产品清单中被列入,执行时间相对较晚,是从去年的9月1日和12月15日开始,但其对两国鞋类产品贸易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鞋类产品出口第二大目标市场欧盟同比下降0.6%,占比为22.4%。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的鞋类出口均实现增长,特别是对东盟出口增长迅猛,同比增长24.2%,占比为8.9%;对非洲市场同比增长6.7%,占比达到7.8%。行业进口小幅增长2019年全年,行业进口小幅增长,进口总额155.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对进口增速的贡献中,鞋类对进口增速贡献最大,为5.97%;旅行用品及箱包为4.18%;而半成品革、成品革和已鞣毛皮等原料对进口增速贡献为-3.37%。2019年全年,中国进口鞋50.54亿美元,进口箱包35.51亿美元,合计占比55.3%,同比分别增长21.9%和21.8%。进口生皮11.52亿美元,同比下降29.8%;进口半成品革10.83亿美元,同比下降17.5%;进口成品革14.25亿美元,同比下降22%。行业进口总额中,制品占59.85%,占比较之2018年加大约8.76个百分点,连续四年高于原料和设备进口额,且差距日益拉大,表明行业进口消费趋势愈发明朗。欧盟和东盟是皮革行业进口最主要的两大来源地,进口额分别是53.8亿美元和51.2亿美元,合计占比67.5%,皮革产品从东盟进口额同比增长22%。这是东盟在2017年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皮革行业进口第一大来源地之后,再次被欧盟反超,但是两者进口额差别很小。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挑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对全球皮革行业产业链造成了深层次的影响。目前来看,虽然中国的疫情暂时得到控制,企业生产逐渐有序恢复,但是国外的形势较为严峻,世界经济已经表现出了全球消费疲软、投资者信心降低、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速预期下调等特征,皮革行业全年保持平稳增长难度较高。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危机,但是危机之中蕴藏机遇,疫情的考验提升了产业优胜劣汰的速度,也给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在后疫情时代,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营销模式、科技的创新不再是锦上添花之举,而成为皮革这样的传统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任务;构筑更加安全、绿色、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皮革产业链成为皮革行业同仁的共同呼吁和目标。

非所言也

十张图了解2020年中国制革业状与产销市场发展现状 人工革逐渐替代真皮

真皮产量持续下降制革业包括人工革制造及真皮制造。真皮是一种天然、耐用且柔韧的材料,由鞣制动物生皮制成。人工革为透过在织物、针织物或非织物上进行轧制、浇铸、涂布及乾法处理形成PVC或PU等合成树脂层而获得的复合材料。人工革广泛用于各下游行业,包括服装及鞋履、手袋及箱包、家居用品、汽车内饰及运动器材等。2019年中国皮革产量约为39.30亿平方米。由于生皮的数量有限,真皮制造业的市场规模较人工革为小。2019年,中国真皮产量约为5.29亿平方米,人工革产量约为34亿平方米。受真皮服装需求下降的影响,中国真皮产量近年来有所下降。由于生皮供应减少以及真皮加工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可能拉动人工革替代需求,预期该下降趋势将持续。人工革制造业的市场规模面临下游应用需求下降,且受到2014年至2018年环境法规(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计划》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其中「重点行业」包括涉及石油精炼及石化工程、涂饰、粘合剂、杀虫剂、汽车及合成革等行业)带来的压力影响。近年来产量有所下降。人工革化学品销量下降与由动物生皮或兽皮制成的真皮不同,人工革由底布及多种化学品制成,以生成仿皮材料。人工革化学品指人工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化学品的主要类别包括树脂及涂饰剂,后者可进一步分为着色剂、表面处理剂及助剂。由于人工革产量在近年来因下游应用需求下降及环境法规压力而有所减少,人工化学品的销量相应减少。2019年在人工革化学品中,树脂销量约为165.02万吨,涂饰剂的销量约为40.51万吨。由于预期小型人工革制造商将逐步淘汰,而下游应用需求预期将有所增加、政府法规及政策将更为有利及人工革对真皮的替代性将增加,估计未来人工革产品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人工革化学品的需求增长。人工革的广泛应用,人工革化学品制造业可按应用类型划分,包括服装及鞋履、手袋及箱包、家居用品、汽车内饰及运动器材。树脂及涂饰剂销量受人工革影响人工革树脂包括PU树脂及PVC树脂。人工革树脂的销量及销售额趋势通常受人工革制造业产量波动的影响,因而与之一致。由于同期对人工革生产的需求增加所致。人工革树脂的销售受销量及价格波动影响。涂饰剂可分为表面处理剂、助剂及着色剂。受下游人工革产量因上述原因产生波动的影响,表面处理剂及助剂以及着色剂的销量出现类似波动。2018-2019年着色剂和表面处理剂的销量和销售额都出现了下降。人工革化学品原材料价格有所波动DMF、MDI及二氧化钛为人工革化学品制造业所用的三种主要原材料。DMF为人工革化学品生产商所提供的各种化工产品的重要溶剂。由于2014年至2016年的产能扩张,DMF的平均价格由每吨人民币5012.3元下降至每吨人民币4333.5元。由于环保法规严格,2017年DMF的产量下降,从而推高DMF的价格。MDI生产行业相对集中,五大参与者占全球总产能逾80%。MDI的平均价格在2014年至2016年在每吨人民币16405.2元至每吨人民币19570.1元之间波动,并由2016年每吨人民币17859.3元飙升至2017年的每吨人民币28436.2元,这是大型企业产能下降所致。二氧化钛为用于人工革化学品制造业中着色剂生产的重要原料。二氧化钛价格在2014年至2016年相对稳定。由于2016年至2017年钛矿石价格上涨,二氧化钛价格由每吨人民币12802.2元飙升至每吨人民币17641.5元。於2017年至2019年,钛矿石价格趋于稳定。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