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鹏博士“贱卖”长城宽带:“最大民营电信运营商”的生存困局进退中绳

鹏博士“贱卖”长城宽带:“最大民营电信运营商”的生存困局

来源:中国经营报本报实习记者 曲忠芳记者李正豪北京报道转 型阵痛 中 的鹏博士(600804.SH)继续“卖卖卖”。继以23亿元出售数据中心相关资产后,鹏博士日前发布公告称,拟出售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宽带”)等4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总体交易价格仅100万元。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鹏博士依然保留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互联网接入业务。这也意味着,原本以“互联网接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鹏博士,已经卖掉了此前的主要业务资产,对于这家在业内有“第四大电信运营商”“最大民营电信运营商”之称的公司,其业务模式亟须转变。鹏博士一位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以前采取的销售模式是零售,现在更多的是去做定制化数据中心,采取轻资产策略,与合作方共创并分享收益。”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距离“甩卖”数月前,鹏博士还对长城宽带实施了债转股增资,即对长城宽带约26亿元债权转为对其长期股权投资,此举使得长城宽带的净资产由负转正,由2019年底的约-24亿元变为今年6月底的约1.33亿元。此番交易引起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的问询,上交所要求鹏博士补充披露“前期对于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继续大额增资的主要考虑,是否为本次资产出售的一揽子方案,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完整和准确,短期内债转股和资产出售,导致丧失债权,是否损害公司利益”。从“香饽饽”到“弃子”长城宽带曾号称是国内第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成立于2000年4月,由长城集团和中信集团联合投资设立。根据《关于子公司股权转让的公告》,鹏博士“拟转让全资子公司长城宽带、河南省聚信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沈阳鹏博士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浙江鹏博士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转让价格合计100万元”。公告显示,鹏博士此次转让的4家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上半年亏损总额约为6377.24万元。其中,长城宽带亏损最为严重,上半年净亏损5715.42万元,而2019年净亏损超过26亿元。不过,5月,鹏博士以持有的长城宽带26亿元债权转为对其的长期股权投资,使长城宽带账面上的净资产数字由负转正。需要指出的是,长城宽带曾号称是国内第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成立于2000年4月,由长城集团和中信集团联合投资设立。自2010年起,鹏博士向家庭宽带领域加码发力,为了将长城宽带收入囊中,开启了长达两年多的竞购之路。2010年4月,鹏博士宣布竞购长城宽带50%股权和转让方2.8亿元的债权,但首次竞购以失败告终。次年,鹏博士终于如愿获得长城宽带50%股权,股权作价6亿元,再加上4.8亿元的债权,鹏博士为此付出了约10亿元的代价。2012年4月,鹏博士又向转让方支付了约7.5亿元,拿下了长城宽带剩余的50%股权。鹏博士为了获得100%的长城宽带,前后累计支付了逾17亿元。对此,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诚对记者分析道,“不赚钱的长城宽带被剥离是早晚的事儿”。民营宽带商,因为没有基础网络资源,采用向基础运营商批发再零售的模式,以前还能靠地推获取社区资源赚取差价。但随着基础运营商光纤网络不断升级,固网与移动网络日趋融合(如手机套餐中直接赠送宽带服务),再加上“提速降费”的政策推动,现在的宽带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近乎饱和的状态,行业利润大幅压缩,采用传统运营模式的民营宽带商的生存空间已被大幅压缩。记者查询三大运营商的财报数据发现,传统宽带市场的“北联通、南电信”双强格局早已被打破,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规模达到1.81亿户,保持市场第一的稳固地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为1.53亿户、0.86亿户。除了三大运营商的冲击与挤压。近年来,消费者对长城宽带的投诉屡见不鲜,主要问题集中在频频断网、网速虚高、服务差的消费者投诉屡见不鲜,当唯一的价格优势也被中国移动超越后,长城宽带生存愈发艰难。根据公告,接盘长城宽带等4家公司的受让方是中安实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实业”),中安实业成立时间不足一年,母公司为中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据未经审计的财务指标显示,2019年营业收入87.38万元,亏损92.74万元,而2020年上半年亏损额度扩大至112.98万元。从鹏博士6月29日的一份公告来看,中安国际是该公司的战略投资方。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鹏博士补充披露中安实业方面与其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协议安排或其他可能影响本次交易作价公允性的情形。资本运作+业务转型前景几何在此番“甩卖”长城宽带前数月,鹏博士对其26亿元债权转为长期股权投资。记者整理鹏博士近年财务业绩注意到,鹏博士在2017年至2019年度营收、净利润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尤其2019年出现净亏损57.78亿元,鹏博士表示,业绩亏损的原因在于商誉、固定资产等减值。2020年上半年,鹏博士总负债为148.3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0%。为了缓解上市主体的财务压力、提振资本市场信息,鹏博士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包括引入战略投资、定增募资、对外投资、剥离资产、员工持股激励等。比如在此番“甩卖”长城宽带前数月,鹏博士对其26亿元债权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一位长期关注A股市场的资深人士指出,债转股是一种典型的债权重组方式,相当于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这些债务,对于债权持有方来说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亟须剥离拖后腿的资产,以保障经营正常化,是拯救上市公司主体的一种策略。而长城宽带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较弱,股东可能是觉得26亿元债权难以收回,于是转为股权,这样可以减少财务风险。剥离长城宽带之后,鹏博士手中还有剩什么牌?鹏博士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28.51亿元,同比减少7.27%,净利润为3.23亿元,同比增长576.36%。从营收结构来看,主要包括数据中心业务、家庭宽带及增值业务、智慧云网及增值业务、海外业务及其他收入四个部分。其中,家庭宽带及增值业务上半年收入14.81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51.9%,数据中心业务收入7.03亿元,占比24.7%,智慧云网及增值业务占比则为15.3%。鹏博士表示,出售长城宽带等4家子公司后,该公司仍将保留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互联网接入业务。5月,鹏博士将数据中心的相关资产以2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平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锦泉元和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鹏博士表示,数据中心全面转型“轻资产、重运营”模式。未来将逐步向“自建自营+合作共建+受托运营”的模式转变。围绕HOMM模式(即酒店运营管理模式)深入展开合作输出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能力。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是典型的重资产投入,鹏博士珠海大数据产业园/廊坊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南京佳力图联合共建南京楷德悠云数据中心是其HOMM模式的落地案例。天风证券分析师指出,鹏博士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期,数据中心业务HOMM模式有望实现快速崛起。鹏博士数据中心“轻资产”的模式,业界还有一种谨慎存疑看法。IT通信专家项立刚指出,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5G新基建的重要部分,未来产业链有望迎来增长,但鹏博士的HOMM模式能否获得成功还有待市场验证。对于业内质疑声音,鹏博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数据中心是典型的重资产业务,重投入,成本花费近10亿元,而时间周期长,成效慢,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公司以前采取的销售模式是零售,现在更多的是去做定制化数据中心,采取轻资产策略,与合作方共创并分享收益。自去年起,鹏博士转型采用HOMM模式做轻资产运营。“HOMM模式近一年来已初显成效,上半年廊坊、昆山、南京、深圳赤湾等一系列项目启动和建设,印证了新模式的可行性与初步成功。”该负责人如是说道。对于未来的收入利润构成,鹏博士负责人表示,“不会把数据中心作为核心利润来源,而云网业务会占据更高比重”。该公司在全国拥有逾千人的政企销售团队,目前通过团队升级,已拥有300多名ACP(敏捷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员工,ACP数量在全国仅次于阿里云。

路易斯

鹏博士深陷兑付危机,转卖核心业务“割肉求存”?

编辑 | 于斌出品 | 于见临近五一假期的前几天,鹏博士因为发布的一则关于资产转让及受托运营数据中心业务的公告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按照公告显示,公司拟向平盛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锦泉元和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让数据中心的固定资产,转让价格为23亿元人民币。同时,与标的资产有关的数据中心业务仍由鹏博士继续运营和管理。需要指出的是,鹏博士此次转让的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环,而新基建是当下市场最热门的风口,鹏博士在这时候选择将数据中心转手它人,极有可能是为了缓解其巨大的偿债压力,这暴露的是鹏博士目前所处的艰难境地。 业绩连连下滑之下,鹏博士又遭商誉暴雷鹏博士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电信增值服务、网络监控、网络传媒业务等,公司专营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让鹏博士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立于各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基础服务提供商。近年来,随着三大运营商响应“提效增值”的要求而掀起了价格战,低价套餐、免费捆绑等活动“疯行”,竞争的白热化使得民营电信公司的市场空间被不断压缩,这也就导致鹏博士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鹏博士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70亿元、68.60亿元和45.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8%、16.04%和12.68%。同期归母净利润数据分别为7.42亿元、3.81亿元和0.46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到了3.20%、48.71%和86.44%。不仅如此,今年1月份鹏博士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在2019年度的净利润亏损将达到51亿元至58亿元。可见,鹏博士的业绩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扩大,甚至净利润也从盈利的状态转为严重亏损。梳理鹏博士突然巨亏的原因,与其大额商誉计提减值、固定资产计提减值不无关系。根据鹏博士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17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38亿元,主要对象为长城宽带和北京电信通,其中长城宽带计提固定资产准备为20-24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81亿元,北京电信通计提固定资产准备6-9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56亿元。回看2012年年末的时候,鹏博士商誉仅为4.73亿元,此后由于企业开展并购战略,持续的“买买买”使得公司的商誉出现急速上升,到2017年年末,鹏博士商誉“飙升”到了21.6亿元,到2019年第三季度,鹏博士的商誉仍有20.9亿元。但是随着并购标的的业绩出现严重亏损,鹏博士商誉大幅减值也就无法避免了。2011年,鹏博士以10.8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长城宽带50%的股权和债权。2年后,鹏博士再次以7.12亿元的对价收购了长城宽带剩余的股权,并将长城宽带纳入合并报表,由此产生了15.37亿元的商誉。然而不幸的是,从2016年开始,长城宽带的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2018年,长城宽带已亏损1.8亿元左右。2019年,长城宽带预计将给公司带来34-38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公司2011年到2018年这八年累计的总盈利。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追市场热点,并且热衷于炒概念做高股价,有的公司为了提高股价还不惜进行高溢价收购,这也就导致公司的商誉高企,曾经长城宽带就因为近7倍的高溢价率收购而饱受争议。但是随着业绩下滑、虚高商誉无法被利润所填平时,商誉泡沫被“戳破”,企业暴雷、股价暴跌也就纷至沓来。巨量债务集中到期,鹏博士高负债运营在业绩下滑的同时,鹏博士现金流紧张、兑付危机也接踵而至。在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9月30日,鹏博士账面上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债券等有息负债金额累计分别为42.11亿元、59.67亿元和63.7亿元,逐年递增趋势明显。与之相反的是,公司同期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却在逐年减少。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9月30日的公司货币资金数据分别是33.20 亿元、22.04亿元和19.24亿元,很显然是难以偿债的。特别是在今年年内,鹏博士发行的约50亿元的债券将集中到期,这些即将到期的债券分别为17鹏博债、18鹏博债和一笔境外美元债。其中,18鹏博债的回售金额接近1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几乎全部持有人都发起了回售。6月1日,鹏博士5亿美元的债券也将到期。到6月16日,余额10亿元的17鹏博债则同样面临着回售。这对于账面货币资金仅有19亿元的鹏博士来说,集中偿付的压力非常大。鹏博士当然意识到了风险。去年12月12日,鹏博士发布了《关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的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备案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不超过5年,利率参考发行时的市场情况,募资用途为偿还公司借款。这样“借新还旧”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企业的债务越来越大,如果企业的营收与净利润持续下滑,那么鹏博士将会面临更大的债务危机。不过就在此时,“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根据新规规定,通过配股、发行优先股或董事会确定发行对象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可以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这对于鹏博士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随后鹏博士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欣鹏运、中安国际、广州瑞洺、余云辉等4名投资者发行股份4.3亿股、发行价5.73元/股,募集资金24.6亿元,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但是,且不说目前该定增预案还没有下文,就算是公司真的能够募集到24.6亿元,这离堵上50亿元的债券窟窿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或许也是鹏博士“逼不得已”选择变卖资产的真实原因。鹏博士登陆A股以来,股价曾飙升到50多元,但随着业绩下滑、债务高企等问题不断暴露,其股价一路下跌至10元以下,最近更是在6、7元附近徘徊。这样的一个鹏博士,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

清洁工

鹏博士遭遇“中年危机”

本报记者秦枭北京报道头顶“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光环的鹏博士(600804.SH),正在奋力从一场危机中挣脱。《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宽带业务不振,且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已然成为新风口的背景下,鹏博士此刻却决定转让旗下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即使如此,鹏博士仍有约50亿元的债务即将到期。而据鹏博士最新披露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鹏博士账上仅有的货币资金约18亿元,流动资产约41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121亿元。据鹏博士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4.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70%;扣非净利润44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149.73%。但增长态势仍难掩鹏博士的窘境。自鹏博士登陆A股以来,其股价曾飙升到50多元/股,但随着业绩下滑、债务高企等,其股价一路下跌至10元/股以下,截至5月8日收盘,鹏博士股价为7.4元/股。而这家“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接下来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令人颇为关注。债务压顶据悉,鹏博士目前主要有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两块业务,互联网接入的毛利占比为73.3%,数据中心的毛利占比为24.9%。4月下旬,鹏博士发布公告称,拟作价23亿元,转让旗下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并与受让方签订数据中心委托运营协议,继续负责运营这些数据中心的运营工作。鹏博士称,“轻资产、重运营”是全球数据中心行业大势所趋。而鹏博士作为深耕数据中心行业20余年的“老兵”,对数据中心行业有深刻理解。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在2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锻造了突出的运营能力,积累了在品牌、人才、客户、技术等方面关键优势。不过,鹏博士的解释,并没有让业内人士所信服。有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数据中心,是集中存放计算机服务器的地方,俗称机房。但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愈加重视,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步被提出并加以丰富。就目前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论是5G商用,还是工业互联,或者是物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中心支持,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尤其是新基建的提出,数据中心将是最强的风口。鹏博士虽然并没有说是真正放弃数据中心的业务,但此时选择出售数据中心的相关资产,极有可能是资金流动性压力所致。记者查阅鹏博士历年的年报发现,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各期末,鹏博士账面上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有息负债金额累计为42.11亿元、59.67亿元和54.17亿元。与有息负债增加对应的是,公司同期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逐年减少,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各期末的数据分别是33.20亿元、22.04亿元和7.52亿元,难以覆盖有息负债规模。特别是在今年年内,鹏博士发行的约50亿元的债券将集中到期,这些即将到期的债券分别为17鹏博债、18鹏博债和一笔境外美元债。其中“18鹏博债”已于4月27日完成9.98亿元回售的兑付。而一个多月后的6月1日,鹏博士还将面临5亿美元的债券到期。到6月16日,17鹏博债则同样面临回售。鹏博士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关注这个问题,公司通过多方举措积极应对。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优秀合作伙伴,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另一方面,公司在支出成本和发展重点上逐步做调整,重点发展好数据中心板块,长城宽带对亏损的城市也做了相应调整。公司包括业务端和财务端,都做了优化调整,一季度已经呈现积极变化。靠长城宽带崛起鹏博士也曾有过辉煌时刻,真正让其实现“华丽”转身是从2010年起对长城宽带的收购说起。当年4月,鹏博士宣布竞购长城宽带50%的股权和转让方对长宽2.8亿元的债权,但被长城宽带原股东中信网络横刀夺爱,中信网络行使了优先购买权,鹏博士首次收购长城宽带落败。2011年11月,中信网络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长城宽带50%股权及4.8亿元债权交易公告。这次鹏博士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长城宽带,但50%的股权对价6亿元,比一年多之前的3.17亿元翻了近一倍,再加上4.8亿元的债权,鹏博士合计付出逾10亿元。2012年4月,鹏博士再次以7.5亿元的对价,从中信网络手中拿下长城宽带剩余50%股权。至此,鹏博士在先后两次从长城宽带的原股东处拿下长城宽带全部股权及负债后,主业转型为互联网接入服务、数据中心业务及相关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业务的成功转型让鹏博士盈利能力突飞猛进,净利润由2012年的不足2亿元最高增长至2017年的7.4亿元。彼时,宽带市场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广电歌华宽带为代表的广电宽带运营商;以鹏博士、方正宽带为代表的民资宽带运营商。鹏博士的异军突起,也是该公司在业内有了“第四大运营商”“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的光环。但值得注意的是,纵然鹏博士经历了数年的黄金发展期,但宽带市场格局并未改变,其中电信运营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民营宽带商作为宽带批发商在带宽方面受制于人。虽然宽带市场也面临激烈的竞争,但各方势力在各自地盘相对“相安无事”。而随着一场全行业变革的到来,深藏于鹏博士乃至整个行业背后的风险终于爆发。宽带业务失速鹏博士的高光时刻最终未能延续下来。2018年以来,因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一级运营商响应“提速降费”的要求而降低宽带和移动业务自费,这使得二级运营商鹏博士在经营上压力骤增,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由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鹏博士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70亿元、68.60亿元和6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8%、16.04%和1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2亿元、3.81亿元和-58.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0%、48.71%和162%。一位长城宽带的业务员对记者表示,这两年跟前几年根本没法比。长城宽带当时因为价格低,经常被小区物业、网吧捆绑销售,有时候一个小区就要设一个网点,现在,没有价格和网速优势。身边很多同事都转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了。2019年8月,鹏博士突然宣布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公司在北京地区的家庭宽带用户约125万户、政企宽带及互联网专线用户约2.2万户归属权转让给北京联通,北京联通以上述用户未来五年收益权为基础,在合作期间拟以20亿元分期向公司支付转让费用。这一事件,被业内人士看来,鹏博士正在做从宽带业务“抽身”的准备。鹏博士在2019年半年报中坦言,竞争格局的改变给公司造成较大的压力,公司将不再投资新增城市,而是在已有网络覆盖212个城市的基础上,服务好现有用户。业绩下滑的同时,高商誉风险也逐渐暴露。在年初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中,鹏博士表示长城宽带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0亿元~24亿元;预计计提因收购长城宽带形成的商誉14.81亿元。2019年,长城宽带给上市公司预计带来34亿元~38亿元的损失,几近上市公司2011~2018年八年累计的盈利。一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追市场热点,并且热衷于炒概念做高股价,有的公司为了提高股价还不惜进行高溢价收购,这也就导致公司的商誉高企。商誉与固定资产等其他资产的最大区别是不用摊销,由于不用摊销,商誉有时会被部分上市公司用来调整利润,为了避免出现亏损,有时不做减值计提,或者在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时候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上市公司的财报出现巨额亏损。鹏博士方面表示,公司清晰的认识到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与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创新融合、跨界合作,以用户为本,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从2018年开始逐步转型。来源:中国经营报

掌门人

鹏博士30亿现金并购后暴雷 账面63亿窟窿又圈钱24亿?

来源:新浪财经3月11日,鹏博士发布了《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预案显示,鹏博士拟向欣鹏运、中安国际、广州瑞洺和余云辉发行股份429718100股,拟募集资金24.6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鹏博士账面上的有息负债高达63 亿元,而造成有息负债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近些年来连续现金并购和对外投资,合计流出现金约30亿元。然而,公司斥资18亿现金收购的长城宽带在2019年暴雷,导致当年巨亏50多亿元。此次定增,不仅仅是在堵财务上的“窟窿”,实际上还为之前的车轮现金并购买单。此外,这次定增还有很多蹊跷之处。本次定增的认购对象、鹏博士的兄弟公司——欣鹏运总资产仅5万元,还资不抵债,却拟花9.85亿元现金认购新股。从本次交易的方案综合分析,此次定增还可能有鹏博士、关联方及其控股股东(或实控人)之间“资金腾挪”的痕迹。车轮并购合计流出现金30亿元 标的暴雷致巨亏资料显示,鹏博士是一家上市超过25年的老公司,原主营业务是特钢冶炼,直到2007年才进入互联网增值服务领域。2009年剥离特钢冶炼等传统业务后,公司逐渐渗透到互联网接入、数据中心业务及相关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值得注意的是,鹏博士的业务拓展史也是一部并购扩张史。2010年以来,公司连续现金并购及对外投资,合计流出现金约30亿元人民币。其中,并购金额较大的案例分别是18亿元收购长城宽带股权及债权、9000万美元投资PLD Holdings Limited93%股权,2019年6月还以3亿元人民币增资讯通联盈;其余十余次基本是千万元级别的“蚂蚁搬家”式收购。外延并购极大地增厚了公司业绩。2011-2016年,鹏博士的营收从22.05亿元增至88.5亿元,增长了3倍;归母净利润从1.57亿元增至7.67亿元,上涨近4倍。不过从2017年开始,鹏博士的业绩步入了下行通道。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鹏博士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70亿元、68.60亿元和45.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8%、16.04%和12.6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2亿元、3.81亿元和0.4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0%、48.71%和86.44%。2019年全年,鹏博士甚至预亏51亿元至58亿元。造成巨亏也与之前的高溢价并购有关。业绩预告显示,长城宽带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0亿元-24亿元;预计计提因收购长城宽带形成的商誉14.81亿元。2019年,长城宽带给上市公司预计带来34亿元-38亿元的损失,吃掉了上市公司2011-2018年八年累计的盈利。有息负债高达63亿元 拟“拆东墙补西墙”随着一系列的现金并购及对外投资,鹏博士账面上的有息负债逐年增加,开始增加的年份恰好也是业绩开始滑坡的2017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各期末,鹏博士账面上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有息负债金额累计为42.11亿元、59.67亿元和63.7亿元,逐年增长。与有息负债增加对应的是,公司同期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逐年减少,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各期末的数据分别是33.20 亿元、22.04亿元和19.24亿元,难以覆盖有息负债规模。与此同时,鹏博士的财务费用也在连年增长。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利息支出分别为1.64亿元、1.92亿元和2.06亿元,吞噬着公司利润。面对高企的有息负债,业绩下行的鹏博士拟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解困。2019年12月12日,鹏博士发布了《关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的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备案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不超过5年,利率参考发行时的市场情况,募资用于偿还公司借款等用途。来源:上市公司公告采用“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等方式处理存量债务,无疑会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如公司不能产生稳定的盈利和现金净流入,还可能面临债务危机。就在此时,再融资新规为企业送来“春风”。新规规定,通过配股、发行优先股或董事会确定发行对象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可以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此次定增,鹏博士拟用筹集的24亿元全部偿还债务,属于用股权融资偿还债权融资,减小了债务压力。不过,此次定增还存在很多疑问。欣鹏运总资产不足5万元 资不抵债哪来9.85亿元现金认购新股?预案显示,此次定增的发行对象为欣鹏运、中安国际、广州瑞洺和余云辉,其中欣鹏运拟认购171887300股,认购金额高达9.85亿元。值得关注的,欣鹏运还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欣鹏运成立于2014年9月10日,主营业务为股权投资,2017-2019年度无营业收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98万元,总负债6万元,净资产-1.02万元,2019年亏损2985.2元。从目前欣鹏运的资产情况和盈利情况看,其从哪拿来9.85亿元现金认购新股?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巧的是,欣鹏运与鹏博士还是“兄弟”,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深圳鹏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鹏博实业”)。不过根据鹏博士的公告,鹏博实业的资金似乎也不宽裕,截至3月13日,其所持99.99%的鹏博士股票被拿去质押融资。控股股东将所持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欣鹏运总资产也就5万元,还资不抵债,其9.85亿元的认购款来源是个谜。预案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欣鹏运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定增也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欣鹏运大部分的认购款或许还要依靠其控股股东的“帮助”,如此一来,此次定增仍有上市公司、关联方、控股股东(或实控人)之间资金腾挪的痕迹。

灵蜥爱

鹏博士排名第十八,2019年云综合收入 15.94亿元

云排名分析:鹏博士排名第十八,2019年云综合收入 15.94亿元。鹏博士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板块整体营收约13.5亿元。从鹏博士数据中心业务部门了解到,数据中心业务2018年实现业务收入约12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10%,2017年财报中的数据中心及云服务业务总收入12.24亿元。可见其中2018年的云业务收入大概在1.5亿元左右。那么2018年鹏博士的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板块整体营收可能是多少亿元呢?受国家“提速降费”政策、基础电信运营商固移融合套餐等因素影响,鹏博士互联网接入新增用户数减缓、部分价格敏感型的用户流失,互联网接入业务ARPU值(即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及营收都呈现下滑态势。面对行业变化,积极调整战略,进行业务转型。一谈到业务转型,很多人都会想到云。据公开公告消息:云办公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0.38%,在线教育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0.56%,上述两项业务2019年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所占公司整体经营比重较小,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鹏博士公司近年来主要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9月30日,鹏博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85%、68.85%、69.53%和69.36%,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较高的负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在2020年1月的业绩预告公告中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9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1亿元至-58亿元。预告亏损超50亿元,同时资产负债率高过60%,为此,看到多个新闻媒体公开报道:2020年3月10日,鹏博士发布公告抛出一份定增计划,拟以5.73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4.3亿股(不超过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不超过24.6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其中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和公司债券等。定增计划在2020年3月11日已经获得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资本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公司结构上的一些问题,提升公司的向前的发展动力。到目前为止,鹏博士董事长杨学平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12.71%的股份,依然为鹏博士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此可见,鹏博士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板块想要获得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的资本情况下不是那么现实。由此也可以简单估算2019年鹏博士这部分业务的营收情况了。2018年整体营收68.597亿元,2017年整体营收81.697亿元,2016年整体营收88.497亿元。可见整体营收是下滑的,与其公告中谈到公司转型带来的业务变化有着直接关系。同时来自鹏博士公司公告信息显示,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互联网接入业务、数据中心业务、其他互联网增值业务。2019年度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业务板块是互联网接入,未经审计的这部分业务收入约为42.59亿元,但是2018年这部分业务收入约为53.82亿元。显然,鹏博士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板块并没有出现如互联网接入业务那样的大幅度下滑,应该还是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一方面,鹏博士公布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增长稳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29.06%。鹏博士数据中心业务上半年表现亮眼,实现营收7.48亿元,同比增长29.35%,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55.79%。公告中提到鹏博士数据中心运营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升级,从重资产投资转变为自建+受托运营+收并购等多种合作模式并行,因而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增速。不过需要参考一下,2019年1-9月营业收入为45.685亿元,2018年同期为52.322亿元,同比下降12.68%。这说明传统的业务还是处于转型阵痛期,但考虑上半年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的布局和良好数据,可以估算出鹏博士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板块2019年增速大约在20%左右,应该比2018年高一些,那么2019年这部分云计算综合业务营收估算为16.2亿元。在2020年5月19日鹏博士发布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201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81%,其中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收入为15.94亿元,同比上升17.69%。可见,阿明(Aming)在财报发布前的估算数字比较靠近财报具体数字。此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6.9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EBITDA值为-36.4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8.76%;实现现金收款约53.2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52%。(by Aming,《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白皮书》,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收入利润综合排名,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整体发展状况概述,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具体分析。)看云厂商,更要看全局,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表现:▼2019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高达2734.21亿元。▼2019年与2018年同比增长约40%。▼2017年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8.18%。▼TOP10云厂商2019年总收入高达2179.03亿元。▼TOP10云厂商总收入占总体市场规模的79.70%。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发展状况白皮书》- END-你怎么看?欢迎文末评论补充!文章来源:Aming,全球云观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都看到这里了,加个关注吧!【阿明】:科技评论专栏作者、科技媒体从业22年、新闻评论年产出上百万字,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上市公司。

老摇滚

鹏博士CEO崔航:“新基建”布局不是转型 会发力大数据

来源: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进入2020年,“新基建”突然成为热词,近期更是多次出现在决策层的部署当中。“新基建”全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领域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等方面。IDC预计,2020年“新基建”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11万亿元,不过其中超过一半来自高铁和城市轨道,AI投资额约为1000亿元,新型智慧城市与园区为1800亿元。“新基建”也成为不少企业所期待的拉动力,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电信运营商鹏博士,也在聚焦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发力通信及互联网服务,向“企业与家庭互联网服务商” 全面转型。正在加快转型升级的鹏博士,在“新基建”领域能否突围?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近日,新浪财经专访鹏博士CEO崔航。崔航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到数据中心领域,但这个行业还是有门槛的,可能建个机房容易,未来的运营和销售,没有经验沉淀是很难做好的。“侧重To B,加大布局数据中心 ”新浪财经:在“新基建”方面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崔航:鹏博士在数据中心运营、5G通信服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已有积累。其中数据中心是主营业务,专门成立了鹏博士的大数据公司,从2018年开始,就开始作为重点发展。鹏博士早在2000年开始布局数据中心,运营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15个,总面积超20万平方米,总运营机柜数约3万个,客户涉及金融、保险、互联网、云计算、跨国公司等行业的头部企业。鹏博士会加大数据中心布局,我们有非常好的基础。鹏博士去年推出数据中心的酒店管理模式--HOMM模式,与有意布局数据中心业务的数字地产经营者在项目股权、资本、建设、运维、营销等多层面深入合作。鹏博士也在全国200个城市布局了宽带网络,未来可以对很多的工业企业和传统企业做网络连接和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也是现在转型的一个重点。之前外界了解长城宽带以To C为主,实际上光纤网络资源已遍及全国两百多个城市,积累了20万企业客户,现在更多的面向To B,正在通过云网融合的科技,服务更多企业。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将网络资源做成工业互联网的专网,为企业提供服务。再一个便是长城宽带在全国将近三万的员工,都是通讯技工人才,一直是从事网络接入,以及宽带维护的工作。鹏博士也在5G的通讯服务布局,成立了长宽通服公司做通信服务。鹏博士的云网通信事业部、产业互联网事业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正在给传统企业、工业企业赋能,而数据中心业务为大数据提供存储,形成了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到数据中心这个领域,但这个行业还是有些门槛的,可能建个机房容易,但未来的运营工作和销售工作,没有经验沉淀是做不好的。新浪财经:公司业务基本面发生改变,如何抗击风险?崔航:我一直在强调,公司基本面的改变只是把侧重点做了一个调整。鹏博士以前的长城宽带业务因为服务千家万户,知名度高一些,在公司的收入占比较大。我们把侧重点放在数据中心上面,本身只是把优势资源做优化和提升。所以我更强调鹏博士业务是转身而不是转型,原来是侧重To C,现在侧重做To B,只不过是市场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消费互联网已是受益企业,现在我们适时的转身做产业互联网,也是正常的调整。“债务到期会融募并举, 积极面对”新浪财经:如何看待互联网巨头也在布局“新基建”?崔航:数据中心在整个“新基建”中是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互联网巨头入局大数据领域,更加激增了数据的产生,数据产生以后一定会需要传输和存储。鹏博士实际上是在传输侧和存储侧,我们提供数据中心服务,也提供云网服务,适合于未来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5G时代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5G会带来大量高码流的文件的传输和存储,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会产生大量的万物互联的数据,人工智能支撑数据分析和APP,这些都需要数据中心载体。鹏博士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有丰富的经验储备,未来做大运营,做强品牌,发展恰逢其时。新浪财经:6月底48亿元到期债务,目前整体的财务状况如何?崔航: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也在积极的应对。的确债务集中到期,是一个不利的压力,但目前公司在融资和募资的过程中,凭借着新基建和现有资产积累,正常面对,我们是有信心和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在支出成本和发展重点上逐步做调整,发展重点是发展好数据中心板块,长城宽带对亏损的城市做了相应调整,商誉和资产类也做了一次计提。公司包括业务端和财务端,都做了优化调整,一季度已经呈现变化。未来,公司将实现轻装上阵,把握5G时代机遇,聚力发展核心战略业务。

安宁

鹏博士“中年危机”:约50亿债务集中到期 甩卖核心资产

来源:中国经营报原标题:约50亿元债务集中到期,甩卖数据中心核心资产鹏博士遭遇“中年危机”本报记者/秦枭/北京报道头顶“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光环的鹏博士(600804.SH),正在奋力从一场危机中挣脱。《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宽带业务不振,且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已然成为新风口的背景下,鹏博士此刻却决定转让旗下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即使如此,鹏博士仍有约50亿元的债务即将到期。而据鹏博士最新披露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鹏博士账上仅有的货币资金约18亿元,流动资产约41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121亿元。据鹏博士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4.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70%;扣非净利润44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149.73%。但增长态势仍难掩鹏博士的窘境。自鹏博士登陆A股以来,其股价曾飙升到50多元/股,但随着业绩下滑、债务高企等,其股价一路下跌至10元/股以下,截至5月8日收盘,鹏博士股价为7.4元/股。而这家“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接下来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令人颇为关注。债务压顶据悉,鹏博士目前主要有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两块业务,互联网接入的毛利占比为73.3%,数据中心的毛利占比为24.9%。4月下旬,鹏博士发布公告称,拟作价23亿元,转让旗下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并与受让方签订数据中心委托运营协议,继续负责运营这些数据中心的运营工作。鹏博士称,“轻资产、重运营”是全球数据中心行业大势所趋。而鹏博士作为深耕数据中心行业20余年的“老兵”,对数据中心行业有深刻理解。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在2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锻造了突出的运营能力,积累了在品牌、人才、客户、技术等方面关键优势。不过,鹏博士的解释,并没有让业内人士所信服。有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数据中心,是集中存放计算机服务器的地方,俗称机房。但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愈加重视,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步被提出并加以丰富。就目前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论是5G商用,还是工业互联,或者是物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中心支持,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尤其是新基建的提出,数据中心将是最强的风口。鹏博士虽然并没有说是真正放弃数据中心的业务,但此时选择出售数据中心的相关资产,极有可能是资金流动性压力所致。记者查阅鹏博士历年的年报发现,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各期末,鹏博士账面上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有息负债金额累计为42.11亿元、59.67亿元和54.17亿元。与有息负债增加对应的是,公司同期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逐年减少,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各期末的数据分别是33.20亿元、22.04亿元和7.52亿元,难以覆盖有息负债规模。特别是在今年年内,鹏博士发行的约50亿元的债券将集中到期,这些即将到期的债券分别为17鹏博债、18鹏博债和一笔境外美元债。其中“18鹏博债”已于4月27日完成9.98亿元回售的兑付。而一个多月后的6月1日,鹏博士还将面临5亿美元的债券到期。到6月16日,17鹏博债则同样面临回售。鹏博士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关注这个问题,公司通过多方举措积极应对。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优秀合作伙伴,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另一方面,公司在支出成本和发展重点上逐步做调整,重点发展好数据中心板块,长城宽带对亏损的城市也做了相应调整。公司包括业务端和财务端,都做了优化调整,一季度已经呈现积极变化。靠长城宽带崛起鹏博士也曾有过辉煌时刻,真正让其实现“华丽”转身是从2010年起对长城宽带的收购说起。当年4月,鹏博士宣布竞购长城宽带50%的股权和转让方对长宽2.8亿元的债权,但被长城宽带原股东中信网络横刀夺爱,中信网络行使了优先购买权,鹏博士首次收购长城宽带落败。2011年11月,中信网络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长城宽带50%股权及4.8亿元债权交易公告。这次鹏博士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长城宽带,但50%的股权对价6亿元,比一年多之前的3.17亿元翻了近一倍,再加上4.8亿元的债权,鹏博士合计付出逾10亿元。2012年4月,鹏博士再次以7.5亿元的对价,从中信网络手中拿下长城宽带剩余50%股权。至此,鹏博士在先后两次从长城宽带的原股东处拿下长城宽带全部股权及负债后,主业转型为互联网接入服务、数据中心业务及相关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业务的成功转型让鹏博士盈利能力突飞猛进,净利润由2012年的不足2亿元最高增长至2017年的7.4亿元。彼时,宽带市场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广电歌华宽带为代表的广电宽带运营商;以鹏博士、方正宽带为代表的民资宽带运营商。鹏博士的异军突起,也是该公司在业内有了“第四大运营商”“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的光环。但值得注意的是,纵然鹏博士经历了数年的黄金发展期,但宽带市场格局并未改变,其中电信运营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民营宽带商作为宽带批发商在带宽方面受制于人。虽然宽带市场也面临激烈的竞争,但各方势力在各自地盘相对“相安无事”。而随着一场全行业变革的到来,深藏于鹏博士乃至整个行业背后的风险终于爆发。宽带业务失速鹏博士的高光时刻最终未能延续下来。2018年以来,因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一级运营商响应“提速降费”的要求而降低宽带和移动业务自费,这使得二级运营商鹏博士在经营上压力骤增,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由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鹏博士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70亿元、68.60亿元和6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8%、16.04%和1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2亿元、3.81亿元和-58.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0%、48.71%和162%。一位长城宽带的业务员对记者表示,这两年跟前几年根本没法比。长城宽带当时因为价格低,经常被小区物业、网吧捆绑销售,有时候一个小区就要设一个网点,现在,没有价格和网速优势。身边很多同事都转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了。2019年8月,鹏博士突然宣布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公司在北京地区的家庭宽带用户约125万户、政企宽带及互联网专线用户约2.2万户归属权转让给北京联通,北京联通以上述用户未来五年收益权为基础,在合作期间拟以20亿元分期向公司支付转让费用。这一事件,被业内人士看来,鹏博士正在做从宽带业务“抽身”的准备。鹏博士在2019年半年报中坦言,竞争格局的改变给公司造成较大的压力,公司将不再投资新增城市,而是在已有网络覆盖212个城市的基础上,服务好现有用户。业绩下滑的同时,高商誉风险也逐渐暴露。在年初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中,鹏博士表示长城宽带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0亿元~24亿元;预计计提因收购长城宽带形成的商誉14.81亿元。2019年,长城宽带给上市公司预计带来34亿元~38亿元的损失,几近上市公司2011~2018年八年累计的盈利。一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追市场热点,并且热衷于炒概念做高股价,有的公司为了提高股价还不惜进行高溢价收购,这也就导致公司的商誉高企。商誉与固定资产等其他资产的最大区别是不用摊销,由于不用摊销,商誉有时会被部分上市公司用来调整利润,为了避免出现亏损,有时不做减值计提,或者在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时候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上市公司的财报出现巨额亏损。鹏博士方面表示,公司清晰的认识到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与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创新融合、跨界合作,以用户为本,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从2018年开始逐步转型。

四端

鹏博士近10亿回售资金存在不确定性 二季度约49亿债券压顶

来源:中新经纬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8日电(罗琨)中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资金链告急。4月8日,长城宽带母公司鹏博士公告称,“18鹏博债”的回售申报金额为9.98亿元。公告同时指出,公司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金筹措,确保债券的回售,但相关事项存在多重因素的影响,最终资金筹措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意味着该笔回售存在违约的可能性。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除了“18鹏博债”面临回售外,鹏博士还另有两笔债券在今年二季度到期或面临回售。按照当前汇率计算,三笔债券到期(含回售)金额约为48.95亿元人民币。业绩变脸2019年或巨亏近60亿公开信息显示,鹏博士集团于1985年1月成立。1994年1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及云计算、通信及互联网服务及其他互联网增值业务等。旗下有长城宽带、长宽通服、北京电信通、宽带通、鹏博士大数据、大麦科技、鹏云视通等企业,全球员工2.3万人。中新经纬记者查询历年财报发现,鹏博士上市以来业绩鲜有亏损,此前仅在2000年出现过一次亏损,而其余年份净利润均为正。2010年-2017年,公司的净利润更是稳步攀升,从1.51亿元增长至7.42亿元。稳健的基本面加上近年来5G、通信等概念时被A股资金热炒,鹏博士此前在A股市场颇受资金追捧。不过从2018年开始,鹏博士的业绩便开始出现颓势。2018年,鹏博士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较前一年近乎腰斩,为3.80亿元。2019年年报尚未发布,不过此前鹏博士已经1月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1亿元至-58亿元。对于这一巨额亏损,鹏博士是这样解释的:受国家“提速降费”政策、基础电信运营商固移融合套餐等因素影响,公司互联网接入新增用户数减缓、部分价格敏感型的用户流失,互联网接入业务ARPU值(即AveragRevenuePer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及营收都呈现下滑态势。面对行业变化,公司积极调整战略,进行业务转型。经过初步资产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公司财务部门会同评估机构对互联网接入资产状况进行了预评估,初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30亿元-38亿元。此外,通过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发现存在减值迹象,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亿元。其中,子公司长城宽带引发的冲击最大。据鹏博士披露的数据,长城宽带共计引发资产减值达34.81亿元-38.81亿元。中新经纬记者还注意到,家喻户晓的长城宽带因大面积断网在近期受到不少消费者投诉,“长城宽带断网”这一话题在微博上也一度登上热搜。微博网友热议长城宽带断网。截图来源:微博预亏报告出来后,评级机构联合评级便将鹏博士列入了可能下调评级的评级观察名单中。而早在去年5月1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便已经将鹏博士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2下调至B3。穆迪助理副总裁/分析师陈正量表示:“评级下调反映了鹏博士电信上升的再融资风险,原因是其转弱的运营现金流和所持现金余额不足以满足2020年第二季度的债务偿还需求。”对于鹏博士此次大额计提减值,上交所曾于1月22日发出问询函,要求鹏博士说明公司于2019年度集中大额计提商誉减值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一次性计提以进行利润跨期调整的行为。鹏博士在3月21日回复,针对2016年以来,互联网接入业务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用户变化情况以及互联网接入业务ARPU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及比对,充分考虑了对公司商誉减值的影响情况,认为分析过程及结果合理,不存在一次性计提以进行利润跨期调整的行为。境内外债券集中兑付压力大业绩巨亏,加上巨额债务压顶,鹏博士的流动性压力在二季度凸显。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鹏博士二季度将有3笔债务面临到期或回售。鹏博士此前公告显示,2017年6月1日,鹏博士投资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完成在境外发行总额5亿美元的债券,实际利率为5.05%,期限为3年。据了解,这一笔境外债将于今年6月初到期,其中约有4.10亿美元的未偿还本金余额。2017年6月16日,鹏博士在境内发行“17鹏博债”,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发行期限为”3+2“年,将在今年6月面临回售。Wind数据显示,4月7日该笔债券收盘价仅为66.98元。2018年4月发行的”18鹏博债“在目前已经完成回售登记,回售申报金额为9.98亿元。据此计算,鹏博士在二季度有约48.95亿元债券偿还需求。而目前鹏博士账上又有多少钱呢?2019年三季报显示,鹏博士在手货币资金仅有19.24亿元。为填补这一巨大资金缺口,鹏博士推出了定增计划来偿还债务。3月10日,鹏博士公告显示,公司计划以5.73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4.3亿股(不超过总股本的30%)。换言之,鹏博士将募资不超过24.6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和公司债券等),具体用途将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情况,在上述范围内确定。鹏博士3月22日公告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相关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获得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核准方可实施。而如今定增尚未开始实施,回售已经迫在眉睫,鹏博士能否力挽狂澜守住不违约的底线,答案很快就能揭晓。(中新经纬APP)

鬼点灯

鹏博士遭遇“中年危机”:约50亿元债务集中到期 甩卖数据中心核心资产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头顶“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光环的鹏博士(600804.SH),正在奋力从一场危机中挣脱。《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宽带业务不振,且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已然成为新风口的背景下,鹏博士此刻却决定转让旗下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即使如此,鹏博士仍有约50亿元的债务即将到期。而据鹏博士最新披露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鹏博士账上仅有的货币资金约18亿元,流动资产约41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121亿元。据鹏博士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4.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70%;扣非净利润44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149.73%。但增长态势仍难掩鹏博士的窘境。自鹏博士登陆A股以来,其股价曾飙升到50多元/股,但随着业绩下滑、债务高企等,其股价一路下跌至10元/股以下,截至5月8日收盘,鹏博士股价为7.4元/股。而这家“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接下来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令人颇为关注。债务压顶据悉,鹏博士目前主要有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两块业务,互联网接入的毛利占比为73.3%,数据中心的毛利占比为24.9%。4月下旬,鹏博士发布公告称,拟作价23亿元,转让旗下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并与受让方签订数据中心委托运营协议,继续负责运营这些数据中心的运营工作。鹏博士称,“轻资产、重运营”是全球数据中心行业大势所趋。而鹏博士作为深耕数据中心行业20余年的“老兵”,对数据中心行业有深刻理解。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在2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锻造了突出的运营能力,积累了在品牌、人才、客户、技术等方面关键优势。不过,鹏博士的解释,并没有让业内人士所信服。有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数据中心,是集中存放计算机服务器的地方,俗称机房。但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愈加重视,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步被提出并加以丰富。就目前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论是5G商用,还是工业互联,或者是物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中心支持,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尤其是新基建的提出,数据中心将是最强的风口。鹏博士虽然并没有说是真正放弃数据中心的业务,但此时选择出售数据中心的相关资产,极有可能是资金流动性压力所致。记者查阅鹏博士历年的年报发现,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各期末,鹏博士账面上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有息负债金额累计为42.11亿元、59.67亿元和54.17亿元。与有息负债增加对应的是,公司同期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逐年减少,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各期末的数据分别是33.20亿元、22.04亿元和7.52亿元,难以覆盖有息负债规模。特别是在今年年内,鹏博士发行的约50亿元的债券将集中到期,这些即将到期的债券分别为17鹏博债、18鹏博债和一笔境外美元债。其中“18鹏博债”已于4月27日完成9.98亿元回售的兑付。而一个多月后的6月1日,鹏博士还将面临5亿美元的债券到期。到6月16日,17鹏博债则同样面临回售。鹏博士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关注这个问题,公司通过多方举措积极应对。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优秀合作伙伴,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另一方面,公司在支出成本和发展重点上逐步做调整,重点发展好数据中心板块,长城宽带对亏损的城市也做了相应调整。公司包括业务端和财务端,都做了优化调整,一季度已经呈现积极变化。靠长城宽带崛起鹏博士也曾有过辉煌时刻,真正让其实现“华丽”转身是从2010年起对长城宽带的收购说起。当年4月,鹏博士宣布竞购长城宽带50%的股权和转让方对长宽2.8亿元的债权,但被长城宽带原股东中信网络横刀夺爱,中信网络行使了优先购买权,鹏博士首次收购长城宽带落败。2011年11月,中信网络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长城宽带50%股权及4.8亿元债权交易公告。这次鹏博士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长城宽带,但50%的股权对价6亿元,比一年多之前的3.17亿元翻了近一倍,再加上4.8亿元的债权,鹏博士合计付出逾10亿元。2012年4月,鹏博士再次以7.5亿元的对价,从中信网络手中拿下长城宽带剩余50%股权。至此,鹏博士在先后两次从长城宽带的原股东处拿下长城宽带全部股权及负债后,主业转型为互联网接入服务、数据中心业务及相关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业务的成功转型让鹏博士盈利能力突飞猛进,净利润由2012年的不足2亿元最高增长至2017年的7.4亿元。彼时,宽带市场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广电歌华宽带为代表的广电宽带运营商;以鹏博士、方正宽带为代表的民资宽带运营商。鹏博士的异军突起,也是该公司在业内有了“第四大运营商”“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的光环。但值得注意的是,纵然鹏博士经历了数年的黄金发展期,但宽带市场格局并未改变,其中电信运营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民营宽带商作为宽带批发商在带宽方面受制于人。虽然宽带市场也面临激烈的竞争,但各方势力在各自地盘相对“相安无事”。而随着一场全行业变革的到来,深藏于鹏博士乃至整个行业背后的风险终于爆发。宽带业务失速鹏博士的高光时刻最终未能延续下来。2018年以来,因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一级运营商响应“提速降费”的要求而降低宽带和移动业务自费,这使得二级运营商鹏博士在经营上压力骤增,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由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鹏博士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70亿元、68.60亿元和6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8%、16.04%和1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2亿元、3.81亿元和-58.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0%、48.71%和162%。一位长城宽带的业务员对记者表示,这两年跟前几年根本没法比。长城宽带当时因为价格低,经常被小区物业、网吧捆绑销售,有时候一个小区就要设一个网点,现在,没有价格和网速优势。身边很多同事都转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了。2019年8月,鹏博士突然宣布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公司在北京地区的家庭宽带用户约125万户、政企宽带及互联网专线用户约2.2万户归属权转让给北京联通,北京联通以上述用户未来五年收益权为基础,在合作期间拟以20亿元分期向公司支付转让费用。这一事件,被业内人士看来,鹏博士正在做从宽带业务“抽身”的准备。鹏博士在2019年半年报中坦言,竞争格局的改变给公司造成较大的压力,公司将不再投资新增城市,而是在已有网络覆盖212个城市的基础上,服务好现有用户。业绩下滑的同时,高商誉风险也逐渐暴露。在年初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中,鹏博士表示长城宽带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0亿元~24亿元;预计计提因收购长城宽带形成的商誉14.81亿元。2019年,长城宽带给上市公司预计带来34亿元~38亿元的损失,几近上市公司2011~2018年八年累计的盈利。一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追市场热点,并且热衷于炒概念做高股价,有的公司为了提高股价还不惜进行高溢价收购,这也就导致公司的商誉高企。商誉与固定资产等其他资产的最大区别是不用摊销,由于不用摊销,商誉有时会被部分上市公司用来调整利润,为了避免出现亏损,有时不做减值计提,或者在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时候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上市公司的财报出现巨额亏损。鹏博士方面表示,公司清晰的认识到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与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创新融合、跨界合作,以用户为本,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从2018年开始逐步转型。

故事会

鹏博士以股权激励强化内生增长动力 9亿元业绩考核目标被认为“超预期”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舒娅疆持续推进转型发展的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博士”)日前有了新的动作——公司披露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有望通过股权激励绑定董监高及核心技术骨干人员,该计划还将涉及鹏博士2020年、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亿元、6亿元的业绩考核目标,分析人士指出,这显示出公司对于未来业务发展的强烈信心,并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内生增长动力。绑定利益推动公司新一轮发展根据鹏博士披露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加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包括鹏博士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公司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总人数不超过200人,股份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A股普通股股票,该持股计划以“份”作为认购单位,每份份额为2元,份数上限为为3972.8万份。从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推出的背景来看,鹏博士主营数据中心业务,目前,数据中心行业正面临人员短缺的危机,随着国家部署推进“新基建”,数据中心行业人才竞争被认为将更加激烈。而公告内容显示,鹏博士此次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是留住核心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核心人才是支持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中流砥柱,公司的转型发展更需要强有力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公司这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初心。”鹏博士公司董秘陈曦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道。在陈曦看来,数据中心行业也好,互联网接入业务也好,如果公司没有强有力的激励手段,将很难继续吸引及留住对公司业务发展极为重要的优秀人才。同时公司也提出了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对个人也设置了绩效考核,只有将公司利益、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才能推动鹏博士乘风破浪,实现新一轮发展。她向记者介绍:“除了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公司还有针对业务分模块在推进合伙人等创新机制。不管是员工持股计划还是其它在推进中的计划,都是要以有激励性的政策,去激活公司组织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挑战性的目标和突破。”《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鹏博士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内容披露以后,受到部分分析人士的关注和看好。国信证券发表研报认为,鹏博士的员工持股计划主要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利于凝聚内生增长动力,而员工持股的业绩考核净利润显示出公司对未来IDC业务的强烈看好,扣非净利润数额“超出市场预期”,为公司中长期成长提供了量化支撑。轻装上阵迎接“新基建”时代机遇事实上,2020年、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6亿元的业绩考核目标就是鹏博士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中的一大亮点。那么,针对今明两年合计9亿元的业绩考核目标,鹏博士在接下来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拥有哪些优势和动能?“目前,公司战略规划清晰,公司大幅度优化了资产结构,资产从轻,未来将以轻装上阵的方式集中精力迎接新基建时代数据中心市场需求的爆发以及面向家庭、企业市场的云业务。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正深刻改变产业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陈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鹏博士其实在2019年底就已经开始了调整,公司在内部成立云网通信事业部,整合内部优质资源,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基地,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推进基于家庭端和企业端的智慧云网一体化业务。从而进一步去推动公司宽带通信业务向智慧云网及服务业务的全面转型和升级。“今年开始,我们转型推进速度在加快。公司正在进行全新升级的智慧办公、云网等解决方案准备,很快大家就可以陆续看到新业务产品。另外,公司在工业大数据、VPN等领域业务都在推进中。其中,新的SDN平台最近也获了奖。随着‘新基建’、5G商用的落地,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团队、技术基础,加上激励机制等组织管理的改革推进,公司将会抓住机遇,去实现新的发展目标。”陈曦表示道。从行业来看,在当前国家部署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以鹏博士等为代表的数据中心业务公司正迎来勃勃生机。中航证券首席分析师张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机遇来看,行业下游包括政府、企业单位在内的客户需求持续提升,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疫情期间各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远程办公等新型工作模式兴起,由此对大幅增长的数据量存储以及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将快速提升,长期来看利好数据中心相关企业;此外,证监会与发改委联合发文带动我国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数据中心是公募REITs试点潜在优质资产,若未来数据中心REITs化成功铺开,行业内各企业可通过将成熟数据中心项目注入REITs平台,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实现对企业融资、经营的进一步优化。”(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