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植物科学和农学SCI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趋势!麦迪逊

2018植物科学和农学SCI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近几天很多从事科研的朋友都在议论SCI期刊影响因子的事情,前几天一直在外地招生,今天才抽出时间来关注影响因子的情况。本人从事科研方向主要分布在PLANT SCIENCE和AGRONOMY,我也特别关注了这两个领域SCI期刊影响因子的情况。PLANTSCIENCE领域SCI期刊总体排名和预想的基本一致,但是和2017年公布的数据相比,该领域收录的SCI期刊总数增加了11个,由211个增长到222个,平均影响因子有所下降。在222中期刊中,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有3个,在5-10之间的有12个期刊,4-5之间的有3个期刊,3-4之间的有23个期刊,其他期刊影响因子均在3以下;因此,在植物科学领域在3以上期刊上发表文章也很不错了。2017年,植物科学领域前三名分别是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Trends in Plant Science和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位居前3名,均为综述类期刊,影响因子分别为22.808,11.911和10.98。在2018年新公布的数据中,前两名没有发生变化,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和Trends in Plant Science,但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的影响因子下降到18.712,Trends in Plant Science则有小幅上升,为12.149。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由于其影响因子降到9.528而被Nature Plant超越。不出意料,Nature Plants凭借其Nature子刊的光环,其影响因子继续上升,有去年的10.3上升到11.471,稳居非综述类期刊第1位;中国主办的Molecular Plant继续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影响因子由去年的8.827上升到9.326;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则相对稳定,和去年相比稍有上升,影响因子由7.33上升为7.433。笔者比较熟悉的一些期刊中,影响因子都有所下降,比如老牌杂志Plant Cell, Plant Journal和Plant Physiology影响因子纷纷下滑,而且有加剧下滑的趋势。Plant Cell的影响因子由去年的8.688降到8.228,根据这个趋势,弄不好明年会降至8以下;而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情况也有所类似,影响因子也分别由去年的5.901、6.456和7.773下降到5.775、5.949和6.305,其中Plant Physiology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影响因子下降速度很快。作为发行量较大的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这个期刊,其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和整个植物科学领域类似,影响因子也有所下滑,由去年的4.298下降到3.678,但仍处于整个植物科学领域的第24位。其他期刊影响因子可查询(http://jcr.incites.thomsonreuters.com/JCRJournalHomeAction.action#)。AGRONOMY领域的SCI期刊和往年一样,不温不火。在2018年新公布的被收录的SCI期刊为87种,比去年多收录了4种。总体上来看,该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不是很高,其中5以上的只有2个期刊,分别为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和Advances in Agronomy,其影响因子分别为5.415和5.078;4-5之间的也只有2种,分别为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影响因子分别为4.503和4.039;3-4之间的期刊也只有9种,其中包括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这个老牌杂志(其影响因子在去年突破4之后,今年又降到3.93),其他还包括Plant and Soil、Field Crops Research等。这里需提及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作物学报》英文版Crop Journal首获影响因子2.658,在87种农学期刊中排名第14,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他期刊影响因子可查询(http://jcr.incites.thomsonreuters.com/JCRJournalHomeAction.action#)。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栗茂腾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121608.html

伐檀

我国多项农业科学理论研究获重大突破

新华社南京11月20日电(记者董峻、喻菲)番茄为何失去了“小时候的味道”?水稻“自私基因”如何挑战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是怎样快速进化的?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多项农业科学理论研究已获突破。20日,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揭秘”了这些重大科研新成果。在南京举行的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张合成集中介绍了代表我国最新农业科技前沿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10项基础研究:构建多重组学体系找回失落的番茄风味、发现挑战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水稻自私基因、发现兼具提高产量与稻瘟病抗性的水稻基因、发现兼顾产量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3000份水稻基因组变异研究开启“后基因组时代的水稻设计育种”“解码”陆地棉纤维品质和产量的遗传秘密、揭示亚洲棉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分子演化规律、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进化及其成功防控、揭示可转移性黏菌素耐药基因如何污染人类食物链、发现植物防卫免疫通路新机制。“没有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出现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张合成说,“农业科学重大基础研究的突破,是驱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原动力。这些重大科学进展就是我国农业科技赶超世界前沿的‘领头羊’。”在这次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交叉融合技术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要面向国际前沿加强前瞻布局,着力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未来我国农业发展主动权。(完)

不亦迂乎

“农业科研国家队”如何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科学随笔】作者:唐华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十四五”期间,是“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队”使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农业科学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国际合作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高端智库,成为农业领域国家倚重、社会信任、国际知名的战略科技力量。如何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牢牢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引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的一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把支撑农业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既要保总量、又要保质量、保多样,要围绕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物安全等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任务,重点聚焦粮食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黑土地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绿色发展、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以及基础前沿、人工智能、宏观战略等,完善“重大科技使命清单”,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研成果。二是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创新重点。做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培育重大项目部署安排。上游要布局好种业创新的基础设施,抓紧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深入推进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和挖掘利用工作。中游要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比如育种工具、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表型组学等重大基础理论或育种方法研究。下游要牵头推动优质品种推广和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统筹衔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现代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大力提升耕地质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三是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重大使命。强化农业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作物高光效、农业生物固氮、固定杂种优势等基础前沿研究,努力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围绕现代种植养殖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太空农业、未来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农村科技和高端智库影响力。根据畜禽和作物产业变动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区域中心布局和科研团队布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学科基础前沿创新需求,谋划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台站、试验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加强与外国农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合作与交流,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格局。强化“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构建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团队运行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团队、一批国内领先团队、一批行业特色团队,成为一流学科和一流院所的核心支撑。四是把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科研运行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扩大研究所自主权,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和院所治理体系。健全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协调、社会多渠道投入的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切实落实科研“放管服”政策,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现代院所管理服务平台。持续深入推进“支部建在团队上”,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把支撑引领乡村振兴作为主要目标。以“三创一体”团队建设为依托,发挥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扶持和培育院、所办企业,鼓励和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其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能力。有效发挥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提高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转移收益,鼓励以技术入股、技术许可等为主要形式参与和推动科企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1日 16版)

性理

AI合成主播|我国多项农业科学理论研究获重大突破

00:27番茄为何失去了“小时候的味道”?水稻“自私基因”如何挑战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是怎样快速进化的?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多项农业科学理论研究已获突破。20日,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揭秘”了这些重大科研新成果。编辑:郝广鹏

猎天下

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20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成绩汇总表

【来源:本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警与犬

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记广西农业科学院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韦本辉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8月5日,刚出差回来的韦本辉,顾不上歇息,又急匆匆走进了试验基地。黝黑的面庞依旧,坚定的步伐依旧,草帽、运动鞋等“韦氏装备”依旧。“我不在办公室就在试验基地,不在试验基地就在去试验基地的路上。”已过花甲之年的韦本辉,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规律。试验基地是他念兹在兹的生活重心,那里不仅有他矢志奋斗的粮食增产梦,更有他忧国忧民的泥土情怀。韦本辉是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专注农业研究40余年。由他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技术,被袁隆平等多位院士专家誉为继人力、畜力、拖拉机整地之后的“第四代农耕革命”,为粮食提质增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了新希望。增产奇迹8月1日,西藏农民庆丰收“望果节”。韦本辉从广西南宁赶往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麦村,与村民一道分享丰收喜悦。当天,山南市举行青稞粉垄栽培技术现场验收会,来自湖南、西藏、江西、福建等地的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收割,称量,结果揭晓:粉垄青稞折干亩产381.1公斤,比常规栽培增产63.6公斤,增幅20.03%;折算后的粉垄栽培青稞生物量(秸秆、叶片等)1408公斤/亩,比常规栽培增加412.1公斤/亩,增幅达41.38%。青稞产量和生物量的“双增”,既可满足当地粮食需求,也解决了牲畜饲料问题。克麦村村委主任巴桑多吉种了一辈子青稞,第一次看到有一项技术在不增加肥料、农药还减少灌溉的情况下,居然能大幅增产。“和常规种植相比,粉垄青稞穗长、籽粒饱满,有效穗更多,而且抗倒伏更好。”巴桑多吉赞不绝口。就在当天,新疆棉农传来视频,一块4年前粉垄改造的重度盐碱地,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等专家实测棉花增产48.8%,今年棉花依旧枝叶壮硕,亩产预计500公斤以上,比常规耕作好很多。类似的增产消息,韦本辉已习以为常。2018年,韦本辉主持实施的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粉垄雨养甘蔗项目”,最高亩产甘蔗达10.6吨,比常规栽培亩增3.11吨、增幅达41.34%;由广西大学专家实施的原料蔗亩产10.4吨、增产率41%,蔗糖分增加1.5个百分点。这些,均得益于韦本辉历经10年攻关发明的粉垄耕作技术。“粉垄是一种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全层耕’和‘底层耕’(遁耕)耕作方式,因土壤被钻头粉碎悬浮呈垄(厢)状而得名。”韦本辉介绍。“一般用犁头翻地翻得不深,但用钻头就可以深到四五十厘米,松松土、透透气,数倍增用土、气、水、光等‘天地资源’,从而达到提质增产。”韦本辉说,粉垄技术可广泛适应于旱地、稻田作物,具有增产、提质、保水、改善生态等“四位一体”综合效果。经过多年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粉垄技术能实现多季持续增产,增幅在10%~38%之间,山药、木薯等块根块茎作物最高可增产40%以上,有的更是超过100%。与现有耕作方式相比,粉垄技术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可少用化肥0.35~4.29公斤,减幅达10%~30%。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张洪程认为:“粉垄技术是土壤耕作技术上的重大创新,总体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增产、提质、增效和绿色的作用。”为了这项科研成果,韦本辉默默扎根农业40余年,从事粉垄技术研究整整10年。 劳作精神出门一身汗,归来满身泥,置身农民中,分不清彼此……熟悉韦本辉的人都说,怎么看,他都像个地道的农民。确实,外观韦本辉,那古铜的肤色,若不是长年累月地亲密接触阳光,不可能这么浓重;那瘦壮的身材,不长年累月上山下地劳作,不可能这么结实。韦本辉不介意人们叫他农民——农民,是他工作的动力源。韦本辉出生于广西贫困农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深情。“祖辈世代土里刨食,粮食产量不高,常遇天灾,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忆起年少往事,记忆犹在眼前。饥饿,给韦本辉留下难忘的童年印记,也成为激发他投身农业研究的动力:“我希望为粮食增产做点事,让父老乡亲告别挨饿的苦日子。”1972年,韦本辉高中毕业后,回家干农活。细心的他发现,同样的田地,有的稻谷长得好,有的却比较差,究竟为何?他仔细观察研究,发现有的村民把秧苗插到田里,任由“上田灌水下田流”,土壤缺氧,水稻生长差。他看了很多农技书籍,总结出一条经验:合理排水、让稻田干湿交替、冬季改土,就能使水稻增产。韦本辉将此法告诉大家,却受到冷遇:“有人说,我们种了一辈子田,还要一个小年轻来教?”他只好带着几个愿意尝试的人一起耕种,果然当年就大幅增产。大伙信服了,纷纷效仿,村里粮食很快实现自给自足。1975年,韦本辉怀着研究农业的满腔热情,考上广西农学院。经过3年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后,却被分到广西农业科学杂志社,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对于“学无所用”,韦本辉起初有些不习惯,但很快便调整好心态。他足足用了10年时间坐冷板凳,潜心积累科学素养。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1年,韦本辉调任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他决定重点研究淮山:“淮山营养丰富,但当时广西种的都是老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研发潜力大。”一无经费、二缺人手,韦本辉带领几个年轻科技人员从零起步,一边选育新品种,一边研究新栽培方法。一干就是10多年,主持选育了37个品质好、产量高的系列新品种(系),已有“桂淮”6号等12个品种(系)通过审定。后来,韦本辉成为国家农业项目首席专家。他主持的“淮山药项目”在河南、甘肃、江西等地实施,河南、山东等北方型山药品种被引种到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广西“桂淮系列”品种在浙江、江西等地引种成功,实现了“南淮北移”“北种西扩”。 颠覆传统一项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终止矢志奋斗者的脚步。常年走南闯北,韦本辉留意到一个现象:良种、良田、良法、良态作为农业发展的“四大法宝”,关于良种、良法的研究不少,而良田、良法、良态的综合研究则较为鲜见。“土壤是农业之母,土壤好什么都能长好,土壤坏了后患无穷。”韦本辉说,传统犁头式耕作,可利用土层不足20厘米,拖拉机耕、耙、起垄,轮子重力反复碾压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土壤的生产力越来越衰退;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层板结、土壤变酸、河湖污染,既损害农产品质量,又影响国民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农业如何可持续?粮食安全怎么保障?农谚说“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多打十斤粮”,韦本辉思考,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耕作模式把土壤深耕深松,在减少化肥农药的同时保障稳产高产?心怀责任的韦本辉,说干就干。2009年的一天晚上,他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看木匠打家具的情形:木匠在木板上钻孔时,用牛筋拉动铁钻头反复转动,孔就会越钻越深,粉末状的木屑也会随之浮上来。“如果用螺旋钻头代替犁头耕地,不就可以把板结的土壤打得更深,浮起来的土壤不也就更加粉细、疏松了吗?”他随即画出草图,找到一位农机师傅加工制造。几个月后,螺旋形钻头样机做成了。在广西宾阳县,韦本辉用刀耕火种、人工锄头、牲畜犁头、拖拉机犁耙、粉垄钻头等,做了“五千年农业模式”试验。结果显示,玉米、花生在“零施肥”条件下,采用这五种耕作模式,后一种耕作模式总比前者有8%以上的增产规律,而粉垄耕作比拖拉机耕作增产幅度超过13%。冰冷的数字,点燃了韦本辉的热情。由于当初制作的钻头挂到拖拉机上耕作时,速度慢且易坏,韦本辉又委托一家农机企业研制。经过反复试验,2010年10月,拖拉机牵引螺旋形钻头的第一代粉垄机试验成功。此后几经改进,终于研制出在地里跑一遍就可完成深耕、耙地、起垄等多种功能的“自走式粉垄整机”。后来又增添了“倒T型”底耕(遁耕)等粉垄耕作机械新成员。颠覆传统耕作模式的粉垄技术,诞生了。粉垄时代为推广应用粉垄技术,韦本辉决定走遍全国进行调研试验。“盐碱地、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退化低产草原……各地土质各不相同,技术都要相应变化。”韦本辉说,“我一点点动手做对照实验,几乎挖遍了全国各地的土。”韦本辉如拓荒牛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最多时一周走5个省份,跟着粉垄机对甘蔗、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30多种作物做对比试验。”韦本辉说,“土壤剖面基本上都是自己挖,我干农活可不比年轻人差。”一天清晨,他到广西隆安县的实验基地,挖一个甘蔗粉垄和常规耕作相连的土壤剖面,但粉垄底层土质很硬,他埋头挖了大半天,连吃饭都忘记了。这个土壤剖面,揭开了粉垄绿色增产的“谜底”——一是粉垄技术利用“螺旋形钻头”深旋耕均匀粉碎土壤,经钻头切割、旋磨、碰撞产生高温处理,高速旋转带动氧气融入土中,使土壤发生物理改变和化学反应,将土壤颗粒裹住的养分释放出来。二是粉垄后的土壤更为疏松透气,氧气更为充足,作物的根扎得更深且能“自由呼吸”。三是粉垄构建了全新的土壤生态环境,水、肥、气大幅增加以及土温的提升,促进了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进而使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粉垄技术不仅能使低产田变成中产田、中产田变成高产田、高产田变成更高产田,从而大幅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而且还适用于尚未完全利用的盐碱地、砂姜黑土、退化草原、边际土地等类型土地。”多次参与粉垄技术测评的张洪程院士说。2017年,“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被原农业部列入国家主推技术,很快在全国“遍地开花”。2019年6月,中科院等单位专家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11.75‰滨海重度盐碱地进行3次粉垄处理,在2018年玉米增产73%、玉米籽粒盐(钠)含量减少20.81%之后,再次验收第二茬冬小麦亩产372.15公斤,比常规耕种增225.76公斤,增幅达154.22%。这意味着,低成本、物理性改造盐碱地找到了新路。2019年6月,经专家测产,河北盐山县种植大户王春祥实施粉垄小麦“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亩节水370.9立方米,增产20%以上。华北平原水资源匮乏难题,迎刃而解。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在江西测试,粉垄种植红薯平均比传统耕作增产超过100%。2019年7月,具有突破性的宿根甘蔗“遁耕”实测结果显示,每亩蔗茎数4725条,比常规增加1107条,增幅30.59%;平均茎粗3.25厘米,比常规增加0.30厘米,增幅10.15%。一个个增产捷报,给了韦本辉更大的信心。如今,粉垄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份36种作物上成功应用。韦本辉为之奋斗的粉垄绿色农耕时代,已经到来。

珊璞

天津科技大学王书军等论文位居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热点论文排行前列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反映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的学术期刊《科学观察》,近期发布了2014-2018年农业科学领域中国学者10篇热点论文。以我校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书军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于2015年发表在《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5-year=10.46)期刊上的“Starch retrograd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一文榜上有名,在获得引用数最多的中国学者论文中排名第5。该文自发表以来,一直位于该期刊被引用最多(most-cited)论文的榜单,连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是自2015年以来在google scholar上以“starch”为检索词发表的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论文,目前被引用已经高达440次以上。该论文还在2018年获得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颁发的Tanner Award奖励。热点论文即为众人所关注的论文。这种关注度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可以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量化和测度。根据特约撰稿人对热点论文的分析,热点论文的确能够反映世界科学前沿性研究的动态。该榜单以2014~2018年中国科学家的SCI论文为数据基础,分领域统计自发表以来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以展现颇具显示度的中国科技成果。来源:天津科技大学 图文来源/天津科技大学新闻网 本期编辑/李天天 审校编辑/范春媛 楼婧 监制/党委宣传部 骆妍

其与光也

农业农村部: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 鼓励“无人区”领域探索

农业农村部20日透露,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未来将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及前瞻布局,鼓励“无人区”领域的探索研究。同时,瞄准农业“卡脖子”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据介绍,我国农业科技目前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的关键阶段。对此,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表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农业农村部表示,未来将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及前瞻布局,鼓励“无人区”领域的探索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理论规律、机理机制和工具方法的重大突破。同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盯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瞄准农业“卡脖子”技术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抢占制高点。另外,针对科研和产业“两张皮”问题,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进一步强化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建设国家作物、畜禽、渔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和保种场,以及一批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等,抓细抓实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打牢基础。 【来源:经济参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墨箓

中国农科院发起“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中国农科院发起“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11月12日至14日在成都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执行主任埃尔温·格兰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本届研讨会以“科技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实现。来自39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农业研究机构和15个国际组织的4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农业绿色生产体系构建”“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五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共同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据悉,中国农科院13日发起“国际农业科学计划”,第一期项目将投入1000万美元;目标是建立稳定的国际合作协同攻关机制,促进科学家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通过全球协作打造农业科技命运共同体。

鲁尔区

我国构建“金字塔”式农业科学观测体系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构建农业科学观测体系,分两批正式确定了100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围绕土壤质量、农业环境、植物保护等10个领域开展观测任务。目前,已逐步构建起以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中心为“塔尖”、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中坚”、农业生态环境国控监测点为“塔基”的“金字塔”式的工作体系,为农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据悉,该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技术机构等单位建设,实行“系统布局、分类管理、信息共享、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其中,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布设了4万多个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国控监测点,涵盖全部产粮大县和主要土壤类型。100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涉及到中央、省、地市各层级的农业科研院校,持续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监测工作。11个科学数据中心已积累了海量的各类基础性数据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