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星光不问赶路人,宁诺博士生两年发五篇高水平期刊论文小倩

星光不问赶路人,宁诺博士生两年发五篇高水平期刊论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黄清远 苏钧天近日,宁波诺丁汉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在读博士杨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IJMTM(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上发表了她的最新研究论文。这是她两年内发表的第五篇论文。正如研究生院院长、全球事务长张毓隆(Alain Chong Yee Loong)教授曾在采访中所表示的,“宁诺的博士生培养方式很灵活,英式的教育体系不强制学生一定要发文章才能毕业。但我们的学生依然频频发表高水平论文,这源于一种研究的热情。”高精尖人才辞掉众人艳羡的工作本硕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的是飞行器设计,杨悦毕业后直接进入一所飞机设计研究院。可以说,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高精尖人才。“我从小就喜欢数学和物理,到了大学就开始研究建模。”当年,刚进入飞机设计研究院,被分配到服务类岗位时,她急了,不断找所长和院长协商,一个月以后才如愿转到了负责飞行器的力学设计科研岗位。工作一年后,她偶然看到了一则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生奖学金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学校。“面试我的是李灏楠老师,他跟我谈到的关于先进制造领域的前沿研究,让我非常心动。”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杨悦辞掉了众人艳羡的工作,走进了宁诺的学堂。杨悦记得刚开学的那段日子,导师Dragos Axinte每周都和她开会,督促她汇报研究进度,使得她只能天天呆在实验室,一个月以后才开始整理宿舍的行李。但也正是这种严格的锻炼,杨悦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从一个实验“小白”进阶成一个专业实验人员。除此之外,杨悦提到,她的二导李灏楠几乎全程陪着大家,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学习生活状态,三导廖智荣老师 “在做实验时遇到困难,无论几点给他打电话,只要看到了就会回”,这些点滴都让她无悔当时的选择。“刚柔并济”一举破解领域内难题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制造领域国际顶尖专家Dragos Axinte在谈到杨悦时说,每年他都会给新入学的博士生布置制造领域的难题,但有一题已经三年没有人能解答出来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杨悦只花了三个月就成功解出并据此写了一篇论文。这道难题源于实际生产加工,研磨盘在抛光套筒中的工件时表面光滑度总是欠缺。此前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都聚焦于优化转速设定,忽视了套筒和工件之间的间隙,杨悦希望通过从这方面着手搞清楚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为了观察工件在套筒内的的运动轨迹,杨悦从早到晚都呆在实验室,每天思考着不同的方法,反复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就在她感到崩溃的时候,桌面的马克笔让她灵光一现。她用马克笔涂抹工件,观察划痕,最终实验成功。这项有关刚性磨具的研究于去年发表在英国皇家期刊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上。Dragos Axinte前不久还在CIRP国际会议上向学术界推荐了这项研究。通过揭示工件在套筒中的运动规律,该研究使得更多研究者关注到间隙问题,有望从根本上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而杨悦最新发表的文章则聚焦柔性磨具,是学界起步不久的前沿研究。柔性磨头可以精密加工平面和曲面(如摄像头、人造关节),在精密制造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篇文章的发表是与日本京都大学和业界zeeko公司共同合作的成果,前者拥有全球领先的实验室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后者则为超精密磨抛领域世界领先企业。她说,能与这些顶尖院校企业合作,离不开英国诺丁汉大学先进制造实验室的“全球朋友圈”。目前为止,杨悦一共发表了五篇国际期刊论文,均发表在制造工程学科世界前25%期刊上。在柔性磨头领域,她分别以一作和二作身份各发表了一篇研究。未来她会继续关注柔性抛光头,并与产业界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乃使象罔

宁诺毕业生去哪啦?升学的超30%进世界前十,月薪平均过万

1月14日,《宁波诺丁汉大学2019/20学年就业质量报告》发布。根据宁诺招生与就业发展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据:2020届升学的本科毕业生超过30%被世界排名前10的顶尖学府录取,近60%被排名前50的名校录取,约87%被排名前100的院校录取。直接工作的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10,501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102元)。2020届毕业生共2169人,本、硕、博毕业生人数占比:73.3%、24.8% 、1.9%。根据毕业六个月后的就业调查,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92.2%、 93.4%、100%。据就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部分未确定去向的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受疫情影响,已经取得海外院校录取通知,但选择延期或暂不入读的同学。他们有的在期待申请更高层次的国外院校,有的选择国内考研,也有不少同学在头部企业实习或在顶级科研院所担任科研实习助理。未落实去向的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处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录用过程中。高层次海外深造根据报告,2020届高考统招毕业生去向为:继续升学 83.3%;直接工作 7.5%;自由职业 0.9%;自主创业 0.5%。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去往世界前 10、 50、 100 院校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1.1%、58.8%、86.9%。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前往世界前50院校的比例高达91.7%。此外,部分毕业生选择入读在专业领域声望甚高的世界顶尖院校,尽管这些学校并未被纳入QS 综合排名体系,但依然能够说明宁诺毕业生的国际化学术能力,如2015-2020 蝉联QS “艺术与设计”类大学全球第一的皇家艺术学院、全球顶尖的商学院伦敦商学院、世界最具声望与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独立建筑教学院校——建筑联盟学院等。另外,从报告中可以看到,选择继续深造的2020届毕业生分布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毕业生对留学目的地国家与地区的选择呈现多样化,2020年选择欧洲国家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就业办相关负责人分析。高质量的就业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宁诺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与全国本科应届生平均起薪相比有较大优势。约75%去往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世界 500 强或中外知名企业机构,直接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10,501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102元)(数据源:智联招聘)。按照就业单位性质来分,约55.7%去往民营企业,其中大型集团,上市公司,知名国内企业比例为67.2%,如华为、高露洁、字节跳动等;29.6%去往外资及合资企业,其中76.5% 为世界500 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如雀巢、可口可乐、联合利华、阿里巴巴、腾讯科技、尼尔森、特斯拉、安永、汇丰银行等;11.3%去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如中国建设银行、中石油、巨化集团、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3.5%去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科研设计单位:如国家安全局、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等。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83.7%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一线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工作。43.6%硕士毕业生在甬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硕士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的占到84.3%,继续升学的占到6.4%,自主创业为1.8%,自由职业为0.9%。直接就业的毕业生,超过86%去往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世界 500 强或中外知名企业机构,如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德勤华永、远大能源化工、中国银行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宁诺为本土企业输送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战略效果持续发挥,43.6%硕士毕业生在甬就业,20.9%在浙江其他城市工作。此外,18%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工作。2019届博士毕业生保持 100% 的高质量就业率。这是宁诺博士毕业生连续6年100%高质量就业。从就业单位来看,64%进入高等教育行业,在高校教学或科研等岗位工作:如北京科技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杜伦大学等;36%去往国有、内资、外资企业担任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如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44%毕业生选择留在浙江工作,32%选择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8%选择在英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宁诺2019届博士毕业生的平均税前年收入为239,500元,与2019年全国博士平均年薪(184,260元)相比有较大优势。据了解,《宁波诺丁汉大学2019/20学年就业质量报告》还专门发布了对2019届国际及港澳台毕业生的去向调查。其中,25%选择留在中国就业或升学,75%选择海外就业或升学。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多选择大型外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大型外资企业如汇丰银行(英国)、马来西亚银行(马来西亚)、亚洲航空(马来西亚)、OP金融集团(芬兰)、安永(英国)、毕马威(荷兰)等;国内知名企业如华为、如新集团、浩鲸科技等。“全程、全员、全方位、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据就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一直致力于提供“全程、全员、全方位、精准化”的就业指导。目前已有联合利华、欧莱雅、玛氏、华为、宝洁等492家中外知名企业在宁诺就业信息平台注册,与学校开展长期合作。尽管受疫情影响,学校的招聘活动仍如火如荼的开展,全年近百家企业与学生在云端会面, 覆盖所有专业,超过4500人次参与招聘和实习活动。生涯指导服务全面覆盖每个年级、每位学生,有效联动校内外教师、企业、校友资源,形成就业指导合力,开发线上线下85多门精品课程,内容包括职业规划、自我探索、行业职业和实习求职申研等,精准投放给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群体。“通过线上申研课程、线下一对一指导、校友学长分享等,为宁诺学子开拓名校申请之路;同时,积极与海外名校建立合作,把名校带到学生身边。”该负责人说。

虎山行

宁波诺丁汉大学暑期项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科研

酷暑天,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实验室里却一派繁忙景象。600余名理工科学生选择留在校园,参与暑期学生体验项目。今年该校仅科研实习项目数量就多达170余项,42名导师自愿留校带领学生进行暑期课题研究。作为暑期短学期项目的一部分,暑期项目旨在为在校生搭建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接触与互动、了解科学研究实质、增进科研技能、探索自身兴趣的平台。考虑到疫情影响,该校还人性化地开设了线上远程科研项目,为国际生与交换生们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宁波诺丁汉大学化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沈书恒加入了该校唐本灿老师指导的计算化学科研项目。这个研究项目是在Gaussian软件(一个仿真计算化学软件)中计算环加成反应。在参与暑期科研项之前,沈书恒也一直以为化学是一门重视实验和分析的学科,而在接触到计算化学之后,他却感受到现代化学研究已经离不开理论和数据计算。沈书恒说,暑期研究开始至今,唐本灿老师指导他们如何构建出较简单的模拟底物,再通过计算得到模拟底物反应的各种数据,例如热力学数据,键长键角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真实反应,简化了直接计算真实反应的难度。这样的过程,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并产生了研究兴趣。同样从探索未知中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还有来自该校数学系的大三学生陆米然。她连续两年跟随的暑期导师是专注环境科学领域的Faith Chan博士。课题是宁波市蓝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调查研究。“这两年暑假我几乎逛遍了宁波大大小小的公园,采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越来越喜欢环境科学这个学科,甚至想往这个方向继续深造。”Faith Chan是暑期自愿留下来带领学生进行科研的老师之一,他表示希望给到学生机会去接触科研、学习新的知识。据了解,暑期科研实习项目设立之初,该校理工学院就希望能通过阅读文献、探讨问题、户外考察、采集数据、撰写报告等,让学生有机会沉浸式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今年该校的暑期体验项目除科研实习项目外,还设有创新实验室、核心技能培训项目、文化赏析以及志愿活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苏钧天)作者:史望颖 苏钧天【来源:中国教育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安能治人

提供170余项科研实习项目,42名导师进行跨学科指导 宁波诺丁汉大学暑期项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科研

原标题:提供170余项科研实习项目,42名导师进行跨学科指导 宁波诺丁汉大学暑期项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科研酷暑天,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实验室里却一派繁忙景象。600余名理工科学生选择留在校园,参与暑期学生体验项目。今年该校仅科研实习项目数量就多达170余项,42名导师自愿留校带领学生进行暑期课题研究。作为暑期短学期项目的一部分,暑期项目旨在为在校生搭建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接触与互动、了解科学研究实质、增进科研技能、探索自身兴趣的平台。考虑到疫情影响,该校还人性化地开设了线上远程科研项目,为国际生与交换生们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宁波诺丁汉大学化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沈书恒加入了该校唐本灿老师指导的计算化学科研项目。这个研究项目是在Gaussian软件(一个仿真计算化学软件)中计算环加成反应。在参与暑期科研项之前,沈书恒也一直以为化学是一门重视实验和分析的学科,而在接触到计算化学之后,他却感受到现代化学研究已经离不开理论和数据计算。沈书恒说,暑期研究开始至今,唐本灿老师指导他们如何构建出较简单的模拟底物,再通过计算得到模拟底物反应的各种数据,例如热力学数据,键长键角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真实反应,简化了直接计算真实反应的难度。这样的过程,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并产生了研究兴趣。同样从探索未知中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还有来自该校数学系的大三学生陆米然。她连续两年跟随的暑期导师是专注环境科学领域的Faith Chan博士。课题是宁波市蓝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调查研究。“这两年暑假我几乎逛遍了宁波大大小小的公园,采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越来越喜欢环境科学这个学科,甚至想往这个方向继续深造。”Faith Chan是暑期自愿留下来带领学生进行科研的老师之一,他表示希望给到学生机会去接触科研、学习新的知识。据了解,暑期科研实习项目设立之初,该校理工学院就希望能通过阅读文献、探讨问题、户外考察、采集数据、撰写报告等,让学生有机会沉浸式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今年该校的暑期体验项目除科研实习项目外,还设有创新实验室、核心技能培训项目、文化赏析以及志愿活动。((史望颖 苏钧天)宁波诺丁汉大学 实习 科学【来源:云南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净土

宁诺毕业生去哪啦?升学的超30%进世界前十,就业的月薪平均过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苏钧天1月14日,《宁波诺丁汉大学2019/20学年就业质量报告》发布。根据宁诺招生与就业发展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据:2020届升学的本科毕业生超过30%被世界排名前10的顶尖学府录取,近60%被排名前50的名校录取,约87%被排名前100的院校录取。直接工作的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10,501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102元)。2020届毕业生共2169人,本、硕、博毕业生人数占比:73.3%、24.8% 、1.9%。根据毕业六个月后的就业调查,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92.2%、 93.4%、100%。据就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部分未确定去向的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受疫情影响,已经取得海外院校录取通知,但选择延期或暂不入读的同学。他们有的在期待申请更高层次的国外院校,有的选择国内考研,也有不少同学在头部企业实习或在顶级科研院所担任科研实习助理。未落实去向的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处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录用过程中。高层次海外深造根据报告,2020届高考统招毕业生去向为:继续升学 83.3%;直接工作 7.5%;自由职业 0.9%;自主创业 0.5%。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去往世界前 10、 50、 100 院校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1.1%、58.8%、86.9%。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前往世界前50院校的比例高达91.7%。此外,部分毕业生选择入读在专业领域声望甚高的世界顶尖院校,尽管这些学校并未被纳入QS 综合排名体系,但依然能够说明宁诺毕业生的国际化学术能力,如2015-2020 蝉联QS “艺术与设计”类大学全球第一的皇家艺术学院、全球顶尖的商学院伦敦商学院、世界最具声望与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独立建筑教学院校——建筑联盟学院等。另外,从报告中可以看到,选择继续深造的2020届毕业生分布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毕业生对留学目的地国家与地区的选择呈现多样化,2020年选择欧洲国家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就业办相关负责人分析。高质量的就业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宁诺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与全国本科应届生平均起薪相比有较大优势。约75%去往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世界 500 强或中外知名企业机构,直接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10,501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102元)(数据源:智联招聘)。按照就业单位性质来分,约55.7%去往民营企业,其中大型集团,上市公司,知名国内企业比例为67.2%,如华为、高露洁、字节跳动等;29.6%去往外资及合资企业,其中76.5% 为世界500 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如雀巢、可口可乐、联合利华、阿里巴巴、腾讯科技、尼尔森、特斯拉、安永、汇丰银行等;11.3%去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如中国建设银行、中石油、巨化集团、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3.5%去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科研设计单位:如国家安全局、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等。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83.7%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一线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工作。43.6%硕士毕业生在甬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硕士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的占到84.3%,继续升学的占到6.4%,自主创业为1.8%,自由职业为0.9%。直接就业的毕业生,超过86%去往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世界 500 强或中外知名企业机构,如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德勤华永、远大能源化工、中国银行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宁诺为本土企业输送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战略效果持续发挥,43.6%硕士毕业生在甬就业,20.9%在浙江其他城市工作。此外,18%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工作。2019届博士毕业生保持 100% 的高质量就业率。这是宁诺博士毕业生连续6年100%高质量就业。从就业单位来看,64%进入高等教育行业,在高校教学或科研等岗位工作:如北京科技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杜伦大学等;36%去往国有、内资、外资企业担任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如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44%毕业生选择留在浙江工作,32%选择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8%选择在英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宁诺2019届博士毕业生的平均税前年收入为239,500元,与2019年全国博士平均年薪(184,260元)相比有较大优势。据了解,《宁波诺丁汉大学2019/20学年就业质量报告》还专门发布了对2019届国际及港澳台毕业生的去向调查。其中,25%选择留在中国就业或升学,75%选择海外就业或升学。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多选择大型外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大型外资企业如汇丰银行(英国)、马来西亚银行(马来西亚)、亚洲航空(马来西亚)、OP金融集团(芬兰)、安永(英国)、毕马威(荷兰)等;国内知名企业如华为、如新集团、浩鲸科技等。“全程、全员、全方位、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据就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一直致力于提供“全程、全员、全方位、精准化”的就业指导。目前已有联合利华、欧莱雅、玛氏、华为、宝洁等492家中外知名企业在宁诺就业信息平台注册,与学校开展长期合作。尽管受疫情影响,学校的招聘活动仍如火如荼的开展,全年近百家企业与学生在云端会面, 覆盖所有专业,超过4500人次参与招聘和实习活动。生涯指导服务全面覆盖每个年级、每位学生,有效联动校内外教师、企业、校友资源,形成就业指导合力,开发线上线下85多门精品课程,内容包括职业规划、自我探索、行业职业和实习求职申研等,精准投放给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群体。“通过线上申研课程、线下一对一指导、校友学长分享等,为宁诺学子开拓名校申请之路;同时,积极与海外名校建立合作,把名校带到学生身边。”该负责人说。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短片版

170余个科研实习,42名自愿留校导师,宁诺暑期短学期项目让学生大呼过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苏钧天酷暑天,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实验室里一片繁忙景象。600余名理工科学生选择留在校园,参与暑期学生体验项目。今年,该校仅科研实习项目数量就多达170余项,42名导师自愿留校带领学生进行暑期课题研究。这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自开设暑期项目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作为暑期短学期项目的一部分,暑期项目旨在为在校生搭建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接触与互动、了解科学研究实质、增进科研技能、探索自身兴趣的平台。考虑到疫情影响,宁诺理工学院还人性化地开设了线上远程科研项目,为国际生与交换生们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化学专业大二学生沈书恒,加入的是唐本灿老师指导的计算化学科研项目。这个研究项目是利用DFT方法在Gaussian软件(一个仿真计算化学软件)中计算环加成反应。在参与暑期科研项之前,沈书恒也一直以为化学是一门重视实验和分析的学科,而在接触到计算化学之后,他却感受到现代化学研究已经离不开理论和数据计算。他说,暑研开始至今,唐本灿老师指导他们如何构建出较简单的模拟底物,再通过计算得到模拟底物反应的各种数据,例如热力学数据,键长键角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真实反应,简化了直接计算真实反应的难度。而这样的过程,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并产生了研究兴趣。同样从探索未知中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还有来自数学系的大三学生陆米然。她连续两年跟随的暑期导师是专注环境科学领域的Faith Chan博士。课题是宁波市蓝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调查研究。“这两年暑假我几乎逛遍了宁波大大小小的公园,采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完全不觉得枯燥,而且越来越喜欢环境科学这个学科,甚至想过往这个方向申研。”Faith Chan是自愿留下带领学生进行暑期科研的老师之一。当被问及为什么愿意义务带领学生做暑期课题时,Faith表示希望给到学生机会去接触科研、学习新的知识。这点也得到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Chiew-Foong Kwong博士的认同,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5G通讯技术,尤其是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解决移动管理和移动设备缓存的问题。“在我的项目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5G通讯技术的发展。”据了解,暑期科研实习项目设立之初,理工学院就希望能通过阅读文献、探讨问题、户外考察、采集数据、撰写报告等,让学生有机会沉浸式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经过几年的磨合和探索,学校欣喜地看到,不仅学生找到了兴趣所在和发展方向,暑研项目更是为导师们的科研注入了新的想法与观点。“本科生的无穷创造力和对科研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理工学院地理科学系在读博士生徐宇尧说,去年暑假他和博士导师Faith Chan一起,带领着本科生考察宁波城市河流体系,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帮助。建筑与建筑环境系Ali Cheshmehzangi博士此前带领的暑期科研团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被收录在了国际核心期刊上。另外,今年的暑期体验项目除科研实习项目外,还设有创新实验室、核心技能培训项目以及志愿活动与文化赏析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与实验室技能,也通过各类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悟“知行合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其无有乎

宁波诺丁汉大学在读博士的科研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近日,由宁波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杨阵海作为第一作者,宁波诺丁汉大学吉姆格里尔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之一的综述论文"Device physics of back-contact perovskite solar cells"成功地发表在了《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上。该期刊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世界公认的能源与环境科学领域的顶级刊物,其影响因子为30.289。(注:根据JCR的报告,《能源与环境科学》在环境科学学科排名世界第一,能源与燃料学科排名世界第二。)(TOC of paper)能源与环境保护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两大热点领域,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空气质量和清洁水资源稀缺等问题不断浮现,对于全球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宁波诺丁汉大学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的能源与环境专家们联合开展新能源技术的创新研究,有望将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提高至25%。这篇文章也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与宁波材料所科研创新合作的成果。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钙钛矿作为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在 2009 年首次被尝试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后,能源转换效率已经从最开始的3.8%上升到了2020年的25%。相较于硅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因其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商业价值巨大,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大型的跨国公司纷纷投入到它的研究之中,可见其蕴藏的巨大潜力。可是,传统钙钛矿电池(电子和空穴传输层分别集成在钙钛矿薄膜两侧)的光电损耗已经被最小化,继续提高器件效率已经很困难。因此, 进一步提升钙钛矿电池效率可以从器件结构本身入手。(Main research content)本文的第一作者杨阵海同学介绍道:"我们将背接触结构的概念引入钙钛矿电池器件的设计之中。这种将电池的两个极性电极都集成在电池背面的设计最先是运用在硅基器件中。背接触结构的钙钛矿电池可以有效消除入射面的寄生吸收损耗问题,降低对正面抗反射涂层和钝化材料要求,并允许通过先进的正面减反结构设计提升器件光学吸收。对于背接触钙钛矿器件而言,还具有可以消除成膜过程中出现的针孔现象,保护钙钛矿薄膜不受后续层的损坏等优点。"除此之外,由于目前学界对背接触钙钛矿器件的认识和理解相对肤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体系。杨阵海在导师的指导下,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光电模型来研究背接触钙钛矿电池的物理机制。通过模拟载流子产生,传输和复合的过程,阐明了背接触钙钛矿电池的设计原理和载流子传输动力学理论。基于目前实验可以做到的界面钝化和薄膜质量,团队预测这种背接触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可以超过25%。通过对于背接触钙钛矿电池的深入研究,对比具有不同导带和价带的电子/空穴传输层,不断提升能源转换效率,最终,团队筛选出一系列具有制备高效背接触钙钛矿电池的功能材料组合。"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钙钛矿电池的有效方案,并为设计和制备高效背接触钙钛矿电池器件提供一定指导。"杨阵海自豪地说道。杨阵海是宁波诺丁汉大学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联合培养博士生,由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吉姆格里尔教授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叶继春教授共同指导。(叶继春教授)(吉姆格里尔教授)吉姆格里尔教授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先进电子材料与元件首席教授,也是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在加入宁波诺丁汉大学之前,他曾在爱尔兰廷德尔国家研究所,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德州仪器和日立中央研究实验室等地任职,也与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进行研究项目合作。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半导体、微芯片和纳米电子等领域展开。他先后获得了超出5千万人民币的科研资金支助。

黑白间

这所中外合作大学,排名超很多985、211,成绩好不用交学费

中外合作大学是指外国大学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国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国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大学,学历教育合作大学的学生必须通过统一录取考试,填写志愿书,分数达到学校的合格线,毕业后分别获得国内外学校颁发的证书,这所中外合作大学,排名超很多985、211,成绩好不用交学费,一起来看看吧。中外合作大学一般人心中印象的学费高,办学马马虎虎,其实不然,在软科发布的中国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在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100强学中,出现了国内外合作大学的身影,这所大学排在第55位,超过了个别的“985”和很多的“211”大学,这所大学得到了中国第一教育部的批准,是引入了世界百强优质高教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位证书。宁波诺丁汉大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2005年5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了设立,学校有三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1个学部和20个研究生院。核心教师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其他教职人员按照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录取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学校原本采用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学习,后两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我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学习四年,毕业授予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位证书,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不同种类的海外学习项目,毕业生质量高的升学和就业受到了世界知名企业和顶尖学府的青睐。作为中外合作大学,学费等费用当然不低,根据学校的招生简章,国内本科生的学费一年9万元,中国普通家庭难以负担,但是,学校有很多奖学金,学校从全国高考第一批新生中选拔高考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发给“李叶耀珍奖学金”,获奖的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品行也很好,学生可以连续4年获得这个全额奖学金,也就是说,免除本科4年的全部学费。学校还设立了“凯普奖学金”,定员8人,每人奖学金金额人民币4.5万元,学校从全国高考第一批新生中选拔高考成绩突出的10名优秀学生,发放“钟沙漠德奖学金”,奖学金金额为人民币4.5万元/人,学校还设立了“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学金金额为人民币4.5万元/人,不限制招生。以上就是这所中外合作大学,排名超很多985、211,成绩好不用交学费。

狗跳舞

市大数据局叶春华局长率队赴宁波诺丁汉大学调研交流

2021年1月6日下午,市大数据局叶春华局长率队赴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活动,与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崔平、首席财务与规划执行官Thomas Murphy、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华秀萍、实验室技术团队人员等进行座谈交流,并参观了数字智能港口实验室。宁波诺丁汉大学与宁波保税区于2018年12月签订建设区块链实验室合作协议,于2019年6月正式成立。实验室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用于商业、金融、经济和其他潜在影响领域。目前,已开发出“诺丁达链”,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实现数据上链,打破内部数据壁垒,构建数据生态共同体,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优化业务运营效率,实现区块链全记录产品追溯应用,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解决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同时,实验室强化技术研究,开发中国企业动态数据库,收录1990年到2020年3806家上市企业、8711家新三板企业、10544家宁波本地创新性企业、445家小微企业的多维度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型的构建,推出7大类特色指标,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挖掘服务。座谈交流中,叶春华局长对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保税区区块链实验室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数据是建设中国企业动态数据库的基础,要针对不同企业类型,构建算法模型,强化结果应用;实验室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引入行业专家,形成复合型研发力量,推动金融创新。目前,市大数据局正在加快建设宁波城市大脑,为全市提供统一的存储、计算、数据处理、共享、应用等支撑服务。基于城市大脑,可以开发区块链多业务场景化应用,如建设农产品追溯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开发“信用贷”应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叶春华局长建议,区块链实验室要加强政学研企合作,通过与国有企业合资,更好地参与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将技术转化为应用成果。局机关有关处室同志参加了调研交流。【来源:发展规划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性相

2021读研优选!宁诺和MIT SCALE“拍了拍”你,首个联培授课型硕士项目开放招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吴文博 苏钧天梅山管委会副主任杜未浩和宁诺副校长沈伟其为项目揭牌一段在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经历、两张超高含金量的证书、多家战略合作企业……12月16日,宁波诺丁汉大学发布首个联合培养授课型硕士项目——国际商务(供应链管理方向)理学硕士。该项目与麻省理工学院全球物流与供应链卓越网络(MIT SCALE)成员之一--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联合开展,旨在培养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将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颁发的国际商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学位证书,以及由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颁发的供应链管理硕士水平课程学习证书。宁诺商学院院长马丁洛克特教授和宁创院长郭杰群教授签署合作备忘录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截至目前,已有本科、硕士、博士共16000多名毕业生从宁波诺丁汉大学走向世界。继续求学的毕业生中超过26%的学生被牛津、剑桥、斯坦福等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录取,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75%的学生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中外知名企业或机构,并受到雇主的广泛认可。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中国政府联合创建的唯一一所学院,是MIT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MIT SCALE)成员之一。此次双方根据优势强强联合,打通痛点,试水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下的联合学位课程。学生将同时享用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丰富电子资源。其中一大亮点是,学生将有机会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来自全球各地的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学生一起进行为期三周的密集型学习。这段时间内,学生将在经验丰富的教授和物流产业业内资深人士的指导下,通过研究项目的形式解决全球供应链产业中棘手的问题,在展会上展示研究成果,并与来自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其他分支机构的学生竞争最佳项目的奖项,体验来自世界顶尖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另一大亮点是,双方都为这一项目配备了最强资源。该专业与业内供应链相关企业建立有战略合作,国内合作企业包括吉利汽车、韵达快递、圆通速递等,学生将在真实环境下锻炼供应链管理能力。同时,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有很强的运营/供应链管理授课团队,成员不仅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也和业界有密切合作推进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比如,李达三首席教授安东尼·普拉吉(Antony Paulraj),目前正带领泛3315创新团队研究“迎接互联,拥抱智能:宁波市智能供应链的发展研究”;以及同被聘为“宁波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的陈庆佳(Hing Kai Chan)教授和戴菁教授等等。在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学生还将有机会享受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中心的超强师资,如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郭杰群教授,在学术界和相关行业享有盛名的尤西 · 谢费(Yossi Sheffi)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中心执行主任克里斯·凯普莱斯(Chris Caplice)等。宁诺商学院院长马丁洛克特教授、吉利领克梅山项目总指挥曲军和宁创院长郭杰群教授签署三方合作协议项目学制为全日制一学年。其中,秋季学期的教学将主要在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开展。学生将借助学院位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企业资源,理解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在春季学期,学生将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更深入学习供应链管理及相关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最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撰写毕业论文或者递交实践性供应链管理项目应用报告。目前, 该硕士研究生已开放招生,首批学生将于2021年9月正式入学,学费为人民币150,000/学年。招收专业为管理、商科、理工专业相关的本科毕业生,申请者须具有二等上或与此相对应的良好成绩。更多项目招生信息,请参考宁波诺丁汉大学官网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