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尚志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

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今年十二月份的初试,仅有两个月之久了,现在的考研学子们有的是踌躇满志,而有的是焦急迷茫。2020年考研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意味着2021年的考研也越来越近了。2021年考研指的是在2020年12份进行初试、2021年入学的这一批考生,主要以2017级学生,也就是现在的大三学生为考研主体。对于现在读大三并且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看似距离考研还很远,但其实已经不到15个月的时间了,这15个月的时间,你可能还要去实习、还有各种课业负担,再加上寒暑假,你真正能用在复习上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很多人说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的确,对于那些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专业成绩年年前三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在考研前几个月随便复习复习,就能轻松上岸。但是如果你上大学后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经常逃课在寝室和室友开黑,期末考试前通宵背几夜勉强考到了六十分,毕业找工作都成问题,你却还相信别人口中的“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那就太天真了。有些学生“水”了几年,专业基础太差,或者是还有学生打算跨专业考研,基本是零基础,那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规划复习了。制定可行的目标既然打算考研,平时可以多在网上搜索搜索,多收集一些关于考研的信息。选择了考研,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考哪个院校?考哪个专业?不同于高考的是,考研时不同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努力。比如这所学校是否是985自主划线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否是自主命题?这所学校是否有参考书?是否公布考研真题……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提前搜索了解,然后做出抉择。选择可靠的资料高考时有老师和父母为我们保驾护航,而考研却是“单打独斗”,老师不会为我们整理复习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可靠的资料。这里的资料既包括纸质的考研书,也包括一些手机App,或者是网课。我个人推荐可以把考研书和App、网课等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效率会更高。总之只有把复习资料准备好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的复习,才能知道自己复习什么?如何复习?确定复习计划很多人确定了很宏大的目标,“我要上清北”、“非985不读”,也准备了很充足的资料,花了很多钱,买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甚至还报了培训班、买了网课,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其实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步出了问题,没有确定很好的复习计划,或者是没有将复习计划坚持下来。考研难在哪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就难在“坚持”,很多人目标制定得很好,却静不下心来复习,因此应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大到这十五个月的总体规划,小到每一天的规划,比如每天背多少英语单词、每天复习多久的专业课,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不负青春,祝大家考研顺利!

言乎

2021年考研新变化,条条与考研党有关,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们的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去工作,要么继续考研提升自我能力,当然,有些人会说,还有毕业在家的,这些人我们暂时不探讨,今天主要来看看,2021年考研新变化,作为考研党里的一名,这些变化,你个get到了吗?考研党,今年主要有以下五大变化:1.首次申明,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2、考生报名条件的要求更具体。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3、初试方式更明确。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4、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更具体。5、调剂细则更具体。以上就是2021年考研五大新变化,看完,你应该明白了吧,哈哈,不要再看了,说的就是你,以为看到新变化,你就能考上研了吗?那是不可能的,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学习,然后才能考到你梦寐以求的好大学,加油吧,考研党们。小谷了解到,今年的考研时间,是在12月26,27这两天,今天已经是9月份了,在好好奋斗100天,你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去考场了,至于以上的五点新变化,作为了解看一下,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要考研,还是要掌握好考研复习规律和做题技巧,让考研复习做到事半功倍。考研复习,主要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做到科学复习,合理休息,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然后有条不紊的去执行,那么你的考研学习效率可能就比别人高很多,别小看一天的高,每天高一点,日积月累,就会非常高了,所以,学习,重要的还是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当然,也要安排好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别整天就知道学习,那么,这样学习下去,可能,效率,也就不是很高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你的学习效率,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学习的时间,不要忘记娱乐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习生活上的一张一弛,会更有利于你复习,2021,考研,加油哦。

晏子

2021年考研已进入9月份,这5大提醒你应该知道!

各位2021年的考研er,8月已经过去,开学季将要到来,下面和研学长一起聊一聊考研的9月应该怎么度过吧!9月份对于考研er,来说,是一个过渡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应届生开学,一切步入正轨,后面还有国庆中秋8天假……研学长在这里希望各位考研er摆正心态,做好调节。下文5点提醒,请考研er尽力做好,对复习效果会大有裨益。(一)放空身心经历了一个暑假的拼搏,又要忙着开学的事宜,对于每位考研er来说,心里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疲劳,俗称“心累”。如果立马全身心投入学习,不仅不会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造成身心疲惫,产生厌学情绪。考研是一个持久战,时刻保持动力和斗志是必须的。学习高效率没什么特别的法宝,首先,身体不能太累,太累的话一定会影响大脑的思考。其次,在学习的时候就是学习,一定要全神贯注和专注,不然就不要学。拿到书,钻进定理和公式里面去,慢慢咀嚼和消化,是一种很美的享受——考研er要想办法进入到一个愉悦(起码不痛苦)的学习状态。所以,考研er在经过暑假的拼搏,进入九月新一轮的冲刺前,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放空自己是很有必要的。(二)回顾暑假大多数考研er暑假更多的时间是在上课(或者在网上看老师讲的视频),来不及消化暑假学到的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知识,不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熟练,是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的。在经过放空自己后,每位考研er都应该好好想,哪些暑假老师讲的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地方,哪些需要再复习下。温故而知新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不及时整理和消化,暑假所学的效果就会大大打折扣。因此拿出自己暑假的笔记,细细地啃一遍,肯定比又再去购买新资料,做新题目效果要好很多。把一道题做三遍肯定比考研er做三道题要好。考研考的不是广度,而是深度,对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直接影响你的做题速度与准确率。(三)直击考点很多考研er希望大纲快点出来,但其实除了政治以外,其他统考科目的大纲并无什么实质性变化。除非哪一天数学不考微积分了,英语不考阅读了,我们会惊呼大纲变了!每年大纲大同小异,实际上每本教辅都是按照大纲和往年试题编写的。大纲出来以后,在网上看看一些有影响力机构的老师是怎么解读的,就足够了。九月份,复习的东西是不是考点,至关重要。在暑假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找准真正的大纲和考点,这样我们复习的效果才能发生质的变化。研学长在这里建议考研er一定要找有经验或者有实战能力的学长学姐或者同学细细交流一番,对症下药肯定比病急乱投医效果好很多。(四)善假于物靠自己的努力不是什么时候都行得通的——尤其是到了九月,外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这里,重要的外力应该有三个:1、历年试题;2、冲刺教学;3、猜题。历年试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位考研er一定要重视起来。当然,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要求大家对知识点的串联,不能像暑假那样分散的学,而是要进入一个整体了。(五)脚踏实地很多考研er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有的做历年试题甚至可以达到140甚至150,但最后实战能力都大不如之前。九月是又一个新的起跑线,你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厉害。踏实努力是永远的王道。最后引用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1年考研er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资讯、复习资料与备考经验,可以搜索研学长进入学长考研资料页。 考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漫漫考研路上,研学长会一直陪伴在各位考研er左右。祝2021年考研er备考顺利,考研成功!举报/反馈

邓莉

刚刚!2021年考研时间公布!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 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 6 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 7 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明确了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 2020 年 12 月 26 日至 27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超过 3 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 12 月 28 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 9 月 19 日至 23 日在 " 研招网 " 上开展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 | 教育部官网【来源:ZAKER吉林】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霹雳火

2020考研接近尾声,2021年考研陪考计划与建议,你值得看一看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时间越长其实越好,没有什么复习时间太长会影响复习效率的说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考研,因为现在大多数考研学子,给自己的复习时间是一年半,甚至有一些在大一就开始准备,不要相信三个月就考985的神话,因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那个人运气逆天,你认为这样的人有多少?还有一种就是大一到大四都非常认真的学习,而且自己有扩展,不是课堂上那么简单的学习一下,在没复习前其实对考研的知识点掌握度就相当高,如果你是这种类型你可以只复习三个月。下面谈谈你需要注意的几个点:1、你考研的动机是什么?这里不论你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做研究,还是你为了让以后找工作有一个更高的起点,都是非常可取的。不要相信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考研,后期容易放弃的话,其实那只是一部分懦弱的人的借口。考研重在你有明确的目标,为这个目标坚持和付出努力,其实这两类放弃的人大多就失败在坚持上了。切记考研不能跟风,每年最后放弃的人中大多数都是跟风的人,这种人浪费了准备找工作的时间和玩的时间,非常的不值得。2、你想选择什么专业?专业选择其实还是看你自己的特长、兴趣和未来发展前景综合考虑。一定要适合自己和适合社会。3、学校应该怎么选择?选择学校是一件大难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学校科研的实力来做选择。切记不要好高骛远,目标太高会打击自己备考的信心。这里再谈谈复习计划:数学:3-5月份为基础知识点学习(建议每天学习3小时,最后连续性学习,这样效率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视频结合起来看。6-7月份为强化学习,这个时候需要全方位的学习,加强训练,多解题。8-9月份建议多一个阶段叫查漏补缺学习,这个时候可以把知识点薄弱的拿出来回炉,假声学习和联系,同时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点。10-12月份为冲刺学习,主要是刷真题和复习学习过的一些知识点。英语:三次记忆建议从3月开始,前面两个月加强单词记忆的同时要抽时间出来阅读一篇文章。5月份就要开始一天两篇文章了,这个时候英语单词应该过了两篇,文章也有一定基础了,所以费时间并不多哦,所以也要不断的回炉单词。一直保持到考试前。另外就是作文,建议10月初开始练习常见的话题。政治:最简单和最不值得浪费时间的科目,7月开始每天晚上40分钟网课,自己找视频。看完后就做选择题,做两遍1000题,最后背背肖四肖八,稳稳的70+。专业课:建议早复习,最后五月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打基础。6-8月花两个小时,9-10月4个小时的强化。11月到考试刷真题为主。大多数学校的专业课都不难呀。

独旦

2021考研时间定了并有重大变化,详细对比解读可能的影响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关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开确定了2021年考研的各项部署。小编挑出其中重要时间节点,并将今年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做了逐条对比,找出其中政策变化,根据自己经验做了说明并推测可能的影响,希望大家一起了解和探讨。时间节点:1、网上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网上报名: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各省级自行确定和公布,一般11月中旬。4、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自行下载打印。5、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12月26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6、复试时间: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下面来说说,与2020年对比的变化。一、增加:“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没有什么变化,专业学位以前虽然少数单独划线,但大多也是按门类划线,比如经济类除审计外都是同一国家线,管理类加上审计是相同的,这回单独明确“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管理类专业如果分别划线,今年的国家线变动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像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应届生就可以考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线,国家线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低分调剂学校及低门槛非全日制的考生影响比较大。工程管理,去年加入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三个专业领域,后两个是应届生就可以考的,工程管理考生本身相比工商管理初试能力也强些,分数线有个提高是有可能的。公共管理,几乎不怎么招全日制了,好的学校可能更重视政府、公共事业等背景,分数线变化应该不大。工商管理,最不重视初试,更重视面试、学费高、招生人数多,再加上EMBA加入后,几乎所有学校EMBA都处于招不满的状态,分数线变化不大甚至稍低都是有可能的。ps:以上纯属个人分析,别做确定性参考哦,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二、“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全国统一命题”,“由招生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看到这条很多相关考生都慌了,最怕9月出现考试内容的相关新政策了,以前复习方向如果错了就麻烦了。尤其想到去年按照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专硕复习的考生,这几个专业由工程硕士调整到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从500分4门变成300分2分,两种除了100分的英语完全没法找到共同点。(其实相关政策2018年就有预告,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不过这回没那么严重,应该有部分这类专业的考生注意到,2020年也有这门科目的,只不过有“供试点学校选考”字样,也就是这类专业试点学校业务课一可选择设置(303)数学三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2020年同济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今年去掉试点院校的限制并明确全国统一命题,不过还是可选择科目,一方面以前设置(303)数学三的招生单位是否更换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统一命题只确定大家同一难度,以前的大纲也不一定有多大变动。当然9月中研招网会更新2021新目录,招生院校也会陆续公布2021新简章目录等,大家还需要及时关注,没有什么改换最好,即使有也可以在10月报名前根据明确的信息做出决定。研究生考试大纲也是需要关注的,今年还没有出来,往年大都在8月底到9月中发布,只有去年7月初就出来了,今年又打回原形,有小道消息下周会出,不知真假,反正就这个月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专业统考科目不同会影响调剂,这个看下一条。三、在原“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改为“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调剂进一步严格,尤其一些跨学科门类的相近专业,以及统考科目不统一的专业需要注意。四、联合考试不在单独拿出来,统一放入全国统一考试这个概念中。2020:“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202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并且在文中,很多的“全国统考、联考科目”都替换成了“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统考、联考分开说的都合并到一起。以往联考这个词总是让不了解的人产生没有统考正规的想法,尤其和非全日制结合起来的时候,其实2017之后联考就纳入统考之中,只是由于考试科目的特点区分开了概念。现在把联合考试的概念完全放入全国统一考试之中也算为联考正名吧。五、“现场确认”都替换成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鼓励网上确认,并增加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条目。今年研究生工作是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谨慎进行,有条件的话会更趋向于无接触的网络化。六、剩下一些不同点如下,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1、网上报名要求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改成了“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可能以后网报会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料。2、第三天考试科目,在原“3小时以上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原正常进行的3小时内特殊科目或有变化时间。3、报名条件细化,应届生条目要求中毕业证书后增加:“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实以前也可以的。4、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压缩,“不超过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改为了“不超过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5、增加了“结合本地实际需要,统筹建设和使用标准化考点”条目,或将更加重视考场规范和建设。6、招生单位公示信息中细化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按领域或方向”。7、调剂必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中,可除外的“各加分项目考生”,改为了“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

大蓝湖

临考才发现考研改革了?2021年考研党注意:这些都是在做无用功!

临考才发现院校考研改革?2021年考研党注意:这些都是在做无用功!有位考生咨询小水考研更换学校的问题,由于她没有及时了解目标院校的信息,她选择的学校更改了考研内容,之前的复习都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在纠结要不要换一所学校考研。这位考生当初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备考,当时就是觉得该校不考大综合,选择的古代文学专业虽然复试线较高,但只考文学史和作品选,相比于那些考大综合的院校来说,简单不少。正常情况下,只要考生英语和政治的分数不低于60分,进入复试,并被录取还是可以的。特别是该校的古典文献学专业,报考人数较少,考研内容和古代文学一样,以去年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被录取。但是她了解的考研信息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到现在她才发现该校考研内容做了大的调整,文学系的所有专业已经改考大综合。这也是为何她开始发慌的原因。至于备考的建议:如果她不打算更换学校的话,可以在她之前复习的基础上,再另外加需要准备的参考书,专业可以更换选择古典文献学专业,今年该专业复试线就是国家线,上线人数不多。而如果她打算换学校的话,她可以考虑一下同等难度的学校,也可以降档换一所理工类大学,也是尽量不要选择大综合的院校,如浙江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或湖南科技大学等。但更换学校以后,也要注意本年的招生简章,是不是还会有其他的变化。所以,对于2021年考研党来说,不要只顾着盲目复习迎考,很多时候你自己做了无用功还不知道。一般来说,考生要避开以下坑,以免做了无用功!01、没有了解考研院校的考研内容考研院校的通知和专业考试内容的变化,考生要特别留心。就像上文提到的考生类似,有的考生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学校改革了考研内容,这样的话考生最后只能沦为炮灰。02、不关注考研资讯和信息考研时间每年都有细微的变化,特别是考研报名时间确认时间以及条件略有区别,考生不注意考研资讯,很容易错过正式报名或确认时间,这样的话考生就白白错过了今年的考研机会。也存在不少异地考研的同学,在现场确认的时候,考生需要提供一些证明或者材料,每个地区每年都不太一样,所以考生要格外注意。03、购买大量无用的考研参考书,事无巨细的看考生或许存在一些误区,总以为别人,特别是研究生推荐的参考书目非常重要,所以就买了大量的参考书目,一本本地看过去,或许到了考研时还看不完,这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每个学校考研的内容和侧重点都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专业的同一个方向,考题出的范围和侧重点都不同,初试和复试考察的方向也迥异。考生只需要把握目标院校的考研真题以及侧重点就行,其他的没时间不需要过多了解。再者,研究生推荐的书目,适合做深入研究,不见得就适合初试,初试内容一般考的都比较基础和宽泛,没有必要专门进行深入研究。当然,也有一些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只熬时间,却不看复习效率,这都是小水不建议考生做的事。现在距离考研还有一段距离,考生要及时做调整,以免复习进度落下。最好做一个小计划,并按时完成,这样才能确保考研顺利成功!考研择校时,非211和985名校不选?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读?给2021年考研同学一个忠告:想一战成功,一定不要在家中复习!

而今非也

2021年考研的同学如何才能顺利读研?这些读研路上的坑,千万别踩

如今考研复试延迟,调剂也推迟到五月底才开始,对于考得差的同学来说,除了调剂读研就只能选择二战,加入2021年考研的大军中。不少考生并非没有实力,但却在考研路上踩进雷区,丧失了读研的机会!不可否认的是,要是有前辈们的帮助,那些考研小白肯定会少走弯路,成功读研更容易!那么对于2021年考研的同学来说,在通往研究生的道路上,有哪些需要避开的坑呢?2021年考研的同学如何才能顺利读研?这些读研路上的坑,千万别踩近来有位考生在准备考博,因为找不到考博真题,又无法确定考博范围所以找小水咨询情况。小水帮她联系了目标院校正在读博的学生,帮她解决了考博内容范围圈定的问题,但考博真题依然没有找到。不过,小水结合她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专著论文,也给她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她当初读研的时候是二战才成功地,起先走了不少弯路。其实她本科阶段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但一直忽视了英语的学习,所以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单科线没过,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在二战的时候,小水给她分析了初次考研的分数,发现她只注重考高分,力求超过一志愿学校的专业复试线,唯独却忽略了单科线问题。这个问题是致命的,不少同学就是因为单科线的问题考研败北!所以第二次考研的时候她着重复习英语,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顺利成功读研。她经常会告诉那些考研的同学,注意单科线的问题,这样不至于一战失败。像她这样的考生有不少,就是在考研的时候不清楚这些不该踩的坑,才会失败。因此,小水希望2021年考研的同学少走弯路,一战成功,以下的坑要尽量避开,这样读研的机会才更大!01、牢记国家线和复试线的同时,不要忽视单科线如小水以上说的一样,考生在考研的时候不要总盯着国家线和专业复试线,要留一点目光看看单科线。要知道,无论是调剂还是去一志愿学校读研,考生总分超过国家线或复试线之外,还得单科线满足才行。如果你的单科线低于二区线,总分再高也没法读研!这里格外要注意的是,文学类的单科线英语一较高,而工学类的数学一较难,这两门单科线是最容易挂的。2021年考研的同学格外注意,如果你偏科,希望你多花点时间在这些科目上,不能掉队!02、不要盲目听信研究生读研经验!我们在考研备考时,很喜欢在网上搜集一些考研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有真有假。不少骗子打着研究生的幌子来兜售资料和答案,其实都是为了财。即使是真的研究生,他们的经验就真的适合你吗?我们学生每个人的基础大不相同,有高有低,所以研究生的读研经验只能做一个借鉴,不能盲目地照搬。三个月逆袭985?裸考考出400分?这样的经验你敢信?人家不是基础好,就是在说谎,可不能真的偏听偏信了!03、跨考生和考985或211大学的考生,提前备考!跨考和考取名校的同学,在考研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大一准备也不过分!主要是跨考生基础差,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读研成功;而本科不太好的同学,还想考取名校,就必须在初试和复试上多下功夫。毕竟很多时候,考生初试分数高才能在复试的时候更有优势,更何况名校考研的难度都不小!04、选择考研,不要中途放弃!不少同学在考研初期比较有定力,报的学校又高,但是越到考试前越动摇。很多人在正式报名的时候降档换学校,还有的临考前放弃,这样白白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读研。这样的人容易后悔,转而二战,然后又重蹈覆辙!所以小水建议考生在对待考研这件事一定要慎重,既然开始,就不要轻言放弃,一鼓作气考完。至于结果,也不一定有我们想的那么差。小水见过很多本科阶段成绩一般的同学,逆袭到名校读研的,这并非个例。当然,如果你有幸在考研路上结识目标院校的直系研究生学长或学姐,一定要把握住,虚心求教。他们有过一次考研经历,知道考研初试和复试的侧重点,又因为读研了,对导师喜好也多有接触,他们将是你们以后研究生复试的一大助力,一定要珍惜!如果你准备参加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你觉得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做什么呢?如果你的本科院校一般,你会考虑本校的研究生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谢谢!

言乎

致2021年考生:关于2020考研后的3个感悟,每一个都发自肺腑!

通过2020考研,感悟有3个,最大的感悟就是“数学不好的同学,一定不要选择考数学的专业”。2020年数学很难,与数学最难的2018年只隔了一年,有点让很多同学措手不及。很多考研二战、三战的同学,可能又败在了数学上。2018年数学难到什么程度,我们看看这一年的平均分,150分的满分,数学一平均分只有65.13分,数学二更低,只有60.08分,数学三同样只有61.07分。这就好比满分100分,平均分只有40分,也就是说,连及格分都达不到。足以见得,2018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如果2020年比2018年还难的话,那平均分可能连60分都达不到。而国家数学单科线,比平均分更低,2018年数学二的国家线只有47分,这可是150分的满分,所以,数学到底有多难,不言而喻。即使是这么低的国家线,依然还是有不少同学被阻挡在国家线之外,所以,真心想跟2021年考研的同学说的就是,数学不好,一定不要选择考数学的专业,特别是数学一。那么,不考数学的专业主要有哪些呢?不考数学的专业比较多,比如有哲学家、法学类、教育学类、文科类、历史学类、管理类。哲学类:文化哲学、企业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法学类:法学、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军事法学、政治学理论、外交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教育学类: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应用心理学等。文科专业:文学类专业、新闻类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艺术学等,反正挺多的,都不考数学。历史学类: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等。医学类:医学类也有很多专业不考数学,比如,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理学类:有部分理学专业也不考数学,比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等。管理类:管理类专业也不考数学,比如有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当然,以上专业,有些专业是可以跨考的,也就是说虽然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考研时也可以考,比如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等专业。其它一些专业,虽然不考数学,但是却需要本科专业基础,比如医学类,所以不能跨考。以上,就是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感悟!第二个感悟就是:“决定考研之前要想清楚为啥考研”如果稀里糊涂盲目跟风考研的同学,基本上坚持不到最后,有些同学连报名都没有报,而有些同学即使报名了,也没有去考试,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因为,如果考研的决心不大,就不可能会吃得了复习的苦,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以后睡觉,食堂、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没有游戏没有娱乐的生活,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坚持不下去的。所以说,想考研请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也可以是为了科研献身,但是,不能是为了逃避就业。感悟三:“考研复习时,一定不要自欺欺人,对自己狠一点”考研复习时,不要以为花了时间整天待在图书馆,就以为自己特别努力了,就已经感动了自己。真的不是这样的,而真正的要学到东西,积累知识,因为,上了考场,真的是骗不了人的,你平时到底是在划水只为感动自己,还是在认真复习,立马就露馅了。为什么面对这么难的题目,依然会有人考满分,考高分,就是人家真的付出了努力,而很多连国家线都过不了的同学,扪心自问,到底是在划水还是在认真复习。希望,大家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去突破自己,突破自己的知识盲区,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认为题目难就不考,如果复习时太安逸,只能在考场上哭。所以说,考研复习时,要对自己狠一点,对自己越狠,在考场上你就会越安逸。做题的时候,尽量做一些难题,特别是考数学的同学,这个真的不是靠划水就能划过去的,有没有真本事,到了考场上立马就知道了!以上,就是针对2020考研的一些总结,希望对2021年考研的同学一些启发吧!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臣以神遇

2021年考研人数暴增,难道是本科学历没有用了?

2021年我国考研人数已经高达422万,相较于2019年的341万人,依然是创下了历史的新高度,为什么2021年考研人数暴增?这让很多人质疑,难道是本科学历没有用了,未来遍地是研究生的日子还会远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越来越普及,本科生的毕业人数也来越多,甚至有一些知名的企业的门槛也在水涨船高,而2020年由于疫情的的影响,导致了今年874万毕业生,遭遇了历史性的寒冬,教育部为了缓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有了研究生进行了扩招的相关优惠政策,这在个大背景下了,很多同学纷纷开始准备考研。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长,使得就业问题成了每个同学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很多冷门专业促使就业率较低,必须通过考研才能提升就业。还有部分同学想提升学历,还有一些对本科学校不满意的等等原因,这也让是研究生考试的越来越大众化,但如果说本科学历不值钱了,研究生门槛低了还是一个比较片面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本科学历大约在5%左右,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为0.6%,这样看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还有待于提高, 尽管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同时研究生的数量也没有多到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所以很多想要考研的同学还是得努力,虽然报名的人多,但能考上的概率很是占很小一部分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如今的本科学历还有优势吗?在15年以前本科学历价值还是非常高的,那时本科升学率没有现在这么高,尤其是农村极少有考上大学本科的,常听人们说隔壁村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崇拜和羡慕,现在回头来看当时农村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几乎很小,绝大部分是考上的普通本科院校甚至是三本专业,但由于当时的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所谓的出一个大学生还真不容易,反观现在家乡95后的孩子们全部是大学本科,专科学历都很少,好多学生毕业后因为工作不如意,都在公务员或者考研。随着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公平,所以现在人们对考上大学已经不足为奇了。从考研还是工作这个选择题上,我们来看一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对比数据首先看收入:通过数据我们得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职薪资有明显额差距约为2000元左右,越是一线城市差别越大,北上广江浙地区尤为明显,研究生的薪资基本高出本科生40%左右,而且学校越好薪资还梯度上升。研究生毕业去向在数据中可以看出众多研究生投入国企怀抱,这是反应了国企对学历的青睐,在国企中学历可以和工资、职称及发展直接挂钩。对于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校的岗位有限,考核较为严格,竞争激烈研究生的占比也相当可观了。本科生毕业去向2015年到2019年期间有21.3%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43.5%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考研深造,有35.2%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工作,从这组数据得知本科学历在就业竞争中优势是显然不足,导致继续求学深造呈显著趋势。随着时代进步,社会产业结构对学历要求会起到决定性因素,导致不同行业对学历有着不同要求,所以对于要不要考研我们要根据形势随机应变。最后,企业喜欢招聘研究生是看重研究生背后的娴熟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的综合能力,并只是单单的一张文凭,虽然这种现象带来的是有些失衡的竞争关系,但这并不能代表本科学历“不值钱”,当然由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导致的很多的本科生的质量良莠不齐,我想这也是企业提高学历门槛的主要原因,最后,是金子到哪都发光,是优秀的人才,什么学历都能拥有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