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报录比或将达到20年前的水平爱情戏

2020年考研:报录比或将达到20年前的水平

12月21日,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今年又被誉为“史上最难考研年”,根据报名信息预计,今年有341万人报名了考试。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呈现出了“双增长”趋势,但相比报名人数的疯狂增长,录取人数的增加显得微乎其微。如果按照之前录取人数的增长率来推断今年的录取人数的话,那么2020年考研报录比或将达到20年前的水平。从2000年至今,研究生考试报录比一直在4:1以下,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年和2017年为报录比最低的年份,大约在2.7:1左右。2018年以后,因为报名人数增长达到历史高速期,报录比也是水涨船高,预计2020年又将达到4:1的水平。考研报录比达到或超过4:1的水平,离现在最近的一年就是1999年,当时的报录比大约是4.25:1左右,再往上推一年,1998年报录比大约是4.75:1。2020年考研报录比达到近20年最高之水平,意味着今年的考研竞争将会是近年来最大的。当然,这是从全国层面上预测的,具体到不同层次的高校、具体到每个高校乃至每个高校的专业中,那又会是很大的差别。层次高、名气大的高校,报录比远远超过4:1这个数字。比如中山大学2019年考研报录比就接近6:1,再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在2019年考研中的报录比甚至接近7.5:1。如果是顶尖大学里的好专业,那就更高了。但与此同时,部分地方高校新开设的或扩招的专业,却往往招不满,有些长期靠调剂才能勉强“为生”,那这些高校的报录比自然就不高。考研报录比近三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除了报名人数增长速度快于录取人数这个原因外,还有推免生比例扩大的原因存在。这对于一些报考名校的考生来说,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大。在2020年考研中,中科大、浙大、北航等高校,推免生比例在全部招生计划的一半左右;北大有近20个专业只招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推免比例高了,统考竞争也就自然大了。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在贬值。那如果报录比过低,虽然看起来考研更轻松了,但实际上整体质量也在下降,研究生的学历也将继续贬值。所以,维持适当的报录比水平,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是有好处的。作者:教育评论队长

大雷雨

中科大2020年录取硕博研究生超过8800人:说好的小而精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国目前实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在有些排行榜上,中科大甚至排名全国第三。在众人多的眼中,中科大是一所学风严谨,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每年招生人数较少(招收本科生不到2000人),因此又被人们冠以“小而精”的大学之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中科大规模并不小,从前的中科大只是单纯的一所理工科高校,但是近年来中科大相继布局了文科、医科等,正朝着综合性高校方向推进,以加强高校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新文科建设之路已经持续了数年,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并不突出。而早在2017年,安徽省立医院就已成为中科大直属附属第一医院,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因此中科大已不再是学科单一的理工科高校。而且招生规模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小。另据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及安徽网报道,本月13日,中科大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复核通知时公布:2020年共有1.7万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最终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可以发现,中科大2020年录取的硕博研究生规模超过了88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与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2019年招生规模持平,虽说今年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都开了绿灯,招生规模都扩大了不少,但是中科大的这一消息还是让人感到很惊讶的,这让一些网友对中科大生源质量会否下降感到了担忧,甚至有网友直言,“说好的小而精呢”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硕博研究生仍是一所高校科研中的主要力量,而且今年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徒然增加,多招点研究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爽然四解

2020年研究生考试,中科大复试线直降60分,网友:不当垫脚石

近日,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数线和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复试分数线相继公布。对于网上的学生来说,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复试的时间和具体形式。由于教育部对复试形式没有统一规定,只规定可以采取线下、网上或场外复试。不同的高校将有不同的复试安排。对于疫情控制较好的省属高校,如果具备线下复试条件,线下传统研究生复试仍将是首选。特别是大学生已开学的高校,5月份已全面具备线下复试条件。但仍有一些省份高中还没有开学,大学生还很遥远。对于这些省份的大学生来说,最好做好两方面的准备。考生虽然关注复试形式,但是更加关注学校的复试分数线。根据中科大官方网站最新通知,受疫情影响,2020年复试形式待定,但是复试分数线已经公布出来。中科大的数学科学院发生了一件大事件,相比2019年复试分数线直降60分!对于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复试降分行为网友保持不同的看法。紧跟国家政策,加大研究生扩招力度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各大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极个别教育城市研究生的扩招规模十分巨大,例如上海今年的研究扩招达到了50%。中科大作为安徽省知名高校,又是本省主要的研究生输出基地,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学校的研究生规模。持有“阴谋论”网友们的观点:1、不相信中科大真心降了复试分数线。他们认为中科大是想让更多优秀的人去复试,但是招生名额不变。2、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次降分太过异乎寻常,考生需要注意,不要成为某个领导家属的垫脚石。保持正常心态的网友观点:1、根据往年中科大的复试线一般都是360起步,不是很厉害的学霸,一般人都不敢报考。今年有可能报考中科大的人数比较少,但是复试人数必须满足1:1.2的规则,因此中科大降低复试分数线来吸引广大考生来复试。2、中科大不止一个学院降分,还有物理院也是猛降40分,认为科大是响应国家研究生扩招的政策。3、一般这种情况都是试题出的比较难,考生普遍考的都不太理想,因此降了复试分数线。不管怎么样,中科大这次复试分数线确实降了很多。让很多初试没有考好的学生,曾大了被录取的机会。但是中科大的复试试题在全国都是享有盛誉,十分难。因此,对于能进中科大复试的考生来说还需要好好的看书,不要浪费这次来之不易的复试机会。复试的形式很大可能是线上复试,因同省的合肥工业大学已经宣布复试将采用线上的形式。复试时间差不多也是安排在5月1号之后,考生最少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复试。大家不要因线上复试而方式警惕,或者去想作弊的方法。笔者在这里还是劝诫大家,只有准备好了,才能真正感到平静。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很多时候会演变成“偷鸡不吃米”。

不庄

2019年中科大研究生报名数量增加25%,走进冬日的中科大报名现场

中科大的研究僧段位很高 冬日火热的报名现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定在了2018年12月22-23日,根据中科大教务处给出的数据显示,在经过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后,2019年最终在中科大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为3579人,同比2018年增长25%,已达到中科大校考场容量最大值。千员一院士的中科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都非常的多,可以成为中科大研究僧,段位都非常的高,毕竟中科大每年的研究生很大部分都被提前推免生占据,留给最后考场竞争的名额非常有限!中科大新建的医学院中科大幸运的免推生2018年中科大报考点网上报名人数3857人,其中有3695名考生报考中科大,然而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幸运儿已经提前拿到了中科大修炼道行的入场券,根据校方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科大接收推免生数达2109人,较去年净增172人,其中,近九成推免生来自“双一流”高校,本校生源近五年来首次突破500人,75%的本校推免生选择在中科大攻读研究生。其中计算机学院、微电子学院、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等单位接收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比例高达100%。似乎没有双一流的本科,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免试的入场券!爱科研学子们梦想中的高校 喜欢科研,那么来中科大没错!中科大虽然地处相对较小的城市合肥,但是在高铁网络的支撑下,交通便捷的合肥现在距离所谓的大城市上海之间的距离也不过3小时,远离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华喧嚣,合肥的中科大绝对是爱科研学子们的一片净土,这里缺乏都市中太多的社交诱惑,更多的是在实验室相互竞争想努力的氛围,所谓的千员一院士并不是天生得来的,是无数中科大学子通过自己努力为母校挣来的荣耀!

金莲

备战2020年考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经验总结与报录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是C9高校成员之一,也被成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刚开设之初以少年班,培养各种天才而名噪一时。这所学校在80-90年代是可以和清北叫板的,高考状元基本上就在这三个学校之间选择。但是近几年相比以往,有所下滑,但是扔不失为中国最好的高校之一,差不多也还是可以继续排在前5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于2000年11月正式组建成立,现任院长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刘钝研究员。学院设有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人文社科基础教学中心。人文社科基础教学中心下辖外语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科技哲学教学研究部、人文素质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等五个教学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17人。学院目前拥有2个本科专业(传播学、科技英语),1个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2个博士点,8个科学学位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不过中科大竟然还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也是偶尔间翻到才发现的。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招生院系: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3、研究方向(全日制):1、新闻学2、传播学3、科技传播与科学普及4、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 英语二③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2019年的拟招生计划:整个学院共计统招计划90人。2019年本专业实际录取人数:36人。6、学费及学制2年制,2万元/年。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政治/英语:60,专业课:90,总分:350分,实际录取最低分351分。2018年:政治:55,英语:60,专业课:90,总分:340分,实际录取最低分341分。2017年:政治:50,英语:60,专业课:90,总分:340分。育明考研点评:中科大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招生人数还是很多的,而且分数也是想当低的,基本上每年都比国家线还要低,差不多340-350分就能进入复试,而且进入复试大部分都会被录取。在985高校中还是非常容易考的。分数低的原因主要是:中科大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知道这个学校竟然有这个专业的少,报的人数也少。报考人数少呢,很可能和以前要求有两年工作经验,大家还是被以前的信息所误导。现在应届生也是可以报考的,还接受推免,所以如果考上就是大赚了。另外就是2018年以前还招收非全日制,自2019年开始只招收全日制考生。只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生,不招收跨考的,这也是报考人数少的一个原因之一吧。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官方指定参考书目3本)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学概论》(第5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新闻报道写作理论、方法与技术》,刘冰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发掘新闻》,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斯坦利·巴兰 (Stanley J.Baran)、丹尼斯·戴维斯 (Dannis K.Davis) 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英)格雷姆.伯顿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四、复试攻略之复试为什么被刷下来的是你?复试过于紧张边小苗是17考研的学姐,大学是普通本科。考海大文新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初试389分,排名第二,但是复试结束总成绩第五,所以惨烈地败了。我这个人超级矛盾,一方面觉得排名靠前,复试应该不会太难,另一方面又很紧张,在回答问题时磕磕绊绊!如果平时自己多一些面试的练习,也许不会是这样。缺乏专业知识背景,难过复试关小旭报考的是武汉大学,跨校跨专业的他初试排名第12,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录取,谁知复试中自己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没能通过最后的复试关。原来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专业背景,这不仅包括参考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看你是否对教材之外的专业领域有所掌握,因此平时对所考专业的知识储备不足,而准备考研的时候,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参考书上,导致了自己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基本的专业背景。在面试的时候老师让我介绍一个名词的来源和含义,只顾的复习书本上知识的他一下就懵了,大大的影响了复试后面的发挥,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与专业基础相关的背景性、常识性的概念。对开放性问题准备不足小玉报考的是天津某重点高校,他说:“我参加复试的时候,导师很少直接提问教材内容,而更偏好提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是的,导师们通过提问这类问题,不仅可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研究潜力、兴趣,还可以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在复试的时候没想到老师直接就提了一个很有深度的开放性题目,这样的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回答的顾此失彼,没有抓住老师想要考查的重点,最终没能被录取。

非洲人

2020年考研多项统计数据出炉,这些数据令人震惊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上已经落下了帷幕,相信许多同学已经拿到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些红灿灿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都是各位同学努力得来的结果,因此也算是付出终于有所回报的典型代表。而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各项数据相信很多同学目前还不清楚,因此小编总结了一部分数据,这些数据囊括了很多方面,相信对于各位2021年考研学生也会有所帮助。第一个是我国累计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居然达到了776万之多,也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而根据1978年到2020年的统计数据,在2000年以前,我国研究生招生毕业规模还比较稳定,增长幅度较小。但是从2000年以后,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增长率明显加快,从2006年开始增长率增幅更加明显,这也是由于我国研究生持续扩招导致的。看完毕业人数我们再来看看报名人数,目前统计的是1994年到2000年的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以看出每年报名人数都在增加。在2009年和2015年有两个波谷,但是整体上还是在增加,特别是近三年来增长幅度更大,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高学历的追求,同时也是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导致的。再来看看硕士生各学科招生人数对比,看看哪些专业招的学生比较多。以下以2008、2013和2018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工学招生的人数始终是最多的,这跟我国理工科高校众多有一定关系。另外管理学、理学和医学招生人数也不少,也是每年的报考热门。而招生比较少的就是军事学、历史学等,由于专业比较冷门,因此开设的院校也不是太多。再来看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推免比例,自从教育部放开推免比例限制以来,各大高校研究生推免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更是如此。以下以部分高校推免比例来进行比较,中科大的推免生比例达到接近40%的水平,再加上出国的比例,几乎上一大半人都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而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推免比例也很高,均超过了25%,表现不俗。而一些211高校南京理工、安徽大学等也是超过了10%的推免比例,像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这样的双非高校则推免率均未超过5%,因此可以看出一个985、211高校的头衔对于学生的深造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以上只是统计的今年考研的部分数据,相信随着社会上对于学历要求的越来越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录取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相信我国会逐步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一个人才强国转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振鷺

2020年被称史上最难考研年,最难录取高校TOP50榜揭晓!

2020年考研还有不到一周,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在做最后的冲刺了。与往年相比,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41万人,考研难度也创下了近20年的最高。从重点高校的报录比来看,近5年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的报录比已经达到了7.5左右。虽然研究生一直在扩招,但远远赶不上报名人数增加的幅度,这也就导致了考研难度的逐年增加。在2020年考研人数激增的情况下,各位考研学子要好好准备了。那么,从往年的录取经验来看,哪些高校是考研热门大学呢?小编为此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通过上表各位同学也看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难度排名和本科生排名有很大相似的地方。毕竟各位考研学子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首先还是要考虑高校的声誉和综合实力的。当然,专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像金融类、计算机类等拥有这些热门专业的重点高校,必然是考研热门。虽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质量不如本科生,但由于清北的研究生生源有近80%来自于本校和各重点大学的保送生,真正通过考研这条路被清北录取的人数寥寥无几。清北等名校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其研究生生源的质量至少在国内高校中是最好的。华东五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地域劣势最吃亏,其研究生保送生源主要来自本校和安徽的两所大学——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相对来说,中科大的考研难度在华五中要低一些。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由于有热门的金融类专业加成,其考研难度也比较高。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其考研难度也逐年提升。还有一些高校虽然综合实力在全国比起来并不算非常突出,但由于地域原因,其考研难度也很大,典型代表高校有郑州大学和山东大学。毕竟两个高考大省,同时也是考研的生源大省。2019年一直被称为考研最难的一年,但从2020年的报名情况来看,今年的考研难度不会比2019年低。想到去年很多高分考生被调剂的现实,这一状况在2020年可以依旧会上演。对于一些普通高校来说,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往年好生源的学生不会选择普通大学,未来普通大学中出现985、211工程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也不要觉得意外。

大营救

2020中科大保送结果出炉!保研率高达39%,考生直言:高考就输了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除了象牙塔尖的清华和北大,华五高校是人们所熟知的综合实力仅次于清北的名牌大学。因其地理位置共同坐落在华东地区,高考学子们习惯上吧这5所高校统称为华五,即浙大、复旦、上交、中科大和南大。在这5所大学中,综合性大学占到了4所,即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外,其余四所均是各有所长的综合类高校。以理科见长的中科大在众多高考学子心中一直有着独特的地位,作为少有的长年不扩招的小精尖大学,中科大一直收获着极高的社会赞誉和学术影响力。近日,2020年中科大保研结果公布出炉,根据官网发布信息,全校推荐免试读研的人数一共达到718人,保研率高达39%,要知道中科大每年也就招收不到2000人,是目前我国名牌大学中招收本科生人数最少的高校之一。具体来看,在保研的700多人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科基础学科领域,这也是中科大实力最为强劲的学科。保研的700多人中,有500余人选择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其余180人主要保送到了北大、清华、国科大、复旦、浙江大学等,不得不令人艳羡。能够在教育部拿到如此之多的保研名额,可见中科大的影响力和声誉有多高。中科大坐落在安徽合肥,并不是一流的地理位置却丝毫不影响中科大一流的学研水平,创办于1958年的中科大在1970年时举校迁往合肥,至今已经60年的时间,虽说相较其余老牌综合大学动辄百年校史的时间显得相形见绌,但中科大在坚持自身特长的前提下走出了高精尖发展之路。中科大的国重学科共有12个,基本均为理工科基础学科,而研究水平在全国前10位的专业达到14个,10个学科在ESI中位列1%,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中科大在众多高考学子和家长们的心目中甚至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存在,不少理科学子甚至放弃清北而选择在中科大就读,该校在全国多个省份的高考平均录取分数线也在660分左右。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保研率,最主要还是得益于学校学科实力的强劲和学子的优异,成绩卓越的高考学子在4年中科大本科的学习中,通过良好的平台资源走向了更加宽阔的学术天地,难怪网友们感慨:高考时就输了。

窥视者

中科大2020推免生来自哪些高校?985高校生源不足五成!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了2020年拟接收的推免生名单,名单中有推免生的来源学校,故此,可以对其生源来源学校进行分析。在2020年的推免生中,中科大一共录取推免生2190人,其中直博生24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846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20人。总体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81人。实际上,在10月下旬的时候,中科大新闻网站对今年的推免情况做过报道,主要内容就是在接收的2190名研究生中,九成来自双一流高校,这里的双一流高校,既包括双一流高校,也包括一流学科高校,所以总体比重高达九成,。双一流是一个衡量生源质量的指标,不过一流学科高校众多,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今天来从985院校的生源来源分析一下中科大2020年推免生。推免生来自国内179所高校在所有的2190名研究生中,来自国内179所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校人数最多;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三所安徽省内高校占据中科大外校生源前三名。具体如下:985高校生源学校在2190名生源中,有来自国内35所985高校的1057人,按照比重来看,985院校生源比重为48.26%,总体比重不足五成。在49.22中,本校生源占了25.7%,外校985生源比重为22.56%。在985院校生源中,校外生源最多的学校是大连理工大学,有42人;其次是山东大学,有39人;东北大学,有36人;电子科技大学,有30人;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各有29人;兰州大学有28人;吉林大学有26人;武汉大学有25人;四川大学有24人;另外,还有清华大学5人,北京大学1人,上海交通大学2人,南京大学2人,浙江大学1人,看来中科大对于清北和另外的华东四校吸引力并不是很大。两种数据来看对比,如果用包含一流学科的学校生源来看,占比接近九成;如果仅从985院校生源来看,占比不到五成。同时,安徽省内的几所高校为中科大输送了大量的生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安徽的许多学生,中科大提供了就读名校的机会。

合而成体

中国科大发布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调整常见问题解答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官网发布中国科大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调整常见问题解答。全文如下:前言各位考生,根据学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部署的通知(三号公告)》,2020年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做相应调整。这里汇总整理常见问题,供考生们参考。如果有其他未解答问题,请考生联系所在院系教学秘书(点击蓝字,即可访问)或研究生院(邮箱:yzb@ustc.e.cn)咨询。_Q: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信息在哪里能获取?A:我校关于硕士招生(推免及统考)、博士招生的信息都会统一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研究生招生在线”(http://yz.ustc.e.cn)上发布。同时,“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也会对重要信息予以同步推送,请考生予以关注。建议考生也要关注所报考的院系官网,了解具体安排。Q: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什么时候能查询?A: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及教育部和安徽省的统一部署,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公布、成绩复查预计将推迟到2月20日之后。Q: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A:往年我校在3月上旬公布,今年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及上级的部署要求发布,预计将延迟至3月中旬。Q:今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核)形式会有变化吗?A:学校以及各招生院系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及上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在确保安全、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及时确定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具体时间、形式和要求。不管复试形式是什么,认真备考是王道。Q:2020年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寄送材料截止时间有变化吗? A:我校2019年11月发布的《中国科大2020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点击粗体,即可访问)里要求“申请材料于2020年3月1日前寄达所报考院系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请在邮件封面注明“XX学院(或研究所)博士招生申请考核材料”(各招生院系具体邮寄时间、地址、联系人请到相关院系网站查看招生公告或电话咨询)”。因疫情原因确实在3月1日前(或院系另行规定时间前)无法寄达的考生,请提前电话联系招生院系招生秘书沟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