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人类历史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风之歌

人类历史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

第五牛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第四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第三牛博士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第一牛博士论文以上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精彩推荐:历史学“百篇优博”出版、获奖与提名名单如何為您的博士或碩士論文選擇一個成功的研究題目?如何只用12周写一篇学术论文?▼

葛伊

湘潭大学28篇学位论文获评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4日讯(通讯员 黄利娜)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湘潭大学28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获评优秀。其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4篇。 获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别是哲学学科《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研究》(作者谢红,导师王向清)、数学学科《具有Caputo导数的分数Navier-Stokes方程的适定性》(作者彭丽,导师周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新型二维拓扑材料及其物理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作者周攀,导师孙立忠)、化学学科《环己酮参与的C-N键生成反应研究》(作者谢艳军,导师邓国军)。 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是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湘大以学位论文质量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加强学位论文的流程管理。该校修订了《湘潭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以学位授予为主线,对学术不端检测、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各个管理环节进行严格规范,明确具体要求,确保学位授予工作有规可依。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启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学位点、学院、学校多重监管,组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团现场督导、组织工作人员现场督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完善奖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机制,真正实现“优中选优”的推选原则。同时立足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湘潭大学校长奖等奖项的评选中加大了对研究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研究生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 [责编:胡孟婷]

来一发

99篇,这一省份公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12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根据《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陕教规范[2018]9号)《关于做好2020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陕教位办〔2020〕1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组织开展了2020年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经单位推荐、通讯评议、专家会议评审和厅务会审议,共评出2020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公示期为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21日。新闻来源:陕西省教育厅回复下载:关注“奈园”(ID:inaiyuan),回复关键词“优秀论文”,即可下载“2020年各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示名单”文档。

古之至人

博士62篇、硕士240篇,该省年度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出炉

来源 | 中外学术情报编辑 | 学术君近期,湖南省公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8〕413号)精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外同行专家通讯评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共评出62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经过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校内公示并向省学位办推荐等环节,共评出240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确保评审质量,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评为2019年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本文来源:中外学术情报综合自:中外学术情报,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http://xwb.hne.cn/gztzgl/wjtz/2666303.shtml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其父助翟

最新!这一省份公布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2020年12月4日,河北省教育厅面向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发布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度全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冀教研函〔2020〕5号)要求,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2018/2019学年度全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经评审,最终确定河北大学《苏雪林楚辞学研究》等共10所院校30篇博士学位论文,为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基于自由回忆—再认范式的MPT模型构建及其在有意遗忘研究中的应用》等共26所院校153篇硕士学位论文,为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新闻来源:河北省教育厅回复下载关注“奈园”(ID:inaiyuan),回复关键词“河北省硕博论文”,即可下载“2018/2019学年度河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虽然在我心里一直有着读博的念想,也读了两所985大学两个不同专业的硕士,但面对“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个问题,回答的时候心里还是诚惶诚恐,只能尽力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吧:第一、敏锐的视角,优质的选题。“好的选题等于成功的一半”。博士论文的选题其实非常有讲究,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你独具慧眼、创造性思维与独立研究的开端,甚至决定了之后的论述能否顺利有效展开。在选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一个“问题意识”,心中带着问题去做好选题工作。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由于其成因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可能多种因素还关联交错在一起,所以,你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探索发现的眼睛与归纳性、创造性的思维,带着深度思索的问题前设,这样才能挖掘事件背后的逻辑。第二、突出优势,务求创新。学位论文,尤其是优质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毫无疑问是其核心灵魂之所在。所以,在选题与论文展开初期,心里就要有一个尺度,就要反复思考,与其他人、与之前同领域的研究者相比,自己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之处、有何突破之处,有何不一样的地方,我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哪里?创新的基础,首先是熟悉,因此你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选择一个自己本身比较熟悉的领域,在此领域内选择能够进行一定突破的角度来展开选题,在此基础上发现新视角、融合新知识,并力求实现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第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能够称之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必然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具体包括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包括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新补充、新整合,或新的阐述与发展突破;实践价值包括对目前的现实社会问题或科研生产有所推动裨益,为经济建设技术进步有所贡献。选题的研究价值,在选题时就要予以重点考量,否则,如果选题本身价值不大,那么投入再多精力进行研究探索,其研究价值却不大,也难称之为优秀论文。因此,写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真的是特别不容易的,既要有敏锐的视角,优质的选题,又要能发现问题、突出创新,并力求实现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地下城

优秀学霸:他1年半发9篇SCI论文,获50多个奖项,直接攻读博士!

半年来,他先后荣获博士生学术之星、校优秀研究生标兵、屈伯川奖学金等大工顶尖荣誉,也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大连市三好学生、博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等众多奖项;一年半来,他先后发表9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8篇,领域Top期刊7篇;四年来,他先后担任校研究生会部长、副主席,两届校团委研究生工作部主任,研究生工作处博士生思政助管等职务,荣获各类荣誉和奖项50余项。庞锐觉得,自己可能是大工最“不安分”的博士生之一。庞锐是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2014级直博生,中共党员,2010年考入我校建设工程学部攻读本科,2014年保送到我校工程抗震研究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四年,他始终牢记导师孔宪京院士“静心学习、培养兴趣、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学会宽容、懂得感恩”的谆谆教诲,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不忘初心,做国家社会之栋梁;尽心尽责,筑学术科技之桥梁”。庞锐的好友林宏晓和于洋这么评价他,和其他专注于科研的博士生不一样,庞锐的视野更为宽广、思维更加独特,爱与大家交流沟通。和同学交流时,像一个“搞传销的”,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又能发散到不同的方向,既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帮助到他人,也能从别处吸收优秀的想法。坚定信念做好党员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多年来,庞锐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争做先锋模范,敬党爱党,忠诚于党,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两学一做”,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胸怀一颗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积极参与到“两学一做”、“十九大会议”、“校党代会”、“校青年成长沙龙”等理论时政活动学习之中,先后当选为共青团大连市第十六届代表大会代表、大连市学生联合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一届教代会学生代表,并被选派参加大连市第十一届青年马克思工程培训班,曾荣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4-2016年度)。多次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讲解时政理论,号召广大青年团员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一人优秀不算优秀,还需要带动身边人。多年来,庞锐始终坚信这句话,尽力帮助身边的同学。他先后指导或协助指导多名同学在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如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在社会工作中也能耐心指导帮助同学。坚守匠心做好科研 “研究要立足工程,能解决实际问题”。导师的这一教导是庞锐科研工作的指南针。庞锐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研究”,这是课题组为规范修订标准新开拓的领域,选题新颖、难度大,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和科学价值,在课题组无相关研究基础、无前序工作承接的情况下,一年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书籍并与课题组老师多次探讨,找到课题的突破口,并制定关键技术路线。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庞锐也非常迷茫。研究生刚入学时庞锐在学生工作上投入了许多精力,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不太安分的印象。直博入学一年半,也一直没有确定课题方向,导师交代的任务是“多读文献”,但是眼看着身边的同级同学在半年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课题,有人已经做出了成果。然而相关领域的论文浩如烟海,没有具体的目标无法深入研究,这让他感到焦虑、彷徨和无力。后来,通过与导师的多次沟通交流理解了博士课题的工程背景和关键科学问题,也意识到博士课题的确定会有早晚,把博士论文聚焦到“抗震性能”这一方向。在副导师徐斌副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研究渐入佳境,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路线更宽广。两年多来,庞锐先后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向课题6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5篇,在审SCI期刊检索论文3篇;参加了9次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习,进一步开拓了研究思路;此外,他还参加了包括世界最高土石坝-如美水电站在内的多项横向课题。他积极参与各类文体竞赛,多年来,获得佳绩多次,曾荣获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在内的近20项国际或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征文辽宁省二等奖在内的10余项省级奖项,以及几十项校级奖项。庞锐经常用“拒稿乃论文科研常事”和“要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科研成果”两句话激励自己,“勇坚持,勤思考,多运动,爱自己,终有成”!并一直遵从求真、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格遵循科研规律,秉承课题组“力争做出的创新科研成果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并能够真正服务于我国工程建设”的科研要求。坚持净心做好工作 研究生四年来,庞锐始终立足于学术创新、竞赛创新、就业创业、社团实践和团建工作,参与数百项团学工作,在大工新闻网发表新闻50余篇,结合学生工作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负责校级研究生团学课题3项。他先后组织三届“学术之星”评比、三届20余场“走好研途第一步——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三届80余期研究生“名师讲堂”高水平学术讲座、三届120余期“学术沙龙”、三届研究生“廉洁学术文化月”、50余次研究生科技竞赛、三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三届研究生“学术嘉年华”等,参与师生累计5万余人次;组织编写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技简报、科技竞赛资助方案等。负责我校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工作和团建工作,立足于“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为根本,宽口径、多角度、科学化规范研究生团组织建设,促进团建有效服务党建;多方式、宽范围、精细化组织开展研究生团建活动。此外,他还参与了东北地区“团学论坛”、研究生运动会、研究生迎新活动、研究生毕业季、研究生嘉年华、走近名企活动、创新创业企业行活动、研究生“模拟职场”活动、研究生社团工作等多项活动。为我校研究生团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贡献了青春力量。庞锐表示,科研和学生工作兼顾的目标,也曾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和手忙脚乱。但是他坚信做好工作规划、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思索总结,慢慢就会游刃有余,取得突破。庞锐是近年来校研究生会主席团中鲜有的博士生,他担任副主席期间,研究生“名师讲堂”活动的数量增长到原来的三四倍;科技竞赛参与人次由原来的几十人增长至几百人,获奖数量大幅提高,我校拿到了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近十三年来首次获得该奖项;他率先组织开展了“学术之星”专题报道、廉洁学术名师寄语专题等栏目;组织汇编历届“名师讲堂”嘉宾讲稿……他说,“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荣誉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认可。不断创新和总结工作思路,做好工作规划,静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尽量减少功利之心,才能服务好广大师生,才能净心地做人做事,是庞锐几年来科研和团学工作的最大感悟。针对科研、工作和生活,庞锐总结了三个关键词:规划、坚持和感恩。规划是庞锐科研、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周、一月再到一年甚至五年十年,庞锐用专门的本子记录这些规划,他说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但是,庞锐也说,规划有时也会不断改变,由于自身心态、外部环境等的变化,就像一年前他想能够博士尽快毕业就行,如今他把“做一名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好老师”作为规划。庞锐说,坚持是最长情的告白,信任是最深邃的智慧,奋进是最光明的前途。“旁人若解其中味,且到寒斋饮苦茶”,面对科研的不顺、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影响、同学的不解、外界的诱惑……他也怀疑甚至动摇过继续读博的念头,但是心中“不忘初心,做国家社会之栋梁”的信念让他一直坚持。感恩心处世、宽容心待人、责任心做事,是庞锐的原则。他说,八年来,自己的成长和成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学校和学部8年来的精心培养,离不开课题组老师提供优质科研环境,离不开科研路上师长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工作路上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生活之中亲朋、师长和同学的热情帮助。“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中,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返航!”庞锐说,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只代表过去,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始终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用创新和刻苦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为挚爱的事业奋斗终生、贡献终生,开启新征程,当好追梦人!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文字作者 | 张翠 图片作者 | 胡雨微 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 | 周学飞

同工同酬

人类历史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

第五牛博士论文 答辩之前,就已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且因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 第四牛博士论文 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第三牛博士论文 就是让编辑满世界找,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实例:Christopher A.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被誉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计量双塔组合之一,201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他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我检验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第二牛博士论文 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贵族花花公子,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答辩委员会气得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一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说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一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以。不过如果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的,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还没考证过。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四种语言,出过诗集。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 第一牛博士论文 以上四牛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剑桥大学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霹雳舞

百篇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大24,东大14,其它19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教育评估项目的通知》和《省学位办关于开展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培养单位初评推荐、研究生教指委复评、合规审核、综合组专家复核投票、评选委员会审定评选结果等评选程序,共产生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5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50篇。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序号 培养单位 作者 论文题目 导师1 南京大学 张福公 基于MEGA2的马克思工艺学笔记及其哲学效应研究 张异宾2 南京大学 安志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 洪银兴3 南京大学 束锦 “理想国”的魅力: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运用 闾小波4 南京大学 刘雅萌 《周易正义》与唐初经学体制的构建 徐兴无5 南京大学 熊永 秦代郡县制的展开 颜世安6 南京大学 徐侥 具有分层或局部周期结构的偏微分方程的定量均匀化 钟承奎 申仲伟7 南京大学 高安远 纳米尺度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学与光电子学特性研究 缪峰 王伯根8 南京大学 张目亮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羧酸脱氧转化反应研究 朱成建9 南京大学 赵天翔 新型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酸性气体转化中的应用 吴有庭 胡兴邦10 南京大学 余海 暂现源和其他观测在宇宙学中的应用 王发印11 南京大学 刘磊 全球陆地大气无机氮沉降的遥感估算研究 陈镜明张秀英12 南京大学 魏广祎 新元古代晚期到古生代早期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变 凌洪飞13 南京大学 赵凯 华南早中生代过铝质紫苏花岗岩成因:从深部源区部分熔融到浅部岩浆房结晶 徐夕生14 南京大学 王凯标 汉城霉素生物合成中[6+4]和[4+2]环加成酶的研究 戈惠明15 南京大学 陈鹏 基于光控液晶畴结构产生和检测涡旋光 陆延青 胡伟16 南京大学 王楚豫 基于RFID 标签阵列的跨域感知技术研究 陆桑璐 谢磊17 南京大学 夏普 基于功能组学的化学品毒性筛选与预测研究 张效伟18 南京大学 陈志豪 氮族和卤族无机含氧酸盐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转化动力学和机理 张淑娟19 南京大学 袁欣然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治疗SLE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孙凌云20 南京大学 丁乃清 iRGD介导的肿瘤靶向高穿透性T淋巴细胞的构建及联合PD-1敲除在胃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刘宝瑞21 南京大学 陶莎 考虑空间资源约束的工程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盛昭瀚22 南京大学 熊烨 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研究——基于河长制转移的“结构-过程”分析周建国23 南京大学 韩玺 在线医评信息的用户采纳、查寻和决策研究 朱庆华24 南京大学 熊海洋 罗曼英伽登的艺术理论研究 周宪25 东南大学 李松林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 刘修岩26 东南大学 赵浩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 樊和平27 东南大学 王和 有向通信拓扑下几类受扰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研究 虞文武28 东南大学 曾德望 基于化学链氧传递的铁基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肖睿29 东南大学 楼冠男 对等模式下独立微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研究 顾伟30 东南大学 全相军 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型接口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胡敏强31 东南大学 范奎奎 宽带毫米波平面天线与太赫兹天线的研究 郝张成32 东南大学 张铖 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黄永明33 东南大学 时欣利 基于网络动力学理论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及应用 曹进德34 东南大学 王震 自复位预制拼装UHPC空心墩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王景全 赵国堂35 东南大学 蒋继望 多尺度视角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及细观结构研究 倪富健36 东南大学 刘小将 激光直写三维微结构与液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顾忠泽 肖鹏峰37 东南大学 杨光 行为决策理论在投资组合与概率销售中的应用研究 刘新旺38 东南大学 鄢小安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贾民平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竟辉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 王岩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迪 叶轮机械非定常流动及气动弹性计算 陆志良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升阳 钠(钾)离子电容器的构建及储荷机制研究 张校刚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郑 Ma0-6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徐惊雷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宏田 基于数据驱动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微小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 姜斌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葛永成 高温合金机匣电解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朱增伟45 南京理工大学 徐小川 Schrdinger算子的逆谱与逆散射问题 杨传富46 南京理工大学 高强 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力学特性与汽车负泊松比吸能装置研究 王良模47 南京理工大学 刘冠楠 基于辐射反问题的复杂燃烧体系多颗粒温度场和浓度场同时重建研究 刘冬48 南京理工大学 闵惠芳 具有不确定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徐胜元49 南京理工大学 张恒敏 非凸低秩矩阵恢复模型与算法研究 杨健50 南京理工大学 范孟孟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生物电极材料与电催化性能研究 孙东平51 南京理工大学 欧慢 具有高暴露活性晶面的BiVO4晶体合成、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钟秦52 南京理工大学 薛涛 发射瞬态载荷下火炮身管广义传热和热接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张小兵53 南京理工大学 周清清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图书影响力评价研究 章成志54 河海大学 李嘉谊 马克思现实观研究 黄明理55 河海大学 顾鑫 非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建模及其微分算子重构 章青56 河海大学 陈胜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 卫志农57 河海大学 闫龙 高坝坝基岩石渗流流变耦合力学特性及工程安全研究徐卫亚58 河海大学 朱非林 水库实时防洪调度过程链风险动态演化与决策方法钟平安59 河海大学 李江夏 中国近岸海域极值波高和增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联合概率陈永平60 河海大学 吕玉平 控制灌溉稻田多尺度水碳通量特征与耦合模拟 徐俊增61 南京农业大学 龚鑫 不同生境下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机理研究 胡锋62 南京农业大学 王建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作物风险及材料阻控和内生细菌减毒技术研究 凌婉婷63 南京农业大学 唐伟杰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功能验证 王春明64 南京农业大学 乔鑫 梨等植物基因组中重复基因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张绍铃65 南京农业大学 王慧东 棉铃虫CYP6AE基因簇对异源化合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吴益东66 南京农业大学 李昱辰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鼻腔入侵引起肠道致病机制的研究 杨倩67 中国药科大学 张文松 NF-κB2(p52)调控肝糖异生的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齐炼文68 中国药科大学 刘飞岩 γ-谷氨酰转肽酶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罗建光69 南京师范大学 汪家焰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化研究 钱再见70 南京师范大学 杜连森 结构规制与个体洞察:职校生为何背离工厂之路 吴康宁71 南京师范大学 傅绪荣 大学生智慧的测量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 汪凤炎72 南京师范大学 刘晓兴 敦煌歌辞词汇专题研究 董志翘73 南京师范大学 袁红梅 中美主流媒体南海问题话语架构策略的批评认知对比研究 汪少华74 南京师范大学 孙启彪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矿物风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连宾75 南京师范大学 谢文娟 随机系统的稳定与状态反馈控制研究 朱全新76 南京工业大学 曹雨 基于自组装亚微米结构的高效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黄维 王建浦77 南京工业大学 张梦辰 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设计与制备 金万勤78 南京工业大学 邱益彬 构建菊粉利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细胞工厂合成γ-聚谷氨酸的研究 徐虹79 南京邮电大学 唐玉富 病理微环境智能响应的光基诊疗剂研究 范曲立80 南京邮电大学 夏文超 云无线接入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理论与方法 朱洪波81 南京林业大学 黄晨 麦草制浆废弃物生物加工的研究 勇强82 南京林业大学 张小标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收支与碳减排贡献——基于CBM-MRIO模型的构建与实证 杨红强83 南京医科大学 唐欣 MLP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对心肌肥厚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 季勇84 南京医科大学 范燚 乳小鼠再生心肌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揭示 CHK1激酶通过mTORC1促进梗死后心肌再生的重要作用 王连生85 南京医科大学 颜财旺 染色体1p35.2和5p13.1区域遗传变异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及其机制研究 靳光付86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自力 双氢青蒿素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与衰老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郑仕中87 南京艺术学院 王宇 明清笺纸研究 孔庆茂88 江苏大学 张飞飞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驱动人脸表情识别研究 毛启容89 江苏大学 朱志 氮化碳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硫醇类污染物的 性能机理研究 李春香90 江南大学 吕鹏飞 纳米碳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魏取福91 江南大学 李斯 DNA分子介导的自组装纳米结构与重金属离子及microRNA的原位定量检测 胥传来92 苏州大学 曹国洋 低维光电转换器件光子学与电动力学研究 李孝峰93 苏州大学 胡俊蝶 石墨相氮化碳、铋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氮氧化物的研究 路建美94 苏州大学 张浩 聚焦超声辅助超小纳米颗粒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李桢95 南通大学 秦婧 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生长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分析 顾晓松96 南通大学 黄 小鼠iPS细胞体外分化胰岛类β细胞的机制研究 王志伟97 中国矿业大学 赵佳腾 面向储热的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及强化机理研究 段雄98 中国矿业大学 黄国栋 碱激发MSWI底灰的改性增强与抗碳化能力研究 姬永生99 中国矿业大学 孙强 充填开采再造隔水关键层机理及方法研究 张吉雄100 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郭克锋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策略与性能分析 张邦宁

大象心

CAAI公示2019年度优秀博士论文

7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公示了2019年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最终结果。学会组织专家对入围终评的20篇论文进行了评审,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南京大学等的一共15篇博士论文获奖,其中10 篇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 篇论文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