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事之若何

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东医科大学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药学、生物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学校总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一、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制及学习方式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详见《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按类别可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学制3年,学习形式为“全日制脱产学习”。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2021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毕业证书)。(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三、报考要求1.考生须按照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关或相近专业进行报考。2.基础医学专业除了接受本科为基础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护理学、生物信息学、医学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3.临床医学类专业报考要求(1)临床医学类学术学位(专业代码为“1002**”)要求:临床医学只接受本科为医学门类和理学门类专业的考生报考;(2)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1051**”)要求:临床医学(除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放射影像学、超声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眼科学和麻醉学以外各专业)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的考生报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5105)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放射影像学(105123)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放射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超声医学(105124)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20)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学位,仅限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妇产科学(105115)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妇幼保健医学(医学学位,仅限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专业的考生报考;眼科学(105116)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麻醉学(105118)只接受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3)专升本医学本科毕业生,其本科专业必须与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方可报考专业学位。(4)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的考生可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5)被录取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均须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考生,或已录取为住院医师规培人员后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无故自行退出者,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4.药学(学术型、专业型)除了接受本科为药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除了接受本科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临床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6.生物学接受植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7.医学技术除了接受本科为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病理技术等专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接受临床医学、临床营养学、听力学、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生物学、动物实验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生报考。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我校报考条件者。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网上报名1.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2.报名流程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4.注意事项:(1)教育部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后一周内须向我校研招办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2)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以及录取等资格,已入校的学生将被取消学籍。(3)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4)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在提交报考信息时,通讯地址必须详细到省、市、区(县)、街道门牌号,调档函、录取通知书等均按考生所提供的网报地址和手机号邮寄。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查看报考点公布的确认方式,如所在报考点为网上确认的方式,考生应按照报考点要求准备相关资料。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2.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程序(1)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2)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三)打印准考证1.打印准考证时间2020年12月19日-12月28日。逾期不再补办。2.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3.注意事项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五、考试(一)初试1. 初试日期、时间和地点2020年12月26日-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12月26日上午 101 思想政治理论12月26日下午 201 英语一12月27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 业务课二考试地点: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的考场。2.初试科目初试科目详见《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理学门类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1细胞生物学(自命题)和801生物化学(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一般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2西医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药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49药学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3卫生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其中卫生事业管理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6卫管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医学技术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4医学技术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公共卫生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3卫生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药学(专业学位)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49药学综合(自命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为全国统考科目,其余科目为我校自命题。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二)复试1.复试分数线参加复试的考生(含调剂生)必须符合国家确定的一区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我校自主确定并公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2.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并提前在研招网或我校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3.复试内容包括(1)笔试:包括专业课和专业外语。(2)面试与实践操作:包括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素质测试、临床实践技能或科研创新能力考查。(3)资格审查在复试报到时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考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完成学历(学籍)核验。(4)体格检查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复试时考生须提供本人的现实表现等材料,材料需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我校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对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六、调剂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者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5.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的考生可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考生调剂到其它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注意事项:调剂考生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未通过该系统调剂的考生一律无法录取。七、录取1.我校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工作要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2.录取类别与就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定向生)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定向生)两种。定向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在学期间不转工资、户籍关系及人事档案,可享有已签协议的定向单位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非定向生按我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3.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4.新生报到后,我校将进行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八、学费与奖助学金(一)学费1.学费:全日制临床医学类相关学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培养类型)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培养类型)学费标准为16000元/生/学年;全日制非临床医学类相关学科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全日制学术型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20000元/生/学年;全日制专业型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24000元/生/学年。2.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500元左右(4人间)。3.教材费:自理。(二)奖助学金学校现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按照相关文件发放。九、信息公开公示1.“研招网”查询方式:院校信息广东广东医科大学2. 研究生院官网: 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十、招生咨询广东医科大学代码:10571研究生院官网: 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附近1: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2: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考试科目代码:349、353、701、704、706、707、801)附件3:广东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02 )广东医科大202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02]考试科目名称:西医综合Ⅰ.考核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Ⅱ.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300 分二、题型结构A 型题 第 1~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第 91~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B 型题 第 121~1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X 型题 第 151~18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Ⅲ.考试内容基础医学 约 60%其中 生理学 约 15%生物化学 约 25%病理学 约 20%临床医学 约 40%其中 内科学(含诊断学)约 30%外10%Ⅳ.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 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5.ABO 和 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 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7.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十)神经系统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11.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十一)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 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3.肽键和肽。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8.核酸分子的组成,5 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13.酶的调节。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14.生物氧化的特点。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16.胞浆中 NADH 的氧化。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DNA 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2.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4.DNA 的损伤(突变)及修复。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6.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四)生化专题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2.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4.血红素的合成。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8.生物转化的类型和意义。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10. 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三、病理学(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2.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二)修复、代偿与适应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四)炎症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五)肿瘤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常见肿瘤的特点。(六)免疫病理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6.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八)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九)消化系统疾病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8.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9.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10.胰腺炎症及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十)造血系统疾病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3.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十一)泌尿系统疾病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3.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局灶型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新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4.IgA 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5.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6.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十二)生殖系统疾病1.子宫颈癌的病因、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肿瘤)、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4.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5.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6.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7.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8.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9.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10.乳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十三)传染病及寄生虫病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9.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10.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肠道、肝、脾的病理变化。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十四)其他1.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2.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3.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四、内 科 学(一)诊断学1.常见症状学:包括发热、水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咯血、昏迷。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X 线胸片、超声波检查(常用腹部 B 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镜检查)。5.常用临床操作: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二)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分型、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出院标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和预防。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分期和分级、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4.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包括结核病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期、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8.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9.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10.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11.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2.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包括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三)循环系统疾病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用)。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5.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重点为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8.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9.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10.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1.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2.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3.心脏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并发症和防治措施。14.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四)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2.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治疗。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8.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9.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10.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3.急性中毒的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14.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五)泌尿系统疾病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包括肾脏的解剖与组织结构,肾脏的生理功能,常见肾脏疾病检查及临床意义,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2.肾小球肾炎(急性、急进性、慢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IgA 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尿路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六)血液系统疾病1.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常见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8.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9.出血性疾病概述:正常止血机制、凝血机制、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出血性疾病分类、诊断和防治。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七)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包括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2.Graves 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甲状腺危象的防治)。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库欣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6.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7.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发病诱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八)风湿性疾病1.风湿性疾病总论: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5.原发性血管炎概论。贝赫切特病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五、外 科 学 (一)外科总论1.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2.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3.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及血液制品。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与防治。6.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术后镇痛的药物与方法。7.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8.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9.外科感染(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0.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11.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12.肿瘤(1)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2)常见体表肿瘤的表现特点与诊治原则。13.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防治。14.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1)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2)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3)重症监测的内容、应用与治疗原则。(4)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操作要领和治疗。

爱妻家

潍坊医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潍坊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健康中国背景下重大健康风险预测与治理策略”研究项目获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健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临床医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并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学校有19个学院,27个本科专业。有“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5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个,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高校、医药卫生(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医药卫生(中医药)重点专科40个。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研究生和本专科生15万余人,打造了“沉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品牌。山东省医学领域四名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中,谢立信院士在我校工作25年,于金明院士为我校79级毕业生。加拿大医学科学院王睿院士为我校77级毕业生。“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以国家特殊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危机管理理论知识为引领,以公共卫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为支撑,培养具有扎实的公共卫生危机理论基础、突出的危机应对管理能力和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家应急管理及相关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项目导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专家,有海外相关领域的终身教授。学校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武警总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在学期间有机会参与国内、国际公共卫生危机问题的处置。学校建有中国ICF研究院、中国康复健康研究院、卫生应急模拟指挥中心、媒体应对仿真实验室、大数据研究中心、循证医学研究中心等实验平台,为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校2021年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一、招生计划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国家计划非定向博士研究生9名(实际招生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为准),招生研究方向目录见附件1。二、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坚定政治立场,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三)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否则将被取消入学资格)。(四)专业背景要求。考生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应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药学、生物学。(五)身心健康,要求体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有关规定。(六)至少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七)其他条件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考生必须确保能够完成全日制在校学习和论文研究,否则不具备报考资格。三、报名手续(一)报名时间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4月9日。(二)报名方式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博士网报”,注册学信网账号,进入“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采集系统”,依据系统提示填写考生信息并上传有关附件。报名成功后,请在报名系统下载《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发送电子版至相关邮箱。(三)报考资格审核考生将以下材料按顺序装入档案袋,且务必于2021年4月16日前(逾期不候)邮寄至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详细地址及收件人见本简章联系方式部分,材料寄出后,可拨打学院咨询电话进行确认)。学校将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并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考生。需提交的材料顺序依次为: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登陆研招网网上报名系统报名成功后进行下载,正反面打印后填写盖章);2.《报考潍坊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附件2);3.《潍坊医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考试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鉴定表》(附件3);4. 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硕士应届生须加盖培养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在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5.能够证明自己业务及创新能力的相关材料:本人近5年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发明专利证书、近3年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任务书(复印件)等;6.县级以上医院体检报告;7.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全文须在被录取后新生报到时补交);8.本(专)科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同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由培养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原件。9.近期彩色2寸免冠照片3张。10.身份证复印件1份。四、现场确认、缴费及准考证领取时间:2021年4月23日上午8:30-12:00(如因疫情防控管理等导致时间调整,另行通知)。地点:潍坊医学院浮烟山校区行政楼研究生处462房间现场查核考生信息(考生须提供身份证、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及相关材料,确认报考资格。审核通过者,根据鲁发改成本〔2020〕616号文件,现场缴纳报名费220元/人,并领取准考证。五、考试及时间安排初试时间:2021年4月24-25日(如因疫情防控管理等原因导致时间调整,另行通知)。初试科目:英语、专业课为统考科目,专业基础课为按研究方向选定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见附件1)。初试地点:潍坊医学院浮烟山校区(山东省潍坊市宝通西街7166号)。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考生留意我校研究生处网站通知。六、录取原则(一)按研究方向,依据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所发表学术论文、论著、发明专利及承担各级科研项目情况,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不招收定向委培考生,录取的博士生的人事档案须转入我校。(二)考生应符合报考资格,提供的所有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三)学校拟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体格检查,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七、学制及学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被录取的考生均须到校进行脱产学习,学制4年,每年收取学费1.0万元。八、奖助学金(一)录取的博士生入学注册学籍后,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1.5万元。根据学业情况可享受1.2-1.8万元不等奖学金。助研津贴每月不少于300元。(二)从第二年起,根据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名额,可申请国家奖学金每年3万元,校长奖学金每年2万元。(三)学校对派往国外访学半年至一年的研究生资助5-10万元,对赴港澳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一次性资助0.8万元,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者一次性资助1.5万元。九、联系方式参见学校官网说明:详细潍坊医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请参见学校官网。来源:潍坊医学院 编辑:李晨 张欣雅 责编:张兴伟 孙如梦 审核:王丽娜 总审:田玉胜

老头儿

宁夏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招生类别与计划2021年我校预计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000名(含推荐免试生,实际招生数以国家后续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三、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业务条件:①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及以上;②参加过本专业5门以上本科课程学习(须进修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或近两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公开出版的省级刊物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 1篇及以上。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报考研究生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五)报考我校考生须按照与本科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原则进行报考,并符合下列条件及要求:1.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招收普通高等学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以及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均不得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要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方可毕业,且只能以本科学历报考执业医师资格,其报考资格认定详见“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通知”。2.本科为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等理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需按我校招生目录报考相同专业或基础医学、生物学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或其他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可报考我校中医学相关专业或基础医学、生物学专业,限制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4.同等学力、非全日制成人本科、自考本科以及通过网络本科教学、半脱产教学的考生,须报考与所学专业相同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5.不招收服务期内本科订单定向类考生。6.如考生未按上述相关规定报考,我校将不予初试准考、复试及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六)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获得所在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同时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 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推免生的接收办法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本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同时符合上述第(一)至(五)条规定的报考条件者。其他要求参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八)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一)网上报名要求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于11月2日前将个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本科进修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等等证明材料原件扫描发送至我校招生就业处邮箱核验。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9.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我校规定的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向我校招生就业处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准考试。(四)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五)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五、入学考试(一)初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进行。(二)复试1.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复试由我校组织,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英语、专业知识和实验或临床技能的考核,形式为笔试、面试和技能操作等,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具体时间和安排以我校发布的复试通知为准(一般在4月)。3.复试资格审查。①在复试前学校将对进入复试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②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4.凡初试成绩合格进入复试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大专毕业证书及本科课程成绩证明或论文原件,将在复试时进行资格复审,凡不符合资格者取消复试资格;复试时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方法为笔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5.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6.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在我校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三)调剂我校将根据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情况和招生计划剩余情况,发布调剂生接收公告。调剂生复试时间初步定在4月上旬左右。具体时间和要求将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另行通知。(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学校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六、录取(一)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等综合情况,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二)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报名前征得工作单位同意后方可报名,且在复试报到时需提供工作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相关证明,否则取消复试资格。被录取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三)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四)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2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七、收费标准、奖助体系(一)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学费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批准执行,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均为8000元/学年。(二)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外,我校还将通过“三助”岗位(助研、助教、助管)、推免生奖学金、孙涛科技创新奖等多元奖助体系,保障和支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八、违纪处罚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九、其他及注意事项(一)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二)招生目录中,所列研究方向仅作为考生了解专业研究动态及网报参考,入学后经师生双选环节再确定导师。考生可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深入了解导师情况、学科及学位点建设、科研情况或其他事宜。(三)如遇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十、招生信息与咨询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需及时浏览宁夏医科大学招生信息网、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页,查看招生相关信息、学院专业介绍、招生咨询问题等。十一、联系方式宁夏医科大学 单位代码:10752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1160号 初试咨询:宁夏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复试咨询: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两对半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现在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3.9万册、电子图书79.7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2所教学医院,其他类实践教学基地100余处。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二级学科;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中医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跨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中药学、药学、电子信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500余人。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3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3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0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8项,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30项,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76人,硕士生导师828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2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94人,“山东名老中医”6人。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8项。壹招生规模2021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规模1468名,其中拟招收推免生400名(含长学制转段生180名)、单考生1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5名。实际招收人数和相关政策以国家下达的文件为准,其中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各学科专业实际招收人数将结合学科专业培养条件、导师数、上线人数作适当调整。贰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我校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6.报考“定向就业”类别考生需提交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并脱产学习的证明。(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单独考试: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要求。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满4年(截至报名时)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三)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报考我校并参加复试。《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年接收推免生章程》见“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四)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五)部分专业报考限制条件1.中医临床各专业(含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各专业及护理学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眼科与视光医学院所属各专业均不接受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的考生报考)。2.中医授专业学位的临床各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1057)仅接受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之规定,能报考相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考生或已经取得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考生报考。3.中医授学术学位的临床各专业(专业代码100506-12,100602)、临床医学各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1002,学术学位)、护理学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1011或1054)不接收药学类(专业代码前四位1007)、中药学类(专业代码前四位1008)或非医学门类考生报考。4.报考中医学院方剂学专业需要具有学士学位证或入学前须取得学士学位。5.已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考生,报名时只能报考学术型研究生。报考“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报名时一般应报考学术型研究生。叁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报考点选择(报考点约束规则)1.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2.济南市驻地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或户口在济南市的考生,凡报考我校的须选择我校报考点(10441山东中医药大学)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并在我校长清校区参加考试。3.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选择我校为报考点进行确认和考试。4.所有非报考我校的考生,均不得选择我校报考点进行确认和考试。(二)网上报名要求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要求报名。(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7.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8.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三)网上确认要求1.考生网上确认应当提交本人证件照片、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网上报名编号,往届毕业生还需提交户籍证明或济南市人社局网站打印的缴纳的社保证明,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3.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肆考试1.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复试时间为2021年4月2.考试科目初试:(1)医学、教育学门类考三门: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综合(根据报考专业任选一项):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08护理综合、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49药学综合、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611中药综合01、612中药综合02、613药学综合01、614药学综合02、615管理学综合、616数学(自命题)、698中医综合、699西医综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四门: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2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0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专业代码085400)考四门: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或803数据结构。(4)科学技术史考四门: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8科学技术史;④808中国医学史或8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复试:外国语测试(含听力和口语)、专业课笔试(见各专业复试科目栏)、综合面试(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含临床技能操作考核)。4.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初试合格后,须在复试中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报考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考生加试《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报考药学、中药学专业考生加试《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考生加试《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报考心理学类专业考生加试《医学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考生加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伍收费标准收费按照鲁发改成本[2020]1085号文件执行,学术型硕士学费8000元/生·学年;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生·学年。学费标准如有调整,以山东省教育厅最新批复文件为准。陆研究生奖助学金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奖励20000元。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范围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缴费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覆盖率100%。第一年标准为每生5000元。第二、三年三个等级:一等每生每年8000元,二等每生每年6000元,三等每生每年4000元。3.研究生专项奖学金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者、基础类学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统招硕士入学考试初试成绩特别优秀者(全日制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除外)一次性发放3000元~10000元不等。4.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每年6000元。5.“视光之星”学科奖学金资助范围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眼科学或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方向研究生,用于资助优秀学生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及出国深造,培养中国未来的视光之星。柒其他1.我校硕士研究生全部为全日制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2.目录中标为博士招生专业,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标▲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

堕汝形骸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最强解读!

每年的9-10月是各大高校公布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和考试大纲的重要时间段,相信各位同学现在一定被各种信息弄得眼花缭乱了!公卫研习社对近几年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大纲等进行解析,一键助你顺利报考!本文大纲01招生政策解读02 学硕/专硕专业如何选择?03复试分数线04 考试大纲解读05 二战、在职考生报考注意事项01招生政策解读招生简章2021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已出,较2020年略有变动,总结为两点:统计学参考书目由之前的两本变为一本,即基础学院姜晶梅老师主编的《医学统计学基础》科学出版社。今年未给出各院所分别招生数,而是将公卫相关专业集中在一块,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放在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目录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放在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目录下。近年拟招生人数情况▲ 2020-2021年公共卫生学院拟招生人数情况02专硕/学硕专业如何选择?竞争程度学硕和专硕统一参加考试,考察同一张试卷。以往学硕竞争压力更大,但近年来,专硕整体竞争压力已经逐渐超越学硕,具体到不同院所,差异较大。兴趣意愿(是否读博)学硕细分了更多的方向,专硕招生没有细分方向,如果对某一方向兴趣浓厚并且想以后深入发展如深入读博,那么学硕是你更好的选择。如果没有明确的感兴趣方向和暂时没有读博打算,可以更多考虑专硕。区 别学硕和专硕区别不大,培养方式基本一致,但是毕业证不同,学硕毕业证书上写的是专业、专硕毕业证书上统一写的是公共卫生。学费都是每年8000元;协和奖学金覆盖面不是很大,学硕专硕奖学金均分等级。硕转博:学硕是可以直接转博的,统考转博的比例不是很大,专硕是需要考博。03复试分数线协和不是自主划线学校,每年校线即为国家线:2018年医学国家线A类:总分305,英语政治40分,专业课120分;2019年医学国家线A类:总分305,英语政治43分,专业课129分;2020年医学国家线A类:总分300,英语政治42分,专业课126分。但此线参考意义不大,各院所实际复试线一般都高于国家线,具体高多少,取决于考生的分数和招生的名额。也存在某些年份部分院所招不满,院线即国家线的情况。04考试大纲解读考试大纲协和官方无考试大纲,同学们可按照班班指导,结合公卫研习社红宝书、视频课堂、大黄蜂题库复习。要强调“课程+资料+服务+在线题库”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进行高效复习,复习步骤、复习方法等一定要和班班及时沟通!参考书目2021年参考书目有变动,班班建议新书要买,备在身边,作为参考书目,可不作为重点。如有问题,请及时和公卫研习社班班沟通!考试题型和分值05二战、在职考生报考注意事项报名时间报名有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之分,大多数省市应届生和往届生均可预报名,个别省市往届生仅可在正式报名阶段进行报名(具体以各省市网报公告为准)。建议大家把握好时间,及时进行报名。报名资格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二战考生再报名以往届生报考研究生,需以下证件: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具体咨询报考点和报考院校是否需要)。关于报考点二战考生及在职考生对报考点的选择不受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的地点报考。但不同报考点要求不同如部分省份非应届生要求考生是本地户籍或有本地工作证明,暂住证或社保等。具体要求请查询报考点的网报公告。档案地址的填写有工作往届生或在职考生,档案应该在单位或单位所在的人才市场,档案所在地填写单位地址。无工作往届生,档案一般被徘徊原籍所在人才市场,档案所在地填写人才交流地址。档案在自己手中/滞留原学校往届生,携带有效证件去学校、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档案托管,填写相应地址即可。在职考生报考是否需要单位同意若想边工作边读研,需要经过单位同意。若报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需做以下准备。首先了解自己签订的就业合同是否有时间限制及其他相应要求,避免违约;其次,了解本单位的辞职流程,避免考上后因辞职耽误读研报道时间。关注我们,我们将实时更新各大院校报名指南、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等相关资讯,做你最强的后盾!

人卒闻之

四川八所“双一流”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来啦!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开始在即川叔在此为广大准备考研的考生整理了四川八所“双一流”高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起来看看↓↓↓四川大学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本科。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办学地址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华西校区(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江安校区(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向下滑动查看内容:↓↓↓四川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一、招生人数2021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748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98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学术学位约招3590名,专业学位约招239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部招收专业学位。所有专业代码中第三位为“5”或者“6”的学科专业为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各招生单位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含联考生)等,实际录取数待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2021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2900名。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外语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含EMBA方向)、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4.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含EMBA方向)、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旅游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5.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1051]、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1052],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仅限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且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推免生的报考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具体情况详见《四川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三、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含联考生)等,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后,才能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级教育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一)网上报名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至22:00。网上报名地址:http://yz.chsi.com.cn/。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详见考生网报时选择报考点的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公告。(三)注意事项1.在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3.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2020年10月31日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已获得境外学历证书的考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截止前将《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到四川大学研招办,否则将不被纳入本计划报考。按照教育部文件:“将骨干计划集中安排到本单位优势学科专业”的要求,四川大学2021年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将仅安排在部分优势学科专业招生,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的专业将在《四川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请相关考生仔细查阅。面向西藏基层干部报考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请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习方式为全日制。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8.报考强军计划考生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为5101(四川大学),必须按四川大学规定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和考试。9.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考生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四、考试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2.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试科目详见《四川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的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一(201)、英语二(204)、俄语(202)、日语(203)、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306);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3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4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7)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参考书目或考试大纲详询各招生单位(四川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4.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划定初试合格分数线。初试成绩满足学校和院系要求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5.复试是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进行。五、体检 体检对象: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体检时间: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详见校内各招生单位复试通知。体检医院:四川大学校医院或政府设立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 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和要求执行。六、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队录取。所有拟录考生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录取考生于2021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国家专项计划(少民骨干计划、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对口支援计划等)的录取,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结合生源质量、招生计划以及学科分布,按学科单独划线、择优录取。七、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28-85466153、85407858028-85467270(文科),028-85461353(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医科)Email:scuyz@scu.e.cn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cu.e.cn/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各硕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信息》八、其它说明 1.学费与奖助金:四川大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投入机制、奖助和收费等政策按《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和四川省《关于加强我省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4〕430号)文件规定执行。四川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详情参见我校研究生院奖助金管理系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金,学校不安排住宿。2.学习年限: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部分专业研究生学制为2年或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学制为2年的专业学位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最长学习年限若教指委另有规定,则按相关文件执行。3.2021年四川大学所有专业不接收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的报考。4.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请广大考生认真阅读本章程的报考条件及四川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关招生单位及相关学科的报考要求,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复试录取、开学报到等各环节均会对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复试及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5.四川大学将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s.scu.e.cn/、四川大学研招网https://yz.scu.e.cn/。电子科技大学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本科,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办学地址清水河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沙河校区(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向下滑动查看内容:↓↓↓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一、报考类别 (一)全国统考(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二)推荐免试 (三)管理类联考(包括 125100 工商管理(MBA)、125200 公共管理(MPA)) (四)强军计划(自主命题)二、报考条件(一)全国统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注:(1)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有关时限计算从学历学位证书日期开始至入学当日(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截止。(3)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计划为准。(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6)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7)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①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②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③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已取得学位证的往届本科毕业生;④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接收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二)推荐免试详见《电子科技大学关于接收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通知》。(三)管理类联考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3)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注:(1)录取125100工商管理(MBA)、125200公共管理(MPA),只从参加管理类联考的考生中选拔。(2)有关时限计算从学历学位证书日期开始至入学当日(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截止。(3)报考125100工商管理(MBA)、125200公共管理(MPA)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不加试。(四)强军计划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的规定办理。注:强军计划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计划为准。三、报名方法(一)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31日(9:00-22:00)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27日(9:00-22:00)网址:yz.chsi.com.cn要求: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1)考生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我校公布复试分数线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余缺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2)报考类别:非定向:入学时须调入个人档案,毕业后由学校统一派遣;定向:录取前应当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协议(强军计划除外)、定向就业合同,不调入个人档案,毕业后按定向协议执行。(3)意向导师可填写在“备用信息”栏,如:10001李乐民(请勿在“备用信息”栏填写除意向导师外的其他任何信息),复试科目在打印复试通知单时选填。3、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5、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急需紧缺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结合我校优势学科专业情况,“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仅00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002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08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009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013医学院、015经济与管理学院、016公共管理学院、018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专业接收考生报考。6、现役军人和国防生报考,必须按军队相关部门的规定办理。7、报考强军计划考生,网上报名必须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报考点。强军计划考生的考试科目选择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系统自动更改为对应的自主命题考试科目。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具体要求详见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考点的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公告。四、资格审查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复试时,我校对考生毕业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五、入学考试(一)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27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地点: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考场应试;强军计划考生到电子科技大学考场应试。科目:第一天上午(第一单元) 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第一天下午(第二单元) 外国语(满分100分)第二天上午(第三单元) 业务课一(满分150分)、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第二天下午(第四单元) 业务课二(满分150分)说明:1、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3、以上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考试方式均为笔试。4、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5、考试科目详见本“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科目”。6、强军计划考生,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改考对应的自主命题考试科目,具体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改考 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 改考 288单独考试英语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 改考 688单独考试高等数学考纲:全国统考或管理类联考的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编制并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详见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参考书目”,均仅供参考。(二)复试学校按照学科门类和不同学位类别确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院系根据招生计划、考试成绩和差额复试比例确定本单位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不低于学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形式和内容由学校和各院系根据各学科(类别)、各专业(领域)培养要求、相关知识及能力考核标准确定。复试具体安排和要求在复试前通过学校研招网和各学院网站向考生公布。说明:1、复试由报考学院负责组织,复试前将对考生毕业证(结业证)、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或取消成绩。2、我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但各专业可根据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原则上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均有机会参加复试。3、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在复试前通过学校研招网向考生公布。六、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教育部当年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及其在校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考生的名单。复试、体检、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考生诚信状况是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研究生招生考试为国家教育考试,触犯刑法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相关单位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拟录取名单确定后,考生须提交本人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的现实表现材料。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新生录取通知书由学院研究生科发放,其中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新生由学院研究生科发放调档函,个人档案必须在入学前(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调入学院;录取类别为定向(强军计划除外)的考生必须在录取前将签订好的定向协议书(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资料下载”)、定向就业合同(复印件)交至录取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录取为定向。按照教育部要求,凡是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学校招生部门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具教育部学历(学籍)认证书(网址:yz.chsi.com.cn),否则不予录取。学历(学籍)认证书电子版可发送邮件至 yzb@uestc.e.cn,纸质版可发送传真至 028-61830153,电子版或纸质版任选一种发送即可。七、学制 金融(025100)、(全日制)工商管理(MBA 125100)专业的学制为 2 年,其他专业学制为 3 年,具体以入学当年培养方案为准。八、学费 学费标准按入学当年国家及四川省有关文件执行。2021 年学费标准见电子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网站或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九、说明 1、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对报考中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2、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毕业要求,经学院毕业鉴定合格,学校毕业审核通过,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其按照培养要求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和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相应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3、我校研究生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校清水河校区和沙河校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提供住宿;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提供住宿,不参评奖助学金,但可参评部分荣誉奖励(以奖项具体评选办法为准),不参加成都市大学生医疗保险。4、我校研究生就业根据录取类别:非定向考生自主择业,发放派遣证;定向考生按定向协议(合同)就业,不进行毕业派遣;其他特殊类型考生按照相关要求办理。 5、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必须按军队相关规定办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其他问题,我校不承担责任。6、本招生简章,如有与教育部 2021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政策不符之处,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招生咨询 一、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 2006 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邮编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 4 号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邮编 610054 学校网址:www.uestc.e.cn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 址:清水河校区主楼 B2-419电 话:028-61830152、028-61830153 传真:028-61830153网 址:yz.uestc.e.cn三、学院联系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本科。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办学地址成都市犀浦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九里校区(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峨眉山市峨眉校区(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区路二段6号)目前研究生学习主要在成都犀浦和成都九里校区。向下滑动查看内容:↓↓↓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一、报考类别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非全日制招收在职且定向就业的考生。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设置,我校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二者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别”。二、培养目标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IV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三、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30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约2100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80名。特别说明:我校所公布的各院系及各学科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含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为预计招生数,仅供参考,实际录取时将根据国家下达的2021年招生计划和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人数作相应调整。四、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以我校2021级研究生入学报到时间为准,下同)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选择《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可招收同等学力的专业,且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报考125100工商管理、125200公共管理、125601工程管理、125602项目管理的考生除外):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至少1篇;②补修8门及以上报考专业(领域)的本科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由补修课程的高校教务部门出具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③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取得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意见书。(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3.我校单独考试具体要求请见《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招生规定》。(四)我校凡按教育部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办法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swjtu.e.cn/web/index.html)。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五)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专业(代码085100),只接受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生报考。五、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一)网上报名要求: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登录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专题网站,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确定本人符合报考条件后,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4.考生应按学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并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8.“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10.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11.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1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届时详见“研招网”、四川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sceea.cn)及我校研招信息网公告。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3.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4.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5.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6.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7.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六、报考资格审查教育部规定: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七、初试(一)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四)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我校公告。八、复试与调剂(一)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二)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组织复试与调剂工作,预计从2021年3月下旬开始。学校复试办法、学院复试实施细则及安排请考生留意学校研招网和相关学院(中心)网上通知。(三)因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代码085400)、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生物与医药(代码086000)、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00)均按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组织复试与录取。因专业方向考试内容相差较大,建筑与设计学院的艺术(代码135100)按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组织复试与录取。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培养专项的电子信息(代码085400)按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组织复试与录取。因学科建设发展所需,电气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代码080800)专业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和07新能源电工技术(超导与新能源中心)按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合并组织复试与录取;能源动力(代码085800)按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组织复试与录取。其他学科(类别)录取原则见相关学院复试实施细则。(四)调剂政策以学校复试与拟录取工作办法及各学院实施细则为准。九、学制与学费标准(以入学当年发改委或物价局备案和学校计财处公布为准)根据《关于继续执行我省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9]357号)文件,我校拟将对延期毕业(超过学制)的2021级研究生在超学制阶段收取学费。收取学费按延期时间折算的年标准不超过原专业年学费标准,具体标准以学校收费文件为准。十、奖助学金学校为全日制且无固定收入的研究生提供多元的奖助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三助”助学金。(一)研究生奖学金设置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标名额,以教育部当年实际下达计划为准。其评选工作,按照《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执行。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其评选工作按《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二)研究生助学金设置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覆盖我校在籍且无固定收入的全日制研究生。我校助学金按月发放,每年发放12个月。助学金的管理,按照《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2.硕士生“三助”助学金“三助”助学金,用于资助硕士生从事“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助教”、“助管”的岗位酬金,由学校出资;“助研”的岗位酬金,由科研项目课题组自行安排。“助教”岗位酬金不超过500元/月,每周实际教学工作量不低于6个学时;“助管”岗位酬金不超过450元/月,原则上每月工作量为30-36小时。“三助”助学金的管理,按照《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执行。最终奖助学金类型及标准以入学当年学校公布的奖助学金政策为准。十一、住宿情况。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十二、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招生说明1.学生导师均由西南交通大学聘请的硕士生导师担任。2.在唐山提供宿舍(双人间),按学校标准缴纳住宿费。3.提供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75%,额度不低于学校标准,等级比例根据当年下拨的奖助学金经费额度确定。4.按学校标准提供助学金,覆盖所有学生。5.为师生提供获取唐山研究生院科研经费支持的机会。6.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主要在唐山及京津地区完成。学生入学后在唐山市报到。研究生院教学师资为本校教师或京津一流高校教师,教学设施优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奖学金类型及标准以入学当年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公布的奖学金政策为准。十三、人才培养专项我校是教育部12所“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在十九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政策精神,发挥学校特色,充分对接区域与行业人才需求,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旨在通过高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项目实践,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学校以专项的形式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烟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企业、科研平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人才联合培养专项合作。现将项目介绍如下:1.项目以“定向实践,非定向就业”形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所有参与专项的研究生均为全日制研究生,学生仅在规定企业完成实践环节,而非定向就业。2.项目采取“1+2”的学习形式,即学习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校学习一年,完成课程学分;第2阶段在指定企业实践不少于1年(西门子为2年),期间,完成实践学分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企业课题相关内容开展论文工作。3.在读期间享受学校规定的奖助学金。此外,若企业设有专项奖助学金参与项目的学生可额外享受相关政策。4.企业可根据实践情况给予个别优秀学员优先录用的资格。若有未尽事宜,由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解释。关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特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奖助学金、企业概况等内容请参见我校研招信息网《2021年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专项”招生宣传册》。十四、其他招生政策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西南财经大学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本科,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办学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向下滑动查看内容:↓↓↓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招生类别及政策(一)我校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学校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学校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将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三、拟招生计划及专业 (一)各培养单位、专业拟招生人数详见招生专业目录。(二)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为拟招生人数,全校及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当年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予以调整。(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包括推免生数和专项计划数。全校推免生招生数不超过招生专业目录中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竞赛组织招生计划不包括在内)。各招生专业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招生人数,一般不少于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人数减去推免生接收人数的差额。推免生接收人数超过招生专业公布人数的专业,其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招生人数,不少于招生专业目录公布招生计划的30%。学校接收的推免生人数将于推免生接收工作结束后公布。四、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四级考试或成绩达到426分(其他语种参照英语要求);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专业相关的论文一篇(不低于3000字);③通过本专业国家自学考试本科段主干课程8门以上。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特别提示: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执行相同标准),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特别提示:单独考试招生专业及拟招生人数请查看招生专业目录。五、报名程序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推免生除外)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日期:2020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202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2.报名要求: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学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3.学历(学籍)信息校验: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4.注意事项: (1)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推免生录取资格。(2)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应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3)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5)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6)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学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7)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8)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进行缴费、核对确认网报信息及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等工作。确认将通过网上进行或现场进行,届时将根据防疫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另行通知,确认时间预计为2020年11月上旬。具体时间、方式及要求请关注报考点的确认公告。六、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学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学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再准予考试,否则不得准予考试。 特别提示:为避免因学籍或学历问题影响报考,请所有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自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上进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打印备查。材料要求如下:应届生:《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认证报告》;境外学历考生: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七、考试 (一)初试1.初试日期和时间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试科目 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3.初试地点:由考生所选择的报考点统一安排(地点以准考证打印为准)。4.初试有效证件: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0年12月19日-28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和书写。 5.考生初试成绩由学校统一通知。 (二)复试复试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在复试前学校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学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1.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学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学校硕士生培养目标、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等确定各专业、方向和各专项计划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培养单位可在学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之上确定本单位进入复试的成绩要求,初试成绩符合学校和培养单位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2.复试时间:预计为2021年4月。 3.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括专业笔试、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会计、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还将在复试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4.复试形式:复试采取差额形式。上线生源较多的专业,学校将在教育部规定基础上适当扩大复试差额。 5.加试: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类专业的可以不加试。 6.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考生需在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公布后一周内与学校研招办联系,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材料进行审查。 八、调剂 学校将根据招生计划及生源的实际情况,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届时请考生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信息。 九、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学校的体检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十、录取(一)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四)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 (五)被录取的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经学校审查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期间不具有学籍。 (六)新生应按时报到。因故不能按期报到入学者,应当按规定事先书面向学生所在培养单位请假。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十一、学习形式、学制、校区(一)学习形式各专业学习形式以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为准。(二)学制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三)校区我校现有柳林校区和光华校区,研究生培养在两个校区均有设置,具体安排以新生报到须知通知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十二、学费、奖助及就业(一)学费标准学费标准按照财务处《西南财经大学收费公示表》相关标准执行。(二)奖助办法根据国家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等相关规定,学校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资助体系进行资助。(三)毕业就业毕业派遣按研究生毕业当年的就业政策执行。十三、其他 (一)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三)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四)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五)本章程内容如遇与国家和教育部文件不一致的,以国家和教育部的文件为准。西南石油大学办学类型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地址成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南充校区(四川省南充市油院路30号)我校研究生均在成都校区。向下滑动查看内容:↓↓↓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学校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专业学位领域。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践行“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倡导“崇尚学术、立德树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校园文化,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致力于建成以工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配套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能源大学。一、学校全称西南石油大学(招生代码:10615)二、办学类型四川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三、办学层次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四、办学地址成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南充校区(四川省南充市油院路30号)我校研究生均在成都校区。五、报考条件第一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学院根据本学院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具体见网站公布的专业目录)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第二条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125100)、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条中第(一)、(二)、(三)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学院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3.仅能报考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第三条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第一条中第(一)、(二)、(三)项的要求。(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须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一份、专家推荐书两份以及个人学术材料复印件。专家推荐书下载网址:https://www.swpu.e.cn/gs/zsgz/zlxz.htm(三)我校仅在部分专业学位招收单独考试,且报考为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见下表)。第四条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须在规定日期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推免生接收章程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接收的推免生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六、报名第五条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 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 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网上报名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1.考生请按网上公告要求就近选择报考点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3.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我校(考点代码:5110),且须在规定时间到我校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报考工商管理硕士(125100)、工程管理硕士(125601)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4.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依据国家招生政策和我校章程,自主选择报考非全日制或全日制。5.考生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6.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7.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复试时将认证报告交我校核验,学历(学籍)校验审核通过后,才列入我校拟录取名单。8.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10.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我校联系。11.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1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13.考生网上报名是否需要网上缴纳报名费,以各报考点及报考点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通知为准。(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3.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签字。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 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5.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6.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七、入学考试第六条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一)初试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准考证的打印: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考生初试成绩见我校网站通知。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二)复试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具体事宜,请考生届时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并与相关学院联系。八、调剂第七条 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待初试结束后再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第八条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含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具体要求以我校公布的复试录取通知为准。九、录取第九条 我校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及思想政治表现,择优录取。第十条 现为或原为定向就业、拟报考定向就业、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考生,须征得定向或服务单位的同意,否则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第十一条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凡有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情节严重受到停考处罚,在处罚结束后继续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决定是否予以录取。十、学制及学习形式第十二条 学制见各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形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在校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课程学习方式。十一、学费及奖助政策第十三条 学费标准。文科类: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理工类:除文科类的其余理工科专业。如后期收费标准有变化,以财务处正式文件为准。第十四条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主要由国家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包括研究生生源奖学金、研究生基本助学金、研究生校长奖学金以及博士生学校奖学金等。各项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具体评定按国家与四川省财政、教育等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发布的最新文件规定执行。生源奖学金:我校接收的推免生可根据学科专业,享受学费减免和8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生源奖学金;通过统考录取的考生也可享受4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生源奖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励办法十二、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第十五条 具有我校学籍的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业年限内,完成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培养环节,准予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可按所学专业的学位标准申请相应的硕士学位,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学位评定后,授予其相应的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十三、监督与公示第十六条 各学院应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录取过程、录取结果负责。第十七条 学校受理举报部门:西南石油大学纪委办公室邮编:610500联系电话:028-83032312电子邮箱:jwjc@swpu.e.cn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纪委办公室第十八条 复试录取办法、拟录取名单应及时公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十四、联系方式第十九条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研招办(图书馆C区C608)邮编:610500咨询电话:028-83035080 、028-83032120电子邮箱:swpu-yzb@swpu.e.cn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s://www.swpu.e.cn/gs/zsgz/zsjz.htm十五、特别提示第二十条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第二十一条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除外)。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其他问题,由考生自行承担责任。第二十二条 我校在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的拟招生总人数及拟招收推免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人数仅为拟招生人数,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推免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各专业招生人数均可能有所增、减)。第二十三条 我校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截止日期为新生报到第二周周日;往届生计算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期限的截止日期为新生报到第二周周日。十六、解释权本章程解释权归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如与上级文件不一致的,以上级文件为准。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9月10日成都理工大学办学类型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地址成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宜宾校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路三段218号)向下滑动查看内容:↓↓↓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一、招生人数我校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86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4名。2021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39名)482名,未完成的推免生计划将列入统招计划使用。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为拟招生人数,学校及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予以调整。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3.报名参加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历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3.单独考试考生报考范围:资源与环境[代码为085700]、管理科学与工程[代码为1201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代码为081200]、金融[代码为025100]。(四)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日期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三、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包括统考生、单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报名流程: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注意事项:(1)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2)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报考点必须选择为成都理工大学,还须在网上确认或到我校进行现场确认及参加考试。(3)考生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6)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7)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并采集本人图像信息,逾期不再补办。1.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以各报考点确定和公布为准。成都理工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公告及程序要求将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公布。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3.报考我校单独考试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须提供以下材料:单位人事或组织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定向就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证明、专家推荐书两份(届时请至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成都理工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公告》中下载)、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4.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四、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一)初试1.准考证下载打印: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2.初试时间: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初试科目:详见《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其他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4.凡符合报名参加单独考试条件的考生,初试科目包括单考思想政治理论、单考英语、两门专业课共计四门,全部由我校负责组织命题。5.初试方式均为笔试。(二)复试复试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在复试前学校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学校将要求考生在复试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1.复试分数线: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划定A类分数线且达到各专业或各专项计划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复试时间:拟定于2021年3月下旬,复试具体程序及要求,请考生届时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相关信息或与相关学院联系。3.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专业笔试、面试、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环节。会计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4.初试合格、达到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科目详见《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加试方式为笔试。5.我校认为如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五、调剂我校调剂工作的具体程序及条件要求待初试结束后再公布,请考生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六、录取(一)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三)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四)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五)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六)被录取的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经学校审查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1至2年,保留入学资格期间不具有学籍。七、学习方式及学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全日制研究生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八、学费及奖助政策(一)学费经济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02)、法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03)、文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05)、管理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12)门类专业7200元/生·年;艺术硕士20000元/生·年;会计硕士18000元/生·年;除以上的其他招生学科8000元/生·年。学费最终标准以学校财务处正式文件为准。(二)奖助学金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设有“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多渠道提高研究生待遇。九、其他注意事项(一)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请广大考生认真阅读本章程的报考条件及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招生学院及学科专业的报考要求,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复试录取(含调剂录取)、入学报到等各环节均会对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复试及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根据教育部规定,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三)我校各专业所列的参考书目仅供参考,考试范围不受参考书目限制。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四)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www.gra.ct.e.cn/。十、联系方式单位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咨询电话:(028)84078699邮政编码:610059本章程如与上级文件不一致的,以上级文件为准。四川农业大学办学类型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办学地址雅安校本部(雅安市新康路46号)成 都 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都江堰校区(成都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向下滑动查看内容:↓↓↓四川农业大学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 〔2020〕8 号)和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校研发[2020]6 号)文件精神, 制定本章程。一、招生计划 在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招生指标的预分配方案;正式指标确认后,由培养单位分配到 学科(类别)或专业(领域)。 2021 年预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 1000 名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 800 名左右,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370 名左右,招生总计划中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20 名(最 终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2021 年硕士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和招生人数届时可上网查阅专业目录。二、报考方式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根据报考方式不同,分为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须分别符合 的学业水平如下: (一)全国统考报名考生 其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 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 入学报到之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 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者。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 2 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下 同)或 2 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考生其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 2.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按 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 (三)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 推免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入复试:1. 已取得本科就读高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2. 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强,诚实守信,品行优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四)单独考试报名考生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 4 年以上。2. 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3. 经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4. 所在单位同意并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 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 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 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六)报名时间 推免生:一般在 9 月 25 日前完成推荐工作,10 月 25 日前完成接收工作。具体时间以 正式通知为准。 统考生(包括单考,非全日制)网上报名时间:10 月 10-31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9 月 24-27 日,每天 9:00—22:00。 (七)报名程序 1. 推荐免试考生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报名参加复试。2. 全国统考(含管理类联考、单独考试) 考生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请注意查看报名公告。考点选择:网上报名时,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规 定选择报考点,并按照考点公告按时参加现场确认。 (2)现场确认 一般在 11 月中旬,详见各省、各考点和招生单位的通知公告。 3. 报名材料 (1)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将身份证,专科学历或本科结业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 子注册备案表》扫描合并为一个 PDF 电子文档,按照“同等学力_报名号_姓名”的格式命 名。(2)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的考生:将身份证、《退出现役证》和《入伍批准 书》(注意不是入伍通知书)扫描合并为一个 PDF 电子文档,按照“士兵计划_报名号_姓 名”的格式命名。(3)在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须将身份证、自考准 考证、注册地自考办打印加盖公章的考生考籍表和专科学历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备案表》扫描合并为一个 PDF 文档,按照“自考_报名号_姓名”的格式命名。 (4)现场确认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将身份证、学历(学籍)认证 报告,扫描合并为一个 PDF 文档,按照“学历学籍校验_报名号_姓名”的格式命名。 说明:学历(学籍)认证材料为:在校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提 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 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因变更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学历(学籍)信息验证未通过的,还需要将本人信息变 更的证明(记载曾用名和现用名的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材料一并扫描合并进上 述文档。 (5)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将身份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 学历学位认证书》扫描合并为一个 PDF 文档,按照“境外学历_报名号_姓名”的格式命名。 上述 5 类考生,务必将相关材料整理好,并按要求格式命名后,于现场确认结束之前 发送到 1320885073@qq.com 的邮箱,发送邮件时,使用文档名称为邮件主题,发送的文档不压缩。届时未收到材料或材料审核未通过者,将不予准考。三、初 试 初试由全国统一组织,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 26-27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推荐免试生不参加初试。 四、复 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并提前公布,复试人数一般不低 于招生人数的 120%。(一) 复试资格 1. 初试成绩达到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 2. 符合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条件的推荐免试生。 3. 对报考期间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复试报到前务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未完成的考生,学校有权取消其复试资格。 (二) 复试时间 全国统考生和单独考试生一般在 2021 年的 3-4 月份进行,推免生一般在 2020 年的 9- 10 月进行,具体以正式通知为准。 (三)复试环节和内容 复试包含笔试与面试两个环节。 1. 笔 试 招生学科综合知识测试,总分 100 分。 2. 面 试 分为导师面试与学科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基本知识和科研潜力 等。 (1)导师面试:导师应在学科面试前对报考自己的学生进行面试,并将面试意见及排 序名单(有多名考生面试时)提交学科面试小组。导师不得在复试工作结束前给考生承诺 录取。 (2)学科面试:学科面试小组一般不低于 5 人,导师原则上应是面试小组成员。面试 总分 100 分,内容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听说能 力;心理素质;条件许可的学科专业可单独组织进行实践(实验)能力考核。面试结束后, 应及时公布面试成绩。3. 加 试 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考生复试时需加试政治科目笔试,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同等学力考生(不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考生)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 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考试时间每科 2 小时,每科成绩满分为 100 分。试题的命制与考务工作由招生学院或研究所负责。加试成绩可不计入复试成绩, 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四)成 绩 1. 复试成绩 复试各环节成绩的加权和。 2. 考生总成绩 (1)全国统考和单独考试生的总成绩为统考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加权和。(2)推荐免试生的总成绩为复试成绩。 五、体 检 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 学〔2003〕3 号)和四川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 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招 考委〔2010〕9 号)的精神,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到医院进行体检,具体安排见复试之 前学校发布的复试工作安排。 六、录 取 1. 复试成绩 60 分及以上者为有效备录人选。 2. 遵循“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分学科(类别)、 专业(领域)按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 等从有效备录人选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3. 导师有权择优推荐拟录人选,招生单位有权在导师间调剂拟录人选。4. 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5.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不合格者。 (2)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者。(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4)体检不合格者。(5)弄虚作假,不诚信者。 (6)无特殊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调剂导师者。(7)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者。 (8)其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者。 七、学制和修业年限1. 学制为 3 年。2. 取得学籍 2 年不满 3 年,达到毕业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3. 最长修业年限(包括休学时间在内)原则上不能超过 4 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最 长修业年限原则上不能超过 5 年,超过最长修业年限者将被注销学籍。 八、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和住宿费经济学(招生学科代码前 2 位为 02)、法学(招生学科代码前 2 位为 03)和管理学(招 生学科代码前 2 位为 12)门类专业 7200 元/生·年;公共管理硕士 13000 元/生·年;除 以上的其他招生学科 8000 元/生·年。住宿费:1000-1200 元/床·年。 (二)奖助学金1. 助学金及国家学业奖学金(元/年·人) 2. 国家奖学金:获奖硕士生 20000 元/人,获奖人数为国家当年下达的指标数。 3. 导师奖学金:导师根据学业表现和科研实绩,发放导师奖学金。 4.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000 元/篇·人,每年评选 30 篇。5. 优秀学术成果奖:奖励等级 1000-10000 元,奖金总额限制,按比例折算。 6. 创新创业和实践成果奖:每生 1000-5000 元,奖金总额限制,按比例折算。 7. 研究生特困助学金:3000 元/人·年,每年资助不超过 100 名。 8. 其他:社会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 9. 定向培养的研究生不享受各类奖助学金。九、关于学习方式和录取类别的说明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和非定向 两种类型。非全日制仅招收在职定向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时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 位和相同效力。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统一、环节要求一致、上课方式 灵活、学生管理统一、学费管理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管理。 录取为定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录取时须提交定向协议(定向协议由考生与用人单 位之间自行协商签订,内容和格式我校不作统一要求,也可参考使用学校模版)。定向 研究生在新生入学时不转人事档案和党团关系,学校也不提供住宿,毕业时按定向合 同就业。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 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录取为非定向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时应提交人事档案,转接党团关系,毕业 时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新生入学报到时若不提交人事档案,则视为定向 研究生,即有就业单位,有固定收入者。 十、联系方式QQ:1320885073Email:sicauyz@qq.com通讯地址: 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611130 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 288 号 邮编:611830 学校网址:http://www.sicau.e.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yan.sicau.e.cn十一、本章程与上级文件不符的,以上级文件为准;若国家出台研究生招生管 理的新政策,学校有权对上述规定做出调整。 十二、本章程由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研究生院 2020 年 9 月 8 日成都中医药大学办学类型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地址温江主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十二桥校区(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7号)人南校区(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5号)汪家拐校区(成都市青羊区下汪家拐街16号)向下滑动查看内容:↓↓↓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统招研究生招生章程一、招生人数2021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264名(含推免、转段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二、学制及学习方式我校研究生均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三、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在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自学考试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取得本科毕业证后方可报考。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四、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1.基础医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中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501、100504、100505)限招中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本科毕业授予医学学位)。中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502、100503)限招全日制普通本科。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专业代码100601)限招临床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基础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中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中西医结合全日制普通本科、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全日制普通本科、中药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临床医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临床医学院中医、中西医硕士科学学位(专业代码1005开头、1006开头)限招中医学本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本科(本科毕业授予医学学位)。 临床医学院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7开头)限招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针灸推拿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针灸推拿学科学学位(专业代码100512)限招临床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中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本科毕业授予医学学位)。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707)限招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4.药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限招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其中往届生须取得学士学位证书。 5.眼科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眼科学院科学学位(专业代码:1005Z2、100602及100212)限招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医学技术(眼视光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毕业授予医学学位或理学学位(眼视光学)。 眼科学院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7开头)限招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眼科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1开头)限招符合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护理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护理学(专业代码:101100):限招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往届生须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护理(专业代码:105400):应届生限招普通全日制护理本科毕业生;往届生限招护理本科毕业生,并已取得学士学位证书。7.管理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限招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8.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限招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其中往届生须取得学士学位证书。9.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专业代码:1002开头)限招临床医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1开头)限招收符合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授予医学学位),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0.医学技术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学学位(专业代码100208)限招医学相关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120)限招符合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授予医学学位),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11.养生康复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代码:100215)限招医学学士、理学学士(运动康复学、康复理疗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中医养生学(专业代码:1005Z5)限招中医学医学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12.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医学信息工程学院限招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13.公共卫生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公共卫生学院限招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14.国学院对考生报考条件要求:国学院限招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备注:报考执业医师政策请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国卫医发【2014】11号文件《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2015]9号文《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五、考试科目的说明中医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西医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中药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中药学(100分)、中医基础理论(100分)、有机化学(100分); 药学基础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有机化学(100分)、化学分析(100分)、药理学(100分)。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中药制剂学(75分)、中药化学(75分)、药理学(75分)、中药鉴定学(75分)。 护理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含护理学导论)90分、内科护理学120分、外科护理学90分。 预防医学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流行病学(100分)、卫生统计学(100分)、卫生毒理学(100分)。 藏药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藏医学基础(100分)、藏医药物学(100分)、藏药炮制学(100分)。 藏医综合(300分)覆盖的课程为藏医诊断学(100分)、藏医内科学(100分)、藏医方剂学(100分)。 六、报名工作安排1、网上报名流程。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照本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科、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科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七、现场确认(一)现场确认时间 按考生所在省级研究生招生部门时间安排报名。逾期不再补办。(二)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2.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3.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相关电子信息。八、考试时间及地点:1.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27日初试地点:即现场确认所在报考点。 2.复试时间及复试方式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上另行通知。九、资格审查:复试资格审查:应届生必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初试准考证原件、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所在学校教务处签章的成绩单原件。报到时查验证书原件,交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初试准考证原件、成绩单原件。往届生必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初试准考证原件、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报到时查验证书原件,交二代身份证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初试准考证原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复试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对不符合报考资格者将取消复试资格。十、体格检查:考生在参加复试时按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进行体格检查。 十一、录取: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以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十二、其它:1、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单考生除外),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2、我校无培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考生的导师,暂不具备招收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考生的条件。3、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4、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不提供历年真题。5、导师姓名前加“★”为外单位在我校的兼职导师。6、我校专业学位国家级规培基地含成都市和成都市以外地区。7、考生报名前须认真阅读我校当年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凡因本人报名条件不符合专业招生条件引起的任何问题均由考生自行负责。十三、招生信息的说明 研究生招生各阶段信息请登录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初试成绩及时在网上公布,不再另寄成绩通知书。复试名单、复试时间和复试方式将在网上公布,请考生及时查阅。研究生院网址:http//yjs.ctcm.e.cn 招生咨询电话:028-87786551 十四、学费说明: 根据川发改价格[2014]430号文《关于加强我省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报物价局审核批准我校研究生收费标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研究:7200元/生/年;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7200元/生/年;其它专业一律为8000元/生/年。十五、奖学金说明:我校将根据《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国家助学金(有工资收入的除外)。成绩优秀者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生/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10000元/生/年,二等奖8000元/生/年、三等奖6000元/生/年),另可申请企业奖学金等。单独考试的规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授予硕士学位的部份学科、专业均可对少数优秀的在职人员进行单独考试招收硕士生。一、招生人数:8名,具体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规模为准。二、报考条件:1.考生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4年(即2017年7 月以前毕业参加工作)且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2.业务优秀,工作业绩显著,获技术成果或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曾在解决临床和科研的实际问题中作出贡献;高校教师获院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从事管理工作作出较好成绩或已成为骨干。3.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岁。4.有所在单位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5.一律实行定向培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三、报名时间及地点:网上报名时间详见国家统一报名时间安排,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流程同统考考生。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指定报考点确定(同统招生)。网报及现场确认地点:由四川省招生办公室指定报考点 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照相、缴费并核对本人网报信息。四、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经网报后必须持单位人事部门签署的“同意报考定向培养”介绍信;身份证及复印件;所在单位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信;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到我校研十二桥校区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2020年11月5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五、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与统招生考试科目相同。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六、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时间相同(以准考证为准)

贺麟

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

想来清华大学读硕士吗?想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员吗?清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啦!快来看看!清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请浏览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和“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简称“清华研招网”,网址:http://yz.tsinghua.e.cn)。我校以推荐免试和普通招考两种形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申请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推免生,后同)按教育部政策要求确认免初试资格,经材料审核入围复试者直接参加复试考核。普通招考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其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考(含联合考试)和单独考试两种。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1 推荐免试(一)免试推荐生申请条件外校推免生需具备以下条件:1. 在目前就读学校取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 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3.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本校推免生申请条件以校内推免通知为准。(二)免试推荐生申请与报名1. 清华研招网推免申请程序外校推免生应按《清华大学2021年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有关要求》登录清华研招网完成推免生网上申请,并按要求向报考院系研究生教学办公室寄送书面申请材料。本校推免生按校内通知要求完成校内申请。部分院系、专业或项目组办夏令营活动,请关注院系通知。2. 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报名获得本科院校免试推荐资格,经我校考核获得初步录取资格的申请人,应按我校通知要求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为:http://yz.chsi.com.cn/tm)完成网上报名、缴纳报名费、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三)免试推荐生入围复试程序院系收到申请材料后,将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初审,通过初审入围复试的申请人应按要求参加所有复试环节。(四)免试推荐生资格复审拟录取推免生(外校本科生)应在2021年6月本科最后一学期结束前将本人最后一学年正式成绩单(含毕业设计成绩,加盖教务处公章)交(寄)到我校拟录取院(系、所)研究生教学办公室,便于及时审查。资格复审要求另行公布。2 普通招考(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1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1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曾经发表专业论文或取得其他创新成果;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 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九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报考125100工商管理硕士(清华MBA项目、清华全球MBA项目、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125200公共管理硕士(MPA)、125601工程管理硕士(MEM)、所有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除外)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或者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或者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以上项目中设置单独考试方式的,按照单独考试的相关规定执行。(2)报考125100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后有八年或八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其中应有五年或五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为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后有十年或十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其中应有五年或五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3)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我校仅以下项目接收单考生报考:◆ 工物系(032)—能源动力(085800)—核能与核技术工程(02方向)◆ 五道口金融学院(060)—金融(025100)—技术转移(02方向)◆ 法学院(066)—法学(030100)—刑法学(12方向)和诉讼法学(13方向)◆ 美术学院(080)—机械(085500)—工业设计工程领域(01方向)◆ 医学院(400)—公共卫生(105300)◆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599)—公共管理(120400)—医院管理(03方向)(四)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五)考生应在报名前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包括学校和报考院系、专业、项目发布的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产生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六)普通招考生报名及确认程序考生须严格按照清华大学研招网(http://yz.tsinghua.e.cn)公布的“清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清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统考)”(包括目录里的备注)的相关要求进行报考。以下报名环节和确认环节都必须按要求完成,缺一不可。1.报名环节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http://yz.chsi.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所有报考我校美术学院的考生、所有报考我校信息艺术设计(专业代码1305J1)的考生、所有报考我校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考生、所有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所有报考建筑学院业务课二为6小时科目的考生、以及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统考生、法律硕士联考考生、管理类联考考生均需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时必须选择“北京”“清华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103),选择其它报考点无效。具体请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其他考生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选择报考点参加初试。2. 确认环节(1)清华大学考点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系统中交纳初试报考费,在交费成功24小时(节假日顺延)后,必须登录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tsinghua.e.cn/)上传电子照片并通过照片审核方可参加初试,上传照片截止时间2020年11月5日。(2)其他考点在其他考点报名参加初试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后,按照当地报考点的要求交初试报考费和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七)下载打印《准考证》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信息查询和打印。(八)考生应在报名前主动了解报名程序、确认程序和报考点要求,未按照要求完成报名和确认程序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3 资格审查与考试、考核、录取(一)资格审查于复试时统一进行,具体安排见网上通知。(二)考试考核1. 初试方式为笔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2. 复试为专业综合考核。满足我校各院系、专业(项目)入围复试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3. 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入围复试要求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安排待复试时通知。报考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需加试。(三)录取符合我校申请或报考条件的考生,达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招生院系规定的入围复试基本要求,经复试及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在我校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拟录取硕士生经资格复审确认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还需在录取前签订相应协议书。资格复审包括学历学业复审及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复审。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4 其他事项(一)其他说明1. 港澳台学生及国际学生招生简章另行发布。2. 除招生专业目录上特殊说明的项目外,一般在北京校本部培养。部分专业招收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含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后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其录取标准、培养要求、学位授予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完全一致。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生全程在深圳培养,不安排校本部住宿。另有工物系安全工程硕士,经管学院部分金融硕士,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全程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和住宿。微纳电子系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第一学期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和住宿。自动化系大数据工程项目的学生,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贵州培养和住宿,全程不安排本部住宿。3. 我校按照国家和北京市规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附后),同时设立奖助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完成学业。研究生奖助相关规定请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政策法规”栏目《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办法》。4. 请申请人或考生在安全场所上网报名、支付报考费,因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网上支付报考费、复试费前务必慎重考虑,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考核者,已支付费用不退。5. 不论是否录取,所交材料(含成绩单)一律不予退还。6. 2021年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招收强军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其中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仅面向全日制专业招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研究生入学时不迁户口。7. 复试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出具成绩单原件;在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原件或本人档案中《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8. 清华大学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学籍。9. 申请人或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个人及其它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违反考试纪律、弄虚作假、诚实守信等方面问题者,一经查实,取消报考(申请)、录取或学习资格。10. 在我校住宿的研究生应缴纳住宿费,2020年录取的硕士生学校住宿收费标准上限为600元/学期·人,2021年住宿费标准将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说明。因学校学生宿舍资源紧张,定向就业类别(不转档案)硕士生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11. 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自2016年起不在同一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多次授予同一人同一学位。12. 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政策、安排或计划调整,我校将做相应调整。13. 我校及相关招生院系以研招信息平台、网站、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公开或发送给考生的相关信息、文件和消息,均视为送达,因考生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信息查询、申诉及联系方式1. 信息查询:申请或报考、成绩、录取等信息可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查询及各院系网站查询,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新的招生信息。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yz.tsinghua.e.cn。2. 申诉:申请人对院系硕士生招生环节有异议的,可向院系书面形式具名提起申诉,院系应当受理并予以答复。申诉人对答复有异议的,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起申诉。3. 咨询及申诉联系方式: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位于清华大学二校门东侧通信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电 话:010-62782192传 真:010-62770325咨询电子邮件:yjszb@mail.tsinghua.e.cn申诉电子邮件:yanzhaoban@mail.tsinghua.e.cn4. 清华大学查号台:62793001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欢迎报考清华大学!我们在这里等你来!来源 | 研招办图片 | 何康 李派封面图设计 | 贺茂藤排版 | 潘雯菲编辑 | 赵姝婧

六合之外

公卫资讯|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说明:1.请考生朋友先浏览“招生章程”,了解报考要求及注意事项,再浏览“专业目录”;每个考生只能报考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2.2020年9月24-27日,网上预报名;2020年10月10-31日,网上报名;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间为:2020年12月19-28日,考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27日。3.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后期因推免生和“5+3”一体化转段生录取,拟招生人数会产生变动,最后的实际招生数要以教育部下达的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4.如有疑问,请拨打安徽医科大学研招办咨询电话咨询。一、培养目标及招生方式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各专业培养目标详见培养方案。招生方式: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将采取普通招考、推荐免试和“5+3”一体化相关专业学生转段三种招生方式。二、学习方式、招生计划及培养单位1.学习方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准确界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2)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3)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4)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和我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5)全日制研究生报考规定:根据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实际,对于报考全日制培养方式的考生,将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规定,将严格按照全日制培养方式进行培养,要求考生全脱产学习。安徽医科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只接受非定向就业考生报考,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调入安徽医科大学管理。请“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考生谨慎报考。(6)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规定: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对于报考非全日制培养方式的考生,录取后将不转户口、不调档案、不转组织关系、不安排住宿、不享受国家和学校奖助政策。2.招生计划: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初步招生计划为1958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83名(学术学位809名,专业学位1074名(含“5+3”一体化相关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18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名(专业学位)。最终招生总计划数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分别的计划数以教育部下达安徽医科大学的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分培养单位分专业拟招生人数均为初步计划,包含招收推免生人数、招收统考考生人数和接收安徽医科大学“5+3”一体化转段研究生人数。招收推免生人数和接收安徽医科大学“5+3”一体化转段研究生人数以10月中下旬录取人数为准,届时安徽医科大学会公布各专业招生计划余额情况,请考生关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招生工作栏目。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计划10名(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该专项计划数为准),欢迎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3.培养单位: 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招收研究生的二级培养单位及代码见《二级培养单位及代码表》。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每年报到当天)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注:安徽医科大学所有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含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结业生)。5. 各招生学科、专业有具体其他要求的,请参照招生目录备注中所列条件要求。四、硕士各专业招生要求1.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各专业招生要求医学门类各专业、生物学类专业、卫生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招生要求(请报考临床专硕的同学特别注意)(1)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含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全日制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不接收四年制本科、专升本、成教、自学本科等相关专业考生报考);本科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的,如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只能报考相同的二级学科专业,要求例如:本科为全日制五年及以上学制精神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只能报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代码105105)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为全日制五年及以上学制医学检验(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只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代码105120)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为全日制五年及以上学制眼视光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只能报考眼科学(代码105116)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为全日制五年及以上学制麻醉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只能考麻醉学(代码105118)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为全日制五年及以上学制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只能报考放射影像学(代码105123)、超声医学(代码105124)、核医学(代码105125)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为全日制五年及以上学制儿科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只能报考儿科学(代码105102)、儿外科学(代码105112)专业学位研究生。(2)在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自退出之日起3年内不得以专硕研究生并轨身份再度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口腔医学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要求(1)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只接收五年及以上学制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考生报考。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只接收五年及以上学制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考生报考,且必须同时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口腔医学各专业不接收四年制本科、专升本、成教、自学本科等相关专业考生报考。(2)在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自退出之日起3年内不得以专硕研究生并轨身份再度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其它专业招生要求有特别要求的专业,须同时满足该专业的要求,各学科、专业具体要求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研究生毕业后能否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文件为准,安徽医科大学不承担保证研究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责任。五、推荐免试生和“5+3”一体化相关专业研究生1. 推荐免试生欢迎所有获得所在学校(含本校和外校)推荐免试资格且符合安徽医科大学报考条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部分专业可招收推荐免试生(注:招收推免生占用所在专业招生计划数)。推免生填报安徽医科大学,详见《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2.“5+3”一体化相关专业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转段的“5+3”一体化相关专业学生,五年本科毕业后经复试合格进入三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规培”并轨)研究生阶段。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5+3”一体化转段研究生也要占用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经过录取上报的程序。安徽医科大学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可接收“5+3”一体化转段考生。“5+3”一体化转段考生选报二级培养单位、专业、复试、拟录取等工作与推免生一同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注册、报考、录取等后续程序。注:安徽医科大学接收推免生总人数不超过全日制硕士招生总计划数的50%。各专业最终招收的推免生和“5+3”一体化相关专业研究生名单,将于10月25日左右在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请其他报考考生查看参考。未被推荐免试生和(或)“5+3”一体化相关专业研究生占用的招生计划,仍将用于招收统考生。六、考生报考有关事项(一)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等事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1.报考点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关于安徽医科大学报考点:因容纳规模有限,安徽医科大学报考点2021招生年度仅接受安徽医科大学(含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的考生。2.网上报名:考生于2020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在研招网上报名,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考生登录“研招网”报名前必须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认真填写本人相对稳定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寄录取通知书用)以及能直接联系的电话号码。安徽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通过中国邮政寄出,地址应尽量详细,以便邮局能成功投递。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网上(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1)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以各考点通知为准,逾期不再补办。(2)现场确认程序:①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②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③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④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4.报考资格审查: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复试时安徽医科大学也将对有关证书加以核查,如与事实不符,将取消其复试录取资格。5.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应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6.其他: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研招网”报考须知等,请自行查阅。(二)初试考试科目:1.各专业初试科目,详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科目参考书目见《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2.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数学(一)和数学(二)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其它为安徽医科大学自命题科目。护理综合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命题工作由安徽医科大学自行组织。药学综合、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专业学位)由相应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指导性意见,试题由安徽医科大学自行命制。3.分值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满分均为100分;考试科目为三门的,科目三(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考试科目为四门的,科目三(基础课)、科目四(专业基础课)满分均为150分。(三)考试时间及地点:1.考试时间:2020年12月26~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北京时间)。2.考试地点:见准考证。七、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内容1.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招生单位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复试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安徽医科大学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本单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供招生单位参考。安徽医科大学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2.复试内容安徽医科大学报考生源、调剂生源充足的专业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复试内容以安徽医科大学复试前公布的《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为准。八、录取及学制1.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3.安徽医科大学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九、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精神,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奖助学金”制度。安徽医科大学积极推进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构建“奖优、助困、酬劳”有机结合的“差异化、动态激励机制”,参见《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被安徽医科大学录取的普通推荐免试生,第一学年直接评为一等学业奖学金。收费标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收费标准一致):十、毕业生就业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十一、博士点学科及重点学科《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中,专业名称前标“★”符号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符号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标“▲”符号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省级重点学科仅包含以安徽医科大学为申报单位的重点学科)十二、其他如在2021招生年度国家或安徽医科大学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安徽医科大学将及时在网上予以公布执行,招生信息以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为准。

鬼仙沟

同济大学发布2021年硕士生招生简章,2020最难考专业招录比接近50

十一之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马上就要开始啦!关于招生计划,有些学校已经发布了,211高校有88所已经发布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即将开始,985/211高校仍将适度扩招。一般而言,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非常受考生欢迎,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来自上海的同济大学,同济大学虽然在上海比不上复旦和交大的江湖地位,但是在部分领域,同济大学的实力还是很出色的。同济大学虽然发布了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但关于招生计划没有透露,大家可以大致参考去年的招生计划,一般而言,都是计划相等或适度扩招。2020年同济大学实际录取硕士研究生5657人(含推免生1621人),报考同济大学的考生有19469人。这样看的话,同济大学的报录比达到4.82。也就是说4.82个考生中,有1个能被同济大学录取。同济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强呢?它的录取成绩又如何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4个A+学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A类学科(设计学),7个A-学科(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A+学科中招录比最高的,达到38:1,最低的是城乡规划学,仅为6:1。A类学科中,最容易被录取的是城市交通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的交通运输工程),招录比仅为1.3:1,也就是总共淘汰了3人。这个是同济大学的最好考的A类学科啦!最好考的专业是同济大学的医学类专业,你会发现,部分医学的专业学位招录比是低于1.0的,也就是只要上线&面试合格就会都要,没有淘汰率的要求啦!你可能会发现,同济大学居然也有医学专业,实际上同济大学的医学来自2000年4月合并的上海铁道大学,称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上海铁道学院在1995年与上海铁道医学院合并组建了上海铁道大学。和同济大学类似的是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的医学源自合并的南京铁道医学院。如果不论学科实力,单单来看招录比的话,招录比最大的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达到惊人的49,也就是49人报考了这个专业,实际只录取其中1人。绝大部分学生就成了分母。实际该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实力仅为C+,并不具备多强的实力。竞争力比较强的专业应该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A-),报了287人,实际仅录取了6人。同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最多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专业,报名人数达到1917人,其次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报名人数达到848人。报名人数在500人以上的有9个专业,报名人数在200人以上的有28个专业。报名人数比较多的都是专业学位,学术学位报名人数最多的是企业管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379人,其次是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361人。大家可能感觉专硕相对容易考吧!实际没想到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也是很不错的,具体数据可以看看以往的文章就业大数据:同济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就业率超过99%看完同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招录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你今年报考同济大学了吗?你考虑报考同济大学吗?你意向是哪个专业?欢迎大家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参与分享你与同济大学的故事

盗墓人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对比分析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知名的医科大学,近日,首医公布了推免生招生名单,本文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推免生公示名单对比分析2021年这两所院校的硕士招生计划。1. 首医招生专业数和计划数较多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的计划招生人数约为1100人,比北协和的计划招生人 数多36%。首都医科大学的招生专业数达到88个,其中包含病理学、医学伦理学等7个自主设置专业。北协和的招生专业数比首医少十余个,该校包含比较医学、围术期医学等6个自主设置专业。图 1 2021年院校招生总计划和招生专业数数据来源:院校官网注:1.2021年各校具体招生人数以院校最终招生结果为准,以上仅供参考;2.以上专业数根据专业名称和学位类型统计,其中招生专业数未计入专业方向;3.以上包含首医推免(基地班)计划,该计划不计入原招生目录名额。2. 北协和倾向招收推免生首医以专硕招生为主,该校专硕计划数占总招生计划的63%;北协和多招收学硕生,该校学硕计划数占总招生计划的53%。首医相对倾向招收统考生,该校学硕和专硕的推免比例均在25%以下。北协和的专业硕士推免比例高达59%,学术硕士推免比例比专业硕士低12个百分点,统考生报考该校学硕的难易度相对较低。图 2 2021年各校推免情况数据来源:院校官网注:1.2021年各校具体招生人数以院校最终招生结果为准,以上仅供参考;2.以上包含首医推免(基地班)计划,该计划不计入原招生目录名额。3. 推免招生可能影响统考计划图3为北协和与首医2021年招生计划排名前20的专业。北协和招生计划排名前3的专业为药学专硕、外科学专硕和内科学专硕,其中外科学专硕和内科学专硕的推免比例在70%左右,该校外科学学硕和内科学学硕的推免比例低于60%,首医的外科学和内科学专硕推免比例均低于20%。首医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生物物理学专业和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推免招生中各有一个名额是由其他专业方向调整而来,调整后,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学学硕的“听力及眩晕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老年医学研究”方向不再招收统考生,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硕的“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方向减少1个统考计划。统考考生报考前可参照历年推免招生情况。图 3 2021年两校招生TOP20专业数据来源:院校官网注:1.2021年各校具体招生人数以院校最终招生结果为准,以上仅供参考;2.上图数字标注为专业总计划数;3.以上包含首医推免(基地班)计划,该计划不计入原招生目录名额。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