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重点高校报名人数排名,11所大学超20000!学者

2020年考研重点高校报名人数排名,11所大学超20000!

2020年考研如期拉开大幕,相信各位同学都知道了,2020年考研形势依旧严峻。从报名人数来看,2020年考研全国报名总数再创新高,达到了340万人。而在这个数字背后,贡献最多的还是那些重点大学的报名考生。毕竟,考研是人生的另一次选择。普通高校的学生想通过考研再升一级,一般会报考211工程高校;而一些211工程高校的学生,多数会更上一层选择985工程高校。从2020年考研各所高校报名人数统计来看,不少重点大学都有较大的增幅。以下是部分重点高校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从这份统计结果来看,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这3所高校依旧最受考生欢迎,报名人数都达到了2.8万人以上。而与这些高校同档次的清华大学,报名人数仅仅为1.8万人。从考研热门专业的角度分析,财经类、法律类、管理类等专业全部来自偏人文社科类的大学。浙江大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方面是在浙江一省独大,在国内也有一定知名度;另一方面,浙大研究生招生人数多,相对来说机会也多。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2万人的高校有11所,其中本科实力一般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报名人数都达到了2.3万人。不得不感叹,一个好的校名是多么得重要。除了财经、政法等热门专业外,计算机相关专业实力较强的大学也都成为了热门大学。典型的像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增幅达到了24%,这对于一个工科高校来说尤为不易。要知道,电子科技大学的报名人数比清华大学都要多。而进入前十名的还有一所普通高校,那就是深圳大学。这所大学虽然没有重点大学的头衔,但谁也不会真的将其看成普通大学。从各类核心指标的评比结果来看,深圳大学综合实力要远超一般211工程高校。 通过同一所城市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专业对于考研报考选择的重要性。南开大学考研报名人数2.3万人,天津大学仅仅只有8000人。当然,还有一些重点大学值得考虑。比如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报名人数仅有3200人,远低于其它重点大学,这也和其地域有不小的关系。最后,简单说一下录取情况。以南京大学为例,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为2.6万人,最终录取人数为3400人,淘汰率85%。虽然研究生一直在扩招,但从重点大学绝对录取难度来看,却是不升反降的。最后,祝愿各位考研学子都能有个好成绩。

未发

近三年研究生招生报名情况及趋势分析(2018-2020)

相信有过考研经验或者打算考研的同学都知道,全国考研十年内的报名人数,从140.6万上升至341万,增幅达到了143%。十年期间,2014-2015年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的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大关,直达341万。可见,考研这件事是大势所趋,人数会逐年递增,而考研难度也只会增加。一、全国2010年-2020年考研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二、全国各省份2018-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趋势2020年的考研招生数据中显示,北京、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考研报名人数最多,其中北京报名人数为425295人,比去年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4%。在京考试最终现场确认考生为135899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402人,增幅4.9%。从考研报名增幅趋势来看,山东、河南、四川、广东均已20%以上的增幅率位列前茅。热门大学依然报名火热,以北京地区为例报考人数逾万人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十七个招生单位。三、全国各地区2018-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趋势从各地区的数据汇总来看,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考研增长较快。都说考研前要充分了解考情,它不仅是说考试真题的情况,更多的还是院校专业、报考人数、报录比、推免等等,考研之路道阻且长,扎实走好每一步都很关键,万事开头难,但不要怕麻烦,稳扎稳打,不管路多长,总会看到光亮。

若愚若昏

2021的请注意,2020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来了

2019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2020研究生报名人数340万,随着考研热的兴起,考研大军开始越发庞大起来,那么怎么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成功率又比较高的院校呢?小编从网络上整理了部分2020考研的报名人数,看看有没有你想要报的院校1.南昌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22131人,比往年增长39.3%。2.广东工业大学据数据统计报名人数12345人,同比增长29.6%。本校应届本科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284人,同比增长25.9%。 3.华南师范大学据数据统计报名人数25603人,同比增长15.71%。4.中国人民大学据介绍有23800余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5.中国海洋大学据统计有18025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较去年增长18.8%,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6.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近3万人。  7.北京农学院今年报考人数据统计共1178人,比去年增加30.74%。  8.北京工商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有5869人报考我校,增幅34%。9.北京理工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4720人,比去年增长13%。在报考的考生中,应届生6224人,占比42.3%;往届生8496人,占比57.7%;本校考生1863人,占比12.7%;外校考生12857人,占比87.3%;男女比例为1.33:1;  10.清华大学 据清华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18000余名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  11.南京师范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27452人。  12.南京大学今年全国有近2.7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  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1432人,比去年增长12%。14.南京邮电大学全国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我校。  15.复旦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近2.7万人。  16.华东理工大学全国各地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达12600余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名,增幅21.4%。  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计划人数为3000人左右,推免生已经拟录取近450人,全国共有近26000名考生报考我校。  18.中央财经大学据统计有10709名考生报考中央财经大学。 19.天津大学今年,全国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超过2万人。 20.西安交通大学全国报考我校人数18797人,比去年增加13.5%。  21.新疆大学共有11095人报考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不含推免生),较2019年增加59.8%。  22.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1867人。23.安徽师范大学统计报考人数达10247人,比去年增加了43.6%。  24.上海师范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为14981人,拟招约为2778人,报录比约为5:1。  25.湖北大学报考湖北大学人数为906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了980人,同比增加12.12%。其中全日制报考人数7887人,非全日制报考人数为1175人。  26.山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有5025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幅为30.11%。其中:1101人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3924人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中,2163人报考全日制,1761人报考非全日制。  27.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两千人,达到2307人,增幅28%。  28.深圳大学据统计统考报名人数超21000人。  29.湘潭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共计7887人(不含推免生),相比2019年增长51.79%。30.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2019年的9965人增长18.04%。  31.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划招生规模为2120人,全国共5738名考生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2.南京工业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9009人,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8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整体报录比近4:1。  33.河北医科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7197人,拟定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1157名。  34.成都理工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达到8382人,较去年增长93%。  35.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有9785名考生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报考总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742人,涨幅约8%。  36.陕西中医药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达到3832人,比去年增加了37%。  37.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据统计报名人数535人,比去年增加了215%38.中国药科大学据统计考生人数达到近6200人,比2019年增加了900余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3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共有7966人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中全日制专业报考人数6334人,非全日制1632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非全日制683人)、化学工程与技术(413人)、会计专硕(全日制335人、非全日制206人)。    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3200余人。  41.电子科技大学据统计报考我校的考生有20674人,人数较2019年增长24.35%。  42.西北大学2020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为18455人,较2019年增长38.2%。  43.青岛大学据统计共16749人选择报考我校,报名总人数较2019年增长了34.23%。  44.山西财经大学据统计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了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长22%。  45.长沙理工大学今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8228人,比去年增长了34.4%。  46.兰州交通大学报考我校人数4798人,比2019年增加31%,达到历史新高。  47.东北农业大学据统计考生人数超过4700人,从去年的3203人增加了43%。  48.重庆理工大学今年有近4700名考生报考重庆理工大学,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50%。  49.北京电影学院本年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考生人数达四千余人。 50.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一志愿考生共计4222人,比2019年增长13.76%。其中新疆财经大学考点一志愿考生达到3429人,同比增长13.84%;国内其他考点报考新疆财经大学一志愿考生达到793人,同比增长13.68%。51.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报考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学位的考生有1329名,占报考总人数的39%,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有2122名,占报考总人数的61%;报考全日制的考生有2680名,占报考总人数的78%,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有771名,占报考总人数的22%;有1699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占报考总人数的49%。52.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全国有6131名考生报考四川农业大学,较2019年增加1599人,增长率达35.28%。53.宁波大学据统计人数达到13716人,较上年增加34.4%,网报人数又创新高。54.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480人,比上年增长21%。5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据统计网上报名人数7773人,最终参加确认人数7497人,确认率96.4%。与去年相比,报名人数增长了近50%(2019年报名人数5212人),最终确认人数增长了51.5%(2019年确认人数4947人),确认率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2019年确认率94.9%)。56.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8695人确认报考该校。数据显示,报考南开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434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共计10261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636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896人。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术型硕士专业为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药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型硕士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学57.北京科技大学据统计统考报名12758人,其中少干计划49人,退役大学生计划62人。统考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10-19非全日制方向)(统考报考812人,统考拟招150人,顺序下同),材料科学与工程(633人,86人),材料与化工(01材料工程方向)(557人,147人),机械(01机械工程方向)(520人,109人);电子信息(02计算机技术方向)(419人,39人);电子信息(02控制工程方向)(415人,50人)。54.湖北医药大学据统计报考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达1094人,比上年度增加16%。55.西安医学院据统计报考人数2943人,19报考人数2639人,增幅为11%。 56.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229人,比上年增长44.09%;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2945人,比上年增长47.69%。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2021的同学大家要理性看待报名人数,也不要因为考试难度大就放弃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也要认清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坚持到最后就胜利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考研时候激励自己的话,将辛比心,方得此幸。只要自己的辛苦对得起心之所想,最后幸运女神一定会眷顾你的。

倒数日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大数据分析,“考研热”从何而来?

大家都知道考研不是仅仅靠着我们埋头苦干 一味死学就可以的它还是一场重要的信息战只要能够把握好关键信息就能为我们省下不少力气而报考人数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只因它直接关系到竞争对手数量的变化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新高那么在万千考研大军之中哪些地区的报考人数比重最大呢?是什么原因加剧了这股考研“热”?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政府又出台了什么政策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由上图可见北京、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山东、湖南、广东浙江、安徽多地考研报名人数都达到了10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就已经超过42万人次山东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1万+江苏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4万+这三个地区成为2020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省份且较之去年也都再创新高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的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双一流”院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张自“双一流”项目开展后,各个高校的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呈现肉眼可见的增长。我们以北京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计划招生人数较之2018年的4000人,增加了300人。而今年,招生人数再次上涨200人,达到4500人。东南大学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0年招生数量达到5100人,比三年前提高了1100人。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考研主要动机根据《2020全国研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大部分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为了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相较于之前,该动机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专业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而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仅仅是为第三动机。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另外一个重要推手在于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40万人,再一次刷新新纪录,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人数激增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热度与考研人数的激增,与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期间。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仅仅只占15.9%,其后在2017年实现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已达到近58%。专硕招生规模正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超过学术硕士,占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一半以上。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根据调查显示,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到57%。大部分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主要原因在于其侧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第二原因是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调查显示接近80%的考生愿意从学硕调剂到专硕考生对于专硕的接受程度较高女性占比上升中西部比例高于东部现如今,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在读群体中男女比例已基本持平。在2002至2018年间本科阶段,女生占比持续增长;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在2016年达到最高值53.14%后,在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并于2018年上升至51.18%。而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到2018年,女博士占比上升到四成左右。近年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人数首次超过50%;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人数比例首次超过40%。从全国各省份2018年研究生在读情况来看,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宁夏地区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为63.48%,青海、新疆、内蒙古的比例也高达60%左右,吉林、山西和贵州三省的比例均在56%以上;而大多东部沿海省份或发达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为42.79%,江苏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左右,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6%-49%之间。容易看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女性读研产生一定影响。从区域分布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女性就业观念更为自由,不局限于稳定的就业方向,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情况相反。另外,女性占比与当地高校类型也有一定关系,例如:安徽、黑龙江两个省份的在校研究生女性占比仅为42.79%和47.99%,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理工类院校集中在这两个省份有关。相关调查显示 将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另外两成考生保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剩下两成考生认为需要视具体专业而定考研热连年升温报考人数屡破纪录但在弃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时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受到争议调查显示60%考生认为硕士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论及硕士学历贬值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最大原因在于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导致了第二个原因,就是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水分过多,第三则是在培养过程中教学质量要求不严格。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考研热趋势下提高研究生质量已经成为招生单位新的课题。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表示,考研的首要动机是提高竞争就业力,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各企业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量大 ,竞争力强,也反映出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历上移将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就业难是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相对去年暴增40万,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很多大学生选择读研深造,把考研当作就业的敲门砖。原文: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0/catalog.html为应对疫情对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还有出国带来的冲击,今年政府不仅将大幅扩招研究生,还将扩招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生,构成“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同时,也将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报告》也公布了相当精确的官方数字。《报告》透露,今年将“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而这将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总而言之,考研报考人数屡创新高,除了社会发展对更高要求的人才需求之外,毕业生人数上升,就业压力大也确实是导致考研人数增加的一大原因。——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整理考研的大数据大致就是这些自身实力仍然是考研的核心不过倘若我们结合自身情况仔细分析招生大数据也可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努力方向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到考研真的越来越“热”了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考研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对待考研读研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走好这一步将对整个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小伙伴们首先要能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取向然后一步一步地为理想而奋斗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范围内而是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最重要的去做避免无关紧要的事情干扰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真正喜欢的事

荡荡默默

实锤来了?2020全国考研报考人数340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50万!

随着考研报名现场确认的结束,关于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的消息在网络上沸沸扬扬,有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的,有说报名人数高达350万的。与此同时,众多学校发布现场确认数据,一个一个的历史新高似乎都在说明今年确确实实是考研难度急剧上涨的一年。 就在同学们被各路消息搞得焦心不已的当口,兰州交通大学官网发布了一篇关于现场确认工作结果的文章,文章末尾,指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0万人左右,相对于2019年的290万人足足增加了50万人左右。可以说这是关于2020年考研人数最“实锤”的数据,各位考生赶紧过来围观。就目前各高校公布的报考信息来看: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报考人数均突破2万人次。其中深圳大学报考人数超21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40%左右;电子科技大学报考人数超20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24%左右;西北大学、青岛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报考人数超10000人。其中西北大学报考人数超18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38%左右;青岛大学报考人数超16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34%;西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报考人数超12000,增幅18%左右;山西财经大学报考人数超10000人,增幅22%左右。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报考人数均超8000人,增幅达8%、24%、34.4%。中国石油大学、湘潭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报考人数均超2019年。  考研人数连年上涨,不过20的考生们也不要太过紧张,保持心态,沉稳备考,才能避免面对下一个“最难考研年”!

故怠

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出炉,首破百万,但超200万考生将遗憾落榜

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曾被认为是最难的一届,因为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次打破了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了17.59%。但是参加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却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最幸运的一届考生。因为今年2月底的时候,研究生招生进行了一次大范围扩招,扩招名额至少有18.9万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发现2020年考研的考生,依旧是近几年来最惨的一届,因为他们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不能进行现场复试。所以很多考生就不得不面对一种新型复试—远程网络复试了。而在此之前,远程网络复试还未大规模在考研中应用。因此,在面对网络远程复试的时候,很多2020年考研的考生都有些不知所措了。但是好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各种应变方式都是相通的,所以2020年考研的考生们也并非完全没有参考。比如说企业远程招聘面试,就是他们可以参考的一种远程网络面试形式。再加上考研学校的引导,以及一些网友们的提醒,他们还是顺利完成了复试。但是远程网络复试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总归,他们能够如愿完成研究生招生考试,就已经是非常难得得了。复试参加完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录取了。那么,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到底有多少人会被录取,又有多少人会因为被淘汰而无缘研究生呢?5月30日,一份《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到了有关2020研究生考试的招生人数,招生人数为114.1万人。这也意味着,2020年研究生考试招生录取人数将首度超过百万人,同时也将有227万的考生遗憾落榜!考研招生人数超过100万人,这应该算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吧!因为这在研究生招生史上还尚属首次。那么2020年研究生考试招生人数突破100万人,是否意味着2020年考研难度有所降低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近2年的考研招录比对比,另一方面则是考研考生落榜人数。从近2年考研招录比来看,2019年的考研招录比约为27.8%;而2020年的考研招录比则达到了32.7%。所以单从考研招录比数据上来说,2020年的考研难度明显是要更低一点的。从考研考生落榜人数来看,2019年考研落榜人数大约有210万人,而2020年考研落榜人数则将达到227万人。所以从落榜人数上来看,2020年的考研难度要更高一点。那么,2019年考研和2020年考研哪一年更难呢?对此,有网友表示:应该是2020年考研更难一点吧!因为2020年的考研考生们经历的事情太多了。首先,他们经历了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加的阶段,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其次,他们又遭遇了大学不能开学的情况,缺失了良好的复习环境;最后,他们还遇到了不能参加现场复试的焦虑,可能会影响到考生的心理。所以综合来看,虽然2020年的考研报录比更高一些,但应该是2020年考研更难一些的。对此,你如何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第五章

2020各大高校考研报考人数汇总,这些双非高校报考热度很高

2020年考研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各大高校的复试名单也是陆续已经公布了,除了极少数院校还在进行复试以外,其他高校的学生都处于一个等录取通知书的状态。而2020年到底哪些高校考研竞争压力比较大呢?今天小编汇总了部分高校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到底哪些高校被广大考研学生所热捧。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高校报考人数突破两万吧,北京大学首当其冲,报考人数达到了29990余人,差不多三万了,只能说北大的确太吸引人了,纵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能阻挡这些考研学子的脚步。而深圳大学2050年考研报名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29465人,只比北大少几百人。作为一所双非高校,深圳大学的受欢迎程度确实不输于一些985高校。而深圳大学虽是非985、211、双一流高校,但是实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让它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另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东南沿海传统名校对于大家的吸引力仍然非常高,报考人数均达到两万人以上。而南昌大学和云南大学表现也不俗,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两所省属211高校的认可度是更提高了一些。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院校的报考人数达到一万人以上吧,南开大学和西安交大作为老牌的 985名校,在考生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报考人数也是达到了9一万八千人以上,西安交大甚至相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了135%,报考热度也是持续上升。而青岛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高校,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16000多少,相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了34.5%,这个增加比例还是比较震撼的,也说明了大家对于青岛大学的实力越来越认可,想进入青岛大学深造的考生也是越来越多。另外双非院校中,南京邮电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报考人数也是比较多,这三所行业类高校也是各地省属高校的佼佼者,而且所属的行业都比较热门,因此受到热捧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还有一些院校的报考人数低于一万,相对来说考研竞争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实力很强的高校。中国农业大学2020报考人数达到9785人,没有超过一早人,这个可能跟塔所处的行业有一定关系,毕竟农业类学科现在比较冷门,找的工作质量普遍不高,也导致了农业类高校一直处于冷门报考院校行列。但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这对于一些想考985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另外江西师范、湖北大学、南京工业、成都理工等实力派非211高校报考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成都理工大学2020咋舌。而另外北京工商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舌。而另外北京工商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报考人数增长率也是比较高,也能看出这些省属高校在社会的认可度也是不断提高。以上是部分高校2020年考研人数统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哪些高校竞争非常激烈,而哪些高校录取难度要更小一点,可以为2021年考研人报考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希望各位在复习的考研人能够坚持下去,明年定能迎来春暖花开。

天职

2020报考人数多达341万人,未来还会增加吗?

2020年全国的报考人数多达341万人,各省的研招报名人数出现大幅增加。北京的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有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单位,相较于去年增加了11%,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十七个北京招生单位,报名人数过万人。近年来的报考人数一直在上涨,多达341万人数当中,主要有两个来源的人群。1、本科应届生本科应届生是每年报考人数比例最多的人群,他们就是2016年进入大学的本科生。2016年,参加全国高的约为940万人,总共录取了705万人。这当中大概有一半是本科生,算下来,那年大约有350万人进入大学进修本科课程学习。随着2016年本科应届生的毕业,他们成为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主要来源。现在还没有具体数据做出统计,但根据历年考研的统计估算,预计有200万的考生是应届本科生,大概占报名人数的60%。2016年有大约350万人进入本科院校深造,而2020年竟有200万人参加考研,除去推免、保研的学生(12-15万人),以及出国留学读研的学生(30-40万人),也就是说,应届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当中,有大约70%的人都是愿意参加考研的,可见考研的火热程度。2、二战三战的考生二战三战的考生同样是组成今年考研大军的重要部分,预计有140万人左右。这些考生其实就是往届的本科生。而往届报考人员都有140万人之多,足以说明,近两年的考研难度确实比较大,竞争过于激烈,考研失败的人员很多!同样也说明,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求学路上的必经之路,他们不惜二战、三战甚至四战考研! 2020年考研的火热程度,远比以往要更加激烈,那么这种趋势未来还会增加吗?我们通过下图进行分析上图是近十年来考研人数的汇总统计,可以看出除了14年、15年人数的下滑,其他几年的考研人数都是在不断上涨,每年都有人吐槽考研的试题过于变态,但是报考人数却越来越多,竞争难度越来越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的考研人数很有可能会增加的,毕竟考研成功上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收获。考研人数今年竟然突破了300万达到了341万,未来会不会突破400万、500万,成为人人都会选择考研的一种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今子之言

2020考研人数超过341万,哪些高校报名人数最多?并不是清华北大

大学生们对于考研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参加了2020年考研,对于报考大学和专业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大家对我国一些重点大学的考研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这些985工程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成为了许多人报考的目标之一。清华北大作为我国大学领域的佼佼者,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是2020年考研重点高校报名人数统计当中,浙江大学超越了北京大学,报名人数为第一位,而清华大学则直接落后到第13位。名气越好的大学,考生们越想报考,因为这样的学校实力非常雄厚,考过去之后能够学到真正的干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自然成为了许多大学生报考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学校专业的不同,学校实力的不同,因此报考人数也有所差异。从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大学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00人。北京大学屈居第二,报名人数为两万8000人,复旦大学报考人数跟北京大学持平。南京大学紧随其后,报名人数为27000人,厦门大学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26800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报名人数为253672人,南开大学的报名人数为23517人。在2020年考研报考高校的人数统计上,报考人数超过20000名的学校有11所大学,这些大学几乎都是我国985重点大学或者211重点大学。尤其是深圳大学,2020年同期涨幅达到了40%,电子科技大学的同期涨幅达到了24%,西北大学的同期涨幅达到了38%。可能大家比较好奇,为何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比浙江大学更强,而考研报考的人数相对更少?今年考研当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大概有管理类专业、财经类专业、法律类专业,这些专业大多偏向于文科类大学。虽然清华大学名气非常大,实力也非常雄厚,但是最主要还是以理科类和工科类为主。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类重点大学,在文科方面的专业相对而言比较多,因此报考的人数也更多。大家在2020年考研当中着重报考这些学校,还是在于这些学校的实力比较雄厚,同时专业相对更加热门,面对的人群更广泛。对于一些理工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农业类大学,这些等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办学特色,因此报考的人数并不会很多。除非你对这些专业非常感兴趣,否则在报考人数方面还是要略微低于综合的大学。综合来看,大家在2020年报考的大学当中,大学的实力和专业的配置还是大家考虑的重点,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给我留言,感谢您的阅读。

可不慎与

再创历史新高!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341万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冷昊阳)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记者注意到,这一数字比去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考研热依旧!341万人报名2020年研考创新高1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记者注意到,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上,“考研热”已持续多年。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2017年至今,增幅更是都在10%以上。具体来看,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增加了37万人,增幅达18.4%。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另据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近五年来,江苏、四川、福建、广东等多个省市考研人数出现了翻番。对于“考研热”难降温的情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对中新网记者分析,一方面,不少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仍是为追求一纸文凭,而非为提高自身能力,这导致大学毕业生整体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另一方面,熊丙奇提出,社会对大学生就业仍有“精英意识”,且不少大学毕业生存在“有业不就”的问题,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学生放弃本来合适的就业机会,转而盲目选择考研。严肃考试纪律 组织考试作弊将入刑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考风考纪问题,教育部也于日前公布了2020年研考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教育部考试中心:010-82520029,12月16日-22日全天24小时;12月23日-1月15日工作时间),并提醒广大考生知法守法、诚信考试。教育部表示,近期,各地教育、公安、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正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对涉考违法违规活动,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另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19年9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尊法守法,诚信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不要听信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包过”“保过”的虚假宣传,不购买所谓“试题”“答案”,谨防受骗。资料图:不少考生为抢占图书馆座位,用书包等站队。图为一名大学生在图书馆门前排队、背书。 韩章云 摄考试临近 这些时间点要牢记目前,距离2020年研究生考试开考仅剩下3天时间,以下的时间点,考生务必牢记。其中,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具体科目安排如下: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