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考试大纲功能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考试大纲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欢迎转载,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考试大纲本《高等代数》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矩阵及其标准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线性变换和矩阵范数。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定理、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高等代数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三、考试内容(一) 多项式1. 一元多项式的因式、带余除法公式及互素的概念及判别;2. 复根存在定理;3. 根与系数关系;4. Sturm定理。(二) 行列式1. 行列式的置换、对换、置换奇偶性;2. 行列式的定义,基本性质及计算;3. Vandermonde行列式;4. 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Cramer法则。(三) 矩阵1. 矩阵基本运算、分块矩阵运算;2. 初等矩阵、初等变换和矩阵的秩;3. 矩阵的逆、伴随阵、线性方程组的矩阵形式;4. 行列式乘积定理;5. 矩阵和转置、Hermite共轭;6. 对角阵、三角阵、三对角阵;7. 矩阵的迹、方阵多项式;8. 广义逆矩阵。(四) 线性方程组求解1.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2.Gauss消元法;3.三角分解。(五) 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1. 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2. 线性空间的定义及性质;3. 向量组的秩、线性空间的基及坐标;4.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5. 矩阵相似;6. 不变子空间;7. 子空间的直接和、维数公式;8. 线性空间的同构。(六)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 特征值和特征多项式;2. 特征向量、特征子空间、度数和重数;3. 非亏损矩阵的完全特征向量系和谱分解;4. 特征值估计的圆盘定理;5. 三对角矩阵的特征值与Sturm定理。(七) 内积空间和等积变换1. Euclid空间的标准正交基,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2. Gram行列式;3. 正交变换及其矩阵表示;4. 初等旋转和镜像变换;5. QR分解;6. 酉空间和酉变换;7. 正交相似变换和酉相似变换;8. 向量到子空间的距离、最小二乘。(八) 二次型和对称矩阵1.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惯性定理;2. 实对称矩阵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3. Rayleign商;4. 极大-极小原理、极小-极大原理;5. 正定矩阵的开方和Cholesky分解;6. Hermite型和Hermite矩阵;7. 正规矩阵。(九) Jordan标准形1. 向量的最小化零多项式;2. 线性变换及矩阵的最小多项式;3. 矩阵的Jordan标准形及其唯一性;4. 初等因子和不变因子;5. 矩阵函数。(十) 极限和范数1. 向量和矩阵的极限;2. 向量范数和范数等价定理;3. 相容范数和从属范数;4. 矩阵依范数的收敛性。四、掌握重点(一) 行列式乘积定理及其应用(二) 分块矩阵运算及其应用(三) 矩阵三角分解及其应用(四) 矩阵的秩及其应用(五) 线性空间的概念及性质(六) 线性变换下的不变子空间及其矩阵表示(七) 圆盘定理与特征值估计(八) 二次型的标准形(九) 实对称矩阵及其性质(十) 矩阵Jordan标准型的计算及其应用(十一) 矩阵范数与矩阵收敛五、主要参考书目[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 ,2003年7月第3版 ,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想要了解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加qq392778967

老地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公布 名师为您解读

原标题:本报邀名师解读2019年高考大纲中国甘肃网2月15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夏苗)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公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较往年相比,今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多个学科中强调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兰州晨报记者邀请兰州一中高三年级各学科资深教师对高考大纲进行解读,并针对性地提出下一阶段的复习建议,供广大考生和教师参考。解读:考纲有小幅变化与去年考纲相比,今年语文考纲有小幅变化,值得关注。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由“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增加了“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六个层级中的“分析与综合”层级中,“分析解剖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变为“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变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语文兰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李占祥备考建议: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经典文化要关注1.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弘扬正能量。考纲是风向标,考核目标的变化必然会渗透到试题当中。在梳理各考点的同时,复习过程中仍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醒学生两耳要闻窗外事,要关注社会,捕捉热点信息,做到独立思考,对事件要有正面积极的评价。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红色经典文化在复习备考中要予以关注。2.强化专题训练,突破重要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加强信息的筛选整合,文学类文本(尤其是散文)阅读教学要加强答题思维的培养和答案的精准组织,古代诗文阅读教学要提高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的阅读能力,重点加强翻译和鉴赏能力,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要加强对短文的成语填空、句子补写和病句修改的准确判断,力求多见不同题型。3.加强写作训练,力求突破瓶颈。2019年高考作文仍可能为任务驱动型的新材料作文,因此,写作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的训练,避免平面化简单化思维,要相信作文多练必有效果。数学(理科)兰州一中数学教研组组长 袁志军解读: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能力的考查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2019年数学理科考纲对能力要求的内涵更加明确,强调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能力的考查,明确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考试内容与要求方面,突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注重考查的全面性,但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等。备考建议:抓住五大要素能得高分1.加强双基的训练。高考试卷中基础题占70%,中档题占20%,因此做好基础题是考生取得高分的先决条件。2.注重知识交汇点的训练,加强知识的广度。3.加强限时训练、提高计算能力。4.进行应试训练和心理辅导,提高考场应考的能力。5.注意书写规范,力争既对又全。数学(文科)兰州一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赵忠彦解读:主要体现四个注重2019年数学文科考纲较2018年在文化素质的要求上有所提升,增加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四个注重:注重高考宗旨和功能,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考查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注重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数学思想。备考建议:注意夯实基础,重视通性通法1.研读考试大纲,精准科学备考:全面盘点高考必考考点,了解并掌握考试范围和考试重难点。2.重视夯实基础,全面把握重点:在以后学习过程中还是要夯实基础,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3.加强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4.培养应用意识,增强阅读能力。英语兰州一中 李莉解读:考纲没有大变化2019年《考试大纲》相对于2018年的来说没有大的变化。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依据现行教材中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关注这些知识的基本含义、用法和变化等。备考建议:注重语言词汇、句型结构的丰富性1.词汇的学习应以大纲所规定的3500词为蓝本。不过多地追求词汇的引申含义,以掌握词汇的主要含义为主。但必须适当关注一些常见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2.语法以考纲所列的24个语法项目为主。不要纠结一些语法知识的特殊使用或较为复杂的变化,重点关注主要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以及主要从句的运用尤其是引导词的用法。3.阅读应重点关注考纲所列的24个话题,以限时训练为主。4.限时写作,真正体现“用语言做事”的语言学习规律,即将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内容表述清楚、表达流畅、表述地道。理综物理兰州一中 李凯生解读: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应用性2019年大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表明对考生的思想观和科学观要求更明确和具体。备考建议:狠抓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1.教师引导学生领会“一核四层四翼”,解决“为什么考”、 “考什么”、 “怎么考”的问题。2.狠抓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3.细致扎实地吃透考试内容中要求的72个必考考点和32个选考考点以及12个必考实验和4个选考实验。4.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做熟、练透简单题和中档题,适度涉及较难的题目。5.熟练掌握常规题型,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6.利用好纠错本、错题集等,在纠错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化学兰州一中 李晶解读:强调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考纲同去年相比,只在第I部分略有变化,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强调了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备考建议:注重图、表类试题的分析训练1.高考试题多能在教材中找到原理、原型。考生要依据考纲,关注教材中正文、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课后习题等,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2.注重图、表类试题的分析训练。高考化学试题中常出现图表题。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等为信息,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3.重视化学学科知识、化学原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广泛的应用。生物兰州一中 杨颜莉解读:仍注重对四种能力的培养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在2019年的考纲中仍注重对考生四种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备考:重视基础,关注实验设计1.在复习时要夯实基础,注意主干知识体系的积累,理顺知识网络,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关注实验设计,重视生物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一定要回归教材中的实验,理清实验基本原理,药品用途,实验步骤,结果与结论。复习中尤其要加强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文综政治兰州一中 车环平解读:对思想道德素质提出要求2019年思想政治《考试大纲》在第一部分“考核目标和要求”中将2018年的“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改为“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第二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与2018年的考查范围一致。备考:继续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1.继续深入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2.积极关注教材变化。虽然考纲知识点未发生变化,但教材修改体现了时代要求和国家宏观导向,必须将2018版新教材中修改的内容融入教学,当作复习的重点。3.夯实基础,建构知识框架。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戒骄戒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熟练精准,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体系结构。学会运用知识,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地理兰州一中 马伟解读: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与2018年相比较,地理学科2019年的考试大纲无论从能力要求,还是考试范围等方面来看均没有明显变化。重点依然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尤其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备考:系统地进行三轮复习1.系统地进行三轮复习——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及基础知识的落实,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轮以区域为依托专题复习。三轮重温经典,以近年高考真题为载体进行答题技巧训练。2.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基础原理的精髓。3.关注每个知识细节——精做精练,真正弄懂弄通细小的知识点。历史兰州一中 慕新华解读: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充分渗入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有修改。具体变化为两点:第一,考纲制定依据的变化,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2019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制定;第二,考核要求的变化,在2018年考纲基础上,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两点变化意味着,在2019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除历史知识外,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充分渗入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备考:建构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首先,夯实基础,整合教材,建构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将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特有的历史知识思维结构体系。其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不同视角切入、理解、解释、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再次,研习真题,对全国卷试题中常见的概念,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最后,思考、领会教材及试题材料中体现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责任意识、家国情怀等,联系现实,关注热点,如“一带一路”,改革开放,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等问题,不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城市化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学七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二)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6. 营养器官的变态。(三)植物的繁殖1. 植物繁殖的类型。2. 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3. 花的形成和发育。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3. 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9. 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10.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五)植物分子系统学1.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2. 分子系统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进展。(六)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1.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七)植物分子生物学1. 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2. 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的关系。3. 简单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案设计。四、考试要求(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2.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理解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3. 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理解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4. 理解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和叶镶嵌的概念;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5. 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6. 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三)植物的繁殖1. 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2. 理解花的组成;理解并掌握花的演化;掌握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各类型的代表植物。3. 了解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4. 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以及形态结构;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5. 理解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与区别;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6. 理解并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掌握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的概念。7. 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掌握胚乳的发育类型。8. 了解果实的形成;掌握果实的类型及各种代表植物。9. 理解并掌握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的概念。(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 理解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了解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熟练掌握100种以上常见高等植物的拉丁属、种名和部分科名。2. 了解孢子植物类群及特征及代表植物。3. 理解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4. 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分类原则和主要分类系统;了解各被子植物大类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和进化关系。5. 理解常见植物的分类地位;掌握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点及代表植物。6. 掌握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趋势;理解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7. 掌握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从低等植物进化到高等植物过程中植物营养体的演化、生殖方式的进化,以及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掌握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8. 了解被子植物起源的主要学说;掌握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派;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五)植物分子系统学1. 掌握分子系统学的基本概念。2. 理解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系统树揭示的基本含义。4. 了解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进展。(六)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1. 掌握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趋同演化、平行演化、共进化、同源性和重复基因的概念;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2. 了解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 理解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了解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七)植物分子生物学1. 掌握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2. 理解基因突变及其作用。3. 理解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的关系。4. 了解PCR等一些常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及其用途。5. 了解一些植物分子生物学前沿问题的研究进展。五、主要参考书目1. 杨 继主编. 植物生物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 马炜梁主编. 植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 周云龙主编. 植物生物学(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大阴解之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欢迎分享,转载,希望对你有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本材料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力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是力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截面几何性质,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方法,压杆稳定等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一、考试内容:(一) 材料力学概述:(熟练掌握)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基本假设;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内力。(二) 轴向拉伸与压缩:(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装配应力和热应力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三) 剪切与扭转:(熟练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与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连接件剪切面的判定,切应力的计算;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开口与闭口薄壁杆件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剪力流的概念;矩形截面杆件最大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圆及环形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四) 弯曲内力:(灵活运用)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五) 弯曲应力:(灵活运用)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直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开口薄壁杆件弯曲,弯曲中心的位置,截面上切应力分布,弯曲剪应力及剪应力强度计算,组合梁的弯曲强度,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六) 弯曲变形(灵活运用)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解简单静不定梁,梁的刚度条件。(七)截面几何性质(灵活运用)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简单截面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转轴和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八)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熟练掌握)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画法;掌握单元体最大剪应力计算方法;各向同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九)组合变形(灵活运用)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斜弯曲;偏心压缩;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下,圆轴的应力和强度计算;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十)能量方法(灵活运用)掌握变形能(外力功)的普遍表达式,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势能及其驻值原理; 虚功原理、卡氏定理、莫尔定理、图形互乘法及其应用;用能量方法解超静定问题;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十一)压杆稳定(灵活运用)压杆稳定的概念;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压杆临界应力以及临界应力总图;压杆失效与稳定性设计准则;压杆失效的不同类型,压杆稳定计算;中柔度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十二)动载荷(熟练掌握)惯性力的概念;冲击的概念。(十三)疲劳(掌握)交变应力和疲劳极限的概念。二、考试要求:(一) 材料力学概述:1. 深入理解并掌握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等概念;2. 深入理解并掌握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3. 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截面内力;4. 了解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二) 轴向拉伸与压缩:1. 深入理解并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2. 熟练掌握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3. 理解并掌握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4. 掌握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5. 了解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三) 剪切与扭转:1. 熟练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与剪力图和弯矩图。2. 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3. 熟练掌握连接件剪切面的判定,切应力的计算;4. 深刻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5. 理解并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6. 理解并掌握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绘出扭转切应力的方向;7. 熟练掌握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求圆轴单位长度上最大扭转角;8. 了解开口与闭口薄壁杆件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9. 理解并掌握矩形截面杆件最大扭转切应力及切应力分布;10. 熟练掌握圆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四) 弯曲内力:1.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及剪力图和弯矩图;2.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五)弯曲应力1.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直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2. 理解并掌握开口薄壁杆件弯曲,弯曲中心的位置,截面上切应力分布;3.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熟练掌握弯曲剪应力及剪应力强度计算;4. 熟练掌握组合梁的弯曲强度;5. 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六)弯曲变形1.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挠曲线微分方程;2.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3.熟练掌握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4.理解并掌握解简单静不定梁;5.理解并掌握梁的刚度条件。(七)截面几何性质1.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简单截面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2.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转轴和平行移轴公式;3.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转轴公式、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4.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八)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1. 深入理解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2. 熟练掌握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3. 熟练掌握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画法,掌握单元体最大剪应力计算方法;4. 理解并掌握各向同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5. 理解并掌握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九)组合变形1.理解并掌握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2.熟练掌握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3.熟练掌握斜弯曲问题的概念和求解;4.熟练掌握偏心压缩问题的概念和求解;5.熟练掌握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下,圆轴的应力和强度计算;6.理解并掌握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十)能量方法1. 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杆件变形能的计算;2. 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卡氏定理、莫尔定理、图形互乘法及其应用;3. 掌握用能量方法解超静定问题;4. 理解并掌握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十一)压杆稳定1.理解并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3.理解并掌握压杆临界应力以及临界应力总图;4.熟练掌握压杆失效与稳定性设计准则:压杆失效的不同类型,压杆稳定计算;5.掌握中柔度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6.了解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建议增加一条: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压杆稳定问题挠曲线和临界应力推导方法(十二)动载荷1. 理解并掌握惯性力和动荷系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理解并掌握冲击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十三)疲劳 1.理解并掌握交变应力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疲劳极限的概念。三、主要参考书目:1.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 范钦珊主编,《材料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如果你需要可以给我留言或者加qq

长恨天

重磅官宣:2020考研大纲定于7月中旬发布

考研大纲一直是各位考研人关注的焦点,大纲的调整直接影响复习的方向,这点在考研政治学科尤其明显。前一阵,网上一直流传“2020考研大纲会提前发布”的消息,很多小伙伴也经常留言来咨询小编,今天小编终于可以证实这一消息了——2020考研大纲定于7月中旬发布。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往年考研大纲发布时间:2019考研:2018年9月15日2018考研:2017年9月15日2017考研:2016年8月26日2016考研:2015年9月18日2015考研:2014年9月13日2014考研:2013年8月13日2013考研:2012年9月14日由此可见,2020考研大纲预计发布时间,比照往年,整整提前了两个月。很多小伙伴还不太了解考研大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总是认为按部就班的复习不就能考出好成绩嘛。没错,考研是需要按部就班的复习,但是你总要有一个复习的方向,给你目标,你才能一击即中。考研大纲是什么?考研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官方发布的唯一权威考研指南。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分为两类,即公共课和专业课。1.公共课考试大纲即考研政治、考研数学、考研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考试大纲。2.专业课考试大纲专业课分为三类,即教育部或有关指导委员会统一公布、招生单位公布以及不公布(或无大纲)三种类型。考研大纲对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公共课和部分统考专业课考试的试卷结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等做出明确说明,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试卷内容。就统考科目来说,出题人的唯一出题依据就是大纲。因此,想找准考研出题的核心命脉,就必须认准大纲。它决定了我们冲刺阶段学什么,也决定了我们对知识点的重难点把握。考研大纲解析是什么?跟考试大纲对应出版的还有“大纲解析”,其特点:一是来源的权威性与及时性。二是内容的完整性与精炼性。三是历年真题的命题宝库。大纲发布前可以做什么?6月已经过去三分之一,即将迎来复习的“黄金暑假”,小伙伴们可不能再盲目地复习了。首先,按照自己现有的规划进行复习。不管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发布,大家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备考规划,按照自己目前定的计划安心复习。第二,新大纲内容查漏补缺。新版大纲公布以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查看新大纲内容(届时,文都教育也会有第一时间同步直播新大纲的解析)。第三,不要忽略细节变化。有一年的考研英语大纲中,词汇数量并无改变,但词表后面给出了一些词缀的加强和注释。我们要了解细节变化,调整复习倾向,万万不可忽视。弄清微调的类别范围。是针对内容,还是体例?是只有表述字句变动,还是数量上的增加?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出复习上的应对,熟悉考试方向与命题思路。

人鱼

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发布(附2018年分数线)

【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发布了】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2018年7月23日,在其他高校尚在研究研究生招生计划时,位于甘肃兰州的西北师范大学即发布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研究生考试大纲,让许多倾向报考该校的学生可以提前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和复习。但根据研究生院的附件,该招生专业目录仅为预发布,具体人数和专业还要等国家下达招生指标和文件后进一步确认。不过根据往年经验,研究生招生多为学校自主决定,只要研究生招生政策不变,基本上就是这份预发布的内容了。相关注意事项如下:学校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政编码:730070注:1.招生人数:目录中招生人数仅作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招生指标为准2.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为预发布专业,实际招生专业以国家下达招生管理文件为准3.学制:社会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学制为2年,其余专业学制为3年4.专业类型:专业代码第三位是5的为专业学位(已备注),其它为学术型专业5.推免生: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具体情况可在接收推免生时咨询相关学院在招生专业中,可以重点关注该校一些特色专业和王牌专业,比如敦煌文献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中国史中的敦煌学,招生人数都比较多,相对录取的概率就会很大。此外,这些专业甘肃、新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也有着密切关系,即容易深入研究,也相对容易出科研成果。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因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属于B类考试范围,所以录取分数线较低,而且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都是以国家线为限。只要通过了初试,被录取的可能性十分大。想要报考该校的学生们,可以抓紧行动起来了!

已乎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半导体物理》考试大纲

欢迎转载,也许对你用,也更需要你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半导体物理》考试大纲本《半导体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半导体物理学是现代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和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载流子的散射及电导问题;非平衡载流子的产生、复合及其运动规律;半导体的表面和界面─包括p-n结、金属半导体接触、半导体表面及MIS结构、异质结;半导体的光、热、磁、压阻等物理现象和非晶半导体部分。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书中基本定律的推导、证明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考试形式(一)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二)试卷结构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约50分第二部分:简答题,约20分 第三部分:计算题、证明题,约80分二、考试内容(一)半导体的电子状态: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和结合性质,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和有效质量,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空穴,回旋共振,硅和锗的能带结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二)半导体中杂质和缺陷能级: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能级,III-V族化合物中杂质能级,缺陷、位错能级(三)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状态密度,费米能级和载流子的统计分布,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一般情况下的载流子统计分布,简并半导体(四)半导体的导电性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迁移率,载流子的散射,迁移率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电阻率及其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玻尔兹曼方程,电导率的统计理论,强电场下的效应,热载流子,多能谷散射,耿氏效应 (五)非平衡载流子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准费米能级,复合理论,陷阱效应,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载流子的漂移运动,爱因斯坦关系式,连续性方程式(六)p-n结p-n结及其能带图,p-n结电流电压特性,p-n结电容,p-n结击穿,p-n结隧道效应 (七)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金属半导体接触及其能级图,金属半导体接触整流理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和欧姆接触(八)半导体表面与MIS结构表面态,表面电场效应,MIS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硅─二氧化硅系数的性质,表面电导及迁移率,表面电场对p-n结特性的影响 (九)异质结异质结及其能带图,异质结的电流输运机构,异质结在器件中的应用,半导体超晶格 (十)半导体的光、热、磁、压阻等物理现象半导体的光学常数,半导体的光吸收,半导体的光电导,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半导体发光,半导体激光,热电效应的一般描述,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率,半导体的玻尔帖效应,半导体的汤姆孙效应,半导体的热导率,半导体热电效应的应用,霍耳效应,磁阻效应,磁光效应,量子化霍耳效应,热磁效应,光磁电效应,压阻效应,声波和载流子的相互作用三、考试要求(一)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和电子状态1.了解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和结合性质的基本概念。2.理解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的基本概念。3.掌握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规律,理解有效质量的意义。4.理解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理解空穴的概念。5.熟练掌握空间等能面和回旋共振的相关公式推导、并能灵活运用。6.理解硅和锗的能带结构,掌握有效质量的计算方法。7.了解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8.了解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二)半导体中杂质和缺陷能级1.理解替位式杂质、间隙式杂质、施主杂质、施主能级、受主杂质、受主能级的概念。2.简单计算浅能级杂质电离能。3.了解杂质的补偿作用、深能级杂质的概念。4.了解III-V族化合物中杂质能级的概念。5.理解点缺陷、位错的概念。(三)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1.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状态密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费米能级和载流子的统计分布。3.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5.理解并掌握一般情况下的载流子统计分布。6.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简并半导体的概念,简并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的表示方法,简并化条件。了解低温载流子冻析效应、禁带变窄效应。(四)半导体的导电性1.深入理解迁移率的概念。并熟练掌握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包括公式。2.深入理解载流子的散射的概念。3.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迁移率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包括公式。4.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电阻率及其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包括公式。5.深入理解电导率的统计理论。并熟练掌握玻尔兹曼方程。6.了解强电场下的效应和热载流子的概念。7.了解多能谷散射概念和耿氏效应。(五)非平衡载流子1.深入理解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的概念,包括表达式。2.深入理解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的概念,包括表达式、能带示意图。3.深入理解准费米能级的概念,包括表达式、能带示意图。4.了解复合理论,理解直接复合、间接复合、表面复合、俄歇复合的概念,包括表达式、能带示意图。5.了解陷阱效应,包括表达式、能带示意图。 6.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包括公式。7.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载流子的漂移运动,爱因斯坦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8.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连续性方程式。并能灵活运用。(六)p-n结1.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p-n结及其能带图,包括公式、能带示意图。2.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p-n结电流电压特性,包括公式、能带示意图。3.深入理解p-n结电容的概念,熟练掌握p-n结电容表达式、能带示意图。4.深入理解雪崩击穿、隧道击穿热击穿的概念。 5.了解p-n结隧道效应。(七)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1.了解金属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理解功函数、接触电势差的概念,包括公式、能带示意图。了解表面态对接触势垒的影响。2.了解金属半导体接触整流理论。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扩散理论、热电子发射理论、镜像力和隧道效应的影响、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概念。 3.了解少数载流子的注入和欧姆接触的概念。(八)半导体表面与MIS结构1.深入理解表面态的概念。2.深入理解表面电场效应,空间电荷层及表面势的概念,包括能带示意图。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表面空间电荷层的电场、电势和电容的关系,包括公式、示意图。并能灵活运用。3.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MIS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包括公式、示意图。并能灵活运用。4.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硅─二氧化硅系数的性质,包括公式、示意图。并能灵活运用。5.理解表面电导及迁移率的概念。6.了解表面电场对p-n结特性的影响。(九)异质结1.理解异质结及其能带图,并能画出示意图。2.了解异质结的电流输运机构。3.了解异质结在器件中的应用。4.了解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十)半导体的光、热、磁、压阻等物理现象1.了解半导体的光学常数,理解折射率、吸收系数、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的概念。了解半导体的光吸收现象,理解本征吸收、直接跃迁、间接跃迁的概念。了解半导体的光电导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光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的表达式。了解半导体发光现象,理解辐射跃迁、发光效率、电致发光的概念。了解半导体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物理过程,理解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分布反转的概念。2. 了解热电效应的一般描述,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率,半导体的珀耳帖效应,半导体的汤姆孙效应,半导体的热导率,半导体热电效应的应用。3. 理解并掌握霍耳效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磁阻效应。了解磁光效应,量子化霍耳效应,热磁效应,光磁电效应,压阻效应。了解声波和载流子的相互作用。三、主要参考书目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加qq392778967

大嘴巴

2019考研下半年重要时间节点,不了解还想考研?

2019考研备考的时间都过去一半了,还有考研的小可爱在群里问我:"小姐姐今年的大纲出来了吗?""小姐姐,XX大学XX专业今年招多少人啊"看来,在前期的基础备考阶段期间,你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考研,什么时候公布招简大纲、什么时候报名你们还不是很清楚啊。今天,山西中公考研小姐姐就给你们划一下重点,从七月到考试的重要时间节点,都给你们罗列出来!备注:各时间节点均是根据往年时间预测,仅供参考。第一阶段:7月下旬 - 8月中旬重要节点:教育部定制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在这个阶段,各研招单位将会根据教育部2018年招生的要求和本单位上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上报2019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含保送生名额)。教育部汇总各研招单位计划,制定全国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复习计划:知识储备很重要,学习节奏不能丢英语:词汇是基础,争取无死角;重点看阅读,能力要提高;写作要开始,思路须掌握;翻译重在方法,阅读能力是前提。数学: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做题方法;提高做题速度和解题能力;归纳总结错题,避免一错再错;重视真题复习,步步为营。政治:把握教科书新动向,选择最新的教辅资料(今年政治教材改版);做好时间规划,选好学习渠道;突出重点,全面复习;死记硬背不可取,时政热点要关注;多做真题,一测二练三巩固。专业课:专业课及早复习;分析历年真题;提炼重点,夯实基础。小姐姐友情提示:得暑期者得考研暑假是极少有的没有学校上课干扰的自己复习的时间,你9月-10月强化阶段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全看暑假的复习效果,一定要把握住。第二阶段:8月下旬 - 9月初重要节点:全国招生简章正式公布各研招单位根据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要求公布本单位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小姐姐友情提示:备考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在备考阶段,不要一味的学习,考研备考需要各个阶段与环节信息的共享和沟通。要时刻保证自己没有偏离正确的大方向,自己的阶段复习方案是正确的、符合时势的。第三阶段:9月中上旬重要节点: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正式发行政治、英语、数学及部分统考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陆续出版发行。(注意:这只是一般参考时间,具体每年会有一些变动。)小姐姐友情提示:考试大纲很重要!每年都有人因为不重视考试大纲而吃亏,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是对考研整体范围的一个划定和考试内容的解释说明,吃透考试大纲,就可以省很多力,对于大纲不要求的范围,你们也可以相对放松复习,避免无的放矢。第四阶段:9月中旬重要节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预报名在这一阶段,各大高校应届大四毕业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预报名,往届生也可以尝试报名。小姐姐友情提示:网报切莫掉以轻心网报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有不少专业性的疑问。每一项信息如何填写,如何保证填写正确无误。考生类别、考试方式、户口、档案所在地等等这些重要信息的填写,建议大家在填写前上网搜索一下相关内容,咨询一下师兄师姐或者你们的山西中公考研小姐姐。一定要落实清楚再填写,切莫掉以轻心,想当然地填写。第五阶段:10月中旬重要节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小姐姐友情提示:严格按照公告要求报名这一阶段你们需要关注的事情比较多。如: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请大家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第六阶段:11月中旬重要节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小姐姐友情提示:现场确认要求得清楚现场确认的时间、地点(不同身份考生报考点不同)、所需证件,以及现场确认的流程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到时候小姐姐也会提前给你们准备好超详细的现场确认攻略。第七阶段:11月下旬重要节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各个研招单位自主命制该硕士生招生点的专业课试题。小姐姐友情提示:如有机会,联系导师去听课联系导师,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去听取命题老师给研究生讲的课,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当然,和导师联系是在有机会、有可能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做到,也没关系,这个不是必选项。第八阶段:12月上旬重要节点:进入冲刺模考阶段小姐姐友情提示:系统全面复习,精心查漏补缺这一阶段,你们不仅需要调整好临考心态和状态,还需静下心来查缺补漏。针对个人弱势调整复习重点和时间,对薄弱考点进行突破。如果不重视这些,有可能前功尽弃。第九阶段:12月底重要节点: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未定)该阶段考生注意事项:调整作息时间、平和心态、全力以赴考试。小姐姐友情提示:稳住,我们能赢!考前最需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之前的努力不会白费。每年都有不少很"勤奋"的同学,因为考试前一天熬夜背题,结果没有休息好,第二天考试状态极差,导致连正常水平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考前千万不要熬夜看书,调整心态好好休息,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次日的考试。稳住,你们能赢~小姐姐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考研加油,今日欧气收好哟~

痴呆症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最新考研资讯,供你参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考试内容(一)气体的PVT关系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7、相变化过程8、溶解焓及混合焓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本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的依数性8、逸度与逸度因子9、活度及活度因子(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六)相平衡1、相律2、杠杆规则3、单组分系统相图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 - 液平衡相图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七)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数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9、原电池设计举例10、分解电压11、极化作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4、玻耳兹曼分布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九)界面现象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3、固体表面4、液-固界面5、溶液表面(十)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典型复合反应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7、链反应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10、溶液中反应11、多相反应12、光化学13、催化作用的通性14、单相催化反应15、多相催化反应(十一)胶体化学1、胶体系统的制备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6、悬浮液7、乳状液8、泡沫9、气溶胶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二、考试要求(一) 气体的PVT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性质。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二)热力学第一定律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状态、功、热、变化过程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熟知功与热正负号和取号惯例。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及特征。明确U及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较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ΔU、ΔH、Q和W。能熟练应用生成热、燃烧热计算反应热。会应用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进行一系列计算。了解卡诺循环的意义。(三)热力学第二定律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及其与卡诺定理的联系。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注意在导出熵函数的过程中,公式推导的逻辑推理。熟记热力学函数U、H、S、F、G的定义,明确其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和如何利用它们判别过程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掌握熵的统计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明确规定熵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熟悉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理想溶液定义、实质和通性。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如何利用牛顿图求气体的逸度系数。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掌握表示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方法。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公式推导和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导和热力学处理溶液问题的一般方法。(五)化学平衡掌握反应等温式的应用。掌握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法。理解ΔrGm0的意义,由ΔrGm0估计反应的可能性。熟悉KP0、KP、KX、KC的意义、单位及其关系。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关系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并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数据计算平衡常数。了解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处理方法。(六)相平衡掌握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定义。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在双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为重点掌握P-X图和T-X图。在二组分液—固体系中,以简单共熔物的相图为重点,掌握相图的绘制及其应用。对三组分体系,了解水盐体系相图的应用,了解相图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七)电化学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了解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熟悉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掌握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了解电解质溶液理论(主要是离子氛的概念),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掌握电动势与ΔrGm的关系,熟悉电极电势的符号惯例。熟悉标准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计,平衡常数的计算等)。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及ΔrHm和ΔrSm的计算。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八)统计热力学初步了解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代替整个体系的微观状态数的原因。明确配分函数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了解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的热力学函数的差别。了解平动、转动、振动配分函数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九)界面现象掌握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掌握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与曲率半径的关系,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学会使用Kelvin公式。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结构特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现象。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和吸附热力学。(十)化学动力学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等基本概念。掌握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速率方程和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对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并能对其中比较简单的反应能写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微分式。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仑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义,计算Ea、A、k等物理量。掌握链反应的特点。掌握稳态近似法、平衡态法和速控步骤法等近似处理方法。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电解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常见催化反应的类型。了解光化学反应的特点。(十一)胶体化学掌握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能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粒子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分析并能应用于实践。了解溶胶稳定性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能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了解唐南平衡。三、主要参考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四、说明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

无情

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微信号:喀优,这里有你想要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理论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力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是力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很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理论力学中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试卷结构:简答题、计算题三、考试内容:(一)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常见约束与约束反力,平衡力系作用下的物体受力。几个静力学公理。(二) 力系简化和力系平衡汇交力系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力偶系的概念。平面和空间力系和力偶系的平衡方程,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三) 点的运动学和点的合成运动质点的运动及其数学描述,点的绝对运动,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概念,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四) 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平面运动刚体上任意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表示。(五)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牛顿三个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和质点动力学问题的求解,质心和转动惯量的计算。(六) 动量定理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运动守恒定律。(七) 动量矩方程动量矩和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八) 动能定理各种作用力的功;质点和刚体的动能;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和功率方程,势力场,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九) 达朗贝尔原理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十) 虚位移原理约束,广义坐标,自由度和理想约束的概念,虚位移原理。(十一) 碰撞碰撞的分类与特点,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恢复系数,撞击中心。(十二) 分析力学基础动力学普遍方程,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方程的初积分。(十三) 机械振动基础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计算固有频率的能量法,隔震原理。四、考试要求:(一)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1) 熟练掌握刚体和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三要素。(2) 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3) 掌握静力学的五条公理。(二) 力系简化和力系平衡方程(1) 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2) 理解并掌握力矩的概念、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力偶系的平衡条件。(3) 熟练掌握平面和空间力系的简化、合成及平衡条件,并应用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4) 掌握摩擦、摩擦角、滚动摩阻的概念,熟练求解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三) 点的运动学和点的合成运动(1) 掌握质点运动的描述方法,掌握用直角坐标,极坐标与自然坐标法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深入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掌握用直角坐标,极坐标与自然坐标法描述质点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公式)。 (2) 掌握点的合成运动中的基本概念。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各种运动中的点的速度、加速度。掌握科氏加速度的概念。(四) 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1) 掌握刚体的平行移动和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及其特征。(2) 掌握刚体的平面运动概念。熟练应用基点法、瞬心法求平面运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熟练应用基点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加速度。(五)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1) 理解并掌握牛顿三个定律。(2) 能够应用基本定律建立质点运动的微分方程,掌握质点动力学的求解方法。(3) 熟练掌握质心和转动惯量的计算。(六) 动量定理(1) 理解并掌握动量与冲量的基本概念(2) 熟练掌握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际应用。(3) 掌握质心的概念、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运动守恒定律。(七) 动量矩方程(1) 理解并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概念,动量矩定理。(2) 掌握刚体绕定轴的转动运动微分方程及其应用。(3) 掌握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八) 动能定理(1) 理解并掌握功、动能的基本概念,会计算常见力的功、质点和刚体的动能。(3) 熟练掌握质点和质点系动能定理。(4) 掌握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数学表达式。(5) 理解并掌握势能的基本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6) 能够应用三大动力学基本定理解决综合问题。(九) 达朗贝尔原理(1) 掌握质点的达朗伯原理和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能够应用达朗伯原理(动静法)求解动力学问题。(十) 虚位移原理(1) 理解并掌握约束、虚位移、虚功基本概念,自由度和广义坐标的定义。(2) 掌握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应用虚位移原理对复杂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十一) 碰撞(1) 理解并掌握碰撞问题基本假设,对心碰撞与偏心碰撞,正碰撞与斜碰撞,弹性碰撞与恢复系数,撞击中心。(2) 掌握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应用基本定理求解碰撞问题。(十二) 分析力学基础(1) 掌握动力学普遍方程、拉格朗日方程。掌握广义坐标、广义速度、广义力的概念(2) 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物体运动方程。(十三) 机械振动基础(1) 理解并掌握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基本概念,会用能量法与运动方程求解法计算系统固有频率。(2) 掌握求解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有阻尼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问题。(3) 了解主动隔震和被动隔震原理五、主要参考书目: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上、下(第6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 郭应征, 周志红编著,理论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