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这几大新趋势正逐渐浮现!石保

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这几大新趋势正逐渐浮现!

2019年的考研已经落下了帷幕,据统计,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285万,比去年的报考人数整整多了47万,这几年,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基本上每年都能创新出历史新高,可以预见,2020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也一定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相关介绍了解到,考研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对于高等学历的关注与需求正在上升,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促使“考研热”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自身的高要求也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考研、考公、留学等多种途径。但不管怎么说,考研人数的持续增长确实能够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在分析中,几大趋势也渐渐浮现!1、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这个趋势基本不会被否认,据统计,2018年比2017考研增加37万考生,而2019年则比2018年增加47万考生,每一年都可以达到新的报考人数的巅峰,这也证明在未来,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现如今,本科学历的人才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学生们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必然需要获取更高的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很多学生也因此在高考时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对自己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再加上现如今大学整体的鼓励考研趋势,在今后几年,考研将会成为大学生毕业时的第一选择,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2、女生占比提升,往届生越来越多可能大家都会发现这样的变化,在自己周围,考研的人群中,女生似乎越来越多,从图书馆到自习室再到考场,女生人数的比例确实在发生着变化。2007年,女生站考研总人数的比重为48%,还没占到录取总人数的一半,而到了2016年,女生占比已经攀升至55%,女研究生人数超越了男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研大军中,往届生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在2018考研报名考生中,有131万人是应届考生,比去年增加了18万人;有107万人是往届考生,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往届考生占报考总人数的近45%。很多考生在经历了第一次考研的失败后,还会尝试第二次、第三次,也会有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才做出想要考研的决定,这些都是往届生人数增加的原因。3、推免生将会成为主流,考研就业前景好在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中,推免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甚至能够达到一半多,在招生名额不增多的情况下,普通人考研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统招会越来越少,推免将会成为主流。这也恰恰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期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4、专硕渐成高性价比选择相对于学硕而言,专硕学制短、培养目标侧重实践、就业预期较好,加之国家在专业硕士高等教育政策方面的导向,促使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有所提升,因此对于不少无意学术研究又想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的考生来说,专硕无疑是高性价比之选。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得到了很多应届考生的重视,既能实现在职充电,又能不耽误学习,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当下的大环境下,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全民学历上升也代表着个人需要有更高的学历,才能拥有更多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纥之则啼

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将达285万,不要怕,实际考试只有100万

这几年,考研的人数是不断的增加,但是大家都知道考研是有实际考试率的,每考完一门课程,下一场参加的人数都会减少,考到最后一场专业课时,一个考场上能够剩下30人就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这样呢?可能因为考研跟高考不一样,考研大军有很多都是在职的人士以及少数的在校应届生。弃考这样的情况每个考场年年有,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弃考率,其实不用看人数多,就觉得竞争压力大,给大家分析下数据就能够给现在坚持不下去的朋友们一点理由。因为胜利往往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首先给大家看几组数据, 从下面这几幅图可以看出,2016.11月份考研人数为177万,到了12月份人数为142万,弃考率为20%。到了2017.11现场确认人数为202万,到12月份人数为170万,弃考率为16%。2019年预计报考人数为280万,如果按照平均20%的弃考率来算,出现在考研初试现场的人数为225万左右,如果中途弃考比例为5%~10%左右,那么剩下的将会有200万人左右实际参加完整的考试后。而且在这些人当中,还会有打酱油的,那么人数就更加的少,当然不光坚持到最后就行的,这么算的话,真正意义上考试的只有100万。当然,你的成绩还是很重要的,自己需要看看你报考院校的竞争情况。怎么样,看了小编的分析,是不是觉得考研其实就是努力加上坚持的事情,没有什么巧妙,笨一点向前冲就是的了,过程是自己,结果看天意。

明诚

2019考研:考研人群日渐多,都多在哪了?官方数据告诉你答案!

2017年考研人数突破200万大关,2018年考研人数又增长了38万,眼看着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多,很多人不禁要问,哪来的这么多人考研?今天我将通过人民日报的一篇图文与大家一起来分析,看看都是多在哪了。2019考研人数或突破285万下表是汇总了2004年到2018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招生人数以及报录比,从之前的数据来看,近几年的考研人数增速惊人,大胆预测2019年报考人数或许会突破285万。【数据仅供参考,一切以官方发布数据为准】为什么考研?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深究原因问题就回到“大家为什么要考研”。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1、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2、通过考研提升就业竞争力;3、暂时逃避就业压力;4、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5、通过考研更换专业。你是哪一种呢?官方版近10年报名人数哪些省份的学生爱考研?从官方数据来看,山东和河南是考研的主力军,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中,山东有21万、河南有18.6万,不愧是考研的生力军。往届生读研逐年增加官方数据显示,非全日制硕士纳入统考后,在职人员和往届生报名考研人数逐年增长,成为自然增加的应届生之外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下图分别是湖北省和河北省近四年的应届生和往届生的报考人数。专硕越来越受欢迎之前大家还在讨论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试图搞清楚哪个好,如今专硕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学硕的报考人数。女生成考研主力群体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考研的女生数量最近4年都是女生占60%,男生占40%,女生成为考研的主力。2019年的考研复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从之前的数据中,我们很清晰的看清楚大家考研的原因,每年的报考人数,哪些地方考生多,增加的考生都是哪些群体,专硕报考也渐渐与学硕平分秋色等。希望上述数据,能给大家考研提供一些参考。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欢迎评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寡君之欲

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推免人数增多,考研难度增大!

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推免人数增多,考研难度增大!说起考研,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也许你身边就有几个正在备考2019年研究生的人。而这几天正是考研报名的关键时刻——考研现场确认,能不能最终报名成功,也就看这一环了。而相比于其他年份,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异常激烈,现场确认也即将结束,你知道今年报考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有多少人吗?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推免人数增多,考研难度增大!去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238万,而今年更是远超去年,2019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结束之后,据权威部门透漏(官方未发布)报考人数是285万人。相比去年而言,这个增长人数还是非常恐怖的,平白无故比去年多了47万考生。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小水关注考研很多年,现在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按照以往几年的趋势,今年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必定会超越去年。只不过之前很多人预测今年考生会超过300万,显然不太可能。相比于前几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势必导致考研难度增大。而小水也发现,近几年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也逐渐增多推免名额,统招名额缩水,普通人想考个研究生变的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想考研成功你只需最好这两点!很多考生看到这么多人考研,所以心生退意。如此多的人报考研究生,你的心态还平稳吗?不过,看到这么多考生考研,已经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不要气馁,虽然报考研究生的考生越来越多,但是每年的炮灰也不知道有多少。你如果想考研成功,小水建议你做好以下两点!01、坚持下去,直到考研结束往往都是报考人数最多,确认失败或者放弃确认的有一大批。到了十二月初,还会有很多人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放弃的。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就算是进了考场之后,也有因为考得太差还没有参加之后的考试的。每年在研究生考试考场缺考的考生有很多,所以真正能走到考完那一步的考生最多只有六七成。所以,考研人数再多,和你的关系并不大。02、权衡自己的真实情况,达到预期目标再者,报考人数再多也不可怕,就算是和你报考同一所学校的同一所专业有很多人,你也不用担心。首先你要做的是保证每一门成绩和总分超越国家线,这样能保证你有学校可上。其次是保证你能进入复试,目标院校去年和前年的复试线非常有参考价值,所以初试成绩一定要高于历年的复试线你才有机会!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最后,如果你想百分之百考上,特别是985院校,尽量拿到前两名的成绩。因为研究生复试不是看你的分数,而是看你的名次。如果你考的分数高达380分,你目标院校只录取两人,而你排名第五,你上面还有四个人比你考的高,你觉得你还有可能吗?因此,报考了2019年研究生的同学要给自己信心,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以上两点一定要记到心里去,虽然考研到了现在有很多负面情绪,建议你找个好友倾诉,而不是憋在心里。2019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285万你觉得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是好还是坏?如果你明年就能参加研究生考试,你会选择加入考研大军吗

银英

2019考研仅有70万人被录取,2020考研会更难吗?

5月过去了一大半,对于考研人来说,随着调剂的结束,一切基本尘埃落定。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增长速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淘汰率的飙升,让报录比也刷新了记录,从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录取人数大约为72万人,同时,至少200多万人在这场战役中铩羽而归。对于考名校的考研人,战况更为惨烈。数据显示,今年报考北大的全日制的考生约占82.4%,约2.3万人。而北大官网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共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751名,其中计划招收推免生1294人。这就意味着报考北大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中约有94%将面临落榜。竞争同样激烈还有南京大学。南大官方透露称,今年报考南京大学考研人数为2.7万,根据往年比例推算,其中约2.2万人为全日制考生。而南大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只在4000人左右,去除推免生后,2019年仅南大一个学校,就会产生近2万名的落榜生。从2015年开始,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续5年上涨,总涨幅超过75%,且增速逐年上升,今年更是突破20%大关。考研人数的激增,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群体不断提升自我的诉求,当然原因不止这一个。我国大学毕业生在近20年以来一直趋于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发张与就业压力的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就业砝码。在报考人数增加的同时,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同样在持续保持上升的态势。根据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2010至2018年,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人数由47.44万升至76.25万,增长了近29万人,增长幅度超过50%。与招生人数同时上涨的还有推免生的占比。对于广大考研学子来说,推免生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敌人”,然而近年来,接收推免生已经俨然成为各大高校重要的招生手段之一,许多高校接收的学硕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50%。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接收推免比例以至于达到90%以上,甚至100%。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竞争越激烈的专业,院系越倾向于通过推免方式进行录取。报名的人本来就多,推免名额再增加的话,留给考研生的是一个地狱模式。相比之下,专业型硕士情况稍微好一点,报录比和推免生占比相关性并不高,对考研党来说更为友好。此前,根据一些行业专家预估2020报考人数或将突破300万,考研人数逐年在增加,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录取比例也没有提高多少,竞争压力确实不小。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了考研,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得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但同时还需要更多的理智和冷静。避免盲目复习,科学备考,合理选择目标院校,对于考研成功也尤为重要。

所假而行

2019年考研有多少人弃考?原因是什么呢?

2019年考研有多少人弃考?原因是什么呢?每年考研,都会有不少弃考的,不但有中途弃考的,也有从一开始就弃考的,也就是说,只是报名和现场确认了,但完全没有走进过考场的,依然大有人在。其实年年情况差不多。我当年考研那会儿,第一门政治,我们考场似乎就有一个人没来。等到考完政治,我们考场就多了两个空位置,有人中途弃考,只考了政治,后面就没考了。最严重的是第二天考完数学后,最后一门专业课开考时,教室里大概空了六七个座位。今年弃考的情况似乎更严重。据一个参加了今年考研的考生反馈,今年弃考的似乎更多。合理估算,今年弃考的,可以达到报考总数的20~30%,结合290万总人数来看,实际弃考人数可达7、80万。这个数字很惊人了。弃考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对于从一开始就弃考的,除了极少数人因为临时出了各种状况导致缺考,大多数人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备考,甚至基本没有怎么准备,反正也考不上,也就不想参加了。对于考了一门或者两三门而中途弃考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来也准备得不好,希望不大,考了一两门后,感觉考得很差,就不想继续考下去了,所以弃考;另外一种是因为准备得还不错,但心理素质不好,前面的考试考砸了,就心态崩溃了,没有勇气继续下去了。无论怎么说,弃考是很大的浪费,也是很糟糕的表现。考研不易,不但需要备考时认真下功夫,在知识、能力上具备良好的准备,也需要在心理素质上得到锤炼,方方面面予以足够的准备,才有机会达到成功的彼岸。你对此怎么看?

降鬼记

2019年考研人数未公布,但考研热是定局,过来人怎么看读研?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策划|冷丝栏目|丝说考研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数据,根据近10年考研人数统计和涨幅来看,2019年考研人数创新高,将达到285万人。其实,考研人数一般只有在正式开考后才能最终确定,最早也要到考试前一天。因为,即使是报考且现场确认了,弃考的人也不是少数。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根据一些高校目前公布的报考信息来看,“考研热”是大趋势。考研人数10年的数据那么,考研“上岸”的过来人怎么看考研热和读研呢?其一,考研的目的呈现多元化,在读研究生认为“考研热”有好也有坏。高校研究人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要通过考研获取较高的工作平台的人数为71.43%,而单纯为兴趣继续深造的仅占28.57%。对于已经被录取的考研学子来说,主动参加考研的占99.99%,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项调查的实际结果并不完全准确——这并不代表所有报名考研的人均是主动报考。有调查显示,许多人选择考研是处于随波逐流、盲目趋从的心理。复习备战考研对于历年考研人数持续上涨的现象,持消极态度的人数超过了持积极态度与保持 中立的人数。也就是说,在读研究生并不看好“考研热”,他们能理解“考研热”背后的种种情况,但并支持所有的考研师弟师妹。持消极态度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中,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本科生占优势,关键是靠能力。持中立态度的人认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研。其二,无论是工科类、理科类的在读研究生,还是人文社科类的在读研究生,都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读研究生回应“读研期间的打算”这一问题时,100%的人都认为应该理论联 系实际,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深人,同时也要多参与实践,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知识才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最终也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紧张复习备考的同学传统的纯理论探究与实际应用很难完全吻合,而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付诸实践、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从而尽展才能。这一点基本被所有在读研究生们认可,可见这个问题存在的重要性。在读研究生中很多人不能明确硕士毕业后的去向。若是无工作、金钱、声望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大部分人——尤其是文科生更愿意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然而,迫于外在的压力,即使选择走上学术的道路,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会变成“在学术的某个小角落里讨生活的片面的学者”。其三,决定考研之前确实是需要全方位审视自己的需要,这样才会做出明智的判断。尽管考研人数持续不断上涨,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总体趋势是,考研录取率并没有增高,近3年相反减少。条件较好的高校给考研同学提供复习场地为什么仍有无数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这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所做出的明智之举呢?他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没有十分把握的考研中,这做是否是理性的呢?即便被理想的高校录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在读研究生,又能否彰显出这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吗?研究者发现,这些在读研究生中存在一种相似的现象:考研前,他们都是向往着有更高的平台;读研中,他们发现所谓的高平台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更注重实践的重要作用;读研后,他们不确定是否继续深造,但更倾向于工作。紧张复习的同学们因此,很多考研“上岸”的过来人都这么说,如果有自己还满意的工作,还是先上班吧,不要挤到考研这条道路上来。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大辩不言

刚刚,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

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包括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整体的趋势变化等。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以及部分省份的报考人数变化吧~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参加19考研的小伙伴切身感受到了考研竞争的激烈。近几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考生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应届生毕业就业压力大、就业不理想、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扩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选择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体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从上面的增长图可以看出来,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近乎直线上升,刚刚结束的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290万,相比2018年增加了52万,增幅创新高达到21.8%。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下图是全国部分省市近三年报考人数对比图,可以看出山东、河南、江苏三个省份的考研人数最多,近三年增长速度也很快。来看看江苏省近五年的报考情况,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据2019年各省公布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来看,增长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增幅在20%以上,下图广东深圳考区,报考人数涨幅达到50%。在2019考研报名阶段,由于报考人数激增导致部分考区考位紧张,以至于报名晚的同学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点,于是有不少考点纷纷增设考位,放宽考点报考地区限制等多种方式来缓解考位紧张。那么在此提醒20考研的同学,在9月底进行预报名时,如果报考院校已经确定,尽快填写报名尽早提交,以免耽误报名很麻烦,后期复试时间非常紧张,希望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届时做好准备。虽然整体的报考人数突增,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竞争对手的确是多了,但其实真正的对手是你自己,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一些自律、认真备考,希望每一位考研学子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加油吧!

卫鞅

2019年考研人数破新高,考上的概率还大吗?当然大啦,只要你看了

距离考研不到一个月了,考研学子们依旧如火如荼地复习着。在校园的自习室里、图书馆里、考研教室里,甚至是楼道里、走廊里、树下都有学长、学姐们闷头背书的身影。天气越来越凉了,学长、学姐们不要忘记多穿点哦。截止2019年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的时间,报考人数得到确认,竟有285万学生报考。相比去年增长47万人次,同比增长19.7%。不得不说,这个数字是惊人的,但也是意料之中的。毕竟,每年的报考人数较上一年都在增加。那是不是,今年考上的概率就小了呢?那可不一定哦,我来给你说道,说道。第一,考研人数有增加,但是考研难度是差不多的,选拔方式也没有改变。985、211的院校依旧会优先录取985、211的学生,那剩下的人怎么办?还有很多普通一本、二本院校,这些学校总也要去上的吧?说实在的,并一定非要985、211的学校不上,在不同的地方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机遇,主要在于你。第二,很多同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想找工作就直接去报名考研了,书看一半,发现这也太难呐,宝宝不会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会发现考场上有很多空位。还有很多的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来考试的,甚至有的人报名只是因为一时迷茫。在考场上,有很多大侠进入考场半小时就出来了,只要你坚持到最后,多写一些,总会撞上考点的,不是?第三,这点纯属推测。2016年考卷不简单,2017年相对容易点,2018年也比较难,这都2019年考研了,你说它是难一点,还是简单点?就拿全国四六级来说,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四六级,总有一场会难点,另一场就简单点。比如,每年的夏季六级就比冬季六级简单些。这是经过小伙伴证实的。所以,考生们不要纠结这个285万的数字了,只要坚持了,你就成功一半了。你想想,比起已经放弃的人,你是不是成功一半了?再有就是保持好的心态,吃嘛嘛香,看啥啥记得。与其每天提心吊胆的,不如放手一搏。最坏的结果也是没考上而已,2018年高考人数达975万,相比而言去考研的只是少数而已。那么多没考研的,不也好好的?偷偷告诉你,我有一个成绩不咋地,也没怎么看书的小伙伴都考上了。虽然不是985、211,你肯定比他厉害。考研,贵在坚持。祝愿所有考研人的曲折和孤独终会成为成功路上的欢声笑语。(免责声明: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文推荐:上学时老师要求背《滕王阁序》,为啥没说滕王是谁?真相难以启齿专科生一定比本科生差吗?看看老师和网友们说的答案为什么大学生很少主动联系父母?除非没钱?网友的儿子扎心了老师上课的“百变造型”,总有一款是你家的,都是敬业的好老师

怵然为戒

2019年考研人数近290万录取约70万,研究生会出现“烂大街”吗?

常言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在水涨船高。90年代,大学生是多么稀少珍贵,看如今,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的高校录取率高达90%。因此很多人形容“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研究生相对大学生来说,受教育的层次更高,被业界称为研究型高级人才。研究生人数越多,说明国家的人才储备越充足,科研后备力量越雄厚。但是令很多网友担心的是如今,研究生似乎在效仿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从历年来的数据推测2019年的研究生招录将达到70万人。因此很多人预测研究生将像大学生一样,含金量将不断贬值。对于这样的担忧,原因可能仅仅从数据的规模来看的。别忘了,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如果从占比来分析,你可能会发现,目前的研究生规模还是比较小的。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增长,这是近几年的突出的特点。从2012年研究生招录52万余人到2016年的58万余人,每年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2017及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猛增两位数以上。2019年的报考人数高达290万人。但是每年的报录比似乎都稳定在3.1:1左右。另外研究生的含金量的问题其本质是市场的需求关系决定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本科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说明两者之间不可相提并论。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富有创新,具备科研潜力的高级人才一直是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人才。而具备这些特征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受过研究生以上的教育水平。其实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前这个岗位招本科生可以胜任,现在都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了?所以研究生太多了,含金量下降了。的确,现在招聘岗位,稍微好点的单位,研究生是基本门槛,其实有些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是针对研究生提出来的,但是在以前,研究生的供给满足不了社会要求,迫不得已只能先招具备潜质的本科生进行培养。现在研究生的供给量提上去了,因此很多企业就将要求恢复在岗位原来设置的要求进行招聘。当然,对于当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有很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民众的关注。比如一些研究生本身的素养没能达到研究生的具备的要求,一些高校对研究生过于宽松,导致研究生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在研究生招录规模不断扩招后,暴露出来的一些新问题,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管理的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所以在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市场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会变得更多,因此研究生以当前速度进行扩招主要还是为了国家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的强劲需求,并不会导致研究生过剩的问题。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监督、质量保障方面的制度完善,严密的筛选过程,全方面考察学生的素质,才能保障研究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