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创新引领 科教之树硕果累累 2019—2020年度科研教学工作盘点进城记

创新引领 科教之树硕果累累 2019—2020年度科研教学工作盘点

策划/文化宣传部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 叶梓 徐子晨【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金属人

2020年度教育行业十大热词公布,科技赋能居首位

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全国师生在线上上课,多家教育企业成功上市……刚刚过去的2020年,你关注到教育行业的哪些新变化?1月28日,新京报教育频道联合千龙智库共同发布《2020年度“UP新力量”教育品牌影响力舆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解读当前教育行业热点及问题等。记者注意到,该报告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行业的十大热词,科技赋能、市场下沉、教育扶贫、在线赛道融资、停课不停学、教育乱象、IPO、OMO模式、爆雷、审查备案成功入选。其中,科技赋能以29,079,844条数据量成功占据热词榜首。报告指出,2020年2月至3月,学习通、知到、中国大学MOOC、猿辅导、人民智云、腾讯课堂等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出现“网崩”,卡顿、闪退、掉线等问题频频上演。此后,各家教育机构加强科技研发投入,通过新兴技术手段解决直播网络痛点,同时,直播互动的教学形式也更多地运用到在线教育中,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教育扶贫也是年度热词之一。阿卡索捐赠价值万元的在线外教课程给偏远山区学校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上溪小学,新东方与甘肃省教育厅签订公益支教协议,为甘肃部分地区和学校提供双师直播课、基层教师培训、图书捐赠等多方面的支持……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育扶贫,采取多种方式让更多偏远贫困地区以及师资薄弱学校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记者了解到,除2020年度“UP新力量”教育品牌影响力总榜TOP50外,报告还公布了在线教育、素质教育等七大2020年度教育行业品牌传播细分榜,及教育行业十大问题等。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巫慧 校对 薛京宁

叔齐

2020年教育部科技委全会、2020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召开

12月9日-10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20年科技委全会、2020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主持会议并作主题报告。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和推进高校科技工作,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需求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等迈上新台阶。陈宝生强调,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主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出力争光。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着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提升科技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面对新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委工作水平,目标定位要突出“一流”,研究问题要突出“战略性”,咨政建言要突出“含金量”,研讨交流要突出“高水平”,作风学风要突出“表率性”。钟登华从加强战略谋划、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科技安全工作等8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会上,陈宝生为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顾问、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教育部相关司局、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新疆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代表,中央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等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此下德也

2020年各大科技奖提名高校公布:双一流依旧占大头,未见南开复旦

到了年末,各大奖项和考核接踵而来,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才公示不久,144所在榜高校可谓是风光无限,毕竟能斩获国家级大奖的,都足以说明该校在相关领域的扎实功底。由于国家级各大科技奖项筛选评估流程较长,所以基本在本年度各大奖项公示后,就会开始下个年度奖项的提名工作。而这几年来,高校科研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在国家各大奖项中的获奖比重越来越大,而这些获奖的高校基本都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或者奖项所在的科研平台也基本是隶属于教育部。所以教育部于近日又公示了2020年度拟提名项目高校,非最终数据,该拟提名名单还会存在增减变动,但能够大概了解明年的获奖高校,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上图是教育部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该奖项受众必须是个体,是个人国家最高荣誉,不能是组织/机构,这五位候选人分别是来自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教授、武汉大学的李德仁教授、同济大学的汪品先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的刘盛刚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葛昌纯教授。每年该奖项获奖人数上限是2人,当然奖项成立以来也出现过2次空缺。获奖者可获得证书奖章和800万奖金,很多网友表示,这些国家贡献先驱,奖励8000万也是理所应当。上图是教育部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尚未发现阐明、具有重大科研价值且被国内外公认的科研项目),共59项目;几乎都是清一色的985/211高校,少数普通本科(广西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该奖项提名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南京大学9项、北京大学7项、清华大学5项;未见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等强校。上图是教育部拟提名的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前人尚未发明、具备先进创造性且能够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科研项目),共28个项目;本名单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校提名项目靠前。上图是教育部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完成重大科研计划、推广重大科研成果),3个团队和34个项目。这个奖项难度相比前面两个或略低些,根据往年数据,该奖评选数量也是最多的。高校名单在初步筛选期间还会逐步增加,所以各位校友不要担心。会有更多的普通高校会加到本名单当中,比如2019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有数十所农业类大学大放异彩。以上名单只是教育部拟提名的第一完成单位的高校名单,由于还在公示期间,后期还会陆续增加申请名单。当然,多数项目都是多个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在下年度奖项正式公布后,都会加入相应的合作高校名单。当然各位网友也可以关注自己的学校网站,也能够看到相应的申请进度。我国共设立了5大科技奖项,除了以上4个,还有1个奖项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国际科学合作技术奖,该奖是授予外国人民或者组织的,截止到2020年,共有128位国外专家/1个外国组织/2个国际组织获奖。以上由学生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大学小知识!

革命篇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开幕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 今日,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十个教育科研月全面启动。本次教育科研月围绕“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从价值共识到实践创新”这一主题,组织20场学术活动,将全面体现西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追求与专业素质,全面体现西城区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推动西城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在这个平台上,涌现出了一批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扎实前行的学校,成长了一批砥砺奋进不负韶华的优秀教师。”原国务院参事、西城区教育学会会长李烈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近20年来,西城区教育科研活动持续开展,为西城区学校搭建起宽广的学术交流和展示互动平台,为西城区教师提供了学习成长、发展提升的平台。教育科研活动不仅促进了区域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更为基层教育的发展营造了重研究促改革的整体氛围。“西城区要打造高品质的教育体系。”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冯洪荣认为,高品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方面,教育的底色要好,从基础教育开始,学生要保持眼明心亮、身强体壮的品格。第二个方面,教育的成色要好,所谓‘成色’要好,就是要围绕人的培养下功夫,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体现出‘全面’的质量。第三个方面,成长要好,就是要优化教育过程,让每一个教育细节都体现出孩子的需求。”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表示,教育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实践场景中会碰到大量复杂、生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去一一解决。他认为:“实践研究要把学理和事理统一起来,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对抽象的或者普遍的理论进行创新,而在于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这对教师的成长、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的落地、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赵蓬欣在会上发布了题为《搭建科研平台 助力教育创新》的主旨报告,就西城教育科研月20年以来的经验与收获、教师在研究中的成长与发展、区域教育在时代进步中的改革等做了系统介绍。他介绍,当年之所以创立“教育科研月”这一品牌活动,源自于一个朴素的愿望,“聚焦中小学教改实践,深入推进‘科研兴教’”,20年来,实现了很大突破。从区域层面来看,通过搭建专业的科研成果展示交流平台,促进了行政、科研与教研的整合,区域的科研管理理念得以转变,教师成为科研活动的主角而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区域教育科研从数量和质量另方面都获得突破,形成一批优质教育教学成果。北京市第七中学校长王文利表示,正是在西城教科院的引导下,北京市第七中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五育并举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系统性变革,建立起民主开放的管理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未来,我们还将在西城教科院的带领下,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依托课题研究不断变革,以更加严谨科学和高效的方式,持续推进学校治理机制现代化建设,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教科研是促进老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介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更注重教师隐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从而帮助老师从每日的工作中分析问题,获得理性依据,建立行动策略。“如果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能自觉地建立并且应用科研思维,那么,我们相信,老师日常的每一项工作就会走向科研化道路,而这恰恰是中小学老师做科研的根本目的。”

浑浑沌沌

2020年大学科研实力排名,中科大第三,南京大学排名11

科研实力是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以各个高校发布在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数量,作为科研实力的重要参考。毕竟能够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都是在该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是非常大的科研成果。今天根据我国各所高校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对各所高校的科研实力进行排名,希望能够充分体现我国目前各所学校现在的科研情况,具体高校排名如下: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目前都能够排名全球前100强,主要就是因为两所学校的教授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过非常多的论文,在各个领域都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才会得到国外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认可。如果这两所大学没有实在的科研成果,是很难在世界的高校舞台站稳脚跟。因此,清华以及北大都是拥有非常丰富的科研成果,对各个领域都是有着重要的贡献。所以这两所学校每年能够拿这么多的国家科研经费,也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并不是一无是处。从科研实力的角度来看,中科大本次是排名第三,这就已经超过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名校。因为这是以学校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不是以学校的招生规模或者整体的科研论文数量作为标准,所以中科大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凸显。因为中科大是一所小而精的大学,在学科的规模方面没有优势,但是在学校所研究的领域里面,有许多科研成果都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甚至在世界的舞台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每年许多突破性的成果都能够在顶级期刊发表。这也是得到国外大学以及机构的认可,所以中科大在国际的名声非常的高。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南京大学这次跌落到第11名。作为华东五校的成员之一,南京大学整体的排名应该都是在第5到第7名之间,没有想到这几年学校的科研实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也没有太多突破性的成果,所以被许多新兴的学校超越。其实,前些年南京大学在学术方面也确实有一些问题,比如说部分教师的论文有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到南京大学在科研方面的进展。希望南京大学能够继续努力,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我国高校科研实力的排名,这可能与学校整体的实力排名有一定的出入。毕竟这个衡量的标准主要是顶级的科研成果。当然,我国也有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可能没有办法对外公布,也可能会导致排名不高。比如说哈工大、北航、北理工、西北工业大学等,都是如此,这一点,各位网友也要清楚。

茶之味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单位: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的审批工作现已完成。经资格复审和专家评审,并公示无异议,今年立项教育科研课题496项,其中资助金项目300项,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37项,乡村教育发展专项93项,民族地区教育专项66项。现将批准立项的课题名单公布于后,请督促课题负责人尽快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在三个月内完成开题工作。附件:1.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通知书2.2020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名单点击下载附件1、2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12月4日【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工头儿

资讯|2020年教育部科技委全会、2020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召开

12月9日-10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20年科技委全会、2020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主持会议并作主题报告。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和推进高校科技工作,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需求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等迈上新台阶。陈宝生强调,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主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出力争光。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着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提升科技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面对新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委工作水平,目标定位要突出“一流”,研究问题要突出“战略性”,咨政建言要突出“含金量”,研讨交流要突出“高水平”,作风学风要突出“表率性”。钟登华从加强战略谋划、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科技安全工作等8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会上,陈宝生为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顾问、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教育部相关司局、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新疆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代表,中央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等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麦克斯

2020年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排名,榜首实至名归,上海交大无缘前5

科研能力是指在学科研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却不仅含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学校的科研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该校的高等教育水平和创新研发能力,是研究生考试报名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立,国内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大学,有些已经步入了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而有一些大学的学科也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学科。这不但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向新的台阶,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突破。为了能让各大学认清自己的科研能力水平,每年国内外的一些评定机构,会对大学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当然由于评估的指标和权重不同,所以最终的排名结果也会有一些不同。下面,一起来跟笔者看看2020年中国高校科研实力的排名吧。2020年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排名出炉,榜首实至名归Top1-Top5,清华北大实力抢眼排在榜单第一名到第五名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其中清华大学被收录的优质论文总数为77篇,排在榜首实至名归,比排在第二名的北京大学多出了33篇之多。而其余3所大学被收录的优质论文总数相差不多,可见科研实力不相上下,期待明年能有更大突破。Top6-Top10,上海交大无缘榜首,上海科技大学表现亮眼上海交大无缘前5,仅排第6,虽然有些可惜,但是也算是实力所致了,毕竟目前国内处于第二梯队的大学的科研实力都还不错。而上海科技大学的表现可以用相当亮眼来形容,作为一所普通的理工类本科大学,排名与985中山大学相同,均排在了第7位。而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大,分别排在了榜单第9和第10的位置。Top11-Top15,同样是国之骄傲南京大学在这次的科研实力排名中,跌出前10名,与南开大学和厦门大学并列第11名,厦门大学的表现也很亮眼,不愧是福建人民的骄傲。而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并列第14名,可能有些读者之前都没听说过同济大学的校名,甚至觉得就是个以医学为主的普通三本,其实,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个不折不扣的双一流大学。Top16,9所大学并列第16名排在榜单第16位的共有9所大学,他们被收录的优质论文都是4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相比往年,也是拥有了不俗的表现。在这个层次,深圳大学的校名格外显眼,因为她不但不是985也不是211,在2017年的双一流评选中,也是表现一般,但是却能和众多985高校排在一起,简直是黑马一样的存在。一些眼尖的读者可能发现了,为什么没看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名次呢?明明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研究型大学,难道都没能上榜吗?其实,中国科学院大学并未参与排名,所以才没有进榜单,否则就算不能排在前三,前五总还是没问题的。看完了上面这些优质大学,学生们是否很是心动呢?如果能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笔者肯定会加倍努力学习,就算高考没能进入这些大学,考研的机会也不会错过。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已经开始报名了,下面2点建议送给考研生们。这2点小建议,送给还在为院校犹豫的考研生们第一点,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向“双一流”冲刺,那就快冲吧。当你进入到“双一流”大学后,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名校光环,真的能让你的人生上到一个新的阶段。所以如果有能力有潜力,就要发挥到极致。第二点,如果你复习进度一般,也不要放弃考研。报名时间都到了,现在放弃,就代表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当同学们进考场考试时,你多半会后悔,既然选择了,就努力走到最后,复习进度一般,就选择本学校本专业试试。笔者寄语:虽然国内的一流大学,在世界上只能勉强进入前20名,甚至在一些排行中,连前20名都进不去。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进步速度是飞快了,相信随着我国大学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半个世纪之内,会有多所大学进入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收获诺贝尔奖。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你们觉得这个排名够权威吗?你的大学排在了哪里呢?#中国大学排行榜#在这里,你能看到积极向上、有观点、有逻辑的内容,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梅

2020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2020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田学军指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全面系统地规划和部署了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标志着我国教育科研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田学军还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说,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科研治理体系;要创新科研范式方法,进一步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要提升质量水平,更好服务教育改革发展;要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做了年度工作报告,就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做好2020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教育科研院所和规划办,部分高校和地方教育局,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等14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