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考研数学改革了,22考研难度必将大幅增加范蠡

21考研数学改革了,22考研难度必将大幅增加

2021考研刚结束不久,很客观的讲:数学一难度略有降低,数学二和数学三确实难度降了。2021年考研数学改革,而且是奇数年,难度降低是在情理之中。2022考研数学的难度,从规律上预测难度一定会比2021加大,而且新大纲中21没有考的知识点,22年大概率会考,比如积分判别法。考研数学知识点其实并不多,但每个知识点的题目很多,有永远做不完的题目。但只要做到我以下讲到的3点,我觉得考研数学并不是不可战胜,那么多130、140的考生,他们不仅是我们身边的人,还将是我们自己。本期内容一共从3方面给大家介绍2022考研数学的全部规划1、全年数学复习时间(第三重要)2、考研数学老师和书籍推荐(次要)3、考研数学如何突破重难点(最重要)一、全年数学复习时间 大家开始复习的时间不怎么相同,所以不能一味照搬别人经验没,一切都只是参考1-3月寒假期间:建议开始高数课本上册(推荐同济的),这时候不用去看考研辅导书,同济课本的例题和后面的习题是很不错的题目,一定要做一做。我个人认为只要把上册中的极限、定积分和不定积分这三章过一遍就可以了。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基础,像那些基础的公式,必须通过做题牢牢掌握,那么这些公式我也给大家汇总了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有需要的同学,请关个注gzh:小维考研后台回复:数学公式4-7月,开始基础阶段复习,听网课,看复习全书,大量刷基础题。 7-9月,强化阶段,刷强化课,刷强化题目,这个阶段可以做2000年以前的真题,不一整套全做,自己哪一块不太懂就做哪一块。10-11月中旬:刷真题,这是考研的一个决胜环节,从2021的真题往期刷,一定要注意保证质量。11月中旬-考研前一天:模拟题+真题,真题很重要,模拟题也很重要,押题不重要,那几年的押题神话已经破灭。二、考研老师和书籍推荐 首先,基础阶段,听那个老师的课就买那个老师的书,这样会让你的知识体系完整。老师推荐:(之后会出一期视频,分析几位考研数学名师的特点,看那位老师适合你,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我)高数:张宇、武忠祥、汤家凤线性代数:李永乐、张宇 概率论:于炳森、李良、张宇书籍推荐(不是全选)基础强化阶段:1、李永乐考研复习全书(这本书就基础版和强化版,基础版的不建议购买,强化版的很不错)2、张宇的高数18讲(这本书我非常喜欢,直到现在我手里还收藏着几年前的一本高数18讲,里边还有泰勒公式的证明)3、张宇1000题4、汤家凤1800题5、李林108题6、李永乐团队660题+330题(选填)7、真题:李永乐/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可以去看宇哥团队考研满分数学老师高昆仑,很实在,很棒的老师) 冲刺阶段(别指望押中题,查漏补缺、开拓视野用):李林六套卷+四套卷(难度接近考研)张宇八套卷+六套卷(难度高于考研,22考生建议做)共创加超越汤家凤八套卷(特别基础,特别练计算量)[微信公众号:小维考研/小娜考研 ]三、关键1、读大纲,数一数二数三考试大纲有很多不同,尤其是21考研数学改革,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要掌握哪一块的知识,哪一块不用。这一点不用着急,我已经给大家整理好了刚改过的大纲,新大纲出来之前就先用这份大纲。有需要的同学,请关个注gzh:小维考研后台回复:考研数学大纲2、目前到3月前,一点要看课本,做课后题,比总想着用技巧,考研数学考的更多还是基础,技巧的方法等强化和做真题时候好好体会。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公式一定要在做题中深刻记忆,每年都会听网上说有考生忘了公式,一道题废了的例子。3、暑假是数学很重要的强化阶段,暑假一定要坚持住,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大量刷题,“见世面”。我建议前期遇到不会的题可以直接看答案弄懂,复习后期不要轻易看答案。同时一定要总结,每几天总结一次这是特别重要的,我建议每3-5天总结一次,真的真的特别重要!!!(五个星)4、真题最好在国庆左右开始,这建立在你强化阶段做的不错的情况下,如果10月中旬你还没开始真题,很可能会刷不完真题,这样可能会摸不透真题,模拟题最后很慌张。5、把数学题做到考试前一天,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考前可以放松,考研不行,每天必须做题,而且在考前一周必须做一定量的新题,当然对22考研的同学说这些,现在还太早,到时候我会针对这一点不断强调。

横行天下

改了,21考研数学大纲大幅度改动!

每年考研都会听到很多关于考研大纲改的消息,但是每年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每年都说改变,到都没有任何改动,连一点细微的变化都没有,而2021年考研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学生和老师都始料未及,都认为这个改变非常的不可思议,今年考研大纲改变的不局限于一门科目,而是多门科目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我们先来说明一下,考研数学的改变,考研数学是考研最重要的一门科目之一,满分150分的分数占据了总分500分很大的比例,所以经常会有人说“得数学者得考研”,确实是这样,如果我们数学考得不好的话,那么我们的总分也不是特别高,经常会出现总分过不了国家线的情况,所以每一名考数学科目的同学们都非常的重视数学,东西我自己的数学能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今年考研数学的大纲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动,就以考研数学二为例!由原先的8道选择题和6道填空题改变为10道选择题和6道填空题,并且分数也进行了改变,由原先的每道小题四分改为现在的每道小题五分;计算题由原来的9道大题改变为现在的6道大,其中线性代数有原先的两道改变为一道,非说改变为现在的一道大题15分,所以2021年考研数学二的改动等幅度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数学二,数学一和数学三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这些改动也标志着同学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复习策略和侧重点,要根据各个科目的分数占比而选择复习的程度,一些同学们要按耐住自己的心情不要过于焦急,对于所有的考研学生们来说都是具有同等条件的,改变也是同时进行。各位21的考研小伙伴们,你们认为此次改变是否对我们来说有影响?

解放者

2021年考研数学简单?明年考研的学生要注意了!

2021年考研数学已经考完了,很多人都说今年的数学二非常简单,语气十分高兴,考数学一的考生却没有那么轻松惬意了,他们认为今年难度可能比去年的难度稍微降低了一点,送分题还是有很多的,然而难题也还是有的,做下来感觉并不轻松!这也难怪对于考研数学有这种说法,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1.今年考研数学很难拉开分数!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77万,虽然和之前传言的400多万人数少了不少,但是今年考研上岸的难度还是非常大,考研数学作为非常拉分的存在今年却说不定很难拉开分了,这对于一些成绩中等的考生可以说是非常难受,数学二题目简单肯定会高分扎堆,稍微失误的话说不定还拖后腿,数学一也有考生反映送分题90分基本上都能拿到,但是余下的60分左右题分还是非常难拿到的!2.明年的考生感到害怕!今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于2020年肯定要简单一些,但是这也让一些想要二战的2021年考生和2022年考研考生感到伤心,已经有2021年考生在后悔了,之前没有好好复习数学,没想到这么简单,想到明年很大概率要难心里很悲伤!我倒不这样认为,明年考研数学一的难度大概率会持平稳定下来,其实数学一的难度都摆在那里,不会简单的,数学二今年太简单了明年大概率会难一点!不管怎么样,还有专业课要考,考研加油吧!你认为明年考研数学简单还是难呢如果考研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牟子

2021年考研数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所有试题及答案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请留言指正,谢谢。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宣宣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选项前的字幕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选择题1-2题选择题3-5题选择题6-7题选择题8-9题选择题10题,填空题11题填空题12-14题填空题15-16题解答题17-18题解答题19题解答题20题解答题21题解答题21题解析解答题22题解答题22题解析#考研数学#

月迹

「21考研数学」有多少人不知道这份攻略?

拿着名师视频课不知道怎么用?看了感觉都会,一做题就懵?更关键的是...一个阶段学完,复习效果完全不清楚?为了解决同学们数学学习不得法、解题技巧无法提升的种种问题,我们特意开设了『考研名师A+班』阶段测试为你一对一动态调整后期复习规划测评卷+批改+专属分析报告通通拥有!为同学们扫清在数学学习上的障碍,一战成硕!『考研名师A+班』能帮到你什么? 学习+检测+动态调整 三者结合双向反馈 A+班以学测为基点,细化到每个章节,及时检测反馈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帮助学员及时调整学习方案。帮助学员高效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点,告别个人传统单向学习模式,实现双向反馈。 一对一测评分析 及时调整学习方案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我们会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测试,批改分析试卷后,针对错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并依据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学员阶段性的学习方案。形成“检测→问题→分析→动态调整→运用”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个性化测评+名师方法技巧 专属的才是最好的针对看不懂名师视频、名师解答的问题,惊呼团队对汤家凤、张宇等主流名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提炼整合,帮助学员们不仅能学懂名师视频上的内容,还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学员一套权威的解决方案,消除名师课程听不懂,学习效率低等阻碍。 专属学习分析报告 直指个人学习要害每结束一个章节的学习,学员都会收到一份专属的学习分析检测报告。其中包含成绩排名、薄弱项分析、名师解决方案等体系化的内容,直指个人学习的要害,并以此为依据来引导学员及时调整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多样的课程设置 满足不同阶段需求不同科目、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课程,可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复习阶段,选择相应的课程。『考研名师A+班』收费高吗?这次推出的课程,可以说是性价比相当高了!高等数学:基础阶段/159;强化阶段/199。线性代数:基础阶段/69;强化阶段/99。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阶段/69;强化阶段/99。所有课程均支持3天无理由退款若已经进行了答疑服务的,需要扣除相应资料费和服务费用。与其在考研路上“单打独斗”,不如借助专业老师的力量给你扫清数学学习的障碍,带你一战成硕!现在报班还有福利! 福利一:赠送考研数学全年规划凡购买的学员,赠送考研数学全年规划一份。以汤家凤、张宇等名师全程规划课程为基础,结合百万上岸学子考研成功案例,加工升级,帮助学生捋清各时间段的学习规划,弄清各阶段对应所需书籍以及抓准该阶段的学习侧重点。 福利二:大数据择校系统助力考得好不如报的好,大数据择校系统助力梦想!每年都有同学单看成绩还不错,但却没有上岸,很大原因就是自己的实力与院校要求不匹配,我们能够依据大数据系统,结合学员自身情况,来帮助学员评估最匹配的院校专业,确保考出的每一分都有意义。只为大家推送最良心的课程希望对考研路上的你们有所帮助!!有需要的考研er请添加小助理的QQ2948203956

教则不至

21考研数学资料怎么用?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怎么选?

21考验初期,大家都比较迷茫,下面介绍一下21考研数学资料怎么用,以及这些名师们怎么选择和一些备考干货。张宇学历:博士,启航考研数学老师,从事高等数学教学和考研辅导多年,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一篇入选“2007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代表作品:《考研数学高等数学18讲》、《张宇线性代数9讲》、《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讲》、《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张宇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张宇考研数学闭关修炼一百八十题》、《考研数学命题人终极预测8套卷》、《张宇考研数学最后4套卷》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建议:数学一的高数可以跟着张宇,数学一难度比数二、数三难度要大很多,高数占的分量也更大,张宇的1000题中大多是难题,更适合数学基础比较好的,或者希望数学考到高分的同学使用。授课风格:幽默风趣,讲得很生动,深入浅出张宇授课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讲的做题技巧比较多,尤其是在高数方面更为突出,建议数学基础好的可以跟张宇,基础差的直接跟张宇的话容易听不太懂。汤家凤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文都考研数学老师,曾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工作,连续十多年担任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阅卷组成员。代表作品:《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考研数学绝对考场最后八套题》授课风格:生动形象,风格独树一帜,思路清晰明彻。对考研数学有独创的方法和见解,化抽象为通俗易懂,使枯燥的公式变得容易记忆,对考试的重点及难点把握精准,每年都能准确预测重要考点和方法。建议:汤家凤授课更注重基础,适合基础不好的前期跟着一步一个脚印,21年考研数学考试按以往的出题风格,难度小于20年考研数学,所以21考研应该着重从基础上拓展。数三的高数建议跟着汤老师,不过汤老师口音比较重,听课的时候建议大家认真点。李永乐全国著名考研数学线性代数辅导专家,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现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北京高教学会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代表作品:《考研数学复习全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数学全真模拟400题》、《数学基础过关660题》被广大考研网友誉为“线代王”,曾任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北京地区数学阅卷组组长。多次参加考研数学大纲修订和全国性数学考试命题工作。建议:大家线代只跟李永乐一个人,资深辅导专家,李永乐讲线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于线代全期只需要一本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结合着他的课就可以了。概率论建议大家跟着李永乐团队的王式安,曾连续在考研命题组担任数学的研究工作,对于概率论有自己的方式和见解,同样的,概率论全程只跟着王式安老师就可以了。了解更多考研咨询,可参考下面:21届考研英语备考你必须要了解的,各题型名师及书目推荐这些考研常识很重要,早知道可以避免入坑,直线备考,事半功倍只需要十天,教你系统背会考研英语单词,清北学霸竭力推荐

医和

2021年考研数学一真题、解析

2021年考研数学一真题、解析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数一试题一、选择题 :1-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大而不多

预测21考研难度,以往年教育部发布的考试分析为依据

离21考研初试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很多考生可能想寻求一点希望,特意跟本人咨询,21考研难不难。虽然,本人很想告诉各位考生,一点都不难,给考生坚持下去的理由。但是,又怕考生完全放松,以至于最后出现意外,更怕考生考完之后,说这些 都是在骗人。为了让考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到21考研难度。本人根据往年教育部发布的《考试分析》为依据,对21考研难度进行预测。主要涉及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研政治三门科目。英语难度会小幅度增加教育部已经发布18-20考研英语的平均分。在考研英语一中,近3年的平均分分别为48.61、48.59和49.15。考研英语二近3年的平均分分别为55.43、52.66和55.21。可以看出考研英语二要比考研英语一简单。你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呢。无论你考哪一科目。个人预测21考研英语难度都会有所增加。英语一在21年极大可能会将平均分维持在48.5左右,试题难度增加是降低分数最好方法。英语二在19年出的比较难,导致平均分有些低,而今年报考人数增多,如何将分数维持在55分左右是一个难题。你认为命题老师会怎么做。当然英语二难度增加要小于英语一。数学变数太大,按照惯例应该会降低,但是事实会吗?相信很多人都说20考研数学的试题难度非常高。但是官方分析认为:考生对相关概念及性质的掌握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考题的考点并没有变,只是出题形式较为新颖,导致大部分考生看不出考点。当然,官方也肯定了数学三难度有些大。今年,考研数学大纲对考试结构进行了调整。这意味着是全新的题型,考生是否会如官方分析,找不到命题人考点,将决定试题难度。考研数学一般是一年难,一年简单。按照惯例,今年会简单一些,但是事实会怎样,本人并不看好平均分会增加很多。考研政治平均分超过57分说到这个分数。我估计很多人会喷我,什么985高校的考生平均分数也不过65分左右,去年武汉大学总分400+的考生,政治就接近80分。平均分怎么可能会这么高?但是有没有人分析过为什么考研政治的分数差距不会特别大呢?它不像数学有人可以满分,有人可以成功避开所以正确答案。它也不像英语,有考生可以拿到70+,有考生只能得个辛苦分。主要是考研政治只要你背诵了,大题得分差距不会特别大,唯一拉开分数的就是多选题。但是多选并不会形成绝对优势,这也使得绝大部分考生考研政治分数集中在60分左右。个人预测,21考研政治难度会降低。毕竟考点已被很多名师预测。但是分数依旧不会有太大变动。绝大部分考生依旧会在60分左右。最后。奉劝各位考生,到了这个阶段了,就不要患得患失,考虑难度了。充分利用每一天的复习时间,远比听到各类小道消息来得踏实。

弗知内矣

21年考研同学,我太难了,准备时间短考研人数多关键是大纲都变了

对于2021考研同学来说,备考的黄金时间暑假已经过去,从现在开始处于冲刺期了,除了备考,还要面对很多诱惑,比如10月份开始的招聘。2021考研同学注定要面对很多变化,很多困难:疫情在家影响备考状态、考研人数继续剧增(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由于疫情影响不能出国的同学)、推免生比例增大,最后一个,考研数学题型发生了重大改变,客观题分数增加24分,主观题减少24分。2021考研人数可以预见,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会继续增加,报名人数大概率突破400万,因为疫情影响2016级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因为疫情原因2017级转向考研的同学、由于疫情影响不能出国的同学,在这些因素影响下,2021考研报名人数很大可能突破400万,招生估计在100万左右(包括推免生和非全),报名人数增多肯定会加大考研难度。考研人数快速增长同时,各高校尤其是名校推免生比例进一步加大,这使得考取学硕变得更难。很多同学考研是因为本科不是985、211,考研想弥补这个缺憾,但现在看趋势,会变得原来越难,普通学校的推免比例差不多2-3%,和名校相差很大,而考研的话又会发现有些学校的有些专业只招收推免生,难道这就是高考越来越多复读生的原因?名校推免生比例上升同时,2021的考研数学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题型来看,客观题分值增加,主观题分值减少。其中选择题由8个增加到10个,分值由32分增加到50分,填空题个数保持不变,分值由24分增加到30分,这样客观题分值变为80分,主观题变为70分。分值结构和高考基本一致,都是客观题80分,主观题70分,只不过高考是选择题12个,填空题4个。按照高考题推测,考研6个大题70分应该也是有5个大题每题12分,其中一个大题10分。考研题型和分值发生较大改变2021考研同学需要早做准备,提前研究考研数学大纲,看看大纲都有哪些地方发生改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星星点点

考研“大小年”解读!看这形势,21考研算大年还是小年?

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每年接触到考研,大家都会听到考研大小年,奇偶年等,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数学会很难,小年会相对简单等,每年准备考研时因为大小年也会特别给自己增加些压力。所谓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当年考试难度的大小和录取人数的多少。如果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我们就称之为大年,反之则称之为小年。其中,英语政治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就一直在增大,并在2018、2019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2020年考研数学题也是出奇的难搞,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所以21年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感觉说去年数学那么难今年就该是考研小年了,题目会不会就简单很多了,小研认为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今天通过更多数据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眼前的考研形势,我们一起来看看考研大小年到底是怎么样的历史上的考研大小年 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一路飙升到2020年的341万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报录比也逐步加大,到2019年时,每4个人中仅能录取1名!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如果前一年某高校/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考上的几率小而报考了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到了后一年,同学们看到这所高校的报考人数少,分数线又低,就又会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会再次升高,以此循环。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的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最难那年的标准鞭策自己,哪怕突然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你也可以游刃有余!大小年的看法和建议 不要盲目迷信!劝大家不要迷信的觉得今年该到考研小年了,题目会容易些,复习时可以稍微省省力从现在起,这些念头统统扔掉!目前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报录比逐步提高、考试难度稳定上涨,可以说未来每一年都将是大年。如果内心一直盲目分析认为今年考研难度会下降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才是最容易失败的地方。建议大家把2019的难度当做自己的考研标准,考数学的可以借鉴2018年,以这个难度为基本标准,再往上进行自我提升!毕竟只有硬实力才是最好的考研捷径,大小年的预测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不要把自己的大事放在这么一个没有把握的机率上面。从目前20考研人复试的情况来看,专业方面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在准备考研初试时,除了都要考的政治、英语,专业课也该是你非常重视的一部分,不仅是为了初试应试考试,更为了复试时更加游刃有余的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考研趋势要了解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考研出现了这么几个趋势:(1)考研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341万人)(2)往届生数量逐渐增多(近两年占据45%以上)(3)考研女生数量大幅增长(女生占比过半)(4)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A区985、211高校,B区高校调剂火爆(5)考试难度增加(主要体现在数学上)(6)专硕人数超过学硕(7)推免生比例增加,学校研究生扩招但数量有限上述这些趋势想必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有了解过一些。根据这些情况来看,2021年考研并不会是考研小年,该有的难度不会减弱一分。说这么多也并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考研复习的积极性,而是想告诉大家,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你在选择好一个目标院校后,一定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什么都会辜负你,但是汗水不会;一切都会离开你,但是努力不会。请把所有的犹豫、侥幸、畏惧和懒惰拖延转换成斗志、奋斗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