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弃考率如何?监考老师:比2019年低,录取压力可能更大性具

2020考研弃考率如何?监考老师:比2019年低,录取压力可能更大

2019年12月23日,一个考生问小西:小西老师,2020考研弃考率如何?从你监考时所见到的情况来看,弃考的情况普遍吗?哎!2020年考研,小西被辅导员再次安排了监考任务。真不是每个老师都想去监考的啊!之前,聊到考研话题时,我曾提到2天4场的监考费是700元(较19年+100元)。原以为我们的标准挺低的,毕竟不少老师都是“被要求”去监考。可是,评论区其他高校老师的回复才让我知道,更多的院校考研监考费比700元还低。事实上,考研的监考极为严格,比如每场考试领取试卷之前,都会抽签重新划分各监考老师的考场。结合我自己监考的4个考场,以及和熟悉同事的交流来看,今年的弃考率比2019年低不少。正如提问人所说,这仅仅是我所见到的情况,基于一所高校的部分考场。不一定完全准确,仅仅是基于我自己看到的,做的一个分享交流。去年,第一场政治我所在的考场就少几人。也许,备考中间已找到合适工作,或者复习准备不足,已然放弃考研。不过,考场外面也吵闹过一阵,听说是2个考生前一天看书太晚,睡过没有赶上考试。不过,这次监考第一场政治满30人,没有缺考的。我对考题懂得不算多,中间有转几圈仔细看看考生们的答题,发现基本都是写满的。感觉考生们的复习还是挺充分的呢。和去年一样,第二场英语开始,就开始陆续出现少量考生缺考。看网络上部分考生评论,说英语、数学还是挺难的。可是,我问过我们专业几个考生,觉得英语、数学不算太难。也许,是不同考生对英语试题存在差异性,如小西英语就不少,分数高低凭的就是感觉。说的直白点,和高分试卷的试题更有缘。考英语有时候感觉真的非常重要。英语、政治的分数非常关键(部分专业不考数学),部分考生是期待难度提升的。对于跨专业的外校考生来说,一旦这两门考场的分差无法拉开,压力将非常大。为什么呢?一是跨专业的熟悉度不足,部分考生考生跨度非常大,如工科到文学类。加上复习时间不足,专业课分数不会太高,英语、政治无法领先其他考生,初试成绩将不占优势。因为非常多的考生考本校,不是别的理由,就是英语不好。二是本校生的优势,如复试面试环节的主观分稍高。或者说,本校生一直有上类似的专业课程,甚至授课老师就是某门专业课的出题人。她们日常教学和期末考试的试题可能会有提及部分考点,导致本校生相对容易取得高分。三是和2019年调剂类似,为降低不同院校专业课考试难度的差异性。部分专业在调剂录取排名中,仅采用初试成绩中的英语+政治。也就是说,政治、英语的分数低了,调剂一样困难。在第4场专业课的监考中,去年有个考上少了一半人。今年,我特地数了下,只有4人缺考。我也问过参加监考的其他几个同事,和我观察的缺考数据差不多,每个考生四五人。这个数据可是比去年低不少,理由暂时不太好说。也许说,关于考研的宣传越发到位,更多的考生找到了自己考研的理由,能够让自己坚持下来。去年,其实我还遇到过一个蛮开心的考生。我们专业的一个妹子,4场考试就参加了一场英语,去考试的原因就是想体验下英语考试的难度,比较喜欢英语。当时的她,正在准备出国读研,后面如愿去了澳大利亚求学。当然,不同院校、不同考场的情况可能会有差异。在学校大群内,看到部分同事说个别考场剩下不足1/3的考生。就我个人见到的情况来说,今年比去年缺考的人要少。也许,去年很多优秀的考生考研失败,调剂竞争大,被迫考研二战,让她们放弃2020年考研很难。当然,考试已结束,这个时间点最该做的是完成之前落下进度的本科论文或设计。同时,结合往年报考院校的复试信息,提前准备复试。最后,说一句:千万别送了之前的那口气,努力坚持到复习结束后的公示放榜放榜,加油。

舜曰

2020考研弃考率如何?弃考都是什么原因?

考研弃考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弃考率远大于高考。为何弃考人这么多呢?其中必有缘故。据说2019年,今年考研的第一天就有37万人弃考,弃考率已经超过10%,我也不知道这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难道你们在门口一个个点进去的人数,下午进去的人数?当然假如说这个数据是正确的,两天下来弃考人数应该超过70万,弃考率超过20%,这个数据,从我当年考试来看,数据可能会更高。为何这么多弃考呢?已经找到了工作,应付型大四找工作就在今年找,很多本科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而以前的考研也不想放弃,考研书籍都买一堆了,总的意思意思吧,但是因为找到了工作,所以考研复习就没那么用心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去考场溜一圈,也算参加考研了,这个是主动放弃,本来也打算好好考。孤独的没办法有的宿舍学风比较好,一宿舍都在考研,其中最差的本来不想考研,但是天天宿舍空荡荡的,自己一个人也没意思,就干脆:你们考,我也考,就一块集体学习,当然有的是本来不想考研,最后考上了,而更多的是,本来不想考研,跟着复习一段,觉得太辛苦了,但是自己一个人又没人玩,自己不去考研,又怕被人说不上进,所以也天天去服气,至是别人在读书,他在看小说。最后考场旅游一圈,百分百考不上,不过回去吹牛的资本有了:咱也是考过研的人,不是咱考不上,而是咱不想考。中途丧失信心姓前面两种都是本来不想考,赶鸭子上架,最后也是百分百地放弃,而有不少人呢,这个考完英语,就觉得自己百分百没希望了,或者考完数学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所以放弃了下一科目的考生,其实这一种是最可惜的,也是最可悲的。很多不应该放弃,放弃了最后发现大家考得比自己都差。总之,放弃是最可惜的,干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干完再放弃,否则就很可惜了。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慧观

今年的考研初试,弃考率如何?弃考的情况普遍吗?为什么?

“今年的考研初试,弃考的人多不多?弃考率如何?弃考的情况普遍吗?为什么?”有人问。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当下,很多本科生都会选择通过考研来提高就业质量。说到“考研”这两个字,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到“考研大军”队伍在这些年的不断壮大:前年的238万,去年的290万,这一次直接再涨了51万人,达到了341万人!换言之,10个本科生当中,至少有六七个选择考研。如此之大的“考研大军”,弃考的情况如何?是不是比较普遍呢?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前的考研虽然有238万人报考,但是真正参加考研的人有多少呢?只有区区170万人前往考场参加考研初试,剩余的68万人是什么情况呢?当然是报考研究生之后选择弃考。去年290万人报考研究生,但还是有42万考研党在考研初试中缺席,弃考率是前年的一半。如果照这种趋势的话,今年的弃考率应该会更低一些,不过就算再低,弃考的人数依然会达到六位数。我一个朋友这几年都参加了考研初试的监考,据他表示,近几年考研初试的弃考人数确实是处于一个不断减少的一个过程——今年他继续参加考研初试监考的时候,第一场考政治这个科目之时,座无虚席;但是到了第二场考英语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三四个空座位,也就是这个考室只有少量的考研党选择弃考,这和去年的弃考率相比要少很多。当然,这位朋友所监考的考场不代表各个地区都是这种情况,还有的监考老师表示有的考室甚至有三成以上的人选择弃考。那么,那些考研党既然选择了考研,为何会弃考呢?我觉得原因大致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这种考研党选择考研只是一种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而已。有些本科生看到身边的其他大学生报考研究生,于是他们也跟着报考,甚至也跟着复习相应的考研内容,但是到了考研初试的那一天,他们那种“叶公好龙”的心态“抬头”,所以在考研初试的那一天果断放弃了。当然,还有一种“公子哥”款式的本科生,这种款式的考研党基本上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别人在埋头苦读,他们可能满脑子想着追剧或者玩网络游戏,考研复习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因为心虚而选择放弃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些本科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因复习不够充分而选择放弃。有些人当初选择考研,有的是因为太空虚了想要找一件让自己过得充实的一件事情做,所以选择了考研;也有的人是为了通过考研来“改专业”——他们就读的本科专业相当冷门,所以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一下专业,以期为提高自己的就业质量“加码”。但是跨专业考研可能有点像跨栏:学习天赋比较好的人可能很容易“跨”过去,但是学习天赋比较差、复习不够全面充分的考研党却怎么“跨”都“跨”不过去。当然,还有一种考研党是已经找到了相当稳定的工作,报不报、考不考完全要看他们的心情。对于考研党而言,想要通过考研初试,唯有坚持的人,才有一线生机。文章最后,预祝所有在考研复习中从一而终的考研党都能成功“上岸”,考入心仪的目标院校。在你身边,有没有人报考了研究生,但是在初试的时候选择弃考呢?欢迎留言探讨。

废车场

惊了!高达20%的考研弃考率,那岂不是……

“我放弃了,每天堕落的不想学习,只想刷手机,谁逼我看书我跟谁急。渐渐的,我感觉自己是个loser,还没考就放弃,每天过得特别丧。在11月中旬彻底放弃的,回首有一个月了。哇,堕落了一个月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20多年来,我真不是这种人。我想二战,可是我清楚我现在的状态明年还是个逃兵。”——知友 @闲人临近考研,有人心态已崩,有人知难而退。传闻中每年一个考场30人,第一场总会有两三个不来,也总会有两三个是来试水的。考到了最后一场,就有小半人消失了。是否如此大家可以到考场上去验证。可以肯定的是,考研的弃考率真的不低!请看下列数据:从表上面可以看出来,北京大学的弃考比例在20%~35%之间。当然像北大这样数一数二的国内名校,考研难度大,弃考率高一些也正常。但是从总体来看,从现场确认开始,到最终进入考场,每年考研弃考率其实都在10%-20%之间。2019考研人数实际上已达290万,比去年增加了52万。看到这数据你是不是谎得一批?不过再看到那么高的弃考率,你是不是心里开始暗爽?也不能太乐观,因为弃考的大多都是考不上的呀。一般来说,弃考的四大高峰期分别是暑假、九月到十月、十一月份和考试期间。弃考的主要原因有:1、边找工作边备战考研,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后就放弃了考研。2、有部分在职考生,因为工作繁忙,复习时间不够充足,临考前依然没有复习效果,自知无望而弃考。3、有部分同学考研决心不大,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最后因为复习计划无法坚持或自知陪跑而选择放弃。4、明明已经准备了很久,到了冲刺阶段却心态崩了,无法静心,怀疑自己,心灰意冷而弃考。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毅力。当意志力被渐渐消磨,可能一个很小的理由都会让人弃考。有些时候,人总是会去给自己找打退堂鼓的理由。有的人报了名,却没有勇气走上考场;有的人考完第一科后觉得自己没戏,便放弃了后面的考试。所以能够坚持走到最后一步的人,真的很棒。一位知友如是说:@三火卍:"考研备考就像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的去洗。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光亮了,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让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在你想弃考的时候,请你告诉自己,哪怕考不上也要走进考场。因为我们除了需要亲自见证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的过程,也需要亲自见证自己的失败,并深深地体会这个过程。只有亲自前往考场去感受那份考前的焦灼,去坐在考场上看着考题一筹莫展,去体验别人欢喜你忧愁,去尝受尴尬与失落,让这一切的一切像大耳刮子一样疯狂地打你,你才能接受自己内心的审问。因为只有承认自己的懈怠,承认自己不够努力,承认自己的失败,并接受自己,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当备战下一次的时候你就会加倍努力。而且有了第一次考场上的经验,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也会成为二战成功的基础。或者说你以为的考不上只是一种错觉呢?也有这样的反转:@清晨过马路:作为一个以二本成绩(跨省报考)考上省重点大学的学渣,大学期间混混日子一事无成,临到毕业才开始感到迷茫进而决定考研。虽然从来不被看好,但在做了考研的决定时便早已把一切问题和泼冷水的情况都想明白,自己心里也清楚要按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好好复习。终于熬到了考试,考完犯贱和学霸对答案发现专业课大题竟然不一样,而且英语也考得很差,心情非常沮丧,直觉就是完蛋了。结果竟然上线了,人生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而且面试发挥还不错,就顺理成章考上研究生了,闪瞎一众人的狗眼。我很庆幸当初的自己没有轻言放弃,不然我不会知道自己也可以做得比自己预测的还好。有一位篮球巨星,被称为米兰的小铁匠,人们调侃他的投篮为“四仰化三铁”。他说过一句话:“既然总有人要赢,为什么赢的那个人不能是我?”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是啊!考研再难,也总有人会考上,也祝愿最后考上的有你。没考上不尴尬,谁缺考谁尴尬!

假兄弟

弃考率10%?21考研弃考原因来了,你更心疼谁?

弃考,是每年考研期间都会有人谈论的话题,因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在临门一脚时放弃考研,也就是弃考。据网上消息,每年考研弃考率大概在10%左右,也就是2021年有377万人报名考研,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将会有大概37万人弃考。而那些能够坚持到考研结束的人,就在无形中战胜了几十万人。那么这个考研弃考率10%是如何统计出来呢?考研真的会有10%左右的人弃考吗?其实,考研弃考率10%这个数字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些根据的。比如说在2019年考研中,广东省的考试人数应为14万人左右,而实际到场人数为12.4万人;辽宁省的应考人数为11万人左右,而实际到场人数为9.7万人,弃考率都在10%以上。且从考研考生反映的考场情况来看,也确实会有很多人弃考,因为考场的座位上总是会有几个空座位。拿2021年考研来看,第一天的第一场考试就出现了很多人弃考的情况。比如说12月26日首场考试结束后,就有考生称他所在的考场上座率较低,仅有15个考生。另外也有其他考生表示,自己考场上的座位空了7-8个。所以说,2021年考研可能依旧会有10%左右的人弃考。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弃考,他们选择弃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以往来说,那些选择考研弃考的人,他们弃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部分考生本来就没打算考上研究生,他们之所以会报名考研,其实也只是凑个数而已,陪跑一圈。二是,有部分考生心里也想考上研究生,但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复习,荒废了很多时间,所以临考试前觉得自己懂得不多,反正也考不上,所以干脆就不去考试了。三是,有部分考生考试前睡得太晚,结果考试当天没有起来,所以就被动弃考啦!另外,对于2021年考研生来说,其实还有一个被动的弃考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准备好健康申请表、以及核酸检测报告等。尤其是对于一些身在中高风险地区,或需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考试的考生,这就是一个主要的弃考原因了。因为有些考生可能存在来不及,或根本没有准备那些东西的时间。所以了解到21年考研生这些弃考原因后,你更心疼谁呢?同时也祝福能够坚持完成考试的考生们,祝你们考试顺利,一战上岸!

大坝头

2020年考研弃考率高达10%以上,考生可以松口气了?其实未必

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40万大关,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研大军,不少考生感到压力山大,不过,考研人数多,弃考的也不在少数。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有5%的考生、昆明理工大学有15%的考生、西北工业大学有10%的考生放弃现场确认信息。其他高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考生通过网上报了名,结果放弃了到现场确认信息。当然,这还不包括中途弃考的。在昨天考完英语之后,因为英语难度大,也许今天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弃考,经过今天上午的数学考试,可能还有一部分弃考。考研弃考是正常现象,据权威统计:2019年考研,参加报名、现场确认人数达到了290万,而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不足260万,也就是说有30多万考生弃考,弃考率达到了10%。如果按照这一比例,今年的弃考人数将达34万,这意味着考生只要坚持考试到底,就战胜了34万的考生,当然,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那么,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人网上报名了,然后选择弃考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准备不充分,感觉考研无望,因此只是网上报了名,而没有参加考试。这类情况以往届生居多,因为往届生中不少人已经上班,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他们无暇静下心来全力备考,因此自感考了也白搭,不如不去浪费时间。还有一部分应届生,本身基础差,考研的意志不坚定,只不过看别人报考了,自己也去凑个热闹。结果报名之后,压根就没有好好准备,临时抱佛脚,自信心不足,选择弃考。其次: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化,也是导致一部分往届生放弃考研的原因之一。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原则上只招收非全日制定向考生,无派遣、无三方,因此一些在职考生对非全硕士的含金量产生质疑,从而选择弃考。第三:因为试题难度增加或者发挥失常,英语、数学没考好,而中途弃考的也大有人在。因为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可以说是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有的考生在考完这两门以后,就大致明白自己有没有希望,感觉考研无望的也会选择放弃。如果有10%的人选择放弃考研,对其他人来说是不是意味着竞争减弱?其实,也不尽然。毕竟考研的难易与报考总人数关系不大,而与考生所报院校、所报专业息息相关。考生之间的竞争充其量也就是同一院校、同一专业考生之间的竞争。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是中途选择放弃的,成绩都不会太好。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从而选择放弃了考研。不过,对于没有工作,又选择考研的考生,无论成绩如何,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至少可以为明年的二战积累一定的经验。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崔浩

超34万考生弃考,2020年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然超过百分之十

2020年考研的录取工作已经陆陆续续结束了,官方终于公布了可以信赖的考生数据。官方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 111.4 万人,将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的一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数据是高达百分之十的弃考率,足足有34万没参加考试,再加上消极备考的,考到一半就中途离场的,难怪说,真正认认真真考完全程的考生只有总报考数的三分之二。其实,考生弃考是常态,比如2019年,广东和辽宁的弃考率约为11%。如果具体到高校的数据,这数字将会更大。比如201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弃考率约24%,深圳大学约为12%。这些弃考生往往具备以下特点:1、买了很多辅导书,没一本认真翻阅背诵。2、大清早去图书馆,刷手机刷一上午。3、以放松为借口,朋友聚会从不缺席。4、第一天学十几小时,后天几天学几个小时美名其曰放松。5、水平匹配不上自己的野心。6、为一道题纠结一早上,轻视基础。7、精心列了周密的计划,只执行了一周。8、看了很多考研经验,知道的却不去实践。考研学习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任何马虎和侥幸心理都不应该有,如果自己不能坚持下来,坐得住,那考研真的很有可能不适合你,早日放弃反而是件好事。你以为努力很重要,其实选择更重要,选择一个和你能力匹配的学校,往往能决定你是否能读研。每天在自习室待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学进去多长时间。勤奋决定的是复习效果的下限,专注决定的才是复习效果的上限。

足食

5年来,考研人数翻一倍,“弃考率”了解一下

依靠任贤齐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工作在今天开始,今年的参考人数达到了341万,比起5年前,翻了一番,这么多人都能够准时去参加考试吗?以2019年广东省的研究生考试为例,应该参加考试的人数在14万左右,但实际到场的只有12万,弃考率达到了11%左右,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辽宁省,报考的人数接近11万,但实际参加考试的人只有9万人,弃考率同样也达到了11%。放弃来之不易的参考机会,是因为跟风报名,复习准备不足,考前的压力过大,临时打退堂鼓了吗?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考研只是众多的选项之一,当备考期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们会选择弃考,再加上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蛊惑,让年轻人觉得一纸文凭并不能代表收入的提高。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好继续考研,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再继续考博。也有人后悔读研,不过是花几年最好时光换一个文凭,又无奈于社会上对学历太盲从,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不过现在研究生扩招,学历也贬值。现在的国家线太低,我们那会的国家线A区基本都在300以上。想考上一个好地方的211,怎么也得330以上。当然指的是工科,并且考数学的。朋友本科毕业后在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就她学历高,其他都是干部子女和老婆,一直干得不开心,事做得多,待遇低工资少。想考编制笔试过关,一到面试就说回去等消息,我们研究后通知你。考了多次,多次都是面试过不了关。气不过在孩子一岁时,边工作边学习,备战一年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了。今年六月毕业,现在边实习边写论文,希望毕业后能找到更适合她能力的工作。如果本科毕业就能正常就业,谁还会辛辛苦苦的考研,中国主要是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要想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太难了,不得以才跨入考研的队伍,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山大呀,上学难,找工作难,成家难,一座座大山压在身上,真是难呀。有很多声音表示:不准备从事科研项目的大学生,本科学历大部分岗位都能胜任,能就业尽量就业。如果考公务员,有些专科就可以报考,整个研究生学历,最后从事的工作跟大专生一样,有点浪费个人和国家的资源。没有苦中苦,就活不到人上人,朋友前年考研,超国家线14分,放弃调剂,去年复考,成功上岸。看到今年的孩子那么大压力真的心疼!学子的压力一点都不比养家糊口的成年人的压力小,祝福今天参加考试的孩子们都能取得好成绩!笔者认为:读书被认为是阶层流动最好的方法之一,而考研,或许是脚下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普通人追寻优秀者又一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平等的机会,不要轻言放弃,你的努力,终究会被时光沉淀下来。对此,您怎么看?声明:本内所提及内容,如果有误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或删除。

许行

21考研弃考率将超20%?真的假的?这些数据你必须清楚!

大家好,这是考验刺客联盟!话不多说,先上一波数据:考研倒计时:146天;2020报名考研人数341万;2020大学毕业生831万;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可能激增至450万;听到这个数据你怕了吗?别怕,再看第二波数据:2020年考研弃考率高达10%以上,34万人没等考就放弃了;广东省2019年考研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考研弃考率约11%;深圳大学2019年考研弃考率甚至高达达到12%。2021年考研的弃考率将再创新高,大胆的预测可能达到15%,20%,甚至更多!这么预测也是有依据的,前几天做过一个数据统计“你的考研5500单词过了几遍?”结果真是喜忧参半啊!共有38324人参与数据统计,而考研英语单词一遍都没过的考研人竟高达19670人,也就是说参与数据统计的人中有51%的人都还没有认真备考。为什么看到这个数字喜忧参半呢?首选喜得是弃考高,那真的备考的考研人机会就更大一些;忧的是竟有这么多人还没有开始认真备考,那等你想备考的时候还来得及吗?根据历年来的数据和经验,考研有四大弃考高峰期:暑假、九十月份、十二月份和考试期间。不知道这个暑假又要有多少人提前下船了,无法上岸了!今年虽然因为疫情的缘故,考研大军中又增加了一批失业人员、一批待留学人员和一批找不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但是21年的弃考率也肯定会再创新高的!从弃考的原因分析:1. 准备不充分一般正常的考研都需要至少经历半年到一年的备考过程,靠裸考或者临阵磨枪想碰运气考上研究生基本不可能。但是真正投入到学习状态并不容易,应届生还好,一直处在学习的状态中,但是其他那些因为临时状况加入到考研中的,已经很久没有学习过的人,就很难投入的学习,所以备考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人放弃!另外很多在职人员,更是没有时间精力备考,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更容易放弃考试。2. 盲目考研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看别人做什么,他也想掺和一下,但是总是有始无终。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促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你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考研,让很多本来没有考研想法的人觉得如果自己不考个研就会落后于人,于是也跟着报名,但真正备考的时候又坚持不了,于是又安慰自己说“算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3. 把考研作为“备胎”很多人报名考研只是抱着多个选择多条路的想法,如果这期间有更合适的选择,比如福利待遇特别好的工作,这时候考研这条路就会被抛弃了!4.其他原因考研是很容易被外在因素影响的,比如谈恋爱、身体因素等。弃考的三大阶段复习阶段:暑假正是备考最重要的的复习阶段,也是外在影响因素最多的阶段,比如暑假天气热导致心浮气躁、比如暑假想要放松玩等,所以这时候很多人没有禁得住外在的诱惑,就弃考了。冲刺阶段:冲刺阶段一般在11-12月份,正是大学秋招时期,很多同学就会被工作的各种福利待遇和自己对工作的幻想所动摇,就弃考了;还有很多人在这一阶段没有承受住备考的压力,也就放弃了。考试期间:有些同学会在考前临时选择弃考,更多的是“考一门,少一些”,考完英语,发现自己根本过不了线,放弃了,考完数学,觉得自己没机会了,放弃了……在考研界流行着这么一个段子:考研大军浩浩荡荡,夏天的时候热死一批,冬天的时候冻死一批,上考场的时候吓死一批,拼到最后发现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其实事实差不多就是这样!

方矢复寓

2020考研“缺考率”达10%,弃考理由五花八门!

2020考研热度不减,按照往年惯例,这个时候应该是在准备复试或者参加复试,然而今年的国家线迟迟未出。好不容易等到了分数出来,却要煎熬等待分数线公布。这还不算,随着考研热度的升温,2020年考研人数又一次刷新纪录,达到了341万,比去年增加了51万。可见今年的考研竞争依旧会非常激烈!虽然报名的人数多,但这并不代表所有报名的同学都步入考研的考场,在考研的路上中途放弃的,大有人在。据悉,2020考研“缺考率”达10%,这意味着有30多万人没能坚持到最后直接选择了放弃。而弃考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学霸君为大家整理了几个主要弃考原因,一起来看看吧!01备考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工作考研的主力军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备考期间正好是求职招聘的黄金时间,有不少同学看到别人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于是也随波逐流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一边找工作等通知,一边准备考研,是很多同学在那个阶段的状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继续考研,一旦找到了就放弃。“不管考不考,先报名再说,能找到工作最好,找不到就继续考。”在备考过程中找到了合适工作,这成为了很多人半路弃考的原因。02临时改变主意考公务员根据学霸君的观察,在大四上学期,有一些同学是同时做“三手准备”的,同时准备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有不少同学眼看找工作无望,考研复习非常痛苦,于是最后痛下决定改变主意去考公务员。每年国考的时间跟考研非常近,尤其是越到后期,考研复习会非常吃力,有些同学本来就志不在考研,所以权衡一下果断放弃!03错过现场确认考研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通常是在10月份报名,在11月现场确认,总是有一些迷糊的同学,网上报名成功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把现场确认忘得一干二净。还有少部分同学是错过了现场确认的时间,没能在规定时间内确认,这自然是不能参加考试的,于是只好放弃!04考试时突发状况,错过考试据学霸君多年观察,高考、考研每年都会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而错过考试。考研需要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而每年都会有同学在考前遗失证件而无法进入考场。另外有些考生或许太过紧张,考前睡过头,有的则是没有计算好去考场花费的时间,路上遇到堵车等原因迟到还有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有少部分同学走错考场导致无法正常参加考试,只能无奈放弃。05发挥不好,回天无力,干脆放弃考过研的同学或许会发现,在考试期间考场上的人总是不全,越考到最后,考场上参加考试的人越少!这是为什么呢?很明显,有不少同学选择了弃考。有的同学会因为某一门科目太难,或者没有发挥好,或者准备不充分考得不好,感觉已经无力回天,再考下去也毫无意义,于是干脆在考试过程中选择了放弃,实在是很可惜!考研不易,贵在坚持,能够坚持考完的同学都是胜利者,至少在初试的战场上,你们坚持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