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研究生录取结束,你知道读研可以拿哪些钱吗?谓也

2020年研究生录取结束,你知道读研可以拿哪些钱吗?

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已经基本结束,一些小伙伴想了解一下考研的奖助情况,考研先生今天给大家简单罗列了一下,可能不够完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准备考研的同学也可以收藏备用哦。一、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补助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拿。(非全日制无)资助标准:每年每生不低于6000元发放方式:一般是按月发放,具体发放方式每个学校不太一样。二、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每个学校的政策不同。一般来说学业奖学金是分等级的,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一个级别的奖学金金额是有差别的,占比人数也是不同的。也有部分学校不分等级,获得金额都一样。比如: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比例40%;二等8000,比例30%;三等2000,比例30%。三、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博士生1万名。资助标准:研究生每年20000元,博士生每年30000元。四、三助”岗位津贴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所有人均可申请:在读研期间,助研、助教、助管者可拿(这些岗位需要主动申请,学校和学院一般是择优录取)资助标准:根据岗位、工作时长的不同来决定工资的多少,金额由学校决定。五、科研补助研究生期间,大都会跟导师一起做项目的。有的导师会根据项目的一些资金状况,发给自己带的学生一些工资。一般理工科的学生做的事儿会多一些,所以拿到的工资补助也会多一些。协同导师做科研项目资助标准:补助金额根据导师、学校、专业的不同都会有所差异。通过这些奖助政策可以看出,读研期间的花费其实并不是太大,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实现梦想!考研先生一直陪伴你的左右。感谢关注阅读,欢迎分享转发。考研先生——致力于收集分享高校最新教育资讯,欢迎关注。

雍也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从考生构成看,往届生、女性比例均不断提高。数据来源:教育部报告还发现,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双一流”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其中,推免作为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的一种方式获得了高校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不过,近七成统考生认为获得推免资格很不容易。在选拔推免生时,招生单位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报告显示,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与这些因素相比,本科专业、笔试面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而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好。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报告显示,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数据来源:教育部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非全日制生源不足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发现,近两年大 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偏低。研究人员介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线,高校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毕业方面的门槛,研究生毕业难度和延期率逐年提高,“严进严出”正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词。无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将对国家“双一流”建设起到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科学部编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初始化

2020年,留学生太难了

2020年,对于留学生来说,类似买了高价票去看球的观众,突然上半场被拖进球场捡球递水,下半场开始后教练就直接让你换衣服上场踢球,无奈之下,现在又被迫进入了加时赛,加时赛开场前大屏幕还插播了纽约时报的一则新闻,如下:"New York Times was told that the long-mooted plan would involve cancelling student visas for Chinese students who took their undergraate courses at military-affiliated institutionsback home.The fear is that many of these indivials may be actively selec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requir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s they end up working on. There’s a double threat from those same graates then landing jobs at high-profile US tech companies and continuing their espionageactivities."大概的意思就说,这些国内军工背景高校里本科毕业的理工科学生有窃取机密信息的可能,给国土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要取消他们的签证,还不负责机票,而且还要禁飞直飞航班,虽然第二天松口了,但留学生的心灵创伤已经造成,心里哇凉哇凉的。这种“莫须有”的指控确实让人无奈,给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基本上都是负面的:1. 在读的,可能会被取消签证的研究生这部分学生受到伤害肯定是最大的,网上有数据称(虽然数据来源不一定可靠)这部分研究生的数目在3000左右。虽然目前国务卿也没有正式决定取消他们的签证,但是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几率恶化,也都是毁天灭地的,他们之中可能有刚准备入学的,有临近毕业的,有的甚至是转到其他专业的,一旦被取消签证,没有一纸文凭落袋为安,都意味着前功尽弃,光阴虚度。2. 后续要申请美国的学生,可能要临时变更职业规划有些理工科专业的确需要独立研究经历来将专业知识升华到另一个高度,不然就显得隔靴搔痒。而美帝作为世界科研界的领头羊,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科研优势,包括导师,经费,环境等等。如果美国继续收紧学生签证,很多理工科学生即使拿到了学校的全奖offer,也未必能绕过签证的槛,国际局势如此,实在让人感慨不已。3. 美国的高校的导师们中国研究生能干活是导师界一个共识,导师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是需要学生专心投入时间和精力反复去摸索实验的, 中国研究生无疑是高效劳动力中的佼佼者。大国博弈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术交流,作为高知精英的学界肯定无比懊恼,痛心疾首地直呼这种行为“trumpish”。4. 去读美本的高中生们由于这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层面的禁令,所以对美本,美高级别的学生是没有啥直接影响的。主要影响在于家长和学生间的认知,有些人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美国突然变成这样了?”,对于灯塔国的崇拜与憧憬受到这1-2年来各种事件的冲击,而且在冲击强度不断升级。当时觉得是理所当然,义无反顾的决定,现在看来反而有点犹豫了。最后几句自《独立宣言》在美洲大陆上宣告的那一刻,灯塔国已经有了其固有的基因形态,多民族、移民、美式“自由民主”(虽然独立宣言通篇没有提及“民主”二字)。跟世间所有问题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从来都不是突然变成这样的,这些问题伴随着他几百年的萌芽,发展,强化与称霸,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将问题展示出来,而这些问题始终活跃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名单中。这些问题,乍一看好像非常严重,但其实也就跟在电影院看爆米花电影一样,灯一亮也就散场了,也就是升级版的治安问题,不过这一次的确比以往几次严重多了,估计多种因素重叠养出来的怪物史莱克。对于各位家长,也就当是一次了解这个国度的机会,长时间生活在那也大概率不会遇到,但万一遇到了起码也有个心理准备。历史前进的方式总是向前三步,后退两步的螺旋式地上升。有的人幸运,一生都生活在前进的轨道上;有的人走背字,被后退的洪流冲刷得满身泥泞;一般人来说,应该都是进退参半。时也,命也。

蒙根花

2020年考研时间已定!这些事没提前做好,想在985读研基本没可能

2020年考研时间已定!这些事没提前做好,想在985大学读研基本没可能不少人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只考进了普通的二本院校,而考研可以让更多的考生圆了自己的名校梦,考生的命运也会得到再次的改变,迎来更为光明的明天。如今2020年考研时间已经发布,不少人还不知道是哪天。而更多的考生因为忽略了考研需要准备的东西,导致在之后的考研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与读研无缘。那么,想在985大学顺利读研的话,考研党在此时到考研结束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还有四个月考研开始!想顺利在985大学读研,做好这些事才无后顾之忧小水每年都注意高考和考研的各种政策和变化,之前小水已经发文具体讲过考研时间。研招网已经公布了研究生初试的时间,2020年研究生初试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进行,12月底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从现在到考研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了,考研党要抓紧时间复习,不过在考研之前,考生还需要做很多必须要提前做的事,不然读研就难了。很多考生错过了最佳的复习和备考时间,01、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坚定读研决心虽然已经是八月底,但是依旧有不少同学在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上没有最终确定,这样的话考研就变得很被动!想考985或211大学,不少人犹豫不决,想考却又担心考不上,去普通院校读研又不甘心,所以一直没有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如果此刻还没确定的话,等到了十月份正式报名,考生仅仅靠着两个月的复习时间,自然很难考上985名校,甚至是普通学校都有难度!所以在这个时候,考生要做的就是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要求,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02、更换考研院校需谨慎!可以有难到易更换学校!不少大学已经公布了考研初试内容,部分院校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对于报考这些学校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增加了考研的难度。对于985院校来说,只要更改了考研内容,实力不是很强的同学考上的概率就变得非常低!这样的话,他们自知读研无望,不得不面临更换考研院校的问题!虽然小水不建议考生在此时更换考研院校,即使要换,也要慎重。但是为了能够读研的话,考生尽量从难到易的更换学校。有些人并不在乎读研学校的好坏,只为了一个研究生学历的话,可以考虑更换考上概率更大的学校,这样的话读研就更顺利了!03、往届生需提前准备考研现场确认资料对于应届生考研来说,现场确认非常简单,只需要携带学生证、身份证到大学本科市所在的确认点确认就行了,但是往届生需要提前准备好考研现场确认资料!往届生若不在生源地考研的话,需要准备的东西比较繁琐,各个地方的规定也不一样。往届生需要携带的材料有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在外省考研的话需要提供工作证明,有些地方需要提供超过三个月的医保社保证明。而这些证明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因为到了十一月还没准备好,很可能影响现场确认的顺利进行。有些省市因为考场比较紧张,不允许外地考生报考,考生在提前准备材料的时候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在工作所在的省市考研。如果不可以的话,考生可以提前选择生源地所在的市区进行报名和现场确认,这样的话就不会错过报考机会!04、专业的选择避开自己的知识盲点考研的同学在选择考研专业和方向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自己的知识盲点!如果你的数学成绩非常差,理科类的考生可以选择考两门专业课,避开数学的考试。而英语成绩差的同学,对于某些英语要求高的专业,可以考虑一下专硕。不少同学在暑假结束放弃考研,主要就是考研让很多人真正吃到了苦头。而更多的人会在考研报名之后陆陆续续的萌生弃考的念头,所以想读研的考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有放弃考研的想法和行为,不然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你觉得从现在到考研结束,考生还需要注意哪些事情?有人说考研只需要读个一本的就行,不需要都跑去211或985大学,考研难度又大,还不一定考上。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所谓

2020年的留学生真的都是史上最“强”

回想起来,这一届的留学申请历程,好像特别坎坷。1、2019年6月3日,因中美贸易争端,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教育部提醒广大学生加强风险评估。预警发出后,一批原本打算去美国留学的学生转战英澳。2、2019年8月9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的雅思考试取消。这次事件给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改变考试日期那么简单:不少留学生9月去英国读书,需要刷雅思成绩,8月10日是最后的考试机会;其次,9月是换题季,而8月的考位已所剩无几,更改考试日期意味着要准备口语新题;最后,从微博热搜来看,8月10日的那场考试,算是2019年最容易的一场...3、2019年夏天,香港局势不稳。正在准备申请香港留学的同学开始忐忑不安,打算转申英国。4、2019年秋天,澳洲大火燃烧几个月,各州进入紧急状态,首都堪培拉被浓烟笼罩。2020年2月,连烧几个月的澳洲又遇大雨,多地发生洪灾。这一自然灾害,也让许多原本准备申澳的留学生掉头向英国。5、2019年10月,英国政府宣布:将从2021年开始恢复PSW签证!毕业于2021年夏天之后的英国留学生即有机会在英国多待两年来实习或者工作,并有机会转为工作签定居英国。再加上从美、澳、中国香港转来的留学生,英国留学迎来竞争最激烈的申请季!申请人数暴增,大部分英国的大学更新了申请要求,除了调高GPA要求之外,不少学校都表示:学生在递交申请时必须要递交一份雅思成绩单(例如曼彻斯特大学要求学生在申请时递交总分,小分6的成绩单),否则将直接被拒......先录取再补成绩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6、2020年1月31日,拖了三年之久的“英国脱欧”计划终于落地,英镑暴涨。不少英国留学生表示:“唉也没啥影响,也就比学长学姐多花个十几万吧。”7、2020年1月,新冠肺炎在全国蔓延。大陆雅思、托福、GRE全面停考至3月底。由于每年春季是申请英国留学的学生提交雅思成绩高峰期,如果不能按时提交雅思,不仅会影响语言课申请,更可能最后没学上。最惨的是微博上有位同学:暑假考了普通雅思,准备申香港,没想到香港乱了,转申英国,要重考ukvi,没想到雅思停了......这个申请季一路“坎坷”走来,很多同学是一边嘴上说着“难”,一边咬牙想办法。正是因为经历了史上最“难”,所以留下的都是史上最“强”。当然,南昌立思辰留学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疫情不会影响录取结果,也不会影响录取后的签证办理,并且语言成绩短期内不会影响申请,利用好这个脱产长假,将是留学党门弯道超车的黄金时间。想要临危不乱,就要做好全套准备,切莫拖延。春天到来时,大家一定都会走向阳光所照之处。

艾米丽

别选择二战!2020年考研会更难,建议这样的考生尽量调剂读研!

别选择二战!2020年考研会更难,建议这样的考生尽量调剂读研!参加2019年考研的人数已经达到290万,2020年考研的人数有可能会更多。今年考研注定与往年不同,考研国家线递增不说,很多高分考生在考研调剂的时候还找不到学校。这些都预示着2020年考研会更难,那么在二战和调剂读研两者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考研二战和调剂读研该如何选择?符合这些条件的考生不建议再考!现在很多高校一志愿复试已经结束,很多考生也有去参加调剂复试的。由于考研的时候,考生大都报考的985或211名校,调剂的学校都不是太好,所以他们就想再考一次,这样就可以在理想的院校读研。特别是本科是211或者985的考生,调剂去一般的学校读研更是难以接受。那么,是不是调剂读研就不适合呢?难道就只有二战一条路可选吗?其实考生有很多选择。小水不建议考生都选择二战,这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的。抛开别的不谈,下面3种考生小水不建议再考,尽量调剂读研!01、分数很高但没进一志愿复试的考生今年国家线升高的专业居多,很多一志愿学校的专业复试线超过国家线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有的考生虽然分数考的很高,但是总分却没有进入一志愿学校复试。小水看到很多390分的同学还在找调剂的学校。这样的高分考生如果能调剂读研的话,尽量走。因为二战的话,也不一定能考那么高的分数。02、二战失败且越考越差的考生也许有人觉得二战一定能考得更好,其实并不是如此。二战或者三战,心理的压力一定比初次考更大。有的考生二战考出的成绩比第一次还差,这主要是考生不擅长考试,或者有些学校考试内容在变化。这样的话,考生再考一次的结果很可能也是失败,能调剂读研的话,不需要再浪费一年时间。03、单科线无法突破的考生如小水一样,单科线无法突破的考生有很多,不要小看那三四分,有可能就决定了你能否读研。在每年考研调剂的学生中,有一大批人都是英语或者政治单科线不达标的。特别是英语一,使得很多高分考生丧失了去一志愿学校复试的资格。如果你无法突破单科线,建议直接调剂读研!如果考研调剂到比自己本科好的学校,小水建议考生尽量去读。因为你不知道未来考研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二战的结果也不一定比现在的结果更好。按照今年的考研形势看,明年考研会更加的激烈,2020考研的同学要做好心理准备!有人说,在普通学校读研没用,读出来的研究生没有含金量,社会社科度不高,找工作也和普通本科生差不多。对此,你认同吗?

出塞计

2020年最佳留学读研时间规划表,你必须拥有!

2020年9月想出国读研,时间上是否来得及呢?国外读研都需要什么材料呢?该从哪方面入手准备?今天就以英国和澳洲为例,给大家献上一份留学申请时间规划~1月是最佳的开始时间!众所周知,英国录取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肯定要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开始准备材料了,尽早递交!小编认为,1月份是最佳的留学咨询时间。1月,尽早开始咨询顾问老师,择校选专业,认真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准备申请的材料以及备战雅思。2月,在学校办好需要盖章的证明材料,递交申请。此时需要所有材料到位,以便顺利完成申请。3月,等offer,一般申领周期是4~8周。4月-5月,出结果,决定去哪所院校,查询语言班和宿舍。英国大学基本在入读当年的1月就会陆续开放语言班申请,高峰期则集中在2月和3月,到4月的时候很多语言班就会出现满位的情况。语言班方面,也需要根据每个申请者入读专业的雅思要求及其自身的雅思分数,来具体做规划。5月-6月,存保证金、换无条件offer、换CAS、订机票,做签证。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及时配语言班!不要因为雅思而毁了留学计划!(小科普:CAS 全称是Confirmation Acceptance for Studies,中文翻译是电子录取通知书。)7月-9月,飞往英国,开始精彩的留学之旅。英国留学申请需要:1. 在读证明或毕业证 & 学位证,2. 雅思成绩单(可申请过程中补),3. 个人护照扫描页(可申请过程中补),4. 学校教务处盖章的学业成绩单(前三年或完整四年),5. 个人陈述(简称PS),6. 简历(简称CV),7. 推荐信(简称RL),8. 证书、奖状或资格证(如有)/实习和工作证明(如有)/作品集(如需要)。澳洲材料相比英国较简单!相对英国,澳洲的材料准备要相对容易一些,也因为一年有两次开学(2月和7月),所以也更为灵活。澳洲学校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策略,澳洲八大的大部分专业都不需要文书,有成绩单即可申请,拿到条件offer后再考出语言成绩换取无条件offer。1月,尽早开始咨询顾问老师,择校选专业,同时开具6学期成绩或者7学期成绩单,然后准备申请的材料以及备战雅思。2月,准备雅思考试,等待offer或按学校通知补件。3月,语言成绩合格,开具7学期成绩单,申请条件COE,如果语言条件仍未合格,联系顾问老师申请语言班/延期主课。4月-6月,缴费获得条件COE,办理签证和预约宿舍,毕业后,补齐材料获得COE。7月,收拾行李飞往澳洲,开始精彩留学之旅。澳洲留学申请需要:1. 在读证明或毕业证&学位证,2. 雅思成绩单(可在申请过程中补),3. 个人护照扫描页(可在申请过程中补),4. 学校教务处盖章的学业成绩单。想gap一年,2021年考研怎么准备?很多同学也会选择gap一年,等待下一个申请季和考研季的机会。不过,留学准备一样可以现在开始。虽然准备的时间相对来说宽裕一些,但这一年可以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大家可以完成背景提升、准备雅思、参与志愿活动或海外交流活动等,让自己更有竞争力。那么建议你:做一份专业相关的高质量的实习,在实习中了解行业需求和趋势,优化专业选择,根据专业性质参与科研项目, 提前彻底解决雅思考试,通过毕业旅行来考察意向的英国名校,同时扩大人脉,以便于今后得到更好的推荐信。留学申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赶早不赶晚”。一旦你开始拖延,很有可能遇到的情况就是两种:涨分和满位。提早申请,就能避免因涨分而失学的风险。最后,衷心希望每位学子能够拿到多多的offer,留学顺利!

沙耶

2020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

2020年对于874万高校毕业生来说是焦灼的一年,对于341万考研学子来说,更是一波三折的一年。4月中旬,考研国家线即将公布,但是今年,在能否“上岸”的担忧之上,大家又多了一层更深的顾虑:2020年就业该怎么办?考研大潮与高校扩招近年来,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自2010 年开始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起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2018年上涨到了18.4%,2020年较2019年增幅达17.59%,考研人数不断创新高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对知识经济的觉醒和当前社会的普遍焦虑。正当人们对于今年考研政策猜测纷纷时,教育部一锤定音:2020 预计硕士生扩招 18.9 万,比2019年扩招五分之一。这意味着,不少悬在录取线边缘的考研学子有了“复活”的机会。今年的硕士扩招是意料之中的举措,在疫情影响下,经济下滑,中小企业存活艰难,就业市场不景气,难以接纳大量的毕业生;另一方面,今年复试和录取的延缓,也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毕业生的最佳就业时期。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去年增加18.9万人,这一举措可以延缓当前社会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忧:这些因为录取门槛降低而步入校园的学子,毕业后是否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高校扩招与未来竞争考研和直接就业,一直是困扰毕业生的难题。但是多数人的考研目的相似,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我们的文凭在贬值,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就业更加艰难。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破百万的2005年往后四五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如果不能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自身又缺乏规划和努力,这批被“天选”的研究生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定的担忧就像成功的催化剂,是有好处的。关于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一定会有应对措施。而作为个人,面对不同时代不同市场形势,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准方向,努力奔跑。环境是阻碍也是挑战给大家一些建议:01谨慎选择如果能够拿到一份心仪的offer,且十分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建议直接就业,建立明确目标,在职场中积累经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有名校梦想,但是考研又无法录取到好的院校,建议考虑出国深造。相比国内考研竞争的压力和今年的扩招情况,国外的名校申请选择多,录取几率大,且时间成本低,在未来就业市场会有一定竞争优势;如果今年考研成绩稳过,完全有信心进入心仪的学校,建议在入学前,多方打探未来导师的情况,包括领带学生数量、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等,争取在读硕士期间,能享受到好的资源,跟着老师做出不错的成绩。02努力再努力相信此次疫情过后,不少人会更加懂得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对于职场人来说,报复性存钱、planB兼职,是提高安全感必需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努力学习、多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打造核心技能,才是在就业大军中突围的保障。鉴于今年迟迟无法开学的情况,宅在家里也不要浪费时间。不妨尝试名企实习。一份高含金量实习,不但能够帮助你获得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更是一职业选择的尝试。考研后出国留学如果想知道自己目前的成绩水平能申请到国外多少排名的研究生院校,可以尝试使用留学定位系统(如下小程序)做下留学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哪些国外院校院校,这样子就能对你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非乐

2020年研究生扩招,对2021年考研的学生有何影响?主要集中在三点

最近面向考研党的好消息真是一个接一个,如今又来一个最重磅的,那就是2020年研究生将要扩招啦!研究生扩招对于考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很多本应落榜的尤其是压线的考生会因为扩招获得读研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2020年研究生扩招,对2021年考研的学生有何影响呢?主要集中在三点。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2020年研究生扩招,增加了一批招生名额,很多打算二战三战的考生可能就因此获得了读研机会,也就意味着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中高水平的二战三战考生的数量会减少。我们都知道,二战三战考生的实力是非常强的,很多顶尖名校每年考上研究生的二战三战考生比例非常大,2020年扩招,帮助2021年的考生减少了一批强劲的竞争对手。其次,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就业。2020年研究生扩招主要是解决2020年应届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意味着很多2020年的应届学生会暂缓就业,把就业的压力传导到几年后的研究生毕业。那么,2021年考研的学生,如果考上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会不会遭遇2020年读研的这一波学生的冲击,这些2020年读研的学生在毕业时会不会抢2021年读研的学生的饭碗呢?最后,第三点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研究生有缩招的可能性。一所学校的容量是有限的,老师也是有限的,2020年为了应对黑天鹅事件,高校扩招,而这扩招所使用的名额可能就是本该属于2021年学生的名额,所以不排除2021年研究生会缩招,如果缩招,显然对2021年的考生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当年的本科生已经是人中龙凤,毕业时就可以获得好的工作,迎来光明的前途,然而随着学历贬值,现在本科生已经不再吃香。教育君读大学时学校的老师中还有一些硕士生,等到快要毕业的时候,学校招老师清一色只要博士生,这就是学历贬值的一个典型例子。这几年,我国的研究生每年其实都有一定幅度的扩招,学历处于一个满满贬值的过程,如今再次扩招,2020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可能会创下纪录,学历贬值再次加速。教育君短评:2020年研究生扩招,虽然在某些角度看对2021的学生有利,但是总体上算不上什么利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算是利空,这就要求这些学生早做准备,好好复习。

若叶

你以为2020是留学最难的一年吗?2021才是!

“疫情期间,我还要不要留学?”在国外疫情愈演愈烈,丝毫不见回暖迹象的今天,这个问题是无数准留学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很多人都说2020年的应届生太惨,但事实上2021年情况会更糟。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这上千万高考生中,即将成为留学生预备军的人不在少数。选择拿到高考成绩出国留学或者高考失利选择国外留学读本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正常的留学申请程序被打破,以及留学院校入学时间延后等原因,今年的高考生有很大可能会延期到明年入学。今年滞留的留学生会累积到明年,明年留学竞争情况将前所未有。而明年,院校对于学生筛选标准会比今年更加严苛,语言要求也会相应地卡得更紧。那么今年到底有没有方法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快人一步,提前进入学业呢?小优有妙招。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一般都要求海外高中毕业生就读1年左右的预科,学习相关专业,以弥补原在国和留学国在教育体制上的差异,适应留学国的教育模式。留学生成功完成预科,可申请海外适合的大学就读本科。但传统的预科,也是需要去国外就读完成学业,同样避免不了被疫情威胁生命安全的情况。不要怕!今年,伦敦大学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原本只招收线下学生的制度改成了线下线上学生均可,指定布里斯托学院(Bristol International College)为唯一在线国际预科教学点,将提供同等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最后颁发真实且具有同等权威性的成绩单。这无疑为处于疫情下的全球国际高中生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不出国门就可以完成预科学业,然后直接申请海外顶尖大学。这也为传统预科弥补了本身就存在的不足——传统预科:对适应环境帮助不大有人可能会劝你说"提前出国适应环境", 但你要知道,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同学们——都是国际生,而且都是语言关没有通过的国际生。所以“适应环境”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中文越来越棒。增加不必要$$成本出国读语言一年下来也要二三十万,结合第一点,这些资金不如让自己未来读书的时候吃好一点、住好一点、为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这样才是值得的。线上预科能让你在国内就完成预科学业,不仅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还能绕开明年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自己的同学还在读预科的时候,提前进入到申请学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