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博士失联20年,最后一个电话和钱有关:穷就应该被嫌弃吗解决士

北大博士失联20年,最后一个电话和钱有关:穷就应该被嫌弃吗

北大博士失联20年,最后一个电话和钱有关:穷就应该被嫌弃?最近关于北大博士失联二十年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想法就是嫌弃自己的家人穷。俗话说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对很多人来说穷似乎成了一种丢脸的事情。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在外边被人指指点点,和朋友谈论的时候闭口不提家庭情况。江苏常州的郭姓老人在弥留之际说出了自己最后一个愿望,希望见自己的儿子一面。瞬间这名老人的愿望被传到网络上。儿子叫王永强,是北大的一名博士。可是自从1999年出国后,就再也没有联系。据舅舅称,王永强在出国前带自己去见他的女朋友,王永强说不要提起自己家里很穷的话。结婚的时候,以路途较远不让家人参加。最后一个电话是家里人没钱治病,给王永强打电话,随后就失联了。种种线索指向“穷”这个字,很多人称这肯定是嫌弃家里边穷。或许早就给女朋友说家里已经没人了,所以一直隐瞒到现在。不得不想起电视剧《我的丑娘》,儿子在外找到老婆,为了不被女朋友嫌弃,声称自己母亲已经去世。最后母亲只能当保姆和儿子生活在一起,知道去世前儿媳才得知真相。经过媒体寻找,这位在美国的王永强称:“希望家人不要找他,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不由得让人想,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有网友认为,不知前因,不评后果。也有网友调侃,是不是在外国执行特殊任务,所以不能相认。寒门出贵子本是励志的事,但出人头地落下“不肖子孙”的骂名,我们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对此,你怎么看呢?

威冲

北大博士失联20年,拒回家看病危母亲,舐犊情深怎么成了深仇大恨

作者|辣评君中国有一个成语“舐犊情深”,意思也就是说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用来形象地比喻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和深厚感情。可是,今天有一些人养孩子养成了仇人。近日,所发生的一件北京大学博士后王永强失联20年后,在美国被找到,但是拒绝回家看望病危老母亲的事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谈及原因,王博士言语之间,似乎充满了对父母的怨恨。王永强病危母亲那么,舐犊情深的母子何以成了深仇大恨的冤家呢?这次事件始于一则“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江苏常州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消息。这则消息发布后,媒体在网上通过各种手段找到了在美国亚特兰大工作的王永强。可是,面对身患尿毒症,可能不久于人世的母亲,亲生儿子竟然拒绝回国看望。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他只简单地回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王永强的舅舅至于他口中的家务事,当事人不愿意透露,外人也无从知晓,不知道当初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但是,我们所知道的是,他是父亲王纪生和母亲郭巧娣最小的孩子,父母都是江苏常州的农民,家庭并不富裕。不过,由于他天资聪明,父母把他当成了重点的培养对象,省吃俭用都要供他读书。他也很争气,学业顺利,从苏州大学本科和硕士,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再到去北京大学做博士后,一路绿灯,可谓是人生赢家。并且,让人欣喜的是,一个农家娃靠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还娶了一个北大教授的女儿。王永强老家王永强可谓功成名就,可是就在这时候,本该乌鸦反哺的时候,他却在1999年底出国了,出国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再也没有消息。而出国前他还对自己的舅舅郭学武说,挣了钱要回来给父母买套房子,好好孝敬父母。可是出了国之后,就决绝地说“不要再联系”,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小儿子的失踪,让父母备受打击,特别是母亲思念儿子心切,整日郁郁寡欢。几年前还患上了尿毒症,现在已经病危,到了说不出话的程度。但是病榻上的老母亲,依然在呼唤海外的儿子回家,如果见不到小儿子,这位母亲死都不会瞑目的。王永强我们不知道王永强博士和父母之间到底有什么天大的隔阂,可是,作为一个读书读到了博士后级别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出这样的事情,辣评君认为实在有点有悖人伦。我国自古有“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的说法,也就是说父母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是为子女好的心是不用质疑的。我们无意对任何人进行道德绑架,或许王永强真的受到家庭和父母很深的伤害,不然也不会做出如此无情无义的事情。但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王博士仅仅用“清官难断家务事”几个字就罔顾人伦,罔顾父母养育之恩,实在让家人寒心,让网友失望。王永强儿时照片大教育家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恕’吧”。宽恕别人就是跟自己和解,放下过去就是放过自己,更何况是生养自己的父母?海外的游子王博士,人心都是肉长得,请您放下心中的怨恨,回家看一眼病危老母亲吧,她等了你二十年!本文由百家号“辣评社会”原创首发,严禁抄袭。/完/

秋毫为小

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终于有消息!家人:失望至极

终于联系上王永强后,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的问题,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近来,“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江苏常州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消息得到了广泛关注。王永强是家人省吃俭用供出的北大博士后,却在走上人生巅峰之后突然出国,一去不返二十年。如今母亲病危,想见他最后一面。很多热心网友为了帮助他的母亲郭巧娣老人完成临终前见儿子一面的心愿,提供了很多王永强的相关信息。家属供图但终于联系上王永强之后,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的问题,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1他曾是全村人的骄傲1969 年,王永强出生于江苏常州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是王纪生、郭巧娣夫妇最小的孩子。据舅舅郭学武回忆,王永强虽然年龄最小,但在兄妹三人中最为好学。他天资聪颖,也肯用功,从小学开始就是班里的学霸。据了解,王纪生夫妻两都是农民,家境较为贫寒。不过,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家里人也都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供王永强上学。1987 年到 1997 年 10 年间,王永强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他几乎一路开挂,先是考上苏州大学读了本科和硕士,毕业后又考入中科院读博士,再然后又考进北京大学当了博士后,就连找的媳妇也是北大教授的女儿。农民家庭出生的穷孩子当上了北京大学博士后,王永强成了全村人的骄傲,经常被邻居拿来当做教育子女的榜样。1出国发展后20年杳无音讯谁都没有想到,1999 年年底,正走上人生高峰的王永强突然选择出国发展,随后不久,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了踪影。出国前,王永强一直和家里保持紧密的联系,除了每月两通电话外还常常写信回来,书信中也写满了对家人的关怀。就在出国的前一天晚上,王永强还给母亲打过电话,自称是为了工作需要和妻子一起出国,过两年就回来看望他们,结果20年来没有一点音讯。"出国前我去北京找过他,他丈人一家对我都很热情,还一起拍了照片。跟我讲,要去日本两年,年薪是人民币 18 万一年,还说会回来给家里买套房子,让爸爸妈妈享受享受。"舅舅郭学武回忆,出国之前未见王永强有任何异常,出国后也有两三次联系,"最后一次联系说不要再联系"。郭学武说,从那以后,王永强就失联了,家里再也没联系上。1病危母亲想见儿子最后一面20 年来,王家人到处打王永强的信息,但至今一无所获。"我们找到他岳父家里,对方说已经离婚了,具体去向也不知道。"郭学武说,王永强的同学曾带来消息,说他离开日本到欧美国家发展了。不过,谁都没有确切的消息,也没有谁联系过他。父亲王纪生找过警方,甚至还给公安部写过信,但一直没有得到消息。直到前几天,他们才通过警方查询得知,早在 1999年出国时,王永强就注销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如今的中国人口信息库里,根本就找不到这个人。王永强曾是一家人的希望,没想到就在他走向人生高峰的时候突然失联。这20年间,一家人无时无刻不对王永强思念着担忧着,特别是母亲郭巧娣,整日郁郁寡欢。7 年前,她患上尿毒症和严重贫血,如今已病入膏肓,连话都说不出了。1热心网友提供信息王永强留给家人的照片11 月 29 日,记者从郭学武处获悉,有网友在美国社交网络上发现,在亚特兰大工作生活的“Wang Yongqiang”各方面的信息资料,都与老人的儿子王永强高度吻合。对此,老人的家人通过越洋电话给“Wang Yongqiang”留言,希望得到积极回应。"人在美国亚特兰大,照片上的特征很像,经历也比较吻合,但我们暂时还联系不上。"郭学武说,这么多年来,姐姐一直念叨着儿子,病重后更是想和儿子见一面。和王永强见一面是姐姐唯一的夙愿,希望王永强看到报道后能回来看母亲最后一眼。12月1日,这位亚特兰大的“Wang Yongqiang”终于有了回应。王永强小舅舅郭学武的微信截图这天傍晚时分,王永强的小舅舅郭学武向记者表示,魏村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与他取得联系,称他的亲戚在美国和王永强熟识。王永强请他向小舅舅郭学武转达了如下信息: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而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的问题,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郭学武和王永强的亲人们对此表示:失望至极。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来源|荔枝新闻、中青网、北青网、现代快报值班编辑:来来

夫且不止

博士生20年的寒窗,你的努力不会被轻视

#博士研究生#20年的学习生涯,小张同学奋力向上,曾经她是村里唯一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10里红绸相送,艳红他的双眼。她发誓,自己一定要等到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学海无涯,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她一直都是同专业的佼佼者。毕业的那一天,她回到家中,村里的人都望着她——这个村里唯一的高材生。但是就是在最近她遇到了问题,到了一定的年纪,是要成家的,而她就遇到了一个十分奇葩的相亲对象。这个相亲对象是镇上的暴发户的儿子,没读过多少书,却还瞧不起她,她认为太不懂礼貌了。现在的年代,学历和知识真的很重要,但是我们又如何来看待年纪和高学历的关系呢?依据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四年,研究生顺利的话3年,博士生顺利的话2年,那么这样算下来最少需要21年,从6岁开始上学的话也要到27岁毕业。何况,在研究生越来越宽进严出的时代,时间都存在不确定性。也许,你会羡慕那些生活悠闲,不读书的日子,但是我们不应该以此来划分人群。生活中,不应该过高地看重学历,也不应该过高的重视金钱。在现在的大环境里,读书不再是必要的成功捷径,但是对于寒门学子,不读书,就意味着无法接触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反驳,读书有什么用,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高学历满大街都是”、“读书无用论”等等言论都常常在人们的口中讨论,那么读书真的没什么用吗?我看未必。不读书,怎么能够学习知识,什么读书无用论,都不可取,一定坚持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之心,书山有路勤为径,自己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先前白岩松老同志说过一句:“寒门再难出贵子”,浇灭了不少寒门学子的学习之心,每个寒门的学生,都梦想着出人头地,没有背景,没有技巧,他们有的也只是他们自己的坚持罢了。他们身上有艰苦朴素的品质,意志坚定,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张薇,在毕业典礼上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我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也许大家都无法理解这个到底是贫困程度,但是坐在视频前的我,却动容了,她真的十分努力。接下来,她的有一句话让在座的老师同学都十分汗颜。推研成功后,她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饮水不忘思源,她是大写的人!今天就到这里,不论你是寒门学子还是富贵人家,都希望你能够认真学习,不忘祖国与人民!我是小微,我们一起看看教育背后的故事!

麻冕

“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终于对外公开发声,其故事让人唏嘘!

最近,"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江苏常州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 " 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消息中的老母亲就是现居住在常州市新北区的郭巧娣老人,已经有20年没有任何关于小儿子的消息,如今老人已在弥留之际,希望在离开人世之前找到小儿子。老人的小儿子,名叫王永强,1969年出生,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后,自1999年出国后,就与家人断了任何联系。在各方的积极联络与帮助下,这位与家人“失联20年”的博士后,近日终于被找到了。不过,结果却让人有些遗憾,他对外公开发声,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而对于是否会和母亲见面这个问题,他的回答只有7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的结果,相信是令众人失望的,也是出乎众人意料的,这是父母盼了20年的儿子,这20年,父母日思夜盼,等来的却是这样一句答复!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1969年,王永强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乡村的普通农民家庭,家中一共三个孩子,王永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王永强从小就天资聪颖,也肯用功,从小学开始就是班里的学霸。在上个世纪6、70年代的农村,大多农民家庭生活都比较贫寒,王永强家也不例外。一家人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供王永强上学。王永强也不负众望,求学之路上一路开挂,学霸的特质体现无疑。他先是考上苏州大学,攻读完本科和硕士后,又考入中科院读博士,随后又考进北京大学当了博士后。从一个农村娃,到全国顶尖学府的博士后,王永强自然成了乡亲们的骄傲,他也因此经常被邻居拿来当作教育子女的榜样。读书期间的王永强,非常用功据他舅舅介绍,“以前外甥读书的时候,他爸爸就靠卖老鼠药赚钱,一天能赚个几块、十几块的,就给外甥做生活费和学费,外甥也很出息,经常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所以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里的负担。”最开始,他也经常和家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除了电话外,还会时不时地写信回家。然而,后期一些变化开始慢慢出现,据他的舅舅后来回忆,王永强曾经告诉舅舅,不要告诉他女朋友他的家里很穷,“他带我去见他女朋友的时候,提前告诉我说,不要和他女朋友提家里面条件不好的事情,这让我心里有一点不舒服,感觉外甥是不是嫌弃家人,但是当时也遵从了他的意见。”后来,在和女友完婚时,他也没有让家人参与,理由是距离太远,不希望家人太过辛苦。1999年,王永强选择了出国发展,同年,王永强的父母身体不好,一直需要吃药,但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所以生活过得非常困难。当年8月份,考虑再三,王永强的母亲郭巧娣决定给儿子打一通电话,让他寄一点钱给家里,贴补一下家用。据舅舅回忆,“当时我家里条件好一点,有座机,电话是打到我家里的,王永强的父母在我家里接电话,和他说出这个需求以后,外甥就说以后不要再和他联系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和家里联系。”自此,他与家人的联系就完全中断了。这20 年间,一家人到处打王永强的信息,父亲王纪生找过警方,甚至还给公安部写过信,但一直没有得到消息。特别是母亲郭巧娣,整日郁郁寡欢。7 年前,她患上了尿毒症和严重贫血,2019年下半年,身体越来越差,肾病严重,医生说已经到了病危阶段,身体虚弱到几乎无法说话。她的心愿就是能和儿子见上一面。这才不得已通过媒体发布了寻人启事,此次在各界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儿子。没想到,结果却是让家人非常失望。如今,王永强的父母和大哥现在仍然住在老家的房子里,房子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盖起来的,已经非常简陋,因为三个人常年生病,没有劳动能力,一直靠吃低保过日子。故事到此,听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也许外人永远无法知道王永强的内心到底经历过什么,顶着名校博士后的光环,也许很多时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个人的出生,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抹不去的印记,它会陪伴着一个人走过万水千山,走过所有人生的光景。一个人无论跨过多少山川,看过多少外面绚丽的风景,但是,也许始终迈不过自己内心的藩篱,真实地面对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人生中很多事,都无法再回头,已经错过了20年与家人共处的光阴,如今母亲在病榻之上,无论多大的心结,希望都能在此慢慢解开,毕竟只有解开了心结,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能更好地往前迈进!

鹿鸣

1999-2019!20年!全国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趋势分析

1999年到2019年,20年间,国内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随着1999年本科生扩招,2003年研究生扩招以来,各高校纷纷建立分校,以接收逐年增加的生源。研究生招生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两部分招生构成。比较1999年到2019年,20年硕士、博士两类高端人才的人数发展,可以看到硕士、博士人才数量的增长趋势。表1: 1999年~2019年全国硕士、博士毕业生人数统计表从统计表数据分析可知:1、高校硕士毕业生,1999年的4万人左右,2019年57万人左右,增长率约为1264.8%;2、科研院所硕士毕业生,1999年2346人,2019年6006人,增长率约为156%;3、高校博士毕业生,1999年8749人,2019年61317人,增长率约为600%;4、科研院所博士毕业生,1999年1571人,2019年1261人,增长率约为-19.7%。基本数据统计分析曲线如下图所示。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1、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数从2009年开始,已经超过1999年硕士毕业生的人数;2、2019年高校硕士毕业生人数达57万,事实上已经超出1999年全国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显示为44万人左右);从数据上分析,现在的硕士毕业生数量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博士生数量相当于20年前的硕士生数量;可以类比推测到就业市场: 1999年,本科生就业市场良好,那么2019年,至少硕士生才有较好的就业市场了。分析一下关于时间成本: 2019年,相比20年前,每个成人至少要多花费三年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稍高的就业起点;按照这个方式推测,也许有一天,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性会超越高考。相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相对平稳。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1、在峰值的2011年,全国科研院所的硕士生也不超过9000人,博士生不超过6000人;2、科研院所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增长从2005年到2013年八年间有一个相对较大增长,随后呈现平稳,博士毕业生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从数据分析上推测,科研院所硕士、博士毕业生增长平稳应该包含如下几个因素:1、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很大程度上是科研院所未来的职员,毕业以后多会留在科研院所就职,不可能无限制扩张;2、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从2014年开始有一个较大的衰落,平均每年的博士生毕业人数不超过1600人,近几年更是在1200人左右徘徊,很大程度上与科研院所近年来更加严格的控制有关;毕竟,对科研院所而言,博士是要为院所研究出真正的科研成果的人,所以不能只是一个求职的头衔。

急诊室

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被找到,却拒绝相认,家人:失望至极!

最近几天,“儿子深造出国20年杳无音讯,常州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消息得到了广泛关注。这位和亲人“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究竟去了哪里?很多热心网友为了帮助他的母亲郭巧娣老人完成临终前见儿子一面的心愿,提供了很多王永强的相关信息。最新消息是,王永强已经在美国找到了,但他拒绝与亲人相认。对此,家人表示:失望至极!老母亲弥留之际想见失散20年的小儿子江苏常州市76岁的老人郭巧娣老人,已有二十年没有小儿子的消息,如今老人已在弥留之际,最大的心愿就是见见小儿子王永强。据了解,1969年生的王永强,在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后,自1999年出国后,人就断了消息。据介绍,王永强才出国前一直保持跟家里每月两通电话,还常常有书信往来。出国前,他还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妈妈,我因为工作的需要,带着夫人出国了,过两年回来看望你们。”出国前,王永强的小舅舅还到北京跟他见了一面,也没有发现异常。但没想到一去20年,再也没有音信。美国找到人却拒绝与家人相认经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在网络上帮忙寻找王永强。有网友在美国社交网络上发现,在亚特兰大工作生活的“WangYongqiang”各方面的信息资料,都与老人的儿子王永强高度吻合。对此,老人的家人通过越洋电话给“Wang Yongqiang”留言,希望得到积极回应。12月1日,这位亚特兰大的“Wang Yongqiang”终于有了回应。王永强的小舅舅郭学武向记者表示,当地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与他取得联系,称他的亲戚在美国和王永强熟识。王永强请他向小舅舅郭学武转达了如下信息: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而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的问题,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王永强小舅舅郭学武的微信截图郭学武和王永强的亲人们对此表示:失望至极。网友评论不知内情不能草率评价#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被找到#上了热搜,网友们也议论纷纷。多数网友都表示,因为不知道内情,不知道这个家发生过什么,所以不能盲目谴责王永强。但也有网友认为,不管怎么样,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忘记。也有热心网友出主意:不如找个人假冒他和他妈妈通个电话。不管怎样希望事情能得到圆满解决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综合荔枝新闻、网友评论流程编辑:tf011

色恶

北大博士消失20年,母亲病危想见面,他回了七个字,全网怒了……

最近几天,”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渣男“在坊间引发热议,他是北大博士后,却离家20年音讯全无,老母亲弥留之际,呼唤再见亲儿一面,在网上发起求助……在网友们的”大起底“搜索下,博士后的”真面目“逐渐显露,生母声声呼唤,最终换来儿子王永强7个字的回应:“清官难断家务事”。博士后回应7个字有网友在美国社交网络上发现,在亚特兰大工作生活的“Wang Yongqiang”各方面的信息资料,都与老人的儿子王永强高度吻合。对此,老人的家人通过越洋电话给“Wang Yongqiang”留言,希望得到积极回应。12月1日,这位亚特兰大的“Wang Yongqiang”终于有了回应。12月1日傍晚18:40分左右,王永强小舅舅郭学武称,魏村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的亲戚在美国和王永强熟识,今天王永强请这位亲戚向小舅舅郭学武转达: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而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的问题,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郭学武和王永强的亲人们对此表示:失望至极。这位和亲人“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为什么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为什么这么决绝,不赡养父母?父亲靠卖老鼠药供出北大博士后王永强出生于1969年,老家在江苏常州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家中一共三个孩子,王永强是最小的,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据王永强的舅舅郭学武说,王永强家条件很不好,他很多时候都住在住在自己家,和自己的关系也很好。王永强家的房子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盖起来的,非常简陋,因为三个人常年生病,没有劳动能力,一直靠吃低保过日子。王永强读书的时候,他爸爸就靠卖老鼠药赚钱,一天能赚个几块、十几块的,就给他做生活费和学费,王永强也很出息,经常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所以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里的负担。王永强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后,就连找的媳妇也是北大教授的女儿。出国前,王永强一直和家里保持紧密的联系,除了每月两通电话外还常常写信回来,书信中也写满了对家人的关怀。1999年3月,已经在北大读博士后的王永强给家里打来电话,说自己准备和女友出国去日本学习交流,一年还可以赚到18万块钱。对王永强的家人来说,出国两年是件大事,所以家里人让郭学武从老家赶去了北京,在王永强出国前看看他,还有没有什么需要。郭学武去了之后,王永强告诉他,不要透露贫寒的家境情况给女友。同时,1999年,王永强的身份信息在北京市海淀区注销。家境如此贫寒,还培养出了北大博士后,做父母的着实不易。王永强自己也是足够努力。可这样一个“好学生”的形象,为什么瞬间崩塌,变成了连母亲最后一面,都不愿意见的“不孝子”?母亲想让儿子给家里寄点钱,从此儿子音讯全无据王永强家人说,1999年4月,王永强和爱人前往日本,在去往日本前不久,王永强和女友在北京结婚,当时家里人希望到北京参加婚礼,但是王永强表示距离太远,不希望家里人太辛苦而婉拒了。1999年,王永强的父母身体不好,一直需要吃药,但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所以生活过得比较困难,当年8月份,考虑再三,王永强的母亲郭巧娣决定给儿子打一通电话,让他寄一点钱给家里,贴补一下家用。“当时我家里条件好一点,有座机,电话是打到我家里的,王永强的父母在我家里接电话,和他说出这个需求以后,外甥就说以后不要再和他联系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郭学武说,“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和家里联系。”老母亲病危 见儿子一面却成“奢望”王永强的父亲王纪生说,后来他们曾经托人多方打听过儿子的下落,去找过他的同学、老师,也零零碎碎听到了一些王永强的消息,但是一直未能够和儿子联系上。“后来我们就想,他可能是怕说了自己的家境影响自己的工作,我们一想也就算了,就没有再过多地去寻找。”王纪生说。但是到了2019年下半年,王永强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肾病严重,医生说已经到了病危阶段,身体虚弱到几乎无法说话。郭学武表示,姐姐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再见见她的小儿子。根据网友提供的三个疑似王永强现在的电话号码,郭学武在12月1日凌晨进行了拨打,但是均处于未被接听的状态。难道是因为怕家里给自己造成负担,而与家里断绝了联系?又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对于此事,坊间的评论炸了……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之一,我国多部法律对赡养老人也有明确的规定。与赡养老人有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第二十八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条是遗弃罪的具体规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5条第1款规定:“赡养老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可见,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同样,在赡养老年人这个问题上也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因而有网友表示,赡养父母,天经地义,建议起诉王永强。可是王永强现在是美国国籍,法律是否还适用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索要赡养费,可以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法律,也就是父母所在的中国法律。根据民事诉讼法,索要赡养费案件,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中国妈妈可以在中国起诉美国儿子,要求赡养。有网友表示,遇到学渣了,起码的孝道都不遵守,书都白念了。希望他良心发现,回头是岸。也有人相对客观,表示不知全貌不予置评。不过,小编还是觉得,再大的恩怨,在生死面前都是小事,完成老母亲的唯一心愿,也是为人子最后能做的事了,何不“一笑泯恩仇”?来源:苏州广电 一槌

坏老师

一线老师忠告: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你欠爹娘不只是钱?

原题:《“联通”比“失联”更痛苦》作者:曹永亮最近几天,北大毕业的博士后王永强与父母“失联”20年后“复出”不“认”父母的消息,在网上热传热评。这是一起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悬案”。王永强是当年常州地区的一位学霸,家里姐弟兄妹三人,他居老小,是智力最好的一个:智商高加上勤奋好学,他先后考上了苏州大学研究生,中科院博士,北大博士后。之后,又乘风破浪,于1999年5月去了日本留学。二十多年来,王永强学业上可谓一路光明,成绩斐然。然而,同样也是发生在他身上的另一件事,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出国后,二十年与家里音信皆无,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事件曝光后,很多人关心此事。11月30日,王永强终于被好心的网友“搜”出来了:他人在美国。但此时在大洋彼岸美国亚特兰大工作的王永强,却不愿“认”生养自己供自己上学如今病重奄奄一息朝思暮盼儿子20年的老母亲。王永强12月1日给家庭的“回信”令人冬日寒上加寒:清官难断家务事,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子女与父母之间,就是有再大的“仇”,就是父母当年某件事做得再不好,作为子女有必要20年后,还跟父母斤斤计较,还对父母以牙还牙吗?并且针对的是疾病缠身奄奄一息76岁将存世不久的母亲!20年的漫长光阴,有多大的怨恨稀释不了?况且自己是踩着父母肩膀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高材生?没有当年父亲卖老鼠药挣钱,没有母亲带着几个孩子省吃俭用供自己上学,能有儿子博士后出国吗?哪个人是一步登天的?父母是勤劳善良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农村人不错,但作为儿子,虽然现在见大世面了,有出息了,但儿子毕竟是从“淤泥”里出来的,“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怎么儿子亭亭玉立“小荷露了尖尖角”之后就忘记曾经出“淤泥”的芳香了呢?为什么就不能原谅20年来朝思暮想如今绝症缠身奄奄一息有生之年想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母亲?20年前,儿子结婚,儿子拒绝家庭来人到北京参加他的婚礼(王婚配对象是北大一位教授的女儿),家人照做了,一个人也没去;出国前,舅舅代表家庭来给外甥送行,外甥叮嘱舅舅:家里的贫困情况绝对不要对妻子家人说;出国前,儿子与家人电话正常,也经常关心父母健康,临行时,还向舅舅发誓,到日本挣了钱一定让父母及家人过上好生活!20年过去了,家里的困苦情况(吃低保)舅舅当时没向外甥妻子家人宣扬,后来也没有;虽然,儿子到日本后,母亲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张口向儿子提出了要些钱,但儿子也没给呀,还说以后就不要再与他联系了!就是家人存在这些“不配合”“拖后腿”现象,也过分不哪去,也不应该成为儿子20年来不“理”家庭的原因呀!难道人成了“大才”,就得“与世隔绝”吗?就得远离或不理情况比自己差不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亲人吗?朴素的父母也没希望沾有本事儿子的什么光,只是想在死之前见儿子一面。这个要求,拿到哪个国家去说,也不能算过分,怎么中国的儿子留学在美国,就不想念自己的远在国内的父母了呢?无论儿子与父母之间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作为观众,我们衷心希望他们家庭和好,天伦圆满。祝福老人早日康复,希望儿子回心转意!作者简介:曹永亮,1966年11月出生,1986年7月中师毕业参加工作。现本科文凭,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苗安中学。工作期间先后担任教师、教务主任、校长等工作 。业余爱好篮球和写作(近年来先后在当地纸刊和各地微刊发表各类文章二百多篇)。

臣有杀君

北大博士“消失”20年,拒绝见母亲最后一面,背后真相或另有隐情

近日,关于家庭伦理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最近就有一起真实家庭伦理事件备受大众关注。家住江苏常州的郭巧娣老人,今年已经是77岁了,如今正卧在卧在病床上,鼻子里插的氧气插管格外的显著,正为郭巧娣输送着氧气。郭巧娣因患上严重的尿毒症和严重的贫血,已经在病床上躺了几个月了。她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再见一面她的小儿子王强。王强是郭巧娣的小儿子,自从1999年出国后,至今20余年,音讯全无。 王强。1969年出生于常州的一户村口家。小时候,王强读书认真,成绩优异。1987年的时候考上了苏州大学,之后又在苏州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读完了硕士之后,相继考上了中科院的物理博士,北京大学的博士后。1994年的时候,王强告诉家里人,准备出国,而且一年可以赚到18万RMB。王强的父母觉得儿子懂事了,出息了,老两口也倍欣慰。但谁能想到,这一别,这一面却成了终身最大的愿望。王强出国后,刚开始还会给家里打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直到1999年,王强在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之后,至今便消失了20年。据家里人的描述,1999年王强给家里打电话,是向家里借了一点钱,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信息。直到今年2019年,王强的母亲很想儿子,郭巧娣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想念儿子的心情越来越强烈。于是,郭巧娣的兄弟也就是王强的舅舅,郭学武为了完成郭巧娣的心愿,决定通过媒体的力量来寻找王强。消息传出又后,网上各路网友纷纷提供各个信息。最后终于有网友在外网上发现了王强的信息。郭学武通过几处关系辗转联系到了王强,郭学武向王强说明了郭巧娣的情况。没想到王强表示,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自己了。关于是否会和母亲见一面,王强只说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便挂断了电话。这个回答令家人伤心极了,家人表示再也不会寻找他了,就当没他这个人存在过。但是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背后难道没有另外的隐情吗?我们相信,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无缘无故的与家人断绝。究竟是怎么样的“家务事”导致了王强的冷漠,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在早年时期,家里人对王强管教过于严厉,忽视了王强心理上的教育,从而导致如今的局面。对不孝顺父母的新闻逐年增加,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一些案例并不是子女单纯的不孝,也有一些父母曾经伤害过子女,为人父母者也应该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百善孝为先,俗语有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即便父母有再多的不是,再怎么样还是可以回去见见父母最后一面。最后,别忘了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