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当下我最看好的几个行业和公司:十年经验,整理分析承意不彼

当下我最看好的几个行业和公司:十年经验,整理分析

今天我说说几个我比较看好的公司或者行业吧,这种看好是整体的评判结果,不是某个单一维度上的看好。1,保险保险这个行业呢,不知别人怎么看,我觉得保险带点消费属性的,而且这个行业,眼光往远看一望无际,往近看满是泥泞。很简单的一个数据,美国人均保单7张/人,中国1张都不到,至少我身边自己的感受是,最近这几年保险的需求渐渐上来了,我家里人也在非常积极的配置,毕竟这个东西是对人也是一种保障嘛!这是往远看,如果往近看,大家一定能看出很多点来解释现在保险行业滞涨,比如利率下行,比如金融开放,比如寿险改革......但其实大家如果稍微翻一翻国外一些国家的保险行业发展史,比如美德日,你就会发现,它们也是在利差受到重创的时候,在利率下行的时候做出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提高死差和费差的占比,也是在那个时候,这些国家才从储蓄型理财型的产品转向纯保障型的产品。当你把这些国家的保险发展史一遍一遍看过来,你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现在的保险行业完全跟随着它们的脚步,现在正处于一个转折的时期,蹲下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什么是平安?从大的格局来看,保险行业是几家公司搓麻将,市场空间大,但竞争对手少,就算金融开放了,新进入的竞争者很难对本土的公司造成致命的影响。从小的方面看,平安是国内上市公司重唯一一家可以靠死差和费差还能活下来的公司,而改革说白了就是为了朝着这方面发展,平安可以说是先比其他公司往前先往前走了一步。至于什么管理层变动这些,都不是主要矛盾,一家发展了几十年的上市公司,它们的内部早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系统架构,单个管理层的去留影响不了公司的根基。当然,对于保险行业或者平安这家公司更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去我公众号翻翻历史文章,这里篇幅肯定不够。那好,很多人说我买平安很难受,因为它就是不涨,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很无语。平安15年牛市过后,横盘了整整2年,接着18年整整又是横盘1年,再然后,就是今年,总共才横盘了4个月,要不是因为疫情,怎么可能给你更便宜的筹码。平安股价走势但你回顾过去你就会发现,平安的股价一直是台阶式的缓步上升的。只用了5年时间,从30元涨到了最高的90元,这几年里,哪怕你没有买在最高点,但其实获得可观的收益还是有很大概率的。那么请问,从3月到现在这4个月的时间长吗?最近这几个月,大家把平安骂的够呛,但如果你深入了解这家公司之后,不涨对你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认为是坏事,至少你难受还是因为你不了解。无独有偶,大家总说上海机场6年翻了8倍,但成功的背后也是沉淀了很多心酸,上海机场16年的时候也被人诟病,因为上海机场整整横盘了2年,而同期的稍微差不多的公司都涨的比它好,你站在当时不一定有现在舒服。上海机场股价走势所以我跟很多朋友说,平安这种公司,最适合你犯点事,然后判了10年,进去之前买入的公司,出来的时候保准给你一个惊喜。这公司,短期没法看,越看越气人,马明哲都说了平安只适合长持不适合短线。所以这个就看大家的偏好吧。如果你的视角没那么长,就想赚个快钱,我提醒了不止一次,千万别买,跌了别叫唤,平安这家公司,我是作为底仓去配置的,我还是比较看好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的,长期来看获得可观的收益还是不难的。2,中概股中概股我们也说了很多次了,最近一次说它是在今年的5月份。到今天收盘为止,目前上涨幅度有50%~60%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腾讯刚刚发布了一季报,业绩大好,它背后反应的是一系列中概股的情况。今年疫情让更多人待在家里,使得这些互联网公司业绩大增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每个人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别的咱不说,就单单线上办公这一块疫情期间反而是公司业务爆发增长的时期,阿里的钉钉,腾讯的腾讯会议.....因为疫情反而使得用户量暴增,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拓展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让更多之前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技术的人群了解到互联网,比如之前只会用单一软件的用户,现在在家没事干会用的更多了,还有家里年纪大的人,现在也开始渐渐会点外卖,购物,以及在视频网站看新闻。而这些公司又都是我国顶尖的优秀互联网企业。所以这一块一直是我比较喜欢且看重的。关于投资的话,个股我只买过腾讯,原因和理由也很简单,我没有美股账户买不了其他的,哈哈。当然,我关注的是中概互联,因为它可以解决我们普通人买不到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的难题。目前,这个标的的估值呢,肯定是比我们当初说它的时候贵,但现在还处于一个合理偏下一点的估值。也许,随着中美的摩擦还可以给没上车的各位砸一个坑,总之呢,这个方向是我长期看好的一个方向。3,消费,医药我长期看好的三个进攻性的方向,一个是医药,一个是消费,还有就是中概股,其中前两个现在太贵,最后一个中概股,至少从整体估值来看,还不至于到了有泡沐的阶段。老朋友应该知道,目前这俩个行业我们只研究过洋河,泰格,恩华,华东。其中华东因为集采比较伤,所以中间股价一顿暴跌,不过目前来看现在基本收复了失地了,现在还不至于赔钱。这公司不建议大仓位,集采这个事悬着总不是个办法。虽然今年它不及茅五那样的迅猛,但目前来说,洋河给我的收益我反正自己是知足了,它和茅五的区别就在于,洋河我知道它最坏能跌到哪,但是茅五我不敢说,至少站在当时我不敢说,投资投的不就是确定性嘛,现在都是后视镜。总的来说,上面这四家公司虽然个别公司中间不太好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涨幅都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医药和消费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一个面,未来我自己肯定是会继续持续关注的,对于这些赛道好的优质公司,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价格甚至合理偏上一点的价格去买入,就看市场会不会给机会了。4,机场股我们上面说平安的时候提了一嘴上海机场,大家都知道,疫情以来机场股一直被压制,直到现在也是萎靡不振。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大多数机场的股的看点都在非航业务上,以上海机场为例吧,上海机场的主要盈利收入来源都是非航业务上面,而非航业务中主要的收入增量是免税这一块,但免税这一块的说到底还是人流,而且必须是国际航班的人流。没人流,机场就是个空壳子,免税的业绩肯定起不来,尤其外围疫情控制的远没有国内好,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外围如果不好的话,国内的机场股其实一直是会被压制的。机场股现在大部分早已变成了消费属性,没人,尤其对于免税业务,没有国际航班的人流,消费个pi啊。我之所以看好,是因为它们的确定性就在于,只要有人,业绩就立马反转,这是很多行业很难有的确定性,长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机场的免税业务依然有很广阔的空间。所以,我在社群里也一直和大家说,后半年机场股是重点伏击的目标之一,当你已经明显看到外围好转的时候,那时候股价早已反应出来了,所以我们就是趁着这段压制期,放下心来慢慢的布局。我个人是喜欢这种慢慢播种的过程的。5,猪肉后周期我们都知道今年猪肉股涨了不少了,你看看牧原股份都涨成什么样了,但猪肉说到底依然是周期性的品种。虽然今年猪瘟;疫情或者南方的大水延长了猪周期,但本质上这个周期并不会改变,可能延后,但不会打破周期。现在去买猪肉股,不是说不能赚钱,只是说你现在进去完全是吃鱼尾,猪肉还能牛多久,说实在的真不好估量,但至少一点可以肯定地是,猪肉现在已经在周期景气高点了。我个人的风格是,从来不喜欢吃别人剩下的鱼尾行情,我喜欢从鱼头啃,这点大家从我昨天说上海机场地例子你应该也能感觉到。所以,我一直关注猪肉后周期的品种,也就是说当猪变多的时候利好的品种,比如我们今年上半年专门伏击了生物股份这家公司,它是猪疫苗的龙头企业,一直以来我只在社群里说这家公司,现在已经从低点涨了40%了,这还是今天大跌之后的收益。所以今天我公开说出来,也不怕他们说我,同时呢,最近我们也重点关注了,猪肉下游饲料的后周期品种总之呢,目前我认为猪肉后周期的品种远没有结束。理由很简单,现在猪肉周期还没完,啥时候不炒猪肉了,猪肉后周期的品种才可能大有起色。说出来,也是希望给大家未来投资有个方向。6,地产说到这,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你咋说地产股啊,啥烂行业了。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首先一点,我承认地产现在已经从过去的黄金十年慢慢褪下来,也就是说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成熟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成熟期的行业是不值得投资的,但其实成熟期和成长期的投资模式是不同的。你去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来,或者国外行业的发展情况,一般在高速成长时期的时候,你投资哪个公司都差不了,因为风在猪都会起。但当一个行业开始进入成熟期的时候,它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向龙头集中,道理很简单,当一个行业进去成熟期,它们的红利渐渐退去,这时候没有资本和能力竞争力较差的小公司会渐渐的被淘汰,最后这个市场里剩下的都是强者更强的公司。就比如家电行业,美的和格力都是这个行业进入成熟期才开始起来的,最初的家电行业虽然处于高速成长期,但竞争特别激烈,格力当时还是个小弟弟,但是就是因为公司自身的竞争力使得行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市场份额一步步向其集中最终成为了家电行业的龙头。当然,地产和家电严格意义并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行业如果进入成熟期,那么未来一定会向头部公司聚积,因为成熟期的行业拼得是资源和规模。包括现在的地产行业,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整个行业处于成熟期,但市场的集中度是越来越向头部集中了。所以,我们投资地产的逻辑也很简单,只聚焦头部,只有大企业,才能拼的起资源和规模,资源规模的背后拼的是拿地成本和融资成本。包括今年这么严峻的情况下,地产的头部企业依然可以在上半年保持稳健的增长,保利地产6月单月同比增长65%。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地产最吸引我的地方远不止上面这些,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我知道它的“底”大概在哪?比如万科我知道它大概跌到25左右的时候,就跌不动了。(只为举例,不构成投资建议)尤其是像今天这种大跌,当你知道它底在哪的时候,你反而会很安心,试问如果你手里拿着几百pe的公司你会怎么想?因此,这种公司的确定性就是告诉你,它的底在哪。有人说今年地产很垃圾,事实真的如此吗?截至今天大跌之后,万科和保利这俩公司的股息都有4%~5%左右。而且,这还是大跌一直跌下来的收益,更何况地产这一波又跌回到了低估的区域。我不知道大家如何定义差公司,如果这也算差的话,难道买几百pe的公司就一定好吗?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长期来看,地产类的龙头公司获得可观的收益,比如20%左右的收益并不难,但你要想赚到超额收益,那么不要从这个行业里面找。赚一倍都嫌少的人,在这个行业里可能会让你失望。7,科技,新能车像新能源,科技,5G这些,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行业趋势,政策导向,资金偏好,甚至未来前景,都使得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的聚焦点。如果大家拿里面的大多数公司的财报来看,肯定不如某些核心资产的财报好看,甚至估值更是不便宜。但科技股代表着未来,想象空间很大,这样的公司,其实说白了,投资就是投个预期,投的那个势。一般而言,一家公司利润增长30%~40%正常我们的估值是30~40pe是合理的。但是因为科技股有这个势在,本身这个势也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溢价的,所以如果同样的质地的公司增长都是相同的,那么科技股可能会有更多的溢价。但这个溢价多高,持续多久,取决于这个势的持久度。正因为势这个东西很难把握,你说给它估值多少,溢价多少,这东西没胡数的。虽然市面上流传出很多对于这些公司的方法,但我认为这些估值无非不过就是解释现在为什么这样的估值。现在的情况就是,稍微能看的公司,太贵,一般的公司又看不起。这方面可以关注一下科技ETF、新能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就像我们前面说地产行业的时候,这些行业本来就是新型行业,风来了,猪都会起来。所以投资相关产业的ETF也是一种不错的参与手段。反正定投是成本最小的一种做法了,也没多少钱,也算跟着国家的脚步走了,不过话说回来了,我个人觉得腾讯才是最大的科技股,买了腾讯也相当于参与科技股了。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这两个行业理解产业逻辑和行业趋势更重要,不能看估值,看了估值没法参与。8,零售银行传统的银行是最适合作为门票股打新的,我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谁买银行亏钱的,亏钱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没拿住的。大家看问题喜欢一刀切,看见银行不涨就骂银行烂,但其实银行也有香饽饽的时候:当然,我今天说的并不是传统银行,毕竟传统银行基本算是稳定了,没啥大花头。我更喜欢以招行为首的零售类的银行。对于银行业零售类的优质公司一直享有超于同行业的估值溢价,包括今年疫情这么严重,其实这些公司的估值一直处于行业均值以上,至少从来没有小于过1pb。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们:1,盈利增速高于同行业。2,roe优于同行业。3,银行的专项指标优于同行业。因此,对于优质的零售银行,我认为他们是银行业里的进攻性品种,弹性更好,而且成长性还是比较可观的。今年疫情又叠加金融让利实体背景,所以使得高杠杆的行业一直被压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是,这些都是短期因素,要不是因为这些因素,这些优质的常年高溢价的零售银行很难跌下来。同时,银行属于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行业,很多原来我们高攀不起的公司,比如招行,宁波,平安银行,这时候说不准还可以给咱们砸出一个坑。银行说到底也是有周期性的,越是经济差的时候,银行公司越低迷,相反,经济复苏也会带动银行业的上涨。所以,今天不好,不代表明天也不好。今年以来,虽然银行业整体比较疲软,但像宁波,招商,平安这种零售类的银行相对整个行业板块来说依然是比较坚挺的,这些公司平时的话,很难有太低估值,也许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播种的时候。9,检测行业这个行业是我第一次说,是我最近刚刚关注的,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具体的公司。但这个也是我未来可能长期深耕的方向。这个行业整体的行业规模增速还是比较快的。而且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并且是我认为的朝阳行业,道理很简单,检测这个东西它是多频次多品类的去做,比如大家开的汽车,每年都得年检吧,包括现在工程项目的检测,以及环境检测,食品检测,等等等等,这些可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而且未来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品类。你可以发现它是一个赛道很长很宽的一个行业,所以未来我可能会稍微的研究研究,就目前来看,该行业内的公司现在并不便宜,我也在观察。总的来说,我当下看好的行业和公司大体就是这么多吧,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提,留着以后合适的时机去说。我可能更喜欢从鱼头开始吃,而不是别人吃了之后我上来凑个热闹。关于市场的东西,短期真的没啥可说的,你要是聚焦的是半年,一年,甚至3年后,现在的波动都是挠痒痒。疫情以后不过才过去4个月,现在说胜负一切都为时尚早。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专注具体公司,具体的标的,别管其他的,雷劈下来你必须在场。要我说还是那句话,管他下周涨跌呢,周末出啥幺蛾子,你放假了就带上老婆孩子旅旅游,逛逛街,不也挺美的嘛,投资总归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全文完。

命行天下

中国PaaS市场研究报告出炉,哪些企业正在引领行业变革?

在IaaS和SaaS如火如荼之后,PaaS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毫无疑问,PaaS与企业在服务与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企业平台化战略的驱动,企业对于云原生应用和全新的应用开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PaaS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更成为了当下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根据计世资讯最新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PaaS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近三年我国PaaS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49%的年增长率到2017年的52%再到2018年的57%,每年都有可观的增速增长。在我看来,PaaS市场的爆发,无疑将对过去企业服务与开发起到一个根本性的变革。那么,PaaS市场目前正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趋势?面对如今众多的PaaS提供商,又有哪些公司是值得关注的呢?PaaS迎来新一轮爆发期事实上,从计世资讯对中国PaaS平台市场竞争力分析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包括浪潮、华为、用友、新华三凭借出色的产品服务能力和市场以及战略能力位居市场领导者的位置;而在Paas的细分产品领域,aPaaS作为PaaS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同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计世资讯通过对市场中各厂商进行系统的评估后也发现,包括浪潮、用友和SAP等公司正在引领当前企业级市场的aPaaS领域。中国PaaS平台市场竞争力分析从计世资讯的研究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到目前中国PaaS以及aPaaS市场的发展,正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发展趋势看,PaaS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解决方案,尤其是aPaaS在细分产品中能够实现蓬勃发展就佐证了这一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是,过去几年中大型企业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和业务的复杂性,更倾向于选择aPaaS,因为它可实现将一个应用平台上的基础服务能力进行“选购”,封装成一个SDK包,提供给企业开发自有的APP,由此化解个性化难满足、业务场景变化快、IT运维成本高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二是,从产品创新看,中国PaaS市场也正从过去的标准化和通用型模式,走向以场景应用和个性化需求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模式。客观的说,目前大中型企业在云化的过程中,其不同阶段和不同场景下确实有着不同的PaaS需求,因此PaaS服务显然不能继续走过去的标准化模式,而是要提供场景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整个PaaS服务无限贴近产业、企业和业务,满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aPaaS这个细分市场为例,除了浪潮、用友、SAP、金蝶在领跑,纷享销客、销售易这类专注于CRM市场,以及兴业数金、招银云创这类深耕金融市场的公司能够入围报告,就体现了这一重要变化。中国aPaaS平台市场竞争力分析三是,从市场格局看,中国的PaaS服务商也正在重构PaaS市场新的格局,同时更成为了整个中国PaaS舞台上的有力的领导者。可以看到,无论是在PaaS市场还是aPaaS等细分领域,整个市场目前正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这无疑改变了过去由国外厂商“一统天下”的旧格局,比如用友、浪潮、金蝶等公司,这些主流的企业管理软件厂商都开始提供PaaS和aPaaS服务,并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再如,互联网公司也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阿里云、腾讯云等公司在PaaS和aPaaS服务领域也具有极强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如果说,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硬件,那么PaaS就是它的操作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为关键的是,如今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应用场景,乃至未来发展看,中国PaaS和aPaaS市场的崛起和爆发已是大势所趋。领导者胜出的三大维度那么,中国的PaaS服务商为何能够在这一轮的PaaS创新和变革之中,能够率先在市场中实现领跑?特别是处于领导者位置的几家企业,又具备了哪些独特的竞争力呢?我们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首先,一个成熟的PaaS平台,离不开PaaS服务商长期的战略性投入,同时也非常考验PaaS服务商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实力,由此才能快速洞察并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遭遇的痛点和需求。以在中国PaaS市场和aPaaS市场领导者阵营中,综合竞争力均排名第一的浪潮为例,其面向未来十年研发了全新一代企业数字化能力平台iGIX,就包含了技术、数据、业务三大中台,拥有领先一代的低代码技术,全面采用开放标准,支持全栈建模,是业内首个支持多语言微服务开发的数字化中台。再以用友为例,其全新一代企业云服务平台iuap5.0产品,同样也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企业数据湖解决方案、数据智能平台和社会级的智慧数据融合服务。其次,PaaS平台还要保证产品的高可用以及稳定性,这同样离不开PaaS服务商丰富实践和落地经验,同时还要经过大中型企业客户的一线实战检验,这样才能更快的把PaaS平台推广到实际的业务当中去。其中,作为互联网公司代表的百度,则源于其在AI领域的长期的“精耕细作”,同样它也是与云计算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商,其AI的各项能力大都可以通过云来实现,通过aPaaS服务,可以在云环境下为企业提供开发AI所需要的算力、通用算法以及其他的各种开发环境和服务。而浪潮iGIX数字化中台,同样也沉淀了大量的行业经验,更融合贯通了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这决定了浪潮iGIX数字化中台既可以作为平台的“平台”,也可以作为企业打造中台的重要技术支撑。最后,进入中国PaaS市场“领导者”的服务商,还有一项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生态领域的布局十分广泛,依托生态伙伴的力量,又进一步帮助企业利用实现PaaS平台实现了“降本增效、灵活迭代”的价值。比如,今年用友就提出了融合生态战略,以及“集成与被集成”的理念,并基于开放的iuap平台,为产业生态伙伴提供更多的支撑,让他们可以开发出不同行业与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嵌入云市场实现线上线下的销售。同样,浪潮iGIX不仅可以助力企业打通上下游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也是面向企业信息中心/公司、合作伙伴、独立软件开发商(ISV)的生态赋能平台。通过以平台产品聚合生态,浪潮在未来无疑也释放更大的开放合作连接红利。由此可见,PaaS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在中国的PaaS市场中,以浪潮云ERP和用友代表的SaaS服务商仍然具备核心竞争力,他们之所以能够领跑整个市场,归根结底离不开他们将PaaS平台产品创新、大量一线实践检验以及开放共赢的生态合作中的能力汇聚成整体的平台化综合能力,由此真正引领了中国PaaS市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总的来说,在技术、市场以及生态三个层面保持的专注和创新,无疑是以浪潮为代表的中国PaaS服务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这也让中国的服务商实现对了PaaS市场格局的重塑,同时更引领了中国PaaS市场发展的新方向,而这也将为众多的企业级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灵活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PaaS平台,进而更好的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成为企业上云的关键支撑底座。

高材生

精心整理一份A股各行业“隐形冠军公司”,值得收藏研究

“隐形冠军公司”指的是非常细分领域的龙头这类公司成长机会高,成长空间大,业绩高速增长,因此对于普通投资人或许更应该耐心地从生活中发现合理估值的“隐形冠军公司”。这类公司由于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产品或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因此盈利能力强。老余通过以下标准筛选出“隐形冠军公司”:1、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大于30%,选取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公司;2、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选取盈利能力强的公司;3、总市值小于500亿,选取市值小的且成长空间大的公司。斯达半导,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39.8%到145.6%,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16.7%到27.2%,国内IGBT龙头公司。国联股份,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59.7%到145.5%,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21.0%到24.0%,工业互联网电商龙头公司。欧普康视,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32.2%到43.3%,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21.4%到26.1%,OK镜龙头公司。#股票#

其色憔然

2020细分行业龙头TOP80强公司名单新鲜出炉

一、行业龙头公司特性行业龙头公司的毛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一般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龙头公司拥有可持续竞争能力、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业绩优秀且增长比较稳定,因此受到主力资金的青睐,这也是为什么能够跑赢大盘指数。老余就对毛利率排在前二的公司进行简单的点评一下,因为毛利率高的公司,一般盈利和竞争能力强,拥有定价权。二、行业龙头公司简评(一)我武生物我武生物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标准化舌下脱敏药物的公司,拥有定价权,这也是为什么它的毛利率高达96.43%,假如产品卖100元,假设没有其他费用,那他赚96.43元,生产成本只有3.57元,当然医药生物公司的研发投入成本很高。公司保持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公司成长空间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给公司这么高估值倍数的原因。(二)正海生物正海生物,再生医学龙头,也是国内可以生产口腔修复膜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再生医学行业技术壁垒高,拥有定价权,因此拥有较高的毛利率。2020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增长率在15-25%,主要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口腔、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的手术量进一步恢复,同时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营销管理水平,使经营业绩实现较大增长。#股票#

既谓之人

七位资深产业互联网投资人看好哪些企业?

【亿邦动力讯】当下,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投资热潮,平台型企业、服务型企业、交易型企业层出不穷,在这些企业中,投资人是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企业的?投资人如何评判一个企业的潜在价值的?面对各行各业都在转型,投资人是如何挑选行业赛道的?11月29日,2020亿邦动力产业互联网大会上,七位资深投资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产业互联网未来会出现千亿级别的企业,其中传统领域的机会可能性会更大。以下为几位投资人观点,经亿邦编辑整理: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高毛利、高续费率、高增长是决定企业估值的三要素,且三者次序不能错产业互联网企业要做到千亿营收、千亿市值,其隐藏的市销率是1倍,而美国产业互联网公司估值排名前十的市销率是40倍。为什么美国是40倍?说到背后的原因,美国的公开统计数据,讲完市销率以后的第二行就是毛利,40倍的市销率旁边,我看到平均毛利在60%。从投资这角度来看,决定企业估值的第一要素是每年重复性现金流,这一要素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续约率,另一个是续费率。第二要素是毛利率,毛利率高证明对市场有价值,企业存在门槛,背后技术含量高。第三要素是增长。第三个才是增长。高毛利、高续费率、高增长,这“三高”次序不能错,高增长宁可放在最后一位,因为2B任何垂直行业客户数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你有高续费率、高毛利,高增长是时间的问题。如果你只有高增长,没有高续费率,没有高毛利的话,这样的模式不可持续。这是过去一年多来,我对产业互联网估值最新的分析,我们不仅这么分析,我们也按照这个估值在投资。按照这个估值模型会发现,国内产业互联网一方面存在被严重高估的企业,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在产业互联网赛道,产品型、服务型、交易型企业不应该成为平行关系,所有企业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产品型企业。为什么产品型公司这么重要?第一,我们总是说产业互联网,突然发现我们把平台作为第一关键词,连上来的每个载体、每个玩家,都是陌生的,而背后的数据,平台根本不知道。所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工具,先完成每个参与交易主体自己的数字化改造,这就是工具渗透到上游和下游的关键动作。在交易型、服务型、产品型里面,我们最看好产品型公司。但是产品型公司,本身是标的,但有些公司可以从产品型切入,叠加出服务型和交易型。第二,什么是好的产品公司呢?谈谈我们对SaaS的理解,我把SaaS一分为二,一要看你的部署是否SaaS化,二看你的收费模式是否SaaS化。什么叫部署SaaS化?数据不会在孤岛中,没有太多跨企业之间的个性化开发,就基本上实现了SaaS部署。SaaS收费,最理想的方法是按量付费,按量又有两种,按用户量和使用量,结合这两个考虑按量收费。启赋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傅哲宽:我们更乐于看到企业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重塑行业启赋资本从2013年创业开始就把产业互联网列为核心方向。2013年,产业互联网刚刚萌芽,我们见证了整个产业互联网细分行业的发展,到今天,产业互联网发展已经非常迅速,增长速度也很快。启赋资本在当时布局了三个板块,分别为工业互联网、生产制造和新服务。供应链是工业互联网中可以长期投资模块,因为他在整个工业互联网中发展最早,同时具有交易属性,是最容易被互联网化的。最开始,启赋资本围绕整个工业互联网在不同行业下做了投资,像化工原料、钢铁、塑胶、基建、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汽车零配件、汽车整车,货运等。到今天,我们投资的供应链公司,交易规模非常大,在一万亿左右,收入十分可观。第二个板块是生产制造,打造整个互联网智能制造体系,等同于大家所说的制造业数字化。启赋资本在05、06年开始在这方面投入,今天演讲的兰格钢铁就是我们投过的。最后是在新服务领域,比如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金融科技等。启赋资本更多地是关注企业的产品有没有改变行业,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传统行业的各环节,重塑行业的经营管理等是我们更乐于看到的。产业互联网经过6、7年的沉淀积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快速道,相信下一阶段,会有更多的企业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潮中获得较好的收益。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产业互联网的出现带出了一批新名词,这些新名词与投资逐步联系在一起东方富海作为行业里面一家成立了14年的管理机构,我们是经历了一些行业起伏跟波动发展的。从过去到现在,我们感受到一点就是,每一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往前的推进、技术发展的变化,总会出现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名词。过去几年,我们在投传统领域,或者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包括IOT去改造传统行业时,还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比较fancy的一些名词。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等词汇出现后,我们逐步感受到,很多场景开始落地,并与投资的一些名词逐步联系在一起。东方富海在过去几年,不管在SaaS领域还是在其他的一些传统行业都有涉及,我们认为传统行业特别是教育、医疗、工业、物流甚至消费,通过互联网或IT的改造,可以重塑商业模式。近两年,新闻联播经常会谈到外贸进出口是我们中国经济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什么?因为,到今天,进口也好、出口也好,通过数字化改造后,都变成了现代化的一种交易场景。东方富海还在能源、交通等领域进行投资,我们认为越传统的领域,机会越大。银河系创投合伙人蔡景钟:在产业互联网企业实现千亿规模上,中国企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银河系创投主要聚焦在B2B和产业互联网,我们为什么看好这个行业呢?因为这个行业首先是产业规模巨大,数字化改造的机会也巨大。分享一个我的观点,当下来看,我们觉得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存在。一方面,数字化在深入各个层面的时候,给每个行业都带来一些机会,行业企业都可能会成为千亿营收、千亿市值的企业。从银河系目前的投标来看,我们更喜欢聚焦在细分领域的企业。另一方面,企业不应该盲目地去追求所有环节的数字化,数字化一定要有节奏,一定要有目标,一定要为客户去创造价值。我们也曾看到很多公司学习消费互联网的做法,在获客、在体量上面烧了很多钱,最后还是很难做出来。所以在产业互联网里面,我们更喜欢的公司就是一方面聚焦客户的,一方面就是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第二个观点是什么呢?目前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在改革,我们看到世界上有很多千亿级的公司,但这些公司他们成长了上百年、几十年,我原来还投过一家汽配的公司,对标了国外的一家公司,他们都是成长了80年、100年,经过了大量的并购,最后才有千亿的规模。所以在千亿规模上,中国可能会产生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属于谁呢?我觉得属于那些懂数字化、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其次还应该懂资本市场,早一点去借助于注册制改革的资本市场,未来用平台去做更多的并购,形成这样的一个千亿营收、千亿市值的企业。北极光投资执行董事裘然:消费互联网变成了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动能、基础10年前,我们在谈电商,然后谈企业互联网,这十年来,我们见证了无数企业的兴衰,而今天,我们终于有了盼头,叫做双千亿的出现。在这种,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第一点,在过去消费互联网发展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看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基础,但是今天不一样,消费互联网变成了整个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动能。大家做出来这么好的产品,供应链做出了这么多的改革,这些产品卖到哪去呢?这些产品谁来买呢?都是消费互联网。所以消费互联网变成了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这是第一大的判断。第二个大的判断,在今年更多的LP设备,更多的数据,更多智能的互联,使得数据处理、云计算的能力加强,给企业互联网或者是智能化搭建一个基础平台,这两件事情使得双千亿变成了可能。我们经历了一个浩浩荡荡的10年,这10年我们看到了由于电商的兴起带来整个消费产业的变化,希望能在未来10年中看到更多企业互联网达到双千亿。青蓝资本创始合伙人任刚:业务在走向科技,科技在走向业务,两者在快速融合、相互渗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现在还处于高速变化的早期阶段,今天的任何经验在明天看来是制约我们认识的一个障碍。那我谈点什么呢?谈一下我参加这个大会的感受。第一,我发现今年每一个嘉宾都在或多或少谈数字化的问题,非常多嘉宾谈到数字化对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性,我自己也特别认可这个观点。产业互联网这些新兴企业跟传统企业的区别,是数字化能力的问题。今天蓬勃发展的IT技术、云技术、云计算、智能分析的技术,使得一个传统的生意,由一个线性增长的模型变成一个指数型增长的模型,变成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我感觉,可能未来几年,评价产业互联网公司一个挺重要的指标会变成业务的数字化率。第二,业务在走向科技,科技在走向业务,两者在快速融合。以前在评奖的时候是弄两个榜单,一个是企业服务某某榜,一个是C2B某某榜。今天看千峰的评选,我拿到这个名单,说这个名单上两类企业都有,这不是方式的变化,反映了行业的趋势。以前是两不相干的,现在双方都在互相渗透。很多业务优势的公司,现在特别大的力气是在做技术投入,他们对技术的理解,特别是基于产业对技术的理解不比纯技术公司差。现在很多技术公司除了做IT服务之外,他们为客户的业务场景做深度衍生的增值服务,双方融合的速度也很快。我甚至想,也许若干年后,这个技术公司可能去收购业务公司,或者业务公司收购技术公司是完全有可能的,双方会充分回合,殊途同归的。第三,现在资本市场,特别是A股资本市场越来越认可产业互联网的公司了。产业互联网的公司现在也逐渐进入了收获期,今天一个困难是大家怎么对产业互联网公司来估值,SaaS公司还好,在美国有估值逻辑,以业务为主的公司怎么去估值,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上市产业互联网的公司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板块之后,我相信市场会逐渐形成一个更完善的一个估值体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钱凯:2B市场还没有一个大市值公司出现,这对于企业家、投资人来说,都将是机会中金公司负责行业的研究,也很有感受,十年前我做的就是2B的生意。十几年走下来感触很深,十几年来在数码里面讲到千亿企业,千亿的营收和千亿的市值。我们看到2C企业不断的壮大。今天我们出了一份报告,这个报告讲的是数字经济,中国从原来的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已经走向数字经济,这时候为什么提出数字经济,因为我们看到传统2B的行业向数字化去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中国有三四千万家企业,这样大2B的市场,到今天为止没有一家真正大市值公司出现,这无论对于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都将是机会。

桑原

2020金融行业 哪些公司值得看好?

来源:格隆汇作者: 疏影横斜2019年,对于金融板块的三兄弟券商银行保险来说,可以说是丰收的一年。券商板块全年涨幅46.25%,银行板块全年涨幅27.22%,保险板块全年涨幅48.78%。2019年,资本市场因为2018年贸易战的原因超跌至低点,今年整个市场的大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补涨,并且叠加今年的低息环境,导致市场流动性充足,所以资产价格上涨较快。券商和保险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涨幅是因为低息环境对这两个行业是直接的利好,而银行业在低息环境下经营上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今年资产质量好,盈利增速稳定的银行涨幅也都喜人。     1银行今年1-11月新增社融累计21.2万亿,较18年同期多增3.36万亿。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比74%,是社融主要拉动因素,但占比较上年同期降6.7个百分点;表外非标继续调降(委贷+信托+未贴现票据负增长1.6万亿),较上年断崖下跌2.76万亿,降幅明显放缓;直接融资强劲,主要是债融新增2.88万亿,同比多增超6000亿。总体来看,社融多增集中在季末,下半年增速基本稳于10.6%左右。前三季度2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7.1%,营收、PPOP分别同比增11.7%/11.5%,较19H1延续回落0.8pct/1.3pct,但继续大幅超过利润增速,反映拨备计提保持较强力度,但拨备计提边际放缓促进利润增速上行。19Q1-3净利息收入增速8.54%较上半年略收窄,手续费净收入增速11.3%,基本持平上半年。三季度资产规模较18年末扩增7.5%(Q1、Q2、Q3单季环比规模增幅分别为3.55%、2.35%、1.43%),同比看三季度增速有所回落。股份行延续上行,源于资负结构主动调整,农商行整体快增但三季度扩表放缓明显。三季度信贷仍是核心配置方向,贷款总规模较年初扩增9.6%,高于资产扩增幅度2.1pct。负债端,三季度存款同比增速触顶回落,同业负债同比增速转负为正,低利率环境下部分银行择机加大同业负债补充力度。三季报披露息差数据的15家银行中10家环比下行,按期初期末余额均值测算的季度年化净息差1.96%,环比Q2提升2BP,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环比走阔4BP,超过负债成本率2BP的提升幅度,利率市场化推进、资产定价承压下,我们认为结构性的因素居多。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仅1.46%,较中期末和年初分别降2BP和8BP,随资产质量压力的缓释,银行拨备计提边际放缓,行业前三季度信贷成本率1.27%,较上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但同时拨备覆盖率自然上行至214.8%。2019年全年个股走势方面,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不分伯仲均取得77%左右的收益率。两家银行2019年表现如此之好的原因是资产质量改善明显,并且零售业务发展迅猛,目前实力方面两家均仅次于招商银行。另外,宁波银行涨幅全年一直领跑银行股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拥有全行业最低的不良贷款率和最高的拨备覆盖率。净利润增速依旧维持20%,资产质量过硬,造就了宁波银行过去五年的收益率接近五倍。国有行方面,取得最好收益的建设银行的18%。国有银行如今增速缓慢,而且资产质量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变差,所以整体而言不受投资者认可。2020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业面临整体业绩增速承压局面,预计资产端延续强信贷格局、但资产荒和高基数下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规模增速整体平稳但信用分化下部分负债能力差的小银行扩表受限;利率并轨对息差的影响将集中体现。零售业务相对而言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较低,并且有较高的息差,2020年继续看好业绩稳定高增长的零售业务龙头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2保险2019年,保险板块表现可圈可点,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6.48%(国寿190.41%、太保80.21%、新华68.83%、平安63.19%)。平安、人寿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4.5%、20.40%,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上半年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5.9%、22.7%、-8.4%、-13.3%、-8.7%。三季度中国平安披露了新业务价值率数据,新业务价值率48.1%,同比上升5.3pct,较上半年末上升3.4pct。第三季度人寿、太保NBV Magrin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19三季度人均产能数据出现分化,太保/新华/国寿人均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代理人仍需要时间适应新产品、新战略,培养高产能代理人需要更长时间。预计2019年中国人寿的NBV增速在15%左右,中国平安预计在5%左右,新华及中国太保预计在增速-10%左右。上市险企以代理人渠道为主,但是在银保渠道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呈现出差异。平安寿险坚持价值经营,各渠道业务均衡稳健发展,推动代理人渠道转型升级,其他渠道业务发展齐头并进。国寿坚持结构调整,坚定聚焦长期期交业务发展,压缩银保渠道趸交业务。新华在银代渠道坚持价值与规模并重的策略,通过扩大保障型产品的范围与提升长期险的占比提升价值,通过投放资产负债联动型的趸交产品扩大规模。太保提倡银保发展新模式,重新定位银保渠道,发掘金融领域的新机会。2019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增速均较为平稳,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的内含价值分别较年初增长11.0%、11.5%、8.6%、10.5%、11.9%。新业务价值处于阶段性低位,预计明年会出现改善且分化,叠加险企净投资收益率保持稳定,明年EV仍然有望保持平稳增速。2019年车险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但是比2018年缓和了很多。一方面部分中小产险公司迫于成本压力退出车险领域;另一方面监管保持高压,各地银保监局对87家机构进行处罚,叫停车险机构111家。2019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的车险和非车险的保费增速分别为4.1%和27.1%,非车险的增速远高于车险,延续了前两年的趋势,成为产险业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9前三季度农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较财险总体高出10.6个百分点,农险保费收入占比稳步提升。2019年信用保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164.1亿元,同比增长63.99%,远超其他险种,占产险保费比重达到9.9%,成为除车险外第二大险种。自2013年至今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年复合增长率均在30%以上。2019H1平安、人保产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6.6%、97.6%,信用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3.2%、98%,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2019年,中国人寿凭借22.7%新业务价值的增长速率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全年取得72%的涨幅。中国平安由于确认的投资收益比较保守,业绩平稳增长,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和平安银行资产结构转良等利好因素,也取得了55.85%的涨幅。在利率下行对保险公司影响的视角下分析,首先我们推荐受利率压制因素较小的财险公司,以及业务综合型对负面影响有对冲的公司——中国财险和中国平安。中国财险是财产险行业龙头,业务结构及渠道布局优于同业,非车业务快速发展拉动保费增长,且已赚保费计算机制优化,预期成本率将有所下降,承保盈利能力提升。中国平安涵盖寿险及健康险、财险、银行、资产管理、证券、信托、科技等众多业务条线,除“大金融”板块外还重点发展“大医疗健康”板块,太保也是产寿险综合经营的主体,一些对利率不敏感的业务可以对整体利率下行的负面影响进行缓冲。3券商券商股往往作为资本市场的春江鸭,也作为晴雨表。去年年底上证指数跌到2500低位时,很多资金开始布局券商股。2019年初整个大盘坚挺上涨之前,券商股已经躁动许久。等到券商出一季报时,各家券商业绩都是同比大增,甚至翻倍。作为次新股代表的中信建投,更是吃到多个涨停板。现在的券商股里,中信建投在每次大行情来临时,表现出来的弹性跟同花顺和东方财富差不多。各路资金在市场火热时,都喜欢加持中信建投。今年中信建投以252.65%的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券商股,并且5.13倍的PB处在券商股高位,风险还是很大的。券商股一直有个有趣的现象是,总有一只票在一段时间内被炒得很凶,比如最近的南京证券。2019年资本市场再叠加科创板、MSCI扩容等利好因素下,券商公司各项业务均比去年有所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44.58亿元,同比增长47.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97.27亿元,同比增长65.01%。2019年年初A股的大涨,前五家券商净利润集中度在经过2015年-2018年3年的上升之后有所下降,中信、海通、国君、华泰、广发五家头部券商占行业净利润的比例合计为41%,较2018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这是因为部分中小券商及地方性券商在牛市来临时,业绩弹性较强,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较快,而头部券商由于业务范围更加多元化,受周期因素影响较小,在行业周期下行时,业绩表现仍然相对稳定。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合计实现531.76亿元,同比增长18%,行业同比增长26%。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前三为中信、国君及银河,增速前三为南京、一创及中原。2019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而2018年度,投行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证券公司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317.83亿元,同比增长32.71%。2019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自营收益849.79亿元,同比增长76%。截止2019年6月末,权益类配置规模为2656.96亿元,同比减少3%,固收类配置规模为19904.61亿元,同比增长36%。由于债券市场在一季度较为强势,随后有所回落,而三季度保持高位,助力券商自营业务增长。受权益市场回落影响,自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逐步下滑,一季度收入占比为44%,三季度下降至31%。截止2019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合计融资融券余额为10133.55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34.09%。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集中在10%左右,2019年前三季度占比提升至13.30%。两融作为唯一的加杠杆工具,标的扩容将提升券商两融业务的规模,未来预计会进一步增厚券商收益。展望2020年,《证券法》通过带来很好的交易性机会,建议关注受益最大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稳健经营的招商证券。

焦竑

30家险资调研77家上市公司 偏好没集中在哪个行业

今年1月以来,已有30家保险机构调研了77家上市公司。险资调研的上市公司集中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汽车、计算机、电气设备、轻工制造、钢铁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中,苏宁易购、世嘉科技、中核科技、中航机电、金科文化和新和成等上市公司吸引了多家保险机构前去调研。保险行业呈多元化趋势从调研的行业及个股不难发现,今年以来,保险机构的调研偏好并没有集中在哪个行业,而是选择了攻守兼备的绩优股。其中,苏宁易购、金科文化、道明光学、中核科技、中科创达、世嘉科技、新和成等都是2018年业绩预增幅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在1月以来被保险机构调研的77家上市公司中,仅有一成比例的年报业绩预告类型是预减,其余均为预增、略增、续盈等业绩向好上市公司。此外,从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类型来看,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且中小险企和外资险企逐渐开始活跃起来。这与保险行业本身的发展息息相关。

爱之岛

保险公司调研337家上市公司,最看重五大行业

来源:北京红竹周末两天和团队的小伙伴研讨,最后打算用一笔闲钱专门来布局指数基金,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是想给大家传递一种理念,不用选股一样也可以在股市盈利,只需要学好缠论的择时和心态的修炼即可。在自媒体分享时代,从我内心出发一直有这么一个动力,就是保护韭菜,但保护散户除非了分享各自讨论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韭菜也要做一名有自知之明的韭菜。韭菜可怜吗?当然可怜,不管是机构还是上市公司,只要他们干什么都要韭菜来买单。韭菜可恨吗?当然更可怜,如果不可怜,肯定也就不会可怜的了,贪嗔痴的人性,让韭菜不断的被割。在操作上每个人都害怕踩到雷,但又如何避免踩雷呢?这就需要专业的调研和研究能力了,作为一名散户,有这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是,肯定没有,如果有,就不是散户了。所以不妨换个思路,分散风险即便踩雷也无伤大雅。就像这一波白酒的操作,红竹带大家跟踪了三个月之久,白酒的指数基金光涨幅就有50%了,但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选股的不同,早早就下车了,还不如指数跑的远。后期我还会不断给大家普及指数基金的知识,每天分享一点点。今天先聊几点1、散户眼光不好,指数基金可以分散投资,防范黑天鹅风险。因为指数基金是复制指数的,是布局了N多品种的组合指数,若其中一只踩雷,对指数影响并不是很大。2、投资指数非常简单,不浪费精力,适合上班族。只要懂得缠论结构的上涨找卖点,下跌找买点,核心在经营的思路上。3、指数基金会螺旋上涨,赌国运。不需要选公司,只需要会选生意就可以。知识点今天先分享这么多,等开始慢慢经营指数基金了,在和大家分享每日策略。再来看A股的那些事1、董明珠全年直播带货476亿从第一次直播“翻车”到“618”直播销售额破百亿,董明珠在直播上渐入佳境。在尝到甜头后,格力电器也开启了全国巡回直播。与大部分企业依靠专业主播签约带货模式不同,格力电器每场直播均由董事长董明珠亲自出镜“推销”。以个人影响力为格力产品背书。如果格力专注做空调,这还是个比较不错的龙头,但如果向前两年那样,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那我还真不敢投资格力。2、保险公司调研337家上市公司四季度以来,截至12月11日收盘,保险公司累计调研337家A股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被保险公司调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五大行业。分别是电子行业(49家)、医药生物行业(45家)、计算机行业(37家)、机械设备行业(25家)、化工行业(24家),在被保险公司调研的337家上市公司中,合计占比超五成。从被保险公司调研的次数来看,四季度以来,保险公司累计调研1556次。有11家公司获保险公司调研次数超20次,分别是迈瑞医疗、歌尔股份、新产业、汇川技术、爱美客、海康威视、新洁能、吉比特、长春高新、兆易创新和美亚柏科。其中,迈瑞医疗获保险公司调研次数最多,达44次。歌尔股份次之,获保险公司调研42次。保险资金是长线资金,选股时需重点考虑资金安全和流动性,选择的标的,往往是流动性更突出的头部企业。电子、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科技创新板块,具有突出的中长期成长性和弹性,更容易获得保险机构的青睐。我个人对医药生物还是比较喜欢的,对调研部和研究部的小伙伴,我首要强调的就是多收集医药的信息,而我自己的布局,不管那个账户都要配置一些医药。但散户我不建议玩医药,因为医药的细分太多了,医药注重的是选股,调研和基本面的研究对散户来说是弱势。

立之本原

行业分析是什么?怎么做?

行业分析是解读行业变化的工具,它包含三大板块和14个子版块,不同的行业分析的方式不尽相同。在工作和面试中,很多同学会遇到“做个行业分析”这种要求。一听“行业分析”,好多人觉得特别复杂,特别高大上,不知道咋弄。今天就先丢个提纲,内容高度浓缩,大家先凑合看着。首先明确一点,我们讲的行业分析,仅限于指导企业经营的行业分析。它是数据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和投资、炒股、求职这些没一毛钱关系(文末有解释)。一、行业分析有哪些模块行业分析是有套路的,包含三大模块14个子板块,一览如下:正是因为行业分析有固定模块,于是很多人把行业分析做成了填字游戏。只要百度一下文字把这些板块填满,便认为自己完成了“分析”……其实真正的行业分析,从这里才开始呢。二、行业分析如何做判断做分析,罗列事实和数字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基于数字和事实做判断更重要。做行业分析,要先清晰对象:一个行业的新玩家/老玩家,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对于新玩家,核心关注点是:这个行业值不值得玩(是否值得做)进入的难度有多大(能不能做)我要以何种方式进去(怎么做)因此关注的顺序如下图:其中:第一步是前提,不懂玩法,新手必死。第二步是做出进入判断的重要依据。出现以下特征,往往是明显的进入信号:潜在空间大+市场规模小增长速度快,增长曲线陡峭大量新玩家进入,资本大量涌入至于具体怎么进入,进入哪里,进入做多少,则要靠第三、第四步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机会,要五个指标联起来看,不能只看某个指标。因为对于老玩家,传统的关注点是:我面对多大市场我要和谁竞争我要在哪里打败他但是这种传统想法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因为现在面临跨界打击越来越多,仅仅盯着业内的对手布局,很可能被跨界来的对手打趴下。因此每当新技术、新环境出现的时候,往往行业研究人员会关注它的业务逻辑,从业务逻辑角度来推演影响,而不是等着数据出现变化再来解读——那可能已经晚了。三、解读行业变化的工具对行业大势做解读,不会像经营分析那样,细化到每一个产品品类走势,每一群用户需求。本身行业格局也是各大企业博弈,内外部压力影响下结果,因此更多关注宏观因素,指明方向会更重要。常见的切入角度,被称为PESTP:政策。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且致命的。E:经济走势。经济大势对行业影响非常明显,上下游企业受影响,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S:社会群体。用户数量,需求,爱好的变化,会导致产品购买、地域分布等等变化。T:技术。新技术会催生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品类,新细分市场注意,这四种力量表现在数据上是有差别的:1)P的力量不言而喻,往往是断崖式下跌,风口式起飞。俗话说:当政策发生时,你一定感受的到,就是这意思。2)E的力量,要具体看对行业哪一端带来影响,再量化估计(如下图)。3)S的力量,往往体现在目标群体数量、需求、购买力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的是细分品类的市场。不会像政策、经济那样短期内释放巨大破坏力,但是会表现为长期的变迁,比如细分品类需求减少,新品类的产生等等。4)T的力量,往往体现在对商业模式、供应链,营销渠道的变化上(如下图)。四、行业分析有什么局限行业分析最大局限就是数据……一数难求,是很常见的事。很多同学会说:不是有XX行业协会,XX机构,XX咨询公司(名字还特牛逼那种)有数据吗。实际上,不管名字听起来多厉害,获取数据的手段是固定的(如下图)是滴,没有一个数据是严格意义上“准确”。和企业内部数据(特别是财务数据)相比,准确度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所有行业数据分析结论都是有限理性的分析。甚至说是聊胜于无的。在实际经营中,更多是用作参考。真正指导经营还是要靠内部的经营分析,这个数据就准确的多。后记为啥开头说行业分析和投资、炒股、求职没啥关系:投资。很多人会以为:我分析到哪个行业牛逼,我也去干,不就发财了。实际上个人经营能力是远远大于行业选择的,大部分跟风的都是死于自己不会做。炒股。很多人会以为:我分析到哪个行业牛逼,我买股票,不就发财了。实际上股市(特别是A股)都是靠小道消息,内部人士得到消息的速度远远快于普通散户。即使大家都看好XX行业股会涨,真买的时候,也很难买到爆发前那个价格。求职。很多人会指望:我分析到一个超牛逼行业,我就去干,不就发财了。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成功的人,个人工作能力不行,到哪都不行。正本清源的说:行业研究是一种分析手段,不是投机取巧的神器,更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反倒是很多卖包生儿子无效退款的神药,喜欢打着:“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幌子。放弃幻想,踏踏实实练好功夫,才是正道。#专栏作家#资深咨询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个行业有丰富数据相关经验。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豆花女

如何分析一个行业?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编辑导读:俗话说“男怕入错行”,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害怕自己选错行业,蹉跎一生。这时候,就需要对所在行业进行分析,权衡利弊。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本文作者列举了一些在分析行业时应该注意的因素,希望对你有帮助。行业是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行业分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行业分析的主要包括:分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一、行业属性1. 这是一个什么行业?首先要确定这是一个什么行业,我国经济产业分为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服务业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以餐饮业为例,餐饮属于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以销售商品和服务来实现收入。行业主要类别包括:2. 行业盈利模式怎样?行业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实现业务收入。工业主要靠加工、销售产品来实现收入,互联网主要靠提供服务来获取收入。银行业主要靠利息收入、贷款和垫款收入,银行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资产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租赁和信托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等。3. 行业的用户分析这个行业的客户主要来自哪里?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有什么特征?类似于用户画像。企业用户:地区、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人员规模、收入规模、企业性质等。个人用户:地区、性别、年龄、收入、爱好等。4. 行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常用pest分析模型。即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二、行业的一般特征分析1.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根据该行业中的企业数量的多少、进入限制程度和产品差别,行业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2. 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一般企业都可以视为一个由管理、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也就是一个企业的上游供应链和下游需求方的关系。以手机行业为例,从手机原材料生产商(内核、处理器、天线、电池、显示屏)到手机生产组装再到消费者手里,有各种生产供货商、有广告公司负责市场推广和品牌定位、有销售公司销售、最后通信公司、参与手机保险的保险公司,这一系列企业同属于手机产业价值链。苹果、华为产业链就知道,有很多上市公司是苹果、华为产业链概念。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行业内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这就是波特五力模型。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内的企业可能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当一个公司所在的行业进入门槛高,替代产品少、上下游议价能力强,说明这个公司的护城河够深,投资价值高高。3. 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处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行业,其投资价值不一样。研究一个行业必须要研究经济周期对其的影响,有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有些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小,根据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将行业分为:增长型行业:经济周期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不大,像计算机、科技、医药等,这些行业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新产品的推出来实现快速增长。周期型行业:行业运行状况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像猪肉、钢铁、煤炭等。防守型行业:经营状况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降阶段都很稳定,像消费品、食品、白酒等,这也是为什么在经济衰退阶段,投资者会去投资一些大消费股票。4.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一般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像现在生物医药行业处在成长期,石油煤炭处在衰退期。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何判断一个行业处在那个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行业规模:随着行业兴衰,行业的市场容量有一个“小—大—小”的过程,行业的资产总规模也经历“小—大—萎缩”的过程。产品增长率:产品增长率在成长期增加,在成熟期稳定,衰退期下降。利润率:利润率水平是行业兴衰的综合反应,一般都有“低—高—稳定—低—亏损”的表现。技术进步和成熟度:随着行业的兴衰,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一个快速增长到逐渐衰退的过程。资本进退:在成熟期以前,进入的企业数量及资本量大于退出量;进入成熟期,进入企业数量及资本量与退出量有一个均衡的过程;在衰退期,退出超过进入,行业规模逐渐萎缩,行业内企业转产、倒闭多有发生。5. 行业相关企业分析研究一个行业,一定要去研究这个行业中最知名的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看这些龙头企业是怎么经营的,目前占市场份额多大,市盈率多少,毛利率多少,成长性怎样?像研究医药行业就要去研究恒瑞医药,研究地产也就要去研究万科。三、影响行业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个行业的变化会受到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产业组织创新、社会习惯改变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1. 技术进度对行业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往往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同时迫使一个旧的行业加速进入衰退期。像每一代通信技术的迭代,都会推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全面屏手机已经淘汰了原来的键盘机。新技术对现有行业的改变,像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物联网、3D 打印、区块链等,这些数字化的新技术都在推动着各行的的变革。2. 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政府对于行业的管理和调控,做行业研究,必须要了解国家对该行业的监管政策。比如国家政策鼓励,那这个行业将迎来一轮爆发,像这两年的5G技术、新能源等。如果国家严监管的行业,那这个行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像互联网金融行业。3. 社会习惯对行业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明程度也会逐渐变化。像随着收入增加了,金融、旅游、教育、医疗、保险、体育等行业也快速增加。4. 经济全球化对行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程度加大,越来越多行业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去年的贸易战就可以看出来。5. 汇率变动对行业的影响对于进出口贸易行业,汇率变动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四、结论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得出最终结论。结论包括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怎样,市场规模多大,竞争是否激烈,有无发展前景,机会和风险在哪里。本文由 @乐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