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邮一研究生不堪忍受导师压榨“意外死亡”,类似的悲剧何时休?低下层

南邮一研究生不堪忍受导师压榨“意外死亡”,类似的悲剧何时休?

1月5日,南京邮电大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该校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称,学校已经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并已取消了该学生研究生导师张某的导师资格。 此消息一出,即引起舆论哗然。据悉,该学生为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三学生,从透漏出来的信息来看,该学生读研3年以来,不堪导师张某长期的谩骂压榨,人格侮辱,“不让看六级,不给改文章,逼迫学生在承诺书签字延期毕业,让学生帮其打黑工。”导致该学生重度抑郁3年,尤其是事发当天下午矛盾激化到了顶点,最终不堪重负,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类似的新闻,似乎这几年已经听过好几起了。但是,每次听到的时候,却依然让我们毛骨悚然。相信不少人一定还记得,几年前武汉理工大学一在读研究生陶某在校内坠楼身亡的事件。尤其是他姐姐在微博里说到的弟弟在选择结束生命前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王攀老师”!因为导师长期的精神虐待,将陶某当成自己私人的工具,甚至让陶某称呼其为“爸爸”。最终陶某因不堪精神压力,而选择了用如此极端的方式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某因“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因不堪身心重负,选择用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每一次事件发生后,我们都禁不住要扼腕叹息。毕竟那是一个个如此鲜活,经历了多年的寒窗苦读,甚至在外人眼里是别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怎能不令人悲痛,悲痛之余,怎不令人深思?!我们的研究生导师制度到底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我们相信,大多数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亲密的。但是,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在研究生领域有一个颇让人玩味的称呼--“老板”,那是学生对导师的称呼。其实,这背后,也反应了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目前,研究生普遍要参与导师申请的项目。一些导师会给学生少量的劳务费,还有一部分导师“以师徒之名,行剥削之实”,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劳动力使用。另外,“导师负责制”由于缺乏明确的权责边界,导致在某种程度上导师拥有着对学生“生杀予夺”的权利。甚至研究生能不能顺利毕业,都掌握在导师的手上。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方向相对比较窄的学科,导师就更是直接关系到自己将来的继续深造或者就业。由于导师的权力过大,并且缺乏明确的权责关系的界定,导致不少导师滥用权力,把学生当成了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频频发生,而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学生,要么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要么就自毁前程甚至人生。一些悲剧也是在此情况下发生了。因此,研究生导师制度或许在某些方面到了亟待完善的状态了。如何从制度设计上明确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权责边界?学生的弱势地位如何能得以改观?也许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据悉,在香港大学,研究生每半年要在网上直接向研究生院提交一份报告,包括与导师交流的频率,交流的方式,研究的进度,学校提供的支持是否足够,希望学校有哪些改善,对于导师有没有什么看法,需不需要转导师,能不能按期毕业等等。 同样,导师也需要填一份类似的报告给研究生院。如果差别过大,或者学生不满导师等情况,研究生院将直接介入。这些事件中,如果学生能够与校方有顺畅的沟通渠道,如果校方对导师有足够的监督和制约,如果我们能从制度设计上再多一些思考,那么悲剧或可避免。愿年轻的生命安息,愿悲剧不再发生!

偷偷摸摸

南邮硕士自杀,其同学发声:“研一学生”刚进来不久,就退出了!

自杀研究生的同学有话说:“研一学生”刚进来不久,就退出了!南邮硕士自杀,其同学终于忍不住发声,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这个课题组的研一新生刚进来不久,大约1个月之后就退出了!这说明这位老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失败不属于个例,而是普遍失败,因为其他同学的描述是“很多学生走了”。关于这次惨案,我认为有以下问题:南邮的回应第一,现在导师就是研究生的唯一上司,说咋样就咋呀,不让你毕业,你就无法毕业,师德不好的老师就会借机压榨,或者达到其它私人目的;第二,高校和其它单位一样复杂,即使发现了一个普通学生怎么样了,那老师们也是互相遮掩,没有人为学生的利益出头,这种事并非其他老师或者学校领导不知道。 同学的介绍培养研究生=使唤干活吗?感觉这种老师不是在培养研究生,而是在剥削研究生。她还只能忍着,忍到毕业,毕竟导师和老板的势力很大。部分研究生自己辛辛苦苦一年多,文章发了一区,一些导师非要一作。 老师的安排研究生给出一作也就算了,学校奖励的钱也被扣!还要帮其女儿改作业、出卷子,更要代课!不过文科还好,老师也没啥经费,学生也不用做实验,也不用给老师干活,但是理科工科的,真的有学生就被当苦力了!比如这位离去的研究生就被要去装溶剂,然后把这些东西送到各个单位去。 非实验的私活起码我的导师和身边同学的导师都在剥削劳动力,随便举个自身的例子:除了春节,暑假两周,然后就没有假期 了。我曾经因为有事来晚,直接克扣一个月劳务费!别跟我说去向谁反应,我眼睁睁看过一个类似情况的同学被轻易打发了。 帮老师干活导师有好有坏,学生难以分辨我身边也不少研究生同学,还有哥哥姐姐,都是211或者985学子。他们的导师和他们同学的导师,都是有正常的,虽然算不上对他们很好,但也没做过分的事,有压榨的、奇葩的。而且其中一个压榨学生的导师,在本科上他的课,以及“选导师、打听老师人品”时,学长和学姐都是比较正面的反馈,但成为他的研究生后,就有各种变化。 南邮硕士自杀,同学发声我妹妹的真实经历我妹妹的研究生导师和医院老板也是把研究生当苦力、克扣工资补贴、频繁开会加班,搞到我妹妹连课题都没有。没有课题就没有研究经费,只能一直搞商业会议!也没有人指导,连写的文章、投文章都要自己掏钱!她还被导师使唤干私活,一分钱都没有、生活费也没有、更没有节假日。我平时约她吃饭,她都没时间,要被压榨三年呀!而且每天5点半汇报工作,晚上11点半更新进度和第二天计划,没有周末!自己的课题根本没时间做,关键是每个月导师给200块钱,加上国家补贴的500元,她起早贪黑一个月拿700块钱,还是在北京!找导师说太累了,导师给的理由是,激发大家拿国奖的斗志!同学:研一学生刚进组,就退出了!当然,也有例外我本科室友的导师一个月请师门吃一次饭,刚开学就请他们泡温泉 。每两周开一次小组会议,偶尔请他们吃烧烤,给实验室买水果来吃。研一的就有助研费,虽然不多,但是学生很满足。做你该做的,拿你该拿的,这种导师还是不错的,也是目前最理想的硕士生导师了!如何辨别“渣导”?“优导”诚可贵,“渣导”必须排:南邮硕士自杀,考研学子如何“择师”?3招即可排除“渣导”!

摩羯座

“南邮研究生自杀”被隐瞒半月,如今爆出引起公愤!

研究生自杀后,其母亲高喊:我的孩子呢?01.这几天,有一则没溅起几点水花的新闻:2019年12月26日凌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教学5号楼六层实验室发生火灾。2020年,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通报:2019年12月26日晨,学校发现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葩叔很想知道,如果不是死者妈妈爬上楼顶,南邮能把自己学校“非正常死亡”了一名研究生的消息控制多久。去年圣诞节发生的事情,结果到了1月5号才发通告。官方通报写得不详细,但也能大概看出两个信息:去年12月26日,南邮一名研究生在学校意外死亡了。这名研究生的意外死亡,和他的研究生导师张某有关系。但根据新京报从其他学生那里得来的爆料,所谓的“意外死亡”,很可能是放火自杀。所谓的和老师有关,很大可能是被老师侮辱到想不开了。聊天记录显示,死者谭某被导师张某谩骂压榨、人格侮辱、不让考六级、不给改论文,还被要求签承诺书延期毕业,因而选择结束生命。材料学院六楼的通道目前已封闭看到相关报道时,葩叔心中一凛,不是为这个事件本身,而是为早已对这些事习以为常的“我们”。02.近些年因为和导师矛盾自杀的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我们都说过,也写过。针对这些自杀的学生,有些长辈、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太差,受不了压力,说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这当然要做,但很显然这不是这些事件展示出的主要矛盾。这些事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葩叔以当时闹得最大的“ 陶崇园事件”为例。2018年3月,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跳楼自杀。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王老师”。他的导师叫王攀。王攀不但规定,只要他说话,学生就必须回答“到”,而且肆无忌惮指挥学生帮他买菜做饭,送去家。这最后酿成了又一起悲剧:葩叔查阅了最近几年比较轰动的十几起在读硕士、博士自杀事件资料,基本都和导师过分压榨学生有关。——这还只是报道出来的,还有更多没有被注意到的事件,可能藏在时间的大海里,比如这次南邮的事情,如果不是死者母亲情绪崩溃爬上教学楼顶,可能本校学生都不知道有此事发生。在这些例子里,导师要么克扣本应发给学生的经费,要么让学生帮他们打黑工但不给工资。葩叔不再一一列举这些事例了,太沉重。然而,我想也恰恰因为这些悲剧甚至都构不成一时的热点了,我们才更需要多一些关注和,真相,也我们自己的漠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03.此次南邮研究生自杀事件一出,立刻在微博、知乎、微信上引起一片声讨,为何?因为他的导师张老师,但凡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喜欢她,是公认的”臭名昭著“。这老师不但非常热爱辱骂学生,而且会逼学生帮她干活:在葩叔看来,导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其背后,有些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背后,有些原因显而易见。比如:导师权力太大,学生研究进度、方向、推荐信以及签证和相关文件,甚至学生何时毕业几乎都由导师决定。那么,一些师德不修的导师就有可能会在学生身上滥用这些权力甚至进行压榨。“老板”,这个称呼在很多硕博士口中已代替了导师这个称呼。细究起来,它的确也更名副其实。某民间“导师评价网"上关于学生对导师的匿名评价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利益驱使”下,师生关系更像是“雇佣”或者互相利用的关系,某些自有公司的导师更是把学生当成廉价甚至免费的高级劳动力,想办法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故意延期学生毕业。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只能选择要么换导师,但这几乎是天方夜谭,要么就是逆来顺受甚至积极配合,多年寒窗苦读实在没有几个人有勇气舍弃。求知的热情?育人的热情?Who cares。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研究生导师更喜欢剥削寒门学子吗?”从上百个拿亲身经历做例子的答案中可以看出,答案是肯定的。导师要么不剥削学生,是个好人,但真的剥削起来,一定是对寒门子弟更毒更狠。不仅仅因为寒门学子无权无势,导师压榨他们不会有什么后果。更因为寒门学子无路可退,可能全家都等着他读研出来找到好工作,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拖不起也闹不起,只能默默接受导师的压榨,然后把情绪吞进自己肚子里咽下去。比如:系里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有的研究生得不到足够的指导,课程遭到拖延,尤其若遇到那些学术水平不强,或是故步自封的导师,求学之路几乎就是一场灾难,甚至有的研究生在第4-5年才参与考核,一直到第8-9年才能毕业。比如:系里教职人员派系化严重,学生无辜地被卷入这片江湖 ......偏偏自古以来,我们的读书人年轻时是最看重荣誉的,他们不会使用下三滥的手段和人博弈,甚至不会抗争,常常进了学校觉得只要好好读书,好好做学术就行了。葩叔只想试图一下,在这些悲剧和被扭曲的师生关系背后,到底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让某些为师者身上渗透了任怎样的光环都无法遮掩的心冷漠和自私,让那些本看似前程似锦的生命一步步走向绝望?这些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更丰裕,然而我相信,许多人的焦虑并没有缓解,反而更持久更深了。谭某、陶崇园的导师们也不例外,这些丛林社会的胜者会比其他人更焦虑,更渴望再大的胜利,再耀眼的光环,也往往是,当权力在手,又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时,人的贪欲最膨胀,底线也最脆弱。当然,这样的原因也许也还远不足以揭露真相。我想到几个场景,那些导师们都经历过,我们,我们的孩子也都在经历中。面对这样屡屡发生的事件,葩叔想到人民日报社评论部首位女“掌门人”卢新宁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学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在这样的中,是的,一定会有其中的一些人成长为王某张某那样的硕导、博导。若干年后,他们其中的一些学生也会有些同样的头衔。同时,不会或者会,复制他们对待学生的模式。然而,卢新宁接着说:我唯一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够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葩叔仍相信,尽管事件频发,但在求知路上,在师生之间的的确确曾经有过另一种可能。如果我们明了了它的出处,或许我们也可以重塑它的来路,尽管这可能会很难、很慢。“声明: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图片来源于互联网,部分内容来自新浪微博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天乐

南邮研究生身亡,你可能不知道读研有多难!

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1月5日发布情况通报称,2019年12月26日晨,学校发现材料学院一名2017级研究生意外死亡。现场现场有网友爆料称,死者名为谭某,是在学校实验室的一场火灾中死亡。其被导师张某“谩骂压榨、人格侮辱、不让考六级、不给改论文,还被要求签承诺书延期毕业”,因而选择结束生命。1月6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死去的学生叫谭大伟,是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其导师叫张宏梅,是该学院材料物理专业教授。多名学生称张宏梅存在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人格侮辱的情况。另外,张宏梅还涉嫌让学生给她的私人公司干活儿。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张宏梅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方法不当,存在辱骂学生的情况。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已经取消了张宏梅研究生导师资格,并根据学生意愿将其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全部转由其他导师指导,后续调查处理正在进行中。最近爆出研究生跳楼事件,研究生和导师到底是种怎样的巧妙关系,是我们教育体制有问题吗?南邮已经是第二次被爆出研究生自杀。读研的科研论文极其难压力大,很多孩子从小在高压下生长,抑郁问题。越是热门城市的重点高校的研究生越难,就是因为对科研论文的要求比较深比较高。而且,这些学校的导师境界层次比较高,要求比较严,碰上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就会发生悲剧。长时间高压教育,自然有一批孩子有心理的抑郁问题。正如网友评论:“教育一直在高压环境下,尤其是在高考大省河南、山东。每天都是做不完课业,还那么低录取率。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每天仍然面临考试,即使成绩很好仅仅通过课堂学到很多都是皮毛。导致毕业还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又踏上考研这条路。可是真正热爱科研其实很少,很多人都是无奈。”

金属党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不堪重负自杀,究竟谁的错?

近日,网传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究生不堪导师谩骂压榨,在实验室放火自杀。学校方面称:该学生是实验室意外死亡,具体原因还在调查当中。据了解的同学介绍,该学生长期以来被导师人格侮辱,导师不给改论文,还被要求延期毕业,几年以来重度抑郁,最终不堪重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事发当天,该学生被导师痛斥一番,回到宿舍以后找同学借了一把打火机就冲出了宿舍,晚上来到实验室,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把易燃易爆试验品点燃,自己最终也葬身火场。据调查,该学生作出如此偏激行为是因为长期受导师的压榨,不让其看六级,不给改论文,而且强迫学生赔偿3200元氮气实验费,帮自己打黑工等……遇难者母亲知道孩子出了意外的消息赶来悲痛欲绝,爬到了教学楼顶号啕大哭,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忍受这么多的痛苦,希望学校可以给一个交代。目前学校针对此次事件对该导师作出取消导师资格的决定,并积极安抚遇难者家属,后续调查处理正在进行当中。现在的大学,被爆出导师压榨学生的事情越来越多,为什么大学导师的权利那么大?辛苦考研不是这样的结果,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生活!学校对该学生的不幸逝去深表痛惜,通过这次事情也会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师德教育和严格管理,全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冼星海

南邮研究生笔记曝光,写满自己的“血泪”,学校:所有人必须禁口

国家的振兴离不开人才,在现代尤其如此。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科技人才多,哪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就越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的高等教育,而只要能够上研究生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通过层层选拔到达这一步的,但是教育队伍中也涌进了一批害群之马,他们压榨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造成学生走上不归路。最近南邮研究生自杀的事情引起广发关注,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三学生因为经常遭受导师的压榨、侮辱、无偿打工却还要赔偿实验室的费用,最终将实验室点燃自杀。事情随着媒体的报道,更多的真相被挖了出来。该校多名学生及教职工均收到“禁口令”:学校及老师个人均不得接受采访。南邮研究生生前日记曝光,笔记上经常记在自己遭受导师训斥。并且在一页笔记中,称自己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吱声,一是想让老师难看,第二不想做。笔记上记录多为“扣钱”、“走人”等批评性话语。几乎每一页都涉及“走人”、“扣钱”。可见这名研究生的导师平日里多么的嚣张跋扈,压榨学生。学校对待此事情一直在踢皮球,甚至下令让学校及老师不得接受采访。对学校人员下达“禁口令”,不准对外说此事。记者采访遭遇一波三折,因负责领导均不在校,“请改天再来。”随后,该工作人员称,领导下午会在,请记者稍等,他确定采访时间后可给予回复。随后记者离开校园途中,仍有多名保安跟随在身后。一而再,再而三,学校领导始终避而不见,记者还发现有保安在核查入校人员身份。真是处处谨慎呀。很多网友说:26号的事,4-5号才被报道出来,要不是学校发公告,媒体才展开报道,几乎没人知道,一定要深挖,看是否有黑恶势力。压榨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造成学生走上不归路。学校只是取消导师资格是不是太轻了,害群之马必须严惩。甚至有人说是不是应该查一下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有一个老师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压迫学生,其他研究生导师是不是知晓,并且所有导师都这么做,还是说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的风气就这样,以后谁还敢报南京邮电大学,这得需要学生内心多强大,才能免于被迫害。的确,这样的事情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学校仍旧不能敞开天窗公布调查事宜,却处处防范是否有风声走漏,真是赤裸裸的讽刺,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君无形倨

南邮研究生自焚登上热搜让人心痛,而想高考考上它往往比211还难

过了新年本来应该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最近在南京的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却没有了这样的气氛,主要是在19年的12月26日出现了一名研三硕士生自焚身亡事件,此事一出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事情从一开始没有被公开,而是最近传出来的,但很多人对此还是十分痛心的。事情的大致起因虽然没有得到最后的证实,但基本是因为这位死亡学生的导师张宏梅的压榨和生前的辱骂所导致的,这位自杀学生事发地点是在南邮的实验室,而且以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自焚方式结束了生命,事后有人爆料死者此前遭受到了导师的3年前的压榨,甚至长期的辱骂,而事发当天,因为矛盾上升到了极点,导致了这位学生最终没有想开,用此种方式结束了宝贵的生命。而就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关于南邮研究生自杀的消息在各大搜索网站中成为了热搜的主题,很多人纷纷对此表示了惋惜,而那些读过研的朋友则更是发出了自己对研究生培养阶段现状导师的看法,不少人坦言自己在读研期间也曾遭到过导师的压榨,甚至不少人给自己导师起了外号“老板”,自己则像一名打工仔要听老板的指示。从这位死者来看,其生前被爆料遭到了导师在很多方面的不公正待遇,比如除了遭到导师的辱骂和压榨外,比如不让其报考六级,而且不给予其修改论文,反而是通过各种方法来延期这位硕士生的毕业时间。甚至在这位导师曾经带过的一些学生因为忍受不了她的压榨和羞辱,最后要么选择放弃了读研要么换了导师,而事情出来以后,南邮也给予了取消张宏梅导师资格,但这并没有平民愤,很多人认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才行。不少人在感慨和惋惜这位死者硕士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其实在高考或者考研中想考入南邮并非易事,虽然南京邮电大学不是211和985,但是这所大学却在业界十分有名气,所谓北有北邮南有南邮,说到的就是这所大学,这所大学毕业生在通讯计算机领域备受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比如华为、阿里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除了青睐“两电一邮”外,基本就属南邮了。而从南邮的历年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在江苏省内一直理科徘徊在了360-370左右的录取分,在省外的话,往往要比一本线高出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比如18年在河北的理科考分达到了最低投档632分,比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整整高出了121分(当年的河北一本录取分数为511分),这已经比很多的211甚至985的分数都要高了。这位自杀的硕士生虽然不知道高考毕业于哪所大学,而且硕士阶段就读的材料学院也不算是南邮最热门的学院和专业,但是可以看到能够考研进入到南邮也非易事,也算是一位学霸级人物了,但熟料会成为现在的结局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虽然南邮已经对张宏梅导师进行了处理甚至取消了导师资格,但很多人认为还是力度不大,认为应该严惩才行,毕竟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谆谆告诫

南邮研究生自焚,到底是谁的过错?

2019年12月26日,南邮研究生在实验室自焚。在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新的一年快要到来的时候。另外,在他即将毕业的时候,选择自杀。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个人深思。20多岁的年龄,年纪轻轻,又是高学历。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的未来应该是美好的,大有前途的。造成这种结局是众人想不通的。不但如花的生命瞬间凋落,也给他的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在长达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他又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在研究生即将毕业时,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当初,在大学大三时是那么的勤奋,为了考取研究生,每天复习到深夜是常事。他的目标就是考上研究生,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但他没有想到,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学习的过程中,非常的艰辛。导师的责骂,言语的攻击,给导师干活,从未停止过。本想熬到研三快要毕业的时候,又被导师冷漠无情的拒绝。于是各种愤懑,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他没有想到求助,又没有人能帮助他。毕业的无望,对未来的绝望,油然而生,最终导致了这一惨剧的发生。当然,这并非个例,此种情况也多次发生。造成这一惨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师的言语暴力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的研究生导师要带好几个学生。基本上就是放任不管,有的研究生一年也见不到导师的几回面。怪不得,有很多研究生说导师就是老板,研究生就是替导师干活的。稍有差池,不对的地方。导师就会大发雷霆,甚至用言语威胁你,让你无法毕业。也就是说,你的生杀大权,全部掌握在导师的手里。另外,研究生毕业还有很多的条件限制。发表论文的数量,在哪个期刊发表?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等,要求非常高。这就造成了,每年都有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无法毕业的情况发生。更有甚者。不但有很多的研究生毕业不了,有的直接被研究生院劝退。因为,在你延期的情况下,还是达不到要求不能毕业,研究生院直接就把你劝退了。这样一来,即使你读了几年的研究生,还是拿不到毕业证,并且还耽误了几年的大好时光。于情于理,都无法让这些研究生们能够接受。再者,既然能考上研究生,说明自身非常优秀和非常努力了,家人对其期望也非常高,而无法毕业,甚至劝退。对苦读几年的研究生来讲,那是致命的打击。以上几点,足以说明,研究生并非活得那么潇洒。他们背负着学习的压力,社会生存的压力,甚至无法毕业的压力,还有家人期望的压力。在这多重的压力之下,再坚强的人都会被击垮。何况这些,还未走向社会,每天高度紧张,而又忧心忡忡,还担心未来的年轻人呢?

黑房子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邮导师张宏梅:读研时如何选择一个好导师?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邮导师张宏梅:读研时如何选择一个好导师?如今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意外死亡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升温,研究生导师的师德问题也饱受争议。自从小水上篇文章提到南京邮电大学导师的事情,不少考研的同学私聊小水说出了他们的担心。即便如今还没有到复试的时候,他们也担心自己未来读研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导师,那么研究生三年岂不是过得很煎熬?还有一些女生觉得这样读研,整日在导师的淫威下饱受折磨,还不如老老实实工作,心态不好、抗压能力不强的人很可能选择走入歧途。那么这位已经去世的研究生,他的导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呢?是什么原因使得他选择在实验室自焚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其实说到涉事导师张宏梅,很多人并不陌生,早在很多年前南京邮电大学的校报就刊登过一篇文章《快乐科研路———记南京邮电大学张宏梅教授》,文章对张宏梅教授的过往经历说的非常详细。张宏梅1989年从长春邮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来该校并入吉林大学。她毕业后原本分配在原邮电部工业总公司长春电话设备厂,从事大学专业方面的工作。在工厂工作八年,她参与了中国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还做了大量的研发和测试工作,之后1997年辞职考研,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所就读电路与系统专业。2000年硕士毕业后的张宏梅在吉林大学的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当了一名教师,并评上了副教授。之后她计划攻读再度博士,并放弃通信专业转而研究有机微电子,之后她一路顺风顺水,取得了不俗成绩,先后在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别以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员和研究员身份从事有机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并在2011年入职南京邮电大学至今。从她的经历看,她确实是一个能力出众,科研水平非常强的研究生导师。但是从如今研究生被逼死的情况来说,在教书方面确实非常欠妥,特别是师德师风饱受争议。她的学生不堪她的压榨,自焚于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网上很多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也并不好,特别是事发当天她对学生辱骂、逼迫等行为也促使这件悲剧的发生。其实高校研究生被逼死的事情偶有发生,作为研究生导师来说,教书育人要以师风师德为前提的。这不得不让小水想起来之前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自杀的事件来,当时中青报刊发了《寒门博士之死》一文使得博士生导师周某被搬到众人眼前来。“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他的导师周某无疑又是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避免南邮研究生的死亡悲剧,不被折磨,我们怎么选择一个好导师?给自己的导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自然无可厚非,但是有个别研究生导师对自己的学生做的太过了,所以在精神折磨和现实残酷的打压下,不少人选择了轻生!这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是每年都有非常多的考生报考研究生,而考研复试也在不久就会到来,我们读研的时候无法分辨导师的好坏,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好导师呢?一、咨询研究生学长、学姐选择一位师德好的导师作为老师,师德应该是第一位的,若是不想被导师折磨到引发悲剧的话,就应该对导师有个很深入的了解。最好的做法就是咨询研究生学长、学姐了,因为他们都是直接接触导师的人,能够从他们的态度里看出导师的特点来。特别是那些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对于导师已经没了什么心理负担,他们说的应该更合理一些。但是也不能偏听偏信,结合其他人的评价具体判断才好!二、选哪种导师比较好?好的导师是你人生二次腾飞的开始!很多同学读研的追求不同,所以要根据自身的追求选择导师。很多人读研希望在研究的领域做深入研究,或者有读博的打算。但是有的人专门就想混个学历,只求安心毕业就好,这样的话,考生就要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了。若是你计划读博,建议选择治学严谨的学术型导师,当然跟着这样的导师容易出成绩,也是最累的选择。若是你只求好好毕业的话,你就选择“散养型”导师,到时候你只需要按要求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就好。总之一点,好的导师是你人生二次腾飞的开始,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的导师还帮助学生推荐工作,有的还会指导他们读博,甚至在某个领域取得不小的成绩。因而在导师的选择上面考生要格外注意!你如果读研的话,你会选择学术型导师还是选择散养型导师?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孰应六律

南邮自焚研究生:人生崩溃,只想和“主人”的仓库同归于尽

他的遭遇让人心生悲凉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谭大伟自焚不久,他的女导师张某某也被校方宣布取消导师资格、取消技术职务、解除聘用关系等一系列处理决定。但是,想起谭大伟作为一位年轻的研究生,因为受导师侮辱和压榨而选择自焚,想起谭大伟母亲在儿子去世后在南邮实验楼顶无助地哭泣。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不能不为之心生悲悯,倍感凄凉。2019年12月25日下午,谭大伟的导师张某某在六楼实验室,当着很多人的面把谭大伟骂了很久。由于骂的声音很高,在一楼都能听得到骂声。根据校方监控视频,谭大伟被侮骂后即回宿舍找了一个打火机,并试着打了两下,看能不能用。之后,他就进入了六楼试验室,一直潜伏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然后点燃室内易燃物品。谭大伟被发现时,蜷缩在一个角落里,身体已被烧焦,惨不忍睹。他受到了侮辱和压榨根据事发后的调查得知,谭大伟曾经深受导师张某某的侮辱和压榨。张某某是一个善于把导师身份利用到极致的导师,她对自己的学生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学生反映,她给学生开会,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骂人。更有甚者,她曾经连骂学生几个小时,到了吃饭时间自己点外卖吃,让学生不准吃饭,继续罚站。这种苛刻而带有侮辱性的处罚方式,即使未成年的小孩子都无法承受,又何况是拥有高学历的成年研究生?不仅如此,张某某还拥有自己零成本的公司,让学生为她无偿从事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工作。她生产销售的各种溶剂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本应有专门人员用专门设备储运,她却置学生安全于不顾,让学生开自己私家车运送。为了把自己的公司真正办成零成本企业,她还违规把学校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危险品仓库。这也导致谭大伟在受尽屈辱绝望之后,决心要与她的仓库同归于尽。他是一个有抱负的穷孩子潘大伟家境贫寒,据他同宿舍的同学介绍,谭大伟很少去学校食堂买菜吃。为了省钱,谭大伟常常在宿舍吃清水挂面。为了下饭,他还自己在宿舍种了蒜苗,每次吃挂面时摘一点当菜吃。谭大伟本是父母双亲一生的希望和寄托。他曾经打算研究生毕业后去攻读北京大学的博士。但是,他的自强不息在“精致利己主义者”导师张某某面前一点点被瓦解:不让他考英语六级,不给他批改论文,让他延期毕业,而且还要以种种理由扣罚这个省吃俭用的孩子3000多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边是领着研究生导师的工资,运营着零成本企业大把挣钱;一边是穷得连菜都舍不得吃,还要被巧立名目罚款。但是,物质的盘剥和对立还不算完,谭大伟这样的研究生还要承受随时到来的斥骂和侮辱。在精致利己主义的导师面前,谭大伟实际已处于类似奴隶的境遇。而他在绝望和崩溃之际,所选择的却是和“主人”的仓库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