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九月刊

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

新华社天津10月17日电(记者李鲲、张建新)17日,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将由全球知名科学家领衔,聚焦医学生物学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搭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据了解,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是南开大学刚刚启动的“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中第二个“1”里的内容,即在海外携手世界一流大学打造10大联合研究中心。这些中心将重点部署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的世界级研究项目,提升学校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此前已揭牌成立的有南开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建立的“南开—伯明翰联合研究院”。“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意在从“南开新百年”开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影响力,其全部内容包括: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构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奖励体系;在校内建设10大交叉科学中心;在海外携手世界一流大学打造10大联合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在天津创办的大学,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表示,南开大学的100年是追求卓越的100年,展望新百年,南开将不懈奋斗,矢志一流,置身全球大科学时代,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完)

梦游者

又有4所高校建立研究院

为了布局学科,布局异地,各高校纷纷建立研究院,从而扩充版图。近日,又有4所高校建立研究院,分别为:南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北大学。1、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持续发力医学,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合作共建的南开大学妇产科学研究院,图源官网该研究院旨在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学科、科研优势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疗资源优势,聚焦妇产科生物治疗、女性全生命周期发育及健康、生殖调控三大领域,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建设妇产科学系统性科研体系。2、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布局重庆,重庆两江新区又迎来一所高校,成立合肥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图源官网该研究院将重点围绕两江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需求,在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大数据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移、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3、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则布局东南沿海,在泉州市共建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泉州创新研究院。图源官网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实现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培育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乃至上市公司,推动泉州市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福建省及东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泉州市的创新创业高地、人才集聚谷地和产业发展基地。4、中北大学前三所高校均只建立一个研究院,而中北大学则为争创“双一流”,同日与18家单位共建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可谓大动作。图源官网据了解,这18家单位涵盖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应用、物流搬运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地面无人系统、可再生能源、煤基气体深度净化、特种装备、航空产业、新材料、智慧大数据、化工过程强化等众多领域。这一系列研究院的成立,能够有效解决专业化分工、科研成果对价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通道,为山西产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最后大家对于这些研究院的成立,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动物们

南开大学新校区,来了!

近日,南开大学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南开大学滨海校区协议。南开新闻网4月2日发布消息称,日前,南开大学与滨海新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创新载体建设、优势学科共建、人才智力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建设、互联网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建设、教育合作、校友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学校和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新区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协议,双方将持续推进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软件学院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将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泰达学院打造成为深化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载体,以及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国际化办学的示范窗口。同时,双方将合作建好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此基础上,滨海新区深化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和药学院等合作,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将联合研究院打造成为南开大学校外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据南开大学官网“学校简介”介绍,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南开大学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其中,八里台校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天津经济开发区宏达街23号)占地6.72万平方米。另据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网站介绍,泰达学院是南开大学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建设的综合性实体化学院,于2000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学院一期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分为教学科研区和生活区两部分。而上述协议中提到的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按照新的模式和机制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部高教园区内。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网站介绍,学院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举办的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来源 南开新闻网 澎湃新闻等新媒体编辑 王月新报精华文章导读刚刚,最新限行措施发布!刚刚!云南新增本土6+3!详情公布……已传播至435个县市区!严重可致死亡!

参两

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10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 蓝芳 摄影 宗琪琪 姜宝成)在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同时南开大学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深圳)。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和牛津大学医学科学部部长盖文·斯克雷顿代表双方签署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合作备忘录,并为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南开大学与深圳福田区签署了《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南开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曹雪涛说,今天是镌刻在南开大学校史中的特殊日子,建校100周年是一个契机,回顾百年办学历程,重新定位再出发。创校校长张伯苓曾有“务使我南开学校,能与英国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耶鲁并驾齐驱,东西称盛”的宏愿,此次合作是我们迈出的坚实一步。深圳市是一座国家化大都市,充满活力和创新,希望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深圳)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合作典范,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盖文·斯克雷顿在致辞中将此次合作称为“强强联手”,他表示,南开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著名学府,祝愿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取得丰硕成果,产出造福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科研成果。吕玉印介绍,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深圳)将落户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对外合作平台。相信中英两国顶尖高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跨国合作,将成为深港科技合作、跨境科技合作、大湾区国际科技合作的亮丽名片。当前,南开大学正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其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是一项重要举措。据悉,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将由全球知名科学家领衔,聚焦医学生物学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搭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米克麦克尔爵士(Andrew Mcmichael),牛津大学教授、原纳菲尔德医学院院长克里斯·科隆(Chris Conlon),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医学院副院长戴伦·纳什,牛津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外方所长董涛,深圳市福田区发改局、金融工作局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怀让

南开大学与人民医院共建研究院成立

内容提要:8月27日,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的南开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天津北方网讯:8月27日,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的南开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旨在立足天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打造开放创新平台,促进临床医学与基础科研深度融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据了解,研究院将设置6个研究中心,聚焦消化系统健康相关科学问题,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来源:天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具而九窍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排名发布!

学术之路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工作,考研是其中的重要关注重点。最近2天我们连续发布了法学院、文学院的初试成绩统计分析结果,参见: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排名!与南开大学法学院2020年法学硕士初试成绩统计分析出炉!有读者朋友留言想让我们分析一下日本研究院的招生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写成本文。据悉,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是现今全国高等院校中唯一的院级综合日本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实体机构,被称为中国日本研究的重镇。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全员具有博士学位。研究院招收世界史(日本史方向)和世界经济(日本经济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收国际政治(日本政治、外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日本史是国内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根据南开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我们知道该院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世界史等3个专业招生,计划招收9名研究生。学术之路翻阅历史资料发现该院2019年的招生名额也是9人,其中国际政治2人、世界经济3人、世界史5人。同时我们关注到该院2020年并未招收推免生,因此2020年的招生名额应该跟2019年一样。经统计,2020年该院的报名情况为国际政治8人、世界经济25人、世界史28人。我们注意到2019年的复试名额分别为国际政治1人、世界经济3人、世界史9人。因此本年度的复试名额应该有所变化,核心考量因素应该是考生的成绩。本文假设考生成绩有1门成绩为0时代表该考生缺考,我们接下来的统计会剔除缺考考生。需要说明的是,世界史的成绩显示只有3门科目的成绩,即只考考研政治、考研英语与业务课1。剔除之后经统计发现,国际政治7人、世界经济22人、世界史23人,共计52人。经统计,这52人的考研政治平均分为66.17分、考研英语平均分为64.21分。我们可以发现该院考生的考研英语、政治分数是非常高的。具体的考研英语、政治的成绩分布如下表所示。下面正式附上这52名考生的成绩排名明细,具体如下表所示。基于上文我们对考研复试名额的推测,我们可以大致预估出各个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大致预估为国际政治395分、世界经济365分、世界史377分。当然这只是预测,具体还需要届时学院发布最终的复试名单。

冷聚变

南开大学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

近日,南开大学成立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近年来,南开大学主动面向教育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在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的进程中,提出并实施“生医发展”计划。此次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将作为实施该计划的重要举措,有力促进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开展高水平预防医学科研攻关,培养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及时应对和解决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牵引带动医教研高质量发展。未来,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将广泛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瞄准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传染病疫情预警预测与疾控策略评估、新发病原体与生物安全、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与健康、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6个重点研究方向集中发力,争取实现重大科研突破;面向全球引进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顶尖医学人才和团队,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高水平科研攻关团队;深化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力与国际影响力;与国家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国家和区域提升公共卫生和疫病预防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打造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具有南开特色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将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为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首任院长。徐建国院士曾任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卫生部分子医学细菌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艾滋病和传染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长期从事新发、突发、不明原因性传染病疫情的病原学研究,主持完成9项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是国家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纪念碑

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

10月17日,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将由全球知名科学家领衔,聚焦医学生物学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搭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据了解,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是南开大学刚刚启动的“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中第二个“1”里的内容,即在海外携手世界一流大学打造10大联合研究中心。这些中心将重点部署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的世界级研究项目,提升学校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此前已揭牌成立的有南开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建立的“南开—伯明翰联合研究院”。“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意在从“南开新百年”开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影响力,其全部内容包括: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构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奖励体系;在校内建设10大交叉科学中心;在海外携手世界一流大学打造10大联合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在天津创办的大学,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表示,南开大学的100年是追求卓越的100年,展望新百年,南开将不懈奋斗,矢志一流,置身全球大科学时代,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近期热文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樱桃汁

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与河北省政府研究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9日,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与河北省政府研究室于石家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政校合作的原则,围绕“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联合调研、决策咨询、政策建议、举办会议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咨询建言献策,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经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自2017年成立以来,积极参与重大国家战略,讲好“京津冀故事”,打造高校高端智库。特别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恢复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系列对策研究,先后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交咨询报告10余份;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献计献策,先后向中办、国家发改委、天津市和河北省提交咨询报告10多份。多次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市政府、河北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被中办、国办教育部等部委内参采纳。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积极举办学术会议,扩大智库影响力。先后举办了“后疫情与‘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时期推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展望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七周年”等多场高端论坛,提升了研究院在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发挥智库平台优势,集中承接国家和津冀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高京津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研究》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趋向及应对战略研究》、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等。这些项目较大地提升了我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鉴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的出色工作,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天津市政协、天津市委研究室、市委办公厅信息办、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发来感谢信,对智库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加强后续合作。

酱肘子

区领导到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调研

10月30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光华深入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调研,先后走访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详细了解研究院运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及入住企业发展情况,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全力打造创新发展聚集区。区领导刘素侠参加。光华区长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创新发展聚集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大学科技园建设作为推动津南区产业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科学规划,谋定而动,不见成果不撒手。要加快载体建设,用足用好海棠众创大街等现有的平台资源,在海河教育园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周边,进一步落实创新载体,不断优化公共基础配套,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要聚焦发展方向,立足津南区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优势学科,按照“一校一园”的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尽快投入实际建设,增强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匹配度。要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成立由区、校、第三方共同参与的管理运营公司,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形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服务于大学科技园,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来源:津南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