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中获进展得也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中获进展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转折期,地球上发生了显生宙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在6万年的时间里,约81%的海洋生物彻底消失,破坏了存在了2亿年的海洋生态系统。该时期,古海洋环境发生了包括海水升温、酸化、缺氧或硫化、大规模海退以及洋流循环受阻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均是导致二叠纪末海洋生物大灭绝的可能因素;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与其他常用来探讨古环境背景的铀、硫、铁等元素相比,镁在海洋中具有更高的含量;海洋中镁元素循环常与碳-氧循环过程相伴,因而,其与一系列重大海陆变迁及生命过程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利用海相碳酸盐岩镁同位素手段来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化。白云岩镁同位素不易被后期成岩作用改造,且矿物与溶液间镁同位素分馏系数已被精确标定,这使得白云岩镁同位素在示踪古海洋演化、大陆风化以及生命过程等研究中具有应用潜力。因此,白云岩镁同位素有望为揭示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海洋环境变化以及生物大灭绝机制提供新的认识。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研究员张华、副研究员郑全锋与南京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合作,选取全球多条经典的含白云岩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剖面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系统的碳-氧-镁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发现,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层段,不同剖面上的白云岩,其镁同位素均显示较一致的快速上升,且与碳同位素负漂呈镜像耦合关系,揭示了全特提斯域内海水主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及海洋镁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人员通过分馏系数推算,海洋δ26Mg值从晚二叠世末-0.3‰上升到早三叠世0.1‰,并伴随至少两期幅度更大、时间却更短的次级波动。在高精度地层框架的约束下,在乐平统到早三叠世第一级的镁同位素变化过程中,海水δ26Mg值的平均变化速率约为0.53‰ Myr–1;若考虑次级波动,海水的δ26Mg值最大变化速率可达3-4‰/Myr。海洋镁循环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全球海洋δ26Mg值快速上升与白云岩化作用增强有关。在生物大灭绝期间,海洋白云岩化作用提高了接近8倍,大量白云石的形成优先消耗水体中的24Mg,从而使海水中相对富集26Mg,导致δ26Mg值上升。两次次级镁同位素快速正漂基本与西特提斯洋一侧观察的两次碳同位素负漂相对应,其变化周期更短、变化幅度更大,平均变化速率达3‰~4‰/Myr。模拟结果显示,在局限洋盆内,镁同位素组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显著增强。若局限洋盆镁含量只占全球大洋总量的20%,当局限盆地内白云岩化强度增加到8倍时,可使海水δ26Mg值变化速率快速达到4‰/Myr。与报道的同时期稳定铀同位素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两次次级的镁同位素正向漂移对应两次铀同位素的负漂,这表明在两次次级镁同位素正漂期间,海洋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洋盆内海水频繁的同位素变化与同时期海侵-海退变化关系密切。在海退过程中,古特提斯洋与外海之间的水循环更加不畅,快速的白云岩化作用导致洋盆内镁同位素快速上升;在随后的海侵过程中,广海的海水补给进入封闭碳酸盐台地内,从而使碳酸盐台地内海水δ26Mg值有所下降,形成锯齿状波动。就古特提斯洋来说,在相对局限的海洋环境中,由于海洋缓冲能力有限,全球变暖、陆源风化及河流输入增强、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气候和水化学变化易在海洋环境中引发一系列灾变,也更容易导致大范围的生物灭绝。相关研究成果以Mg isotope evidence for restriction events within the Paleotethys ocean around the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为题,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图1.古特提斯二叠纪末期的全球古地理和研究剖面岩性及C-Mg同位素变化图2.古特提斯洋东-西边缘典型的含白云岩P-T剖面镁同位素变化特征【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群己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1500万年前的木乃伊化南酸枣果化石

南酸枣又名五眼果,其果实具有5个萌发孔。南酸枣的果实在热带雨林中被多种动物食用,种子也被多途径传播,其中,鹿科动物和犀鸟作为主要的食用者和传播者发挥积极作用。南酸枣的果实由薄果皮、木质内果皮、可食用的中果皮和果肉组成,在我国南方,其果肉常被加工成南酸枣糕。据考古学证据显示,8000多年前,古人就已开始食用南酸枣,并将其果实大量储存起来。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王姿晰、副研究员史恭乐和舒军武、硕士研究生尹素心与美国芝加哥植物园合作,利用Micro-CT扫描和包埋切片等实验方法,研究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漳浦中新世佛昙植物群中的木乃伊化南酸枣果化石。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Choerospondias (Anacardiaceae) endocarp from the middle Miocene of Southeast China and its pal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评论》(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该研究报道了具有7个萌发孔的南酸枣属果化石,并建立新种福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fujianensis sp. nov.)。现生南酸枣属仅有南酸枣一种,是东亚特有植物。此次福建南酸枣化石的发现表明,中新世南酸枣属的形态特征比现代更为多样化。事实上,在渐新世南酸枣属就已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但在中新世大暖期之后,该属便在欧洲消失,东亚地区现今也仅存一种南酸枣。古植物学和环境考古资料显示,南酸枣属在东亚地区自渐新世以来几乎保存着连续的记录;通过古生态学分析显示,南酸枣属的生态适应范围较广,此特点可能是该属在东亚地区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年基金以及南京古生物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的资助。论文链接福建中新世南酸枣果实化石Micro-CT扫描宏观形态(1-3)及内部结构特征(4-9)福建中新世南酸枣果实化石宏观形态(1-3)及微细结构特征(4-6)【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敢问心斋

南京古生物所发现真核生物的化石证据

真核生物起源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根据现代真核生物的新陈代谢方式可推测,只有在氧化大气圈形成之后,真核生物才有可能出现。已有沉积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地球氧化大气圈的形成不晚于早元古代,但是在该时期地层中已发现的可靠的真核生物化石资料数量有限。 华北地台五台山地区的前寒武纪早期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主要分布有太古代五台群和早元古代滹沱群。早元古代滹沱群的东冶亚群下部以砂岩或板岩为特征,上部为砂岩、碳酸盐岩与叠层石和千枚岩互层。最新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滹沱群沉积年龄约为2150至1950 Ma。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尹磊明、副研究员孟凡巍和博士研究生牛长泰等,通过岩石切片和浸泡方法,在滹沱群的东冶亚群的文山组、河边村组和天蓬垴组中发现微体化石,鉴定出8个形态属,包括球形、丝状蓝藻和具有机壁的疑源类。疑源类化石是分类起源不明的、具有机壁的微体化石,主要分布在前寒武纪与早古生代,无法与现代浮游藻类相对比,推测其亲缘关系大多与真核藻类有关,是早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提供者。滹沱群的疑源类化石,表面已有一定纹饰且直径较大,表明真核生物化石的特征;而原核生物化石没有复杂的纹饰。 此外,研究还显示,在距今19至21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海洋中,除生活着原核生物蓝藻外,真核生物也已存在于海洋浮游生物圈中。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在地球生命历史的30多亿年中,真核细胞出现之前,地球长期处于单调的生物圈;在有性生殖出现之后,地球上的生物圈变得丰富。现今,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有性生殖的占较大比重,因此,记录真核生物化石对地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Microfossils from the Paleoproterozoic Hutuo Group,Shanxi,North China:Early evidence for eukaryotic metabolism为题,发表在《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图1.研究地区地层柱状图 图2.滹沱群河边村组部分原位保存微体化石版图1 图3.滹沱群河边村组部分原位保存微体化石版图2 图4.滹沱群河边村组微体化石及其能谱测试结果

每至于族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华南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历经漫长演化和极端气候考验,到了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后的埃迪卡拉纪,真核生物终于迎来了全球范围的辐射,这一辐射事件始于埃迪卡拉纪早期刺饰疑源类以及微体多细胞藻类的出现和演化。已有的化石证据表明,埃迪卡拉纪的真核生物辐射事件一直延续到寒武纪大爆发。然而,关于最早的刺饰疑源类何时出现、如何变得多样化、如何最终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等问题仍缺乏详尽的解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合作者,对记录了埃迪卡拉纪刺饰疑源类早期演化过程的华南陡山沱组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该研究基于对三峡地区3条剖面陡山沱组1547枚具刺疑源类标本的观察分析,共鉴定出24属69种,识别出2个新属、6个新种、5个未定种和3个新的形态类型;基于高精度的定量数据讨论了陡山沱组具刺疑源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埃迪卡拉系生物地层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华南埃迪卡拉纪疑源类的首现层位与燧石结核的最低层位重合,且疑源类在其首现层位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这暗示了它们可能早已出现,但缺少合适的条件被矿化保存。研究表明,刺饰疑源类的首现层位不适合作为全球地层对比标志,寻找埃迪卡拉系第二阶的底界标志应考虑其他地质记录。首现层位之上,在九龙湾剖面盖帽白云岩之上20米之内的地层中共有多达21种刺饰疑源类出现,超过该剖面二段全部刺饰疑源类种数的一半(65.6%)。基于已发表的旋回地层学研究,这表明仅在埃迪卡拉纪最初的一千万年内,刺饰疑源类发生了快速演化并已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同时,该研究整合了已发表的大量剖面资料,指出过去使用“复合剖面”进行生物地层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华南具有较高生物地层学潜力的若干分子。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及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图1.新建的属种Crassimembrana crispans gen. et sp. nov.和新类型Crassimembrana cf. C. crispans图2.本研究修订的疑源类Weissiella brevis emend图3.部分在三峡地区广泛出现的陡山沱组二段刺饰疑源类首现位置【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免瀑镇

中瑞五家联合生物医药研究院落户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

瑞典驻沪总领事Lisette Lindahl出席了当天的揭牌仪式并讲话。 程守勤 摄中新网南京9月20日电(记者 申冉 通讯员 程守勤)20日,记者从南京江北新区获悉,中国瑞典两国联合打造的南京融康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南京融康博生物大数据研究院等五家创新研究院正式落户该区。瑞典驻沪总领事LisetteLindahl出席了当天的揭牌仪式并讲话。据介绍,此次揭牌成立的五家研究院由设于江北新区的“迷你硅谷”创新集团联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共同打造,五家研究院涵盖生物样本技术、生物临床医学、生物大数据、药用植物研究、医学检验实验室等精准医疗前沿研究领域。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介绍了南京建设“基因之城”的情况。 程守勤 摄Lisette Lindahl总领事表示,2016年,在瑞典王国乌普萨拉省省长戈兰·埃南德和时任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的见证下,签署了“中瑞健康共生城”项目合作意向书和东南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合作协议;2017年,自己见证了南京江北新区“中欧迷你硅谷”的奠基仪式,“今年,我们看到了两国更多协作化的创新成果。我们希望将瑞典的科研优势与中国的市场、资本相结合,利用好彼此的资源,实现更多双赢成果。““迷你硅谷”总裁左成慈在采访中介绍,该集团正在把瑞典最先进的“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引入国内,“该技术在瑞典是已经成熟运用多年的医疗诊断手段,可大幅降低肿瘤患者的检测费用和检测痛苦,通过两国合作的创新研究院平台,该技术目前正在南京中大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测试。”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前副校长罗蒙。华斯(Ramon Wyss)表示,瑞典在健康养老、绿色环保型建筑、智慧居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建设、绿色清洁能源等方面有着非常先进的经验,“希望在这些领域可以和中国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并为中国民众带来更多先进科技服务。”中瑞两国专家学者就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程守勤 摄据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介绍,两年来,南京江北新区以建设国家健康大数据中心为契机打造的“基因之城”,就是瞄准全球基因及相关产业重点企业,力争打造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建成以基因、细胞产业为引领的生命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此次创新研究院的成立,作为新区推进‘基因之城’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有力助推区域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加速江北新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完)

南京古生物所为寒武纪三叶虫家族又添一新成员

三叶虫在寒武纪达到了其分类多样性的最高峰,但相比而言,寒武纪早中期的三叶虫缺乏群落与生态分异,展现出较“保守”的形态面貌。尽管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但直到奥陶纪中晚期,三叶虫才随生态范围的扩张而达到形态分异度的巅峰。褶颊虫类(ptychopariids)是寒武纪中期较繁盛的三叶虫类群,是“保守”类群,其大同小异的形态困扰了科研人员。和尾部相比,三叶虫的头部在演化过程中更保守,因此,在寒武纪早中期的褶颊虫类中,头部特化的例子稀缺;而在这些屈指可数的例子中,褶颊虫类头部特化的展现方式较单调,以头盖的前边缘加厚并伸出一根或数根长刺为主要特征。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的硕士研究生孙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员赵方臣,系统研究了华北地台寒武纪中期馒头组一类特殊的三叶虫,为探究寒武纪三叶虫头壳形态特化提供重要案例。由于该三叶虫具有特殊的头部轮廓,其被命名为“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范特西虫的头部狭长,其长度接近背壳总长度的一半;鞍前区向前延长,中部有一个凹口,使头盖前部形似一对“兔子耳朵”;由于特殊的头盖形态,活动颊特化成侧边缘平直的砍刀状。这些特征及其特殊的眼脊和头鞍特征,使范特西虫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三叶虫属,成为寒武纪三叶虫家族的又一新成员,也成为褶颊虫家族中罕见的头部特化类群。该新物种为寒武纪中期三叶虫的头部特化提供了一个独特案例。范特西虫的鞍前区特化代表了一种新的三叶虫头部特化方式,此方式和同时期其他三叶虫的前边缘特化不同,在整个三叶虫演化历史中也未再重复出现。研究表明,除了普遍存在于寒武纪之后(post-Cambrian)的形态特化类型外,寒武纪三叶虫可能还演化出了其他不同的适应性特化类型。尽管一些三叶虫的头部特化与其挖掘沉积物的生活习性相联系,但范特西虫的特征并不完全吻合。由于一般用于加固头盖的前边缘结构在范特西虫中已退化,且不规则形状的力学性质并不比半圆形更稳固,这表明范特西虫特化的头盖并不坚固;和同层的其他三叶虫相比,大部分范特西虫头盖化石的前部已破损折断,这印证了“其头盖的坚固程度甚至不如正常三叶虫的半圆形头盖”的观点。因此,范特西虫独特的外形可能与捕食、迷惑天敌等其他因素有关。此外,研究人员通过个体发育标本发现,范特西虫发展和稳定的头部轮廓与其成年期初期较吻合,这暗示了这种特化可能与性选择有关,而非仅受到生活策略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new middle Cambrian trilobite with a specialized cephalon from Shandong Province,North China为题,发表在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波兰古生物学报》)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图1.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的较完整背壳(左)及头盖标本(右)图2.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的背壳重建及个体发育图3.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复原图(霍秀泉绘)【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鬼天师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秘早期被子植物新成员——变果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致力攻克的难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找到化石证据。我国辽西的义县组地层因其出产的被子植物化石而闻名,近期,学界关于义县组古植物学研究取得进展——获得变果,其是一个被子植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Histor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A novel angiosperm including various part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sheds new light on flower evolution(《早白垩世包括不同器官的新型被子植物为花朵演化提供新的启示》)的研究论文,报道辽宁凌源大王丈子义县组(约1.25亿年前)地层中出产的被子植物化石——凌源变果Varifructus lingyuanensis。凌源变果成为继此前报道的众多被子植物之后,早白垩世义县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员。凌源变果是一个保存为正负面的大型化石。植物保存的部分约高17厘米,宽12厘米,化石保存植物末端,包括茎、叶、花蕾、果实等各个连生器官。凌源变果的叶片特征指示,凌源变果不可能是单子叶植物。虽然此前义县组的化石植物中报道过类似双子叶植物叶片,但是由于其单独保存,其母体植物的属性一直悬而未决。此次发现的化石的叶片直接和其他器官相连,提供了窥视早期被子植物形态的重要窗口。相较于已报道过的义县组被子植物化石,凌源变果的最大特征是“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叶片形态:在同一块化石中可看到两种不同的叶片,靠近化石的基部有两片叶子,其具有明显的细长叶柄,且叶片深裂为两部分;与之相对,在靠近顶端果实的叶片缺少明显的叶柄,叶片仅在边沿发生凹陷。(2)分支方式:在同一块化石中,凌源变果有对生和非对生的叶腋分支方式。(3)果序的形态结构:变果的果序一般是成对着生,但是这两个相邻的果序具有不同形态,一个包括多个果实轮状,聚集在一个短而粗的果柄上;另一个只有一两个果实,长在一个细细长长的果柄上。这些特征的变化范围较大,若放在一个现代植物中,可能跨越不同的科属界限,而它们出现在同一棵植物(凌源变果)中,充分说明早期被子植物在形态上具有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凌源变果对花朵演化启示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同一块化石上凌源变果的生殖器官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这有利于学界了解该植物的花朵形态和发育过程。凌源变果最幼嫩的生殖器官是一个花蕾,顶端呈截形,似乎包裹在花被之中;其最成熟的生殖器官是比较成熟的果序,包括两个或多个簇生果实。由于在已报道过的义县组植物中很少看到类似花被的结构,此次包裹在凌源变果花蕾周围的类似花被的结构首次显现出花瓣的雏形。此外,凌源变果的发现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胚珠着生于果实的背缝线上。该发现不支持教科书中流行的大孢子叶理论,据此理论,胚珠应该着生在凌源变果的腹缝线上。在胚珠的着生位置这个特征上,凌源变果和此前在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包括古果、假人字果)及美国白垩纪中期的古花一致,虽然这些植物特征不支持大孢子叶理论,但是它们均在新近提出的植物演化一统理论的预料之中。上述研究显示,义县组被子植物的多样性超出想象。或许随研究的深入,我国的化石记录会为学界解决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提供更多证据。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论文链接图1.化石全貌图2.复原图【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人爵

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揭开了距今9900万年前昆虫颜色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已揭开9900万年前昆虫颜色的秘密。颜色为昆虫动物的行为和生态提供了许多线索,昆虫的颜色有很多重要作用,比如在适当的温度下保持生物免受食肉动物的伤害,或对伴侣造成一定的吸引力。了解长期灭绝的动物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深地质时代的生态系统,新的研究还为白垩纪雨林中与恐龙共存的昆虫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数据。中国的研究人员从缅甸北部的一个琥珀矿中收集了35件琥珀,里面保存着精美的昆虫。“这些琥珀是白垩纪中期的,距今约有9900万的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代的黄金时期,这些琥珀是热带雨林环境中生长的古老针叶树产生的树脂,被困在树脂中的动植物得到了保存,其中一些非常真实,看着就好像刚刚死亡。”负责这项研究的副教授蔡博士说。另外,蔡博士还表示就颜色而言,它们与当今生活的杜鹃黄蜂几乎相同。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蓝色和紫色的甲虫标本,以及一只深绿色的苍蝇。该研究的合著者黄教授说:“我们看过数千个琥珀化石,但是在这些标本中的颜色是非同寻常的。”琥珀化石中保存的颜色类型称为结构颜色,它是由动物表面的微观结构引起的。表面纳米结构会将特定波长的光散射并产生非常强烈的颜色。为了了解在某些琥珀化石中如何保留昆虫颜色,而有的琥珀化石中却不保留颜色,以及在化石中看到的颜色是否与当时昆虫的颜色相同,研究人员使用了金刚石刀刀片将其切开,两个彩色琥珀色黄蜂的外骨骼和正常钝角质层的样本均相同。使用电子显微镜,能够显示出色彩琥珀化石具有保存完好的外骨骼纳米结构,可以散射光。有色昆虫的纳米结构未改变,表明琥珀保存的颜色与它们在白垩纪所显示的颜色相同。在不能保留颜色的琥珀化石中,表皮结构受到了严重破坏,从而解释了它们的棕黑色外观。

尤伦卡

生物研究所到底做什么?美发展非常规武器,给全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美国现在整天四处散播“病毒制造论”,还将矛头对准我国,而实际上,它才是最大的危险源。比如他们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动向,就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不安,著名的德特里克堡生化武器基地,近日更是被指接手了731部队的“研究成果”——美国以庇护731部队战犯为代价换来的。而该基地曾经发生过的一些“病毒泄露”事件,经分析认为与731部队的“研究成果”极为相似。德特里克堡生化武器基地这不由得让人担忧,德特里克堡基地被关闭到底是为什么?要知道过去该基地周边居民连续多年请愿关闭德特里克堡基地,他们认为该基地的武器渗入地下,给周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已经夺走了2500多个生命。可请愿并没啥效果。那么为何,去年美国突然把该基地给关闭了呢?给出的理由也很难让人服众。同时,在美军的其他生物研究所里,是否也在进行类似于德特里克堡基地内的研究呢?俄罗斯就指出,美国在格鲁吉亚设立的卢加尔实验室,就进行了很多惨无人道的生物实验。俄罗斯指责美国生化实验对于这些事儿,金一南教授也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近些年来中俄一直在呼吁各国要签署防止生物战、生物攻击的协议,可美国却一直不愿意表态。如果新冠病毒是一种源于自然界的病毒,那我们就要高度警惕它被人为有效地利用,变成一种危害极大的武器。美国政府就曾暗地批准引发巨大争议的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另外,美国太空军的军旗已经做出来了,这意味着他们将要在太空进行武装部署。联合国应该在生物武器、太空武器等非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进行有效规定,让所有国家都加入进来并有效遵守。这是保证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领域。金一南教授的话外之意,显然是认为非常规武器的发展,会给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而美国,在这些方面迈的步子却相当大。利用生物研究所展开秘密实验、大力发展太空武器、力推小当量战术核武器的应用,这些都体现了其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毫无底线发展非常规武器,丝毫不顾忌由此会给世界造成哪些影响。美军在核潜艇上部署小当量核武器就拿小当量战术核武器来说,美军部署这种武器,明显是想推动核武器常规化,将战术核武器用于常规战争中,可它能这样做,其他国家也能这样做。如此一来,局势可能就会脱离控制,演变成真正的核大战;至于太空武器,也是如此,太空战略越来越被人重视,如果美军违反了禁止太空军事化的规定,在太空完成进攻性武器的部署,那其他国家为了自身战略安全考虑,势必也会进行类似部署,从而引发一场太空军事竞赛。这些,都是不安定、动荡的因素,会影响全世界的和平进程,所以就像金一南教授说的那样,各国应在非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进行有效规定,并严格要求各成员遵守。(微奇)

精爽

科学家发现6.3亿年前真菌类生物化石 真菌能去外星环境“拓荒”吗?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约6.3亿年前真菌类生物化石在我国贵州被发现。△化石显微图片 来源: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陆生真菌类化石。此前,最早的陆生真菌发现于苏格兰,距今约4.1亿年。6亿多年前的真菌类生物化石是如何保存下来的?真菌在生态体系中有哪些作用?未来可以用真菌当“开路先锋”改造外星环境吗?中外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从我国华南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白云岩(距今~6.35亿年前)的席状孔洞(sheet-cavity)硅质胶结物中首次报道了黄铁矿化的真菌状微体化石。这些微体化石代表了当时已经占据喀斯特孔洞环境的真菌类生物。它们在这种隐秘的生境中悄悄开启了真菌适应并改造陆地环境的历程。6亿多年前,真菌类生物祖先如何“上岸”?当时,地球发生了极端气候事件——“雪球地球”,也就是全球冰冻。同时,地球地层中沉积了厚厚的一层冰碛岩。结合以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提出围绕盖帽白云岩、溶蚀孔洞、真菌状化石形成过程中各个地质事件之间的一种可能模式:首先,在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结束后,在距今约6.35亿年前发生了盖帽白云岩沉积,由于冰川的快速消融导致陆壳和海洋大陆架部分发生反弹,导致了盖帽白云岩被暴露出海平面、发生喀斯特溶蚀等事件,最终在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双重影响下,使得在盖帽白云岩中形成了席状孔洞;接着,在席状孔洞形成之后不久,钙质胶结物,包括多种洞穴堆积物,就开始充填其中的空间;然后,真菌状生物及其共生生物,占据了席状孔洞的内表面,它们在生长、死亡后不久,就被孔洞中不断形成的葡萄状胶结物包埋,其形态结构被三维保存下来。“隐秘而伟大”的真菌生物登上陆地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陆地由一片荒芜变得生机勃勃。真菌在这一登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庞科表示,虽然真菌和植物、动物是统治着当今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多细胞生物类群,但是,相对于植物和动物,真菌常被忽视。有些真菌在繁殖阶段时能以“子实体”的形式长出地面,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蘑菇。常见的真菌还有酿酒酵母、青霉等。但更多的真菌却是以营养体形式生活在隐秘环境中(如土壤、腐木等)的菌丝结构,因此,很难被人们所察觉。而其实,它们的生物量非常巨大。真菌是岩石和矿物发生生物风化时的重要媒介,参与碳、氮、磷和硫等营养元素以及钠、镁、钙、锰和铁等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部分元素还是构成生物体以及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同时,真菌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腐生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从而把无机碳和其他营养物质返还到环境中供植物循环利用。真菌还能和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结构——菌根系统,帮助植物吸收水、分解并吸收无机盐矿物等。真菌和绿藻或蓝细菌也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地衣体,能生活在各种寒、旱等极端陆生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真菌能去外星环境“拓荒”吗?庞科表示,在其他星球,例如在火星建立生态系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光凭一个物种很难进行改造,必须配合其他生物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因为,真菌只能吸收外部的有机质生存,必须为其提供能进行自养的光合生物,比如,蓝细菌、真核藻类等,否则真菌没有营养来源。(来源:央视)